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有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4:13:28 小学作文
篇一: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 庄子是我国古代以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
一。今天能有幸读到他的作品《庄子》,心中感到异常兴奋。在读完之后心中有几分感悟,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吐为快。但终究是学习有限,故不能精确的明白,但也深的几分味道。 庄子,原名庄周,是战国时代宋国蒙县人。庄子的主要思想是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就像“ 一棵难看的树被认为无用,有一个木匠要找一棵树作房梁 ,但这棵树太弯了,没法做房梁;第二个木匠找树做磨的握柄,要弯的,但这棵树太难看了,又没办法;第三个木匠要做车轱辘,但这棵树长得不行,从某方面讲是无用的。但从庄子的角度看,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所以庄子提倡无用精神(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逍遥游》的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其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意思是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这段充分的说明了庄子散文的特点: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形象生动。也体现了庄子“逍遥”的情怀。而“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则利用寓言故事,富有讽刺的意味,将庄子的文采表现的淋漓尽致。而翻译过来“蝉与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到树枝就停下来,有时飞不到树上去,就落在地上,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到近郊野林去,带上一日之粮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捣米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就成了一篇朗朗上口的寓言故事,读来栩栩如生,简单明了。令人
赞叹不已!“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
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这篇文章的主体表达了庄子的思想,以及他对当官的见解。反应了庄子不追求功名的消极的态度。
总体来说这篇文章巧用寓言故事,文笔变化多端,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庄子所宣扬的主张是清静无为、以养天年。他对于世间的大小、贵贱、寿夭、是非、得失、荣辱等的解释是相对主义的。他对待社会和人生的思想态度,无论是消极的还是富有启发性的,对后世均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厌恶那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社会,拒绝与统治者合作,鄙视富贵利禄,否定鬼神的存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那种妄想逃避现实,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这种思想无论在当时或现在,都是—种消极的、不可能实现的绝对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齐物论》是庄子的又一篇佳作,所谓齐物论,顾名思义就是包含齐物和齐论,这便是其主旨。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行和感情,看起来千差万别,归根究底却是齐一的,这便是齐物;而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千差万别,但世界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是非与不同,这便是齐论。《外物》中有说“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庄子也许并不完全自食其力,但毕竟较接近劳动人民,所以对当时人民困苦生活有较多了解,而且自己一生穷困潦倒,这使他不禁对各诸侯提倡的仁义有更多的怀疑。当然没有什么能超越阶级属性,一定的思想总是为阶级服务的。所以用脚趾头想想也该知道那些诸侯所提倡的仁义肯定是为本阶级服务的,又怎么会顾及到平民百姓的利益呢?这就无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促使先进的人们{当然包括庄子]摆脱愚民政策的禁锢,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社会。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取决于他的心,平等的心,看到的事物也是平等的。庄子揭露人的理性的局限性,,认为人的智慧不能达到大道,人如果区分是非好坏,那么就只是小成而已。“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想必大家早就知道这句话。正如这句话所说,一个人若是锋芒太露,必遭到别人的嫉妒。树大招风啊!要知道一个人如果比别人好很多,别人只会仰慕你;而倘若你只必比别人好一点点,必会受到他人的嫉妒与排挤。针对这一点,庄子的哲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绝圣弃知,人们把明慧,聪慧,智慧,德性藏起来不炫耀,天下就太平安定了。庄子要人们大智若愚,不显露智慧,事实上这是一种自我保全的方法。庄子的思想源于老子的思想,可是老子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庄子的哲学则是“出世”的哲学。两者似乎截然不同,但深思一番又是可以理解的。评定一个人的思想,必然要联系当时的时代特征。当时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战乱频频,而诸
