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吕氏春秋察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6:22:16 初中作文
吕氏春秋察今初中作文

篇一:吕氏春秋 · 察今

《吕氏春秋·察今》

文章为了说明“制定法令制度,必须根据当今的实际情况,不能泥古不变”的道理,以循表

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寓言讲述了随着时间、地点、对象等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应该随着变化……

世易时移,顺应?大势所趋?,择机?因势利导?,?识时务者为俊杰?。

人生在世,贵在重?势?识?时?,也即是,不能太刻板、太教条,

提倡“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知足常乐?都值得称道。。。

顺势而为,?势?即为?幅度??空间?,时间不同了,?世道?和?势道?都不一样了,股市的波动幅度也发生了变化,获利空间一定要做出相应调整。因此,趋?研?附势,的确很重要。 ※※※※※※※※※※※※※※※※※※※※※※※※※※※※※※※※※※

【原文】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译文】

国君为什么不效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后人无从取法它。先王的法令制度,是经历了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它呢?即使人们没有增减它,也还是无从取法它的。

篇章2

【原文】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译文】

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切合时代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人,自己本来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相通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通的。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道,全鼎中调味的好坏。

篇章3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译文】

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象这种情况。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时间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改变.否则会酿成大错。

篇章4

【原文】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译文】

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混乱和不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病症千变万化,下药也要千变万化。病症变了而药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统治过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们的法令制度都各不相同;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一样了。所以说:对于好剑人们只期望它能斩断东西,没有期望它是镆铘那样的名剑;对于好马人们只期望它能日行千里,没有期望它是骥骜那样的宝马。凡是成就功名的人,就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标啊。

篇章5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译文】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吕氏春秋察今)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就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船已经走了,但剑没有动,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正和这个(故事)相同。时代已经变了,而法令制度不变,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岂不太困难了吗!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地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改变.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译文】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大声地哭。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象这种情况。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改变,否则会酿成大错. 字音释词

弗(fú)损益 要(yào )于时

一脟(luán)肉 一镬(huò)之味

一鼎之调(tiáo) 澭(yōng)水

悖(bèi)乱 殇(shāng)子

镆(mò)铘(yé) 骥(jì)骜(ào)

遽(jù)契(qì) 时已徙(xǐ)矣

法先王之法:效法,取法。法令。

非不贤也:贤明。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认为...有益;认为...有损失,意动用法

凡先王之法:凡是

有要于时也:重大

故释先王之成法:放下;已有的,已成的

虽人弗损益:虚词“虽”有虽然、即使两种解释,根据上下句关系选择恰当的解释。这里的“虽”应讲成即使,有假设存在某种情况的意思。

凡先王之法:凡是,表示概括。

察己、察今:明察。

古今一也:一致,一样。

以近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近处的、远处的。

以所见知所不见:“所+动词”的固定结构,相当于名词,即见到的,没有见到的。 堂下之阴:阴影,影子。指日月的影子。

日月之行:运行。

先表澭水:标志,标准,名词作动词,设标志。

循表而夜涉:标志,标准,名词。 涉:徒步渡水。

千有余人:相当于“又”。

军惊而坏都舍:而:如,好像。坏:倒塌,崩塌。士兵们惊恐的声音就像房屋倒塌的声音。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向:从前,原先。导:涉水,渡水。

益多矣:增加。益多,指河水涨了许多。和“益之”、“暴益”不同。

所以败也:……原因。所以败,失败的原因。

有似于此:类似,像。似于此,像这种情况,或,和这种情况相类似。

先王之法亏矣 亏:违背,差异。

守法而弗变则悖:遵守、遵循,这里有贬义,即墨守、保守。悖:悖谬,行不通。

向之寿民:先前;长寿者。即本来可以长寿的人。 因时而化:根据、依照;变化。即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是故:因此。 非务相反:要求得到、追求。务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时势异也:时代,形势。时势异,时代和形势不同了。 以故法:用;旧。用旧有的法令制度。 不亦惑乎 惑:糊涂。 为其国:治理。 时已徙:迁徙,改变。 人问其

