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面对台湾婚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2:36:34 作文素材
面对台湾婚俗作文素材

篇一:台湾婚俗

台湾年轻人的婚礼仪式多种多样,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结婚的方式也各有不同。归纳起来不外乎分传统形式的婚礼和现代形式的婚礼两大类。

传统形式的婚礼今天在台湾仍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台湾人口的绝大部分都是大陆闽粤及各地移民的后代,在大陆先民开发和建设台湾的过程中,他们始终牢牢保持着从家乡带到台湾的文化习俗,并一代代地继承和发扬着。即使是到了现代社会,许多传统习俗依然保持得很好,反映在年轻人的婚礼上,这种传统显得尤为突出。在充满时尚的现代生活方式中,许多年轻人仍选择古老的传统婚礼方式,不但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而且也有着另外的一种与众不同。下聘礼、坐花轿、吹吹打打娶新娘,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闹新房,是许多传统婚礼中的经典内容。

而这一对新人,虽然身上的行头是西式的,但结婚的礼仪可是地地道道中国传统的。先是送糖,再点烟,上了茶水,收礼钱。祝福的歌声唱出了美满与欢颜。

如今在台湾,以现代方式结婚的年轻人也不少。你看这个在台北举办的台北婚纱节,就有不少的新人赶来参加。婚纱、礼花、新郎、新娘,众多的嘉宾,一派欢乐的海洋。还有婚龄超过二十年的新郎、新娘们,也赶来凑个热闹,重温往日那激动人心的日子。

像这样的集体婚礼在台湾各地还有很多,无论是台北、台中还是台南,都有许多的台湾年轻人参加这样的集体婚礼,用众人共同的祝福,来祝愿自己美好的未来。

在台湾,传统与时尚的结合已经成为了许多台湾年轻人新的选择。

说到台湾的婚俗就不能不提到台湾高山族的婚礼。与祖国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一样,台湾高山族新人们的婚礼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例如鲁凯人的哭婚、抢婚、背新娘,排湾人出嫁前要打秋千,阿美人的新郎逃婚,赛夏人结婚时去栽松树等都是台湾高山族独特的婚俗形式。

台湾青年各种各样的婚礼,不仅喜庆、吉祥,而且热闹、好玩。新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使自己的人生大事过得精彩而有意义。其实透过热闹的婚礼,我们感受到的还是台湾年轻人对吉祥快乐的追求。

西方国家在教堂举行婚礼是一种宗教的仪式,教堂在西方也叫教堂做圣堂而其中的神父、牧师也被称为神的使者或最接近神的人。西安婚礼司仪新人在教堂举行婚礼可以得到神的辟佑、驱走所有的不祥和邪恶的魔鬼,当然新人们也会在众目下接受神的祝福。西方的婚礼则是庄重严肃,又美丽浪漫,令人难忘!《圣经》中说,在远古时代,男子向女子求婚所用证物就是指环。九世纪时,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法令,规定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是正式求婚不可缺少的程序。新娘礼服的色彩代表着传统,也有其特定的含义,例如白色代表纯洁的童贞。美国、英国新娘选用黄色礼服则象征爱神和富足。

中西方婚礼对比

首先,是在传统结婚仪式上面。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

传统婚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 「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

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 传统婚礼西安婚礼司仪

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三朝回门(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有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繁琐,但不要以为繁琐是我国婚礼的特有特征,其实,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西安婚礼司仪(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磨擦婚当天所流下的泪能使天降甘露,滋润家作物。后来,新娘在新婚汉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

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更多此类信息查询::好婚礼婚庆网 http://www.haohunli.cn

篇二:丰富多彩的台湾婚俗

丰富多彩的台湾婚俗

虽然两岸同属华夏文化,但是台湾,特别是原著民地区的婚礼习俗也难免衍生出自己的特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台湾传统婚礼都有哪些流程吧 。

婚礼当天:

1. 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应先祭拜祖先。

2. 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尤以6的倍数为最好。

3. 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并可驱赶邪魔。

4. 请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此时新郎下车,给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 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之后,此时,新娘的姊妹或女性好友要请男方喝甜茶<呷甜甜明年生后生>并给女方红包。