侯残暴。“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庄子生活在宋国,宋王偃“射天答地”荒淫无道,不得人心。庄子看到这些世间的苦难,不自觉的产生“出世”的思想也是十分正常的。我们还可以从庄子本人来看。庄子属于“士人”,这是新产生的阶级,本身无田产,却又并不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这一类人大概分两类,一类作诸侯贵人的大臣门客,为其出谋划策,巩固其统治地位,而另一类则是不愿与世俗同流的隐者,他们看到社会的黑暗,不愿自身为人利用作争权夺利的工具,他们大多生活贫困,庄子就是属于这一类人。史记上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这些话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当然就理解了庄子的出世观。 从“大知闲闲”到“故寓之无竞”,庄子在其中主要论述了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与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庄子认为想要停止争论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纵观《齐物论》,我认为庄子的思想就是乌托邦。他在肯定客观规律性,同时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庄子让人消极适应自然,不为名利仁礼所动以求解脱,给在黑暗中的中国人民一条自我解脱逃避的道路。但是,这种完全忽视人的智慧与努力的方法是消极的,是永远难以为主流社会所认可的。理想终归是超越现实的,庄子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如桃花源般美好。在庄子的世界里,万物是合一的,一切都是和谐的,没有战争,没有杀戮与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那里,人们是忘我是的,没有成见,开放心灵。即使不能实现,也至少是其精神支柱,支撑着他活下去,也让我们感触颇深。
篇二: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
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庄子悟性极高,他在对大自然的观察中,在工艺技巧的体验中发现了哲学意义上的普遍存在,即所谓"道"。
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些亘古不变的问题,在庄子这里的答案是:人从道中来,回归道中去。庄子的"道"为中国特色的世界本源问题提出了一种最为彻底、最为深刻、唯一可以和西方本体论相媲美的一种解释。理论只要彻底,就能征服人,所以,虽然庄子的理论与当时流行的儒家学说正好相反,主张人应淡泊功名,养生全真,却由于其新奇、自圆其说的深刻性赢得了不少人的好奇和崇拜。于是一套本来属于退隐山林的学说,反而帮助它的创造者彰显了名声。所以,庄子也有一些弟于,甚至有层次极高的朋友。
庄子与惠施的交往构成了庄子的人生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惠施是当时超一流的政治家、外交家,还是名家"合同异"派的代表人物。他在魏国先后当了12年宰相,实际掌权近20年,帮助魏惠王"为法......民人皆善之",他主张"去尊"、"偃兵",变法图强;开六国称王之局,是山东六国"合纵"政策的实际组织者。这样一个风云人物,却是隐士庄子一生唯一的谈友。
惠施年长于庄子,于公元前314一310年之间去世。庄子从惠施墓前经过时,曾对随从的弟子们说:"楚国郢都有两个人,一人把蝇翅大小的一点灰泥涂在鼻尖上,另一人抡斧去砍削,斧头运行如风般地砍将下来,两眼一闭,‘噌'地一声,灰泥削得干干净净,鼻于却毫无损伤。二人从容不迫,面不改色心不跳。宋元君听说后,就把抡斧匠人召来让他表演一番,匠人说:‘我原来是有这么个绝招,不过,我的伙伴早就死了
自从惠老先生死后,我也像匠人一样失去了辩论的对手,我怕再也找不到一个能理解我的人来和我说说话了。"一种"子期不在对谁弹",失去知音的悲哀充分说明了庄、惠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庄子和惠子在一起讨论切磋的问题范围广,深度大,其中最有趣的是所谓"壕梁鱼乐之辩"。他俩在濠水上游春,庄子说:"鱼儿悠然自得地摇头摆尾,游来游去,是多么快乐哟!"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说:"你也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想些什么,你也不是鱼,理所当然地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这不就完了!"庄子说:"嗨!咱们风头想想,你问我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时,那已经假定了我是知道鱼的快乐的。你问我怎么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侨上知道的。"
