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中国城市化进程现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1:16:30 字数作文
中国城市化进程现状字数作文

篇一:中国当前城市化的现状及问题—刘铭

姓名 刘铭 性别 男 年龄23 CET程度 六级 学院 经济学院

中国当前城市化的现状及问题

摘要: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转化的历史过程。近年来,我国城市化速度不断提高,而其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化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深入理解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国城市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描述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探讨了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 城市化内涵

1.1 城市化概念

城市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城市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由小城市到中等城市,再发展为大城市,逐级递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是单核城市的独立发展,城市周边地区(主要指郊区)在城市带动下发展,多较迟缓。第二阶段是“新城市化”阶段,也是“大都市区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郊区化成为拉动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力量,从单核到多中心,从城市到大都市区,从城市体系到大都市连绵带,从城市与郊区的此消彼长博弈关系到共生共荣的依存关系。即城市化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区域一体化色彩浓厚。

城市化的定义是:“城市化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指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目增多、各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从而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因此,城市人口比重增大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也包括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一对城市化的定义是与城市化发展阶段中第一个阶段相吻合的,也就是说我国的城市化正处于传统城市化阶段。但是从城市化的现状来看,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城市化阶段向“新城市化”阶段过渡的过程中。

1.2 城市化的度量

城市化是多维的社会历史过程,包含了人口的迁移,从业结构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故而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属性去刻画城市化水平,或者综合几个方面采用多维的方式刻画城市化水平。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最明显、最直接的一个特征表现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即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劳动力在各个地区间、各产业部门间的合理转移过程,是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演进的一个显著表现。人口城市化中的非农人口比重可以反映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密度可以反映经济的繁荣程度,人口城市化中的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可以反映经济结构的状况。因此,人口城市化从多个侧面反映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因此,本文使用人口城市化作为城市化水平的指标,采用现在国际通行的做法,用城市化率度量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城镇非农人口/总人口 X 100%

1.3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自工业革命到现在,城市化进程己走过了200余年,当时的城市化水平为

5%~6%,现在的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己超过50%,发达国家达70%以上。纵观世界城市化历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通过对各个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研究发现,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规律,全过程呈一条稍拉平的S型曲线。第一阶段为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当城市人口超过10%以后,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进入第二阶段,城市化进程出现加快趋势,这种趋势一直要持续到城市人口超过70%以后才会趋缓,此后为城市化进程第三阶段,城市化进程停滞或略有下降趋势。由此可知,城市化进程会经历发生、发展、成熟三阶段,其规律性的变化是发生阶段速度缓慢,发展阶段速度加快,成熟阶段速度又趋缓慢。

城市一旦形成,由于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这两者都造成城市自身的扩张,扩张的速度取决于这两者效应

力的大小。城市经济具有规模经济递增的特点,但城市的规模不能也不可能无限扩大,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病会越来越严重,形成负的聚集效应,当负效应压倒正效应时,即是城市的扩张边界。

研究发现,200万-300万人口的大城市规模经济效应最佳大城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最强,大城市的增长速度也最快。在城市化的初期阶段,由于经济水平很低和整体城市化速度较慢,大城市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不易发挥,在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大城市的超前增长体现得尤为明显,而到城市化进程趋缓阶段,己不存在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二、 我国当前城市化现状

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为17. 92%,到2012年末,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2. 57%,平均每年增长了 1.01%。其中从1996年起,城市化进程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

展,1996年城市化水平比上一年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此后每年基本保持了这个速度增长。到2012年,城市化水平共提升了 22. 2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了1.39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如下图所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12年末,城镇常住人口数量为711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2103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 1434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2. 57%,比上一年提高了 1.3个百分点。这表明,截止2012年末,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2. 57%。根据联合国人居中心的预测,202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8%,2050年为67. 2%,经济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在2050年将达到85.9%,发展中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在2050年能达到61%,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7. 3%。

我国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城市与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小城镇数量、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率持续攀升。同时依据联合国发布的报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极为迅速。1980年,我国只有51个城市人口超过50万,自20世纪90年代起,