故:原因,缘故。

其父虽善游:虽然。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括:箭的尾部。镞:箭头。孔子说,在箭的尾端加上羽毛,它的飞行就更加稳定;在箭的头部加上箭头,它就能射入更深。

明·尹宾商《白豪子兵·兵垒》节选 : <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

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厥疾弗能瘳也。

孙子曰:「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善为将者,杀机在心,活局在臆。每自运方略,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异势殊耳。

故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捷于矢不袭其镞,铦于剑不刻其舟。若赵括读父书而不知其变,其覆军擒将,为天下万世笑,非不幸也。

药不瞑眩,厥疾勿瘳”,语出《书经》

篇二:读《吕氏春秋.察今》有感

读《吕氏春秋.察今》有感

在当今国际社会背景下,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创新,而青少年的迅速成长就是维护一个社会重重不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源泉,作为新时代社会下的青年员工,我们就不能固守陈规,应该与时俱进,拥有创新精神,努力开拓创新。

今日读《吕氏春秋.察今》中讲到“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国君为什么不效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后人无从取法它,先王的法令制度,是经历了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有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它呢?即便人们没有删减它,还是无从取法它。这个道理正如当今社会,科技、法制、社会高度进步,一个又一个的发展锲机摆在我们面前,如何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使得科技、经济快速发展值得我们深思,而《吕氏春秋.察今》使得我有了新的认识和感触,社会进步,科技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法制维护,面现在的法律又不能一成不变的维持下去,它应该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同时进步,做到制定法令制度,必须根据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不能泥古不变的道理。而在《察今》中“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切合时代的需要,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一同存在下来。“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就行不通,混乱和为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而《察今》中的三个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循表夜涉、引婴投江都告诉我们,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要懂得变通,从实际考虑问题,从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所以说读完《吕氏春秋.察今》让我明白,社会的进步,经济和科技发展离不开维护它的法令制度,但是法令制度又是不断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正如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闭幕,新中国的发展就是不断适应了这种法令制度的不断创新,我们没有墨守陈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变和适应,让新中国越来越强大,迈进世界强国之列。总而言之,我们青年员工就应该多开发自己的新思想,开拓创新,拥有新精神,在工作和学习中不能一味蛮干,要拥有自己的思想,合理合情的利用应该利用的资源,不做毫无思想的无知人,要做一个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有思想、有自我意识、创新精神的有识青年,努力做一个益于社会,贡献社会的人,体现自身的价值。

篇三:《察今》赏析

《察今》赏析

【解题】

本篇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有删节。“察今”,即制订法令制度必须考察当今的实际情况,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体现了法家因时变法的先进思想。

【注评】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上:指帝王、国君。胡:疑问代词,何,为什么。法:前一个是动词,取法,仿效;后一个是名词,法令制度。先王:古代的君主,此指古代的所谓圣君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先,先代的,古代的。○劈头故设一问,领起全文,引人瞩目。)非不贤也,(贤:善,好。)为其不可得而法。(为:因为。○自答上问,指出先王之法不可法,预示理应“察今”。这是从反面立论,立于破中,破得坚决,立得巧妙。先王之法虽“非不贤”,但为何又不足法?下对此加以说明。)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经:经过,经由。乎:助词。)人或益之,(或:有的人,代词。益:增加。)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言先王之法距今年代久远,几经损益,面目全非,此从先王之法本身的变异说明其不可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承上退让一步,突出强调即使先王之法毫无变异也不可法。理由何在?种下疑窦,开启下文。)