此外,他们还就"大而无用"、"人固无情"等价值论、人性论、本体论问题进行过十分深刻的阐述,有的甚至是现代人也无法回答的重大哲学问题。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庄子妻子死的时候,惠施作为退休宰相亲自参加吊唁活动,又是二人关系非同一般的例证。有这么高档次的朋友,即使他如何与人无争、与世无求地退隐山林,他仍然会有很高的知名度。因此在私学盛行的战国中期,庄子肯定有不少的学生和崇拜者,他的学生也有可能到惠施手下去为官。所以庄子仍不是一隐了之,而是在迟隐理论的指导下,过着一种恬淡寡欲、清高自守、沉思默想、著述不辍的学术研究生活。
相濡以沫非真性
在庄子看来,混沌无知的状态,是万物最为适宜的状态。不管是什么东西,不管它 与其他东西的处境是多么不同,或高或低,或热或凉,或干或湿,或净或脏,只要是合 于自己的原本真性,它就会生活得很自在,以致达到什么都不感觉,什么全都忘记的程 度。庄子把这种情况称为“相忘”,意思是完全适宜、无所感知。与此相反,一理脱离 了与其原本真笥相适应的环境,它就会感到不适,甚至受到伤害,不管他眼下所处的环 境在旁人看来多优越,多么令人羡慕,也毫不例外。换个角度说,一个东西一旦对自己
所处的环境有所感觉的时候,这个环境便与它的原本真性产生了距离,感觉越大,距离 也就超越大,到它的感受达到不能再忍受的时候,那它就难以存在了。
庄子在《大宗师》中用鱼的处境变化来说明这个道理。他说:
湖泊干涸了,原先在水中嬉戏的鱼都被搁浅在了陆地上。它们快要干死了,相互之间吹出湿气河护着,吐出唾沫湿润着,多么友爱!多有亲情!可是这都不愿意这样,在 它们看来,与其在干涸的陆地上如此友爱亲情,还不如在江湖水中各自游走、相互忘去 。
也就是说,当它们相互牵挂,相互怜悯的时候,也就是处在最不适宜、最为危险的 境地的时候。一旦脱离了不适和危险的境地,它们就忘记了对方,甚至也就忘记了自己 。当它们忘记了对方,忘记了自己,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知的时候,它们也就完全 回归到了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境界。这种境界也是最符合它们真性、它们最为适宜的 境界。所以庄子说,鱼儿相濡于陆地,不如相忘于江湖。
按照这样的道理来观察社会和人情,友爱和亲情并不是一种好现象,它是真性受损、环境恶化的象征,是混沌消散、人心奸巧的结果。假如不是如此,大家都自然而然地生活自然而然地交往,都在与自己真笥相适的环境里自由成长,哪里用得着故意亲近?庄子由此得出结论说,最好的生活是自然而然、无感无知的生活。一旦打破了这种生活环境,哪怕是进入一种看上去很为豪华、很为荣耀的境地,那可就要注意了,它很可能带来与自己的追求完全相反的结果,因为这种环境的改变与自己的本性、真笥不相适应。
《至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颜回要去齐国宣传孔子的学说,孔子面有忧色。子贡离开自己的座位悄悄地问孔子:“先生在上,学生想问一个问题,不知是否妥当。颜回要去齐国,先生面有忧色,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过去管子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很赞赏。他说:‘小口袋不可以用来装大东西,短绳子不可以用来汲深井水。这是说,每种东西都有固定的性能,都有一定的形体,只能从事与其性能相适应的工作,只能办成与其形体相适应的事情,既不能超越,也不能不及,超越和不及都会给它带来危害。现在颜回要齐国了,我怕他向齐王讲什么尧舜事迹、黄帝功果,再加上有关燧人和神家的业绩。如果讲这些,齐王一定会用来反省自己。反省而不得要领,那就会对颜回讲的道理产生怀疑。一旦有所怀疑,颜回就有可能被处死。你不是听说过吗?过去有一只海鸟落在了鲁国的郊外,鲁侯将它迎入庙堂之上,给它奏最高雅的音乐,给它吃最精美的食物。可是海鸟却感到满眼昏花,忧愁悲哀,不敢吃一嘴肉,不敢喝一杯酒,没有过三天便死了。鲁侯这是以养活自己的方法来养活鸟,不是以养活鸟的方法来养活鸟,与鸟的本性不相适应,所以鸟不能生活。用养活鸟的方法养活鸟,那就是让它居住在森林里,漫步在沙滩上,漂浮在江湖中,觅食于鱼鳅间,与自己的同类共飞同止,与自己的伙伴同游共处。综怕人声嘈杂,为什么要用那嘈杂的声音来招待它呢?《咸池》、《九韶》这些人们认为高雅的音乐,在洞庭的旷野中弹奏,鸟听到后会吓得高飞,兽听后会吓得逃走,鱼听到后会吓得深潜,就连一般的人刚刚听到,也不过是围观而已。鱼在水中才能生活,人在水中就会淹死。他们的性能不同,所以彼此的好恶也就相异。正因为如此,所以圣人不要求不同的事物有同样的性能,不要求不同的人做成同样的事情。他只要求名誉与实际相符合,做事与能力相适应。这就叫做理通情顺而福气常存。”
这个故事是说,一种事物有一种事物的特性,一种东西有一种东西存在的特殊环境。如果想要维持一种事物,保存一种东西,就不能脱离了它的特性,不能改变其存在的环境,也不能用其他事物的特性要求它,用其他东西存在的环境对待它,否则的话,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也就是说,事物存在的最佳环境,就是与其原本真性相适应的环境。处在这种环境中,事物就安闲自在,这就叫做顺其自然;安闲自,也就既不学得甘甜,也不觉得苦涩,无知无觉,这就叫做混沌。自然、混沌就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孔子所以为颜回担心,就是怕他不懂得这个道理,用齐王听不懂的道理去教育齐王。如果这样就会此来两个恶果:一
个是齐王更加迷惑不解,一个是颜回遭到杀身之祸。
《达生》篇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说:有一个名叫孙休的人前来求教扁子。他说:“请问先生,我住在乡里,没有听人们说过我没有道德,也没有听人们说过我不勇敢,可是我种田老是遇不到好年成,做官老是遇不到好上司,乡里把我当外人,州郡不让我驻留,我怎么得罪了老天爷,为何命运这样坏?”
