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情系北大荒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0:27:14 字数作文
情系北大荒字数作文

篇一:情系北大荒

情系北大荒

崇山峻岭中流淌出两条小河汇流成引龙河

这里是青山绿水环绕的地方

这里是白雪拥抱黑土的地方

这里是流水能够站立的地方

执著的追求使生命充满诗意

把闪光的人生谱写在荒原上

为农场事业献完青春献子孙

在朝阳山下座落着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城镇,它被叁条河流所环绕,那就是引龙河农场,在这个拥有万人城镇的农场中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他日出而立、日夕而卧,那就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李树宝同志。提起他,农场的领导和职工人人竖起大拇指,人人夸口称赞。就连原总局局长马学力到农场视察,也要与他见上一面,唠唠家常,说说农场当前的发展。

一个总局局长都夸赞的人,这个人一定不简单。他身高一米七十多,眉毛很重,而且很长,眼睛不算很大,瓜子脸。他不善言谈,一副淳朴憨厚的神情,眼神里透露出睿智和自信。他本该侃侃而谈,因为他在职期间,使农场第六生产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已经向父老乡亲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他尽职尽责地带领着全队的党员、干部、职工把生产队建设成标准化的省级文明村。

李树宝今年74岁,属虎,他实实在在是农业生产上的一头猛虎。 1954年十多岁的李树宝,从辽宁省来到了北安,落户在大哥李树槐家,没有工作的他,到处干零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引龙河农场住北安办事处,当时农场正在买马,农场温办事员问他:“小伙子,你现在干啥呢?”他说:“没事干干零活”。温同志说:“你和我到引龙河农场送马,行不行?”他说:“行啊。”这样,他和温办事员赶着马车走了三天到了引龙河农场,当晚在现在的八队东山西面的地窨子里住了一宿,第二天,返回北安的途中,他与大车队的陈玉坤闲聊,陈玉坤说:“你也没什么事做,来引龙河喂马吧!”他说:“行啊”。就这样,他又坐马车回到了农场喂马,当时农场的领导说这样不符合要求,需要办手续,于是他回到北安,在劳动局办了来农场的手续。

1955年,引龙河农场正式成立了,喂了将近一年马的的李树宝,可是吃尽了苦头,那时的农场条件特别艰苦,吃的是野菜、窝窝头,住的是马架和地窨子,没有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各种物资全靠大车队从北安往回运。去趟北安,一个来回就得5天。去的时候,得在讷

摩尔大车店住上一宿,第二天到达北安,第三天装货,第四天赶到讷摩尔再住一宿,第五天才能回到农场。当时农场没有拖拉机,只有靠马和30名在押人员拉一台犁进行开荒种地。

1956年农场引进了苏联产斯大林80号拖拉机和苏联产413拖

拉机,他想我什么时候能开上这东西。1959年,转机来了,时任二分场队长的褚文生,看中了李树宝,他和褚队长攀谈中说:“我想开拖拉机”,褚队长说:“你没文化能行吗”?他说:“我有文化”,褚场长说:“看你这个小伙子能吃苦耐劳、机灵,农场正是用人之际,那就别在这赶马车了,到二分场机务排学开拖拉机吧”。这样,李树宝学起了开车,给车长李玉当学员。他认真地工作,听从师傅的指挥,刻苦专研机车技术,大字不识两箩筐的他,利用闲暇的时间,买来字典,有不认识的字,就一一查阅,弄明白意思,由于他辛勤的工作和刻苦地专研,半年后,李树宝当上了机车班副驾驶员,再半年后就当上了车长。

1960年他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结婚了。新婚的他,顾不得在家的妻子,整天在机务排忙。1966年他被调到六分场任车长兼任机务排排长,在这7年里,他带领着车组人员拼命的干,年终在车组间被评为第一高效车组。因此得到了分场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同志们的认可和赞扬。他凭着自己的韧劲和专劲,几年来掌握了一整套农业机械技术。机械出现了故障,只要他一听,便知道哪里出现了问题,故障很快被排除,为机车作业出勤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当上了机务排排长的李树宝,号召机务排全体人员“争一流,当派头”,在全部机务人员中掀起“赶、帮、超”的工作作风。在此期间,他带领着机务排的机务战士,昼夜开荒、播种、收获,处处严格要求。风里来雨里去,忙的时候,一连几天不回家是在正常不过了。当时农场的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只有小麦和大豆,而且小麦面积在80%以上。农场的收获力量相对落后,只有三台牵引式收获机。雨水大的年头,就得三台拖拉机拉着一台收获机进行收获。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机车往往被陷在地里,李树宝经常带领车组人员在泥里,水里奋战。