6. 新娘头上要插稻穗和红花<插稻穗的意思是到男方家能带来圆圆满满传子传孙有吃有穿.红花意思是吉祥开花结果~新郎给予捧花之后,媒婆将新娘挽出大厅。

7. 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8. 出閤: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是新娘子有了身孕才用如没就用<竹筛>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为头不能顶天,并希望也像这一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9. 礼车:礼车上方悬绑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着猪肉和一包红包,。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就是刚帮新娘遮的竹饰,用以驱逐路上之不详。

10.丢扇:新娘上礼车后,出发并外丢意思<丢扇丢脾气>的意思在由一名小男孩捡起置于新娘家的米瓮,新娘则的扇子有两个并用用红纸贴一圈。<一个丢出,一个留着到婆家>有些地方习俗是有在扇子上用红线绑红包的但我们的习俗是贴圈红纸圈因是丢扇子是把不好的脾气丢掉所以没用红包。

11.不要说再见和回头: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门口时,绝对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和回头<要不人家会说新娘子生的孩子像娘家而不像婆家。

12.泼水:在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应将一脸盆挽脸的洗脸水泼出去,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有成。

13. 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则燃放「炮城」庆贺告喜。

14. 摸橘子:礼车至后,由媒婆带着两个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然后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让新娘亲自来剥,意谓可招来「长寿」。

15. 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来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或黑伞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6.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所以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7. 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过火盆意谓去邪,踩碎瓦片则比喻“过去时光如瓦之碎”。

18. 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

19. 进洞房:新人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揭开新娘头纱,两人合饮交杯酒,并吃由黑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物做成的甜汤,象徵「早生贵子」。

20.忌坐新床:结婚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是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倒床上。

面对台湾婚俗

21. 敬茶:男方家中之长辈,将新娘介绍给家中认识,此仪式即是承认她成为家中的一员。

22.吃喜宴。

23.吃完喜宴后新娘新郎们会在最前面拿着糖果.槟榔.香菸及自己的小张的婚纱照赠送所有的宾客。

24.喜宴完后新娘新郎的男女方的亲友就准备排排坐的拍全家福囉拍完后女方的亲家向男方的亲家告辞后就回去啰!女方还要忙女儿归宁的事呢。

25.新娘卸下礼服后要穿上红色或粉色的新洋装或新旗袍而头还是插着稻穗和红花。 是穿新衣新气喜。还要准备甜米糕一笼.两支甘蔗.芋头也两棵都要贴着囍字或红纸并用红线把它绑在一起 甜米糕也是要贴个囍或是插上春仔花,还有两隻带路鸡一隻公一隻母的各一隻脚绑红线绑一起公的是绑左脚母的绑右脚这些是新娘从女方带过去的和嫁妆一起的 。还有嫁妆中一定有尿桶及大小脸盆和一块洗衣板。尿桶裡要放五颗红蛋冰糖冬瓜条个一包和一包红包尿桶是媒婆拿的裡面的红包是给媒婆的红蛋是分下去给左邻右舍的邻居妇女吃的而冬瓜条冰糖是让新娘分的。

文章来源:橄榄婚宴网 最新登录信息:www.ganlan.com.cn

篇三:台湾婚俗

每逢新春佳节,所有喜庆的事儿都往一块儿凑。家人团圆,朋友相聚,就连新人们的婚礼也愿意选在这个时候举办。在台湾,现在的年轻人不但愿意在这个时候结婚,而且他们的婚礼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台湾的年轻人是怎么变着花样结婚的。

台湾年轻人的婚礼仪式多种多样,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结婚的方式也各有不同。归纳起来不外乎分传统形式的婚礼和现代形式的婚礼两大类。

传统形式的婚礼今天在台湾仍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台湾人口的绝大部分都是大陆闽粤及各地移民的后代,在大陆先民开发和建设台湾的过程中,他们始终牢牢保持着从家乡带到台湾的文化习俗,并一代代地继承和发扬着。即使是到了现代社会,许多传统习俗依然保持得很好,反映在年轻人的婚礼上,这种传统显得尤为突出。在充满时尚的现代生活方式中,许多年轻人仍选择古老的传统婚礼方式,不但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而且也有着另外的一种与众不同。下聘礼、坐花轿、吹吹打打娶新娘,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闹新房,是许多传统婚礼中的经典内容。

而这一对新人,虽然身上的行头是西式的,但结婚的礼仪可是地地道道中国传统的。先是送糖,再点烟,上了茶水,收礼钱。祝福的歌声唱出了美满与欢颜。

如今在台湾,以现代方式结婚的年轻人也不少。你看这个在台北举办的台北婚纱节,就有不少的新人赶来参加。婚纱、礼花、新郎、新娘,众多的嘉宾,一派欢乐的海洋。还有婚龄超过二十年的新郎、新娘们,也赶来凑个热闹,重温往日那激动人心的日子。

