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45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49:41 作文素材
篇一:读《活着》有感
读《活着》有感
活着一词承载了多少情感、力量和意义呢?活着是生命的持续状态还是生命的进行时,或者说是灵魂永恒的追寻。
看完《活着》,却无法叙说“活着”。 因为发现很难去说,在这么沉重的话题面前,似乎每一句话都显得苍白而无力,每一声叹息都显得那么的无奈;然而,活着,是我们此刻正在经历的状态,是进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直至那一天,我们在神的台前接受审判,而从那一天起,我们将在永恒的国度中活着。活着和永恒,有人只看到了一部分,没有永恒的价值,愚昧地活着;没有了永恒的方向,迷茫地活着;没有永恒的期待,艰辛地活着。有些人也只看到了另一部分,于是没有脚下的道路,漂浮地活着;没有现实的根基,空想主义地活着;没有真理的指引,被动地活着。
可是当我们听着福贵将自己的故事经历细细道来,感觉着他活着的状态慢慢变化:年少无知时,萎靡地活着,无视父母的关切,无视妻子的艰辛,无视现实的责任;为赌博而输掉了所有家产;风云突变后,挣扎地活着,情感上体会为父为夫角色的重担,战场上经历生存的残酷抗争,生活中面临活着的底线挑战;看尽生死后,麻木而乐观地活着,无泪无述,无牵无挂,也无欲无求。我们会默然发现,活着仅仅是一个词,仅仅是一种状态,悲惨抑或凄凉、苦难抑或无奈,无法展现它的全貌,可是哪怕是其中一方面都让我们无法深入触及。 《活着》这部小说以时间为主线,讲述了福贵如何从无所事事的“败家子”变成了到持家生活的“顶梁柱”,如何从一个游混于社会的阔
少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佃农,如何从刚开始的淡漠亲情到后来饱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小说中,作者对于“死亡”进行了匠心独运的安排。父亲的死第一次把他从生活中唤醒,使他开始谋求自己的生活;老全以及伤员们的死使他开始了解到战争的无情和残酷,生活的残酷,更让福贵体会到了家的温暖;就在他与家人团聚之时,母亲的死更是引发他对自己深深的自责,也让他刚刚品尝到亲情的心跌落谷底;就在一切趋于平静的时候,儿子“有庆”的死再次给了这个家庭以沉重的打击;人近暮年,就连唯一支撑他活下去的希望——孙子“苦根”,也离他而去,死因是撑死的??现在看来近乎荒谬的情况,也是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遭遇,集中反映在主人公福贵的身上:亲人的离去,生活的疾苦??一次又一次地体会着从天堂直坠入地狱的感觉。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死亡”来表现“活着”的手法,真是让读者哭干了眼泪。
作品的结尾:“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有着海一样深沉的意境,当这样一位老者的一生赤裸裸地展现在眼前,突然就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变得那样渺小,微不足道。福贵用这样一句话回顾自己的一生: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看着身边所爱的人一个一个相继离开:令人胆颤的医院,
带走了最亲挚爱的亲友,小外孙又这样悲惨地离开了??福贵所发出的感叹是那样得苍白、无力,却又是那样得撕心裂肺!
