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辽沈战役电影高清全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2:29:23 作文素材
辽沈战役电影高清全集作文素材

篇一:中国战争电影全集

中国战争电影全集

大革命时期前篇

最先打西欧列强的战争影片《郑成功》由武功厉害的赵文卓演郑成功打荷兰军队收复台湾 最大岸炮对战舰的战争影片《鸦片战争》战争期间没有一个官员在战斗中投降 谢晋70多岁的作品

最多民间集资拍摄的战争影片《鸦片战争》据说是一亿多,好像没有赚回本钱

最不要脸的战争影片《火烧圆明园》八里桥之战英军只死伤5人清军8000全亡,可是电影却杀死英军数百

最无知的反击西欧列强的战争影片《大清炮队》说老毛子的战船怕女人的又脏又臭的裹脚布打击

最早的大海战战争影片《甲午风云》我军全军覆没 刘步蟾这个民族英雄还被拍成坏人,不懂历史呀!!!

最能反映俄国占我土地的战争影片《傲雷一兰》别忘了东江六十四屯惨案,还有大片的外兴安岭都占了

最高海拔地区拍摄的战争影片《红河谷》打英军的,宁静这回找了个外国老公在电影里面演戏

最厉害的妓女战争影片《知音》妓女小凤仙能让蔡鄂第一个反袁世凯救国 厉害不厉害

最像孙中山演员的战争影片《孙中山》由刘文治演孙中山,可以看到是蒋介石是怎样上台的 最早在故宫拍摄的战争影片《北京政变》冯玉祥将军赶走了末代皇帝溥仪

最好反映叶剑英军事才能的战争影片《叱咤香洲叶剑英》由陈锐主演叶剑英

最能反映北伐战争的战争影片《大浪淘沙》于洋主演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 打击敌人!---------

大革命时期篇。

最能反映我军建立的战争影片《南昌起义》从此我军的建军节就是八月一日

最能反映毛泽东从军的战争影片《秋收起义》毛泽东第一次挎枪的镜头有了,是毛瑟手枪 最能反映朱毛会合的战争影片《井冈山》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就是这里了

最能反映邓小平从军的战争影片《百色起义》邓小平当时叫邓斌,卢奇第一次演小平爷爷 最能反映敌中有我的红军长征战争影片《英雄无语》莫雄为红军送去剿匪计划,红军长征没有中过埋伏

最基层描写红军长征的战争影片《我的长征》男主角钟秋还演过〈我的法兰西岁月〉中的邓小平

最出名的童星战争影片《闪闪的红星》主角祝新运现在胖了,只能演任弼时

最用兵如神的战争影片《四渡赤水》这是古月的第二部电影 第一部是《西安事变》

最能反映刘伯承与小叶丹结拜兄弟的战争影片《彝海结盟》结盟地点的彝海至今老百姓都不下去捕鱼

最能表现毛泽东大义灭亲的战争影片《金沙水拍》毛泽东老婆贺子真的弟弟违纪被枪毙 最危险拍摄长征的战争影片《大渡河》陈宝国说当时是真的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爬铁索的鞋子还掉了一只。

最能反映琼崖纵队红军的战争影片《红色娘子军》祝希娟在这部电影中获得了中国第一个百花奖的女演员。

最厉害的卧底警官战争影片《特殊身份的警官》一个人干50多人,最后还干掉敌人的反间谍特派员

最牛B的奴隶战争影片《从奴隶到将军》是杨再葆演的罗宵将军,原型是罗炳辉将军 最牛B的求情战争影片《陈赓蒙难》《陈赓脱险》宋庆玲向蒋介石为陈赓求情免死

最多描写红军内部搞AB团的战争影片《日出》贺龙军长都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下属师长 最多唱歌的战争影片《洪湖赤卫队》洪湖水浪打浪谁都会唱了

最悲壮的结婚战争影片《刑场上的婚礼》惊天地泣鬼神,中学课本都有学习的伟大革命爱情。 最早的红军长征的战争影片《万水千山》经典制作。

最多竹筏的红军长征的战争影片《突破乌江》我红军真是神勇。

最悲惨的红军结局电影《祁连山的回声》西征红军女战士全军覆没。

最不可思意的战争《大渡河》卢定桥战役我军只牺牲3个红军战士 对面可是敌人机枪猛扫呀!!

抗日战争篇。

最悲惨的抗日英雄战争影片《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是绝笔。

最差的海战抗日战争影片《中日海空大决战》侯勇演的,根本就没有战争的镜头。还说是大制作。我呸

最好反映沪凇抗日战争影片是台湾拍摄的《八百壮士》柯俊雄演谢晋元 林青霞演杨慧敏。 最好的抗日空战战争影片是台湾拍摄的《枧桥英烈》中国空军在抗战中没有一个被日军俘虏,宁死不俘。

最能表现二十九军抗日的战争影片《七七事变》里面怎么没有下令打日军第一枪的吉文星团长呢?

最早出现毛泽东的战争影片《西安事变》这是古月的第一部电影,特型演员从此大行其道。 最暴行的战争影《屠城血证》南京大屠杀,国耻国恨别忘了。孟广美那婊子还说那只是个事件而已,我呸!。

最好的台湾拍摄的抗日战争影片《忠烈千秋》柯俊雄演张自忠将军,该片还在国际获大奖。 最能反映国民党部队抗日的战争影片《血战台儿庄》《喋血昆仑关》正面战场的大战,大场面花钱还不多。

最先在长城拍的战争影片《战争子午线》运用了跨时空的拍摄方法 冯小宁的作品

最先用真飞机撞山拍摄的战争影片《喋血昆仑关》现在放映了。

最长时间禁放的战争影片《喋血昆仑关》10年哟!现在放映了。

最能反映朱德在抗日战争的战争影片《在太行山上》运用了三维电脑技术。

最多炸毁日军飞机的战争影片《在太行山上》夜袭杨明堡机场24架。

最粗制滥造的抗日战争的战争影片《浴血太行》为赶时间拍的大烂片。

最土的定时炸弹抗日战争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水桶放香,延长时间炸敌军。

最高明的汉奸语言抗日战争影片《平原游记队》汉奸对日军说“高 实在是高”