像这样的集体婚礼在台湾各地还有很多,无论是台北、台中还是台南,都有许多的台湾年轻人参加这样的集体婚礼,用众人共同的祝福,来祝愿自己美好的未来。

在台湾,传统与时尚的结合已经成为了许多台湾年轻人新的选择。

说到台湾的婚俗就不能不提到台湾高山族的婚礼。与祖国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一样,台湾高山族新人们的婚礼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例如鲁凯人的哭婚、抢婚、背新娘,排湾人出嫁前要打秋千,阿美人的新郎逃婚,赛夏人结婚时去栽松树等都是台湾高山族独特的婚俗形式。

台湾青年各种各样的婚礼,不仅喜庆、吉祥,而且热闹、好玩。新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使自己的人生大事过得精彩而有意义。其实透过热闹的婚礼,我们感受到的还是台湾年轻人对吉祥快乐的追求。

篇四:台湾传统风俗习惯

台湾传统风俗习惯及注意事项

一、语言

目前,台湾普遍使用普通话,台湾民众口中的“国语”。主要方言是闽南语与客家语。台湾政界人士说话比较传统,常用敬辞。

①与台湾人打交道常用的16个客套词:

初次见面说“久仰”,分别重逢说“久违”

征求意见说“指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

求人原谅说“包涵” ,宾客来临用“光临” 求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

了解工作用“高就”, 看望别人用“拜访”

中途离开说“失陪”, 归还物品叫“奉还”

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勿送叫“留步”

②常用的敬辞:

令尊:对方父亲

令堂:对方母亲

令郎:对方儿子

令爱:对方女儿

二、信仰

台湾民间信仰普及与盛行,是个“多神之岛”。教堂寺庙扁布,信徒众多。

①神明信仰。台湾庙宇数量众多,民间信仰非常广泛。信仰对象绝大多数是从祖国大陆传入的。台湾民众供奉的神明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我国民间普遍崇拜的对象,如玉皇大帝,尧、舜、禹三官大帝、关公、五福大帝等;二是对台湾有大功者,如

开台圣王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三是行业保护神,如为了航海安全,崇拜妈祖,为了保佑健康,信仰保生大帝,为了保胎育儿,信仰临水夫人等。

②宗教信仰。台湾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是是由外国传入的,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又名清真教、回教。教徒别名穆斯林)。

三、饮食

类似粤、闽,但加以变化而有台湾特色:佐料常用沙茶咖喱、花生酱等,甜味更重,多用清汤炖煮。

①讲究菜肴的丰盛吉祥,注重菜肴的鲜、嫩、滑、爽。 ②口味一般口味喜清淡,爱微甜味道。

③主食一般以米为主食,也很喜欢各种面食品种。

台湾地区均有不同的特产,质量优异,可适量采购纪念,如珊瑚、珍珠、茶叶、灵芝、玉辟邪、琉璃、牛肉干、凤梨酥、话梅、化妆品等。唯有服饰则较香港价高。

四、礼赠

人和人之间往来,按国内的习俗都需要带一些礼物,在台湾俗称“带伙手“,有些东西不能作为礼物相赠的:毛巾、扇子、刀剪、年糕、棕子、鸭子禁赠月内产妇、雨伞。

五、礼仪

1、在不清楚台湾人的政治立场的前提下,不谈论中国大陆和当地的政治问题。

2、台湾人忌讳别人打听他们的工资、年龄以及家庭住址。因为他们不愿意别人过问他们的私事。

3、 台湾人不喜欢有人冲他眨眼,认为这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

4、他们忌讳“4”数,因其读“si”音。所以,人们极为反感,故产生怕遇到“4”数的心理。他们平时无论干什么都要设

法避开“4”数,如无法避免,就将“4”数为“两双”来说。

5、台湾的饭菜极其丰盛,一顿饭可能有20道菜,所以在开始阶段要吃得少些以留有余地。

6、一般情况下不过问他人宗教信仰。

六、台湾特产

印章:台湾人是印章控,基本上每个旅游景点都有提供印章供游客收集,每个地方火车站的711门口也有盖印章的地方。可以到台湾后买一张木头的明信片然后在各地收集印章,最后会变成非常有意思的纪念品。