我不得不感叹余华真是一个冷酷的作者,不动声色地用他冰冷的笔调让我们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他丝毫没有犹疑,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惊觉原来命运竟是这样作弄人。每看几页,都有眼睛湿润的感觉,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从文学角度说,《活着》可以称为一部不朽的著作。因为这一部小说,绝不是仅仅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它还客观地反映某种现实,并通过作家自己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所传递的情感。其间虽有夸张,但不失真实;虽有描写,但不失质朴;虽然写实,但不乏可读性。
可以这样说,读余华的《活着》是一种精神的震撼。当身边的人一个个远去,主人公仍然坚强乐观地活着,尽管这一路太过平庸,这生活如此艰辛,总在埋头活着,这使我想起了多年前听到的一句话“活
着,像狗一样地活着”。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对自己无疑是一种打击,自己仍旧要好好地活着,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
而我们亦要好好地活着,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或许,这是读完这部小说最切实的感触
在一个阳光和煦的早晨,福贵老人正坐在田埂上看着老牛,平和地说:“福贵啊,你陪伴了我这么多,我真舍不得你啊!”老牛低下了头,福贵闭上了眼,安然的睡去了。他面带着笑容,是多么的平静和踏实。他这一睡就再也没醒了。
福贵是一个历尽艰辛仍活得坚韧的人物。在他的一生中,苦难无时无刻不陪伴着他,他福贵过,败落过。赌博气死了父亲,被抓壮丁时死了母亲,大跃进时死了儿子,文革时死了女儿,随后又死了女婿、外孙。到老时寂然一身,只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给了你取名“福贵”,对着老牛喊“家珍、有庆、凤霞、二喜和苦根”(福贵的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和外孙)。其中的辛酸让多少人为指挥泪。福贵的一生是遍体鳞伤的,是满含泪水的,但他依然活得顽强、乐观、善良,依然唱着“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他知道活着不容易,但他却忍受着生命赋予的责任,体味着生命生命的坚韧与苦涩、美丽与创伤。
苦难让福贵伤心难过,但同时他又感到非常踏实,他为全家人送了葬,为自己准备了十元钱,留给死后埋掉他的人,他只求和家人埋在一起。读到这里,我再次哭了,我已记不清自己为福贵一家掉了多少眼泪,深深地被他一家所感动着。有时想想,生命还真是让苦难与
美丽并存。厄运总是惦念着福贵,但幸福也总是眷顾着他。他有着幸福的家庭,有着不离不弃的妻子家珍,聪明懂事的女儿凤霞和儿子有庆,还有着孝顺的女婿二喜和可爱的外孙苦根。在美丽与悲怆中,悲怆将美丽肢解得支离破碎,而福贵确以坚韧的态度微笑着对待生命。
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从文学角度说,《活着》可以称为一部不朽的著作。因为这一部小说,绝不是仅仅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它还客观地反映某种现实,并通过作家自己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所传递的情感。其间虽有夸张,但不失真实;虽有描写,但不失质朴;虽然写实,但不乏可读性。
可以这样说,读余华的《活着》是一种精神的震撼。当身边的人一个个远去,主人公仍然坚强乐观地活着,尽管这一路太过平庸,这生活如此艰辛,总在埋头活着,这使我想起了多年前听到的一句话“活着,像狗一样地活着”。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对自己无疑是一种打击,自己仍旧要好好地活着,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
而我们亦要好好地活着,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或许,这是读完这部小说最切实的感触。
比起福贵,或许我们该有所反思,在泪水的背后,我们该学点什
篇二:读余华《活着》有感
读余华《活着》有感
38060132
王磊
前段时间在别人的推荐下,读了余华的这篇小说《活着》,小说不长,我用了一个下午就读完了,读完后感触很深。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以前的我从来没有仔细想过。上小学时,我不会去想这样的问题,因为那时我还年幼无知;上初中时,我不会去想这样的问题,因为那时无忧无虑;上高中时,我也没有去想这样的问题,因为那时想的是语数外,想的是高考;上了大学,我应该去想想这个问题了,但是因为我来了北航,学了计算机专业,每当诸如此类的问题出现在我脑海里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我是个理工科的学生,这类问题不归我管,于是我一次一次的逃避了这个问题,直到我读了《活着》这篇小说。