最多反映日军特工的抗日战争影片《特高科在行动》敌我特工都厉害。

最惨的战俘战争影片《上饶集中营》新四军战俘一个各被杀害

最厉害的单兵作战能力的日战争影片《烈火金刚》史更新吕正操的警卫员,一人对八个日军拼刺刀赢了。

最感人的电影音乐战争影片《血性山谷》音乐是 红旗颂 该片还拿了最佳视觉奖。

最愚昧的农民抗日战争影片《鬼子来了》村民与鬼子联欢会上载歌载舞有说有笑的全部被杀。 最先在国际上拿大奖的抗日战争影片(大陆)《红高粱》里面有剥人皮的镜头,红了巩俐,火了老谋子。

辽沈战役电影高清全集

最能反映抗日战争我狙击手的战争影片《猎鹿者》是一个15岁的猎人小孩。与《兵临城下》有拼。

最多坦克出现在战场上的战争影片《紫日》是苏军的坦克横扫日军的阵地。

最先出现坦克打日军的《紫日》也是中国唯一有这些镜头的电影 冯小宁的作品。

最猛的狗在战争中的战争影片《犬王》一只狗一次咬掉了在洗澡日军36人的老二。我查过有这回事。

最小的抗日英雄战争影片《少年英雄》是抗日小英雄王小二的故事,不要忘了还有英雄王小二的歌曲哟!

最能反映国际主义精神的战争影片《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中国人都知道他伟大。

最能反映新四军战士爱情的战争影片《柳堡的故事》九九那个艳阳天 歌曲 小英莲爱着18岁的小战士。

最好骑术的战争影片《悲情布鲁克》五个人骑马奔跑喝一壶酒,那骑术叫绝 就这个镜头还得了个什么奖。

最有骨气的战马战争影片《白龙马》白龙马被日军俘虏宁死不屈,最后绝食而亡,白龙马的骨气让汉奸无脸。

最危险的道具战争影片《鸡毛信》全部使用真子弹射击,拍摄时出了意外,差点打死了海娃。 最敢和日军玩刀的抗日战争影片《关东大侠》刘威被俘日军让他玩刀,他拿刀砍死日军多名还跑了。

最多男人睡过的抗日女侠战争影片《关东女侠》为抗日报仇女侠和每一个游击队员轮流“睡觉”

最先有飞机、航空母舰大战的战争影片《黄河绝恋》也是中国唯一有这些镜头的电影。 最淘气的抗日小英雄战争影片《小兵张嘎》有多少孩子都想变成小兵张嘎呀!!! 最写意的抗日战争影片《鹿鸣翠谷》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最命大的抗日战争影片《狼牙山五壮士》葛振林老英雄现在还康健人间,是民族的脊梁 最多儿童部队的战争影片《少年战俘》自古英雄出少年呀!。

最恶心的汉奸战争影片《敌后武工队》哈趴狗的形象,就是经常演太监的那个演员

最不抵抗日军文件的战争影片《喋血黑谷》打日军不行,自己人打自己人怎么这么厉害。 最厉害的日军间谍战抗日战争影片《奸细》我抗日队长也被反间计干掉

最多受刑的抗日战争影片《钢铁战士》电影大部分时间是在拷打张平,真是钢铁战士比《耶苏受难》还惨。

最机智的老板娘抗日战争影片《沙家浜》阿庆嫂的故事现在编的她与胡司令都有一腿,哈哈哈哈

最神形兼备鬼子形象的抗日战争影片《平原游击队 》方化演的松井大队长。

最出名的游击队长 抗日战争影片《平原游击队 》李向阳 地球人都知道!!!。 最厉害的游击抗日游击战争影片《地道战》神出鬼没的打击敌人。

最厉害防御战抗日游击战争影片《地雷战》片头写着 教学影片 我纳闷哟!。

最漫画的抗日战争影片《三毛从军记》那是十九陆军抗日的事情哟!。

最能反映八路军破袭战的战争影片《破袭战》电影拍的一般。

最搞笑的抗日战争影片《举起手来》如果日军都是电影描写的那样愚蠢的话我看抗日两个字改成日抗。

最牛B的抗日游击队战争影片《铁道游击队》日军投降时唯一向非正规部队投降的队伍就是铁道游击队。

最无头脑的八路军连长战争影片《晚钟》俘虏日军之后为什么还把军火库炸掉,那是一座山的武器库呀!!!。

最惨无人道的战争影片《黑太阳731》日本人是畜生不如的东西,因为说他们是畜生那是侮辱了畜生。。

最不能接受的军服战争影片《永不消失的电波》孙道林穿的八路军衣服怎么是一颗红星两面红旗呀?。

解放战争篇。

新中国建国后首部优秀的军事题材影片《南征北战》气势磅礴、场面宏大、人物真实。 最大战争系列影片《大决战》系列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大转折2部 大战宁沪杭 西南大进军 解放大西北8共部。南阳大会战(是电视剧也是由《大决战》系列的演员主演的)。

最多军火运送给我军的战争影片《军列杀出重围》敌人想方设法的破坏。

最早见到火焰喷射器出现的战争影片《济南战役》国产电影第一次看到火焰喷射器烧解放军。 最长时间一个镜头拍摄一个解放军冲锋的战争影片《解放石家庄》最后的冲锋摄像机跟他跑了2分多钟。

最让美国讨厌的战争影片《董存瑞》他们说董存瑞是恐怖分子。 我汗!!!我晕!!!我靠!!!。

最能反映淮海战役支前的战争影片《车轮滚滚??”。

最大口径火炮的战争影片《大决战-淮海战役》我军用油桶当炮管发射炸药包轰炸敌人。至今未有的大口径。

最大城市的攻坚战的战争影片《战上海》不准用重火器攻打的战争,苏州桥我军伤亡很的大。 最有诗意的电影名字战争影片《今夜星光灿烂》和唐国强演《霓虹灯下的哨兵》南京路上好八连现在又如何?。

