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累累图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7:11:07 体裁作文
篇一:硕果累累
硕果累累
【教学目标】乐于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描述植物的一生。
【教学过程】
(1)观察、记录果实的生长变化
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的探究过程。学生通过对果实的详细观察和记录,知道了果实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并记录了其由小到大的成长历程。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整理这些变化中,明确一种果实的生长周期。
解剖果实,重在了解果实的内部结构,使学生明确果实的组成,能够区分果实和种子。
(2)植物生长的主要过程
这是通过一系列探究过程,最后要给予学生的“果实”。学生可以总结实验记录进行概括归纳,可以对照一株完整的植物进行描述,也可以是两者的结合。
这是一个化零为整的内化过程,应包括种子发芽、叶的生长、花的开放、果实的发育等几个连续的环节。
描述植物的一生,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一种表达形式,即能用文字概括上述几个环节。
(3)植物的一生
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一年生植物,什么是多年生植物,还要学会比较常见植物的六大组成部分的异同点。
(4)“种”萝卜。
这是一个趣味的制作活动,需要一定的技能,还需要耐心细致的观察。从萝卜的变化中,感悟到、了解到植物的一些特性。
篇二:金秋十月 硕果累累
金秋十月 硕果累累
——客房服务感慨 金秋的十月,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挥洒汗水,辛勤耕耘,这是一份收获的喜悦。我们总结过往,感受着宾客留给我们心心点点的成就感,从细节中品味我们的服务潜质,思考中拓宽我们的服务思路,行动中坚定我们的创新服务的步伐。
孙子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服务员“战场”上的对手就是我们的客人,宾客的满意是我们追逐的目标,也是我们征服客人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检验我们团队战斗力的最好时机。客房部全员上下全部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部门首先考虑的是目前客房的实际运行情况,对一些可以预见性的问题,进行预防,并有针对性的在人员安排、物品准备、设施设备排查、服务设计、安全防范等几个环节上做足准备工作。
在分清当前的旅游形势后,我们对黄金周期间入住的客源进行了分析,在这一时间段入住我们酒店的客人大多都是以旅游观光为出行目的自驾游爱好者、旅游团队等,考虑到客人的到店时间较为统一,属于老人多、小孩多、行李多、物品多,且对湘西的神秘、人文风情、美丽的风光所吸引,部门在掌握客人的这一特点后进行了一些列的服务设计:
客房物品配备,对于自驾游的客人来说,一份详细的地图,是必不可少的物品,一本黄页在手如虎添翼。
引领服务,对于不熟悉客房地形的客人来说,时常找不到自己的房间,笑容甜美的楼层服务员已在各自楼层的电梯口处迎接,在客人到达时引领客人进入自己的房间,让客人来到客房的第一站就能感受到服务的周到和贴心。
晚间的夜床服务,细节是关键所在。整洁的房间,温暖的灯光,舒适的床铺,一张小小的留言卡,精致简练的语言和祝福,精挑细选充满地方特色的小香包,每一个小小的整理都在述说着我们的温馨举动。
无疑我们这次的服务是成功的,我们也很荣信在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用我们的热情、细心、周到的服务征服了我们的客人,在黄金周结束后,我们收到了很多客人的留言,其中有一位住在1508的小客人,用他稚嫩的字体书写着对我们的肯定和祝福,也期待着我们能发展的壮大。
篇三:栗培龙:钻研科技 硕果累累
栗培龙:钻研科技 硕果累累
1980年9月出生于江苏邳州的栗培龙,现为长安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06级在读博士研究生,是一名共产党员。自2003年起,连续五届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在“挑战杯”科技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中都有他的足迹;他品学兼优,在科技创新方面屡创佳绩,2004年被保送攻读硕士学位,2006年被推荐免试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积极上进,努力学习,是他人生的概括;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是他永恒的写照;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是他不懈的追求;屡创佳绩,硕果累累,是他汗水的回报。
栗培龙同学在大学期间一直担任班长及院系学生会干部,并能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且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标兵”等荣誉称号10余项,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学金,被评为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学习阶段,连续两年综合考评居全班第一名,连续被评为“特优研究生”,获特等奖学金,并被评为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研究生,获“国琳”奖学金、芙蓉学子、自主创新奖等。
同时,栗培龙同学具有敏锐的科研洞察力,凭着对科技浓厚的兴趣及坚毅不拔的钻研精神,利用课余时间深入探索,不断创新,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几年来,其自主创新成果申请科技发明专利3项,并在“挑
战杯”科技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中连续五届取得优异成绩。
2003年,作品“环保型野生植物杀虫剂”先后获长安大学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四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2005年,作品(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硕果累累图片)“高性能化学构网改性桥面防水材料”先后在长安大学及陕西省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中技压群雄,均获得特等奖,同年11月获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二等奖。
2007年,作品“基于废橡胶微波处理的以废治废型沥青路面再生剂研究”获第六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一等奖,并成功入围该年11月在天津举办的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终审决赛。
取得课外科技成果的同时,栗培龙同学还积极参与创业计划设计,以促进这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2004年,作品《迅丰生物农药有限责任公司》商业计划书先后获第二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006年,作品《力维防水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商业计划书先后获得第三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栗培龙同学专业知识扎实,具有极强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导
师课题组主力干将,已参加完成或正在进行交通部项目“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沥青混合料粘弹性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基于粘弹性的沥青混合料设计分析体系研究”“多年冻土地区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陕西省建设厅项目“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研究”等10余项课题研究工作,其中“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获中国公路学会科技三等奖。
栗培龙同学是长安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先锋,在“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中已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铜奖2项;陕西省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金奖1项,银奖1项;长安大学特等奖及金奖4项,一等奖1项。他带领的科技创新团队总能通力合作,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成为全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典范,被评为2006年度“陕西省青年突击队”。
