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金婚电视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1:27:40 小学作文
金婚电视剧小学作文

篇一:电视连续剧《金婚》边看边评

电视连续剧《金婚》边看边评

写人生历程的电视剧有许多,写夫妻过日子的也有不少。听说郑晓龙搞了一部叫《金婚》的片子,写一对夫妻五十年共同生活的人生历程,每年用一集篇幅表现。这种写法挺吊胃口,想看看。但是电视台已经播放过了,特地租来分几次看完。

随记如下:

开篇在1956年,这是佟志与文丽结婚的第一年。既然限制在结婚生涯内做文章,每年一集,那么两人的恋爱相识过程写不写,怎样写是个问题。一种方式可以采用回忆追叙的方式,以后慢慢补述。假如补述的话,或者要有许多闪回镜头,这在电视连续剧中不容易采用。这部剧假如用这种方式,会“侵占”后面事件的叙事时间,也影响整体叙事风格。从后面的讲故事进程来看,本剧严格遵守现在进行时的时态。或者以当事人的陈述,以语言回忆来表现,这样做也有一定难度,回忆过于细密则话语稠密,难免叙事枯燥,会议粗略简约则达不到传情达意的效果,仅仅是交代过程而已。

本剧的方式是,两人元旦在大庄婚礼上相识,年底结婚。一年时间走完恋爱磨合的过程,又不违反本片每年一集的叙事原则,处理得比较巧妙。

大庄与淑珍的婚礼作为开篇,这是两个不可缺少的人物。一对对比性的婚姻,贯穿全剧。这好像是一面镜子,处处与佟文两人不同,但生活上随时贴得很紧。从这一点,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作者对婚姻观察的立体化。

疵点:佟志的发型不像那个时代小知识分子的样子,倒像是八九十年代以后的发型。那个时代有点知识年轻人,一般发型是不留鬓角并且剃得很高,头顶梳分头。

1957年其实是两人婚姻生活的真正开始。首先遇到的是性知识或说性观念的转变,这在今天年轻人身上,本不是问题,在那个纯洁的年代,的确是个问题,时代特色的插曲。

一年写一集,很容易沉溺于生活流的细碎中,而失去故事的张力。这在电视连续剧中是致命的,因为这种做法很容易失去期望中的收视率。怎样处理呢,本剧方式是,每集找一两个主题,围绕这些主题叙述,这样就不会失去焦点。比如第二集(57年)除了性观念启蒙这个主题外,还有两项:一是与大庄媳妇的矛盾,两种生活态度的撞击,这将贯穿全剧,一次写一点,慢慢再在进程中表现;一是关于苏联小说,夫妻双方的改造与反改造,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对方,现在年轻人也常见这种现象,真正成功改造过来的没有几例。

1958年是全国大炼钢铁的年代,在这一集中给与一定笔墨叙述。既然明确指明了剧情时间,不可避免地要交待故事背景,人物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但是时代背景的介入也有一个度的问题,比如57年反右,在工厂工人中影响并不大,所以只是在人物对话中简单交代一下而已。而大炼钢铁则对城市职工居民影响较深,片子给出了几场戏。后来六一年全国性的饥饿是影响到每一个国民的大事件,片子里不但给了几场戏,还有一定的冲突(戏剧的强动作)。另如大跃进、文革、非典等,都是如此处理的。

这些都是关于对于时代背景的融合方式,在这一集里已经规定了方法,以后不出其右。

1959年,大女儿佟燕妮降生。生男生女几乎是所有父母都关心过的问题,佟志与文丽也不例外。他们三个女儿,都被期望成儿子,引来的是失望。有了后一代,夫妻关系多了一层可以陈述的焦点。

时间在一年一年中推进,怎样既照顾到时间的流程,又尽量把某一件事情写的深入一些,可以看出作者是费了一定脑筋。但是由于不能腾出大幅篇幅深入挖掘,不能像其他电视剧那样在关键所在尽情挥洒,无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力度的缺失。这是本剧的不足之一。是不是先天

不足呢,又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呢?一时没有答案。

1960年,为了照顾年幼的燕妮,佟志的母亲从四川老家来到北京。婆媳关系是一组很能产生戏剧动作的关系,再加上文丽娘家的帮衬,故事更加复杂“可看”。够写的。这一集只是演习性质,因为不多久佟母就回四川去了。没有几年她老人家还要杀回来呢。

