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对人有启迪的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21:48 字数作文
对人有启迪的书字数作文

篇一:书给我以人生的启迪

书给我以人生的启迪

八一班 黄芳芳 辅导老师 赵爱军

一位哲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假如人生没有磨难》这本书给我以人生的启迪,它让我明白了磨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让我调整了心态,换个角度看待磨难。

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人生没有磨难,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由此可见,磨难对人生有重要意义。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磨难对人类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人生没有磨难,人类的智慧将无异于三岁孩童。因为磨难乃人生的良师,他令人振作,正因为有了磨难,古往今来,才涌现许多成功人士。司马迁忍辱负重写下的《史记》,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赋《离骚》,左丘失明厥而有《国语》,张海迪双腿瘫仍攻医学、文学。如果他们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也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所以磨难对人类是一笔财富。

从那本书中,我也感悟出磨难对于植物也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有了磨难,所以它们更显得独特,经过雨的考验,雪的磨难,腊梅在寒冬里绽放,彰示生命的辉煌。经过风的磨难,雨的磨难,小草仍在绝

壁的缝隙中坚强的生长,谱写生命的诗章。由此可见,磨难对它们的成长也是不可缺少的,磨难使它们美丽,独一无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磨是对竹子的磨难,但竹子依然,使竹子“脚踏实地”,节节拔高,风霜雨雪,使梅花傲然开放,独显骄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烈烈火焰正是对小草的考验,有了这些磨难,才使小草坚强生长下去,磨难是必不可少的,但它门面对困难,选择用坚强去面对。由此可见,要想生命更加独特,更美丽,就要坚强去面对磨难。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起身,行佛乱起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磨难正是上天馈赠我们的特殊礼物。

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人生正是因为有磨难,生命才有滋有味,才能使我们更加珍惜,成功的来之不易,磨难丈量意志与毅力,磨难区别懦弱与坚强。成,功常在磨难中,不经历一次次磨难的上帝不会轻易,赐你成功。读完这本书,我也懂得转个角度,去看待磨难,当我以乐观的角度看待它,我发现,然而正是因为人们历经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的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这本书,给我以人生的启迪,让我在面对磨难时坚强去面对。

篇二: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自己;它又好像是我慈祥师长,不断地给初入教师岗位的处于茫然中的我以指引。大师的形象虽然模糊,但大师的指引却是那么具体。如何在教师岗位上能够将工作做好,如何能让自己在这份事业上有所发展,我从中总结出几个我首先必须要努力的方向:

一、读书,读好书

有句话我一直非常喜欢:“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在我们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该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能量,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让自己的“一桶水”永远取之不不尽、用之不竭。

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读好书,读有意义的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

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二、关心学生

其一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建立师生友谊。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儿童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座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从中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其二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要及时、耐心、细致地辅导,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相信我们付出的努力总会有回报,洒下的甘霖总会浇灌出灿烂的花朵。

三、赏识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至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赏识。被赏识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

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向善向美。可见,赏识教育在学生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如今,我也试着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我的学生,不用分数的高低来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的标准。我试着从课堂的点滴中来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并为他的进步欣喜。当然,我会将我的欣喜化为语言、化为动作来让他知道,使他明白:“别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试着让我的学生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我要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让快乐能够延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不过,我们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应该忽视孩子的缺点和退步,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否则,会导致孩子在自我意识的建立过程中产生偏差;稍遇不顺就可能一蹶不振;同时,也会导致他们过于自私、骄横,在集体中很难与别人相处,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这会违背我们“赏识教育”的初衷。

“知识就是力量”,确实,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教育好学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会让我的学生们从知识的海洋中获得力量,帮助他们扬起未来理想风帆。

篇三:读书启迪人生

阅读启迪人生

明集乡中心学校 刘小雷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读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畅游在粒子、生命和星体的处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泽,犹如攀登高山一样,瞬间眼前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于是,便像李白在诗中所写到的“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读书便是最佳的润滑剂。面对苦难,我们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甚至我们低下了曾经高贵骄傲的头。然而我们可否想到过书籍可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将慰藉缓缓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现光芒。读傅雷先生翻译的《名人传》,让我们从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读海伦?凯勒一个个真实而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受遭受不济命运的人所具备的自强不息和从容豁达,从而让我们在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勇,做命运真正的主宰者。在书籍的带领下,我们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而我们的心灵也将渐渐充实成熟。