最先反映辽沈战役的战争影片《黑山阻击战》我东北野战军某纵队在缺粮少弹的情况下防守在黑山一线。

最牛B 的侦察员战争影片《英雄虎胆》侦察科长曾泰当了敌人的副司令还泡了敌人长官的老婆 爽呀!!!。

最能反映糖衣炮弹的战争影片《走出西柏坡》孙海英被糖衣炮弹打倒了。

最牛B对话的战争影片《林海血源》杨子荣与群匪的对话“为什么脸又黄了”“ 防冷涂的腊”---------。

最见不到刘邓首长的战争影片《挺进中原》总讲“首长来了”从头到尾也没有现身,真人不露面呀。

最危险的毛泽东处境战争影片《巍巍昆仑》现在有人说胡宗南是我军在国民党军中最大的卧底是共产党员。

最多骂人的话的战争影片《风雨下钟山》蒋介石在电影里骂了八次“娘西皮”。

最不喝酒不抽烟的战争影片 蒋介石在任何战争影片中只喝白开水也从不抽烟。

最多抽烟的战争影片 毛泽东在任何战争影片中都在不停的抽烟 还对不抽烟的彭德怀脸上喷烟。

最先有汽车撞汽车的战争影片《渡江侦察记》长奇最后为掩护小分队撤退,自己开车撞敌人的军车牺牲。

最感天动地的女人战争影片《沂蒙颂》红嫂用自己的奶子救咱解放军。

最早上银幕的毛泽东:于是之。1978年,于是之在《大河奔流》中饰演毛泽东,不过戏分不是很重。。

最早上舞台的毛泽东:张克瑶。1976年,张克瑶首次在话剧《西安事变》中出演了毛泽东。。 最多次数演毛泽东的演员:古月,从1984年在《西安事变》中第一次扮演毛泽东至今扮演过84次毛泽东。。

最年轻的毛泽东银幕上:王霙。他扮演毛泽东的主要作品有《毛泽东在一九二五》、《开天辟地》。

最不用化装的特型演员战争影片《大决战》系列 的刘锡田演员演的陈毅,天生就像陈老总。 最厉害的老太婆战争影片《烈火中永生》华子良的老婆双枪老太婆回手一枪就干掉了朴志高。 最先在沙漠拍的战争影片《沙漠追匪记》“水水水,给口水”是最经典的台词。

最危险的拍摄的战争影片《智取华山》在真的华山拍摄。。

最动人的爱情歌曲战争影片《冰山上的来客》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啊米尔----冲”是最经典的台词。

最能反映王震将军的战争影片《金戈铁马》是孙海英演王震将军的,经典台词 “我的兵没文化”。

最强武功战士的战争影片《中华英雄》由功夫皇帝李连杰演的第四部电影。。

最能表现湘西土匪历史久远的战争影片《剿匪记第一集,湘西剿匪记第二集》从明朝到解放

篇二: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解放战争的第三年,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东北战场,国民党军总兵力约五十五万人,人民解放军已达一百零三万人,东北地区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土地和百分之八十六以上的人口已获得解放,人力物力充足。蒋介石和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对东北战局深感忧虑,处于欲守无力、欲撤难舍的状态,故将主力收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地区,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相机打通北宁线的方针。中共中央从全国整个战局出发,认为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把战略决战首先放在东北战场,并制定了主力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攻克锦州,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林彪、罗荣桓领导的东北野战军,集中了五十三个师,七十余万人,1948年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整个战役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夺取锦州,封闭东北国民党军。东北野战军南下,向北宁路沿线发起进攻。至10月1日,先后占领了昌黎、绥中、义县及塔山等地,切断北宁线,将范汉杰兵团分割包围在锦州、葫芦岛、山海关三个地区。2日,蒋介石飞抵沈阳,抽调十一个师组成由侯镜如指挥的东进兵团,以十一个师又三个骑兵旅组成由廖耀湘指挥的西进兵团,企图东西对进,以解锦州之围。10日,东进兵团向塔山猛攻,遭到解放军顽强阻击;西进兵团也进展缓慢。14日,东北野战军五个纵队和一个师分别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向锦州发起总攻,次日晚占领锦州,全歼守敌十万余人,封闭了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回关内的通道(参见彩图插页第150页)。蒋介石于15日再飞沈阳,督促东西兵团继续进攻,企图重新打通北宁线,并命令长春守军立即突围。17日,国民党六十军在曾泽生军长率领下起义,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也于19日率部投降,长春解放。

第二阶段 会战辽西,歼灭廖耀湘兵团。东北野战军根据毛泽东关于全力抓住沈敌、暂不打锦葫的指示,除以两个纵队继续阻击锦西、葫芦岛之外,主力从锦州挥师东进,前阻后断,在运动中歼灭廖耀湘兵团。10月26日夜,解放军对被包围在大虎山以东地区的廖耀湘兵团实施分割围歼,至28日全歼十万余人,生俘兵团司令廖耀湘等高级将领。

第三阶段 攻占沈阳,解放全东北。在围歼廖兵团的同时,为防止沈阳守军从海上撤走,解放军以三个纵队与五个独立师构成对沈阳的四面包围,又以三个纵队直插营口,断其海上退路。11月1日,解放军向沈阳市区发起总攻,次日攻克,歼十三万余人。2日解放营口,歼一万四千人。敌第五十二军一部从海上撤往葫芦岛。辽沈战役至此结束。锦西、葫芦岛地区国民党十二个师于9日经海上撤向关内。

辽沈战役历时五十二天,共歼灭国民党军四十七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这一胜利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巩固的战略后方和强大的战略预备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总兵力的对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参见第449页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图)。 (邵维正)

毛泽东专顾锦州蒋介石欲弃沈阳

1946年6月,国民党军向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战争进入第三年,即1948年7月初,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由战争爆发时的3.14比1,变为1.3比1。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破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也是侵华日军最早侵占的地区。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东北即成为国共两党两军争夺的焦点。到1948年8月,东北解放区面积已占东北全境的97%,区内人口占东北总人口的86%。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已拥有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兵纵队、14个独立师和3个骑兵师共约70余万人,

加上地方部队,东北解放军总兵力达105万人。

东北国军由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上将指挥,辖有4个兵团,共计14个军44个师55万人,但已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联的地区内,长春、沈阳的补给已全靠空运。其中,卫立煌率周福成第8兵团、廖耀湘第9兵团,共8个军24个师30万人,驻守沈阳及外围的本溪、抚顺、铁岭、新民地区,作为防御中枢,准备随时增援长春、锦州;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郑洞国中将率第1兵团,共2个军6个师10万人,驻守长春孤城,以牵制东野主力;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上将率卢浚泉第6兵团,共4个军14个师15万人,驻守义县至秦皇岛一线,重点在锦州、锦西地区,以确保与关内的联系。

