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海峡新干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8:30:53 体裁作文
海峡新干线体裁作文

篇一:追热点、多角度、究细节

追热点、多角度、究细节

作者:黄伊君

来源:《科技传播》2015年第11期

摘 要 做好对台新闻报道,有利于增强祖国大陆的吸引力,同时也为台湾同胞带来真正的资讯“实惠”,加强其对祖国大陆的心理认同。在两岸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对台新闻报道如何才能与时俱进,进行有效传播,促进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纵观大陆媒体对台宣传的一路艰难摸索,本文以具体鲜活的实证指出对台新闻报道原有弊端,并从追热点、多角度、究细节上进行层层剖析、论证,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对台节目;追热点;多角度;究细节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0-0014-01

俗话说“五里分歧俗,十里分歧音”,海峡两岸固然都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但长期的隔断使得两岸在文化发展、社会生存方面仍是存有分别,两岸民众的相互认知在往来日益频繁的今天仍有间隔。那么,在新形势下,对台新闻报道如何才能打动其特定的受众──台湾同胞,助推两岸关系继续朝有利方向发展呢?纵观大陆各家媒体对台宣传的一路艰难摸索,笔者认为:在新形式下,增强对台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应在热点、角度及细节上下功夫。

1 追热点——把握对台新闻报道先机

不可否认,曾经在台湾新闻传播方面,大陆媒体报道有限,甚至刻意回避。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下,信息无远弗届。在全媒体时代,信息过剩,注意力资源稀缺。加之境外媒体参与竞争,人们受教育水平和获取信息能力的提高,主流媒体应该积极应对,及时引导民意,增进两岸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岸关系良性发展。

对于两岸热点新闻,媒体的处理模式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需要培养受众对事件良好的认知,这需要媒体对议题注入相应热度;其次拉长对事件的关注度,如此,方能将该对台报道的关注热点润物无声般地深入民心。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与所谓“土地拥有者”签订“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南小岛、北小岛合同,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栏目及时把握热点,从栏目自身定位出发,集中编排、密集报道了海峡两岸的舆论反应与正义呼声。

在某种程度上,新闻媒体也是历史的参与者,两岸关系发展和交流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之后,两岸互动也越来越绵密,大事件、突破性进展也接二连三,作为媒体不仅不能缺席,更要寻求突破。

近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由开创期进入巩固期,两岸间热络交流,不断夯实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需要记者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高度,关注闽台交流和海西发展。我们的记者深入泉州、漳州台商投资区,报道两个新晋的“国字号”台商投资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发展;见证了两岸首条通信光缆——厦金海底光缆的建成开(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海峡新干线)通,记录了两岸结束经由第三方通信的历史的时刻;在东山铜砵村,我们的记者还“贴身”记录了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谢长廷回到祖籍地祭祖的历史性场面……而这些也牵动着台胞们共同的利益。毋庸置疑谁拥有大量信息并能为我所用快速传播,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2 多角度——拓宽对台新闻报道视野,避免以偏概全

作为党和国家耳目喉舌,如何在对台新闻报道中既能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也能被台湾民众接受,由此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是大陆媒体需要考虑的重点之一。唯此,方能体现对台新闻应有的传播价值,实现媒体自身作用。

在传播学上,“一面提示说理”简单明晰,能够对己方观点做集中阐述,论旨明快,简洁易懂,但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说明对象产生心理抵抗。[1]在对台新闻报道时,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首先淡化对自身形象的塑造,妥善处理敏感话题,回归事实本向。

上接有关钓鱼岛领土争端的报道,除了密集的动态新闻,《海峡新干线》充分利用驻台记者的便利优势,及时采访台湾政论名家,通过与雷倩、邱毅、曲兆祥等“名嘴”的直接交流,深层次地展示钓鱼岛争端中的台湾舆论,在参与性的对话中传达出台湾知名人士的个人立场。如,对于李登辉的亲日言论,邱毅一针见血地指出“李登辉是标准汉奸”,其观点“天理不容”;曲兆祥则认为“他根本是日本人”,以台湾同胞的观点反观李登辉的言论,让观众进一步认清李登辉言论的荒谬无耻。又如,对于两岸联手保钓这一复杂议题,雷倩、邱毅等提出了应强化民间联手保钓,先从共同护渔,勘探海底资源等着手。多元的评论观点既扩展了观点空间,又提升了评论的品质。