美食:台湾水果是不可以带回来的,但可以买包装好的各种糕点带回,比如贡糖和凤梨酥,台湾的凤梨酥有“好运”的含义。

茶叶:台湾地形、气候皆适宜茶叶生长,其中以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白毫乌龙茶和铁观音最出名,杉林溪、阿里山高山茶之类的都不错。

贡糖:以金门贡糖最为著名。由于金门空气新鲜,水质冰洌清爽,加上岛上风大、土壤干沃,生产的花生粒小扎实,口味香浓。在与麦芽糖混合制作后,就成为香酥的可口甜点。

凤梨酥:凤梨在台湾不只是丰富的水果来源,加工制造成凤梨罐头及饮料、果酱亦颇负盛名。烘焙成凤梨酥,以凤梨的香甜口感搭配香酥外皮,让人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绍兴酒、高梁酒:位于南投埔里西方的爱兰台地,水质清澈甘甜,堪称是“酿酒第一名泉”,其由糯米、蓬莱米、小麦等原料酿制而成的绍兴酒,酒液色泽金黄、滋味甘甜。高温、干燥、无污染的金门,极适合高梁生长,加上水质极佳,所生产的高梁酒风味独特、清香纯正,是酒中极品。

蜜饯:举凡李子、梅子、芒果等新鲜水果,在经过盐的搓洗、糖的发酵后,可变化成数百种不同的口味。

化妆品:台湾的奢侈品、化妆品比大陆的便宜,101大厦附近可以买到不少日系化妆品。

工艺品:比如美浓油纸伞、交趾陶的小工艺品等,台湾的茶具也很有名。

提醒:退税小提示:外来游客在台湾的大商场购物和消费,只要累计达到3000台币就可以享受5%的退税。只要持护照和所有发票到商场服务台,由商场填写好退税证明,离境的时候在机场税务部门按照消费总额的5%返还现金。

七、其他注意事项

1、台湾是个言论自由的城市,派发宗教宣传册的应不予理会。

2、在地铁上不允许饮食,会罚款。

3、货币:赴台湾旅行,可以携带人民币2万元和市值不超过5000美金的外币,在台湾新台币为主要流通货币,部分地方国际信用卡也可通用。1元人民币大约折算新台币为4.4元。新台币纸币面值目前2000元、1000元、500元、200元、100元,硬币有50、10、5、1元。

4、电压:台湾的电压为110伏特,双脚扁插,请事先准备好转换插头与所携带之电器用品的配套。

5、国际电话:已开通国际漫游的大陆手机可在台湾使用(费用以电信公司收费为准)。酒店或公用电话均可拨回大陆,使用方法为:002+86+地区号+电话号码,如拨回石家庄:002860311+手机号码

6、旅途中有到阿里山者,因其海拔较高,需准备一件御寒衣服为宜。

7、因台湾的政治特殊性,在岛内游览、拍照时要避开政府机构及相关旗臶、雕像等。

八、通讯方面

全球通手机在赴台之前,需凭有效证件到营业厅办理漫游,并办理相关流量套餐,方能使用。

到台湾注意事项

一、出行前准备:

1.出门旅行,衣服应该以轻便和多用途为主。准备衣物要根据季节变化而定;各地早晚温差大,请务必带件保暖外衣。请准备牙刷、牙膏及拖鞋等个人卫生用品。其他必备物品:洗发水、浴液、太阳镜、防晒霜、雨伞、相机/摄像机、薄荷膏(蚊虫叮咬)、创口贴、口罩(路途防尘)等;建议您将喜爱吃的榨菜列入旅行用品;爱喝热水的游客根据自身情况可携带插电式热水壶(大小须便于携带的)。

根据自身情况带一些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如:晕车药、速效救心丸、胰岛素(糖尿病)、黄霉素(由于水土不服拉肚)等;如因自身疾病必须携带某些药品时,应请医生开具处方,并备齐药品的外文说明书和购药发票。

建议您使用带轮子的行李箱,以方便随航班托运及随身携带;托运行李前一定要将行李上面的旧托运条撕去,防止托运行李时引起误会,导致您的行李运错地方;防止行李被偷、撬,建议适用小锁将行李拉锁锁住。

