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运河漫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0:27:28 体裁作文
运河漫记体裁作文

篇一:1雪域漫记

雪域漫记

姚纪芬

2011年7月14日,我们育才中学部一行五人结伴,进行了为期二十几天的青甘川自助 游。

7月16日我们乘坐的火车到达青海省的西宁市。我们住宿在西宁市五一路的五一招待所,住宿条件比上不足,比下是绰绰有余。每个房间两张床,每个床位20元,床单和被套雪白雪白的,房间里还配有彩电。洗手间和浴室是公共的(但男女有别),可没有一丝异味,全天24小时有热水供应。在自然条件恶劣的青藏高原,有如此的住宿条件,我们已很知足了。

7月17日一早,一辆崭新的北京现代停在招待所的门前,那是韩老师的妹夫将自己新买的宝贝做了我们的旅游工具,并由他做我们的司机和导游。那一天,他带着我们游览了百里油菜花胜地---门源及互助县的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十二盘坡等。在祁连山下,七月的油菜花开得正旺,到处一片金黄。远眺是祁连山脉的皑皑白雪,近处是花的海洋,蓝天衬着白云,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的清香,天堂仙境也不过如此吧。我们在这花的海洋中体验那高原风情,感受那回归大自然的无限舒畅,尽享那心灵的美境,美!真是太美了。

7月18日--20日,我们一行七人(其中加入了韩老师七十三岁的妈妈和十六岁的小侄女)花2500元包了一辆白色面的,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西宁市周边景区自由行,司机是我们最好的导游,他拉着我们游览了日月山、青海湖、哈城草原、群力牧场、黄河上游的丹霞地貌... ...。走过的地方有些是我们计划内的,有些是司机带我们去的。一路上风和日丽、沿途风光无限,日月山的公路两旁五彩经幡迎风飞舞,高原草甸好像是绿茸茸的地毯铺在了天地之间,蓝天也像是被人擦洗过,清澈透亮。散落在远山近峦的牦牛和羊群 ,悠然自得地踱着小步飘逸在山腰的草地上。牧民们则三三两两的坐在飘出袅袅炊烟的帐篷前喝着酥油茶,很是享受地晒着那高原上暖暖的太阳,看着那远处黄的灿烂的油菜花、草原牧群、白云蓝天。一切是那么的美妙、那么的和谐、真正是一副动人心弦的画卷。我们这些被高大水泥建筑群长期挤压得几乎变形的城市人,在这里真正是从里到外得到了全部的释放,我们唱着跳着,伸着胳臂踢着腿,在绿草地上爬着滚着,尽情享受着美丽草原给我们这些远方来客的恩赐。

7月19日,我们一路西行,向着青海省的后花园---贵德方向前进。贵德县距离西宁市70公里路程。汽车行驶在拉鸡山崎岖的山路上,司机对我们说,我们现在是沿着黄河的河谷前进。但我们看到河床里到处是清冽的流水,沿途是满目葱绿,我不由的哼起了不知哪部电影插曲中的两句歌词:清凌凌的水呀蓝格里的天。对黄河的认识,我自我感觉是深刻的,壶口瀑布的滔天浊浪这是我亲眼目睹过的,还有来自民间的一句老话:“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是对黄河水的真实描述。我真无法将眼前的黄河水与心目中的黄河水对上号,我对眼前清凌凌的流水表示怀疑。

进入贵德,我们来到国家地质公园,眼前的七彩丹霞以她赤橙黄绿等色彩展现在晚霞的映照下,发出瑰丽光芒,绚烂无比,它们造型奇特,气势磅礴,变化无穷,让你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造化和鬼斧神工。

汽车继续前行,最后司机把我们拉到一块二、三米高的石碑前对我们说:“这是不是黄河水,你们自己去考证考证吧。”我们迫不及待的来到石碑前,石碑上刻着七个豆大的字“天下黄河贵德清”,那是钱其琛的题词。如果不是你亲眼目睹,你绝对不会将眼前的这条玉带一样的河水与黄河水联系在一起。

