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观高考1977有感20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7:26:25 高中作文
观高考1977有感2000字高中作文

篇一:观高考1977有感

观《高考1977》有感

影片放映伊始,我便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了自己的高中时代,刚好过去两年,不长不短。那段日子每天睡眠严重不足,起来之后面对的就是满满课桌一大摞书本,重的连课桌的翻盖都开不出来,也有成叠的模拟卷在面前张牙舞爪,会有一把一把的写完了的水笔笔芯,嘴里念叨的也都是些什么英语单词、语文的诗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高三是黑暗的,那段记忆也是我想封存的。

然而观看影片后,我亦有了新的感悟。

影片描述了在文革期间也就是废止高考制度的11年间,发生的一系列事。尤其着重表现了对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的改变。它刻画了被下放青年在这11年中的无助,迷茫和愤恨以及对公平和知识的强烈的渴望。在接近尾声的时候,一句“恢复高考制度比高考本身要伟大得多!”发人深省。的确,恢复高考制度在当时意义重大,它停止了人们对知识的践踏对文明的摧毁,使人们重新认识了何为真理。而这一切的觉醒也正是因为国家认识到公平和知识对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四十年后的今天,高考是否还一如往日的神圣呢?我想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对绝大多数普通的考生来说,它仍起到分水岭的作用。

我在备战高考的时候,常常感到压力很大甚至夜不能寐,抱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高考的存在,如此折磨人。现在回头来看,虽理解了高考存在的必要性和它的时代意义,理解了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

内,我们仍然需要它。但同时又觉得,近年来,我们赋予高考的使命感在一点点偏离原本的轨道。以我自己为例,在备战高考的时候,对知识的渴求与狂热早已消耗殆尽,剩下的是麻木和疲惫,是把高考作为一种手段或者工具来使自己升入理想的大学,早日挣脱牢笼。尽管这种想法不合理,但我却发现不少同学都存在类似的想法。那么长此以往,高考不就是变成一种束缚人发展的制度了吗?这当然是谁都不想看到的。所以,接下来,高考制度的改革就迫在眉睫。

近年来,自主招生,校长实名推荐,文艺特长招生,体育特长招生,竞赛加分等政策都在不断修正,以使高考制度更加完善、人性、合理、公平。在此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国家为此做出的努力,我们也切身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变化。正如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制度。高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完善它,为学生的成长和民族的服务。

篇二:观《高考1977》有感

观《高考1977》有感

作为一名高中生,在概念中,总认为高考是在每年夏天举行的。而在中国历史上,有那么一次高考,一次中断了12年的高考,一次足以改变一代人命运的高考,于1977年的寒冬时节举行。

电影《高考1977》就是以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叙述了在黑龙江插队落户的一群年轻人如何排除万难赶考,改变命运的故事。

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观赏中,我的心被牢牢抓紧,并被深深感动着,多少次为影片中的友情、亲情与爱情而流泪。

在该影片中,最为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是小根宝。这是一个社会大背景下的一个小人物,而这样一个小人物往往能折射出一代人的形象。

小根宝年龄小、个子小、力气小,论资排辈也好,凭政治和劳动表现也罢,推荐上大学横竖都轮不到他,除了玩命一搏,别无选择。而来自上海的知青强子向北京知青老皮送烟酒,是为了拉关系搞平衡,这是典型的“推荐政治学”行为。所以,当小根宝颤巍巍地背起三百斤的麻袋,我顿时百感交集,禁不住潸然泪下,小根宝的扛大包是用生命对“推荐政治学”的血泪控诉!但他成功了,他最终凭借着非凡的“勇气”获得了上大学的名额。

还有那一大批坐着拖拉机前往赴考的考生们,都足以震撼每一个老知青的心,震撼每一个当代青年的心。虽然那是一个缺乏知识的年代,但无疑的是,人们需要知识,社会的发展需要知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1977年的高考就是一段知青求知的光辉历史,改变了个人命运!