托运行李每人限寄20公斤,请在行李上挂行李标签(注明团号、姓名)。手提行李一件,体积不超过14×22×9英寸。现金、摄像机、照相机、证件等贵重物品请放在随身行李中,切勿放在托运行李里,以防物品丢失或损坏。液体物品请放在托运行李中。如需境外使用手机,请在出发前到相应电信营运商营业地开通港澳台漫游,确保您的手机在台湾使用畅通。

篇五:闽南婚俗

略谈闽南婚俗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2008级历史学专业(历史教育) 080103*** ***

指导教师 *** 教授

【摘要】闽南婚俗在传承过程中既延续了传统文化,也不断受时代影响而加入许多新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南婚俗。闽南婚俗是闽南文化的一部分,闽南文化通过闽南婚俗展现出来。本文对闽南婚俗的内容进行述论,并试图去揭示这些婚俗内在的文化意义。

【关键字】闽南婚俗 闽南文化 特点

谚语道:“新婚胜如小登科,披红带花煞似状元郎。”结婚也被称为“小登科”与中状元相提并论。可见人们对婚姻的重视,而这种重视也体现在婚嫁的礼仪上。

闽南地区的婚礼过程大体上与《周礼》规定的过程相一致,依次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六礼中只有亲迎一礼是在婚礼当日的仪礼,其余五礼均为婚前仪礼,婚后礼仪就不包含在六礼中。由于不同地方土语不同,所以“六礼”所用名称也不尽相同,而且在一些婚礼的细节上也有些些微差别。如泉州地区婚礼程序有说亲、提生月、压定、送大礼、送盘担、过娶。漳州地区婚嫁需经过议婚(包括求庚、合婚、相亲)、定婚(包括小定与送大定)、送日头、迎亲等程序。台北的闽南人认为婚礼应该经过议婚、相亲、小定或过定、大定或完聘、送日头、嫁娶或迎娶等程序。在这几个程序中包含许多小仪节,它们组成了一套完备的婚嫁习俗。我们可以将整个婚嫁过程分为婚前、婚礼、婚后三大阶段来看。

一、闽南婚嫁过程

(一)婚前

1.议婚

古时的婚姻大多数遵循父母之意,媒妁之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当家中有儿女成年后便会有媒人上门说亲或者家里会托人介绍。常言道“媒人嘴,胡濾濾”这是说媒婆能言善道,夸大其词,能把坏的说成好的。于是就有了“探家风”。在议婚是双方会到彼此家中探一探,靠观察家中的居住情况,生活习惯等,或通过悄悄询问邻人来判断对方的为人和家庭状况等。毕竟这种方式所获得的信息有限。双方都担心婚事不当 ,所以“合八字”就成为婚事成功与否的关键。

2.合八字

当男女双方都有意结亲后,男方就会请媒人去女方家中拿坤帖——女方的生辰八字。女方家同意的话就将女儿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正面交给男方家。坤帖上的生辰八字一律以偶数为准,若遇到奇数就在生字前加一“瑞”字例如“坤**年*月**日*时瑞生”。“男女双方收到对方以红纸写就的庚帖,即将之置于神案上,三日内若有器物毁坏,禽兽死伤,甚至更严重的家中成员伤病死亡,即表示两人八字不合,

[1]须另择佳偶”。“三日内男女双方家中均忌变异,倘有家人生病,或误毁器物等情事,则以为不吉,

[2]而虽门当户对亦婉辞,退还庚帖”此称为“三日圆”,之后再找算命先生合婚,看两人的八字是否“合”。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迷信的方式逐渐被人们抛弃,有些人仅在神案前通过“驳杯”来确认婚事是否合宜,“合八字”不再是婚姻成否的关键而仅为一种形式上流程。

3.相亲

合八字后双方家庭都满意的话,男家会准备一些礼物与媒人到女方家中相亲,相亲的目的主要是要让男女双方见见面,观察对方的相貌行为举止等。有的地方也有不在女方家中相亲而是另择一个地点进行的。在有些地方是先进行相亲让男女双方相互认识了解交往再进行“合八字”的。这种方式在现在社

会更为盛行。如果男女双方“对看”成功那么双方家长就会开始商定聘金以及嫁妆婚期等问题。

4.送小定(订婚)

送小定完成就代表这桩亲事已经确立下来了,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如果没有充分理由却退婚的话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可见这一程序的重要性。

“‘放小定’较简单,男方择卜吉日,当事人与亲人和媒人一起到女方家送上若干聘金为‘定金’。早些时候定金为82元(方言‘二’与‘字’谐音,‘八二’即‘八字’,象征好的生辰八字),后随着物