论述先王之法不可法,从反面证明“察今”之必要。这是引论。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要yāo:切合,适合。○首先指出先王之法是依时而立。下文即围绕“法”与“时”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凡”字语气十分肯定。)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从先王之法不适用于今时说明其不可法。回应和阐述上段末句“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的论断。)故释先王之成法,(释:舍弃,抛弃。)而法其所以为法。(意谓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为,制定。所以……:……的根据。○由上归结出对待先王之法的正确态度:成法必须舍弃,只法其立法的根据。“故”字承前收束上文,“而”字一转开启下文。)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再设一问,提起下文,并由此阐发开去。)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意谓是从人出发,为人而设的。)而己亦人也。(己:自己,指当前制定法令制度的人。○直答上问,指出先王立法的根据是“人”而不是古之成法。因此,当今之人亦应从自己的当今实际出发,以此作为立法的根据。)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意谓只要明察当今的实际,就可知古代立法的根据。由前面层层论述推导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点明“察今”的题意。)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古今一理,人我相同,可见古今立法的精神和根据亦同。补述一笔,对中心论点加以申说,使其论断更显得理由充分有力。有道之士,(谓明白事理的人。)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对“察今”进行推论,指出立法者贵在懂得这个道理。)故审堂下之阴,(审:察看。堂: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阴:日月照射的阴影。)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谓早晚和季节的变化。○比喻一。)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藏:潜伏。○比喻二。)尝一脬肉,(脬,同“脔”1uán,切成块状的肉。)而知一

镬(huó)之味,一鼎(dǐng)之调(tiáo)。(○比喻三。连设三喻进行类比,共同说明上文所述道理,从而进一步论证“察己知人,察今知古”中心论点的正确,亦隐示立法要察今的道理。)

说明立法应“有要于时”,先王之法不可法的道理,并从正面揭示、阐述“察今”的中心论点。 荆人欲袭宋,(荆,楚国的别称。袭:掩袭,谓乘人不备而突然进攻。)使人先表澭(yōng)水。(表,作标记。)澭水暴益,(益,“溢”的本字,此指涨水。)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而:如,好像,动词。坏:崩塌。都:大。舍:房屋。○以荆人循表夜涉,水涨人溺,惨遭失败的故事设喻。)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导,渡水。)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就故事发表评论,指出水情已变而表不变,是荆人失败的原因。)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画龙点睛。作一类比,揭出故事寓意,与全文主旨钩连,说明时变而法不变必败的道理。)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亏:同“诡”,差异,引申为不适应。)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明知时与法亏,却硬要法之,见其泥古不化的顽固态度。)以此为治,岂不悲哉!(○下一“悲”字,促人惊醒。上为一层,用循表夜涉的故事说明拘泥古法的悖谬,从反面论证察今的必要。)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背谬,行不通。)悖乱不可以持国。(○“无法”、“守法而不变”都不能“持国”,从两个不同角度反说必须重法、变法的思想,为下句蓄势。)世易时移,(谓社会和时代都变了。)变法宜矣。(宜:应当。○突出正意,阐明必须因时变法,为一篇之文眼。下文取譬设喻加以论证。)

譬(p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看病下药,药随病变,喻法亦应因时而变,从正面阐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道理。)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向:先前,这里是“本来”的意思。寿民:长寿的人。)今为殇(shāng)子矣。(殇子:未成年便早死的人。○言病变而药不变则害死人,喻时变而法不变的危害,从反面阐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道理。)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举事:做事。循法以动:遵循法令制度来行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因时而化:根据时势而变通。○由上述比喻导出结论,与段首论述相照应,进一步强调了重法和因时变法的主张。)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七十一圣:应是七十二圣。七十二,概言其多。)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务:一定要。相反:互不相同。)时势异也。(○时势不同而法不一。以古代圣贤因时度势变法的史例,阐明立法应当“因时而化”。论据充足有力。)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mò)铘(y?);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jì)骜(ào)。(○再设二喻,进一步说明不必追慕高古之名,而要讲究实效,因时变法。)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小结上文,说明先王因时变法,不图它空名,而只追求“成功名”的实效。上为二层,设譬引喻,说明立法必须顺应时变,从正面进一步阐述察今的意义。)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其舟,(契:通“锲”,qia,用刀雕刻。)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求:寻找。○写其求剑之法愚蠢荒谬已极,结果不言而喻。上设刻舟求剑的故事为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就故事发表评论,指出地点已变而求剑之法不变,是楚人失败的原因。)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作一类比,揭出故事寓意。一语破的,发人深省。)时已徙(xǐ)矣,(徙:变迁。)而法不徙。以

此为治,岂不难哉!