1961年,中国最困难的时期,饿死不少人呢。佟志夫妇为了谦让一碗米饭,大家都不吃,结果饭变馊了。两人大吵。这个情节设计得很好,起到一敲三响的效果。第一,挨饿的时代背景;第二,夫妻的恩爱;第三,恩爱之下的中度冲突是常有的,这并不是一对特别和睦的夫妻。

用老旧的概念,这段情节可以称之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细节。在电影戏剧中,少不了这样的情节支撑,人物形象也是在这样的精彩情节累进中逐渐完成刻划的。像这样的典型情节,本剧中有一些,但是精彩的值得反复咀嚼的并不很多。

1962年,文丽再次怀孕,伴随着心脏病。生男生女也在考虑之中,倒成了次要问题。主要问题是母女安全,进产房时候的生离死别感,作者狠狠渲染了一番。这也是最彻底的一次。晚年的时候,文丽癌症住院,也有那么一段,但是渲染的对象转向了儿女们,各有侧重才能不重复。

生下的女儿叫南方,在四川奶奶养大的。

1963年,这一集的主题是家庭财务,这个双职工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怎么老是入不敷出呢。结婚七八年了,为什么到今天才暴露这个问题呢?我看不是今天才暴露,是这集才顾得上写它,或者说是这一集美有别的主题了,找到了家庭财务。每一集都要有一个相对的中心么。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很多家庭像大庄家那样,一个人上班,养活一大家子。佟志和文丽这样的双职工,是很令人羡慕的相对富裕的阶层呢。因为那时人们的收入水平还很平均。搞成这样的原因,不会理财乱花钱是一个方面,作者有意安排也是一个方面。毕竟这样的情况在当初是普遍现象,不一定发生在佟志这样的家庭,权且拿来代表一下未尝不可。说到不会理财不会过日子,主要还在于出嫁前文丽的娇惯。说到娇惯的文丽,自然想起演员蒋雯丽。蒋同志表演的确不错,但是我看她的外观形象与文丽稍有距离。如果演员再清冷一些,脸部线条再劲挺一些,那么她不食人间烟火感会多一些。更符合本集这样的形象了。蒋的家庭气氛较多,小家碧玉的家。

1964年,多多出生。在犹豫着要与不要的时候,这个姑娘来了。他们开始考虑是否一劳永逸地避孕,是不是佟志做一下结扎手术。但是佟志深感恐惧,认为这和被阉相差无几。一个知识分子居然有如此愚钝的想法,令人哑然失笑。

男人要不要留一点私房钱呢,这一集也有所表现。

夫妻在家庭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剧作在适当的时候总要找出一些,拎出来写写。填补主题空缺的同时,丰富了剧作的表现空间。

1965年,分房子了。佟志搬出了集体宿舍的筒子楼。大庄一家,经过一番吵闹,也获得了一套同样的房子。还是与佟志一家对门。这样处理,在剧作上是省力的手段,如果再给佟家找一个新邻居,势必要增加描写新人物的笔墨,不如还要大庄一家出场来的顺手。

大庄可真是货真价实的配角,在适当的时候出现,代替观众问一些必须要知道的问题。必要

的时候出现,完成传递(走漏)信息的任务。一些富于表现力的行为作法,佟志不便行为的,也会按在大庄身上无妨。情节的穿针引线和性格的补充。

1966年,婚姻已经走过十年。回首看这几集,我们会发现总的基调充满了沉重,这沉重是作者赋予的。当我们步入二十一世纪,过上自以为富裕的生活以后,回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许会萌生不堪回首的苦涩。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其实当初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尤其是佟志这样的基层工作者,虽然物质相对匮乏,但是精神状态还是不错的,心态纯正无杂念。“感谢党给我们这样的幸福生活”,要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受苦人。剧作在基调上没有写出来这一点,也就是那是人们的阳光感。对艰苦生活的回忆,并不一定总是苦涩。比如美国西部片,写的那个蛮荒除开的时代,日子艰苦可想而知,但是个人英雄主义张扬的旗帜下出现的片子,并没有一点苦兮兮的感觉。

