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7:01:48 字数作文
篇一:生成性模仿作文教学
浅谈生成性模仿作文教学
摘 要:生成性模仿作文教学的两个关键因素是阅读的文本和生
成的作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范文的选择、学生的阅读面
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等问题,以促使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写成有创
造性的作文。
关键词:生成性模仿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
07-0000-01
正文:
所谓生成性学习是由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维特罗克提出的一
种结构主义教学方法,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内容产生一
个类比或表象,以加强其深层理解。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得出
生成性学习的两个关键因素就是阅读的内容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
生成性模仿作文教学是生成性学习的一种,如若将这两要素落实到
具体写作教学中而言即是,阅读的文本和生成的作文。
一、阅读的文本
如果把生成性模仿作文教学看作是书法教学,临帖是书法入门
的必由之路,那么,仿作则是练习写作的有效途径。从掌握技能的
角度看,临帖与仿作,与古人所谓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
后识器”,有极大的同质性。于习字者而言,选帖很重要;于写作
者而言,阅读的文本——模仿源也很重要。
首先,模仿源应该难易适中。初习字者应学楷书,有一定基础
后方可学行书。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相关写作技巧时,应考
虑到所教学生的知识能力。既不可过于简单,一学就会,甚至不学
也会,当然也不能过于艰深,理解尚有难度更何谈模仿,所以,最
好是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完成的。起初,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一
些简单的句式,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用“不必
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不仅写出了百草园妙趣
横生的动植物,更是巧妙地提领下文,突出重点。教师就可以要求
学生以校园为内容,仿用此句式写出校园生活的丰富有趣;之后,
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片段模仿,模仿精彩文本片段中修辞手法、表
达方式等的运用。当然,所有的模仿都应建立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
础之上。
其次,模仿源应具有较强的可仿性。正如学帖一样,应该有效
精选模仿范本,激发学生模仿兴趣。写作教学在“向谁模仿”的选
择上应以名家名作为主,因为名家名作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技巧上,
都堪称典范,对学生更有指导示范性。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们也
不妨选择一些当前中学生爱读的作品,如曹文轩、郑渊洁,甚至英
国魔幻作家罗琳等人的名篇,这样从学生平时读过的文章中选择范
例,会让他们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更易激发创作的火花。如果说,
仿名家是一种常规思维,那么仿同侪不愧为大胆创新。就中学生群
体而言,写作出类拔萃者大有人在。选择同侪的优秀文章作为模仿
的对象,无论是内容,还是技法,或者风格,都有着一种亲切感,
容易让学生接纳与效仿。让名家的经典与同侪的佳作共舞在初学者
的笔下,应该说是对模仿者心理的一种洞悉。
最后,应该紧贴文本。于习字者而言,帖很重要,丢开帖,自
顾自的练字,最后还是自己的字,永远没有长进,因此引进的文本
提炼的成果不能是做形式,作文模仿一定要围绕它展开,使得学生
有所思、有所悟,最后才会有所成。
二、生成的作文
并不是所有的初学者都能发现范文的妙处,教师应该对范文的
精妙之处做详尽的解析。如对范文中的人物、景物、场面的描写与
描写的想象性、铺展性与感觉性等做具体的解说,这样能够让模仿
者“知其所以然”,容易重点突破“点”的训练,有利于反复训练,
从而更好地发挥范文“例子”的作用;此外,这对于初学者写作思
维的建构也有着积极的影响,“点”的积累即成“线”,“线”的积
累即成“面”,于是整篇的模仿自然是水到渠成。
当然,模仿是手段,是形似,生成才是目的,是神似。这就要
求学生写作并不仅仅单纯的技巧模仿,还应该有深层次的内容。我
们知道抄袭就是单纯的复制,是一种机械运动,而模仿则是在前人
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改革性的活动,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没有
“创造”。如果在课堂上给几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仿文和范文
的区别,岂不加深他们对模仿的正确认识,同时也强调了“生成性
模仿作文教学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模仿过程中必须要有
个人的创造,以完成从机械性模仿到创造性生成的过渡。
为了实现生成性模仿,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建立名家名篇与与现
实生活的关联。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写作来源于生活,如
若学生将自己的真实生活结合所学的写作技巧加以构思写出来,这
样的文章一定具有创造性。然而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学生立于
生活之中,却对生活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因为那是缺乏感受生活
的能力。现在,揣摩并模仿名家名作,就是要从名家的文字里学习
怎么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又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
生活的。这样的模仿,恰恰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学生的心智与
生活之间,模仿搭起了一块跳板。如学生学完《陋室铭》之后,各
种版本的“铭”应运而生,如《教师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就灵......”这种恶搞式的习作虽说内容上不可取,
但也是真实表现了学生的情感与生活,这一点是值得提倡的。
三、生成性模仿作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模仿而成的习作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这不是模仿的错,
而是由于不善于模仿的缘故。教师在具体的模仿作文教学中,需注
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要提供多个“范文”,从“单一模仿”走向“多元模仿”。
范文对学生的影响,有的是谋篇布局的写作形式,有的是素材挖掘
的写作内(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生成性作文)容,有的是个性独特的写作语言风格。有了不同风格的范
文供学生选择,学生们的模仿同样具有了个性,学生在选择和整合
多个范文的同时,就打破了千篇一律的格局。比如写《我的妈妈》
之类的人物作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魏巍的《我的老师》为例,
