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我该怎样面对你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2:34:17 体裁作文
我该怎样面对你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我们该怎样对待作文

我们该怎样对待作文及作文教学

胡继明

到底该怎么对待作文,作文教学到底训练些什么,多年来争论不休,实践中,各个老师也是各有侧重,反正是一个老师一个搞法,更多的是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没有计划,没有安排。有人重在语言,有人重在思想,有人重在结构,总之,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我说,有理不错,但也得有目的,有计划。以下是我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第一,必须重视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指如何做到书写规范、清楚,造句通顺,正

确使用标点符号等。

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来交流,作文能力就是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提笔文句不通,错别字连篇,乱打标点,那么,交流的目的就达不到,

作文能力自然低下。语言文字基本功指的就是文字的书写,文句的通顺,标点的正确运用, 作文教学中,如果忽视语言文字基本功的重要性,那么,你的作文教学便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有一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规定,小学毕业生的作文要达到“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会用常见的10种标点”,可是,到了高中毕业,仍有不少高中生,写病句,写错别字,乱用标点,以致到了大学,大学写作课教师仍旧把语言文字的墓本功列为写作教学的重点来加以解决。这就是说,小学作文教学就应该完成的任务,拖到大学的写作教学才算勉强完成,甚至仍然没有完成!

这种现象的产生跟某种认识有关。不少人都认为语言文字标点之类是枝节问题,是不值一提的,作文教学应该抓“观点鲜明,主题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会记叙,会议论,会说明”等大问题、高难度问题,哪能在这些鸡毛蒜皮的问题上费功夫。的确,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记叙、议论、说明等方面是应该抓好的,但这看法把“大问题、高难度”和“鸡毛蒜皮”弄反了。如果不特别从“高、精、深、新”之类去要求,那么,主题正确、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和会记叙议论说明等比之于语言文字基本功符合要求(通顺、正确等),究竟谁是“高难度的问题”呢?显然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就算学生能做到观点正确,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也不能说明他作文没有问题,因为更多的学生存在语言基本功方面的问题。可以说,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你会深深感觉到,学生在病句,乱用标点,不能正确书写方面的问题,比结构,观点等方面的问题要大得多。

举例来说,让学生掌握叙事的顺序,我相信几分钟就可以办到,可是让他写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又需要多少时间呢?很难说,少则一年两年,多则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也搞不清。相信每个老师都碰到那种搞了几年写没法写清楚文章的学生。可见语言文字基本功比之于作文教学的其他方面,它的确是“高难度”的问题。至于说它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其他方面才是大事情,从文章的角度看,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培养作文能力的角度看则如前述,它才真正是大问题。必须指出,如果一个人句子写不通,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会用,你对他讲怎样提炼主题,怎样使文章结构严谨,怎么议论说明,怎么叙述,就有点舍本逐末,显得有点荒唐了。奇怪的是,不少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方面毛病百出,文章却主题正确,结构完整,还能多种表现手法。可是,这样的文章拿得出手吗?能说他写好了作文吗?反过来,如果学生能把作文写得文从字顺,一句一句把话说清楚,能够正确地和别人交流,我们就可以说他的作文过关了。

可见,语言文字基本功既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最大难点,也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

第二,要注意内心世界的感悟和体验。

每个进行作文教学的老师,都强调学生要观察,那么到底要观察什么,我想,这种观察更主要的是对人心灵世界的观察,而不是对纯客观世界的观察,因为客观世界更多时候没有脱离主观世界而存在,当然纯粹的科学除外(我们这里的写作,不涉及到科学论文的写作)。例如,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要“传染”到客观世界,今天和昨天一样阳光明媚,但今日心情不好,悲伤得很,那么明媚的阳光就会变得刺眼;和煦的春风,就会变得“春寒料峭”。 对客观世界的好坏评价,都不能摆脱人的主观功利。从这个角度来说,观察的重点应是对人心灵的体念,没有了对心的体验,你就感觉到大海的宽广,你就感觉不到比大海宽广的天空,更感觉不到比天空还宽广的心胸。举例来说,柯蓝散文诗《车轮》这样写:

如果可能,我要象一个车轮,不停地向前,向前而去。

那运载着一切重任的车轮呵,你沉重而又坚强地运转,你平凡而又不倦地运转。

即使‘是短暂的停顿,甚至是烧道而去,或者,时而缓慢,时而迅猛,但仇也是为了向前向前!