66年以后,中国进入乱世。文革闹剧开始,不得不腾出很多篇幅表现这个时代。

1967年,文革的日子,无非开会、批判、游行、大字报和串联。在运动的高潮期间,家庭犹如风暴中的帆板,所有的故事都跟着时代脉搏跳动了,没有什么可说的。

于是安排佟志出差,带上文丽。住旅馆的遭遇,一段黑色幽默。调节节奏的插曲。

1968年,复课闹革命,燕妮回到学校。课程被耽误了,教育子女方面出现矛盾。佟志两口子,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确没有操过什么心,自然发展。如果有今天当爹当娘的一半心思,也不是这样的做法。那时候都这样。

二女儿南方回到北京,于是母亲和两个女儿形成三角关系,微妙的矛盾组合。

1969年,佟志父亲去世,母亲来北京,这是长住了。家庭关系里最难处的婆媳关系又一次摆上日程,不过请放心,出不了大事。为什么呢,这和本剧编写方针有关。剧情发展到现在,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编剧方针有一层“中庸”精神在左右着。对于事件深度,不能尽情挖掘。对于事件进程,也尽量克制不完全展开。同样的事件,放在其他剧目中(比如专写新婚题材的、婚外恋题材的),也许会写得很详尽,深挖猛追。本剧的克制,是避免冲淡时间流淌这个潜在的大主题。就像一棵大树,小枝小杈和不大的树瘤不影响主干的笔直,如果横生一个粗壮枝杈,就会改变整个大树的形状。

所以,剧中的矛盾动作,一般也采用中度原则,不能过强。剧中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用外力情节因素化解,使之不致于太过。前面几集都是这样处理的,后面的婆媳关系应该也是这样。

1970年,一对正常的夫妻,性生活是生活内容的重要方面。假如专门针对这个主题展开,整他个几十集连续剧也不在话下。本剧写金婚,对这件事当然会涉及到,节制的涉及到。初婚时候所谓的性启蒙,之后则点缀在各个剧集的情节间隙中。本集多写了几笔,因为他们有了不和谐。

这费不了多少笔墨,于是又安排一次佟志的外出。这次是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全国性的。遇到渊源人物方卓娅。插曲而已。

1971年,意外,文丽又一次怀孕。她终于痛下决心准备人工流产时,被婆婆冲进手术室力挽狂澜阻止。大宝诞生,第四个孩子可是儿子呀。

这几集有点焦点分散的感觉,按常理来说,这样进程平缓的电视连续剧,不可能每一集都绷得很紧,长程来看要有张有弛。这几集就是弛。

1972年,孩子出生,母亲的注意力转移,父亲被冷落。这在一般家庭都挥发生,只不过佟家发生在结婚十七年,而不是像别人是在两三年的时候。大宝挤占爸爸位置直接表现在占据了他床的位置。

图奈何的佟子,发现自己头上居然出现了白发,大惊小怪一番。其实四十多岁的男人,出现几根白发,并不值得搞这么大的动静。作者这样写,主要还不是写白发,是想要通过白发写出男人的中年之痒。步入中年,对时光流逝马齿徒增的恐惧,大概每个人都会有,但不一定表现在白发上面。空泛的发几句感慨,也是一种方式。但是在电视剧中不免缺失形象,于是具体物化在白发上,惊诧一番。这样,后几集文丽的更年期紊乱,才不会过于孤单呢。 大女儿燕妮也有了成人之痒,因为她来月经了。

1973年,佟志所在军工厂在三线有一个分厂,大量需要干部。大庄去了,得到重用。佟志蠢蠢欲动,文丽很不情愿放他走,但是关涉他的前途,又不便过于阻拦。这一集的中心就是三线,副线则是文丽与婆婆之间的矛盾,矛盾还是围绕是不是放佟志去三线。