扁子说:“先生没有听说过至人的行为吗?至人忘记了自己的肝和胆,遗弃了自的耳和目 ,迷迷糊糊地漫游于尘世之外,逍逍遥遥地从事于无事之事。这就是所谓创作了东西而不持那东西,培养了东西而不主宰那东西。而你却不是这样,有了一点聪明就在愚人面前卖弄,修养身形是为了显示自己洁净,这就好像是举着日月在街上行走一样,为得是炫耀自己,像你这样的人,能够保持一个完整的身体,维持九窍的齐备,没有中途聋哑盲瘸,那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资格埋怨老天呢!你快快走吧!”
孙休走后,扁子回到屋里,坐了一会,若有所思,仰面长叹了一声。弟子问他:“先生为什么叹息呢?”
扁子说:“刚才孙休到我这里,我告诉他至人的德性,我怕他不能理解反而更加疑惑,于是在此叹息。”
弟子说:“不会的,假如孙休说的话对百先生您说的话不对,那么,说话对的不会被错话所迷惑。假如孙休说的话不对而先生说的话对,那么在先生说话之前孙休就是迷惑的,在先生说话之后他仍然迷惑,那也怪不得先生。”
扁子说:“你这个话不对。过去有一只鸟落在了鲁国的郊外,鲁君喜欢它,把它迎入台阁之中,用最精美的食物招待它,奏最高雅的音乐给它听,最后这个鸟悲率目,什么也不敢吃,什么也不敢喝。这就是以养活自己的方法来养活鸟,而不是以养活鸟的方法来养活鸟。孙休本来是一个寡闻少识的人,而我却给他讲做至人的道理,变像是用豪华的马车载乘老鼠,用高雅的音乐招待家雀一样,他怎么能不迷惑呢?”
家雀只适宜于跳跃于枝头,老鼠只适宜于居于洞穴,在人看来,枝头、洞穴是那么简陋、寡淡,而对家雀、老鼠请到高堂、宫室中来,待之以美味馔肴,闻之以高雅音乐,在人看来,那可是非常优厚的了,而家雀和老鼠却接受不了,它们会非常难受,以至死亡。之所以会这样的结果,那是因为人的这种行为违背了家雀和老鼠的真性,使它们脱离了最适合它们真性的环境。孙休本是市井粗人,扁子却以至人的道理去开导他,这就像让老鼠乘车,让家雀听乐一样,离开了本人的真性去对待他,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扁子为之担扰,为之叹息。
这是告诉人们,无论对己还是对人,都要顺应其原本真性,不要人为造作,主观生事。 什么是原本真性?原本真性就是天生原有的、没有被人为改造过的形体、特质、性能和喜好。
如何判定是否符合原本真性?最好的方法,就是看自己或对方有没有异样的感觉。没有异样的感觉,说明自己或对方是处在与环境融为一体、不分物我的自然混沌状态,说明原本真性自然存在,没有受到损害;出现了异样的感觉,说明自己或对方与环境有了隔阂,发生了错位,说明原本真性受到了制约和伤害。
《达生》篇中用脚和鞋的关系说明了这一点。文中说:
有一个工匠名叫工倕,他用手指画圆画为比用规矩还要准确,手指行止随着物件的变化而变骅,从来不用心来计量,所以他的心境自由自在,从来不受外物制约。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他适应事物自身的本笥。正因为适应事物的本性,所以也就用不着用心计量,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感觉。这就像穿鞋子一样,当人忘掉自己腰的时候,也就是腰带最合适的时候。由此推论,当自己忘掉是非的时候,也就是心境最舒适的时候,那就是与外物最吻合的时候,一旦到了连舒适都忘掉的时候,那就没有什么不吻合的东西了。
没有什么不吻合的东西,也就是自身与一切东西相吻合。那就是自身处在与自己本性完全适宜的环境之中。处在这种环境之中,自己便失去了一切感受和知觉,也就是说达到与外界混为一体、内心无知无识的境地。这就是混沌的境地。达到了这种境地,也就成了扁子所说的那种至人,所以扁子在描绘至人时说:至人忘记了自己的肝和胆,遗弃了自己的耳和目,迷迷糊糊的漫游于尘世之外,逍逍遥遥地从事于无事之事。
篇三: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
重庆大学弘深学院2013级土建01班 马晨晨 20130754
初遇庄子
并没有带着一种虔诚的态度来读这本被世人奉之为经典的庄子。记得高中时的语文老师50多岁,儒雅有风度,书生气息很浓郁,在讲述书中的庄子时总是带着一种崇敬的口吻,对庄子的溢美之词不绝于口,我时常在想,庄子是这么令人神往的吗?