1948年3月,蒋介石计划把沈阳国军主力撤至锦州,以便与华北傅作义配合,进可以夺回东北,退可以撤往关内。而卫立煌则力主固守沈阳、长春、锦州三大战略要点,保全东北,待变而起。廖耀湘等东北将领也大都支持卫的方案,而反对蒋的计划。至5月初,蒋介石又令卫立煌打通沈锦路,将主力撤到锦州。卫当然不同意,并派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和参谋长赵家骧等人代表他赴南京见蒋,申述利害。但蒋介石的意见仍然是急于打通沈锦路,将主力撤到锦州,只留第53军与第6军之207师守沈阳。其余各军及特种兵团(战车、炮兵、装甲车、骑兵等)统编为机动兵团,归廖耀湘统率,随时准备行动。卫立煌怕廖耀湘将沈阳主力拉走,坚决反对,于是这个机动兵团始终未能成立。直到9月辽沈战役打响,国军统帅部对东北战略尚无决策,蒋、卫仍然在为打不打通沈锦线将主力撤到锦州的问题而争执不休。 为实现歼灭卫立煌集团的战略目的,毛泽东早在1948年2月7日,就致电东北野战军,提出“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的设想。并要求东北野战军下一步考虑南下北宁线作战,截断敌军由陆上撤向关内的通路。毛泽东的主张,显然是先打锦州。但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考虑到部队只带了从后方南下的单程汽油,后方运输线又过长,并担心华北傅作义集团由关内北上。于是,他决定先打离解放军后勤基地最近的长春,并得到毛泽东的批准。5月下旬,林彪以2个纵队试攻长春,却发现攻占长春并非像想象的那样容易,遂改用长困久围的方针。7月,林彪与东北局其他要员磋商后,最终下定南下作战的决心,并电告中共中央。毛泽东复电同意,并明确指出:“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9月7日又电示:“置长、沈两敌于不顾,专顾锦、榆、唐一头”。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林彪决定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困长春,主力南下,兵锋指向锦州。具体部署为:以6个纵队、3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和炮兵纵队的主力,夜行晓宿,长途奔袭,包围锦州及北宁线上各点,以4个纵队及1个骑兵师位于锦州以北的新民县西北,监视沈阳之敌;以1个纵队在开原地区准备阻击长春之敌突围;以1个纵队、6个独立师和炮纵一部继续围困长春。另以少数部队向长春方向佯动,公开提出“练好兵,打长春”的口号,以迷惑敌人。此间,卫立煌不曾察觉林彪大军的行动,尚在固守“三点”,以拖待变,各部均没有新的部署迹象。

攻锦州林总行险出辽西卫总抗命

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至29日,东北野战军先后攻克河北省的昌黎、北戴河和辽宁省的绥中、兴城,切断了辽西走廊,完成了对锦州、义县的包围。10月1日,在孤立,包围锦州的同时,东野开始进攻锦州外围义县。激战4小时,全歼卢浚泉的第93军暂编第2师,占领义县。

此时,蒋介石正集中精力应付华东野战军9月16日发起的济南战役,顾了救济南,就顾不了援东北,只有令卫立煌经沈锦路出辽西,直接解锦州之围。卫又坚决反对这一案,认为锦州之围应由关内出兵直接解决,解围后与锦州部队会合出大凌河向大虎山攻击前进。这时沈阳主力才西出与东进之部队会师,所以就未实行蒋的命令。

9月24日,锦州范汉杰电蒋求援,蒋介石才召卫立煌于到南京开会,迫令卫立煌由沈阳

出兵支援锦州,卫仍然拒绝接受。最后,蒋介石决定空运49军到锦州增援(运到2个团,9月28日机场被解放军炮火封锁,空运中断),另一方面仍强要卫由沈阳向沈锦线攻击前进,并派参谋总长顾祝同到沈阳督战执行蒋的命令。顾祝同在沈阳期间,曾一再召集东北将领会议,要卫出兵沿沈锦路前进解锦州之围,卫仍坚决反对执行这项命令,认为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并与顾多次争吵。卫赌咒发誓说:“出了辽西一定会全军覆没,你不信我同你画个十字(画押的意思)。”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提出:乘东北解放军主力攻击锦州时,将沈阳主力一气撤至营口地区。卫立煌认为如不能照他的意见办时,可以实行这一方案。而顾祝同未得蒋介石同意也决不敢同意撤至营口。最后,顾祝同见要卫立煌出兵辽西仍无希望,只好回南京向蒋介石汇报说东北负责将领不服从命令,不愿意打仗。

蒋介石得到顾祝同的汇报后非常愤怒,于10月2日飞抵沈阳,召集军事会议,决定从华北和山东海运葫芦岛7个师(华北林伟俦的第62军3个师、黄翔的第92军1个师、罗奇的独立第95师、烟台王伯勋的第39军2个师),加上葫芦岛阙汉骞的第54军4个师,共计4个军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华北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以沈阳地区的5个军11个师(潘裕昆的新1军2个师、李涛的新6军2个师、龙天武的新3军3个师、向凤武的第71军3个师、郑庭芨的第49军1个师)和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指挥,准备东西对进,以解锦州之围。晚间,蒋介石又召集师长以上将领会餐,蒋发表讲话说:“我这次来沈阳是救你们出去,你们过去要找共匪主力找不到,现在东北共匪主力已经集中在辽西走廊,正是你们为党国立功的机会。我相信你们能够发挥过去作战的精神,和关内国军协同一致动作,一定可以成功的。关于空军的协助、后勤的补给,周总司令、郭总司令已经同你们准备好了。万一你们这次不能打出去,那么,来生再见。”

在沈阳,蒋介石还单独接见了廖耀湘。蒋对廖说:“这次沈阳军队出辽西,解锦州之围,完全交你负责,如有贻误,也唯你一个人是问。”廖表示:“我决心执行总统的命令,立即行动。”但廖耀湘不明白,为什么蒋介石在5月初就决心撤退沈阳主力以避免决战,而现在又为什么下这么大的决心要与东北共军决战?就把问题提出,请教蒋介石。蒋告诉廖:“这是从战略全局考虑的。在撤退东北主力之前,一定要给东北共军一个大打击,一定要来一次决战,否则华北就有问题,将来有机会我再同你讲。当大将,一定要顾虑全局,你应该顾虑到整个局势,好好努力完成这一次任务。”随后,蒋介石又接见了几位军政要员,3日即匆匆离开沈阳。

就在蒋介石飞抵沈阳的同一天,即10月2日清晨,东北野战军总部的列车到达郑家屯以西。这时,林彪得到报告,在葫芦岛,敌军新来了4个师。林彪担心锦州未攻下便受到沈阳、锦西、葫芦岛三方援敌夹击,到时部队油料耗尽,大量汽车、坦克、重炮撤不走,将陷入危局。于是,他命令列车暂停前进,当晚给中央军委发去特急电报表示:“??在战斗未解决之前,敌必在锦西葫芦岛地区留下一两个师守备,抽出五六个师的兵力,采取集团行动向锦州推进。我阻援部队不一定能堵住该敌,则该敌可能与守敌会合。在两锦间敌阵地间隙不过五六十里,无隙可图。锦州如能迅速攻下,则仍以攻锦州为好??目前如攻长春,则较6月间准备攻长春时的把握大为增加。”林彪签发这一电报后,攻锦部队仍按原部署继续向锦州推进,东总列车亦于深夜继续南进。