这一集在我看来是开篇以来最好的一集,情感真挚到位,描绘的层次也丰富感人。

1974年,佟志如愿以偿地去了三线,两口子开始两地分居的日子。人这一辈子,夫妻几十年,什么情况都有可能遇到。作者安排他们两地分居,剧作更有代表性了。这一集和前一集,感情比较真挚,如酿醇液,有味道。然而本剧全篇像这样的投入真还不多。同是郑晓龙导的片子,我以为《北京人在纽约》更好一些。技巧是另外一个方面,主要是凝注血肉的区别。前一剧看的时候颇能牵动观众心灵,虽过去十几年,印象仍然十分深刻。而本剧,虽也能引人思考一些问题,但是隔岸观火,不会牵扯观众挂心了。

李天骄出现了。本来以为这只是一个伏线,以后适当的时候启用。没想到是立即见响的,下一集就发展了。

1975年,因为与李天骄走得很近,传到北京总厂,为文丽知晓,闹着让领导把佟志调了回来。两地分居结束了。

从剧作技巧角度分析,两地分居的日子似乎短了一点,因为两地分居有很多文章可以展开细些,都没有来得及着手呢。也许作者觉得这样东一笔西一笔的写两地不容易组织结构,所以尽快收束到一地。其实不然,影视剧作中以两地遥望的方式,成就了很多优秀之作。现成的好经验很多呢。

1976年,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门槛,片中带了几笔,天安门诗与毛泽东的去世。对于佟志来说,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潜伏在家舔舐伤口。剧作角度看,这又是一集过渡的剧集。文丽刚把佟志闹回来,多少有点歉疚,不会主动开战。而佟志,身心疲惫,多少有点心灰意冷。人们都说婚姻有七年之痒,这一对夫妇结婚至今三个七年了,这时候的感觉仿佛是别人的七年之痒一样。

文丽学校来了一个帅小伙夏老师,一看就知道后来有戏。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镜头语言过于强化,经常的效果是等同于直接告诉观众,侵蚀消弱着观众感同身受的敏感性。不像电影表现展现的成份多,让观众自行参悟出来的时候多,时刻提醒观众多睁一只慧眼审视。所以人们说多看电视剧会令人智商降低,道理就在这里。

1977年,佟志回来当了车间主任。刚刚过去的事情,将要翻过去的时候,李天骄来车间当佟志的助手。重复前两年的故事。同义重复,了无新意。

也许有人会说,人家故事就是这样么,怎么办。非也,所有故事一旦进入作品,就不是生活的原型了。编剧的任务就是编织一个好故事,这样才能谈得上高于生活。所以,像本集这样事件重复,也要有可能挖掘出新意,写出它的不同处。否则就换一个故事吧。

1978年,李天骄很快提升进入技术处和分厂书记,凭着她的学历也许还有背景,步步高升。文丽则被小夏小小纠缠了一番。没有焦点的一集。总的感觉,这前后的几集,写的比较烂。没有中心事件,也缺乏中心主题。不过一部长篇,有那么几集力量松懈,是允许的。

1979年,记忆中燕妮好像刚刚步入青春期,这就开始谈婚论嫁了。对于已经成人的子女,如何管教,或者说如何把自己的意见适当的让子女接受,对于佟志夫妇来说,是新课题。燕妮执拗地认准了并不出色的刘强,丝毫听不进去父母的建议。以后的日子将证明父母的正确性,燕妮们会后悔么?一般不会,青春的代价。

文丽的更年期开始了。

1980年,佟家四个孩子,子女之间的矛盾是避免不了的,任一家庭都这样。本剧没有怎么写孩子们的矛盾,竟顾写大人了。这一集对姐妹矛盾有所表现,不过这时候他们都是大人了,写的也是成人后的姐妹矛盾。

1981年,深圳分厂有一个机会,对佟志来说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了。然而由于李天骄在那里当书记,文丽再次暗中阻挠了佟的远行。

婚姻到了空前的困窘期。每次婚姻危机都有主动离心的一方,这次是佟志。他们此前和此后真真假假闹过几次分居,大多数是文丽主动离心,佟这种心如死灰的时候还不多。对事业的破坏,对男人来说是致命的,不可原谅的。

1982年,婚姻在破裂边缘地带徘徊。本剧中每次婚姻矛盾,人们同情的偏向大体都在佟志一方。故事就是这样编的嘛,其实这样编故事的深层原因是男权中心思想作祟,至少在本剧中是这样。女一号文丽是小学老师,学校和教学场面很少出现。男一号佟志则不然,车间操场是他和大庄的经常活动场所,占用镜头时间很多。剧中人物也是男系为多。以男方的角度审视这一切,包括两人的关系,自然会带有一定倾向性。一个从审美角度观看的观众,要能从这倾向性后面读出另外的内容。