通过几件小事描写人物,注重详略得当手法的运用;也可以以朱自
清《背影》为例,通过一件事情的叙述,刻画出人物的动作、心理
等细节的描写。
第二,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范文只是模仿写作的一部分,教师
应该鼓励学生超越提供的范文自由写作。我们要相信一部分学生的
脑袋里装着许多优秀“范文”,这些会写的学生不是不需要模仿,
而是不需要模仿我们提供的“范文”。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应该多多
阅读。阅读促进模仿,模仿深化阅读。作为学生,一旦把模仿当作
很好的一个写作训练的途径之后,他对阅读就会带有更多的主动性
与针对性,也会促使他细加咀嚼与玩味从阅读中发现的精彩之处,
自然便会使得阅读有了深度与收获。此时,阅读倒成了学生一位无
声的写作指导老师了。
第三,注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模仿能力
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看一篇文章,就能照样子写习作;有的学生
要把范文放在眼前,边看边模仿;有的学生全文模仿,有的学生局
部模仿,有的学生只能模仿一篇,有的学生能同时模仿好几篇。这
些模仿的方法我们都要宽容,学生具备什么样的模仿能力,我们就
要引导他使用相应的模仿方法。
篇二: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作文教学形态
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作文教学形态
作者:窦银强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05期
生成性作文写作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随着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认识发展不断深化,在互动碰撞中,生成写作思维的作文形态。其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关注学生写作过程中目标性案例;关注学生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形态,并从中调整作文教学的程序和难度;关注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典型事件,从而调整写作过程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引导方法;关注师生在思维互动性中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写作能力能够有效生成为目的;关注写作案例教学过程的示范性附加价值,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能写、会写、爱写为关键。
一.生成性思维作文教学的理论支撑
(一)生成性作文写作的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下,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图景。 对于生成性作文教学,实践探索早于理论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意大利的瑞吉欧·艾米里亚地区在幼教中就进行了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瑞吉欧教育的创始人和推行者马拉古兹也因此于1992年获LEGOO奖,他甚至还被加德纳认为是与福禄倍尔、蒙台梭利、杜威和皮亚杰齐名的教育家。虽然瑞吉欧的理论和实践主要是在幼儿园进行的,但其生成性教学理念对当今高中新课标新材料作文写作教学亦有重要借鉴作用。对高中学生的生成性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实效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后现代的课程研究者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把传统的课程封闭体系与当今开放体系作了基本对比。发现18世纪和19世纪的封闭性观念、因果性观念和决定论观念对19世纪和20世纪的教育研究具有重大影响,使教育研究呈现一种线性的、统一的、可以预测的、决定论的倾向性。多尔对其描述是:“……是生成的,而非预先界定的。”而构造主义则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交互作用而生成的,而不是通过教学计划预先设定的课程。在多尔的眼中,教师应是一个班级教学的领导者,虽体现权威的角色,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作为一个学习团体中的平等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生成性作文写作思维的教学首先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创新。
应该把作文生成性案例教学看成一种有效的新的教学理念,它不应为生成而生成,弄成伪生成。生成性案例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师在作文写作课上,通过案例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兴趣,提高阅读、写作思维能力的一个突破口。案例是学习的范例而不是目的。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话语权,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与思维的创新,强调师生之间互动、对话与交流,进而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既有知识、经验,在不
断的写作过程中,一个个鲜活的学生自己写作案例,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一些新的认识和思维在碰撞中有所生成。所以案例是一种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手段。
(三)生成性作文写作思维教学的根本点就是通过一个个案例让思维碰撞回归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写作的主人。
新课程作文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思维碰撞,有奇思妙想,而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是确保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并形成文章的前提。就教育的规律而言,学生的作文应该是不断与他人交流思想,不断与人沟通而生成自己新思想的案例。教师也应该在写作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秩序,乃至新的教学追求的案例。因此,新理念下的课堂作文教学,应十分重视学生写作思维的生成性教学案例的示范性,这是由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三个教育层次: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生成性作文写作思维教学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学生的作文案例则是学生个体思维表现的载体。
二.教师在生成性作文教学中的三个任务
(一)首先教师对生成性作文思维教学在理论上有深入的研究,“守正出新”,运用创新性理念改革作文写作思维教学的传统模式,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语)这里他谈到了老师读书学习理论,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丢弃了不断读书反思的好传统,仅凭经验,那就有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语文老师的素养和底气其实是长期阅读,不断学习使然。教师首先要对生成性案例教学的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取其适合新课程理念的东西,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做到“守正出新”而不至于新瓶装旧酒。