凭借着优异的工作实绩,1976年李树宝被任命为六连队长,同年三月他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时候,他决心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党,要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为了农场的振兴,为了祖国的繁荣,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在此期间,农场党委书记高雷、场长李春堂和副场长等人,经常到六连检查指导工作,大多数的农业现场会在六连召开。1980年,他被任命为六队书记兼队长,王法举任第一副队长,王俊华任副书记、于景涛任后勤队长兼工会主席,刘殿国任晒

场主任。那时,是工资制,他率领干部、职工,实行学习教育人、制度约束人、建立奖罚制度。学习教育人就是在晚上组织学习,学习文化知识、农业技术和机务技术知识。制度约束人,就是在作业上要求,白天黑天一个样、有人检查和无人检查一个样,领导在和不在一个样。用奖罚制度就是在作业层次上实行定标,标准定完,以后的作业全部以标准为准,作业费用不许超出,超出部分车组自己承担,结余归车组。定出一个自然亩,整地不许超过三个标准亩,油料一个标准亩不超0.9。当时农场没有农药,土地杂草只有靠人工铲、拔,他就研究出一整套消灭杂草的办法,那就是盖、耙、耢的农业措施来消灭杂草。盖就是在大豆出苗前结合中耕厚厚的盖上一层土,耢就是把土耢掉,只留2公分,达到消灭第一批杂草。耙就是在大豆出土后,1—3片叶时,利用钉齿耙进行耙地,达到消灭第二批杂草,剩余的杂草全部利用人工消灭。到年底别的单位都是亏损,只有六队分奖金。

1981年知青全部返城,农场缺少劳动人员,这时招来许多临时工和家属工,需要大量的住房。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李树宝带领大家,在六队成立了建筑队。他给木工和瓦工定额,实行包干制,结余归自己,以此鼓励职工好干、快干。当年就建起两栋砖房,解决了一部分人的住房。有了房子,怎样分?先住上房子的人要让大家服,全队召开职工大会须进行评比,看谁贡献大、看谁干得好,才能优先分配住房。这样鼓励了很多人争先赶上的决心,大大鼓舞了人心。1982年农场响应管局的号召将五、六队合并,队部设在五队,他任队长,张志臣任书记。他把六队多年来积攒的积蓄全部拿到五队,建设五队,维修办公室、建水楼子、搞环境建设,把五队建设的井井有条。在农业上实行进一步改革,当年5队盈利5万元,六队盈利15万元。同时被批准为正科级干部。

1985年由于体制关系,第五、六两个联队又实行分开管理,李树宝又回到六队继续担任书记兼队长职务。当时的六队工作条件比较差,连办公室都没有,只能租一个破草房暂时进行办公。他带领着党员干部艰苦奋战,精打细算,精耕细作。在农业生产上实行三区轮作,精选作物种子,严把农时、农事关,严把质量关。当年生产队盈利25万元。转年一栋砖瓦结构的办公室就建立了起来。86、87两年盈利。1988年是大灾之年,他带领干部、职工与天斗,与地争。在农时上,严格按照农时去做,严把质量关。推广农业新技术。引进依兰点播机,进行大豆三垄栽培。虽说是大灾之年,六队亏损不多。当年他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1989年,他率先打破土地种植制度,实行联组承包制度,土地承包到组,责任到组,利益到组,风险到组。这项改革是在农场从来没有的事情,有的党员干部还在想这能行吗?这可是违背中央政策的

啊?当时的职工没有敢出来进行承包,不交钱种地还亏损呢,这交了钱能行吗?他的大儿子刚从北安农校大专毕业回来,在六队担任农业技术员工作,他听从父亲的话,率先挑头成立承包大组,承租土地。按照父亲的教导,他加大种植业的投入,改变种植结构,从单一的小麦大豆,变成小麦、油菜、大豆,更新作物品种,推广农业新技术,实行六制配套,把他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当年六队家庭农场盈利超百万元,生产队盈利25万元。家家户户成了万元户,这在当时是人人都不敢想的事情。粮食产量打破了常规,超过历史,小麦亩产275公斤,打破了老党委书记高磊提出的225的口号.大豆产量195公斤,油菜产量140公斤。职工群众兜里有了钱。