贵德黄河水的清澈,让我们这些没见过多少世面的人感到震撼。我们大伙儿都不由得异口同声的喊着“谁说掉进黄河也洗不清,你到贵德试试看,保你洗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这天晚上我们住进了清香园农庄,床位20元,吃住一条龙服务,环境很优雅,满院子的鲜花和果木。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贵德旅游的王牌景区---黄河水车广场,清晨的黄河真像一位清纯的少女,温文尔雅,黄河岸边的一座汉白玉黄河少女雕像表现出的正是黄河的这种清纯。我们顺着高大的黄河水车向东望去,郁郁葱葱的黄河绿洲,斜拉索的黄河大桥,还有那晨曦照耀下,闪着金色光芒的转经筒,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流连忘返。 黄河的源头在青海省最西边的玛多县。玛多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中华水塔”的美称,在玛多有4700多个大小的湖泊,在这众多湖泊中,有一对姐妹湖,鄂陵湖和扎陵湖,而黄河则像是一条刚出海的神龙,一路唱着动听的歌曲,从姐妹中穿过,爬山涉水,一路浩浩荡荡向东奔去,流经贵德,奔向大海。

当地村民对我们说:我们这里的黄河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在我们的贵德地区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对黄河水的保护,贵德人民是功不可灭的。

点评:

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经济发达却又单调无味的城市,而是经济落后但是朴实美丽的乡村。

——龙吟

不必说这奇异的美景,不必说这惊险的历程,单是主人公的这份热爱生活的精神,就足以让人敬佩。

——半岛

篇二:师徒读书笔记《教海漫记》

2013-2014学年师带徒“共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师傅:刘秀玲 徒弟:李国梁

近日来,我和师傅共同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教海漫记》是于永正老师几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坦露。其中蕴含着理论的活力和人格的魅力。我开卷一读,竟不忍释手。书中每篇文章不长,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一个大的中心。内容平实, 文笔流畅,像是跟读者娓娓谈心,又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的事例,不少幽默 的话语,能让你忍不住笑出声来。掩卷沉思,又感到在幽默风趣的行文中,有 一种历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 于老师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不戚戚于贫贱,不 汲汲于富贵",以教为荣,以教为乐。 于老师认为,在教学中,教案应烂熟于心,应将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集中 在学生身要"目中有人"。于老师眼里的学生,不仅有共性,而且有鲜明的个性。 就某一个学生而言,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都不尽相同,时而高 兴,时而焦虑,时而困惑,时而顿悟。教师的任务是伺机诱导,巧于点拨,学 生思维堵塞时疏导之,心理困惑时开导之,精神倦怠时激励之。上课时,于老 师或注目,或颔首,或微笑,或抚摸学生的头,或给学生讲悄悄话?总之,言 语的,非言语的,明示的,暗示的,都是在准确地传达某种信息,给学生注入 兴奋剂。 于老师说:"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 是对细节的处理,是一句机敏的话,一个得体的动作。"学会"用眼睛说话,可 以少费口舌,使课堂干净。"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既有活泼的心灵飞跃,又有凝 神寄照的内心体验。他认为,什么艺术都在一个"心"字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 对学生情感的催发,心弦的拨动,教学节奏的调控以及对学生及时反馈的变通 处理等等,全都"乎存一心"。 于老师说,教师也是一本教科书。在阅读教学上于老师主张要以问促读, 面向全体学生。 在阅读教学方面,许多老师都是为读而读,包括我在内,阅读课文时,往 往一开始让学生自己读两遍,不懂的字词查一查字典。老师再领读两遍,然后 让水平高的好学生读一读,提出的问题也只是让聪明的同学回答,免得读得磕 嘴绊牙的学生耽误教学时间。有时候学生轮读课文,轮到读不成的同学,我总 是不耐烦地把他隔过去,对这个同学尴尬、为难的情绪丝毫不关心。现在我读 了于永正教学《月光曲》的一段文字,深深为自己的行为自责。于老师请一位 学生读课文的 1--4 小节,这位学生第一句就丢了一个词,一段未了,重复了三、 四处。于老师微笑着说:"你只读了两遍,能在这么多老师同学面前读成这个样 子,就很不简单了,请你再读一次,这一次肯定会更好。注意不要紧张,慢一 点,看