1983年.这一集集中写文丽的更年期。上面我说到倾向性,在如何表现文丽更年期方面,也能窥见倾向性的影子。人们都知道,更年期是女性(或有的男性)不可避免的年龄阶段,在别人看来固然有许多不可理喻或可笑的举动,殊不知经历者本人是多么艰难地苦熬这段时光。所以身旁的人,要多予理解,帮助她渡过难关,佟志就是这样做的,表现良好的丈夫。不能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对待她,本集编剧就是这样做的。这一集基本上是作为一出喜剧来写的,全剧喜剧的写法很少,唯独这一块冒出来,这有失厚道。怎样处理比较好呢,我看最好是站在女方的立场上去写,从内在角度揭示出他们怎样的处境艰难,所谓的无理取闹的内在生理缘由,这样下来站位点高了,剧作厚度也会增加不少。

1984年,李天骄成了部里的处长,已经超过佟志了。出差开会时两人见面相聚。

这一集有一个地方似乎是疏漏。燕妮的工作,佟志特地在文丽面前表白,多亏李处长(天骄)帮忙,才安排下来。但是后几个镜头,燕妮还是在天车上干活,工作没有变。因为在前几集燕妮谈恋爱时,就是在开天车的。

篇二:金婚

这些日子,有了点闲功夫,重温热播电视剧《金婚》。本来,我深知自己容易迷恋电视剧的一集又一集的情节,怕沉迷进去不能自拔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安排,于是,在最初几集,我刻意地回避了。可是,闲暇时同事对剧情的谈论以及女主角扮演者蒋雯丽和男主角扮演者张国立的人格魅力使我终于禁不住“诱惑”,义无反顾地投入进去,伴随着主人公的悲悲欢欢,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愉快的夜晚。

昨天下午,看电视,在一档访谈节目中,演员蒋雯丽提到她对“金婚”的理解。她说,过去的人们,由于没有选择或者选择太少,感情比较单纯,夫妻们反而能够容易相守到老;现代人,却因为选择太多,又太自我,反而很难相濡以沫。

这句话,我听了很有触动。的确,现代人,一方面享受着现代化的优越和便捷,另一方面,却由于面临着太多的诱惑和选择,从而使感情更容易迷失甚至破裂。试问,在现如今的年轻夫妻中,有多少人能够最终迎来“金婚”的喜庆呢?身边的很多熟人,不管是同事、同学或者朋友,有的已经离婚,有的濒临分手的边缘,还有的总是抱怨着爱人的不体贴和不和谐。难道现代人的婚姻真的更加脆弱更加不堪一击吗?

记得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位学者总结了婚姻的几个状态:可意、可过、可忍和不可忍。“可意”是所有夫妻都追求的最佳婚姻境界,只可惜能够达到的几近寥寥;“可过”是绝大多数夫妻都容易达到或曾经经历的状态,然而生活中的零碎琐事或者恩怨纠葛极易使婚姻滑向失衡的边缘。是“可忍”还是“不可忍”?很多夫妻都面临着这样的艰难选择—咬咬牙,再坚持一下,也许一切都过去了,于是,生活重新恢复了平静,甚至又回到“可过”的状态;如果一味地计较个人得失,纠缠着爱恨情仇,那么,婚姻长时间处于“不可忍”的状态,最后,只好以感情破裂宣告婚姻的解体了。

常听到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提起他们婚姻能够长久的秘诀时,都是无一例外地说到忍耐和宽容。“结婚前睁大双眼,结婚后闭一只眼”,这是老一辈们语重心长的告诫。“难得糊涂”,据说是最好的婚姻哲学。就连电视剧《金婚》里也设计了这样的情节:男主人公佟志在“三线”建设时遇到了年轻貌美的女大学生李天骄,于是,在寂寥和落寞中,两颗孤独的心发生了碰撞。在佟志看来,李天骄的青春活力,使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变得年轻起来,男人的害怕苍老的本能和抓住青春的心态,使他开始渴望激情,追逐欢乐—虽然,在他看来,“连手都没有碰过”,他和李天骄的交往应该算是光明磊落、纯洁高尚的,可是,倘若,后来他没有被提前召回北京总厂,没有很快回到妻儿身边,谁又能预料,在封闭的穷乡僻壤,于单调乏味的工作之余,他们俩的交往会走多远?