李树宝是不甘认输的人,在1990年农场的结算会上,他和十队老队长赵立忠公开叫板,小麦亩产必须高出十队一斤。十队小麦亩产500斤,六队就501斤。他就有用这样的韧劲,不甘落后的精神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组织上的高度评价。在他工作期间,曾经获得过十几次农场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获得管理局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称号十几次,九三年度获得总局劳动模范,93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长期坚持农牧渔业技术推广工作作出了成绩的奖状,97年获得农垦总局颁发的北大荒功勋奖章。

在六队任职期间,生产队经济上去了,他带领党员干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几年来,把所有的草房全部扒掉,盖起了一排又一排的砖房,道路全部沙石化,路沟采用石头护坡,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如今是穿拖鞋出门都不怕。一排排的塔松,拔地而起,各家各户也都安上了电话和闭路电视、摩托车也骑入家门、群众都用上了自来水。这在以前是职工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在六队全部是实现了。物质搞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也没放松,李树宝带领职工联合五队和二队进行叁队联欢,进行歌咏比赛,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在他的办公室里,生产队奖状一排接着一排,在家里,个人奖状也是一个挨着一个贴满了墙。他经常讲,一个人活着最大的意义,就是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他的人生价值,就选择了这块黑土地。在班子里,他要求别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率先垂范,不搞虚假。

李树宝的威信高,不只是因为他工作能力强,最让大家服气的是他的人格魅力。他平易近人,从不摆官架子,上班的时候是领导,下班后,和职工打成一片,职工说李队长这个人,不玩儿轮子、不扯犊子,是说他实实在在、不搞虚假的一套,职工乐意接触他,和他一起打扑克、下象棋、讲故事、玩游戏。不管哪个职工家里有事,他总是第一个到场,帮着跑前跑后。老职工刘永顺家,人口多,生活困难,李树宝就把自家正在出奶的两头牛让给他养,而且第二年才给牛钱。

他这种平易近人的品格,一贯保持着,他的威信也是这样形成的。他尊师重教,在他工作期间,获得多次尊师重教先进个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多为职工办实事,是他一生的愿望。每当单位职工家里的孩子有考上大学的,生产队就给补助伍佰元学费,这是他在六队定下的不成文的规矩。

凡是到过六队的人都由衷地说:“这里的风气正、职工的素质高”。六队的干部群众说:“我们有老队长做表率”。和李树宝共事的班子成员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工作起来不感到累,因为没有内讧,没有后顾之忧。只要你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他就推荐你,而不需走门子、拉关系。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是李树宝的座右铭,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始终走正道,这是立身之本。1998年,年近花甲的老人,顶着一头银发光荣的退休了。在退休的时候,生产队的流动资金25万元,还结余125吨的大豆。

他的儿女们,全部在农场工作,记得大女儿和女婿原先在七台河工作,在他的建议下,回到了农场。大孙子和外孙子在哈尔滨工作,在他的动员下回到了农场。他说我是农场的人,你们必须回到农场,建设农场,我要把我的一切奉献给农场。他自豪的是,他走过的坎坷,穿过的风雨,使生命的火焰燃烧的更加炽烈,在岁月的磨洗中更加坚强,在事业的航程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篇二:情系黑土地、感恩北大荒演讲稿

情系黑土地 感恩北大荒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个演讲台上,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情系黑土地、感恩北大荒》。在古老的东方国度,那时光流逝的岁月巧妙地更改了历史的那一页。“北大荒”与“北大仓”,一字之差的背后蕴藏着心血与沧海。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北大荒六十年发展史的每一页都写满了艰苦奋斗,它体现了北大荒人以苦为荣的乐观精神、敢打必胜的拼博精神、勤俭办事的节俭精神,正是这样的北大荒人造就了中国的粮仓。当国人正处在饥荒之时,各省各地的粮库都空了,唯有我们的北大荒,一车一车的粮食成为全国的希望。那充溢的麦香,是给北大荒最好的表彰。