用作者的话来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小说中以“我”一位旁听者听一位老人讲述他的过去经历的形式展开。老人用平静的口吻讲述了他自己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老人叫“富贵”,年轻时是一个地主少爷,经常在城里吃喝玩乐——嫖妓、夜以继日地豪赌并乐此不疲,常常十天半月不回家。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风光,然而好景不长,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很快让他付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代价——由于半年赊账的积累,把祖辈留下的家产在一夜之间输得精光,从此由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所有的风光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荡然无存。他也从此一蹶不振,日子越过越穷苦,厄运的阴影总是追随着他的脚步。父亲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在从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死了。他为病了的娘到城里买药时被抓壮丁,此后的日子饱尝颠沛流离、飘无定所之苦。快两年时,他终于死里逃生,回到了家,得知母亲已病故,女儿凤霞因为一次高烧,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原以为一家人终于团聚可以过好日子了,谁料,苦难才刚刚开始——唯一的儿子在一次意外的采血事故中被冷漠的医生夺去了生命;女儿凤霞终于长大成人还找到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却死于了生产;妻子家珍死于软骨病,她一生忍受苦难,唯一的心愿就是与福贵从今以后再不分开;女婿二喜死于工地的事故;死神连他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都不肯放过,居然因吃豆子而撑死了!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相继死去,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四十年后,他仍然活着!并买了一头老牛,取名“福贵”相依为命。
个人觉得悲剧是所有故事模式中最有心灵震撼力的,往往可以一举击破一个人的心理防线,其影响也更深远,短则几天,故事情节依然萦绕在脑海中,多则月
余难以自拔。虽然经历将近三年的工科教育,让我感到自己的思维已经变得逻辑而机械,但是读完后,我还是禁不住的去想那个问题“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小说的主人公的一生太悲惨了,如果说他倾家荡产是因为当少爷时挥霍无度的报应,那么这报应自那一开始就没有结束过。从地主少爷变成佣人,被抓去当兵,经历土地改革,自然灾害没有饭吃,又经历文革的动荡,这些生活上的苦已经将一家子的人折磨的很惨了,但“富贵”还是要一次一次接受亲人各种意外死亡的打击。最后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了,他只有和一头老黄牛相依为命。想一想“富贵”的一生,尤其是以我们现在人的观点看,那样的生活不单单是没有意义,更是没有让人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但主人公却一直坚强的活了下来,什么都没有了,可是什么都没有击垮他!我看不出他活着的希望是什么,但我知道他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希望和力量啊,支持“富贵”挺过那一切的苦难。
上了大学后,我逐渐明白,人来到这世上就是要受苦的。上高中时候在我的想象中大学生活一定是非常快乐的,但实际品尝了快三年的大学生活后,我明白那是的我太天真。上学期上过一门世界三大宗教的选修课,清晰的记得老师在讲佛教时说过,人的脸就是一个大大的苦字。我们每天拼命的学习,为了什么,实际点人说为了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当我们真的开始工作了呢,我们又要拼命地工作,这又为了什么,正常的人会说为了多赚钱,生活更好。我们就是在自己编织的一个一个谎言中傻傻的奋斗。有时候我们可能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感到生活太苦太累,但看了这篇小说后,我觉得现在自己生活中的那些小困境,根本算不上什么。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想想我们的来路,哪一步会是轻松快活而长久?来到人世的一瞬,我们就开始承受来自时间和空间的无形挤压。于是,坚忍的存在下来。活着,总有一抹挥之不去的悲情色彩!想要活着,就要学会忍受!忍受责任附加给生命的沉重,忍受现实给予生命幸福又残忍剥夺幸福的痛苦。
《活着》这部小说,使我明白生活是平淡的,这种平淡不是说生活的无聊、无趣,而是指它不是异想天开的一步登天,这种平淡它需要我们懂得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的一切成败得失,懂得我们追求的理想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懂得我们渴望的幸福和羡慕之种种其实就在身边。活着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活着的力量;活着就是不屈,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心中信念的灯亮着,所有的绝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么。相信逆境和磨难不是憾事,相反,它是人生最宝贵的营养,因为只有经历磨难的洗礼,人才会成长,才会懂得珍惜,去珍爱生命,去感受生活!