准每一个字。"该生又读了一遍,这一遍比第一遍流畅多了。于永正老师 在阅读教学中提倡以问促读,培养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习惯。比 如《月光曲》中的一句话"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 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了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于老师问学生从"断断续 续"中看出了什么,开始没有几个学生举手,于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 让学生再读一遍,边读边想,他相信每个学生都能看出来。终于许多学生举起 了手,于老师先让学习不好的学生回答,再让学习好的补充,一个比一个理解 得深刻。于老师说,阅读不是为了找答案,单纯为了找答案还不容易?我们的教 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人。 微笑教学是教学的最佳境界。 在教学中,于老师的微笑教学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在课堂上于老师始终 保持着欢愉的心境,用微笑和诙谐去化解班里偶尔出现的令人不快的事。举个 例子来说吧:作文课上,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写作文,只有小涛在摆弄橡皮--把 橡皮从桌子的一角推到另一个角,然后绕着作文本转圈儿。于老师没有生气, 而是走到他跟前,轻声说,当心,别开到山沟里去。小涛慌忙抓起橡皮往抽屉 里放,于老师笑着说,橡皮又没有犯错误,干吗藏起来呢?再说还要用它呢!于 老师一边说一边笑着拍拍他的肩。小涛赶紧动笔写起作文来,直到下课也没有 抬头。这件事要是一般的老师都会毫不客气地没收小涛的橡皮,然后责令小涛 写作文,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小涛会去认认真真地写作文吗?说到这 儿,我想起了我处理的一件事,班里的一个小男孩,一次在我讲课的时候玩玻 璃球,我气呼呼地走过去,一把抓过来扔到窗外,然后继续讲课。他不敢吭声, 怯怯的,可是眼睛一直向窗外瞟,直到下课也没有认真听。假如我是这样处理 的:我微笑着说摸摸他的脑袋说,小朋友,把玻璃球放到抽屉里,先认真听讲, 咱们下课再玩好不好?那么这个小朋友就不会老往窗户外面看了。我看了这本书中的好多事例,于永正老师都把微笑教学贯穿始终,他认为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正是这种 阳光般的微笑,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才使他成为一代名师,成为众多老师和学 生心目中的永远闪亮的灯塔。 近日来,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说实话,刚开始是在校长督促 之下读的,但读后却感觉就像品着一杯浓浓的香茶。它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 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其中蕴 涵着理论的活力人格的魅力,我开卷一读,竟不忍释。 《教海漫记》书中每篇文章不长,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又贯穿一个大的 中心。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与读者娓娓谈心,有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 的实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能让你忍不住笑出声来。掩卷沉思,有感到在幽默 风趣的行文中,有一种历