特别是,若干年后,李天骄由于工作需要又和他走近了,两人上班时亲密合作,下班后缠绵谈心,甚至在一个夜晚,李天骄即将调走之际,佟志应邀走进了她的宿舍—这也许是李天骄刻意安排的最后的机会,毕竟婚姻的不如意使她更加迫切地想完全拥有这个她牵挂了十来年的男人。不巧的是,那夜佟母的猝死彻底击碎了这两个人的浪漫和企望,佟志因为对母亲的愧疚而自责,李天骄也怀着幽怨远离了。

在这一集中,剧情的镜头不断地切换,一边是丈夫和红颜知己在酒吧里喝着咖啡说着情话,温馨而浪漫,一边是妻子在家操持着家务,服侍着年迈多病的婆婆,照顾着年幼上学的儿女—镜头的变换带来了很强的冲击力,相信也刺激着电视机前的每一个观众,“如果婚姻的保全必须以女性的隐忍和负重作为代价,那么,这样的?金婚?,不要也罢!”电视机前的我,

禁不住愤愤地说道。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步入老年的佟志终于慢慢地习惯起平淡而真实的家庭,他知道生活把他和妻子紧紧地捆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了。至于和李天骄的情缘,那是他心中一个曾经的美好和浪漫。不过,若干年以后,当他又和远嫁国外的李天骄相遇,此时的她已经面目全非,陌生得令佟志很是失落和伤感,于是,所有的感念和情愫在他心中终于灰飞烟灭。

再后来,佟志终于实实在在地眷恋着为他生儿育女洗衣做饭的老伴,那夜,当两人躺在床上感受着好友大庄痛失老伴的悲痛时,互相凝望着,依恋着,那种相依为命的神情,再一次令电视机前的我有些动容—婚姻中,我们总是需要坚持和坚守。只有到我们年迈苍老的时候,只有到我们互相依赖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彼此的温度和宽度,才能真正感受到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难得和美好。也许,为了给爱一条生路,所有的忍耐和付出,所有的委屈和辛劳,都是值得的。

我想,某种意义上,电视剧《金婚》,在拷问着我们对感情的忠贞度,在检验着我们对婚姻的容忍度,同时,也在衡量着我们对生活的期望度—如果,我们对爱情多一些忠诚,对爱人多一些宽容,对未来多一些期盼,也许,“金婚”并不是一个梦。

因为,幸福,就在彼岸。

篇三:观优秀电视剧《金婚》有感

观优秀电视剧《金婚》有感

从早年的《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到前段时间热播的《你是我爱人》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演员张国立一度活跃在电视剧坛,其塑造的各种经典人物形象历历在目,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属《金婚》。

这个冗长的故事讲述了漂亮的小学语文老师文丽和重型机械厂技术员佟志的整个婚姻历程,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横跨五十年,岁月流沙般逝去,爱情却在柴米油盐中渐渐得到沉淀。

这对再平凡不过的夫妻,就好像生后在我们身边一样亲切。他们从相遇到相知,再到相许,在懵懂羞涩中走入婚姻的殿堂,也曾吵过架、拌过嘴,遭遇过婚后的精神出轨,而后又在养育四个儿女过程当中展现出的各种琐碎等等,虽不跌宕起伏,却也引人揪心。整部电视剧最大的波澜就是夫妻俩的小儿子因车祸而失去生命,花甲之年的伉俪白发人送黑发人,悲拗欲绝的同时相扶相搀,依旧用心经营家庭。

作者采用编年体,一集表现一年,就是这样一部严实的作品,用最真实的、最细腻的、最贴近生活的手法,描述出“高高低低都是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态度,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让人唏嘘不已。