3 究细节——增强对台新闻报道有效性

在过去的对台新闻报道中,我们习惯通过意识灌输,将新闻赋予了太多的政治理念,表现在文字中,便常常会使新闻报道习惯使用“血浓于水”、“同根同源”、“和平发展”等用语,给事实传播动辄戴上了“政治帽子”。不可否认,这些用语在两岸开放交流初期的确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但两岸关系一直在与时俱进,如果继续使用这类陈词,不仅无法使台湾受众产生共鸣,反而会因此加深对台宣传是统战手段的陈见,甚而招致排斥。笔者认为,在两岸互动来往日益频繁、深入的今天,只有善于以小见大、在细节中见真情才能增加对台新闻报道的说服力。 表现在对台新闻报道的语言细节上,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采用民众熟悉的语言和交流方式,这样才能更好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

2012年10月4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谢长廷偕夫人游芳枝,首次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铜砵村,完成了隆重的祭祖仪式。这件大事也成为“2012年闽台关系十大新闻”之一。当时漳州记者取得为数不多的进入谢氏宗祠拍摄的机会,近距离记录全程。谢长廷夫妇与宗亲们一起完成上香、奠酒、鞠躬之礼,全程神情肃穆,眼眶泛红,还数度掏出手帕擦拭泪水。祭祖结束后,谢长廷表达感恩之意,说“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是个好风俗,更用闽南语重复“宗亲真热情,我很感动”,展现游子归家的温馨情怀。现场细节立体化地呈现在岛内受众面前,增强了报道的生动性,紧紧抓住了受众的心。长消息《谢长廷回福建东山祭祖》因此荣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

需要补充的是,虽然两岸同根同源,但几十年的分隔,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这些都使得两岸的差异客观存在。在大陆一些习以为常的用语、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台湾受众可能会理解为他意甚至误会,因此对台新闻用语应格外注意。如大陆通常将配偶称为“爱人”,而台湾只有情人才称“爱人”;大陆所说的“土豆”是指马铃薯,而“土豆”在台湾是“花生”的意思。因此在对台宣传中,应注意两岸用语方面的差异,避免因语言细节造成台湾受众的理解出现歧义,否则不仅使对台宣传无法入耳入脑,甚至还可能令其生厌,自然无法入心达到应有的传播目的。 笔者认为只有尊重台湾民众的理解,摆正自己位置,在对台新闻报道中不再片面强调对台或者是对台湾民众的好处,而是在追热点、多角度、究细节中以一种平等者的身份,把对于两岸的利弊进行清楚客观地报道,只有这样才能渐渐走出对台宣传的瓶颈,增强新闻报道的说服力。

两岸统一之路任重道远,日新月异的形式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尽到历史见证者的义务,更需要跳出历史的局限不断求索。有所策划把握先机,有所调度多角度,于细微处润物无声,如此对台新闻报道才能做到“真正赢得对岸人民的心声”。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篇二: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美丽的花朵凋谢了也是美丽的”。

这是我看完《平凡的世界》之后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或许是田晓霞的死带给我巨大震撼,亦或是因为刚刚看完最后一部的记忆还停留在脑海里久未散去。原谅我的小心眼,竟对田晓霞的死如此不能释怀,也许是因为女生对所有美好爱情故事都有一种想要完美结局的心结,所以我不愿看到这么一个勇敢的,善良的,美好的女子就这样失去了生命。我想作者也是痛苦的,他在让他笔下正在蓬勃怒放的花朵却猝然间凋谢了,这是多么的令人痛心和难以接受。

现实总是给我们一记重重的耳光,在我以为这本书是逐渐的向着愉悦、欢快的气氛进行的,没想到最后的结局又是如此的不堪和意外。当我艰难越过田晓霞和孙少平的悲伤故事继续向前行进,一直到最后,中间的波澜起伏不言而喻。但关上书那一刹那,另一种久违的平静感却占据着我整个大脑。