然而,它的意义也进而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其实,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为重要。”如果没有1977年的恢复高考,也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和祖国日益发展的今天。

1977是中国十年桎梏的结束, 1977是中国改革曙光的升起。

电影《高考1977》除了给共同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寻找那时的回忆外,其实也更给80后、90后的我们一个体验生命的机会。因为,高考1977后,我们会有属于我们的高考2009,我们无法亲身经历那个时代,但我们可以用心去体悟那个时代、那代人的精神,记住这段不平凡的历史,从而真心地去学会更加珍惜和把握今日的机遇。

篇三:观《高考1977》有感

观《高考1977》有感

伟大祖国诞辰60周年,激荡起了我们沉浮已久的爱国热情。与祖国有关的各种爱国大片轮番上映,最让我有感触的是之前上映的《高考1977》。

看完这部电影,为那个年代的的精神所震撼。亲情、友情、爱情纠缠在一起,让人无法不融入这生活的浪潮中去。电影叙述的是东北某农场几个知青在1977年高考前后所发生的故事。在那个年代,他们已经被日复一日的单调劳动折磨得失去所有的希望,直到高考制度恢复,他们犹如黑暗中看到曙光。于是他们开始为命运搏击抗争,期间发生的友情亲情爱情,皆散发出人性的光芒。影片里,墨守陈规,固执己见的老迟并不那么讨人喜欢,他利用组织给他的权力,对知青们的报考横加阻挠,他不近人情地拆散陈琼和潘志友,他近乎自私地想把自己器重的年轻人留在深山老林??看上去他是那么的冰冷无情。然而我更愿意相信,这并不是他的错,从头至尾,老迟一直是令人敬畏的。陈琼是一个极具年代、历史、政治色彩的角色,在她的身上,承载了大量1977那个年代、恢复高考这个事件之下含合着历史遗迹、政治利害关系的人性本真,她的情感里有着特殊政治矛盾下的极端因素,是一个典型中国近代社会的因政治、立场、出身、界限等观念而导致情感、思想陷入极端的悲婉、压抑的女知青形象。 印象最深刻的那句话“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是对知识的渴求让他们有如此深刻的理解。相比之下,今天的我们众星捧月般的参加高考简直是太享福了。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我们,对那段时间的了

解仅仅是限于奶奶辈的人的叙述。从他们口中,我们知道了那个时代人的艰辛,那个时代人的迷茫与冲动,那个时代的人的悲哀。

难以忍受的贫苦生活,单调的农业场景,在“战天斗地”“学大寨”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有青春,理想,激情,更有灾难和悲剧。这样的“仅仅能称之为活着的生活”到了1970年之后,已经堆积了太多的矛盾,人们在茫然中感受着命运的苦难,甚至是绝望。一万多人的农场,就有100多个精神病患者。有跳楼的,有上吊的,有为了饥饿去偷窃去斗殴的,有冒着危险偷偷返回城市的??他们处在剧烈的地域流走和心灵动荡之中。他们无望地流浪在自己的祖国上,内心充斥着孤独、迷茫、和沉重的伤感,一年,两年,十年,还是永远都是这样?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国家当时的困境?

知识改变命运,对高考的渴望成了当时知识青年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个人的重生也许成为恢复高考真正的意义所在。

《高考1977》把焦点放在了高考这一个永不过时,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话题之上,那个时代的人有着自己实实在在的体会,现在的人对它也不陌生,既爱又恨。高考1977》讲述了一群因文革而发配边疆“北大荒”的上海知识青年。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大家对高考的执着,以及“反面”角色革委会主任“孙海英”,对大家高考的态度。。。特别是当高考那天,大家在孤立无援的时候,当孙主任开着带着犁杖的拖拉机,载着一车人奔赴考场时,我已热泪盈眶。故事的情节并不新颖,但是演员们真实的演出一次次让我们从心里留下

了眼泪。

一部电影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历史,是让我们听听那个时代的声音,高考的本身意义大于高考,史实本身意义高于史实。

因为上山下乡的缘故,因为“黑五类”的缘故,他们早早的就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十年,二十年,时间太长了,人生有几个十年又有几个二十年。他们渴望着人生的转机,直到邓小平的复出,知道高考制度的重新实施。新的高考制度不在考虑父母成分,不再需要组织盖章,人终于又开始有了自由。

在我们频频对高考质疑的今天,看看电影当中的人们对高考的期盼与感激,未尝不使得我们再一次反思,是我们要求的太多,还是高考制度本身有问题。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这过程中小根宝不幸的死了,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所感动,支持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而且在他们有困难的时侯,还帮助他们。虽然求学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完美的,有的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伟大得多,这是电影里面重复多次的一句话。977年改革高考,国家迫不及待地想要把知识还给整个民族,弥补十年文革的的伤害。

“知识就是力量”,那个年代,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高考就像一根救命稻草,必须死死地抓住。小时候,邓小平在我心里