直到自己终于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庄子,已经是大二下了。与从小到大接触到的儒家孔孟思想很不同的庄子道家思想,为庸俗如我的世人提供了一种相当任性的生活态度。咪蒙为庄子冠上了“挨饿的外星人”的名号,三天两头挨饿,饱受形体之苦,不知是饿出了幻觉还是饥饿让人更加清醒,庄子的大脑里却迸发出各种夸张奇幻的想象,什么“不知其几千里的鲲与鹏...水击三千里,转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颇有魔幻色彩。
不过庄子倒是让我想起了一句西方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虽然在大学校园里,经常为自己分不清精神空虚与物质空虚羞愧,物欲过剩让人头脑发胀,难以安静清醒的思考,躁动难安。像庄子那样忍受饥饿之时,生命的气才会平稳,在精神世界中有新的提升与创造,或好或坏。我不是说我们也要保持饥饿状态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只是想说物质本身就很物质,简单到极致就足够了,不可让物欲扰乱自我。
好像一直在表达自己对庄子的崇尚,其实一开始读庄子并不是这样,觉得庄子提倡的“无己”,“心斋”的境界是要把自己对事物与人的成见彻底排除掉。可是在庄子里还是有很多地方有明显的褒贬之别,开始觉得庄子的思想很矛盾。和老师交流了观点,老师一句“难道说一个不能全部践行自己思想的思想家就是不真诚的吗?”惊醒了在理科各种较真中沉浸太久的我。理想与现实践行的差距,潜移默化的成见早已深植于心。或许是我对“无己”的理解过火,因为万事万物的好坏善恶或隐或显一直是有人为界定的,我们只能努力追求庄子里的无己的理想境界。
庄子是圣人?
与孔子的出仕思想不同,庄子的思想被很多人认为是消极避世的。庄子很喜欢讲故事,用神奇的故事来讽刺时世。
春秋时代,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十分艰难,而统治者却荒淫无道,残酷压榨百姓,阶级对立异常严重。社会的变动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变动和活跃,各种思想派别应运而生。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的诸侯卿大夫养士之风,到战国时期更加盛行,大批文人墨客汇聚到各国都城,议论社会局面,阐述政治理想,畅谈人生追求。而庄子不屑于与大众同行,他只是想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好好地活着。
没有目的地活着,庄子似乎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当楚威王派人来请他去做宰相时,庄子在钓鱼,持竿不顾,回绝到:一只乌龟是愿意被国君当成宝贝,死后厚重安葬,供奉在寺庙还是在泥坑里快活地打滚呢?以普通人的角度当然是后者更吸引人,庄子也这么想。可是,我想到一句诗“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 ”,庄子的思想相比起来的确是消极了些。
只是单纯的活着,在庄子的时代也是做不到的,生计是一大问题,每天只靠静坐,想象还是无法维持生活。所以即使是庄子也有最窘迫的时候,去找管水利的小官监河侯借点米,监河侯考虑到庄子的生活状态,佯装热情:借米好说!我马上要去收税,等我收完,一口气借给你三百金!不能责怪监河侯,毕竟那时的社会福利不完善,即使完善了估计像庄子这种四肢健全却“无所事事”的人也不会得到救济吧。庄子受到这般待遇,便讲了一个小鲫鱼的故事:小鲫鱼说:“我是东海的水官,你要是给我一升水就能救我的命。”我说,“好啊,我正要去吴越,刚好引西江的水来救你。小鲫鱼说,你这种救法,不如直接去卖鱼干的铺子找我。”咪蒙说庄子稀饭都吃不饱,还要做故事大王。
我倒觉得庄子其实是很自由单纯地活在自己的世界罢了。他是可以去做个小官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可是那就不符合庄子的人生原则了,可能他还担心官场一旦深入就难以跳出,性命难保吧。不是说庄子怕死,庄子对于生死看得还是很豁达的,妻子死了却鼓盆而歌,他与世俗格格不入,尊崇自己的内心,顺从自然,“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
他是活在乱世的理(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读庄子有感)想主义者。他可以不计较各种利益,追求空明的心境,自然的生活,不像众人每日庸庸碌碌,为名为利,不顾“阴阳之患,人道之患”,任凭心灵干涸。
这样说来庄子应该是圣人了。不是因为他能忍受这般寡淡的生活,而是因为他能坚守自己的原则,追求无用之用,万一他当初去做了宰相,谁能保证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庄子”呢?