对《金婚》的感触是随着剧情而变化的。看到他们恋爱,会联想到自己年少轻狂的岁月,与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一幕幕时时浮现眼前,嘴角都不禁泛起笑意。看到主人公在生活中摩擦出的小矛盾,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亦会感慨,现实生活中委实在所难免。看到他们因为第三者让婚姻进入困境,更会质疑曾经坚信的海枯石烂是否真的存在于现实中,又有多少人真的会幸福牵手直至金婚。

是上帝赋予我们的东西太少了,还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了?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清晨的吻里,在出行前的拥抱里,在日常的短信里,在锅碗瓢盆里,在睡前的洗脚水里,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可是奢侈的人儿们,总要在走好多好多的弯路之后,才会猛然发现,原来幸福那样简单。

《诗经》中说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便是两千多年来人们对爱情、婚姻的美好愿望,那样朴实无华,却又那样真挚有理。老祖宗们用多少年的时间才凝练出这样高境界的八个字,而创作者们又用了多少文学造诣和生活感悟才能通过几十集的电视剧,表现出这幸福的真谛——“金婚”,实比黄金珍贵。

五十集的电视连续剧,让柴米油盐的生活跃然大荧幕,表现出多少人身边的故事;五十年的时间,让国产电视剧从一个符号进化为一种生活方式,电视剧是生活的戏剧化投影,电视剧能准确折射出社会变迁——是的,没有人敢忽视电视剧的魅力。

篇四:结婚多少年是金婚?

结婚多少年是金婚?

提到金婚我们通常第一个问题就是多少年是金婚呢,结婚多少年才可以称得上是金婚呢,金婚确切的说法是结婚五十周年,也就是半个世纪,金婚的意义是指婚姻长久,两个人相知相守,共同度过人生,就像金子一般的爱情坚不可摧。之所以为什么这样称金婚,似乎是约定俗成的,好像没有特别的典故来解释。

提到金婚不得不提一部电视剧,那就是《金婚》,是由张国立和蒋雯丽主演的,这二人很好的诠释了金婚多少钱。共同度过50年是多么的不容易,虽然片子很长也看了很久,但是从中看到了爱情的酸甜苦辣和人生的悲欢离合,确确实实让我们这些成天把爱挂在嘴边的年轻人也好好知道了如何去爱一个人和掂量下爱一个人到底是怎样的。金婚50年如果在情书里,那就是山盟海誓,海枯石烂!只用风风雨雨一起走到老的夫妻才有资格说,金婚是我们最好的见证。

多少年是金婚,相比你已经知道了吧,整整50年,那么我们该怎样相处,怎样共同度过50年呢?

1.相互尊重。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相互尊重。家中的事情要共同商量,要耐心说明解释,在子女和外人面前,要注意尊重对方。夫妻之间应该不分高低贵贱,不分能力大小,只要是相互尊重,才能有金婚的基础。

2.相互信任。在爱情中相互信任是极其重要的,猜忌是破坏夫妻感情的无形杀手。如果两个人没有基本的信任,那么金婚是无从谈起的。

3.相互体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老年人,说明了相互宽容、忍让的重要意义。夫妻之间难免吵架和拌嘴,遇事情多多谅解,不要指责对方。

多少年为金婚,似乎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该如何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人生,相互扶持,相互体谅,两个人之间充满了爱,金婚也是指日可待的,想要在金婚的时候庆祝

一下,你必须懂得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只有风风雨雨一起走到老的夫妻才有资格说,就像一副画面,两个人相互搀扶在雪地里走呀走呀走,步伐或频率一致、或一左一右、或少许凌乱,但是牵着的手永远不放开!!http://www.crd.cn/education

篇五:金婚里的爱情观

燃金嬉》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嫣姻家庭ffl值观的变迁 口李芸尹松波

%锋?~i‘r1‘。,。“。_‘t,弭,、,:”t。,。:+。 _ 、“ I。ji端;

∥ t’

i,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每 口o

≠会转型,中国的婚姻家庭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本一 彳:一

嘉文从家庭伦理电视剧嬲融酚说起,从择偶标准.生育观,÷

邑夫妻关系.性观念五个方面来探讨婚姻家庭价值观的; 孽=,

;变迁· ,;

爹关键词金婚婚姻伦理价值观变迁i;

蠹中图分类号:C913.13 文献标识码:A ;