细细回想看书的整个过程。是快速的,也有让我深陷其中感动不已的;是波折的,也是最终带给我宁静思考的;是一开始无法认真阅读下去的,也是后来身临其境难以自拔的;是最初觉得庸俗和无趣的,也是最终体验到其获奖价值所在的。总之,《平凡的世界》就像酷热暑假里带给人无限惬意的清凉感,令人愉悦,倍感珍贵。

最初拿到这个作业,是使我惭愧的。虽然早早听闻过著名作家路遥的名号,但他的书我却只字未读过。直至读完之后,自己浅薄的阅读量更让我觉得无颜面。似乎以前自己颇以为豪的那些青春小说在这些真正的意义深刻的文学佳作面前都失去了光泽,变得苍白无力。但我也不可置否的必须承认,之前看过的并且无限喜爱的青春文字带给我的意义也不可小觑。直到在网上买到书,接着从快递员那里接过沉甸甸的三本书,就像每次收到东西时都会有的喜悦,然后迫不及待的打开。因为深知自己的懒惰以及担心可能会漫长的阅读时间,所以收到书后不久我便开始我的《平凡的世界》之旅。

旅途刚开始时是艰难的,虽然新书的纸质和印刷效果都让我有新鲜感,但内容却让我觉得乏味与无感。尽管故事一开始描写了很多孙少平少年时期艰苦的学校生活,以及润叶刚刚萌芽的青涩爱情。即使也感染了我,让我感到同情与美好,但终究不是我喜欢的文字类型,总是觉得太过粗俗与平庸,难以认真阅读下去。和同学的聊天更是让我甚有同感,平凡的世界,平凡的故事,平凡的人物,却未见得不平凡的意义。或许这就是社会舆论所谓90后特立独行无法专注除他的年代以外所有“不流行”的元素的自尊心在作祟。在看完三本书后,我总是这样推测那时候的自己。

吃力的阅读让我感到烦躁不安,于是我给自己的要求便是一天看一点即可。原谅我那可恶的惰性,我深深明白自己的缺点,却又无法严厉改正。这或许也是唯一一个为了使自己坚持看下去的权宜之计。王满银贩卖老鼠药而被劳教的故事最让我阅读艰难,既为王满银感到深恶痛绝,又为兰花和孩子们表示无限同情与不甘。最后看完《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时才惊讶于这竟然是作者苦思冥想后作为引出所有角色的导火线,现在仔细思考,似乎也正是因为这个“导火线”才巧妙的引出了田福堂、金俊山等不可缺少的“男配角”。在为路遥老先生如此过人的一笔深深折服的同时,我的旅程似乎也开始走向正轨。

孙玉厚一家的贫穷生活与不争气女婿的耻辱事情,以及牵连到的所有的人情冷暖都让我为之动容。相比之下,他们一家除贫穷外血浓于水的亲情更是显得如此的弥足珍贵。这不禁让我想到自己的现况,自己家里虽不像孙玉厚家一般穷得揭不开锅,也没有像王满银这样不成器的亲人。却也没有像他们家那样亲密无间,同甘共苦的动人感情。孙玉厚夫妇对恶习成

性女婿的包容,兰花的不离不弃,以及兰香少平的懂事都深深触动我。相比起来,我们看起来是强大的,但不得不承认孙玉厚一家在精神心灵上才是真正的丰富与强大。物质生活充实的当今,家庭的冷暖变得不堪,亲戚手足间的情谊早已灰飞烟灭,父母子女的沟通也变得艰难。于是才会有那么多争吵,那么多无情,那么多冷漠,那么多尴尬。是否时代在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但人们之间真正的思想感情却停滞不前,亦或是逐渐退步。

时间从指缝间溜走。五天过去了,第一本书我也已看到了三分之二。在受到孙玉厚一家温暖情谊的感动之后,我便深深陷入润叶与少安的爱情里,女生对爱情故事的兴趣总是那么热切,丝毫不亚于男生对篮球的热情。多么纠结的爱情,彼此相爱的两个人由于命运的洪流却不得不冲散,身不由己的两个人竟决定着四个人的幸福。“生活的大剪刀是多么的无情,它要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对每一个人得命运进行剪裁!”我想此刻的作者也是无奈的,又也许这就是他的真实生活写照呢?答案不得而知,但作为读者的我们,无一没有不替他们难过的。

至少令我欣慰的是优秀的少安得到了命运的眷顾,有了一位贤淑善良的妻子。尽管生活是那么的不如意,尽管他和润叶的爱情就那样夭折了,但作为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男人,他就必须肩负他的使命,殊不知在他的身后有多么大的责任还在等着他!