你,运载一切,运载一切历史而又运载未来的车轮啊!我永远赞美你:为了向前,暇碎一切困难,冲玻一切阻力??

不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车轮向前运转的形象引起了诗人心情的激动。这激动意味着什么呢?是一些什么样的心理内容呢?诗人琢磨了它,品味了它,提练和提升了它,于是写出了这首歌颂车轮精神的散文诗。所以,说这首散文诗是诗人观察体验内在心灵世界的成果是不过份的。现在的问题在这里:车轮怎样运转,怎样工作,决不能说中学生没有观察过,不了解,应该说,柯蓝写的车轮的这些情况绝大多数中学生是知道的,可是他们为什么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呢?很简单,他们对于不停地运转的车轮可能没有什么感受。但是,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有感受又将怎样呢?由于作文教学很少强调要观察内在心灵世界,他们即使产生了丰富的、很有意味的感受也会自生自灭,在心灵的原野上流失个,没被发现、更没被抓住,不是吗?青少年活泼敏感的心,如果说对车轮没有在意,没有什么感受,那么对他们生活天地中别的许许多多他们很在意的事情常常是很有感受的,可是,这些感受被引进作文中去的有多少呢?几乎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都会回答:学生作文中的真切感受实在是太少了!这是怎么造成的?不是跟忽略了观察自己的内在世界大有关系吗!作家的高明之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们经常观察内在心灵世界,只要发现新鲜的、有意味的东西,就把它抓住、写出来,中学生要向他们学习。代诗论家谢棒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意思是说外在的事物在大家的眼中是相同的,但是它们引起的心灵上的感受却因人而异。应该这样去作。如果只注意观察外在世界,忽略了对心灵世界的体验,那么中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切与别人的日常所见相同,还有必要写吗?还有多少写头?勉强写出来,怎能不让人感到一般化、肤浅、老套、没有新鲜感?要紧的是“感则异于内”,如果把他们的观察也引向内在世界,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些人所共知的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事物,事件,景物,在他们的心中所引起感受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各个不同,里边包含了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啊!无数的好文章就会从这里涌现出来。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去真正体验内心世界,就为他们的作文开辟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的新领域,真正的好文章必然从这里出来,也只能从这里出来。

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作文是创造性的劳作,写好作文必须要有创造精神。中学生写文章难免模仿,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教师一定要不断地把他们往创造的道路上引,使他们的作文逐渐地有所创新:或者有新的思想见解,或者有新鲜的感情体验,或者有新的选材角度,新的表现形式,等等。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创新,只能是人云亦云地弹老调子,那么,这文章就没有写的必要,只是制造语言的垃圾。中学生的作文虽然属于练习,不送出去发表,不强调对社会的作用,但也必须努力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使他们的文章有新意,能给人新鲜感,这是因为,文章是否老套,是否人云亦云,是个文风问题,不可小看。如果在中学没有养成好的文风,以后纠正起来就比较费力,因为养成好的文风和克服不良文风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中学生如果只会作人云亦云的老套文章,创造精神就会被窒息,不能独立思考云,只会跟着别人的脚后跟做事情。那么,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想,第一,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是创新的文章。其实,所谓创新的文章,只能是在两个方面有所创新,一个是内容方面的创新,一个是形式方面的创新。前者叫“育新意”,后者叫“有新鲜感”。所以,我们在日常作文教学方面,要善于拿出好的文章,指出他形式的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指出其想法的与众不同,思维想法的与众不同,是创新的重中之重。第二,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人很多新奇的想法是瞬间灵感的爆发,所以应当把这种瞬间的灵感记下来,我想这种灵感就是创新。普通人灵感爆发得很少,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增加灵感的爆发,比如,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类比思维,总之这些思维方式,能使人摆脱思维的框架,从而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从而爆发出灵感。