10月3日清晨,林彪与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紧急磋商。林彪说:“只准备了一桌菜,突然来了两桌客,怎么办?”罗、刘建议仍然按原部署攻打锦州。林彪考虑了一会,命秘书把电报追回来,但电报已于凌晨4时发出。林、罗、刘三人便于上午9时重新给军委发电表示:“我们拟仍攻锦州。”10月4日晨6时,毛泽东复电表示:“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在此之前我们与你们之间的不同意见,现在都没有了”

10月5日,东野“前指”到达位于锦州西北、距锦州30多里的(牛亡)牛屯。林彪察看了地形后,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拟定了总攻锦州和打援的具体作战方案:以第2、第3纵

队和第6纵队之第17师,以及炮兵纵队主力和坦克营,组成北突击集团,由第3纵队司令员韩先楚指挥,由城北向南突击;以第7、第9纵队及一部分炮兵,组成南突击集团,由第7纵队司令员邓华指挥,从城南向北突击;以第8纵队及第1纵队炮兵团,组成东突击集团,由第8纵队司令员段苏权指挥,从城东向西突击;以第4、第11纵队及2个独立师位于打渔山、塔山和虹螺蚬一线,由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阻击葫芦岛和锦西方向的援敌;以万毅第5纵队、黄永胜第6纵队(欠第17师)、梁兴初第10纵队(附第1纵队第3师),位于新民以西、以北地区,堵击由沈阳出援的敌“西进兵团”;李天佑率第1纵队(欠第3师)位于锦州和塔山之间的高桥,作为战役总预备队,既可北攻锦州,也可南援塔山。

塔山是北宁线上一个小村落,位于锦州、锦西之间,距锦西10余公里,距锦州30公里,是由锦西增援锦州的必经之地。林彪强调指出:“攻击锦州最重要的保证,是要把锦西方面的敌军挡住。两锦相距约50公里,万一堵不住敌人,攻锦部队就要受到很大威胁”10月5日,林彪致电4纵:“你们必需利用东自海边西至虹螺蚬山下一线约20余里的地区,作英勇顽强的攻势防御,利用工事大量杀伤敌人,使敌人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使我军创造震动全国的光荣的防御战。”

10月6日,蒋介石乘“重庆”号巡洋舰到达葫芦岛第54军军部,部署锦、葫国军增援锦州的作战任务。他对众将领说:“这一次战争关系重大,等华北2个军及烟台1个军运到后,协同沈阳5个军夹击攻锦州的共匪,然后接应沈阳我军主力到锦州。各将士的任务重大,几十万人的生命,都交给你们负责。要以杀身成仁的决心,击灭共匪??”蒋并交代以后葫芦岛部队归侯镜如司令官指挥,在侯未到以前,由阙汉骞统一指挥向塔山、锦州攻击。同时指定海军司令桂永清及第三舰队司令马纪庄指挥海军以大炮击毁塔山解放军阵地,协助陆军攻击。

蒋介石在葫芦岛部署完毕后,于7日乘“重庆”号返天津塘沽。蒋用白手套在舰上到处摸,发现有灰尘,气得大骂海军司令桂永清:“海军腐化堕落成这样,要亡国的!”

10月10日起,国军“东进兵团”3个军9个师(第39军的2个师15日才到达,未参战),先由第54军军长阙汉骞指挥,后由第7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在空军、海军掩护下,以斗牛式的战法,轮番向塔山附近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阵地发起正面强攻。至13日,国军连续猛攻均被打退,塔山阵地仍被解放军牢牢控制在手中。这时,东野攻锦主力部队的外围战斗已结束。当天深夜,刘亚楼电话通知各攻锦部队:“攻城准备就绪,明天上午总攻锦州。”蒋介石感到锦州城已岌岌可危,连夜电令侯镜如:“拂晓攻下塔山,12时占高桥,黄昏到达锦州!” 10月14日凌晨6时,侯镜如指挥部队向塔山解放军阵地发起狂冲,双方展开了几天来最为惨烈的阵地争夺战。东野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向“东总”报告,战斗异常激烈,部队伤亡很大。此时,总攻锦州的命令尚未下达,塔山阵地已9次易手。如果在攻城战斗突破阶段塔山失守,敌“东进兵团”将像潮水一般在一个小时内涌来,即可直逼锦州,攻城部队将腹背受敌。这样一来,不但整个辽沈战役的总计划被打乱,东北野战军主力也将受到极端严峻的威胁。刘亚楼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犹疑了,这是关系到东北野战军几十万大军生死存亡的事啊!林彪俯看桌上的地图,眼睛紧订着塔山这个几乎看不见的小村落,果断地向刘亚楼挥了挥手,示意下达“总攻开始”的命令。刘亚楼还未拿起电话,沉默了半天的林彪终于开口说话了:“告诉程子华,我只要塔山,不要伤亡数字!”

10月14日10时,刘亚楼下达了总攻令。东野炮纵集中500门大炮向锦州城内预定目标猛烈轰击。11时30分,各突击队发起冲击。至10月15日18时,攻克锦州城,全歼国民党守军十万余人,生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上将和第6兵团司令卢浚泉中将。侯镜如闻锦州失守,也暂时退回了锦西、葫芦岛。

当晚,林彪在指挥所接见范汉杰、卢浚泉。林彪询问范汉杰对锦州一战的看法。范汉杰沮丧地说“打锦州这一着,非雄才大略是下不了这个决心的,锦州好比一根扁担,一头挑东

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扁担断了。”又说:“贵军炮火猛烈,出乎意料。我们的炮火全被压制住了。”接见卢浚泉时,林彪要卢浚泉给镇守长春的第60军军长曾泽生通个电。第60军与卢浚泉的第93军同属滇军,卢浚泉同曾泽生有袍泽之谊。卢浚泉当即起草了劝曾泽生率部起义的电报。