也许有人会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一个人一天总可以抽出半个小时读三四页书,一个月就可以读上百页,一年就可以读几部书。读书要有选择,读那些有闪光思想和高贵语言的书,读那些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下来的书。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我们不仅要读书,而且要实践;不仅要学知识,而且要学技术。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即不仅要学会动脑,而且要学会动手;不仅要懂得道理,而且要学会生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真正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们对世界和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在交流对话,人们在阅读中情绪会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会在不自觉受到心灵的洗礼和震撼,会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体验生命的珍贵和生活的丰富多彩。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周末在新华书店、超市常常看到图书柜前有许多孩子在看书,有的甚至能在地板上待半天,那种阅读幸福的感觉恐怕是一般人无法体验的,对儿童来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美妙的世界。在那里心灵受到滋润。孩子们的情绪会受到感染,在潜意识中心灵会受到洗礼。

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诗人,儿童的世界是异想天开的世界,对生活对文字,他们有着完全迥异于成人的视觉。欣赏每个孩子的梦,就是珍惜孩子,童年天然的丰富的想象,世界和精神的需要,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稚嫩的心灵。

知识不仅以真理的内容使人的心灵丰富,而且会使人变得更加高尚,如果一个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的快感,那么所读的东西深刻的印在他的意识里,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丽,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让书籍以快乐的激情去充实孩子心灵吧,让书籍占据青年时代吧,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书籍永远是一种新奇之物,如果年轻人总想去享受这种瑰宝,如果在青年中有这样许多享受阅读乐趣的人,那么,我们许多棘手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我们的年轻学子能静下心来读书、读好书,尤其显得重要。在一定意义上

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阅读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面对此种情况,愈来愈多的人们在呼吁:在当今以知识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读书不仅应成为一种学习方式,也应成为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孔子手不释卷,才有“韦编三绝”的故事,中华才有这位大名鼎鼎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读书使人快乐,读书伴我们成长。相信每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在无止境中去学习。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生命的延续而不断延伸,人生没有完结,学习就不该停止。学海无涯书作舟,书承载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希望,向成功的彼岸开去。让我们乘坐书舟,在学海中遨游吧!让书伴随我们成长。

篇四:两本书给我们的启迪

两本书给我们的启迪

放假之前,我给大家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日本人稻盛和夫的《干法》,另一本是美国人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假期中,老师们怀着极大的热情阅读了这两本书,心灵深处受到震撼。总务处于水主任自己到书店买了《干法》,读完之后跟我说,日本人干工作,简直有种“宗教”精神。还有位老师发短信跟我说,《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部让我觉得当教师是可以如此富有激情的书,只要足够用心,就可见证奇迹。我建议,开学之后,以级部为单位,召开读书会,时间提前告诉我,我去听一听,老师们有什么感想,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收获。不要长篇大论,拣自己感受最深的谈,三、五分钟就可以。

稻盛和夫是一位传奇人物。1959年他27岁时开始创业,赤手空拳40年间创建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经营实践中,稻盛和夫还创立了他的企业哲学——“稻盛哲学”,被誉为“经营之圣、人生之师”。《干法》是稻盛和夫的新著,是《活法》一书的姊妹篇,在日本一经出版就成为超级畅销书,一年内再版19次。在这本书当中,稻盛和夫现身说法,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成长历程,向读者讲述工作的意义,尤其是告诉大家在工作和创造性劳动中找到成功与幸福的方法和路径。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也是美国一位小学教师,用现身说法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教育心得。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把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

这两本书,是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老师向我推荐的,我觉得好,就推荐给大家了。《干法》我读得比较细,并且做了笔记,《第56号教室的奇迹》只是粗略地读了一遍。读了之后我有四点体会:一是要热爱工作;二是要努力工作;三是要用心工作;四是要创造性地工作。这四点,应当成为我们新学期工作的基本要求。