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

读完这本书,我和师傅有两点感悟:首先,从书中感悟到素质教育是充满情感的 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 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而爱孩 子就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爱孩子就要把学生当成有灵性的人,而非"学习机器"发自肺腑地爱每一位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把自己视为学生在人格尊严和情感上平等的朋友,爱孩子就要尊重学生在性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特别应尊重学生的精 神世界。我的第二点感悟是:我觉得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该像于永正老师那 样有着一种对事业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要不断地去追求教育教学的最后境界。 因为只有你有了这种追求,你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你才会不断地去 学习,去探索,去创新。你才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体会到不平凡的乐趣。有 了这种追求,你的生命的火焰会快乐的跳跃,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 照亮了自己。你的人生会因此而美丽,充实,你的心灵会永远年轻,你会淡泊 而致远的人生境界。 ?《教海漫记》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是于老师人生的积淀,智慧 的结晶,是爱心与奉献绽开的奇花。艺术与创新结出的硕果,读了书中的文章, 你会感到中国也有马卡连柯,也有苏霍姆林 翻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我便迫不及待地读起 来。全书虽然有 482 页,可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累。于老师按"教育篇、教学篇、 修养篇、其他篇"的顺序编写,共计68 篇文章,从他参加工作一直写到退休。 每一篇文章都那么朴实,没有理论的说教,有的只是用心对教育教学成败的总 结,很多地方,于老师还勇敢地把自己的短处披露出来了,让我觉得他就生活 在我们中间,没有特级教师"特殊"、"不易接近"、"不可学习"的感觉。他对教 育的爱,对学生的爱是建立在一些实实在在的教学工作上的。他爱学生,爱自 己的工作,他有机会离开教学工作,可他舍不得。他善于发现,善于改进,善于总结。爱学生这是他成功的基础。他多才多艺,他牢记家乡名言:"谁也说不准哪块云彩会下雨"。所以,只要有时间,他学京剧,拉京胡,弄丹青,爬格子?他的人格魅力不仅仅是因为他和千千万万优秀教师一样有着优秀的师德。 于老师对学生那分纯朴真挚的爱心,深深的启发着我,我不是也同样很爱 自己的学生(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运河漫记)吗?我在对学生教育时为什么就没有于老师那么细,方法上有时还不 够恰当,用于老师的话说,我可能还是个"青年教师"。我在想,人怎能用"年轻、 不够成熟、经验不够"来为自己的不实在学找理由呢?所以,我真感到自己书读 得太少。我们经常鼓励学生:"活到老学到老",我也真希望自己从现在起,抓紧 时间多读

书,读好书。 于老师对语文教学的一些观点、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特别是他在全 国各地上公开课时那种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他的关怀,他在一节课上能让一 个学生通过8 次读书,最后读到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他在作文教学中善于写 下水文。作文批改中善于写激励性语言的评语,使得多少得益于他的学生从此 不再为写作而苦恼,他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指导青年教师。读着他 68 篇文章, 我很佩服他善写的精神。文章中写的有的是六十年代刚工作时的事例,可读起 来却那么亲切,他也一直说他记忆力不好,可他善于记日记。 读《教海漫记》,让我看到了一个特级教师许许多多平凡的地方。教师的 工作本身就是平凡的,可怎么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呢?这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 境界。

篇三:《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后感

很早就在历史课本上听说过《西行漫记》这本书,但是好几年过去了,对于它也只是仅仅停留在听说的阶段。 近期利用这次活动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这本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著作,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对中国共产党员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本文作者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感到身临其境而为之动容。我为读到这样的情景而无比兴奋,我想我的兴奋丝毫不会亚于写这本书的新闻记者斯诺,他对毛泽东以及红军的一无所知就像我们对逝去的历史一无所知一样,我们已经厌烦那些重复播放、没有任何新意的说教题材电视剧,就像斯诺厌烦了国民党对红军做的诋毁报道,我们渴求真实的东西。《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这一本书出版之后风行各国,很多年轻人都是因为这本书而排除万难前往延安,投身革命。

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这本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且是活生生的事实。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读这本书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人民对共产党的喜爱,体会到了曾经在课本上看了无数遍却一直无法深刻理解的为什么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早一点接触这些真实的新闻通讯,而不是像嚼蜡一样苦咽没有任何感情的教科书,那么我们应该会多么的喜爱与崇拜先辈。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苏区无疑是当时全国人民最能幸福生活的地方,当然这个人民指的是农民,而不是压迫者。压迫的取消,陋习弊端的消除,遥遥领先全国的识字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不抢劫、不胡乱杀人,他们尊重百姓、纪律严明、乐于帮忙,最重的一点,他们给予农民土地。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反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斯诺这样描写他见到的第一个贫民会主席“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在斯诺看惯了的“消极的满足”的中国人中是“罕见”的,这种“神”让斯诺大为震动。他随后接触的那群经过长征红军战士也让他着迷,他这样写道“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