庄子的人生态度对于当世并不是都适用,但的确能在人失意之境让人心境开阔,在顺境中葆有一颗平淡之心。庄子的确能让年轻人拥有更加成熟的心境和更豁达大度的处世态度。
篇四:读《庄子心得》有感读
读《庄子心得》有感读
-----
于丹《庄子心得》体会颇多,最喜欢有两章,
“境界有大小”和“顺应与坚持”
。纷繁芜杂得社会,如何去圆融通达的完成我们的人生,如何让我们的人生更好,这其实归
结在了一个人思想境界,目标,和内心坚持外在通达上。量有大小,内外有别,活在当
下,成就人生。境界有大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时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认为它没用,庄子却说;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而不用完整的它
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有人将可以抗冻的家传秘方用于使家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冻
伤,而世代漂洗为生;
有人却高价买了此秘方使吴国兵士不被冻伤在向越国发起的水战中大获全胜,而裂地封候身价倍增。所以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
规地去判断事物地价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价值。大智慧者, 永远不教给我们小技巧,庄子教给我们的是境界和眼光。
庄子
“逍遥游”
里的境界,我们心向往之。但是,这种完整地看待一个事物地眼光,我们真正了然于心
了吗?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眼光,你也会抓住从你眼前走过的每一个机遇。
今天我们经常提到一个很时髦的词,叫做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不可仿效
的,是唯一的。在今天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最好的,只有什么是唯一的。一个葫芦如
果长得小,可以做瓢,一个树长得小,可以做桌子椅子,他们都是有用的。一个葫芦长
到最大,
不必破开,
可以吧它当游泳圈一样浮于江海,
它还是有用的。
一棵树长到最大,
可以为人避风避雨,它是有用的。
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你质询自己的心,问一句:我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
什么?我究竟有哪一点是不可替代的呢?在金正昆教授的培训课中听到一句话,
发展自
己才是硬道理!面对纷繁芜杂的环境和世界,有顺境有逆境,面对这些,我们首先应该
想如何发展自己?有了更广阔的眼界,才能有大的境界,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进
一步发展和提高自己。
二
坚持与顺应
庄子在他的书里面提出一种人生的价值观。
《知北游》篇中说:
“仲尼曰:古之人外
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
。
“外化而内不化”
,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外表随物
变化,而内心有所坚持,凝静不变。
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顺应规则,遵从法度,与人交往,这一切都是我们可以
叫做外化的东西。一个人在表面上可以非常随和,一切可以放下来,与人融通,这就是
一种化境。但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有他独特的价值观,有他独特的风格,有一
个人内心的秉持,
就在于他的内心真正有他的
“不化”
。
外在的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变化,
每天都有新的情况,新的规则,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新的尺度和坐标,我们是要墨守成
规呢还是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呢?这和做企业一样,
一个企业的理念是什么?经营者的
目标是什么?这些都是有所坚持的,而坚持理念,实现这目标的同时,也会考虑市场的
需求,生存的需要,不断创新改进调整,这些调整同样是为了达成所秉持的理念和坚持
的目标。
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人人会在这个
世界上遭遇危险,面临困境,会在一些突然而来的变故中从遭遇内心的挑战,如何去做
到处变不惊?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太容易受外在言论的干扰,这样一个物质丰富的世界,
只要有几个人跟你说话,三人而成虎,就能够影响人的想法,如果再加上七八个人一起
鼓噪,那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就是很容易的了。
一个人的朋友和他打赌,说:你今天在你的屋里挂一只空鸟笼子,挂一些天后,你
非养鸟不可。他说:不可能。挂鸟笼子和养鸟,是两回事。于是他们打了这个赌,他真
在屋里挂了个鸟笼子。
第一天,
有人来,
见了空鸟笼子,
问起,
这人跟人解释。
第二天,
又有人来,
问起鸟笼里的鸟之去向。
此以后,
不断的有人来,
有以为鸟死了来安慰他的,
有送养鸟书的,后来居然有人捧着鸟来了,让他不堪其扰。没到一星期,他说,算了,
我还是养只鸟吧。
这就像是我们的生活,
曾经,
我们心里有很多坚持,
但是日常生活总在考验着我们,
外部世界总是在试图改变我们,
这和空鸟笼养上鸟是一个道理。
有人在上班的第一天开
始,决定不乘电梯,走楼梯,锻炼身体锻炼意志。可不断有人碰见便问:今天怎么了?