其一,要热爱工作

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教书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因而不少人觉得无聊,觉得腻烦,觉得没意思,这叫“职业倦怠”,表现在工作上就是不思进取,无所用心,得过且过。我在上次教职工会议上分析的影响教学改革的四大思想障碍,即不顾大局、不愿出力、不敢担风险、不相信学生,说到底也是“职业倦怠”的表现。这种“职业倦怠”,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有;不光教育行业有,其他行业也有。IBM(中国)运营战略首席顾问白立新在《干法》序言中说,77%的美国人痛恨他们的工作,由此导致的生产率降低使美国企业每年损失3500亿美元。 怎么样克服“职业倦怠”呢?热爱工作。稻盛和夫说,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机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从这里开始。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热爱工作,但至少“厌恶工作”这种负面情绪必须从心中排除。喜欢自己的工作——仅仅这一条就能决定人的一生。只要喜欢了,就能不辞辛劳,不把困难当困难,埋头工作。只要一心一意埋头工作,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力量。有了力量,就一定能做出成果。有了成果,就能获得大家的好评。获得好评,就会更加喜欢工作。这样,良性循环就开始了。稻盛和夫结合自己的经历说,大学时我的专业是有机化学,我只是在毕业前为了求职,突击学了一点无机化学。可是当时,在我还是一个不到25周岁的毛头小伙子的时候,我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为无机化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星。这全都得益于我专心投入工作这个重要的决定。与此同时,进公司后要辞职的念头和“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之类的迷惑和烦恼,都奇迹般地消失了。不仅如此,我甚至产生了“工作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简直不知如何形容才好”这样的感觉。

怎么样才能热爱工作呢?追求成功之后的幸福感。稻盛和夫说,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这样的人

最有魅力。工作造就人格,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就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拚命工作的背后隐藏着快乐和欢喜,正像漫漫长夜结束后,曙光就会到来一样。我的经验是,当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快乐;当研究成果受到别人夸奖时,就要诚挚地表示感谢,继而将这种喜悦和感动当做精神食粮,然后继续投入艰苦的工作。第56号教室的主人公雷夫老师也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他说,一旦成功,它带给我的满足感,足以补偿这个疯狂的教育界给我的心痛、头痛和微薄的薪资。看来,雷夫老师对工作环境也不满意,但他追求的是工作所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我有时跟老师们开玩笑说,当教师比当校长更有幸福感,学生毕业之后对自己的老师念念不忘,却没有几个人能记着校长。

热爱工作应当到什么程度呢?用稻盛和夫的话来说,“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达到这种程度,才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老子讲天人合一,稻盛讲人事合一。第56号教室的主人公雷夫老师就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一天在化学实验上,一个小女孩因为找不到灯芯而苦恼,眼里含着泪水。为了不让她掉队,雷夫老师决定停下来帮助她。由于灯芯太小,所以雷夫将头靠得离酒精灯很近,连头发烧着了都没感觉。其实这样的事很多老师也能做到,我真正感动的不是这个故事也不是插图,而是插图下面那几个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我觉得在工作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经常反思,我能如此投入教学吗,我的前进方向是正确的吗?

其二,要努力工作

稻盛和夫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是因为他发现,现在年轻人当中有一种旺盛的倾向在滋长,那就是厌恶工作,逃避责任,甚至会对积极工作的人抱以嘲笑,人们越来越追求轻松挣钱且最好是不劳而获、及时行乐哪怕是得过且过的生活状态了。并且,他分析了人们为什么会厌恶工作,说基督教思想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与此同时也将“劳动乃苦役”这一观念植入人们心中。根据《圣经》记载,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上帝的禁果,从伊甸园被驱逐出来,在乐园里他们不需要劳动,但被驱逐后为了得到食物,他们不得不痛苦地终日劳动。也就是说,人们为了救赎自己的“原罪”,才不得不接受劳动这种“惩罚”。但稻盛和夫强调说,观察一下自然界,你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无论何种动物、植物都在拚命地求生存,从来没有好逸恶劳的动植物能够生存。他举例说,在柏油马路的缝隙中生长的无名小草,在连水分也极端缺乏的、炎热如地狱般的环境中,各种草儿为了比其他草类更多地接受阳光,就拚命地扩展草叶、伸展草茎,为生存互相竞争。为了生存必须拚命努力,自然界的“道”本来如此,此乃宇宙的铁则。按照这一铁则,每个人都应当努力工作,不然就会被淘汰。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用一年的时间创造了改变学生一生的奇迹。作为教师,雷夫的信念是,“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