篇三:读《活着》有感
活 着
———读余华《活着》有感
活着,也许这两个字是对所有人再简单不过的两个字,只要还能喘气,还能有口饭吃,不管你有没梦想,不管你有没有好的工作,都能活着。
在今天,活着,是一切的基础,只有活着才能拥有想要得到的一切。而在福贵活着的年代,所有的一切,竟然成为了活着的全部代价,亲人、健康、人权、还有尊严。
徐福贵的一生,几乎经历了中国过去60年里所有的灾难,这些灾难都一点一点的刻画着徐福贵的皮肤与心灵。让这位老人在经历了这些波涛汹涌后,还能从容的像别人讲述噩梦般的过去。在黑暗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于穷人,那些足以让人麻木的灾难,却让福贵慢慢的变得从容,让一个不像英雄的老人,像英雄一样,充满色彩,
福贵的人生,让我看到了一种经历沧桑之后的平淡,无论过去过多令人不
堪回首,经过时间的冲刷,一切都能向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平淡的与你回忆。 现在的我们或许也有许许多多活下来的艰难,那些在8.12爆炸事故中失去亲人与家园的人们,那些被病魔纠缠的人们,这样的痛彻心扉像福贵当初在战场里生死相搏、失去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一样,痛到足以让人再也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可是只要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终将遇见人生中的美好。 今天的我们,在为梦想活着,在为伟大的民族复兴活着,在为美丽的中国梦活着,我们感谢那些让我们成长的困难与磨难,是这些,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更加有凝聚力。让我们有勇气张开怀抱,迎接未来!
鞠思明
2015.8.29
篇四:我读《活着》有感
我读《活着》有感
周志聪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工商管理
学号 2001041066
余华的《活着》是一部非常感人非常成功的小说。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人的命运,讲述这个人在命运的种种坎坷面前如何顽强地活着。作为一部小说,你可以被它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吸引,也可以对它故事人物的命运发出感慨,唏嘘不已。但《活着》决不是那种只供我们排遣无聊或休闲娱乐的作品。它所涵盖的,所包容的,所延伸的,是远比故事本身的内容要深刻得多。正如余华在韩文版自序里说的“??《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我相信,《活着》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当然,《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由此可见,《活着》表面上是一个人的人生记录,但在它看似平静缓和几乎没有任何议论的文字下面,却是酝酿着力量,反映着人生。的确,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十分吸引人,虽然只有平实的叙述。作者并没有像一些作家那样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不能自己迫不及待地去对故事发表他自己的看法和评论,也没有在故事人物身上倾注强烈的爱憎而任由自己的情绪去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到最后难以控制。余华是冷静地去处理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让它们随着写作的激情和灵感蜂拥而出,他既像是一个置身事外漠不关心的旁观者,自如地,不着痕迹地展开故事的情节;也像是身处其中与故事人物一同走过来的当局者,在咀嚼人生,在忍受生命与现实。小说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引用什么名篇名言,更没有写上什么耐人寻思的哲理。作者只是在一味地叙述,文字简单朴实,却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直达人心,不会枯燥。