怎么走楼梯啊?迟到了吧?没坐到电梯?于是终于有一天,这个也许就想:
篇五: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心得
庄子是中国历史上的旷世奇才。他的“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象之奇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始,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在后世的人看来,庄子洞悉世间万事万物,看破红尘,功名,利禄,超越了生死境界,最终达到超凡脱俗,这便是庄子之逍遥游。庄子的思想境界要求世人不要过分去追功名利禄,保持平和心态,自由自在生活于天地之间。
庄子在文章中追求的是完全的自由、突破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束缚!”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那是庄子的大气,他的霸气,他所倡导的无所不能,他的精神,他的魂,他的道,无人能及。 然而,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庄子的主张和思想必然有他的局限性,人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更不可能像庄子所说的那样活得肆无忌惮,无拘无束和随心所欲;自古以来有多少人用自己的方式试图诠释对庄子“逍遥”的解读,人们向往道,向往庄子描述的无尽幻想中,王蒙也好,于丹也好,他们都试着说,试着讲,各凭本事,各安天命。 庄子是讲故事的高手,一部《庄子》,他讲了无数故事,有的更似寓言,有的更似小说。庄子令一些人爱得沉迷,恨得顿足。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心态解读”庄子”,也许解释了一两个字,全句全篇却是与愈解愈糊涂。
庄子更多讲的是人生的选择与态度,不像老子,更多的是讲政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庄子更文学而老子更政治。相对来说老子对人大有帮助,而读庄子实在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那是庄子的风采,令人折服,你可以不屑,可以嗤之以鼻,但你不能不承认,在当时,在几千年前的人世,有这样的言论,雄辩,思维,我们望尘莫及;庄子著书立世千载,后世莫不敬仰,他道尽逍遥,梦蝶化蝶,他让多少人不自主的在揣测,
在怀疑,在犹豫,因为人们不自信,他们也在向往那片被营造出的乐园,幻想于天地间驰骋,纵横航宇??只是,现实,未必尽随人愿,与其应营碌碌,执着沉迷为乐,何不豪气人生,放手拼搏,庄子告诉所有人,要淡泊,要有“雅望”而不是“野望”作为宗教传承者,必然有局限性,大道无为,顺其自然,不勉强,不强求;可这永远不代表可以消极,可以颓废,可以放弃,当作借口,苟活于世。庄子的精神,他的思想,他不是阿Q,不是孔乙己;他的狂,他的傲,让人觉得自然,觉得理应如此。
道,劝人隐世,修心,体悟,我相信那是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毅力的,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同样都是适用的,而往往一点的挫折便放弃就沮丧的人,得不到想要的所有,除却运气,失败和失去的是自己,很多人盲目的相信命运,相信宿命,相信神鬼,却不愿相信自己;这的确让人感到无奈和无趣。
我始终相信,过去的,已经发生的,不能改变,可以努力的改变自己的,未来的,是现在,是手中把握的每时每刻,你抓到了,抓紧了,就有可能成功,即使不如人愿,那就看看庄子,想想庄子的话,梦蝶,蝶舞,那是精神上的舒坦,放松;有时候,在如此紧张如此复杂激烈的世事,狂妄放纵一回,狂想一曲,其实,又能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