努力工作应当“努力”到何种程度呢?用稻盛和夫的话说,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是他的口头禅。他说,这必须是强烈的愿望,而不是随便想想。“不管怎样,无论怎样,一定要这样!”“一定非如此不可!”必须是这种由强烈的意念支撑的愿望或理想。废寝忘食,朝思暮想,念念不忘,反复思考,如果你真的做到了整日里只想这一件事,这样的愿望就会渐渐渗透到“潜意识”中。所谓“潜意识”是不自觉的,潜藏于人内心深处的意识,平时它不出头,但在无意识中或在某一特殊时刻它会闪现,并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努力的重要性人尽皆知。如果我问“你努力了吗?”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回答“是的,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仅仅付出同普通人一样的努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不管这样的努力持续多久,这不过是做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有付出非同寻常的“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骄人的成绩。所谓“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说“做到这个程度就行了”,

而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将目标一次接一次向前推进,就要进行持续的、无限度的努力。

要保持这种待续的、无限度的努力,就要像火箭和动车一样有持续的动力。这种动力从哪儿来呢?从对工作的热情中来,从对事业的热爱中来,从对每天的自我反思中来。当我们进行学分认定考试之后,当一学期结束之后,当一项工作进行到一个阶段之后,我们应当像稻盛和夫那样扪心自问:真的已经“尽人事”,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自己身体里的力量真的全部用尽了吗?你真的已经将自己的魂魄注入工作中,并且坚持不懈地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了吗?

其三,要用心工作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老师有句名言,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他提出的“道德发展六阶段”,即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别人、我要守规则、我能体谅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环环紧扣,步步递进,完全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无疑是用心工作的结果。在《干法》一书中,稻盛和夫也说,如果你爱上了你的工作,爱上了你自己制造的产品,一旦出现任何差错,你凭直觉就能知道问题在哪。稻盛先生将其称为“产品的哭泣声”。只要你用心倾听,你就一定能听到产品发出的“窃窃私语”,你就能找到问题的线索。上次考试结束后,级部主任领着学部主任、副主任向我汇报考试情况,说成绩不理想,我问为什么,原因在哪儿?大家面面相觑,谁也说不上来。为什么说不上来呢?说到底还是用心不够啊。稻盛和夫制造的是没有生命的产品,我们教的是活生生的人,他能听到产品的哭泣声,我们怎么就听不到学生的心声呢?稻盛先生曾经抱着水管睡觉,他说我在炉窑附近温度适当处躺下,把水管小心翼翼地抱在胸前,整个通宵我将水管慢慢转动,用这种干燥方法防止水管变形。我想,有了这种精神,我们肯定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

作为教师,用心工作,这“心”应当用在哪儿呢?成绩当然需要关注,但两眼仅仅盯着成绩肯定不行,我们必须把心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用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上。《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雷夫老师班上的学生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而事实上,他的学生几乎都出自母语非英语的移民家庭。雷夫并不是靠大量的作业、罗嗦的说教才让学生达到这样的水平的。相反,他并不看重考试,而看重学生是否“进行有效学习”,所以他的学生并没有一味地学习,却仍然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我们所倡导的教学改革“六个三”,目的也就是通过有效自习和高效课堂,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提高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心”用在这上面。 用心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干法》的结语部分,稻盛和夫列了一个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热情和能力如果用分数表示,都是从“0”分到“100”分,思维方式则是从“—100分”到“100”分。就是说,如果持有负面的思维方式,哪怕是很小的负数,乘积一下子就变成了负值,而“能力”越强、“热情”越高,反而会给人生和工作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这是无情的事实。稻盛先生还列举了能给工作和人生带来硕果的正确的思维方式: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善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能同情他人,宽厚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勤奋努力;不自私、不贪欲;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应当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加强道德修养,使自己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为用心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否则的话,你越“用心”,破坏性和危害性就越大。