我国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显著增加。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间,共有185个城市跨过50万人口门槛。若按照城市化率每年不低于1% 的增长率计算,到202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5%~60%,城市人口可达8、9个亿。城市化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 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脚步加快,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然而,在中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1)城市化发展水平不均衡

我国城市化发展严重不均衡,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各省之间甚至省内之间的发展也是差异巨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继续扩大,我国城市的数量虽然多,但是过于分散,区域之间也缺少交流合作,这使得我国城市化质量明显偏低,特别是大中城市与发达国家相比实力薄弱,目前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大城市与世界大城市仍有比较大的差距,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拖延了中国现代化的快速推进。

(2)剩余劳动力增多与城市吸纳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这就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收入的追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由于他们缺少高新的知识和技术,所以只能依靠从事体力劳动来维持生活,他们既不是真正的农民,又不算是真正的城里人。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新的转变,城市企业富余劳力比重加大,城市下岗人员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并存,使我国就业形势尤为严峻,逐步增大的就业压力极易造成城市贫富差距拉大和社会问题复杂化。

(3)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制约着城市化进程

长期以来,中国的户籍制度实行“城乡分离”的政策,用行政手段人为地将人分为“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这个制度曾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发挥过一定作用,有效防止了农村人口盲目的向城市涌入。但在当下,它已经束缚了生产

力的发展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种种福利制度,可以使人在一生中享受的福利天壤之别,城镇居民可以享受医疗保险、良好的教育资源、社会保障等等,而农村居民不仅生活环境、生活设施配套较差,而且又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种种福利。即使农民在城市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由于“户口”的限制,他也无法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无法让自己的子女与城里的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

(4)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如水资源匮乏、农业耕地日益减少、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污染治理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城市环境,而且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甚至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我国本来就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再加上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开发利用不合理,水污染问题等,都是城市缺水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城市化的推进不仅加大现有城市的水危机,也使水资源与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城市在对我国贡献GDP的同时,城市化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的解决建议

要解决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在充分认识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可行对策,并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推行适速适度的城市化。

首先,我们理清我国城市化的思路。我们应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成本—收益原则来确定城市化道路。我国基本的国情是人口总量大,大多居住在农村,转移困难;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缺乏;人均资源拥有量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差异性大,需要大力小发展城镇来解决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吸纳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但是发展大中城市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综合考虑,我国应走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其次,我国应该科学调控城市化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把提升城市化质量

篇二: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引言】

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最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作为了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象征,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程。然而,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并非易事,所以需要一个较好的指导方针来作指导,不然就会陷入发展不合理的陷阱。但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太高,以至于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

【关键词】: 城市化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很长的道路,我国的城市化自1949年10.6%曲折的发展到1978年时为12%。从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城市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智慧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从84年中国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时中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2%。这主要得意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地普遍呈现出活跃现象,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形成了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圈,国家也大力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把城市发展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8%左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到现在简直就不值得一比了,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

中国的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范恒山 2009年09月】

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城市膨胀发展,中小城镇发展缓慢。这就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存在很大问题。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

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交通的拥堵,居住环境差等,因此,要建立现代化合理化信息化宜居型城市就得,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分担大城市的功能。

其次,应根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

合理等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进程,而忽略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交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再次,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和策略,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主要发展创新型特色城市,放宽大城市管理规模,重点建设几个国际型超级大城市。什么叫创新型特色城市呢?创新型特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好。中国的大小城市估计有成千上万,但大多数城市不出名,城市形象不好,没有影响力,也许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何来出名,何谈城市形象,城市影响力呢?举个列子:一个中型城市,也许你什么卫生、环境等都做得很好,但就是不出名。原因就是没有特色,但如果你一个中型城市,你把他的绿化全部弄成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比如把南昌的全部绿化植物卖了,全部改种成竹子),或者把整个城市重点发展一种产业。水城威尼斯,宗教圣城耶路撒冷,无论它人口多杀,环境有多好,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把城市全部建成宗教圣地或是把城市全建在水上。主要说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范恒山 中国城市化进程 人民出版社,2009:105 – 230