关于双水村的“偷水事件”,我甚至并不觉得不对,反而我几乎化作一个双水村人似的支持这场“农民运动”。我想我终究会是一个世俗凡人吧,我总是这么迅速就融入到了别人的生活中,并且情绪化的没有理智对待。金俊斌的死也没有让我意外,路遥老先生的伏笔做得如此之绝。在起初突出描写金富和金强的不同寻常之举时,就应该料到有什么事会发生,只是没想到居然是一个人的死来祭奠这场不理智的行为。这也许是在告诫我们,做一个光明正直的人,在面对不公平的事时,也不要偷偷摸摸,应该按照正规途径解决。

第一部书是我用时最长一本,终于在第七天的时候,我开始进入第二部了。不同于第一本的波折起伏,也正是因为第一本漫长的引导,才使得我在看第二本书时顺畅多了。路老想要反应的是中国从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五年间十年的社会生活现状,他读书,查报,游地。甚至差点搭上性命。但毫无疑问的是,他成功了,他成功的用这本书献给了他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身为理科生的我一向不擅长于专注国家政治方面的时事与动态。在这点上,我还是必须承认只有初中水平的老爸比我略胜一筹。他每天看电视的频道不是“凤凰新闻卫视”,便是“海峡新干线”之类的专门报道国家政治领导新闻的节目。我甚至开玩笑说他不应该是一个整天与砖瓦打交道的工人,至少该是县内领导级别人物。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读到乔伯年、田福军等的领导人物类似升官或降职的故事时,我完全不感冒的原因所在。不过我还是为乔伯年亲自坐公交感受民生的壮举感到开心,要是每个领导人都有他一般的高风亮节,那国家的繁荣昌盛不是就在眼前了么。

已经感受过润叶与少安真挚动人的爱情之后,看着晓霞与少平胜过普通朋友的情谊时,我就已知晓后面的发展,他们注定是要在一起的。无论是少年时期在学校他们俩纯真的“书友情结”,还是初中毕业后他们的谈天论地,以及后来他们的在一起都是那么的天经地义。少安在成长,晓霞在成长,每个人都在成长。当少安独自一人远离家乡来到省城打工时,似乎遇到晓霞也是无可厚非的事,一切都像想象中那么美好。他们是知音,也是最佳伴侣。我想每个人在读到这部分的时候脸上一定都挂着笑容,爱情永远都是美好的东西,是在贫苦生活中让人忘记苦痛,勇敢面对生活的动力。

孙玉厚一家的生活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好转,故事情节的发展似乎也是理所当然。善良孝顺的少安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人。敢于冒险一直是那时候安于现状的农民人最缺乏的精神,可是他孙少安绝非一般的农民,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勇敢的向生活发起挑战,于是他成功了。尽管后来生活无情的大摆锤一而再再而三的向他砸去,但是倔强不服输的他有聪慧明事理的妻子的支持与父亲兄弟们的帮助,终究摆脱命运的束缚,拥有自己努力打拼后的幸福

生活。

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天都要发生许多变化。有人倒霉了,有人走运了;有人在创造历史,历史也在成全或抛弃某些人。每一分钟都有新的生命欣喜的来到这个世界,同时也把另一些人送进坟墓。这边万里无云,阳光灿烂;那边就有可能风云骤起,地裂山崩。世界没有一天是平静的。”这似乎是对所有死去的人的最好解释,无论是最初的金俊斌、田二,还是后来的王世才、田晓霞。而所有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新生儿,或许都是对死去的人的最大慰藉。生命总是这样交替反复,大自然的规律也许在这时候得到诠释。