北大荒的故事不是过去式,它的传奇还在延续。蓝蓝的天空下,绿油油的蔬菜向白云招手,金黄的麦穗谦虚地低着头,一架飞机飞过田野,害虫就急忙搬了家,辛勤的耕牛变成了钢筋铁骨的机车,北大荒人的脸上新添了几多笑意,这里已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书写着现代农业的传奇。

听,慷慨激昂的国歌里有北大荒的呐喊,看,随风飘扬的红旗中有北大荒的激情,历史见证着北大荒的巨变,传奇的北大“荒”,变成了中国的北大“仓”。

《史记》中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做为一名垦区的人民教师,对于这句暗涵着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至理名言有着深刻的理解。 站在三尺讲台,传播华夏文化;挥洒无悔青春,培育国之栋梁。在朝霞清露之时,伏案备课;在日落黄昏之际,批改作业;更在应休憩闲

谈之日,帮助后进生。这一切均在不言中,点点滴滴,实实在在,一步一步,慢慢积累。积累着付出的点点收获,积累着自身的不朽价值,更积累着学生的辉煌人生。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爱是一襟泣血的晚霞。让我们重新把目光聚焦在四川芦山县大地震上:在大地震突如其来之际,我们平凡的教师用血肉之躯为学生守住生命之门,用宝贵的生命诠释着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困难算什么!失败算什么!辛苦又算得了什么!我们要不断攀登,冲向顶峰,去体会一览众山小的豁然大气,去体味高处不胜寒的壮志豪情。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铸就事业的辉煌,我们要去追求卓越,为挑战和突破自我,我们要去追求卓越,为铺就学生光明的人生之路,我们更需要追求卓越!

从第一次踏上讲台到今日的工作游刃有余,随着岁月的流逝点滴积累,随着辛苦的付出慢慢收获,跟随着学生的成才而愈加努力。严谨扎实、一丝不苟,想的是踩在路上的脚印要清楚,做的是让学生的脑海有收获!也许因为平平凡凡,真真实实,才换得今日学生的尊重和领导的信任。为此,我骄傲;为此,我自豪。因为我是一名垦区的人民教师,我的心中有着北大荒的卓越灵魂,我的脚下踩的是北大荒真实的沃土! 北国雄风,裁剪了大气磅礴的青山绿水;

教坛春风,雕琢了美丽纯洁的莘莘学子。

在北大荒这片神奇的热土上,我永远愿意快乐的前行在青山绿水中间,枕缕缕书香,伴袅袅花香,为人生而歌,为民族而歌,为祖国而歌!北大荒灿烂的明天就在于我们今天的努力,让我们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让青春在红旗下继续燃烧;倾洒青春的一腔热血,在这片深情的黑土地上,铸就不朽的丰碑,让北大荒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更加风姿绰约,绚丽夺目!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三:情系黑土地,梦圆北大荒

情系黑土地 梦圆北大荒

电视连续剧《破天荒》,让全国观众领略了北大荒人的风采. 拓荒者们用他们的青春、汗水乃至生命,铸就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如今,时代又赋予她新的内涵,一批批大荒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做着相同的诠释: 28年如一日照顾一个患病知青的康金环;十年干出十三年工作量的普通驾驶员陈学军;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的朱庆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我场职工徐永海…这些都是让每个大荒人自豪的名字。我有幸成为一名北大荒人,在新时期的征途上,我将带着对北大荒的深情与依恋,用我的青春与热血,接受岁月的洗礼。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歌声激荡着我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就仰慕于神圣的教师职业,希冀成为歌中那美丽的角色。于是,怀揣着满腔热忱,来到松花江农场,来到松农学校的三尺讲台,来圆我的教师梦。在我们的学校,我不仅深深感受到为人师的艰辛和压力,更多的还是光环背后那无法释怀的平凡和奉献。在前年,任教十年的我第一次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开学的第一天,在家长犹疑的目光中,我对家长说,虽然我是第一次任一年级的老师,但我也是一个即将上学的孩子的母亲,我知道作为母亲,内心最希望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自己的诺言,要用母亲般的爱