其四,要创造性地工作

伊建立在为《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写的序言中说,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而决定教室尺度的是老师,他

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一位读者在读后感中说,学生的潜力如同空气,可压缩于斗室,可充斥于天地,就看我们把学生放在多大的自由空间里。教室显得大还是小,学生有多大的自由空间,说到底取决于教师能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是老一套、老样子,教师倦怠,学生疲惫,教室只能越来越小,我们的教育也只能越办越糟。

所以,稻盛和夫说,每天每日,哪怕很小一点,也要在“创造性工作”上下功夫。即使一天的进步微不足道,但若经过十年的积累,就一定可以孕育巨大的变化。为了说明这一点,他经常用“扫地”做例子,说比如到昨天为止,打扫车间总是用扫帚从右到左扫,那么今天从四周向中间扫试试会怎么样呢?或者,光用扫帚扫不干净,用拖把试试怎样?用拖把效果不好,向上司建议,花点钱买台吸尘器如何?再进一步,自己改良一下吸尘器,让它扫地又快又干净如何?就这样,扫地这么一件小事,只要开动脑筋,就可以想出许多又快又好的办法。这样天天钻研创新,积累一年,你就成了扫地专家,你的经验就会受到车间全体人员的好评。这样的话,整幢大楼的清扫工作可能就会委托你负责。再后来,你就可以干脆成立清扫大楼的专业公司,并让它发展壮大。一切亦非不可能。如果另有一个人,认为自己“不过是扫地而已”,懒于改进,天天都漫不经心,那么这样的人就绝不会进步,绝没有发展,一年之后还是老样子,仍然磨磨蹭蹭,还是扫地而已。

这个例子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套用这句话,我们可不可以说,不想当骨干教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呢?要想成为骨干教师,正如稻盛和夫所说,必须在“创造性工作”上下功夫。在贯彻落实教学改革“六个三”的过程中,级部主任、学部主任都跟我谈到一个苦衷,说新的教学模式,没有可以量化的标准来考核。其实,在上学期开学的时候我就讲过,教无定法,谁都不可能打造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任何办法都是好办法,全凭任课教师依据学校要求、学科特点和自身特长在工作实践中摸索,这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前提是,必须去想,去思考,去探索。稻盛和夫说,不去想,不认真思考,就什么都实现不了。想不一定能成功,但不想肯定不成功。我在教育系统领导干部会议上发言的时候也说过,可以允许改革不成功,但不允许不改革,除了改革我们别无选择。

篇五:读书对人生的启示

读书对人生的启示

杨义

▲作者简介:杨义,广东省电白县人。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新文学图志》、《中国叙事学》、《楚辞诗学》、《李杜诗学》、《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以及十册《杨义文存》等著作30余种。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奖项。曾讲学于英国牛津、剑桥,美国耶鲁、哈佛、斯坦福,以及日本、法国诸名校。

读书是人类的专利,人类创造了书籍这种方式,用来传承知识,积累文化,涵养情志,使新一代的知识起点承接在上一代的知识终点上,步步登高,走向辉煌。如果到动物园,看见猴子拿着书来读,那大家会感到很滑稽;但是如果看见小孩拿书来读,那大家都会去称赞他,觉得他有出息。这就是说,书把人与猴子分了类。