是神,父母都很敬爱他,慢慢长大,才明白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他给的。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纪念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意义重大,一方面回顾小平同志在教育界拨乱反正的伟大创举,一方面回顾高考30年走过的历程,思考和展望高考发展和改革的未来。因此,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今天,1977年12月10日,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去读书去!这是《高考1977》中的台词,话里讲的这位老人就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32年前正是在他的指引下,无数上山下乡的知青走进高考考场,而知识改变命运的背后有一个沉重的话题。当我们把高考仅视为一块跳板时,从未想过它在上一辈心中曾今是那么神圣。1977年12月被诸多评论家称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它所恢复的不仅是参加了那场考试的考生的信心,更是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电影呈现的便是1977年高考改革的日子里,那些普通人,为了改变命运所做出的挣扎!影片围绕着黑龙江农场插队的知青展开,他们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在那里的8年,他们看不到任何未来的方向,突然宣布恢复高考的消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大家开始自发复习应考,为了寻找复习资料,强子黑夜去偷书,却不幸被巡查人员抓住,送进派出所。临走前,警察把他的书包还给了他,整整一包书都被没收了,却留下一套高考复习资料。历尽磨难的他们犹如盲人重见了光明,每天发疯似的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在

那个冬天,类似这样的学习和复习,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在读书无用论的年代里,仍然有很多人暗暗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但是他们要真正实现鲤鱼跳龙门谈何容易志愿报考和单位推荐’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的管理者的思维的差异,围绕着小小的红色公章做着与命运的抗争,为了争取报名的权利,强子不惜绝食抗议,为了女儿高考的机会,被打成历史反革命的老陈被迫私刻公章伪造平反公函。1977年的高考是癫狂的。人们笑是为了11年后重回大学校园,哭,是为了一个不小心错过了唯一的机会。高考,于那辈人而言,是命运的咽喉,扼住了,便活,是救命的稻草,抓住了,便生。在影片中,老陈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你是否参加高考并不重要,能否录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尊重。;这句话,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篇四:高考1977 观后有感

高考1977 观后有感

对那些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来说,恐怕没有什么比高考更令其刻骨铭心的了;而对那些还挣扎在题海中的中学生们来说,恐怕没有什么比高考更令其爱恨交织的了。如果一个当代中国青年没有“高考”,那么他/她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不完整的。所以,作为一个人生“完整”的青年,当我看到《高考1977百度影音》这个标题的时候,便下定决心去看它。

很快,我发现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这是一个好题材,但却不是一部好电影。影片从一场露天电影开始,但焦点在荧幕中出现的某个人物身上。为了让人记忆深刻,导演设计了停电、大家轮流踩发电机的镜头,于是这个人物在镜头里出现了好几次。这是一个信号,暗示了电影的主题。后来,电影干脆直白地说,“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至此,我们才明白,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主旋律的主题词是歌颂。伟大的历史、伟大的胜利、伟大的未来等等,但最终会归结为伟大的某个人。于是,一段本应省思的历史在这里变得若有若无,无尽的伤害在这里简化为小根宝几声肤浅的嚎哭,那枚象征体制和权力、不知凝结了多少血泪的公章在最后竟然也成了温情四溢的天使之心——在证明陈琼不知情的材料上盖上它,她就会被北大录取。 当然,主旋律本身没有什么,电影的成败也不在于它,而在于电影本身的魅力,这一般源自故事、表演、画面、音乐等等具的东西。不幸的是,这部电影在这个几个方面都有明显的缺憾。

我不知道这个剧中的大部分演员在其它片子中的表现,因为除了看过孙海英主演的某部电视剧外,其他人的作品概无接触,但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更多的是矫情。孙海英的老迟让人想到《激情燃烧的岁月》,表面专横、内心温情,但却少了自然。王学兵的潘志友,是个智慧型的知青,可是当他对强子说谁谁的复出不仅预示着变化,而且还有“大变”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导演直接把阅读的历史强加给了人物。周显欣的陈琼,本应是这剧中最挣扎的一个人物——她是积极上进的女青年、有一个反革命的父亲、还有一个爱她的情人兼上级,但她的表演没有显示出张力,只是用力地演完一场一场的戏,没有展现出一个完整的人物及其心理历程。当然,这个不能全怪她,剧情和主题都限制了她的发挥。要命的是导演,竟然给她安排了一场脱戏。这本没有什么,问题是它来得很突然,没有铺垫,而且镜头运用得光怪陆离,毫无美感。其实,这样突兀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小根宝的两次自杀、强子因为在上海无法报名而绝望地坐在小巷里时突然接到老迟电报说已经替他报名、最后老迟开着拖拉机出现在火车站等等。细节决定成败。可惜的是这部电影很多细节都是失败的,比如扛麻包比赛,300斤的麻包一看就给人轻飘飘的感觉;再比如,高考统分现场,镜头所到之处,全是噼里啪啦的打算盘,整齐划一的,没有一个在看、在填成绩。