10月15日锦州城破之日,蒋介石又飞抵沈阳,派飞机去长春空投手令给郑洞国,要其率部立即突围南撤,否则将受到“严厉之军纪制裁”。但长春守军没有往火坑里跳,10月17日,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所属3个师2.6人万起义。当晚,解放军悄然接管了长春东半城第60军的防务。19日,新7军军长李鸿率其军部及所属3个师投降。郑洞国及其司令部仍踞守长春银行大楼,派人与解放军接洽,要求允许他再“抵抗”一两天,并发布一个他受伤被俘的消息。郑的要求获得解放军同意。21日4时,郑洞国率部放下武器。

梁兴初死守黑山廖耀湘败师辽西

廖耀湘率“西进兵团”出辽西后,于13日占领彰武,15日进占新立屯。锦州失守后,卫立煌认为廖兵团再无西进的必要,应迅速撤回新民,否则又有被解放军包围消灭的危险。但蒋介石于10月16日回北平后,连电卫立煌迅速向锦州攻击,而卫立煌坚决不令廖耀湘继续西进,又不敢令廖撤回新民。

10月19日,蒋介石在北平召集傅作义、卫立煌和杜聿明开会,讨论收复锦州事宜。会上,卫坚持要集中兵力守沈阳,而蒋则非要收复锦州不可。杜聿明认为东北国军士气不振,各军残缺不全,要打也得经过补充整训,才可以相机对锦州攻击。蒋说:“我们有空军优势、炮火优势,为什么不能打?我认为可以打!”杜鼓起勇气问蒋介石:“校长看收复锦州有几成把握?”蒋说:“六成把握总有。”杜觉得蒋介石似乎老糊涂了,有六成把握就想同解放军决战。于是引孙子兵法说:“庙算胜者得算多,庙算不胜者得算少,多算胜,少算败。现在我们算到六成,只会失败,不会胜利。”但蒋执意收复,强令廖耀湘兵团以营口为后方全力攻锦州,刘玉章第52军先占领营口掩护后方。同时,蒋介石又任命杜聿明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辽热边区司令官,指挥葫芦岛、锦西部队向锦州攻击。蒋并说:“你们对共匪作战都丧失了信心,我料定只要我军主力从沈阳出来攻击,与葫芦岛各军南北夹击,共匪必退,我们就可以收复锦州。万一把共匪打不退,有52军占领营口掩护后路,再令廖耀湘撤退也不晚。” 就在长春即将解放之际,毛泽动认为,东北野战军下一仗以向南打锦西、葫芦岛之敌为有利。但林彪认为,如攻锦西,须准备在海岸边与敌12个师作战,地区狭窄,自己大兵团用不上,敌则扼原有强固工事抵抗,战斗不能很快解决,而廖耀湘西进兵团则可能乘虚进占锦州,对己不利。因此,林彪于19日致电军委建议:“如廖耀湘仍继续向锦州前进时,则等其再前进一步后,再向其进攻。但有若干迹象廖不再前进,或有向沈阳、营口撤退的情况时。则立即迅速包围廖兵团,以各个击破的方法,将其全歼,使之不能退回沈阳和退至营口。”毛泽东最担心的就是拥有大量精锐部队的廖耀湘兵团从营口逃跑,所以他完全同意首先将该兵团围歼在辽西沈、锦之间,立即复电林彪,要求“既本此方针,即刻动手布置,鼓励全军完成任务。”

10月20日,林彪发布作战命令:刘震第2纵队、韩先楚第3纵队、邓华第7纵队、段苏权第8纵队、詹才芳第9纵队、李天佑第1纵队及第6纵队第17师和炮兵纵队,立即由锦州地区隐蔽向新立屯、大虎山、黑山方向疾进,从两侧迂回包围廖耀湘兵团;万毅第5纵队、黄永胜第6纵队分别由阜新、彰武地区南下,切断廖耀湘兵团往沈阳的退路;梁兴初第10纵队和第1纵队之第3师由新立屯东北地区后撤至黑山、大虎山地区,构筑工事,坚决阻敌前进,以争取时间等待主力回师,尔后配合主力部队围歼敌军;吴克华第4纵队、贺晋年第11纵队在塔山地区继续阻击锦西方面敌军,保障主力作战安全;独立第2师以4天时间赶到营口,切断敌军海上退路。23日,林彪又电令第10纵队:“务使敌人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不得前进。只要你们坚守3天,廖耀湘西进兵团必遭全歼!”

篇三: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观后感

六年二班 陈柯名

从以前的历史课本上的书介绍过辽沈战役,这场战役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共发生的三大战役的第一场战役。当时的情况来看,国民党在东北只有:沈阳,锦州等几个孤立的地区。

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发动了辽沈战役。在纪念馆观看表演时,是共产党攻击国民党的一座城池的事。首先林彪,罗荣桓在给毛主席发报,准备挥兵南下。百姓们早早的起来干活,忽然遇到了毛主席,在一声声问好之中体现出毛主席以人民为主的精神。毛主席受到林彪的电报后长叹一声:“林彪终于醒目了!”在这之后,范汉杰也猜到了林彪要南下。在一声声枪声和炮火声中我们终于把敌人消灭了。胜利的消息传到了人民耳中,没有一个人不手足舞蹈!

在1948年11月2日结束了这场战争,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了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国军为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匪”锦州指挥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市。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这场战役是历史的转择点。

篇四:《辽沈战役》观后感

《辽沈战役》观后感

以前历史课本上曾介绍过辽沈战役,此次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观看《辽沈战役》影片,查了相关内容得知,在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国内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首先在东北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并制定了相应方针政策,定了主力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攻克锦州,把敌人关在东北就地歼灭的作战方针。开始时,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不愿南下锦州作战,企图回师长春。在毛泽东批评和纠正了林彪在攻锦(州)打援问题上的犹豫之后,东北野战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发起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第四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开始攻锦作战,全歼守敌近9万人,生俘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锦州的解放促使长春守敌一部分起义,其余全部投降。东北野战军乘胜追击,于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东北全境获得解放。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2万人。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也对国民党军队有了优势,使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

这次观看《辽沈战役》,让我对这段历史又有了新的认识。影片中气势恢宏的战斗场景、催人泪下的牺牲精神时刻提醒着我现今美好兴奋的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我们的革命先烈用热血之躯铸就的幸福,