生成性思维培养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所以以案例教学的作文写作模式就是要改革写作思维培养中“学生写,老师改”的传统模式,倡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与社会互动、共同思考、共同批改、共同进步的,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写作主动权的案例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生成性作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学生作文生成性教学的经验。生成性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情态。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语)。现在有一些少不更事的教材编写者,把持着教材编写的话语权,认为西方的月亮都比东方圆,在教材中编造一些虚假的案例而大量砍掉我国母语教学中的经典案例,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为我国的大量经典作品是经过历史洗炼的,具有高贵的人文价值,经典中有大量最基本的、实际上也是最深厚的人性思考。即如从电视里的曹操,让人觉其奸诈,将一位个性复杂的历史人物定格成大戏里白粉的脸谱。而在他的经典案例《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已成荡人肺腑的千古绝响;生于战乱时代的枭雄曹操,忧伤生民,是何等的悲凉慷慨。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又是何等的求贤若渴!母语的教学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所以作文教学要克服“少,慢,差,费”弊端,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案例,将母语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不断的将阅读的体验感悟表达出来,从而不断生成新的知识。
(三)通过一个个案例教学实践不断传承,借鉴,创新,形成教师的个性特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曽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新构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这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很大程度的契合。作为中学老师,我无意也不能对西方的教育思想说三道四,好的东西,借鉴总是必要的。问题是,我们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研究得是否够深入!语文教育,尤其是语文作文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守住我们既有的好做法,再来兼收并蓄,语文作文教学才不会迷失。“守正方能出新”。不要新的架构未搭起,传统的东西又完全破坏了,最后连爬也找不到方向就麻烦了。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传承中国传统作文写作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力争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学生的“有效性,个性化”,快速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生成的作文教学之路。案例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三.案例生成性示范
案例教学是生成性作文教学的有效方式。每一次写作课前,可用几分钟让学生相互讨论审题构思,再构思作文。作文评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批改,例如可以小组互评,可以将中等文交给学生自己进行修改提升,教师也可下水作文让学生评判。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对作文的写作思维产生新的认识,从而产生新的思想。
【案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2010年是典型微博年,从玉树地震到上海火灾,从宜黄拆迁案到李刚门,微博成为推动力,让“沉默的大多数”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19岁的王凯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灾情,被媒体称为“一个人的通讯社”……“每条消息都是有尊严的”“微博围观就是力量”。人们将这种变化概括为从“受众时代”向“微众时代”的转变。同时也带来了芜杂,比如假消息、侵犯他人隐私等,成为自媒体时代不和谐音符。
要求:①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定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③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案例佳作展示】:
感悟微博
康 婷
“今天你围脖了吗?”是当今社会最流行的语言。微博,正迅速的融入我们的生活;微博,正成为许多人展示自己的舞台;微博,正成为当今社会沟通你我他的信息频道。那我们又如何看待微博的利和弊呢?
通过微博,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但它却真实的传递着人间的温情。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19岁男孩王凯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灾情,被媒体称为“一个人的通讯社”,它展示着公民对社会的关注,它彰显着人间的温情。再如玉树地震时,微博将地震画面第一时间传遍世界;上海火灾,微博将人们奋力救人的动人场景展现在世人面前,牵动着千百万人的心;人们通过微博,关注社会大事,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信息交流,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展现出自己的关心、同情乃至愤怒。它传递着人们最真实的情感,最悦耳的祝福。它同时也展现出一个民族在灾难面前那种强大的凝聚力。微博,它是如此真实的记录着这动人的点滴。
微博,将人们的心声传向远方,将人间的温情洒满大地,唤起人性的光辉。 微博,在传递人间温情的同时,却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
有些人将微博作为一种市场营销的新手段,“如果有更多的建议,欢迎登录我们的微博,与我们进行互动交流”,这种处处可见的文字,使得营销掀起波浪。
更有甚者在微博上肆意散发假消息或在微博上擅自散播他人隐私以牟取私利,这些不道德的行为,为微博的温情添抹了一层瑕疵,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微博时代的社会,该传递的是怎样一种声音?传递温暖还是夹杂着冷漠与淡视?是沟通人与人的桥梁还是从中谋利的工具? 生活需要清醒,需要我们用清醒的头脑去运用微博,用微博感悟社会,感悟人生;在社会生活中正确运用微博。
当上海人为一次灾难事件的遇难者献花时,有个所谓的名人周立波却在微博上极力为有关部门开脱,激怒了广大网民,一场对骂由此展开,语言粗暴。对此,该抱以何种态度?该怎样看待周立波的行为?我想,我们是应该鄙视他的,其实现实生活中有些所谓的名人的人品是很差的,人间的温情岂容被污蔑?