中国从南北朝以来,就有给周岁的小孩“抓周”的民间风俗:在小孩面前摆上书籍、笔墨、玩具等小物品,从他抓取什么上预测他的性情、志趣或未来的前程。《红楼梦》里贾宝玉“抓周”,面前的书籍、笔墨、乌纱帽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气得贾政老爷大骂他“将来酒色之徒耳”。如果他抓了书籍官帽,全家都会欢天喜地的。所以人创造了文字,进而形成了书册典籍,这就成为人创造文明、发展文明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基本标志。 书可以是上下数千年、远近数万里的人写成的,但读书可以超越时空界限,可以与人类文明进行无障碍对话。今天可以同李白、杜甫对话,明天可以同荷马、但丁对话,只有人才能享受这种无障碍对话的读书乐趣。书籍积累、交流、传播着知识,日久天长,川流不息,它已经积累、交流、传播成现代知识社会,因此,在现代社会不读书的人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读书是开发和释放中国人力潜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怎么样把我们人口的资源转化为人才的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这一点上,教育的普及和读书风气的普及,将是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运兴衰的一件大事。

我出生在广东电白县,是整个乡里第一代小学生。同学里面,有许多人因为家境贫困,父母过早让他们回家务农了。我的父亲勒紧裤腰带也让我去读书,能读到哪一步就支持我读到哪一步,所以才读到有考大学的机会。中国农村教育普及,应该当作开发人才很重要的方法。

当时我在广东农村小学,除了学校功课之外,能够接触到的书籍,就是一本《千家诗》和一本《古文观止》,还有乡村木偶戏,比如《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

《五虎平南》。我父亲读过两年私塾,因为要种地,他两年私塾读得断断续续,不如人家两个月时间,但是《千家诗》、《论语》、《孟子》这些他当时都会背,而且是古腔古调地吟哦,使我受到最初的诗词音律和经典文化的启蒙。农村读书条件差,诱惑也少,不像现在有些青少年那样迷恋电子游戏,因而注意力比较集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能充分发挥有限的学习条件给我们提供的可能性,自小就形成浓郁的读书趣味,经过锲而不舍、日积月累,是可以发展成专门的知识系统的。

譬如《千家诗》,上图下文的版式很能吸引阅读兴趣,第一首程颢的《春日偶成》,什么“云淡风轻近午天,随花傍柳过前川”;还有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以及苏东坡的《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等等。这样的诗把它背下来,就知道了过去诗歌的音律声情之美。小时候读《千家诗》是音调把我领入门的,这一点可能会发展成为以后诗歌研究的新视角。

读《古文观止》没有读《千家诗》那么轻松,轻松可以刺激兴趣,沉闷可以磨炼毅力。对于读书而言,毅力和兴趣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有毅力就能深入到文章的妙境当中,也能激发出更深沉耐久的兴趣。比如读骆宾王为徐敬业写的《讨武瞾檄》,就可以从它蕴含的历史典故中找到兴趣。据说武则天读到“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只是笑笑;但是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说的是高宗皇帝尸骨未寒,但是中宗——武则天的儿子,六尺之孤现在在哪里呢?给武则天夺了他的权了。读到这个地方,就触动了武则天敏感的神经,她就很不高兴,说我们的丞相为什么不发现和收罗这样的人才?古诗文往往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掌故的世界,据说一些老先生学问好,就因为他懂很多与诗文相关的轶闻传说、故实原委。

过去文学史不怎么写掌故,我主张写,这可以增加文学史的史料厚度和阅读趣味。当然,有些掌故考证起来可能有问题,但你对它的虚构成分心中有数,反而可以扩展阐释的空间。为什么历史上没有这件事,有人却要杜撰这件事,这本身可能就是个精神史的问题。

比如贺知章金龟换酒跟李白同喝,这个掌故见于唐人写的《本事诗》,根据是李白写的《对酒忆贺监》:“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现在看贺知章诗的成就还不如李白,他用金龟换酒跟李白一起喝,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李白为什么如此感激涕零呢?实际上我们如果还原到这个掌故当时发生的情形,就颇有意味了。贺知章是70多岁的秘书监,比李大40岁,部长级干部。李白一个文学青年30多岁写了几首诗,第一次到长安,在小旅馆里住,一个70多岁部长级干部,三品官员,到旅馆去看他,而且解下自己的金龟(唐朝是三品以上官员佩带金