○指出不审察时变,以故法治国,如同刻舟求剑,不能达到目的。几句小议,点明故事要旨,使人茅塞顿开!上为三层,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讽刺不审察时变,以故法治国的迂腐愚昧,从反面再次阐述察今变法的必要。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方:正。引:牵,拉。)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又设引婴投江的故事为喻。)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就故事发表评论,以反问诘出不看对象已变而欲投之江中的思想方法的荒唐可笑。)以此任物,(任,处理。)亦必悖矣。(○进一步指出以此法“任物”之害。) 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作一类比,点明故事寓意,回应前文“守法弗变则悖”,说明死搬古法治国,定会把国家搞糟。作者借荆说秦,讽喻之意隐然可见。上为四层,以引婴投江的寓言故事,嘲讽拘泥古法者的幼稚荒唐,亦从反面论证了必须察今变法的道理。)

运用寓言、故事做比喻,批判了拘泥古法的悖谬,着重从反面反复阐明时变法亦应变,治国立法一定要“察今”的道理。作者在叙述故事之时,又间之以说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译文】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并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它不可能被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是经过前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呢?即使人们没有增减它,也仍然不能取法。

所有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都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过去了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一起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着,也仍然不能取法。所以应抛弃古代帝王既成的法令制麦,而取法他们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古代帝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古代帝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人,而我们自己也是人啊。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以推知古代。在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方面,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明白事理的人,贵在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没有看到的。因此观察堂星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的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的寒冷,鱼鳖的潜伏。尝一块肉,就知道整锅肉的味道,全鼎肉调味的好坏。

楚国人企图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原来的标志在夜间渡河,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时,是可以沿着标志过河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河水更多了,楚国人还是顺着原来的标志去渡河,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同这有相似的地方。那时代已经与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不适合了,却说这是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就去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所以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墨守旧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有法行不通,或无法而造成混乱,都不能维持国家(的安定)。社会不同了,时代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理所当然的。这就像高明的医生,病情万变,药方也万变。(如果)病情变了,药方却不变,本来可

以长寿的人,现在却要成为短命鬼了。所以,凡是做事情一定要遵循法令制度来行动,修订法令制度的人要随着时代而变化。因此古来统治天下的七十一个君王,他们的法令制度都不相同,这并不是硬要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相同啊。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成就功业,树立威名,这就是古代帝王所追求的“千里”啊!

楚国有个过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急忙用刀在船边刻上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后,就从自己刻了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宝剑。船已经移动了,但剑没有动,像这样寻找宝剑,不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来治理他的国家,和这个故事相同。时代已经变了,而法令制度不变,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怎么会不困难呢!

有个过江的人,看见一个人正拉着小孩要把他丢到江里去,小孩啼哭着。有人问其中的缘故。那人说:“这是因为小孩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虽然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会游吗?用这种办法处理事物,也必然是荒谬的了。楚国的处理政事,与此有类似的地方。

【简析】

本文围绕“察今”的中心论点,主要阐述了应当明察当今形势,因时变法,不宜拘泥古法的道理。作者以发展的观点,向秦国的统治者说明,法令制度的制定应从当时的社会实际出发,并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改变先朝的法令制度,为当今统一中国的大计服务。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察今立法,以法治国的主张,也反映了先秦时期法家的思想,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的。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亦不乏其借鉴意义。

文章语言凝炼流畅,感情充沛,笔锋犀利,气势磅礴雄浑。全文围绕中心论点,采取正反结合,反复论证和类比推理的方法,博设比喻,广引寓言,借以辅助议论,说明事理,不仅使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形象,深入浅出,趣味横生,耐人寻味,而且增强了说理的雄辩性。这种形象与说理相结合的写法,使文章增色不少。