张高云 学号311007079137

篇三: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引言】 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最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作为了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象征,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程。然而,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并非易事,所以需要一个较好的指导方针来作指导,不然就会陷入发展不合理的陷阱。但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太高,以至于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 【关键词】: 城市化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很长的道路,我国的城市化自1949年10.6%曲折的发展到1978年时为12%。从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城市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智慧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从84年中国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时中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2%。这主要得意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地普遍呈现出活跃现象,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形成了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圈,国家也大力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把城市发展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8%左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到现在简直就不值得一比了,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 中国的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范恒山 2009年09月】 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城市膨胀发展,中小城镇发展缓慢。这就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存在很大问题。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 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交通的拥堵,居住环境差等,因此,要建立现代化合理化信息化宜居型城市就得,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分担大城市的功能。 其次,应根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

合理等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进程,而忽略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交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再次,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和策略,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主要发展创新型特色城市,放宽大城市管理规模,重点建设几个国际型超级大城市。什么叫创新型特色城市呢?创新型特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好。中国的大小城市估计有成千上万,但大多数城市不出名,城市形象不好,没有影响力,也许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何来出名,何谈城市形象,城市影响力呢?举个列子:一个中型城市,也许你什么卫生、环境等都做得很好,但就是不出名。原因就是没有特色,但如果你一个中型城市,你把他的绿化全部弄成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比如把南昌的全部绿化植物卖了,全部改种成竹子),或者把整个城市重点发展一种产业。水城威尼斯,宗教圣城耶路撒冷,无论它人口多杀,环境有多好,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把城市全部建成宗教圣地或是把城市全建在水上。主要说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所创新。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在城市化各种各样的定义中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城市化发展水平通常通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测算。通过对我国建国以来城市化所经历的60年历程的测量,我们看到(见表1),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基于60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方针的变化,可以将我国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发展阶段(1949年-1978年)、体制改革下城市发展拉动型阶段(1979年-1990年)、外部扩张和内部重组的城市发展加速阶段(1991年-1999年)、城乡统筹过程中的城市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一)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1949年-1978年)

新中国诞生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提出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主要是围绕工业化有重点地建设城市"的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化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开端。该阶段呈现出的特点是以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城市化水平发展平稳但相对缓慢。一是城市化水平以每年缓慢递增并相对稳定的速度增长(见表1)。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仅有城市132个,城市市区人口3949万人,城市市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7.3%,至1978年,城市化增长速度稳定10%-18%之间,其中1949至1957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这得益于三年国民经济恢复,以及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正确的经济发展路线和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二是城市数量有所增加,从1949年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98个增加到1957年的140个。三是城市空间布局有所调整,中西部兴起了一系列工业城市,如郑州、包头、兰州、西安、成都等。但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使城市化进程受阻,城市发展十分缓慢。

(二)体制改革下城市发展拉动型阶段(1979年-199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施了一系列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其中城市建设方针主要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这一时期尽管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但城市化进程仍进入了快速拉动阶段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其特点表现为城市化人口增长不是工业化带动的,而是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引起。典型的案例是在以外资为经济发展推动力的东部沿海地区,遍地兴起的乡镇企业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离开土地,进入乡村、小城镇一级的工厂从事生产劳动,形成了我国"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无论是"外资驱动型"的珠三角地区,还是私企壮大的"温州模式",或是集体所有制企业蓬勃发展为特征的"江苏模式",乡镇企业带来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1989年,全国共有大城市58个(其中特大城市30个),中等城市117个,小城市275个,小城市人口占全国城市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1979至1990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8.5个百分点(见表1)。