三本书的结束,前前后后也用了差不多十三天的时间。期间的起伏,波折;感动,同情最终都以百感交集结束。

《平凡的世界》带给我的感受并非平凡。像是雨水洗净繁华都市后留下的清新整洁,也像涅槃过后的蓬勃新生,更是闷热暑假里难能可贵的清凉之泉。

篇三:东南卫视栏目品牌化分析

媒介经营管理期末考试

人文学院 院(系) 新闻学 专业 09 级 1 班

学 号 200951020135

姓 名 魏天金

指导教师 郝香

成 绩

完成时间 2011 年 5 月

东南卫视栏目品牌化分析

【摘要】 东南卫视于1994年正式开播,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旗下的卫星频道。东南卫视以广阔的覆盖范围、高品位的节目、优秀的社区服务以及在两岸交流往来中的独特优势,赢得了境内外观众的喜爱。2006首届“中国品牌媒体100强”评选中被评为100强中的“中国十强电视品牌媒体”,2007年第二届中国电视创新论坛暨创新榜颁奖典礼上,福建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卫视荣获“中国十大最具广告投放价值的电视频道”称号。本文试从媒介管理学的角度剖析东南卫视从栏目品牌到品牌媒体的经营模式。

关键词:东南卫视 品牌栏目 品牌媒体

一、东南卫视简介

东南卫视于1994年正式开播;1997年,推出《银河之星大擂台》、《开心100》等风靡全国和东南亚万人空巷的高收视率节目;1998年,东南卫视成为首家在台湾落地的省级卫视;2003年,东南卫视首推大陆第一档报道海峡两岸时事、民生、文化的新闻资讯类节目:海峡新干线。极具影响力的综艺节目和极具权威的台湾资讯,让东南卫视全国观众收视满意度排名连续数年居全国省级卫视前4位。 2005年,东南卫视推出台海时事周末谈话类栏目《海峡论坛》,对《海峡新干线》进行品牌拓展和延伸。《海峡新干线》目前已确立了大陆地方媒体涉台报道标杆性电视栏目地位,形成了“想了解台湾,看东南卫视”收视口碑。

2005年,5月1日起,福建东南卫视换上全新台标; 2006年,东南卫视继续强化台海特色,明确提出“欢乐海峡”的频道定位诉求,创办“欢乐海峡”综艺文化栏目带,强档推出由台湾主持人吴佩慈、吴淡如参与制作的两档综艺节目。由于独特的定位、高品位的节目、鲜明的品牌形象与核心竞争力,使得东南卫视获得“全国十强电视品牌媒体”称号。

2007年,东南卫视再度起航,丰富“欢乐海峡”内涵,实施精品化改版,借助明星效应推出以传达慈善公益理念的《海峡传情》、展示闽籍企业家风采的《闽商闯四海》等节目,构建起传达海峡两岸爱心的桥梁,充当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摆渡者。

2008年,东南卫视推出《海峡新干线》午间延伸通栏《海峡午报》,实现台海新闻栏目在全天播出时段的合理分布。《开心100》联手台湾《综艺大哥大》推出《开心100之大魔竞》,掀起“全民大魔竞”收视热潮。年底,东南卫视记者赴台驻点,成为继央视后大陆第二家获准赴台驻点采访的电视媒体。

2009年,拥有《越秀越开心》《超级明星》、《娱乐乐翻天》、《非常音乐》、《我从台湾来》《美丽佩配》《台湾故事会》等名牌栏目及“东南劲爆音乐榜”等大型文艺活动品牌的东南卫视,荣登“2009中国最具品牌价值500强”。东南卫视未来将继续向“立足东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追求卓越”的目标迈进。

2010年,东南卫视继续深化品牌内涵,倾全台之力打造年度巨制《星光大会》(第一季),节目获得广泛好评,也大大提高的东南卫视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2011年,东南卫视全新改版,推出晚间21:10综艺纵贯线,《明天就出发》、《朋友就该这样》、《欢乐合唱团》等王牌节目组成了一周七天的节目带;并且深化海峡栏目带,《海峡新干线》、《海峡午报》、《海峡深呼吸》全面出击;全年斥巨资购首播争独播。2011东南卫视全速挺进卫视第一梯队阵营行列之中!