他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各种奖励情况如下:
(一)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中所获奖励:
国家级比赛中,2003年获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05年获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04年获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006年获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省级比赛中,2003年获第四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05年获第五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07年获第六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04年获第二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006年获第三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校级比赛中,2002年获长安大学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05年获长安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07年获长安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04年获长安大学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006年获长安大学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二)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加的科研项目有: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系统设计施工技术研究(交通部工程标准计划项目);沥青混合料粘弹性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年冻土地区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基于粘弹性的沥青混合料设计分析体系研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研究(陕西省建设厅项目);微表处应用技术研究(陕西省高速集团科技项目);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研究(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
主持的科研项目:环保型野生植物杀虫剂研究(长安大学大学生课
外科技项目);高性能桥面粘结防水材料研究(长安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以废治废型沥青路面再生剂研究(长安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
(三)申请国家专利情况:
发明专利:环保型野生植物杀虫剂(专利申请号031146767);高性能化学构网改性乳化沥青桥面粘结防水材料(专利申请号200510041974.5);基于废橡胶微波处理的以废治废型沥青路面再生剂(专利申请号200710017557.6)
(四)其它奖励及荣誉称号:
2007年获:芙蓉学子?自主创新奖;国琳奖学金;优秀毕业生;陕西省青年突击队(团队);
2006年获:特优研究生、特等奖学金;优秀团员;
2005年获:特优研究生、特等奖学金
2004年获:优秀学生干部
2003年获:校级三好学生、一等奖学金
2002年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标兵
2001年获:院级三好学生、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二等奖学
篇四: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里
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里,本因该是丰收的季节,但是我们不得不把它与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让国人刻骨铭心! 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订 1856年9月2日,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 1926年9月6日,英国制造“万县惨案” 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签订 1894年9月15日,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1894年9月17日,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殉国 1931年9月18,“九一八事变” 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还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的??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历史终归是历史,历史是民族和人类的集体记忆,如果一个民族不知道“从哪里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 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并应该少用些省略号。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 ,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育和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事关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培育的大计。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学习历史的意义主要有丰富自我、发展个性、减少失误、加速成长、承担使命、自觉人生。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然而,以往的宠儿如今却失落了,史学危机的话题并非危言耸听,历史教育的延误、式微和堕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愿与大家一样为之关注、探索和分享。我试图让历史教育不再尴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视,于是从彷徨到呐喊、困惑到醒悟;从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让历史能够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补品,让学生在成长中通过历史的学习而唤醒自己,认识自己,张扬自己,营造一个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别是有独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执着的信念要重新开始,克服松懈、安逸或畏难心理,力争做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立志要把课上出味道来,教出历史的深沉、宽厚与博大,尽情展现其宽阔、生动和精彩,发掘真善美的内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人都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风流人物,无一例外都成为匆匆的世间过客。对历史不断触摸和反思的过程,就是文化沉淀的过程。历史是永不间断的时间长流,人们在现实中感知的只是这一发展长河中的一段,多少兴亡盛衰,唤起人们对星转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叹,从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述往事,思来者”。历史,将会给你一个制高点。历史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客观的历史,一种是记忆中的历史。客观历史早已看不见了,但记忆中的历史还在,我们可以随时摄取,随时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刍,这对人类现在、未来的发展,未尝不无益处。叩问历史,掩卷太息!这种情结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历史消失的只是时间,永不消失的却是后人对千秋人事的缅怀。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