龟,四品银龟,五品铜龟),就像将军把自己的徽章拿下,做抵押去换酒陪你喝,称赞李白是天上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可以看出,盛唐时期的诗和酒打破了官本位的等级制度,这种文明共享的情景在后世的唯官是崇、见钱眼开的世俗体制中是难以想象的。

我小学三四年级就读《三国演义》。读这部书,就懂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像周作人讲《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他把古代言志的文学、载道的文学的起伏,说成是构成整个中国文学史的脉络:言志是个性的、抒情的,载道是政治的、说教的,两种文学互相起伏,构成文学史。他没有什么理论根据,就是根据《三国演义》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么一个历史循环的理论。所以,一个人小时候接触的书籍,都可能埋下一些种子,这些种子有可能刺激日后作为一个有心人继续读书和思考问题的兴趣,也就可能发芽生长成一个专门的学问体系。人的内在潜能是多方面的,要从不同角度开发自己的潜能。 读书是一种终生的旅行、终生的事业

知识和学问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持之以恒,把读书作为终生的习惯。

欧阳修曾经说到他最好的文章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他提出“三上”的说法:枕上,马上,厕上。他平时对文章苦苦思虑,全神贯注,才能在不经意中灵感突然袭来。不是书要我去读,而是我要读书,永远当主语的人是大写的人。条件人人有差别,读书的欲望全然在我们自己,要充分挖掘、发挥你遇到的每个机遇所提供的可能。

我现在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取得了些成绩,就是懂得如何通过自己切实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的人。这种走路方法,也就只有方向,没有终点。

学习的欲望是一种知不足而求足的欲望。要保持这欲望,使它长盛不衰,在一些关键时刻就要超越种种精神障碍,处劣势时发现自己的优势,翻过一面看问题。

刚上大学的时候,上海、北京的同学,一开口就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什么普希金、高尔基,而我在农村里只知道《说唐》里面李元

对人有启迪的书

霸是第一条好汉。对于自己与城市同学的知识落差,感到有些悲观。《琵琶记》中有句话:“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人生不可能一路坦途,可贵的是在忧患中不损志气,遇到坎坷就翻过一面看自己。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我竟然跟城市里的同学考得分数差不多,说明我在同等条件下更有潜力。翻过一面看自己,不要只看到自己的劣势,要看到自己还有潜力。我想,这种翻转式思维大概也是一种智慧,可以激发出一种精神力量,知不足而思补足,化劣势为另一个角度的优势。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优势和劣势,就看你如何对待和处理。处置有方,这才是最要紧的。

自己是自身潜力的载体,潜力的释放,精神的解放,自己最知深浅,自己最知可能。

所以,首先要有自己主体性的觉悟。最可怕者,是折断自己的主心骨。开拓可以认识自己的潜力。别人用8个小时读书,你花上10个小时读书,把应该读的文献都梳理一遍,才能在学科领域获得充分的发言权。同时,建立自己的信心。

有的人知识比较系统,本是好事,但是写文章容易落入教科书框套。有的人知识比较芜杂,本是坏事,却往往有自己的体会,不入框套,一旦成熟,就多少有点创造性。这很重要。研究工作贵在创新,如果别人怎么讲你就照着讲,是不可取的。所以,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精神优势,欣赏和发挥自己的这种优势,把它落实到刻苦上,建立学术上有根柢的创新机制。 我写小说史读了近两千多种书,也是因为有北京的各家图书馆,还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图书馆,它的藏书为地方图书馆所不及。守着文学所的50万专业藏书,而不认真读书,实在有点像杜牧所形容的“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了。

围绕着一些有价值的、有兴趣的领域,对与它相关的各种材料进行竭泽而渔式的阅读,相互比较揣摩,从它们之间微妙的差别、不同层面的变化、甚至相反相成中,发现深层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体验。这样,你的思想就自由了,你就有了发言权。因为人家没读的你读了,人家没读那么多而你读了那么多,人家没注意到的你注意了。