(三)外部扩张和内部重组的城市发展加速阶段(1991年-1999年)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发展、资金积累、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新区、开发区建设以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热潮也使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见表1),城市空间外部扩张和内部重组加速,表现为旧城改造如火如荼;新区建设日新月异;工业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遍地开花;中心商务区随处耸立的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土地价格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重组带来了新的机遇,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的土地无偿、无限期使用制度;政府通过协议,招标或是拍卖等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对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以及基础设施投资注入了大量资本,这使得土地价值和资本分配成为了城市结构优化的依据。

(四)城乡统筹过程中的城市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城乡发展差距的继续扩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使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失衡状态。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而制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其内涵是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以及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业领域就业的自由流动性加大;其实质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中去统筹解决,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使城市化进程与城乡建设相结合的步伐加快。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市、重庆和成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七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互动的试点格局,为我国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供经验和示范。至2009年底,全国城市总数达到660个;城市化水平已经上升到46.6%,近5年来,年均增加0.9个百分点,虽然比前一时期增长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区间(见表1);城市人口持续扩张;并呈现出鲜明的特征:都市群(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规划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城市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增长幅度,还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城市投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取得较大提高。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目前存在的重大问题

(一)失地农民问题

与城市化在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功能提升和完善相伴随的,是大量城郊结合部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城市化的宗旨本应是他们户口的城市化、生活的城市化和就业的城市化。然而,为了解决城市建设准备金不足或其他融资渠道狭窄的困难,许多地方政府通常采用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压低征地拆迁费用支出,这使得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之后也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这不仅制约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更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安定。

(二)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化的发展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来推动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加剧;交通拥堵问题日渐严重;大多数城市都是工业、人口高度集中地区,大量废弃物的产生远远超过了城市环境的自净化能力,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化陷入了巨大的生态困境中。2008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9.01亿吨,比2000年增加近11亿吨;城市生活垃圾达到1.54亿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为66.8%,全国将近2/3的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全国近一半的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不符合标准;城市大气污染严重,2008年在监测的51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1个(占4.0%),达二级标准城市378个(占72.8%),达三级标准城市113个(占21.8%),劣于三级标准城市7个(占1.4%)。北方城市,特大、超大型城市,产煤区的城市空气污染尤为突出。

(三)资源问题

资源供给是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资源利用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资源紧缺、浪费以及利用率低下等严峻考验着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从水资源来看,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有2290多平方米,城市化人口的剧增使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大幅上升,加上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及地下水质遭到严重污染,城市的空间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655个城市中现在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年缺水量60亿立方米。从土地资源来看,城市用地的巨大需求与可供土地的严重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又比上一年度减少29万亩,耕地数量越来越接近18亿亩"红线"。耕地总量的不断减少、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和浪费、城市的粗放式发展等都严重阻碍了城市

综合质量的提高和功能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城市发展的承载能力。从能源来看,城市需要的能源供给严重不足,尤其是石油和电力。2009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04亿吨,比上年增长13.9%;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增长3.0%;全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

(四)城市发展均衡问题

尽管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总体城市化水平即将达到50%,但各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当不平衡。空间上明显地表现为沿海东部地区高度城市化,内陆黄河以北地区中度城市化,内陆黄河以南地区低度城市化趋势。而且,地区梯度差异极大。2008年,沿海和东北地区的12个省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平均城市化率达到61.68%,尤其以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城市化水平最高,分别为88.6%、84.9%、77.23%。内陆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低的如西藏只有22.61%,高的有内蒙古51.71%,跨度很大。河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和新疆不到40%,河北、安徽、湖南、青海略高于40%(见图2)。

三、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新模式、新趋势

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中国城市化如何妥善解决现存的重大问题,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积极规划城市化未来发展的新模式。以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为代表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如果中心城市的增长导致外围地区原材料和农产品生产的增长,则增长极会对外围地区的增长产生"扩散效应"。城市和地区被看做处于不同地位的经济单元,其中,增长极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其他城市和地区则处于接受扩散的被主导地位,强调中心城市的增长对外围地区起着主导作用。佩鲁(Perroux)甚至明确提出中心城市的支配作用是经济总体发展所必需的。以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和廖什(A.Losch)为代表的中心地学说则从消费和服务出发,认为小城镇相应的市场区范围决定了它只是日常商品和服务市场的中心,较大城镇则同时是耐用品和较高档次服务市场的中心,依此类推,地区或国家的中心城市必然是规模经济最大的产品或服务业市场中心。中心城市同时具有下级城市所有的市场和服务中心功能。由于高等级城市提供高级别的产品和服务,低等级城市对高级别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只能在高级中心得到满足,因此,下级城镇的经济增长是上级城市增长的基础。

