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关于粮票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48:07 字数作文
关于粮票的故事字数作文

篇一:粮票的故事

粮票的故事(B)

内容摘要: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记得在一个小品里,一位老爷爷向他的孙子讲述粮票的故事。粮票是中国20世纪后半叶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但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

(一)我家的粮票

奶奶的衣柜底部挤压着大量的粮票,大约有600余斤。打开来看,有各式各样的——包括全国通用粮票、1972年安徽地方粮票等。大部分是1966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相当于1角纸币大小,面额一市斤,

背面

印有使用规章,十分简洁。

全国通用粮票较大,地方粮票较小,面值有1至5市斤不等。

奶奶说,当时每月限量发票,购买时不仅要钱,还要缴纳粮票。这是当时省下的粮票。

安徽粮票 全国通用粮票

(二)粮票的诞生

那么,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使用粮票呢?这还得从1955年说起。 那时的中国,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以保证每个人的生活需要。

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60年代初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因此,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中国粮票由此诞生。

(三)粮票的发展

从此以后,粮票日益发展,从全国通用粮票发展至省级、地级乃至县级粮票,甚至衍生出肉票、布票、商品购买证等。总而言之,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这三大类。

粮票的尺寸也各不相同,有的像一本书一样大,有的刚好盖住手心,甚至有的只有指甲大小,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四)粮票的消亡·总结

粮票的使用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当然,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关于粮票的故事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八(9)班 余雨田

篇二:一张粮票的故事

一张粮票的故事

我是一张山西省通用粮票,今年,我三十岁了.我的人生阅历可能比一些

比我大三,四倍的人民币还要多.属于我的时代过去了,我也不避讳,就跟你说一下我的故事吧!

那年,晋城改县为市了,也就在那年,我来到了这个城市,开始了我的故

事。我的第一任主人是一位战士,他长得很高,穿一身绿军装,脸上有几条浅浅的皱纹。他将我夹在一本书里,那本书告诉我,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念,要大力发展经济呢!我听后很高兴,心想:我国终于打开国门,发展经济了,幸福生活终于要来了!

几天后,我被人拿了出来,装在了口袋里,透过上面的洞,我看见到处

都是土路,以前的城墙已不存在,四处低矮的平房正在拆除,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来,我又被夹在一本书里,过了几年无聊的日子。

十几年后,一个小朋友偶然把我从这本无人问津的书中抽了出来,他拿

着我走到他爷爷面前,哦,那个年轻的战士已变成了耄耋老人了。忽然一阵风吹来,我被一只小鸟叼住,带上了天空,哦,高楼建起来了,地上铺上了黑色的柏油,路上跑起了汽车,自行车,街道绿树成荫,有了公园,有了学校。土路消失了,粮站消失了,因为他们过时了。

我后来被人放进了图书馆,我发现,居民的生活变安适了,社会变和

谐了,少年有了远大的梦想,我感到我们的民族复兴之路上充满了希望。

篇三:粮票的故事1

粮票的故事—中国38年之久的"票证经济"

票证制度的本身并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它不过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后,物质慢慢丰富起来,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

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对于刻板而贫穷的计划经济时代惟一的记忆,就剩粮票了。上小学时,家里给的早点钱,都要附带给上二两粮票,不论是买碗米粉,或者是买一个葱油饼,少了粮票是绝买不成的。

1950年,新成立的中国政府面对战乱之后几近崩溃的经济,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1955年,全国第一套粮票正式流通,拉开了中国长达38年之久的“票证经济”的帷幕。

几年之后,由于天灾人祸,中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这时需要凭票购买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日用百货。于是,从粮票又发展出布票、棉花票、肥皂票、手表票、缝纫机票等。总之,在所能想得到的吃穿用的方方面面,票证严格地控制着人们的欲望,把中国人纳入全国统一的分配制度之下。

在父辈的记忆中,票证是与物资极度匮乏的艰难岁月联系在一起的。今年53岁的王颐安记得自己少年时期干得最英勇的一件事情,就是英勇捍卫了20斤粮票。那是6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十二三岁她,拿着家里的20斤粮票去粮店买米,排队的时候却

发觉粮票丢了。旁边有好些人告诉她,刚才粮票掉地上被某人捡了。但王颐安找那人理论时,他却不认账。这可是全家赖以生存的粮食啊,家里兄弟姐妹六人,父母都是教师,粮票根本就不够吃,每次捱不到发粮票,母亲总要去同事家先借点以渡难关。如今丢了20斤粮票,怎么能够空手回家呢?于是她在粮店里理论争吵,当时粮店应该是五点半关门,结果闹到七点多,粮店还没下成班,最后是把片区的支左部队闹过来了,那人不得不拿出偷的20斤粮票才了事。