以上,是我对当前作文及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我相信很多人都在作文教学中感到迷惘,但愿,我的一点想法能激起老师们的更多思考,让我从中受益,由此,我会感到由衷的高兴。

地址:武汉市武钢四中语文组

邮编:430083

电话: 027-67159903 (手)

email: hujiming2006@yahoo.com.cn

篇二:关于学习的作文:我该怎样去面对学习

关于学习的作文:我该怎样去面对学习

这三天的假期已经到了,我把那山一样的作业已经完成。还复习了几门功课,可就是贪玩的心控制不了,我好想在电脑上玩个够,电脑驱使着我的好奇心让我见它就不由得在各处浏览起来。可是妈妈严厉的声音经常在我的耳边想起,我好烦啊!

我也知道妈妈是怕我的成绩因为玩落下,玩对我来说是我的天性,可学习玩不能两者合一啊!以后我必须把玩的心收敛,我知道初二的这学期尤为重要,不能再让妈妈生气了,好好努力的学习,把丢掉的时间补回来。

我一定会做到,妈妈您就放心吧!

初二:侯翔

篇三:面对形形色色的作文题目我们该怎么审题呢

面对形形色色的作文题目我们该怎么审题呢?

一、紧扣题眼法

就是扣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深入挖掘题目中的含义。如作文题“难忘的老师”,题目中的关键词是“难忘”,也就是要写出内心感触最深的。另外从非关键词可知,这是要求我们写记叙文,并以写人为主。那么写什么人呢?题目要求是“老师”,如果写同学朋友或父母就偏题了。再如,“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告诉我们,重点要写家庭中发生的细琐杂事。

二、添加要素法

就是通过增补一些附加的成分,让原来的作文题结构更完整,内容更具体,题意更鲜明。如“笑声”这个题目,如果不想办法缩小范围或具体化,还真难下笔。如果我们在题目前添加上地点或人物,使之成为“教室里的笑声”或“爸爸的笑声”等,写作范围就明朗化了;如果在题目后面添加事件,使之成为“笑声激励了我”或“笑声化解了矛盾”等,这样写作的重点就明确了。

三、引申题意法

对有些题目,我们要善于联想和想象,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将题目意思引申。如“路”、“脚印”、“春风”等题目都隐含着另一层意思:“路”不仅仅指脚下的道路,更应该指“成长的历程”;“脚印” 不仅仅指地上的脚印,更应该指“人生的足迹”;“春风” 不仅仅指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更应该指“轻言细语的教诲”。可见,找到“虚题”的另一半就找到了思维的天空。这种引申法最适于单独词(如“花”)、象征词(如“风波”)、比喻词(如“心窗”)和有双关意义(如“黑色的日子”)的作文题目。

四、小题大做法

就是依据题目提供的范围进行联想或挖掘,写出深刻的文章。这种方法适用于开口小、范围有限的小题目,如“教室一角”、 “我的家”等。同学们经常会被这样的小题目困住手脚。对这样的“小”题必须打开思维,管中窥豹,写出大气超凡的文章,要挖掘“小题”中的“大”思想、“深”内涵。如“一份答卷”这样的小题,我们不能只想到考试时的答卷,还要想到生活中的“答卷”:对某次艰苦经历所完成的答卷,在严峻考验面前所做出的表现,在诱惑面前所提交的答卷等。

五、大题小做法

话题作文开放性和自由度高,我们有些同学很难驾驭,采用“大题小做”,有意识地缩小范围,选择某个小的角度来反映比较深刻的主题,以小见大,达到“一滴水可以见太阳”的效果。如湖南某市一个考题就是让同学围绕“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来写作,有的同学大谈特谈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来表现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其结果空洞无物,得分较低;但有一同学用4篇日记连缀起学习生活中的4个片段:睡觉遭受蚊虫、放学下楼拥挤、买饭犹如冲锋、考场胜利而归。文尾又紧扣话题道:“通过初中三年的磨砺,我已经练就了取胜的绝招——吃苦耐劳!我没想到自己与吃苦接触的那些日子,竟然会成为最美好的回忆。”作者大题小做,把“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大主题化成了小主题“先苦后甜,苦尽甘来”。 值得提醒的是,运用“大题小做”法的关键就是在选择材料时要“小”,要典型,要与“大题”有密切的联系,并且选择自己十分熟悉的、感受最深的、最容易驾驭的小材料。