%‰??一~、。;。。n,囊t 。÷、二?。|z,:魏

婚姻永远是人类常话常新的话题。三十多年来,“改革”和 “开放”就像两个历史车轮把中国带向了市场经济,中国社会的

各个层面的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婚姻作为社会的基层 细胞,发生的变化也是无可比拟的。而今,婚姻家庭领域中

各种现象和问题纷繁复杂,透过层层迷雾,我们可以发现,主宰

这场婚姻家庭变革的乃是人们的婚姻家庭价值观。2008年火 爆银屏的家庭伦理电视剧《金婚》被奉为中国婚姻家庭的“活化

石”,它以小见大,以1956年——2005年间,普通老百姓的婚姻

家庭生活为表现内容,折射出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婚姻家庭价值

观的变化。

‘金婚》是由郑晓龙导演,蒋雯丽和张国立联袂主演的一部 家庭伦理电视剧,它以平民化的视角,用编年体的形式描叙了

一对平凡夫妻佟志与文丽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到2l世

纪的风雨五十年,真实而细腻地浓缩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婚姻生

活模式,堪称中国婚姻的“百科全书”。改革开放后,婚姻家庭

价值观的变迁主要体现在择偶标准、生育观、夫妻关系.性观念

等方面,这些变化在《金婚》中都能一一寻到。

一、择偶标准:情感为基础的前提下,更加看重个人 的个人特征和属性。经济因素的成分日益增大

择偶是指社会个体选择配偶的行为,是婚姻建立的前奏。 丽择偶标准则是指男女选择结婚对象的条件或要求。择偶标 准具有时代性,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

改革开放前,人们在择偶时比较倾向于政治动机,虽不乏 爱慕之情,但对方的政治身份往往成为人们择偶的首要标准。

《金婚》中,男主角佟志在向文丽求婚时,为了博取文丽父母的

同意,还刻意强调其三代都是产业工人都是工人阶级这一政治

成分。八十年代以后,我们从剧中已经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在择

偶标准上刻下的烙印。佟志的大女儿燕妮的第一次婚姻就摈 弃了家庭条件和个人条件中的“硬件”,完全以感情为中心,尽

管最后燕妮的第一次婚姻由于不够理智而以失败告终,但在燕

妮的第二次择偶时,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后大多数人的择偶倾

向,那就是在情感为基础的前提下,更注重配偶的个人条件,特

别是内在条件,并且兼顾经济因素。燕妮在选择第二任丈夫程

洪阳时,不在乎彼此的年龄差距,也不在乎对方的长相,而仅仅

是出于对方成熟稳重,彼此都情投意合,而且程洪阳自己开公

司做老板,虽然一开始收入不是很稳定,但到后期经济状况日

渐增强。佟志的=女儿南方的婚姻更是这种择偶标准的典型 写照,南方和丈夫苏戈是大学恋人,彼此的文化层次.素质及价

值观念等都更接近,共同语言更多,更容易互相吸引,这也为后

面苏戈患上了睾丸癌,南方还对其不离不弃奠定了感情基础。

卢珊与佟志的小儿子大宝一开始恋爱时。虽然可能更看重的是

经济因素,但在大宝被人陷害面临破产时,卢珊还选择和大宝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金婚电视剧)

走进婚姻,就足以说明改革开放后,在人们普遍的择偶标准

中,

感情还是第一位。

=、‘‘少生、优生、晚育、优育”的生育观为大多数家 庭所接受,不生育的‘丁克家庭’日渐增多,生育的性别 差异日渐缩小

生育观是人们对生育行为及生育结果进行认识的一种理 性活动。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家庭伦理关系的轴

心由纵向的亲子关系转为横向的夫妻关系,夫妇(核心)家庭成

为了家庭结构中的主导形式。通常核心家庭被认为具有生育.

经济.性及教育的功能。虽然在目前的中国,生育依然是传统

家庭的主要功能,但改革开放带来的多元文化、避孕手段的多

样化及“计划生育”的深入人心,家庭具备了生育计划的可能,

生育的动机不仅仅为了“传宗接代”。而是越发趋向于家庭和自

身情感的需求。‘金婚》中,佟志的二女儿南方的丈夫患了睾丸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