这个故事,在当时的中国,绝对不是特例。如今,当温饱不再是难题的时候,很多人都乐于回忆当时的故事:有些人为了娶媳妇,一两一两地攒粮票;有些人用粮票包红包,也是很受欢迎的礼金;有些人家,父亲去儿子家吃饭,可不掏钱,但必须掏粮票;那时缝纫机票之类的工业票更是珍贵的,一个单位一年可能也就一两张,分到谁头上谁都跟中奖了一样兴奋。

与票证时代相配合的,还有严格的户籍管理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那个时代的人们,是不可能自由流动的,农村人不可能像今天一样随意进城打工,因为每月定量供给的粮票、油票只有城市人口才有,没有城里人的身份,就拿不到这些票证,因此农民离开了土地,根本就无法生存。

不仅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迁移,同样由于粮食关系的束缚而相当麻烦。当时的粮票分为全国粮票和省级粮票两种,省级粮票只能在省内流通,只有全国粮票才能在中华大地都有

效。出差的人必须持单位介绍信去粮店换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出远门前去换粮票在当时寻常得就和往行李里装上换洗衣服、牙膏牙刷一样,谁都不会忘。偶尔有马大哈忘了这一程序,不得不去火车站退票改期,换完粮票再走。

但是,票证制度的本身并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它只不过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经济发展的转机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其表现之一就是,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因此这时基本家家户户粮票都有所盈余。

当时,富余的粮票是可以用来兑换鸡蛋或是其他生活用品的,比如说,十斤粮票换一斤鸡蛋,100斤粮票换一个不锈钢锅。当时王颐安家中厨房里用的一个多层塑料三角架,就是用200斤粮票换的。

其实早在1985年,中国政府就规定“取消粮食、棉花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是中国农产品购销体制由统购统销走向“双轨制”的转折点。8年的过渡之后,也就是1993年,粮油商品实现敞开供应,粮票正式被废止,退出流通市场。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篇四:社会调查——粮票的故事

社会调查——粮票的故事

粮票——这个伴随了我们三十年的东西,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了,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收藏品,被放进了纪念册里,收藏起来。

姥爷在我小的的时候几乎是一直同我们居住在一起的,他老人家平时没什么爱好,退居二线后,就喜欢平时同一些老人们下下象棋,还经常同我讲述他的一生故事,而这些古色古香的故事里,讲得最多的还数腾粮食工作和有关粮食的成长和粮食的计划供应之类故事了。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国家由于粮食产量很低,所生产出来的粮食远远不够全国的广大农民、工人们食用,为了调节和控制国家的粮食需求以及市场供应状况,国家实行对粮食以及油料计划供应和分配。所以那时候,包括我爸爸在内部曾经历过的粮食的粮票和粮券 那时候,全国人民都很难吃饱肚子。除军队之外,任何城乡居民实行每人每月,按年龄和工种发放粮票,凭粮票到粮站购买粮食。

那时的粮票有两种。一种是全国通用粮票,一种是各省、市自行发布的粮票。全国通用粮票在全国范围内,无论什么

省市区都能凭此票购买到粮食,还有一种省间范围内购粮的省市粮票,只用于省间范围的购买粮票。 还有一些特殊的“粮票”—— 购买短缺工业品(如手表、自行车)的“工业券”和购买布料、衣服的“布票”。当年,人们想买这些短缺商品,不仅需 要攒钱,而且还需要凑够这些必需的票证。看到现在商店里的自行车和手表泛滥成灾,像是卖玩具似的,真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觉。

国家曾立法、立规,明文规定,所有粮食收购及供应权在国家掌管之中,任何个人和集体无权进行粮食买卖,否则,当投机倒把严厉惩处。粮票呢, 不得以商品交易形式在市场和民间买卖,谁违规了,谁将受到严惩的。国家实行统购、统销,这样有利于国家对粮食的管理和调控。粮食作为国家的国计民生加以重 视。可以这样说,在粮食极度缺乏的日子里,最可宝贵的是粮票,第二才是钱。你可以用粮票换到钱,但却很难用钱买到粮票。 那时,农民是没有粮票的。他们按照参加集体劳动的“工分”,可以分得“口粮”,如果不够吃,只能另想办法。一些农民用自己家的鸡蛋和蔬菜,与城里人换些粮票,以解决口粮不足的问题。

既是姥爷常讲的“老掉牙”的故事,又是我们国家的历史和过去。它足以说明我们的国家在那种特殊岁月,所采用的特殊方式、方法,对稳定国家大局以及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生存的一种必要的手段措施,这也体现出了当时共产主义对