篇四:察今

《察今》教案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课文中“上”、“法”、“故”、“表”、“益”等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试图通过语法分析让学生初步掌握几个文言虚字和领会一般文言句式的结构和意义。

二、理解课文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方面阐明论点,把说理、举例、设喻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以及逐层推进引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师生结合讲析课文,启发学生多思考、多练习。

二、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题,讲析课文1─3段。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板书课题:

察今 《吕氏春秋》

二、解题:

察今,篇名,是《吕氏春秋?慎大览》中的第八篇。《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撰的。今本分12纪、8览、5论,共26卷,约20万言。(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二节:“《吕氏春秋》160篇,??所以它是一部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课文节选了《察今》的一部分,主要阐明了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客观形势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制订法令制度必须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三节:“文章??关系弄清楚。”)

三、讲析课文第1─3段。

1.教师领读课文第1─3段。

2.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第1、2自然段。

明确: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这是一句并列复句。先否定,再肯定,目的是加强肯定。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先王之法”,承前省。“其”,代词,代“上”(国君)。“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法”字后面省略了代“先王之法”的宾语“之”。“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是让步转折复句,修辞作用是欲擒先纵,纵是为了更好地擒。“虽??犹若??”是“即使??还是??的意思。“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是设问句。“之”,结构助词,嵌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所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应特别注意。①“所以??”等于“??的原因”、“??的缘故”等;②“所以??”等于“??的东西”、“??的根据”、“??的方法”、“用来??的”等。这里作“??的根据”讲。“察己则可以知人”的“则”,连词,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相承,相当于“就”。“可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可”是“可以”的意思。“以”,介词,相当于“凭借”,后省略代词“之”。“人与我同耳”的“耳”,助词,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

3.引导学生分析1、2自然段的逻辑结构。

明确:

文章一开头,通过设问设答,提出论点: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论据是什么?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论据之一)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原因在于它有所损益。

那么,如果先王之法末经损益,是否可以取法?

文章接着指出: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这是为什么?

文章说: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论据之二)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显然,这第二个论据比第一个论据更为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根本原因。

于是得出结论: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接着,作者通过设问设答,阐明先王制订法令制度的根据。意思是说,先王制订法令制度主要是从当时的人出发,为当时的人着想。

那么,今天制订法令制度的人,要效法先王的做法,毫无疑义,就得从当今的人出发,为当今的人着想。由此可见,明察当今的人是制订法令制度的前提,这很重要。

文章接着说,“而己亦人也”,“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为什么?“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以上是从正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制订的。古今时代不同,所以制订法令制度应该详细了解当今的实际情况,以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而不应该墨守成规,拘泥地效法古人之成法。

4.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课文第3段。

明确:

“溺死者千有余人”的“有”(音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的“向”,时间词,跟“今”构成一对反义词。句中的“也”,语气助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尚犹”,同义副词复用,起强调作用。“此”,是主语,复指它前面的转折复句。“所以”,这里作“??的缘故”讲。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

5.提问学生这一段所讲的“荆人袭宋”寓言故事有什么寓义?它与第一段提出的论点是什么关系?

明确:“荆人袭宋”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包括制订国家法令制度在内,都需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简言之,必须察今,不能泥古。这是作者从反面形象地论证了第一段中所提出的论点。

6.师生齐读课文1─3自然段。

7.布置作业:

书面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通过检查订正作业,让学生理解“上”、“法”“故”、“表”、“益”等实词的不同用法。

二、讲析课文4─6自然段。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师生研究订正书面作业:

二、讲析课文4─6自然段。

1.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4─6段。

明确:

第4段:“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治国。”这一句的第一个字“故”,连词,作“所以”讲,表明这是紧承上节而来的推论。“则”,连词,表示两事时间相承,作“就”讲。“不可以”的“可”,作“可以”讲,“以”,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譬之若