微博,是一场全民的盛宴。感悟微博,感受人间的温情;感悟微博,弃除微博的杂芜,给自媒体时代带来和谐的音符,弹奏一曲人间赞歌。
【小组互动讨论】本文语言功底扎实,从“微博真实的传递人间的温情;微博唤起人性的光辉,要用微博去感悟人生,感悟社会,但要正确运用微博”。观点紧扣材料,凸显作者感悟及反思,论据大量引用微博的语言。结尾采用归纳全文中心的笔法,既收束全文,又回扣题目,是文章最大亮点。
【学生自评】我原来一直害怕写哲理性的散文,只是平时喜欢在微博上胡乱写些短文,这次看到题目,我就想试一试,一口气写完后心里总有点惴惴的,没想到写完后,在小组讨论时得到同学们的好评,又帮我逐字逐句修改,还在班上念……今后我对写好作文有信心了。
【教师简评】本文亮点:①紧扣材料“微博的力量”立意:“微博真实的传递人间的温情;微博唤起人性的光辉,要用微博去感悟人生,感悟社会,但要正确运用微博”。观点紧扣材料“微博”明确而深刻。②语言表达富有特色,首尾和主干均以引用作结论,既丰富了内容,又使语言形象生动。③行文流畅、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层次清晰。
窦银强,语文特级教师,现居四川简阳。责任编校:洪 鸣
篇三:高中作文课怎样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论文
高中作文课如何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
摘要:作文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容易被忽视,然而它却是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创造自主探索的作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从营造氛围,及时捕捉,精心设计三个方面,对如何利用作文课上的生成性资源进行阐释和案例说明,体现了该资源的重要性。 关键词:作文教学 生成性 课堂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布鲁姆说: “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高中的作文教学课上,由于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发散性,课堂常常会出现一些教师预料之外的情况,这些情况属于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过程的一部分,也被称为课堂生成性资源。
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现场伴随着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能推动教学进程得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这些资源往往是一些小事,例如:学生在课堂上抢答,冒失地发言;学生的质疑和兴奋;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教师的失误等等。可见,这种课程资源就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游离于师生之间。
然而,一些教师对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视而不见,这些资源应产生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意义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和利用。因此,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把它扼杀在摇篮中成为了我
们每一个教师的必修课。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这棵“枯木”逢春,
起死回生呢?
1、树立平等对话意识,营造和谐民主氛围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告诉学生:你们应该写什么;你们必须要这样写才算好文章。这样的课堂缺乏过程性,灵活性,最终导致学生的写作思路与教师的思维保持高度统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荡然无存。
作为教师要有对话意识,既要让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对话互动,更要让学生与学生在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对话互动。只有通过平等的对话,才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作文写作中问题的思考,也为课堂资源的生成创造了良好条件。
例如:在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上,学生进行审题练习。可预设教学过程:1、独立思考5分钟,写出审题结果。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综合意见再修改。3、小组推荐优秀审题,师生互评。4、综合各组精华,学生反思,答案从何而来?有何规律?今后又应如何解答?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审题技巧和心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的一味讲解和越厨代庖式的分析无益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语文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学生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说出较充分而合理的理由,作为掌握课堂评价话语权的教师就应该给予他们肯定积极的评价,这种评价往往能够让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思考中,形成一种互动对话的课堂,而这样的课堂往往是形成生成性资源的基础。
2、善于捕捉资源,挽狂澜于既倒。