结合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学说,本文认为,根据我国各个地区的特点和中国城市化发展现存的重大问题,城市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支持城市间及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共建,引导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辐射边缘中小城镇,形成规模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网络体系"。所谓中心城市,指的是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信息等方面都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城市。根据其空间的影响范围,该模式及其影响具体表现为: 第一,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它具有中小城市无法相比的优越发展条件。中心城市相对于周边中、小城市,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基础设施优势等,正是这些优势的吸引,使得区域中的二、三产业,人口、人才,原料、资金和科学技术向中心城市集聚,使得中心城市比周边中、小城市具有更大的集聚经济效应。世界城市的发展也存在一个普遍规律-中心城市优先增长。

第二,通过人口和产业从城市向郊区的转移、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向周边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延伸,将中心城市的发展扩展到周边中小城镇,可以有效地缓解和解决中心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污染、资源紧缺、交通堵塞等问题。既可大大节省城市建设土地、道路占地土地和其他方面需要的占地面积,缓解城市化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争地的矛盾,同时又可吸纳中心城市拥挤人口,释放中心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该模式将使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在区域统一规划下进行,避免产业无序竞争,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从而促进城市质量提高和功能完善,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一方面,

周边市县经济增长对位于市场中心的上级城市将会起着明显的市场区增长作用,另一方面中心城市的发展也需要依靠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一些小城市、小城镇随着城市规模、人口的扩大,基础设施、功能的完善和提高,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或大城市,继续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四、推进城市化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从制度上建立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流动的机制

着力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存在户籍、劳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制度性障碍,使进城农民真正享受到市民权,给予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进城农村人口公平生活的权利。考虑依次开放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户籍的梯度发展政策,逐步放宽直至完全消除户口迁移的限制,以具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调整城市户口迁移政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社会的综合承受能力,最终实现户口自由迁徙。彻底清除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各种壁垒,建立起劳动者凭借身份证、技能即可参加劳动市场竞争的就业新格局,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和培训制度,增进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将对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进城农村人口管理全面纳入城市政府的管理体系,使他们能够参与城市政治、社会生活,能够享受城市公共服务所带来的子女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社会福利。总之,户籍制度改革同劳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社会改革结合起来,同步进行,逐步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新体系。

(二)大力发展城际间以及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畅达、宜人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建设 首先,继续推动城市间以及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扩展的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建设高等级的道路,加大公路等级率的提高,强化公路的运载能力,重点发展高速公路的支线。其次,建立适合城市间协调发展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先进交通网络体系,逐步规划建设大容量的轨道交通,降低城市公共交通的使用以及资源耗用和环境压力,在规划线路方案时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中要注重绿化,改善能源质量,考虑交通网络建设对人文景观、文化遗产的影响。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交通网络的科技含量,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双重目标。再次,正确处理好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分工协作关系,整合交通网络体系,推动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联动规划,形成以高速公路、城际轨道、铁路、水路、航道为脉络,以车站、港口、机场为节点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合理衔接。最后,通过制定各种交通方式的具体导向政策,明确各种方式的发展方向和适用范围,形成合理共存和优势互补的局面,促进各种交通方式的紧密衔接。

(三)建立健全城市化发展的绿色GDP测量指标体系

依据城市发展类型合理规划城市科学发展的规模,科学估算当地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首先,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法规政策,研究并采用绿色GDP的衡量指标,将环境成本从经济增长数值中扣除,将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空气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城市绿化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减率、市民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量等指标纳入到政府官员考核标准。其次,找准城市定位,城市总体规划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人口规模应当研究本地区资源、环境的保障,符合城市定位和产业结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要着重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做到土地使用性质与土地利用规划相互衔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都要落实耕地保护要求和政策。最后,大力推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与监测,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合理构建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整激励社会节约资源。在政策上正确引导消费需求,提倡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提升全民整体生态环保意识和素质。