六、另求新路法

有些作文题看起来很熟悉,但正由于太熟悉、太容易写,才会掉以轻心,才会容易走向平庸和雷同。对熟悉的题目要抛开常规思维套路,独辟蹊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如以“水”为题写作,有些同学在审题时会走老路,出现了“治理洪水”、“水源污染”等撞车现象,有一位同学在审题时别出心裁,把“水”转换为“泪水”,因为“泪水”也是水家族中的特殊一员,一石洞天开,思维顿时开

阔,选材的余地大了,主题也鲜明了。

中考作文命题反对模式化,加大限制性,成了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我们以简驭繁,以命题作文为主,解剖审题。

一则作文题目,总会呈现哪些信息呢? 文体、字数、人称、范围、句式、情感、修饰词、关键词等等。 审查题目,分析这些信息,不是每处都仔细琢磨,得分个详略:有些,只需瞄一眼,知道了,心中有数就成,时间控制在数秒以内;有些,则需要盯N眼,要推敲,思忖,花上一刻钟也不为过。

一、文体

中考作文命题已经好多年“文体不限”了,“文体不限”其实也不是什么文体都可以写,有时题目本身的规定性就把某些文体排除在外了。 如:“十六岁的我”,最适合写什么文体呢? 最方便写洋溢青春激情的抒情文,叙事文,而议论文、说明文就不好写。 有些地区出于突出初中基础文体训练的考虑,不再笼而统之地“文体不限”,而是特别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写一篇记叙文” 

二、字数

字数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你少了50字,会被扣2分,少100字,基本上就会被划拨到最糟糕的作文里了。 一般是“不少于600字”或者“600字左右”。 从写的角度,应该比题目规定的字数下限略多写几十字,这样不仅内容更显得丰富,也可见你行文的优裕。

三、人称

中考作文命题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

再如:“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你误会了我”,这样的命题对叙述的口吻就有特别要求,强调倾诉性。 若题目里不是“我”,而是“我们”,如“我们这帮人”“那一刻,我们······”,这类作文你就不能太个人英雄主义,要突出“们”,突出群体。

四、范围 

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你可以写,圈外的不能写。最近两年,为了防范套作,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写作范围上加强限制,这一趋势,我们不能不察。 小练习: 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中的“我”可以怎么理解?(既“我”的范围) “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中的“我”又该怎么理解? 刚才的题目是2008年江苏常州题“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如果没有“以初中生活为素材”的限制,选材可谓海阔天空,题目中的“我”就可以非作者自己。比如可以虚拟“我”为项羽,项羽对虞姬说“你在我心里”;或者杜甫对李白说,树叶对树根说,白云对蓝天说······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我”就只能是“我”,非作者本人莫属了。虚拟成别人,就跑到圈外了,会被红牌罚下。 再如“美丽的瞬间”,你写的内容就得是瞬间发生的,不能像“三年前······一年前······现在” 这样娓娓道来。再如“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你就只能写一个场景,不能“家里······学校······街头”写上好几幕,我们写过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如此。 请同学们特别注意题目里的时间词,如:“一天”“冬天”;地点词,如“校园”“窗外”;数量词,如“那一刻”“一件事”“第二次”

五、句式 

题目如果是简单的词语,如“回家”“永远的歌声”,这项审查可略过。题目里如果出现关联词

我该怎样面对你作文

语,或由两个小分句构成,就需要辨析其中的内部联系了。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呢? “生活因思考而精彩” “失去后才知道可贵” 例如:“我参与,我快乐” 因为“参与”所以“快乐”,我们可以理解为“参与”是“快乐”的原因,“快