用满腔的热情换来的安逸。他们生活在吃不饱、穿不暖并备受压迫的环境中还能毅然为了国家牺牲小我、奉献国家,那成长在幸福摇篮并享受着生活的安逸的我们不是更应该为了国家努力奋斗吗?!我们要时刻铭记先烈的贡献精神,努力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辽沈战役的成败,我认为上级对下属的态度起了重要作用 。毛主席对下属拥有充分的信任,并善于应用管理的艺术使得共产党的团队,能和谐地达到战略统一,并发挥各成员之长,取得最大的效益。反观国民党内,蒋介石与卫立煌始终没能达成共识,反而专断独行,最终的下场不言而喻。这也教育我们要充分信任和尊重自己的下属,并善于引导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每一场战争都有尸体和鲜血的堆砌,无数血淋淋的事实在告诫我们战场多变,但是必须努力适应并懂得用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成功。现今生活亦然,我们要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在生活中要懂得变通和思考,当机立断,努力前行。

以后的生活中,要铭记先烈精神,敢于拼搏勇于奋斗。

篇五:辽沈战役观后感

辽沈战役观后感

篇一:辽沈战役>观后感

以前历史课本上曾介绍过辽沈战役,此次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观看《辽沈战役》影片,查了相关内容得知,在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国内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首先在东北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并制定了相应方针政策,定了主力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攻克锦州,把敌人关在东北就地歼灭的作战方针。开始时,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不愿南下锦州作战,企图回师长春。在毛泽东批评和纠正了林彪在攻锦(州)打援问题上的犹豫之后,东北野战军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发起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第四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开始攻锦作战,全歼守敌近9万人,生俘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锦州的解放促使长春守敌一部分起义,其余全部投降。东北野战军乘胜追击,于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东北全境获得解放。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2万人。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也对国民党军队有了优势,使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

这次观看《辽沈战役》,让我对这段历史又有了新的认识。影片中气势恢宏的战斗场景、催人泪下的牺牲精神时刻提醒着我现今美好兴奋的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我们的革命先烈用热血之躯铸就的>幸福,用满腔的热情换来的安逸。他们生活在吃不饱、穿不暖并备受压迫的环境中还能毅然为了国家牺牲小我、奉献国家,那成长在幸福摇篮并享受着生活的安逸的我们不是更应该为了国家努力奋斗吗?!我们要时刻铭记先烈的贡献精神,努力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辽沈战役的成败,我认为上级对下属的态度起了重要作用 .毛主席对下属拥有充分的信任,并善于应用管理的艺术使得共产党的团队,能和谐地达到战略统一,并发挥各成员之长,取得最大的效益。反观国民党内,蒋介石与卫立煌始终没能达成共识,反而专断独行,最终的下场不言而喻。这也教育我们要充分信任和尊重自己的下属,并善于引导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每一场战争都有尸体和鲜血的堆砌,无数血淋淋的事实在告诫我们战场多变,但是必须努力适应并懂得用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成功。现今生活亦然,我们要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在生活中要懂得变通和思考,当机立断,努力前行。

以后的生活中,要铭记先烈精神,敢于拼搏勇于奋斗。

篇二:《辽沈战役》观后感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

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当时,东北战场是全国五大战场中我正规军数量超过国民党正规军数量并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的第一个战场。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首先在东北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制订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规定了主力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攻克锦州,把敌人关在东北就地歼灭的作战方针。开始时,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不愿南下锦州作战,企图回师长春。在毛泽东批评和纠正了林彪在攻锦(州)打援问题上的犹豫之后,东北野战军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集中了12个纵队和1个炮兵纵队,连同各独立师共53个师,70余万人,发起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第四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开始攻锦作战。蒋介石急忙调集华北、山东的一部分兵力组成东进兵团,并以沈阳主要兵力组成西进兵团,两路增援锦州。解放军在塔山、虹螺岘一线对敌东进兵团进行英勇阻击;敌西进兵团也被解放军顽强阻击于黑山、大虎山东北地区。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总攻,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近9万人,生俘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

锦州的解放促使长春守敌一部分起义,其余全部投降。东北国民党军队向关内的退路已被切断。蒋介石仍严令廖耀湘率领西进兵团夺回锦州。东北野战军在攻占锦州后,立即从南北两翼合围包括国民党军队精锐主力新一军和新六军在内的廖兵团。10月26日完成对廖兵团的分割包围。经过两日一夜激战,全歼该敌十万人,生俘廖耀湘。东北野战军乘胜追击,于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2万人。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也对国民党军队有了优势,使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

这次观看《辽沈战役》,让我对这段历史又有了新的认识。拨云见日,一些浅见与同仁们共勉。

一、方法不计,正确的方针,要坚持执行。

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早在 1948年2月7日,就致电东北野战军,提出'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的设想。并要求东北野战军下一步考虑南下北宁线作战,截断敌军由陆上撤向关内的通路。毛泽东的主张,显然是先打锦州。但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考虑到部队只带了从后方南下的单程汽油,后方运输线又过长,并担心华北傅作义集团由关内北上。于是,他决定先打离解放军后勤基地最近的长春,并得到毛泽东的批准。5月下旬,林彪以2个纵队试攻长春,却发现攻占长春并非像想象的那样容易,遂改用长困久围的方针。7月,林彪与东北局其他要员磋商后,最终下定南下作战的决心,并电告中国共产党中央。毛泽东复电同意,并明确指出:'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9月7日又电示:'置长、沈两敌于不顾,专顾锦、榆、唐一头'.

在辽沈战役中,我军在对敌作战的总的态度上是不变的,就是要化整为零,分而吃

之,然而,在具体策略上面,作为战役的直接领导者林彪和方针规划人毛泽东之间是有分歧的。毛泽东做为大局掌舵人,以大局出发,会着重从布局上考虑,而林彪,作为方针政策的执行人也就是基层执行人,在细节上面考虑的更多些,就操纵的可执行程度上面考虑的更多些。所以,在执行毛泽东的命令时,会看到毛看不到的困难,因为那些是直接摆在他面前的,也是他在完成战斗之前必须考虑解决的问题。所以,他决定先打长春,完成自身补给,给自己的部队留下余地。林彪的顾虑并没有错,可是在当时的环境,辽沈战役对于共产党在战略上的位置来看,打锦州吃东北势在必行。以其在实战部队心存疑虑,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强令执行中央方针,最后落到失败收场,还不如先同意打长春,在可放宽的程度内让其一试,用事实说话,证明中央决策的真确性,让林彪自觉自愿的打锦州。这样,方向不变,还能充分调动作战部队的积极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想毛泽东反复说的'我们不强迫,靠自愿'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他心里不是不着急,从大局上来看,打锦州无疑是最快最有效的一步,也是有难度的一步。怎么才能在困境中得胜利,毛泽东选择隐忍,选择相信,他的以退为进成就了辽沈战役的胜利。换一种方式坚持,只要达到目的即可。