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其中弹性预设指的就是教师在备课中应该事先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而事先设置好的引导过程和解决办法。但实际上,由于课堂的非线性,课堂上总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注意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发表的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必须善于倾听、了解、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善于捕捉教学过程的突转点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例如:在作文语言训练课上,教师在板书时说:“黑板设计不合理,太高了,不能充分利用。”有学生大声说:“不是黑板高,是你太“高”了。”全班哄堂大笑。
老师说:“这位同学说得很对.作文的语言,找准一个表达方式很重要。一个意思,有多种表达方式。黑板不能充分利用,可以说黑板太高,也可以说老师太矮,还可以说讲台太低。表达的内容相同,但表达的情绪却不同。如果我是你,我就会说,是讲台太低了,这样更委婉一些。”教师顺势话锋一转,开始探讨作文语言中表达方式的问题。
教师接过学生的话,延伸开去,既没有强词夺理,又紧紧扣住了作文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也见识了这种现身说法的写作教学,这就
是将课堂意外事件转化为宝贵资源的成功案例。
3、知己知彼设“圈套”,愿者上钩显奇效。
高中生有自己的兴趣点。他们不甘人后,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他们对社会一知半解,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需要精神寄托,对名人、偶像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需要能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与语文作文学习联系起来,把预设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兴趣的关注点,就能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
例如:在讲解如何运用人物素材写出精彩语段时,将人物素材以猜谜的形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并反思精彩文段写作方式,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1、展示高考优秀作文精彩语段,隐去人物身份,玩猜迷游戏。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______,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 答案:苏轼
2、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语段特色。
3、小组讨论,交换心得,进一步总结语段特点
4、师生共赏析,分析特点,学生完成仿写。
总之,生成性课堂资源是作文课堂教学艺术性、创造性的结晶,
它让学生保持生气和灵气,勇于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形成自己独特的灵魂。重视和利用作文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才能真正地把学生作为主体,把课堂变得生动,展现出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的独特作文课风景。
作者简介:现为中学语文二级教师,曾指导学生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全国一等奖,本人获优秀教师指导奖。
篇四:从一堂作文评讲课中探寻“情感维度”达成的生成性策略
从一堂作文评讲课中探寻“情感维度”达成的生成性策略
作者:曹荣华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5年第02期
一、背景及主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可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活力。我们平常的作文教学中,只重视情感调动,往往忽略作文评讲的情感碰撞。评讲中,教师关注写作技巧的达成高于学生情感维度的达成,学生关注分数或者评定等级高于自我情感的抒发,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鲜活情感体验在作文评讲中被淡化。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而作文评讲往往是作文教学的最后一步,它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评讲课中调动学生情感,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上得到升华,从而点燃学生的激情,唤醒学生的生命表达。笔者通过观看作文讲评课《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获得一些启示。 二、案例及评析反思 1.命题要让学生体验生活的真实性。 【案例】文题:《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有真情实感。二是修改誊写好后,用信封通过邮局寄给父母及亲人。 【评析和反思】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即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尊重学生的个体尊严,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有两个主题——分离和爱。它们同等重要,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没有分离,孩子不能成人;没有爱,孩子不能长大。这个文题便于学生真情表达,无论远在天涯的分离,无论近在咫尺的至爱,学生都有或深或浅的体验。作文教学中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便于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只有真事才能打动人心。 