人民的关心爱护 。

虽然粮票现在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艺术,一种民族文化。所以说,我现在也学着搜集粮票了。

篇五:粮票的故事2

粮票的故事

粮票—这个伴随了我们三十年的东西,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了,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收藏品,被放进了纪念册里。 六十年代初期,由于天灾人祸,出现了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上下都为吃饭发愁,一些地区甚至饿死了人。 记的1960年,当我走进中学时,老师让我们登记粮食定量。按照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确定每人每月的粮食分配数量。当时十三、四岁的男孩子,一般的定量是每月不到二十市斤(十公斤)。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粗粮(即玉米面),三分之一是细粮(即大米、白面),因此就需要用“粗粮票”、“面票”和“米票”来区分。另外,对食用油、白糖、肉、鸡蛋、牛奶、肥皂等副食和日用品,也要定量供应。

在北方,如果你想吃上一次鱼,或者嗑上一把瓜子儿、花生,只能等到春节来临的时候。即使是“人人有份”,也要排起长龙,耐心等待,凭本供应。对于买到手的几条冷冻带鱼和抄得发黑的花生、瓜子,人们绝对没有挑毛病的闲心,只会当作宝贝似的收藏起来,准备用来款待前来拜年的客人。

如果你要出差去外地,不仅需要准备钱,更重要的是准备粮票。由于全国各省的粮票都不相同,并且不能流通,所以到外地去时,必须用本地粮票兑换“全国通用粮票”。这种“全国通用粮票”,简直就是“硬通货”和“外汇”,仅用

本地粗粮票是不能换到的,需要搭配米票、面票和油票,才能换到,而且还需要单位开证明!

可以这样说,在粮食极度缺乏的日子里,最可宝贵的是粮票,第二才是钱。你可以用粮票换到钱,但却很难用钱买到粮票。

记得一次,母亲发现我生病发高烧,情急之下把刚刚领来的粮票塞进一本杂志中。等我们从医院回来,她却怎么也想不起粮票的去处了。这可是全家一个月的粮票啊!没有了粮票,食堂不能去,饭馆里的主食也不能买。也许您会说,不吃粮食没关系,多吃副食一样能活,还能减肥呢!可是,那个年代,没有粮食,也就没有多少副食可以买到。

当时的北京还算不错,在西单商场有时还可以买到“高级点心”和“高级糖”。所谓“高级”,不过是水果糖和核桃酥之类的,而且一市斤要五元钱;和一般职工每月四、五十元的工资相比,确实太贵了,所以才称为“高级”。即使是这样,大家也不得不抢着买。

我家一个月没有粮票,除了靠亲戚、朋友接济一些外,就只能吃“高级点心”了。我和弟弟正在长身体,每天只能吃几块点心,那段日子怎么过来的,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来了。不过,却记得后来我们找到了夹在杂志中的粮票,全家人喜出望外,从食堂里买回了许多“久违”了的米饭和馒头,一直吃到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为止。

在那个年代里,对于有城市户口的居民来说,所谓“粮食关系”是与城镇户口同等重要的。如果你想到另外一个城市去找工作,除了需要办理户口转移手续外,还必须办理“粮食关系”的转移,否则,你就无法吃饭。可见,粮食的短缺和实行粮票制度,对于人才的流动和农民进城务工,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那时,农民是没有粮票的。他们按照参加集体劳动的“工分”,可以分得“口粮”,如果不够吃,只能另想办法。一些农民用自己家的鸡蛋和蔬菜,与城里人换些粮票,以解决口粮不足的问题。

还有一些特殊的“粮票”—— 购买短缺工业品(如手表、自行车)的“工业券”和购买布料、衣服的“布票”。当年,人们想买这些短缺商品,不仅需要攒钱,而且还需要凑够这些必需的票证。看到现在商店里的自行车和手表泛滥成灾,像是卖玩具似的,真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觉。 现在的孩子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粮票,确实是幸福的。不过,看到机关食堂里被浪费的粮食,以及餐馆里吃不完而倒掉的山珍海味,又觉得他们幸福得过了头。

更让人不安的是,近些年来,农民或是种不起地、或是无地可种,纷纷弃农经商和进城务工,使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这样下去,是否又会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呢?中国的人口比六十年代增加了一倍,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养活自己,又

能靠谁来养活呢?

小小的粮票,蕴藏着许多故事,又时时提醒着我们: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解决好“三农”问题,就不能解决好中国的根本问题。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把过去的老粮票放在镜框里,挂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以此来警示自己,教育后代。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