东南卫视信号通过中星6号卫星.中星9号直播卫星,覆盖整个亚洲、北美洲、东欧、非洲以及大洋洲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超过7.5亿的可接收人口。1998年东南卫视落地台湾,成为第一个落地台湾省的省级卫视,为台港澳观众提供独具特色的华语电视资讯。

二、东南卫视所取得的成就

1.“欢乐海峡”,韵味十足的台海特色,是东南卫视对台湾相关资源的充分利用。一经推出,就获得可喜的收获,在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中心、中国报业网、人民网传媒频道、中国广告协会报委会等多家权威机构联合主办的2006首届“中国品牌媒体100强”评选中,东南卫视以其媒体品牌建设,节目竞争力和经营方面取得的成果,被评为100强中的“中国十强电视品牌媒体”。

2.目前在安徽黄山举行的首届“中国传媒百强年会”上,东南卫视从全国300多家主流媒体中脱颖而出,上榜“中国传媒百强”,荣获“2007-2008年度中国广告价值贡献奖”。 中国传媒百强年会组委会给予东南卫视的颁奖词是:“作为中国大陆最具有娱乐性的新锐卫视媒体,东南卫视倾力推出充满娱乐个性和海峡特色的自办节目带。在全国乃至世界华人地区都拥有广泛的观众影响力。近年来,东南卫视全力进军大型活动领域,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据组委会秘书长李宏刚介绍,荣获百强的传媒,均是通过海选胜出的。首先,组委会通过充分收集媒体自身公布的数据以及第三方调查机构提供的数据,采取媒体自荐、编辑部推荐和业内专家、学者推荐的形式,从全国上千家媒体中海选出了由300多家媒体构成的入围名单。然后通过网上公开投票、读者和专家打分的形式,最终确定了百强榜单。据悉,在为期12天的网上投票中,参与投票的读者达到了20多万人。东南卫视荣获的“广告价值贡献”大奖也是经过如此海选最终胜出的。

3.在2007年第二届中国创新论坛暨创新榜颁奖典礼上,福建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卫视荣获“中国十大最具广告投放价值的电视频道”称号,东南卫视的年度音乐盛典《东南劲爆音乐榜》荣获“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电视活动”称号,频道制作的维系两岸真情的电视栏目《海峡传情》荣获“十大最具商业投资价值的电视栏目”称号。

4.在“第三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上东南卫视被评为 2007年度中国创新电视媒体十强,东南卫视王牌栏目《海峡新干线》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十大创新栏目。

5.由《综艺》报与搜狐娱乐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评选结果在京发布,东南卫视王牌综艺娱乐节目《开心100之大魔竞》喜获全国上星频道节目30佳的荣誉。

《开心100之大魔竞》因其在众多卫视综艺节目中首先推出融合独特的魔法元素的综艺节目,成为大陆地区常态魔术电视节目的开创者,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掀起国内的魔术狂潮而获此殊荣。

《开心100之大魔竞》与台湾著名综艺节目《综艺大哥大》合作,开创了两岸媒体合作的新纪元,突破了娱乐低俗化的不良风气,引起了两岸媒体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并于2008年11月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的点名表扬,作为全国20个创新综艺节目新形态的优秀代表进行推广和宣传。

6.2009年6月16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在北京发布了2009年(第六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东南卫视荣登“2009中国最具品牌价值500强”,品牌价值超过15亿元。 东南卫视1994年开播以来,以广阔的覆盖率、高品位的节目以及在两岸交流往来中的独特气势,深受境内外观众的喜爱。随着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东南卫视打破陈规,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个性化创新,全面打造“海峡”品牌。在成功创办《海峡新干线》栏目后,继续强化台海特色,明确提出“欢乐海峡”的频道定位诉求,创办“欢乐海峡”栏目带。去年,更联合台湾《综艺大哥大》掀起“全民大魔竞”潮流,成为继央视后大陆第二家获准赴台驻点采访的电视媒体。东南卫视紧贴时代需求和地域特色,以欢乐连结海峡两岸,成为极具个性的品牌频道。