2.过程要让学生富有高度的参与性。 【案例1】《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课堂环节。 第一个环节,小组内互相批改。要求:首先小组各成员分别默读他人的作文,用红笔圈点勾画,错别字做好标记,为小组集体点评做好准备;然后由一人执笔归纳小组的意见,并写一段简要的评语;最后集体给每一篇文章定等级(特优、优、良好、及格)并在小组内展示作文。 第二个环节,小组长归纳汇报小组的作文情况,以及同学们一起相互批改情况。 第三个环节,优秀习作我展示,你点评。 第四个环节,班内美文欣赏。 最后一个环节,推荐课外必读作文。 【评析和反思】生成相对于预设而言,对过程的关注甚于对结果的关注。它不仅关注事物是什么样的,更关注事物为何是这样的。本节课所有学生参与,不管是优生还是潜力生、待进生,参与面广,他们参与读、评、听、归纳、总结、展示,学生角色从写作者转变成读者、评论者、情感体验者,学生在参与中,个体情感与他人的情感共鸣、共融。美国教育家苏娜戴克曾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并且能够创造。”教学中我们要设计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在模仿尝试实践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维度。 【案例2】《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教学片段。 师:我要说的话,班长已经说得很好了。(师颁发星星一颗)我特别想听一听你们的优秀习作,写得真是太棒了!下面进入第三个环节:“优秀习作我展示,你点评。” (很多同学举手)
师:(环视)柳南凤(化名)。 生(柳南凤)深情朗读《给爸爸的一封信》。 生1:柳南凤这篇作文是她用最真挚的情感写的,小时候,在她最脆弱的时候,失去母爱的时候,她爸爸的一句话“不要怕,有我呢!”让她得到了安慰,后来变得坚强。 生2:柳南凤读着读着,声音颤抖,哽咽。我被真情打动,眼圈发潮。甚至反省自己,是否体会父母的爱,是否对父母有回报。 生3:“不要怕,有我呢!”父爱如山一般高大。我大了,父亲老了,在父亲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要对父亲说“不要怕,有我呢!”一个乖巧的懂事的女儿就在我的眼前。 生4:这封信不能以作文来看待,它是柳南凤的内心独白。开篇就引人注目,细致描写了父女分别的场面,一下子就把读者的心扣住了。 生5:“不要怕,有我呢!”贯穿全文。“不要怕,有我呢!”父亲为失去母爱的女儿撑起了一片蓝天;父亲老了,“不要怕,有我呢!”女儿给父亲希望与动力。排比的修辞、对比的运用好极了。这是用心所写、用泪所写。我喜欢这篇文章,也喜欢柳南凤这个人。(掌声起,老师发给一颗点评之星) 师:子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你们的点评太好了,我都不敢再点评了。 【评析和反思】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高度参与,不仅表现在参与的广泛性,还表现在参与的深度。随着作文评讲进度的推进,学生的点评让我们教师不得不折服。尤其是上面案例中生4“这封信不能以作文来看待,它是柳南凤的内心独白……”生5“这是用心所写、用泪所写。我喜欢这篇文章,也喜欢柳南凤这个人。”“内心独白”“用心所写、用泪所写”多好的情感共鸣!没有用心感受她无法如此妙语点评,没有感情的共鸣她无法如此美妙的表达!她的生命在这里被唤醒、被点燃,全体学生的生命又被她唤醒、被她点亮! 3.引领要有极强的感染性。 【案例】《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片段。 师:下面进入第四个环节:美文欣赏。请第三组组长谯海霞同学展示她的佳作。《给奶奶的一封信》(谯海霞同学饱含深情地朗读作品。) (朗读过程中因学生情动于衷无法自已,教师默默接过学生作文朗诵。)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同学们专注倾听的神情、潮湿发红的眼圈,任何言语的点评都显得苍白无力。(停顿,教室出奇的静)(电子白板出现) 师:无限的哀伤、无尽的思念,融入细致的环境描写之中,精选了三个生活片段再现了奶奶对我的疼爱,文末“奶奶,我亲爱的奶奶”一句,直抒胸臆,情感达到最高潮。最后的祝愿让人心酸,感人至深。 【评析和反思】情感也有一个习得的过程,那么教师相继引领,提升生成价值,显得尤为可贵。案例中教师随机声情并茂的朗读、惟妙惟肖的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流露、正确恰当的价值评判,使课堂沉浸在丰富的情感中。教师的示范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学生在此时无声的课堂中沉淀了正确而又深厚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如此濡染学生,何愁学生不喜欢语文? 4.巧将歧态生成扭转为正态生成。 【案例】《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片段。 师:下面请听第五组组长李欣怡同学的作文《给父亲的一封信》。 生1:开篇设置悬念好,你配“父亲”这个称呼,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 生2:细节描写传神,一个严厉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生3:父爱是很特别,有时体会不到,但也不至于李欣怡写的这样,上来就是三嘴巴。有这样的父亲吗?他在说谎! 李欣怡:(脸红了,分辩道)有! 生4:你的父亲是这样吗? 李欣怡:(脸憋得通红)不是。(学生哄笑)我邻居的父亲是这样,我小时候和他的孩子一起玩耍,我亲眼见过好几次,心里真难过。 生5:那你怎么能够写给你父亲呢? 李欣怡:我是以我邻居孩子的口吻写的,然后以她的身份寄给她的父亲。 生6:那后来父母通电话的情节是怎么回事? 李欣怡:这个情节她也跟我讲过,有些细节是我编的……(声音变小) 师:听了你们的对话,我很感动。谢谢李欣怡同学的一片诚挚的爱心。现在,这样的父亲少了,但真的还有。在我们班上,确实有脾气比较暴躁的家长,或
许他们爱子心切,恨铁不成钢吧!看来,开家长会,我得好好地与家长们沟通。(学生点头)