来呵护这些孩子们。虽然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可是真正面对时,却还是让我措手不及。这些孩子太小了,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每天,我基本上成了第一个走进校园的老师,晚上,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就是这样,每天还是提心吊胆,脑子里时刻装着的都是这些孩子,甚至在夜半呓语中还是这些孩子。你可能无法相信,每天的生活真的像在战斗一样,这个孩子发烧了,联系家长,那个孩子摔倒了,处理伤口,这个吐了,那个尿裤子了,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让我害怕的是偶尔拉裤子的,每次都让我蹲在厕所门口吐出了胆汁。班里有六个住宿的小女孩,这些孩子才六岁呀,本应在父母身边享受呵护的她们却只身在外,看着他们每天乱蓬蓬的头发,更让我心疼。我就从家里带来一把梳子,给他们梳了整整一个学期的头发,而我自己女儿的小辫子却每天要她的爸爸来扎。天冷了,放学时,这些孩子会一个一个地走到我面前,我会一个一个地给这些孩子系好大衣扣子,戴好帽子,围好围巾,听着他们甜甜地喊着一声“老师”,竟是那么的满足了。教师的工作就是这样平凡而琐碎的,我就在这平凡、琐碎中品味着快乐!

“奉献一份爱,回报以千百份爱;奉献一份真诚,回报以千百份真诚。”还记得那个冬天的早上,我刚进班级,班级里仍然还只有那几个外地生,其中一个孩子走到我跟前,轻轻地拉着我的手走到暖气前,指着暖气上鼓鼓的毛线帽子,细声说:“老师,我们怕你又没吃早饭,今天食堂吃包子,我们每个人留起来一个??老师,你快吃吧,可好吃了,现在还热着??”看着孩子那晶亮的眼睛,那微仰的小脸,我

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轻轻地拉过她,搂在怀里,怕她看见我眼中盈着的泪。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累时也抱怨过,委屈过,但我从没有放弃过。因为我知道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热爱我的事业,因为我知道我是一个北大荒人,我已将整颗心交给了我衷情的北大荒,我要让自己的青春誓言在北大荒的美好明天中闪烁。现在,家长们都说我是一个可以让他们放心的好老师,但我想说,在教育战线上,我只是最普通的一员,还有更多的教师值得我们去赞扬,最美教师张丽莉,马背上的校长徐德光,坐在轮椅上的最美乡村教师任影,是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对奉献一词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我选择这个光荣的职业无怨,它虽然清贫,却在用清贫造就富有.我选择这片神奇的土地无悔,因为老一辈留给我们的北大荒精神,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蓝天黑土之间,我是大荒原上的一株白杨,将根系深深扎入沃土,以自己的勃勃生机缔造出一片荫庇,来庇护那些幼苗般稚嫩的孩子们。而大荒精神就是我汲取不尽的养分。我成长着,奉献着,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无悔的誓言,更为了北大荒的光荣与梦想。

篇四:北大荒征文

情系北大荒,奉献教育岗

八五〇农场学校

陆占源

2013年10月17日

各位领导,评委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八五〇农场学校的一名教师,我叫陆占源,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情系北大荒,奉献教育岗”。

在这繁华似锦的10月,我们“垦区人”用满怀的赤诚和炙热的奉献迎来了北大荒的又一个金秋。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可是今年秋季天灾突降,寒潮、暴雨,许多庄家倒伏,甚至颗粒无收。就在这紧要关头,我们大荒人不畏严寒,舍小家顾大家,团结一致,昼夜奋战在抢收第一线,打好了秋收攻坚战,粮食保住了,从她们的喜悦中,我们不难想象到,为了打好粮食抢收攻坚战,我们垦荒人是多么的辛苦,多么的劳累!我是多么想送去一杯热茶,多么想洗去他们脸上的尘土,我深深的被“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着。北大荒人用自已的汗水、泪水和血水,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这是我们二,三代垦荒人对“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最好的诠释与传承。如今已把昔日“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的“北大荒”建成了繁荣富庶、欣欣向荣的“北大仓”。将5万多平方公里的漠漠大荒建成了名闻遐迩、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大农业基地,成为全国耕地面积最大的国营农场群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生产了数百亿斤粮食的黑龙江垦区。“亿吨粮,千吨汗,百吨泪,十吨歌”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不仅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国有农场群,实现了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转变,而且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垦殖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不会忘记,六十多年来,垦荒大军义无反顾地投身北大荒的拓荒事业。我们不会