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斯诺说:“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红军和共产党那时绝对是一股充满生命力的优秀的力量:普通士兵的平均年龄是十九岁红军中军官的平均年龄是二十四岁。在红军指挥员中,有许多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莫斯科红军大学毕业生、张学良的“东北军”的前军官、保定军官学校的学生、前国民军的军人、以及若干从法国、苏联、德国和英国美国回来的留学生。而他们的领袖们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在我印象中,领导们年纪大都在六旬以上,很多人都戴着老花镜,总感觉有些死气沉沉,再对照斯诺的文字,反差太大了:1936年,朱德五十岁、毛泽东四十三、周恩来三十八、林彪二十九、杨尚昆二十九,彭德怀与贺龙也都不超过四十岁,超过六十岁的领导只有三个: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分别主管财政、教育。红军和他们的领袖们朝气勃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

共产党那时的领袖们,在斯诺的描述下我无一不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是有气质,有风度,更是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的一群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绝非凡人。正是斯诺的讲述让我原本对革命者冷冰冰的印象现在却鲜活起来。首先是毛泽东,他的经历是本书的一大重点,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斯诺写到“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在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呢?很多人冬天怕冷放弃了甚至洗脸,早上能多睡就多睡,有多少人还想到要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呢?毛泽东从小就狂热的喜欢读书,他自己说“我如饥如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特别是大约18岁的时候,他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他非常认真地执行,坚持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在这段自修期间,他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他说:“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盂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与我们同样的年龄时,他的阅读质量和数量早已远远超过我们中的大多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年轻时还登了泰山,看了孔墓,步行游历了湖南,在北海湾的冰上散步,沿着洞庭湖环行,绕保定府城墙走了一圈,《三国》上有名的徐州城墙,历史上也有盛名的南京城墙,他都环绕过一次。相比于毛泽东,朱德给我的震撼甚至更大,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很不熟悉朱德,虽然他的名声很大。朱德年龄比较大,经历更为丰富。他早年上过云南讲武堂,后来又参加同盟会,跟随蔡锷推翻清朝统治,1921年就是云南警察厅厅长?甚至他还染上过烟瘾。一九一一年革命的失败和后来全国陷入劳民伤财的军阀混战,使他大失所望。他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更进一步,必须象俄国革命一样彻底,他从上海到北京再到上海不停地寻找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却一直无法取得联系,最后决定去德国研究军事学。搭船赴欧,经过新加坡和马赛,到了巴黎,最终在柏林

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他在柏林住了一年,学习德文,然后到哥丁根进了一所大学,修了两学期社会科学,出席世界学生大会,环游欧洲,到了苏联,在欧洲一共呆了四年,到一九二六年才回国。这些都与我原来对朱德的印象相差十万八千里。除此之外,还有年年得奖学金,法国英国德国都去过的周恩来;黄埔军校毕业战无不胜的林彪;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一把菜刀建立一个苏区的贺龙;留学到过日、美、苏三国,懂日语,能用英语演讲,俄语水平也很高的洛甫;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

斯诺对这些中国共产党的年轻的领导人的采访,他们个人的经历,正像斯诺所说已不仅仅是他们的历史更是共产主义在中国如何成长,为什么能赢得成千上万青年男女的拥护和支持的记录。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

读《西行漫记》,我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是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是一群一心意义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祖国的未来不断拼搏不停奋斗的年轻人,更看到的是中国的希望那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因。