良医”的“譬”,作“比喻”讲。“之”,代词,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这是一个复句。主语“良剑”出现在第一分句,两个分句都是主谓谓语句。主谓词组的主语“人”因泛指而省略。“期”的宾语是省去主语(其)的主谓词组。“乎”,义同“于”。这句也可以这样写:“良剑(人)期(其)乎断,不期(其)乎镆铘。”

第5段:“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结构是:“中心词+定语+者”。翻译时应将定语挪前而译成:有涉江的楚人。“是吾剑之所从坠”的“所”,附在介词“从”的前面,和介词连同介词后面的动词“坠”组成“所”字结构,指代介词所介绍之处所。全句意思是: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之”,结构助词,表示它前面的词(词组)是定语。“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连同附在它后面的动词“契”组成“所”字结构,指代行为对象,“所契”即“刻记号的地方”,后加“者”构成“所??者”结构,这就更明确了这个“所”字结构的名词性。“之”,代词,代“剑”。

第6段:“有过于江上者”的“上”,按《辞海》解释:指处所。按于在春说:“上”按古义为“侧畔”。今暂从于说。“者”,用于动词性词组后面,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前一个“其”,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后一个“其”,代词,代婴儿。“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吕览纂》:“荆国”作“乱国”。“为”,动词,这里作“治理”讲。“于”介词,介进比较的对象。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4─6自然段的逻辑结构: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了什么论点?

明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的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提问:这个论点与课文前三段的论述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1─3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当今的法令制度应当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如果墨守陈规,拘泥于古法,必将失败。显然,第4段所提出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点,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推论的结果。这是课文的基本观点,也是课文的中心论点。

提问: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除1─3段的论述外,作者首先用了三个事例做为比喻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

(1)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3)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总的说来,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讲究实效。这就清楚地说明了:法令制度必须随着世易时移有所改变。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5段讲的“刻舟求剑”寓言故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刻舟求剑”为喻,从反面论证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中心论点。如果时徙而法不徙,是糊涂迂阔的表现。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6段又讲了“引婴儿投江”寓言故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引婴儿投江”寓言故事为喻,说明不能因为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这是进一步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4─6段主要说明时代改变,法令制度就应该随之改变。如果时代已改变,而仍搬用古代的法令制度,就不会取得积极而良好的效果。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通过逐层深入推理而得出的结论。为了把道理说得更充分,更晓畅,使人易于接受,本文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证。说理、举例、设喻三者结合得很自然,颇有说服力。三个故事的写法,都是先叙述故事本身,再对故事加以评论,最后就故事引出本意,说明道理,使故事成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增强了文章

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本文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能从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有一定的进步性。

3.指名学生朗读全文。

4.布置作业:

课后笔答“思考和练习”四、五。

附:“思考和练习”四、五参考答案

四、1.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作“的根据”讲)

2.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作“的根据”讲)

3.此其所以败也(作“的原因”讲)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徙慕君之高义也(作“的原因”讲)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作“的缘故”讲)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用来??的”讲)

7.吾知所以拒子矣,吾不言(作“的方法”讲)

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作“的原因”讲)

五、1.刻舟求剑

有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了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来以后,他就从船上刚才刻着记号的地方跳到江里找剑。船已经行走了,但剑并没有(随着船)行走。像这样找剑,不也太涂糊了吗?