忘记,六十多年来,英雄的北大荒人在拓荒创业的征程上,洒下了汗水,贡献了青春,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经过无数北大荒人的努力,汇聚成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的北大荒精神。这种精神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拥有的一笔财富,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雄鹰在风雨中练就坚强的翅膀;梅花在严寒中绽放扑鼻的芬芳; 师魂在爱心和敬业中弥漫浓郁的馨香。我们就是北大荒这片沃土上执着的奉献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是爱的传播者。

我们在默默的工作,倾注了全部的爱和关怀,流淌着辛勤的血汗。也许我们不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优秀的大学生,但我们会让每一个孩子学做人,做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当汶川发生大地震时,也震动了孩子们的心,他们关注着、牵挂着、祈盼着.....并把自己积攒的零用钱全部捐给了灾区,也把一份爱心和祝愿投了进去。看到这些,怎么不使我们感到欣慰?我们要自豪的说:“我们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栋梁之才,会把北大荒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讲述着一个个饱含我们教师,酸甜苦辣的故事。在工作中快乐着,在快乐中工作着,这种快乐不在于回报,而在于教育本身,所蕴含的无穷乐趣------桃李满天下、芬芳溢故园!

美丽富饶的北大荒啊!我感谢你的磨练与养育,是您使我更加坚

强执着,是您使我更加坦然豁达。我们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垦荒人精神,携手并肩为垦区教育增光添彩!

篇五:大型纪实电视片-寻找北大荒的故事

大型纪实电视片

《寻找北大荒的故事》(暂定名)

策划方案

——————————————————————————————————

《情系北大荒》大型纪念册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目前,该书已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海知青广场、黑龙江北大荒博物馆、知青博物馆、社科部门和诸多高等院校图书馆等所收藏。大型纪念册从不同角度如实地记载了北大荒从开拓、磨砺到发展的全部过程,同时也弘扬了一种同甘苦、共命运、艰苦奋斗、自我奉献的精神。厚重的笔墨已经为整个社会留下了记录、回味、探讨、推介的深刻印象。然而,以纪实形式反映北大荒历史面貌的影像资料却少之又少,为了给曾经在这里生活过或正在这里生活着的人们矗立一座永恒的丰碑,为了让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块神奇的土地,我们应该通过影像资料把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还原给大家。

《情系北大荒》大型纪念册,记载了当年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亲历故事,这些故事正是构架北大荒宏观历史的基本元素,如果将这些元素通过影像形式做到情景再现,正是我们构思的初衷。倘若能从纪念册中选取三十位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人物,用这些故事精心打造成一组大型纪实片,想必完全可以超越影视编纂给人的艺术感染,甚至达到无法替代效果。

这些纪实片将运用以主题选人物,以人物带故事,以故事出场景,以场景定场地,以原型找演员的方法;尽量做到以情融景,以景抒情,情景交融,以实求新进而凸现主题。

《寻找北大荒的故事》方案简略如下:

一、组织策划

1、策划: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宣传部;

2、编剧:1)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宣传部;

2)《光明日报》社;

3)朱琳龙艺(北京)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3、拍摄:、凤凰卫视、湖南卫视、中央电视台第十套 ;

二、监管负责

1、监制:隋凤富

2、主编:高耀辉

3、编辑:韩秀琪

4、制作:王睿珂

三、投资冠名

1、投资单位:1)黑龙江农垦总局;2)冠名单位;3)广告单位;4)赞助单位;

5)场地提供单位;

2、投资数额:1500万元人民币(50万/集×30集)。

四、拍摄制作

1、编剧:一至七个月(每周一集;首备三集剧本,之后可以与拍摄制作同步进行);

2、拍摄:一至十二个月(主要考虑四季气候、景观,一年一个周期);

3、后期:一至三个月(首备十五集;可以边后期边发行边播出);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情系北大荒)

五、发行播出

1、首选播出:1)《凤凰卫视》;2)《中央电视台》(十频道、七频道),3)湖南卫视;

2、备选播出:1)全国地方电视台(省会台,以发行渠道展开)。

六、投资回报

1、片酬:(按国家广电有关规定);

2、广告;(略);

3、赞助:(略);

4、拍摄场地做为今后影视基地(长期参观旅游收入);

5、衍生产品(主打产品、特色产品、旅游产品)。

《寻找北大荒的故事》大型人文纪录片编辑部 2011年4月25日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