篇四:北行漫记·王硇村

北行漫记·王硇村

在穿行太行山期间,见过很多村落,王硇村值得一提。这个村子在河北邢台沙河市,离市区大约50公里。这个村子之所以值得一提,是因为它在北方村庄中有点特别。有人说它的特点是完全用太行山的红石块砌成,不过,我觉得这还不是它的特别之处。太行山区的每个村庄、每幢农舍,也基本上是就地取材,用太行山的石头砌成。还有人说它的特点是红墙青瓦,有几分南方村庄的秀气。我觉得这个说法也不对。太行山区的农舍,有不少用石板盖顶,但也有不少用了青瓦。 王硇村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大约6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聚落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当时,镇京总兵叫王得才,四川人,负责押运皇家贡品进京,在沙河附近被强盗打劫。王怕回京无法交差遭诛九族,就潜逃至太行山深处隐藏安身,这就有了王硇村。王在设计这个藏身之地时,采用了堡垒山寨的形制,而且不用北方村庄那种整饬平坦的结构,用的是四川山寨的做法,依顺地形地势而建。整个村庄没有一条平直街巷,拐弯抹角,高低错落,颇有几分小山城的味道。这在北方村庄中即使不是绝无仅有,至少也是十分罕见。它跟贵阳的青岩古镇有几分相似,只不过它的建筑主材是红石而不是青岩。 王硇村的建筑有四合院“一进多院”的特点,又有川西民居常见的石碉楼、耳房,整个村庄并没有北方庄堡必不可少的城门和城墙。村里的居家建筑,瓦顶陡斜,与多雨的南方民居瓦顶类似。门的设计因袭了南方民居门楼的装饰元素,精致俏丽。 村庄不大,但对于初次进入的人来说,宛如迷宫。有人说它的布置暗合八卦,我没怎么看出来。不过,南方人讲究的风水,在王硇村是有所体现的。 王硇村还是抗日根据地,朱德、刘伯承、邓小平在此住过。现有村民都姓王,是王得才的后代。这个太行深处的古老村寨保存完好,作为文化旅游景区,其实不需要对村庄本身做什么新的开发。它的环境承载能力不大,只适合少量游人,尤其是一些喜欢古村古建和绘画摄影的人。需要做的是保存它的原生态,完善和升级村民的生活设施,让村民很舒服地在自己村庄过着比较现代的生活。据我们观察和接触,村民淳朴,不土气,性格也开朗。虽然有不少人外出谋生,但仍有不少人没有离开。因此,村庄整洁干净,生活气息浓厚。如果他们把自己家里好好拾掇拾掇,供游客住宿,相信会受到青睐。 对了,王硇村的水果不错,桃李杏梨,还有苹果、柿子、板栗,都是院里种的老树,村民不靠这个卖钱,所以也不修剪、打药。我们在村口买了不少桃子和李子,非常便宜,直接入口,不用削皮,味道极赞。

篇五:罗韶颖:东原1891时光道漫记

罗韶颖:东原1891时光道漫记

罗韶颖:1891,一串似乎带着魔力的数字,它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和内涵?时光道,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当下和未来的画面中,它究竟有着怎样的美?东原“1891时光道”,这一东原商业地产的集大成之作,在本文作者细腻而感性的笔触下,缓缓掀开了帷幕,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她,去感受她那充满底蕴的别样魅力??

罗韶颖说到:“重庆人早已习惯绰约的山迹,隐隐的楼林,江边轻盈飘渺的雾影,和横架于江上的桥梁。纵观中国大地,没有哪座城市像重庆一般,大山大江浑然天成,城在江中,江绕城郭。”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重庆的记载里都离不开“山”和“江”。重庆人对江的感情就如婴孩对母亲的依恋,融入生命,难以割离。

罗韶颖曾经问过一位员工,工作选择东原的原因,那位员工告诉她是因为南滨路上的1891时光道项目,因为那是重庆的标志,是重庆的情结,也是重庆历史中的一段传奇的时光??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