乐”是“参与”后必然的情绪反映。你行文时,就需要既描述“参与”的过程和细节,也抒发“快乐”的情绪和感悟,两者缺一不可,只写一点,都不完整。

六、情感 

最近两年,中考命题老师都变成情种了,以往那种马克思主义老太太的淡漠不多见了。你看这些题目,“你还会 吗”、“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让我握住你的手”,你得体会这里面的一往情深;再看这些题目,“向前,向前,向前”、“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坚强起来”,你得领悟其中蕴含的积极、进取、不屈的精神力量。而所有的体会、领悟,最后又得落实在你饱蘸情感的笔触里。

七、副词 

副词初看不起眼,其实极重要。这两年出现较多的副词有“其实”“然”“真”“也”“最”。 如“门其实开着” “——其实很快乐” “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起初认为是那样,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明白是这样,行文必须把误会交代清楚。 如“我依然——” “依然”,包含一种无怨无悔,即使错了,即使亏了,也不改初衷。 再如:“下雨天,真好”“——,真有趣”“有时,我也想——”“——,最美的数字”“我最好的朋友”······ “真”,包含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思,行文时少不得由衷的抒情; “也”表明曾经没有想过,经历过,现在却想怎么样······ “最”,包含一种对比,比较后确定这才是“最”那不是“最”。所以,要用“那些”来突出“这一个”。

八、关键词

要善于锁定题目最关键的词语,找找下面题目的关键词。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温暖的时刻” “我眼中的色彩” 要死盯着这些关键词,慢慢咂摸他们的“色香味”。

1、“那一幕,我难以忘怀”,“难以忘怀”也就是印象深刻,为什么印象深刻呢,你得给出充分的理由,如果写的是泛泛的人和事,比如,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觉得可怜,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有爱心,就“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了,那就没写出这个题目应有的震撼度。

2、“温暖的时刻”,“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

3、“我眼中的色彩”,“色彩”不能单纯地写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如果简单地写成“我看到了红色、绿色、黑色”,那会让人笑掉大牙。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意涵,比如黑色跟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绿色往往跟希望里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可以写汶川地震,表现我们这个民族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注意: 近两年,比喻入题的现象很普遍。 如“水总如“水总有澄清的一天”“每一种草都会开花” “心中有盏红绿灯”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让——像门前小河般流过” “收藏阳光” 我们要善于由虚到实,把题目里的比喻词跟自己成长的具体感悟链接起来。 作 业 请以“门其实开着”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拟题

拟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以大化小法

以大化小的方法就是指在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的拟题方法。比如以“父辈”为话题,采用这种方法,就可拟出下面一些标题:“父辈——艰辛的一代”、 “父辈就是传统”、“假如我是父辈”等。这样拟题,缩小了写作范围,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文章写得具体而生动。

二、文体定向法

文体定向法就是根据自己选定的文体进行拟题的方法。不同的文体,对题目的要求不同。记叙文的题目,讲究生动形象,讲究有意韵;议论文的题目,讲究鲜明深刻;而说明文的题目,则讲究简洁准确。因此,拟题时要注意切合文体特点。比如,以“树”为话题,写成记叙文,可拟为“树下”、“桃树之死”;写成抒情散文,可拟为“松树赞”、“最爱那抹绿荫”;写成议论文,可拟为“给我一片绿荫”、“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拟的标题是记叙文,而写作时又按照议论文的要求进行写作,那么,得分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考生在写作时,选定了某种文体,就必须按照相应的文体要求拟题。

三、妙用歌词法

歌曲的歌名及歌词或魅力十足、准确精练;或脍炙人口、富有哲理;其中不乏极富思想性、思辨性、口语化、人情味的词句。这些词句一旦入题就能像磁场一样吸引读者。如原汁原味,直接引用歌词拟题的“血染的风采——记与歹徒奋勇搏斗的北京干警崔大勇”;又如旧瓶装新酒,灵活化用歌词拟题的“回扣,好大一个‘瘤’”,都能使读者悬念顿生,给他们造成极佳的第一印象。这种拟题法实在是讨巧又实用。