(四)建立区域内城镇协调发展机制

篇四:中国半城市化现状分析

中国半城市化现状分析

本研究报告在整理和研究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的基础上,发现中国的城市化率虽然已经超过30%,按照国际惯例,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但回顾2006年和2007年城市化率,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仅为0.38个百分点,并没有实现每年1%的增长速度。可以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远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发展速度,城市化进程缓慢。

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缓慢的过程中,还伴随着“半城市化”现象。有学者认为:“半城市化现象”是一种介于回归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状态,它表现为各系统之间的不衔接、社会生活和行动层面的不融合,以及在社会认同上的疏离化。由于系统、社会生活和行动、社会心理三个层面的相互强化,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出现长期化的变迁趋向,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提出的一个严峻挑战,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变迁是相当不利的。我们认为,中国“半城市化”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但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否与中国城乡统筹建设、土地制度改革、城市综合配套改革、住房体制和机制改革等多层次、多结构的政策设计和改革力度有密切关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对中国“半城市化”现象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在农民工向市民转变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均衡性导致的城市人口过量、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资源浪费等诸多现实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

另外,我们看到,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除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改革和落实外,政府财政开支也是一大难题。据有关部门测算显示:中国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在10万元左右,从“十二五”开始,用20年时间解决中国的“半城市化”问题,使中国的城市化率在2030年达到65%,这就意味着中国未来每年为解决2000万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投入2万亿元资金。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对于分担比例、负责内容、支付形式和实施步骤等具体操作执行问题也都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论证。

其次,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农民对于土地权益的保有形式以及在土地升值后,国家收回土地对农民的补偿问题、农村建设与发展模式也需要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城市在接纳、包容农民转变市民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城市公共福利如何面向农民提供服务、农民工工作和生活待遇的市民化问题以及在真正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之后,农民身份的定义、在城市中地位以及心态的双向转变、思想意识和文化素质的提升,甚至对农民工的称呼是否也应有所变化呢?农民工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享受到的社会保障是否也应趋同,如何最终实现一体化呢?综上所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单单是农民进城的过程,而是整个国家自上而下的、有统筹有规划的、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我们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坚持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1.9.1中国半城市化现象

本次研究根据城市化率统计方法的不同(第一种统计方法侧重从户籍角度反应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第二种统计方法侧重从城镇常住人口角度反应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采用数据对比的方式,将两种统计方法下的城市化率做差,具体结果如下:

表11: 2000-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计算差值统计表

图1:2000-2008年城市化率差值趋势图

13%

12%

11%

10%

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从表11可以看到,按城镇常住人口计算出的中国城市化率到2008年已达到45.68%,表明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而按照非农人口计算出的中国城市化率仅为33.28%,表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到中期高速发展阶段之间。两者之间的差值高达12.4%,而且随着每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差值有被逐渐拉大的趋势。

造成中国出现半城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一直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发展格局,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定,使进入城市的农民既不能成为城市人,也享受不到附着在户籍之上的一系列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目前,中国约有1.45亿左右在城市生活6个月以上但没有享受到和城市居民等同的公共福利和政治权利待遇的农民工,以及约1.4亿在镇区生活但从事务农的农业户籍人口,这些并没有真正转变身份的人口约占城镇总人口的一半。所以说,中国目前的城市化仍属于“半城市化”,距离真正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有很大距离。据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14041万人,2009年达到14533万人,比2008年增加492万人,增长3.5%。2008年在本乡镇以内从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8501万人,2009年为8445万人,比2008年减少56万,下降0.7%。这一增一减说明,每年大量新增农民工以及由本地农民工转移进入城市的农民工造成了城市化率差值被不断拉大,半城市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表12: 中国城市化率与居民收入分配系数统计表