2.引婴儿投江

有个在江边走过的人,看见有人正牵拉着婴儿想要把他投入江中。有人问这是什么缘故。他说:“这(是因为)婴儿的父亲善于游泳。”婴儿的父亲即使善于游泳,那婴儿难道就善于游泳吗?用这种办法处理事物,必然是谬误的了。荆国治理政治,与上述的故事有相似之处。

《察今》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把说理、举例、设喻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说明事理的方法。

二、重点掌握实词表中“上”、“法”等10个实词和“而”、“所以”等虚词的用法。

三、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规律,懂得人的认识也应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道理。

教学设想

一、充分利用课前预习,使学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二、在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的,设计相关讨论题,注意激发学生的争论热情,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三、“法”字在文中出现了28次之多,词性和词义随文意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应作为实词中的难点处理。

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解题:检查预习情况;疏通难句。

教学过程

一、讲评《梦溪笔谈》作业,强调认真预习、积极思考对学好文言文的重要作用。

二、解题(作品介绍)

1.指名朗读课文注释①和“预习提示”第二段。

2.教师补充讲解:从课文注释及“预习提示”的说明,我们可知,《吕氏春秋》是一部由秦相吕不韦集合其门客集体编撰的秦代以前各派学说的论著汇编。全书由12纪、8览、6论三个部分组成,共26卷,约20万字。当时秦国行将统一中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渐告结束,思想界也需要总结百家争鸣的成果。《吕氏春秋》便是适应这一时代需要,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而产生的。 《吕氏春秋》作为诸子散文,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各篇往往以议论发端,然后举例说理,设喻为证,最后回复到原来的立论,首尾呼应,条理分明,语言简练,富于形象,有较强的说服力。这是我们学习课文时应细加品味的。

三、检查预习情况

1.通假字

“脟”通“脔” 释义:切成块状的肉。

“益”通“溢” 释义:涨水。

“有”通“又” 释义: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亏”通“诡” 释义:差异,不适应。

“契”通“锲” 释义:刻。

2.指名口述三则故事。(故事内容见课文3、5、6段)要求讲述之后,口译作者议论的句子。(请三位同学分别讲述,教师补正。)

四、词句讲解:

1.第1、2段中,“法”出现15次之多,其义项有:A动词,取法,沿用;B名词,法令、制度;C动词,照旧沿用。

将两节中15个“法”字标上序号,答案由学生选择,教师明确: A⑴⑿ B⑵⑷⑺⑻⑼⑾⒀⒁⒂ C⑶⑸⑹⑽ 2.教师讲解“所以”等词句 “所以”是由代词“所”和介词“以”组成。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以”后面的词、词组(短语)、句子看作介词宾语,那么,其结构就是“代词‘所’+介宾词组(短语)”,介词“以”可以表示原因、凭借、目的、方式等内容。译为现代汉语,可以理解为:“??的原因(缘故、根据、凭借、方法等)”;“用来??的”等等。 “虽??犹若??”为转折复句,意为“即使??也还是??”。

“??者??也”判断句式。

五、请三名同学口译1、2、4段,师生共同补正。

六、讨论“预习思考题”④,引起学生对本文“中心论点”的争辩。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当点拨。

在学生充分讨论、争辩的基础上,教师谈自己的观点:

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同学们谈了各自的观点,摆出了充足的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在这里,我不强求统一,允许有不同的意见。我的看法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前面三小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理、设喻、举例,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需要的这一论点。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这是课文的基本观点,也是课文的中心论点。

七、集体朗读1─4段。

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

2.思考:全文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结合“思考和练习”一、二考虑。

3.熟读课文。

篇五:《吕氏春秋》两则 解析

1、引婴投江

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译文】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

【哲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讽刺那些做是不考虑实际情况,只是主观判断的人。

加点字

过:经过

方:正在,正要

引:牵,拉

故:原因,缘故

善:擅长,善于

虽:即使

岂:难道

遽(jù):就,遂

任:处理

悖(bèi):荒谬

2、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

从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哲理】情况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灵活有变,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问题。

涉:渡

坠:落

遽:急忙,快

契:用刀刻

是:这

惑:糊涂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3、循表夜涉: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馀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循表夜涉译文:

楚国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作了标记,澭水暴涨,楚国人不知道,按照标记夜里渡河,淹死者一千多人,军队惊叫发出的声音好像房屋倒塌一样。先前标记的时候可以通过,现在水已经变化而增多了,楚国人还按照标记通过,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寓意】

处理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应该随着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灵活多变。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