四、巧用修辞法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法拟题,可使文章题目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比如“诚信”话题,巧用修辞法可拟为“诚信是桨”、“岂可弃我?”、“要用一生弄懂的两个字”。这些标题由于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阅卷者一看便有种耳目一新之感,标题就给阅卷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五、反向拟题法

运用多角度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作反向思考构成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如“弄斧到班门”、“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三个臭皮匠怎敌诸葛亮”等,这些标题一反人们的思维定势,它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六、诗句拟题法

引用、活用诗句拟题,也能使人有一种新鲜感。比如“诚信”话题,可改造诗句拟为“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记忆移植”话题,借用诗句拟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对记忆移植的困惑”,这个标题引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前两句入题,并意味深长地加上问号,概括“一旦记忆移植成功,古人、今人、来者都因袭同一种记忆,那么人类将变成毫无思想的记忆机器”这一文旨,实在令人注目凝思。 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鲜活、巧妙的题目能为文章增色,让读者产生非读不可的感觉。要想作文得高分,不可不重视拟题。

篇四:如何面对中考作文

面对中考作文训练

初三下学期复习以后,所剩时间无几。语文老师们既要根据训练中发现的问题调整进度,又得通过强化训练来巩固基础知识。总之,要为综合训练做好铺垫,期待在实战模拟中大幅度提升,使得一些瓶颈也有进展和突破,比如说考场作文的高分技巧。

到了这个时候,如果说通过多读、多写来提升作文能力实在是不现实了。即便你天天有耐心布置学生写作文,不管题目、题型如何新颖、诱人,学生是没有心情和时间应付的。这关口,七、八科一大堆的问题等着他料理,哪会有闲情捉笔为文呢,即便写了,也是生拼硬凑,时间如此宝贵,我们不愿意做这徒劳之事。再说,这样的写作不仅没有进益,反而会把以前训练的那点儿心得内耗殆尽。

鉴于此,对于这一阶段的作文训练我提出了两条腿并进的思路。第一种做法是结合模拟试题,强化训练当堂成文的能力。训练的频率不是太高,也就是三到五次,比以往正常时期的写作量减少了一倍。写好当堂作文,首先是迅速的解题,把握好主旨以及确定选材范围等,这些经过前面的训练已经驾轻就熟。关键要解决的是短时间内组织文字的能力以及博得高分的亮点。第一、二轮复习中,通过“每日一语”提炼话题、表达思路的训练,已经是“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只要打开思路,一节课七、八百字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要解决的就是“出彩”问题。

出彩最基本的起点是规范,规范的蓝本就是中考评分标准。所以我要求学生熟记中考评分标准,在写作时一招一式有条不紊,先在稳中求胜。当然,这些东西记起来很机械,也不好把握。我们就搜集整理了一些中考阅卷老师的体会和建议,并对照评分标准,深化理解。比如老师们最喜欢以生活为“源头活水”抒写自己在生活中独特感受的文章,最讨厌那些重题过多、套作层出不穷、卷面不整洁等现象。当然不同阅卷老师的感受、认识也不尽相同,但共性的问题就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借鉴。所以我们就整合出这么几条来指导学生的模考当堂作文:高分理由:一、鼓励创新视觉。立意见解不凡,材料鲜活独特、推陈出新是不变的高分标准;构思精巧是出人意料的最佳方法:或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设置悬念,铺陈渲染;或巧设伏笔,前后照应;或一波三折,抑扬多变。二、钟情文采斐然。考场作文语言美主要表现为: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巧用格言、诗词佳句。尤其是文章开头和结尾更关键,虽说文章的语言美、文采斐然应该是通篇都美,但在特定的阅卷场合,在重点部分精雕细刻、引人注目,也是很必要的。三、赏识卷面美观。在现实的阅卷条件下——阅卷场是流水作业的“现代车间”,“工人们”任务繁重紧张,因此,阅卷评分一定程度上会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工整清晰的书写、整洁美观的卷面、正确的写作格式,会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产生“偏爱”??