注:基尼系数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实力在不断增强的同时,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在日益扩大。近几年,我国反应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含义: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介于0~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国家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城市化的角度看,大量进城农民由于自身文化程度较低、劳动技能较弱等因素的制约,劳动收入不但普遍很低,而且始终徘徊在城市低收入水平。随着城市的发展,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壮大,如果这一现状得不到改善,必将造成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城镇居民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使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加剧。另外,半城市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城市规模的过度扩张,还将造成区域间居民收入分配比例的进一步失衡、社会和自然资源严重浪费和流失等重大问题。因此,中国的半城市化现象不但反映出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矛盾,也表达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亟待变革和由国富到民富转型之路的紧迫性。

1.9.2 中国各省市半城市化现状分析

表13: 2006-200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化率计算差值统计表

按城镇人口计算

1

北 京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2

天 津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3

河 北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4

山 西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5

内蒙古

按非农人口计算

39.99

40.36

40.47

84.33 75.60 8.73 75.73 60.09 15.64 38.44 30.39 8.05 43.01 31.35 11.66 48.64

84.50 76.57 7.93 76.31 60.41 15.9 40.25 31.00 9.25 44.03 31.80 12.23 50.15

84.90 77.31 7.59 77.23 60.53 16.70 41.90 30.95 10.95 45.11 32.18 12.93 51.71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6

辽 宁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7

吉 林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8

黑龙江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9

上 海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10

江 苏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11

浙 江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12

安 徽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13

福 建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14

江 西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15

山 东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8.65 58.99 48.85 10.14 52.97 45.11 7.86 53.50 48.27 5.23 88.70 85.76 2.94 51.90 44.43 7.47 56.50 28.34 28.16 37.10 21.74 15.36 48.00 32.05 15.95 38.68 26.45 12.23 46.10 34.77 11.33

9.79 59.20 49.06 10.14 53.16 45.10 8.06 53.90 48.22 5.68 88.70 86.81 1.89 53.20 45.74 7.46 57.20 29.00 28.2 38.70 21.98 16.72 48.70 32.80 15.90 39.80 26.70 13.10 46.75 36.77 9.98

11.24 60.05 49.92 10.13 53.21 45.19 8.02 55.40 48.25 7.15 88.60 85.71 2.89 54.30 47.26 7.04 57.60 29.77 27.83 40.50 22.23 18.27 49.90 33.35 16.5

中国城市化进程现状

5 41.36 27.25 14.11 47.60 37.61 9.99

按城镇人口计算

16

河 南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17

湖 北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18

湖 南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19

广 东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20

广 西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21

海 南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22

重 庆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23

四 川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24

贵 州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按城镇人口计算

25

云 南

按非农人口计算

差 数

26

西 藏

按城镇人口计算

32.47 21.31 11.16 43.80 38.75 5.05 38.71 23.18 15.53 63.00 51.55 11.45 34.64 19.89 14.75 46.10 38.56 7.54 46.70 26.43 20.27 34.30 23.74 10.56 27.46 15.98 11.48 30.50 16.57 13.93 28.21

34.34 21.62 12.72 44.30 38.96 5.34 40.45 22.23 18.22 63.14 52.02 11.12 36.24 18.65 17.59 47.20 38.61 8.59 48.34 27.11 21.23 35.60 24.28 11.32 28.24 16.03 12.21 31.60 16.61 14.99 28.30

36.03 21.79 14.24 45.20 38.80 6.40 42.15 22.35 19.80 63.37 51.99 11.38 38.16 18.76 19.40 48.00 38.74 9.26 49.99 27.86 22.13 37.40 24.74 12.66 29.11 16.13 12.98 33.00 16.72 16.28 22.61