二、充分相信自己的下属,给予足够的尊重

在影片中,蒋介石和毛泽东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下属的态度上。辽沈战役,无论对共产党还是对国民党来说都至关重要。可谓是生死存亡之战。这点,毛泽东知道,蒋介石也知道。在具体的指挥上,两方的最高领导人都参与了指挥。但是,双方在管理艺术上面截然不同。前面说到,毛泽东在面对林彪的反对意见上,选择以退为进,在不影响局势的程度上,让其一试,再加以引导,达到战略统一。但是在具体操作上,他给予林彪充分的信任,对于林彪几次战略部署调整基本上给予肯定,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尊重事实。共产党的团队,每个个体都舍短求长,就如田季赛马,当然能造就出最强的团队了,取得胜利也就没什么悬念了。

而蒋介石,至始至终与卫立煌都没有达成共识,最后空降沈阳直接指挥,由主帅降为将军,如此越俎代庖,以一人之智对多人之谋,焉能不败?因为他不懂授权管理,放大权不能,放小权不舍。就连他的美国参谋也说:因为毛泽东没有专机,所以只有在家里等待捷报即可。

我认为,充分相信自己的下属,给予足够的尊重,领导人要忍得住寂寞,面对热闹的战场,管得住自己跃跃欲试的心。

三、胜利是用鲜血换来的,一定要精心刻画,步步为营。

所谓伤敌一万,自损三千,任何胜利都需要血汗付出。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2万人,然而又有多少革命先烈埋骨东北?在做任何决策的时候,时刻记着,控制我方伤亡,保存我方实力。两败俱伤,险胜收场并不是完美结局。形势时刻在变,我们也要跟着变,没有万全之策,只有围绕既定目标,不断微调,才能成功。世界上,很少有一条直路走下去的,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左右摇摆着前进,我们要做的是,让这条路趋进于直,坚定信念走下去。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电影看完了,感慨发完了,但是工作在继续,生活在继续,

困难仍在,希望仍在。希望我们大家一起不要仅仅发发感慨而已,要继承革命先烈顽强拼搏的精神,一起走过今后的道路,走得更好,更远。

篇三:辽沈战役观后感

昨天,还在学校。上晚自习的时候,历史老师来叫我们去阶梯教室看'辽沈战役'.是因为最近我们在复习解放战争,老师说,他以前看过电影三大战役,然后我们也就缠着要他放给我们看。老师最后还是答应了。高三虽有些紧张,但这样也可以加深记忆啊。

我就说一说我的观后感吧!

1948年,共产党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国民党开始转入防御。在军队数量,武器装备上,两方都发生了大的改变。三大战役中,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选择先打辽沈战。是因为东北地区我军力量远远超过敌军,打第一仗胜算很大。当时的东北是林彪任总司令,罗荣桓任政委

辽沈战役是一种关门打狗的打法,中国共产党解放军现攻占锦州,锁住东北大门,让敌人无法增援,也无法逃跑。因为国民党内举棋不定,到底要不要撤出东北,国民党受美国的控制。在锦州失陷时,蒋介石对美驻华大使说,他要亲自飞往沈阳指挥作战。大使说,你和毛泽东的区别就是,你有专人飞机,而毛泽东没有。蒋介石还是飞往了沈阳。1948年,蒋介石已有62岁了,身体也不大好,加上前方战场的连连失败,都气得吐血了。然而,胜负已成定局,蒋介石还抱着一丝希望,同在北平的傅作义商量着攻打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夺回锦州。林彪虽是黄埔军校的四期学生,也精明的很,早已料到敌方攻占锦州若失利,便会逃亡营口。

廖耀湘任总司令的国民党军,在退去求援时,发电报时用明语,直接被林彪的通讯员截获,就这样,明确廖耀湘的确切位置后,林彪包围,直接擒获廖耀湘,廖耀湘都不明白,共军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

真的是可笑死了,国民党糊里糊涂就这样丢了东北。从1931年日本反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之后,截至1948年11月,东北解放,之后,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全国已大部分解放。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因为有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党的正确领导,加上人民为了解放,为了和平,都积极抵抗国民党的反动。中国的解放战争才取得胜利。

如今,台湾一直不能回归,也就是这些国民党内部的反动势力在搞台独。学校的广播站里,每天都会播放一段台湾的情况。

昨晚,一直看到十二点半才会宿舍,之后,同学们都很累了,竟还是兴致勃勃的在谈论。到美的是,早操很多人都迟到了,被我们的主任也就是我们的历史老师给抓住了,呵呵,幸好我起得早一点……

篇四:观辽沈战役有感

放假期间,自己回看战争片 大决战 之辽沈战役,改片的内容阐述了抗日战争后国共内战的开始,并由辽沈战役开始中国内战走向了决定性胜利的开始。影片中再现了毛主席的战争指挥天赋,也真实再现了林彪初期战事指挥错误,但其及时纠正自己错误,以及在后续战役中紧抓战机,把一个锦州城市战役中寻找机会使得整个东北局胜利大解放。在影片后期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廖耀湘兵团数十万人之众的溃败,廖耀湘指挥了蒋介石5大主力部队其中的两大主力,其军力不可谓不强,但竟然没有一个大战役打响就被击溃被俘!

片后,自己思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其如此失败?片中廖耀湘与杜聿明的策略制定也算完美,可战可退,最后竟然退也没退出去。探其原因一 制定的计划不严格执行,被其一些小的细节就改变初衷,这也说明做人做事要坚强,莫优柔寡断。观片中林彪的胜利,廖耀湘的惨败,如若深究下,其实就是人性格决定了认的成败。片中不少小的举动与小战役看起来不大的事情,但就是这些细节问题体现了认的性格。例如,在黑山战斗中,下属向林彪汇报伤亡情况,林彪回电:只要黑山阵地,不要伤亡数字,这说明了战争的残酷,但也深刻体现了胜利者其强悍的性格。混战中,廖耀湘在某小村休息时,遭遇失散的我军某小队,一常小的冲突,竟然廖耀湘放弃了大的撤退部署,再转向沈阳,几十万人的部队呀,一会东一会西,自然乱了套,最后是战也没战,逃也没逃掉,命运吗?不,性格使然!

林彪的胜利,其军事天才得以显现,其强悍的性格让其战无不胜,当然这种性格也让其人不想被人左右,最后叛国出逃。在战斗的部署中,战前的详细部署,预留的预备部队,战斗中的机会观察以及及时抓住机会都促成了战斗结果的放大。

观察学习胜利方的经验,探究败方的原因,取长补短中学习进步。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