同时,《活着》的叙事技巧让整篇小说得以连贯,紧扣人心。余华在《活着》里安排了两个叙述者,两个叙述者都是以第一人称“我”出现。一个“我”是名叫福贵的老人,他是主要的叙述者,他所讲述的就是他自己的故事,也就是《活着》的故事;另一个“我”是福贵故事的倾听者,福贵的故事可以说是由他转述给读者的。这种叙述者中有叙述者的写作方法并不少见。余华笔下的这两个叙述者都是忠实的叙述者。讲述自己故事的“我”在叙述空间中,以“我”的视角去回顾自己的一生。这个“我”与故事人物重叠,不断与故事的其他人物交往,但不对此发表评论,这样既拉近了“我”与读者的距离,却又不会让读者过分察觉到这个“我”作为叙述者的存在。“我”即是福贵在叙述中的故事里担当着儿子,丈夫,父亲,岳父,外公等各种不同的角色,“我”是有条不紊地站在各个角色上去娓娓道来自己的故事,讲述身边的人。所以叙述的语气有所不同,对“我”妻子家珍是怜悯与内疚,对“我”儿子有庆是疼爱与惋惜,对“我”外孙苦根则是痛悔交织??但这些语气都不会过于强烈,分寸被很好地拿捏住了,因为“我”是作为一个叙述者,也是作为一个历经生死悲欢的过来人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心态是平静而坦然的。余华没有在这个“我”的叙述言语上做过多的修饰,只是用直白简单的词句,显
得真实生动。另一个“我”是倾听者,也是叙述者。但这个具有双重的身份的“我”在《活着》里所占的笔墨不多,有人会觉得这个“我”完全是多余的。假如没有了这个“我”,故事也可以开展下去,甚至故事结构可能更紧凑叙述更直接明了。但是,作为连接福贵与读者的桥梁,“我”除了在故事前面作了略为详细的交代之外,在小说中间和结尾也被提到过。在小说中间每次提到“我” 的时候都会中断福贵的讲述。这是对故事情节很好的缓冲。一方面,中断的地方可以说是福贵人生一段经历的结束,也是另一段人生经历的开始。作者选择在这样的点上中断是颇具匠心,这样既不会让读者觉得突兀,也不会割裂读者的阅读思路,中断地是那样的圆滑自然,以至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浑然不觉;另一方面,这为数不多的中断可以让读者以一种平稳的心态去阅读,更好地去体会作品。因为《活着》里的死亡是接踵而来,若是源源不断地叙述下去,也许作品的冲击力会有所增加,但这不符合福贵的心境,也不符合作者的要求。作者要求的是一种经历一切后的平和,而悲伤抑或是其他的感情都是蕴涵在叙述语言中的,要读者自己去感受的。所以,一次次死亡的到来让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悲怆,不是恐惧,更不是绝望,而是深藏不露的坚忍。这个“我”所费笔墨不多对故事结构却是十分重要。“我”也与福贵一样,在叙述中没有对故事发表评论。即使在结尾处作者以黑夜的来临去结束全篇小说,很隐晦地表现出“我”对人生的认识。但也只是寥寥数语,淡然收笔。所有的感触与评论都留给了读者。余华对叙述者这样的处理很好地保留了小说的独立自主性,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留白”。他没有喋喋不休地议论,也没有抒发他的感情,这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思考。
余华的文笔有个优点,那就是干净简单,不会拖泥带水絮絮叨叨,也不会过于单调无味。《活着》里的文字就是如此,看着让人舒服。不是余秋雨的那种所谓“阳春白雪”的典雅,也不是一般通俗小说似的市井俗气。它就是有着它的特点。在《活着》里,福贵从一个阔少爷变成一个农民,从不学无术到踏实做人,余华都给他安排了符合他身份心境的话语。文绉绉显然是不适合的,但太过于市井无赖也是不行的。余华恰到好处地让福贵的叙述通俗平实,真实地不容怀疑。做少爷时的轻浮放荡,为人父时的温情,都可以在福贵的叙述语言中感受得到。《活着》能够如此感人,相当一部分是归功于它那干净简单的文字,使作品的力量不是咄咄逼人地向读者袭来,而是一点一点地逐渐向读者渗透然后迸发。那是直达心灵的感动。
一个老人的回忆,一个悲多于喜的人生,就这样朴实无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很多人对余华的这部小说表示不屑。是的,这部小说不是什么鸿篇巨著,没有什么气势,没有太鲜明的艺术特色,甚至在深度广度上都还有待提高。它称不上是伟大的小说,它所能达到的就只有那么高,但是,这部作品真实,它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那种悲悯的情怀,对人生的认识,是能够让我们去感动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它讲述的是关于死亡的故事,而我们却能从中学会如何去不死,如何去更好更努力地活着。这就是《活着》。
篇五:读《活着》有感1500字
读《活着》有感1500字
读《活着》有感1500字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
壹
第一次接触《活着》并不是通过看余华的小说,而是看电视剧《福贵》。这部电视剧通过改编余华的小说《活着》而拍摄的,那时候奶奶很喜欢看这个电视剧。也许是同样经过那样的年代吧!