【评析与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情感碰撞性问题时,学生往往很难简单的被他人说服,情感反应都建立在此前真正持有的对世界和对自己行为自以为正确的观念基础上的。这是建立在主体性认识与感情基础上的。上面案例中的学生交流争辩,生3、生4、生5、生6步步紧逼,特别是“说谎”这个词充斥着挑战,充斥着对该同学人品的否定,显然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情感立场去评判他人的情感。最后教师巧妙引导,从李欣怡的写作动机理解她的“爱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逐步理解并接受他人的情感,从而转换角度去理解自己对他人作文情感的判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类如这样的“歧态”生成其实很多,有的是破坏性的,如学生故意刁难哗众取宠等。有的是有价值的,如案例中的争辩。实际上学生的争辩大多指向了文学作品写作中的虚构问题,不过在这里不要从这个角度去引导,与课堂目标没有关系。案例中,老师围绕课堂目标巧引恰到好处。即对有价值的“歧态”生成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巧解。 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的统一体,教学实践中如何捕捉“意外”生成,衍生课堂精彩值得我们不断地反思!编辑 杨 倩
篇五:吴家俭高中作文生成性策略的实践研究随想
高中作文生成性策略的实践研究随笔
吴家俭
在参加高中作文生成策略研究课题指导会以后,我就在一直思考高中生作文的规律,怎样在短时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我即将开始又一届高一新生的语文教学。高一新生刚从初中升上来,来自于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田野,来自炊烟草地山坡,来自于无忧无虑的少年生活。他们熟悉家乡的一草一木,对瑰丽多彩的大自然充满了迷恋,对大自然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有好很多话要说。那么,如何打开他们的感情的闸门,让心中的感情汩汩滔滔地流出来,这就是作文生成序列中首先要面临的思想生成。刚好高一第二册写作要求就是学会写景抒情。入选的篇目是经典名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陆蠡的《囚绿记》。正好借此研究思想生成。高一学生多数来自农村,熟悉乡野景物。但是他们对身边的生活认识不一样,有的认为没啥可写的,泛泛而谈;而有的却可写的太多,反而选不出重点,只是浮光掠影,没有深度,没有独特的体验。
我在讲授《荷塘月色》时,淡化背景,侧重学习朱自清选择景物的角度,刻画景物的技巧,借景抒情的思路,例如在学习“月色下的荷塘”这一段时,先抽一些学生描绘他(她)熟知的荷塘景色,怕学生无法下口,我就先作一些提示,周围环境怎样,水怎样,荷花怎样,荷叶怎样。有的学生无法描述出来,有的勉强描述大概,但都不形象生动真切。于是,我引导学生们细细的品尝朱自清的生花妙笔,看到同学们有点感觉了,再次让他们描述家乡的荷塘。这次效果就好多了,有的学生还意犹未尽,我趁机布置了一篇片段写景文字,字数不低于三百字。作业很快就交上来了。有个别的学生居然写了两千多字。其中有些文章让我感到惊喜。如15班的钟蝴蝶写的《寒春》:
门前有有一棵树。开满梨花,微风拂过,梨花不经意地瓣瓣落下,象雪花,却比雪花更美。或许因为,它暂时不会融化成水。池塘里还不见鱼儿,四周出奇地平静,偶尔有一只不知名的山鸟打破这一片静谧。触发了我紧绷的神经。我应该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寂静。这片刻,我却如此地坐立不安,似乎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孤单。安安静静不应该是此刻的伴奏和曲。
山坡上,枯黄的树叶还在树枝上翩翩起舞,好象一只只蝴蝶轻舞,有一两片已晃晃悠悠地落下。在天空中优雅地打旋儿,好似风起舞的小姑娘,着一袭黄色的纱,任它自在地摆动。已是三月,还无明媚的春光,有的是带有丝丝寒意的春
风。那满树的桃花,粉色似乎在几场春雨过后略浅了一些,反而不那么单调, 深深浅浅,极富韵味。有的是那姑娘脸上羞涩的妆,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看着远方春意盎然的山坡上,感觉焕然一新。眼睛变得透明,仿佛能够看见树叶上晶莹的露滴如此清新。在蒙蒙细雨中,伸出手心,享受她落下的悠然,心开始渐渐平和下来,欣赏这一切平凡的美丽。那风不足以寒骨却能模糊我的视线,冰冷我的呼吸。冬天的雪,已不留一丝痕迹,只留下些许的寒意,直浸心底。
天空出现几抹浅浅的黄,好似寂寞的极限却也有点惬意,伴随路旁野花,我开始微笑,虽然春寒料峭,不过是暂时的,它总会过去。春天,注定将要万物复苏,姹紫嫣红,只是需要等待,忽然很喜欢这样的天气,仿佛一切都是新的,是明亮的,洗净了我的心灵。
快要喧嚣的时候,用悠雅去享受这片刻的舒适,聆听自己的呼吸,无比美丽的声音,那么浅,那么轻,遥不可及,却让人苦苦追寻。田野泥土的芳香,弥漫在空气里。我小心翼翼,怕污了它的纯净。此刻闭上眼睛,深呼吸,从喉咙到心底,有一丝甜意,泯灭不去。好似轻飘飘的灵魂如诗意般的散发,恰若那些浅浅淡淡,永恒的记忆
该在这里的还在这里,想要离开的也已离去,我依然搬了一把矮矮的竹椅,在这有风的天气,静静地回忆,静静地沉迷,无与伦比。
这篇文章文字细腻,抒情独特。思路清晰,由近景到远景,从低处到高处处,先片段描写后整体描写,抒发了春回自然的喜悦,赞美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好。这种情感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体现在每一个文字上,每一处景物中。文章写了洁白的梨花,活泼的山鸟,飞舞的树叶,粉色的桃花,这些乡村普通的景物组成了迷人早春景色图。尤为可贵的是在文章最后抒发了生活的体验思考。表现以景驭情,不是为写景物而写景物。
“中学生作文”应该是学生在感受体验生活、丰富生活表象的基础上,用富有个人特点的话语方式表达出来的并给人以美的感染和体验的文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篇《寒春》就是在学生充分熟悉生活,做到了有感而发,朴实而且有独特的生活体验,思想自然生成。
在作文生成研究中,我发现影响学生作文水平最主要的因素无非是:“生活”经历、学生个人内心对这种生活经历的独特“感受”(包括感知和体验、思维)、外在显现这种感受的“语言”。“生活”是“源”,起决定作用;“感受”和“语言”是“流”;这几方面缺一不可。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把客观生活之“象”有
效地内化为学生主观情感之“意”,并把这种“意”用创造性的、富有学生个人特点的“言”表达出来?