篇五: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1-5-19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但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及高投资、低消费现象,这些都限制了城市的健康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化的现状,接着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区域发展,社会保障,就业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目前城市数目由新中国成立前的132个增加到2008年的655个,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7.3%提高到2008年的45.68%。我国城市作为工业快速发展的载体与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强调民生与环保,注重从质量方面强调城市的发展,但是在人口快速城市化的同时,相关软件建设却没有跟上,导致目前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一些“大城市病”,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高投资、低消费现象,这些都限制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我国城市化现状

(一) 我国城市化呈现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与我国其它任何社会经济现象一样,我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巨大,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化水平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带性差异,沿海地区高于中部进而高于西部。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1978年到2008年,东部地区新增215个城市,中部地区新增162个,西部地区新增85个。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个数比例为1:0.9:0.4,城市人口的比例为1:0.51:0.27。到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率分别为54.6%、40.4%、35.7%,东部地区的城市化率是中部地区的1.4倍、西部地区的1.5倍。这些数据均表明,我国城市化区域差异很明;;显。

(二) 城市吸纳劳动力能力不足

《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8年的统计数据指出,在社会就业方面,2008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为30210万人,其中,净增就业860万人,新增就业1113万人,净增就业与新增就业人数分别比上年减少180万人和9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2007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倒闭或减产裁员、农民工失业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就业岗位增加势头自2000年以来首次出现较大幅度的回缩。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三) 我国城市化具有伪城市化现象

我国城市化是以统计意义上的城镇人口为依据的,由于城市的拉力以及农村的推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在进行统计时,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但是这些人口本质上却是农民工,他们没有实现真正的市民化,在就业、医疗、养老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却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处于被边缘化状态。另外,国家在统计时,还有部分人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土地被征用的失地农民,他们的身份虽然转变成为市民,但是他们相应的权益却没有得到保障,土地承载着这些失地农民的生活以及生产资料,但是土地被征用后,他们的替代资源却没有相应建立起来,导致城市内部形成了新的城乡“二元结构”,因此这种统计意义上的城市化其实是一种伪城市化。

(四) 农民工以及失地农民的城市社会保障滞后

依据中国民生问题调查报告统计的数据,2008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890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3169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240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381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9181万人;有2334万名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对全国28个省市区的调查,目前中国城镇居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几大保险覆盖率分别为52.7%、58.7%、20.7%和16.2%。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参保率均以非农户口者统计,社会保障并未覆盖进入到城市的农民工以及

失地农民,这些群体的社会保障没有跟上城市化的步伐,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 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

从总体来说,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基本一致,影响区域间城市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由于各个区域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不同,以及国家对各个区域的制度环境不同。我国东部城市具有区位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同时具有较成熟的市场和较高的市场回报率,经济的发展水平高,工业化水平也高,能够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相应城市化水平较高。西部地区不属于沿海地区,经济规模不大、积累率不高、投资能力弱以及外商投资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工业化程度不高,不能够消化进入城市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的劳动力不能实现有效转移,城市化水平不高。

(二)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同步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工业化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城市化则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二者相互促进。目前,我国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各个行业、各类企业的资本劳动比率迅速上升,这表明了我国的工业化正在走向资

本密集,即资本对劳动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弱的新阶段。由于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减少大于新生产领域或新的市场拓展所增加的劳动力需求量,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下降。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增大,劳动就业形势严峻。根据现有的资源状况,农业部门仅能容纳1.4亿左右的劳动力,农村存在大量的潜在的剩余劳动力,到了2020年,平均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需要从农村中转移出来。资本对劳动的加速替代,使得工业增长所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出现了相对甚至绝对下降,这使得我国的城市化也相应受到了阻碍。

(三)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但是在我国,还存在着城乡的二元体制。长期以来形成的与重工业化道路相适应的一套管理体制,使城市人口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对新迁入城市人口实行歧视性管理政策,除公共部门和国有企业正规调入员工外的城市新迁入人口,均不被看做是本市正式人口。居住者被区分为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城市政府为户籍人口的子女就学、社会保障、部分岗位招聘等方面提供竞争性的准公共服务,而非户籍人口则被排除在外。将农村人口长期拒绝在工业化进程之外,城市化进程也严重受到了阻碍。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