真正读到余华的小说,是同学送给我的礼物,那是的我并不知道余华,也不知道他的小说,但因为同学的礼物,我很乐意的收下,并仔细的阅读了这本小说。起初,我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并不大懂,只是深深沉沉的知道这是一个老人在回忆,回忆以前的日子,以前的痛楚,零零碎碎的片段,读得我懵懵懂懂。与此同时,也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我尝试过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认识主人公福贵,去走进他的悲惨世界,但我依旧还是在门外徘徊,着更激发了我对他的好奇心。于是,我决定上网查查这本书,搜出来的词条十分多,也看见了他的评价更是好多好多,人们不吝惜赞美之词。同时,我也了解到《福贵》是由这部小说改编,但毕竟是改遍,与小说原文内容还是有很些偏颇的地方。
贰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民国时期。福贵家里本是刘村的大户人家,但福贵生性是一副纨绔子弟的作派。他有着刘村人所不能及的生活,享受着他人所不能享的尊荣,可能是因为是家中的独子,母亲的宠溺,也可能是父亲的遗传,所以每当福贵做了错事以后总能换来母亲的维护,父亲责骂是,总是会会将错迁移到他父亲身上,有一种儿子必定是要像老子的意味。福贵从来不畏惧家人会知道自己在外面的纸醉金迷的生活,甚至不畏惧米行的老丈人,他会让青楼女子背着自己在老丈人面前耀武扬威,这也验证了在安逸中堕落,福贵一发不可收拾的,他的父亲被他气死,妻子家珍被老丈人带走,锣鼓声张的接走的还有福贵那个未出生的孩儿。
此时的福贵哑然了,从一个生来便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来说,如今的穷困潦倒,内心的落差,此时的他应该是有说不尽的悔恨。男人一旦放错就难以让人原谅,男人一旦倾家荡产就少了拥有时的霸气,福贵只能看见妻子被带走,默默地耕种着租来的五亩田地,是的,他要养活一家人,他要竭尽全力地活着。福贵学会了耕地,学会了照顾年迈的母亲。好在,家珍还愿意回来。带着他们的儿子有庆,愿意回来践行他们夫妻之间的诺言。 但人生总是悲喜交加的杂剧,没有纯粹的喜,也没有纯粹的悲。
福贵为了给过度劳累导致卧病在床的老母亲请医生,在去城里的路上被拉去当壮丁,福贵欲逃不能,心中只有牵挂,此时的福贵只愿活着,在战火纷飞的时候,福贵更想活了,活着的渴望在他的心里被放的越来越大了,之后遇到解放,他幸免回家,看见家中依旧,(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福贵落泪了,他在死亡中的挣扎是有意义的,是对生的期盼,是超越了孤独和痛苦的勇敢。
但是命运无情喜欢捉弄人,无情的夺走了有庆年轻的生命。福贵备受打击,心中的希望之火招受了沉重的打击。但他不能倒,他还有妻子,女儿凤霞,女婿二喜,那是他最珍贵的了,可天意弄人,他们相继离世,凤霞因生下小外孙苦根时难产而死,家珍也撒手人寰,二喜也在一次事故中惨死。苦根也因为噎死而失去了幼小的生命。亲人一个个相继离世,只有活着的人才是最痛苦的,他要承担岁月的洗礼,记忆的苦痛缠绕,尽
管经过这些难以承受的苦痛,他依旧选择活下来,最后,他买了一头要被宰杀的老水牛,取名叫'福贵',就这样安静的活下去。他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的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想通了,轮到我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了,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
叁
从这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在晚年时对人生的那种态度,平静、洒脱、自然······
阖上书本,依稀能看见一位老人牵着一头老黄牛在树下经过的场景,背影坚定而落寞。
我暗叹余华的写作才华,他就像一个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甚至以很缓慢地方式,将人们在阅读中可能存在的一个一个又一个像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
我想,余华写这篇小说,并不是像让我们因此而悲伤,而是如小说名一样'活着'.生命中其实没有幸运和不幸运,生命只是活着,静静的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就是去忍受,忍受那些悲喜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一切,然后坚强的活下来。 活着就有希望!
作者|文学院1403班李滕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