篇四:媒介产品的品牌之路 金色年华 一版

姓名:罗曼

出生年月:1990年1月

籍贯:辽宁营口

学校: 辽宁大学

院系:广播影视学院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邮寄地址:辽宁省 营口市 盖州市公安局纪检组 罗奎强 邮编:115200

联系电话:15940322677

媒介产品的品牌之路

——以涉台栏目为例谈媒介品牌经营

摘要:品牌是一个商业性用语,是企业或产品形象的象征。一个好的品牌,无疑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品牌这个概念也引入了电视媒介领域,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通过比较与探讨中央电视台唯一的涉台时事新闻评论类栏目《海峡两岸》和地方台福建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从树立品牌意识、营造品牌个性以及打造品牌竞争力这三个方面,得出打造品牌栏目的必要条件: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品牌为王。

引言:作为省级卫视的福建东南卫视于2003年首推大陆第一档报道海峡两岸时事、民生、文化的新闻资讯类节目《海峡新干线》,相比较《海峡两岸》而言,东南卫视的《海峡新干线》更被受众认可和接受。

而后东南卫视陆续推出《我从台湾来》《台湾故事会》等涉台栏目并于2009年12月以日益鲜明的“海峡品牌”影响力荣获“2009中国十大卫视奖”。荣誉

的背后是对优秀的不断追求,“海峡品牌”是怎样树立的呢?

本文将以涉台栏目为例,来探讨媒介品牌经营的一些问题。

一、树立品牌意识——与时俱进,时代的节奏是栏目前进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倘若固守陈规,再优秀的节目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无法长存。从东南卫视的相关涉台栏目与央视四套的《海峡两岸》栏目比较来看,栏目的与时俱进体现在以下四点:

1.内容的与时俱进:从内容容量上来看,央视四套《海峡两岸》栏目每期时长约26分钟,分为热点扫描和热点透视两个板块。热点扫描作为消息报道的形式,每期5——11条新闻不固定,占时11分钟左右。热点透视作为新闻评论部分,每期围绕一个话题,主持人现场连线台北评论员进行评论。相比之下,福建东南卫视的《海峡新干线》栏目虽然每期时长较《海峡两岸》短4分钟左右,其在新闻报道中除了大陆演播室主持人现场播报,同时通过链接两岸媒体、连线专家学者等诸多方式,对台湾新闻进行足量报道。每期约10条新闻。值得注意的是,福建东南卫视从2005年起在周日晚间推出台海时事谈话类节目《海峡论坛》,为《海峡新干线》在台海事实评论上填补空白,丰富和提升了“海峡”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充实的新闻内容和深度的新闻评论才是重中之重。

从内容的多样性上来看,央视四套《海峡两岸》栏目以时政为主,内容多单方面的报道。对两岸交流、文化教育上的报道微乎其微。相比之下,福建东南卫视从2008年《海峡新干线》全新扩版《海峡午报》,在延续《海峡新干线》特色的同时,更注重时效,更关注台湾岛内的经济、社会和民生,向观众展示岛内百态。

2.方式的与时俱进:方式呆板可以说是当今电视栏目的禁忌,《海峡两岸》栏目中热点扫描和热点透视两个板块过于固定化、死板化,一切仿佛是顺理成章的展开,却很难长时间的抓住观众的眼球。而福建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栏目中,分别在福建和台湾设置两个演播室,由两个主持人分别把握“海峡两岸”的热点内容,而且配合默契。在整个栏目中形成交流状态,更具有时效性和现场感。台湾演播室里有我们的主持人和邀请到的

台湾方面的评论员,在主持人对当天热点新闻进行报道的过程中,面对面的和评论员进行交流,提问也更自由。另一方面,央视四套《海峡两岸》栏目几乎没有现场报道的内容,而福建东南卫视则多次运用现场报道的方式报道海峡热点,比如说2005年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以及新党主席郁慕明先后组团访问大陆。《海峡新干线》向访问团经过的所有城市派出记者组,进行全程追踪报道,给观众带来最新鲜的讯息。

二、营造品牌个性——以人为本,真诚互动是栏目永葆青春的法宝 栏目是做给谁看的?不是媒体人自己,而是广大的受众群体。栏目想要拥有好的收视率和好的口碑,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以受众为本。