在学习《故都的秋》,时我侧重在启发学生郁达夫对秋天景物独特的角度。青灰的天空,高飞的训鸽,尖细的小草都纳入了作者的视线,体现作者眼中秋天特有的况味。那换作我们,和郁达夫的体验有什么不同。在这里,思想生成的关键在于把肤浅的生活感觉表象转化为深刻的意象。当然学生由于生活体验的限制,不可能和作家的体验认识一样,但是可以交给他们理解生活的方法,提高他们认识生活的能力。有的学生就有所启发。九班的陈法蓉写了一篇《入秋微凉》,就体现了对秋天独特的体验。文章就是思想的体现,即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他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泰戈尔
秋日的午后,如此美妙,静坐在窗前,偶然地翻阅,诗集中夹着片片樱花,还残留着属于那个季节的最后一缕余香,想必秋天也应该拿来纪念,我便出了门去,漫步在田间地头,寻找属于这个季节的标签。
大山的秋天,象一首诗,深沉而含蓄:路边的秋,像一幅画,凄美而真实;水边的秋,像一只曲,悠沉而悲怆。没有缤纷绚烂的色调,显得格外清冷,不到深秋,头脑中却充满了枫叶的粲然,落花的萧飒,青草的凄凄,一种凄楚的美,破败的没,残存的没美,一股凝重,沉实的气息,由春到秋,从绿到黄,我一直都在路上行走,步履就好像载着心情的轻舟,由南驶向北,由近及远。“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我甚是喜欢这两句词,有淡淡的忧愁和浓浓的伤感,我还对易安的词情有独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有南唐后主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在这乡间小道上浅唱低吟着那些感伤的句子,想必此时心儿早已有着丝丝缕缕的忧愁。落红满径,我停下来不忍践踏,但我不能像林黛玉那般心碎葬花,逝去的生命上演悲凉的结局,我不想泪落满地。
落叶飘落得如此优雅,也如此逍遥,不知名的鸟儿也如约早早地立在树梢。风吹过,花瓣一片片滑落,惹得蝴蝶默默地飞走来不及享受片刻的宁静,只残留一地默默莫名的喧嚣,萧瑟的秋风无力地吹卷着满地的落叶,薄薄的流云慵懒地逗留在天际,或许就因为某一片树叶,倾倒在这个尘封的季节,或许因为那个万里孤云渐行渐远,带走了它的凋谢。这个地方,花开时听不见声响,花落时却有叹不完的惆怅,只是看清了尘世的模样。
夕阳西下,树影斑驳。我没有寻到一只折翼的蝴蝶,但已有这片片落叶,已是足够。残阳如血,轻飘飘的云彩终究耐不过时光的拖沓,化作隽永的嫣红,冥冥的薄雾,加速了暮色的沉沦,血色的天空,真实得近乎荒诞,好似盛开的一朵朵玫瑰却寂寞荡漾。阴霾愈淡,暮色愈浓,心境愈沉,归雁那一张俏丽的面容似
曾相识,注定又是个怅惘的黄昏。
夜风悄然而至,飘过凄美的苍穹,穿行苍茫的暮霭,珊珊而临,缭乱了我内心的静谧,仿佛有那么丝丝的凉意浸入了灵魂深处。处境如此孤零,内心却不空荡。我想心儿定已溢满了惬意的回忆。季节的更迭,或许并不会留下太多的痕迹,微风中的丝丝凉气诉说着不舍。呼吸着这冷清,沁人心脾。
入秋微凉的含义,想必早已清晰,交错着秋的成熟与冬的寒意。在洗去了春的诱惑与夏的欲动后,整个世界都在开始学会成熟与豁达,而昨日的过往将成为人生不可磨灭的历练。
如果从语言与生活世界、与人文关系角度思考作文,那么作文应该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学生内心世界诗意栖居的场所,也是学生作文获得审美质素途经。
《入秋微凉》没有空洞的语句,通过细致入微的秋天景物刻划,每一个景物都烙上了作者感情的印记。文章开头交代时间,而且铺垫了一种浓浓的思秋的情调。紧接着吧目光投向秋色之中,落花,青草体现了秋味,不禁联想起了古代诗人写秋的名句,至此,一股浓浓的秋味散发出来。在抒发伤秋的背后,作者也写出了对秋的思考:“在洗去了春的诱惑与夏的欲动后,整个世界都在开始学会成熟与豁达,而昨日的过往将成为人生不可磨灭的历练”。
我们研究中学生的写作过程,就是要弄清楚在他们的心智中如何能动地反映感性现实并自由地外化为语言,也就是使他们的语言实践(像物质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那样)不断趋向自由状态。因此,训练学生写作,一方面我们应该遵从唯物主义的认识原理,尽可能丰富学生现实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我们借鉴唯心主义的能动的心灵活动的观点,探讨写作的心理活动过程,并把这二者在学生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学生的作文活动与他们在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的感知和思维分不开:他们感知和思维的基础既是现实的,又是人类以往全部生活的产物。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既要千方百计让学生深入现实生活,丰富其感性经验,又要通过阅读等言语活动接受、借鉴别人的实践活动的成果(言语作品),丰富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把握,从而使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不断趋向自由,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观察、体验的积累和阅读的积累
我们强调生活是作文的本源,要求学生深入生活,就是要在学生的大脑中不断添加、更新活生生的表象和意识,为写作过程中语言符号编码提供丰富的对象。 “感”既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又是一种具体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感触、感受、感悟、感情、感动、感哨、感奋,这一切将化为主体的感知,激发着写作欲望的产生和发展,积累着写作需要的各种信息。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