导演说这部电影是复归人性、抚慰人心,我不怀疑他的真诚,但这部片子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媒体说很多当年的知青看完这部片子的时候,都流泪了,但我觉得,他们的泪不是感动于这部电影,而是感怀于当年的自己。

篇五:观电影《高考1977》有感

惜 ——观《高考1977》有感 姓名:卢国萍 班级:经济系0901 学号:2009161116

珍 惜

——观《高考1977》有感

当一张张黑白照片浮现在屏幕上,当一声声录取通知从高音喇叭中不断传出,当影片接近尾声,“珍惜”二字便深深的印在我脑中。 我忘了自己多少次的在拭去泪水,我确实是感动了,从这些奋不顾身的投奔高考考场的身影当中,我更进一步的领悟了大学和知识的含义,他们眼中流露出来的对知识的渴望,令我们汗颜。有这样一幕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中,当他们终于顺利报上名后,这群年轻人在冰天雪地中不断奔跑,追赶着开去考场的唯一一班火车,他们不停的跌倒,爬起,跌倒,又爬起,他们追赶的不仅仅是那列呜呜前行的火车,更是知识的海洋,希望的曙光。这不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吗?它是一种精神——1977高考精神。他们才配得上大学生这神圣的称号,他们因渴望知识而上大学,他们为就图存亡上大学,他们为民族觉醒而上大学,他们时刻肩负着使命,他们拥有作为大学生最淳朴、最确切的梦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回想曾经的高考岁月,相信很多同学都和我有同样的感受,那是一段痛苦的时光,然而痛并快乐着。12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我们的真实写照。“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被我们奉为至理名言。为了跃入龙门,我们

像拉紧弦的弓箭,没日没夜地学习。就连放假休息的时间也被补习所占用。总之,高考压力无处不在,甚至牵动着父母、老师以及社会各界敏感的神经。几家欢喜几家愁,高考关系着成千上万莘莘学子的命运。高考落榜则意味着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要么再次苦读,要么另觅出路。金榜题名则是苦尽甘来,与理想的实现又拉近许多。至今还记得,当时得知大学录取消息后自己激动的心情和父母欣慰的笑容,那是抛弃了一切压力而发自内心的欣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即使没有达到目标,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经验、知识、能力等等。泰戈尔曾这样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努力过,拼搏过,就不会遗憾不会后悔,因为已经尽力,并且没有浪费这大好的青春时光。

正如导演想给通过影片给我们这一代上的一课,社会有各方面的诱惑,也有各方面的问题,一个人的幸运是一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业,人生可以有自己的追求才是真正幸运的事。“若真有抱负建好中国大学,不必到哈佛、牛津去取经,只要买张去昆明的火车票,到西南联大的旧址上走一走,想一想,答案就有了。”熊培民的这句话,是不是会让听到这句话的人沉思?我会。答案只是旧址吗?不是,是精神,我们渐渐缺失的,大学赖以生存的是精神,崇尚知识,尊重文化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而不是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高档次的住宿环

观高考1977有感2000字

境和功能齐全的运动场。

恢复高考已经33年了,中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日趋完善。作为80、90年代的学生,我们是幸运的。如今,风华正茂的我

们正在学术氛围浓厚的大学校园中学习,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知识的熏陶。20多岁的我们,正处于读书的大好年龄,也不再像文革时期的知识分子,想读书却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无法读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青春易逝,机遇难求,我们何不把握住这大好的时机,努力学习,不懈奋斗,拥抱灿烂的青春!

未来的路很长很长,还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去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高考,但高考的压力依然存在于当今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之中。现在的就业压力远比高考大,考研考公务员也是难上加难,我们该如何选择未来的道路是一个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并且时常在脑海中描绘着理想的蓝图。然而我们不能一味地空想,而不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美好的未来是建立在现实的努力之上的。只有确立好符合自身情况的目标,把握住眼前的一切,从现在做起,为理想的蓝图添砖加瓦,才能建立起宏伟的高楼大厦。

拥有青春年华的我们应铭记历史,不做水上的浮萍,随波逐流;而做有根的树木,深扎土壤,在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和风霜雷电的磨炼中茁壮成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奋斗和磨炼后的我们会变得更加坚强,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写下壮丽的诗篇!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