感情不真,无病呻吟??在这样的提示和要求下,让同学们把每一次练习都当成考试来对待,倍加珍惜每一次的训练机会,争取每写

一篇都是精品。作文写出来,老师要对照评分标准进行模拟打分,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得分找出问题,进行完善。

第二条途径,我是借鉴了一些优秀老师的经验来给学生的旧文升格。学生以前写过的文章,当时是要求他们在老师评价和得分的基础上自评或者互评,大多是基于某一点写作要求进行的。现在我以“升格”来要求对“旧文”改头换面,从而体验各种写作技巧的利用和转换。比如可以转换一下人称,叙述的角度也随之变化,但文章的主旨不能削弱只能强化,这就得动动脑筋。再比如变化一下记叙的顺序,那么事件依然要写出波澜,人物的形象也得更鲜明,这肯定要用心设计一下。还有可以转换文章的格式、结构,比如说当前考场作文最容易拿分的是镜头式(片段式)作文,因为小标题或者片段更醒目更直观,而且不用费脑筋去考虑衔接和过度。当然,同学们还有的改成日记体、课本剧形式的,还尝试着写题记、后记等。这样的训练形式不费时间也很新鲜,把以前写过的东西“变废为宝”,很有成就感。但是仅仅变个花样绝不是高分本钱,只有通过变换来增强内涵,突出主旨,才是目的,才具备博取高分的资本。所以,老师要求学生变的不仅是形式,而是利用形式为内容服务。比如说变换开头,先入为主、变换角度,增加对比度、变换结尾,增添完整度??为了让学生清晰的了解。我特意拿出一篇文章做例子。这是我向报刊推荐的一篇优秀作文,题目是《家乡的清明节》,文章的语言很美,小作者的语言功夫了得,尤其可贵的是采用了镜头组合的形式,并辅以题记点题,后记升华。但经过编辑老师稍微修改,文章却大大提升了一个层次。最

后阶段的两种作文提升思路,最基本的理念还是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己去参与、去体会。老师只是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思想问题。所以说,语文教学就那么回事:眼里边有学生,用老师的智慧服务于学生的需求,这就会出现课堂的和谐、高效!

篇五:高一作文:面对生活,我……

高一作文:面对生活,我……

高一作文:面对生活,我??

高一(6)班杨芳指导老师:陈国强

生活如月,阴晴圆缺都有丰富的内涵,等待我们去了解、去感受。

还记得年少的梦,我想当宇航员,我要翱翔太空。我爱上了骑马,我喜欢骑在马背上那种“腾云驾雾”的感觉。直到有一天,我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我的眼睛因此受重伤。顿时,我感觉我的世界一片漆黑。整整一个月,我都是以泪洗面,我以为自己的眼睛从此再也看不见东西,我差点就失去了生存的信心,但生活没有抛弃我。妈妈一次又一次安慰和鼓励我,为了医好我的眼,妈妈把家里所有哪怕只值一点钱的东西都变卖了。我的眼睛复明了。 ·贵州省瓮安县第四中学作品专辑·

很快,要开学了,家里已无分文。妈妈到处去亲戚家借钱给我交学费,可那些亲戚都是走独木桥的,任由你死活他们都不理不睬。当我最好的朋友来我家约我上学时,我只有低头不语,心里一阵阵凄凉,我没有哭。当时,心里想的只有出门打工挣钱自己交学费,可是,都已经开学了,再说,那时我才十一岁,那些厂家会收童工吗?当我把我那个愚蠢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当时,妈妈泪如雨下,一下子把我搂进她的怀里,我也跟着哭了。后来,不知学校的校长怎样了解到了我的情况,鉴于我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于是免了我50%以上的书学费。

现在,我带着自信与豪迈跨进了职中的大门,我正在为自己的理想拼搏和努力。

生活有苦涩也有甜蜜。面对生活,我哭过、笑过、怅然失落、垂头丧气过、昂首挺胸过??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