1。保持“通话”:由于电视本身的一些特性,我们无法做到与栏目的每一个受众进行直接的交流沟通。但是,在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信件、电话、网络等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这里所指的“通话”并不仅仅指代通过电话的交流,而是一种永远正在进行时的不断线的沟通。作为省级卫视的栏目《海峡新干线》在与受众沟通方面上更胜一筹。从2006年起,《海峡新干线》正式建立起与观众的互动与反馈机制。比如2006年4月,东南卫视试图对《海峡新干线》次日早七点的重播时间做微调。结果第二天就接到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电话,表达他们对这一调整异议。得知这一讯息,台领导指示迅即恢复重播时间,并通过各种渠道表示尊重观众选择。在细微处的真诚沟通,才能使栏目未来发展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2。善于“游戏”:为什么说是游戏呢?因为做游戏是双方的,是一种恰当的互动。对一个栏目来说,互动是最恰当的沟通方式,互动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说栏目的内容并不是要强制性的把信息灌输给受众,而是要设身处地想想在事件发生时,观众会关心什么呢?还是用2010年11月27日央视四套和福建东南卫视的两期节目《海峡两岸》和《海峡新干线》来说,同样是当天报道连胜文遭枪击的新闻事件中,《海峡两岸》栏目只对事件本身做了阐述,而福建东南卫视的《海峡新干线》栏目播出了“不受枪击事件影响,选民出门投票”这样一条有关受众对事件的反应的新闻。在栏目中,不仅要关注屏幕前的人,更要观众屏幕里的人。

3。学会“微笑”:微笑是一种态度,微笑是真诚交流的标志。它不仅仅是一个

简单的表情,更是向观众敞开胸怀的通道。福建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每期节目的结尾,我们都可以听到主持人微笑着说:“如果您想和我们所有的主持人有更多的交流,就可以登陆我们的新浪微博!”而央视《海峡两岸》栏目中就很少有主持人与观众的交流。主持人是栏目与观众交流的桥梁,栏目可以通过观众在网络上与主持人的交流,获得更多观众对于栏目的需求和期待,促进栏目更好的发展。

三、打造品牌竞争力——品牌为王,从迎合到提升是栏目的使命

国内传媒研究专家于丹教授认为,一个好的品牌栏目,它对观众不断地重复着两种态度,第一是迎合,第二是提升。迎合是关注大众对你的接受,而提升则关注媒体持续的影响与发展。

1996年,央视四套《海峡两岸关系论坛》(后改名为《海峡两岸》)栏目诞生,它给观众带来了一个几乎陌生的栏目报道领域,随后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台湾海峡也产生了更多的情结,可以说,栏目成功的吸引了它的受众,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作栏目对受众的迎合。可是如何保持这种新鲜感,让栏目的分量更足,只是简单的报道就是整个栏目最终的目标吗? 对于这个问题,福建东南卫视的《海峡新干线》可能想到的更早,更全面。2006年,《海峡新干线》推出两个板块,其中一个是“今日链接”, 主要是选择当日出版的大陆、台港澳主流报纸,对两岸关系中所发生重要事件,对岛内热点、焦点所发表的观点或评论。这种多元观点的提供就是一种提升,不仅让观众得到信息,而且能够通过这些多元的信息,去分析事实,培养自己的价值观。2006年9月底《海峡新干线》推出的《台湾政经人物祖地行》系列报道,寻访台湾岛内政经人物在大陆的祖籍地,以无可辩驳的史实,反映了大陆与台湾从来就是同宗共祖、血脉相连,这是谁也无法抹去的事实。一个优秀的栏目体现在哪?就是它的社会责任感,它的独特风格和它给受众带来的提升。

一个栏目的品牌影响力就是栏目的无形资产,它能够在满足栏目正常运营的基础上,更充分的实现媒介对受众的重要作用,即给受众提供全而广的信息,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所以,媒介要学会树立品牌意识、坚持与时俱进,学会营造品牌个性、以人为本,学会打造品牌竞争力、品牌为王,才是媒介长期稳定发展之道。

篇五:福建电视台节目表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