作为专业化读书方式的竭泽而渔,是耐人寻味的。泽中有水,甚至混有泥泞,不易看清鱼的真面目。要把这水呀、泥呀排尽,以便把鱼通通捉到,就要寻找到排水的有效方法和渠道。

比如籍贯在我们广东省番禺县的现代女作家凌叔华,一些作家词典和文学史说,她父亲凌福彭出身翰苑,当过保定知府,这就泥水浑浊,难辨真假。怎样排除浊水,去伪存真?就需要找出有效的渠道。渠道之一,凌福彭既然出身翰苑,就应该查一下清朝后期历科进士的名录。一查《明清进士题名碑录》,“鱼”就浮出水面了:他是光绪21年(1895)乙未科第二甲第三名进士。渠道之二,他既然当过知府以上官员,《清代职官年表》应该有他的记载,一查就明白,他当的不是保定知府,而是顺天府尹,即北京市长。宣统元年(1909)晋升为直隶布政使,直隶省的行政财务省长,由正三品升为从二品,地位比从四品的知府显要得多了。渠道之三,既然他的籍贯是番禺,就有必要查一查,清光绪年间编撰的《番禺县续志》,连她的祖父、曾祖父作为知名乡绅行善积福、创制器具的材料都找出不少。我和客居英国伦敦的凌叔华通过信,她并不知道这些县志材料。如果我们还能找到凌叔华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古韵》(AncientMelodies),然后再去阅读她早期的小说,对于鲁迅评价她“大抵是很谨慎的,适可而止地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展示了“世态的一角,高门世族的精魂”——就可以获得更深刻的领会了。

“竭泽而渔”,是陈垣先生倡导的治学方法,他当过北师大的校长,是与陈寅恪齐名的历史学家。他的《元也里可温教考》等文章,堪称竭泽而渔治学方法的典范。他为了搞清《元史》中不时出现的“也里可温”这个词的含义,就把210卷的《元史》全部读了一遍,把所有“也里可温”的条目全都抄录下来,然后把蒙古白话写成的《圣旨碑》和其他元代书籍里有关“也里可温”的材料进行参证,终于发现“也里可温”就是元朝基督教各种派别的总称。前辈学者这种见疑不放,对于有价值的、但别人不甚经意的疑难问题穷追不舍,从不一知半解,舍得竭泽而渔的治学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

成功离不开读书

读书是一个以我的生命来对证思量书中生命的过程

书之为物,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墨迹和纸张,它有体温,渗透着昔者或彼者的生命体验和智慧表达。英国诗人弥尔顿说过:“书籍绝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含着生命的结晶,包含着像他们的子孙后代一样活生生的灵魂;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小瓶子,里面储存着那些撰写它们的活着的智者最纯粹的结晶和精华。”

正是有这种书中生命的存在,我们才有根据相信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辨。”因为书中不同的生命方式,搜索着和激发着与之对应的人的生命潜能,读书也就成了在字里行间发现自我、丰富自我、调节自我的心理过程。当书触动你的生命感觉时,我建议你注意做好读书笔记。记笔记是人和书的生命对证。你读到哪点最有感觉,你觉得哪点最有价值,你感到哪点最为重要,你感到哪点最为可疑,都不妨记录下来。一字一句地记,可以加强你的印象和记忆;分门别类地记,可以积累你的知识和清理思路;提要钩玄地记,可以在提要中把握要领,在钩玄中深化对意义的理解。张之洞讲:“读十遍,不如写一遍。”这也可以用在做笔记上。

笔记本子有个A、B面,最初的记录最好只写一面,然后在继续读书时发现同类问题,写在另一面,跟它对照,比较其间的同和异。积累多了,你对这问题,就有各种各样的角度、层次上的材料,然后就可以梳理它的渊源流变,或解释它的多重意义了。比如读王国维的一段话,觉得耐人寻味,就写在一面,以后不知道哪天读到《道德经》上相似的意思,又记在另一面。如果发现别的书上也有类似的话,再把它积累下来。相互参证,就可能发现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以及在不同语境中意义的微妙差异。

历史学家吴晗说过:“要想学问大,就要多读、多抄、多写。要记住,一个人想要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卡片、摘记。”唐弢先生也认为,大凡读书,一定要做读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