[3]价上涨增至820元,8200元。”在闽南地区送小定时,男家会带戒指,糕点,糖果等礼品(不同地方

礼品的种类数量不尽相同)到女方家给女方戴戒指,当然之后女家也会回礼。之后双方将礼品分赠给亲亲朋好友来宣告婚事。

5.放大定

放大定也被称为“纳采”、“完聘”。它意味着婚期已经不远了。放大定的彩礼包括婚书、牲醴、首饰、衣裙、礼饼、贡糖、聘金和全猪(“女方可收下猪肉,猪腿不能收,要退还给男方,这是循俗行事,

[4]俗话说‘肉给人吃,骨不给人啃。’”)等。在晋江,泉州一些地方会以花包代替礼饼。花包是一种以

冬瓜条、花生、白糖、肥肉为馅的大包子。但是现在很多都折成钱或饼票送过去。

6.送日头

送日头也称“送盘担”、“请期”主要是确认婚期和进门时辰等。古书上是这样解释“请期”的:“婿之父使使纳征迄,仍下卜婚月得吉日,又使使吉日,是期由男家来。今以男家执谦故遗使者请女家,若云期由女氏,故云请期。女氏知阳倡阴随,当由男家出,故主人辞之,使者即是主人辞,逐告主人期日

[5]也。”所以男方在请期这一程序中处于主动一方。男方家要结婚一个月内备好盘担送到女方家,盘担包含红烛、鞭炮、面线、猪腿肉、婚书、日帖、花包等物品。在闽南地区婚期的选择有很大的讲究,“以

[6]年岁而论,逢双为佳;以月令而言,下半年为宜,尤以冬、春交替之际更是结婚旺季”。忌讳在农历

五、六、七、八、九月里结婚。闽南话“五”与“误”同音。所以忌之。民谚又有“六月不出尾”六月是半年,闽南人认为娶“半年妻”婚姻不会圆满。七月是“鬼月”八月又有“七七八八”的蕴意所以不吉。至于九月,有“九月狗头重,死某(妻)又死尪(夫)”的俗语,所以避之。

7.轿前盘

轿前盘是结婚前一天男方将剩下的盘担和聘金送到女方家。女方家也要回盘 。回盘中要有铅钱,生姜,五谷,面线等物。回盘到男方家时男方亲人要回避,等盘担安置好后才可以与盘担照面。

8.其他

在婚期临近之时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比如安床,挽面,拜公妈。安床要请一位儿孙满堂的人来主持,还要请一两位属龙的小男孩到新床上翻滚,这意蕴着早生贵子的愿望。

(二)婚礼

婚礼当天早晨男女双方都会举行上头仪式。在接新娘前新郎要在厅堂先接受父母的训诫:“今日是

[7][8]汝娶某的吉日,今后汝当上承宗祧,下惠家政,汝要勉之”等新郎回答:“谨遵庭训,勿敢违命。”

到迎亲时间(大都数为上午或中午时间)新郎会前往女家亲迎。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后会放鞭炮,并叫门。但女家不会马上让新郎进去,亲友们会出许多难题考新郎,像讨要红包等。经过再三催请,新娘才会出来向父母辞行,父亲会训诫厅堂中的女儿:“汝以后应勤劳细心,听大官,大家的话。”母亲也会告诫女儿说:“必敬必成,勿违尪婿。”女儿则回答:“谨遵双亲教诲。”

新娘在出门时要哭嫁,人们认为出嫁大哭是吉兆能为娘家带来好运。新娘启程后要扔出一把纸扇,称为“放心扇”或“放心性”(脾气),新娘离开后女家要马上关上大门,避免娘家的财运风水被新娘带走。

新娘到男家后,新郎会踢轿门后撕掉轿门上的封条。然后由牵新娘者用米筛笠或雨伞遮着新娘入门。媒人要走在前头边撒“铅钱”边说“人未到,缘先到”新娘要跨过“风火炉”。到厅堂拜堂。闽南的拜堂没有拜高堂,拜堂时的三拜分别为拜天地,拜祖宗,夫妻对拜。

拜堂后新娘会直接进入新房。之后进行“掀巾”仪式,新郎用秤杆跳起新娘的黑色盖头。接着新人会“吃结房丸”或者同饮合卺酒,还要吃“新娘桌”。新娘桌有十二碗菜,象征十二个月月月圆满。

婚宴一般是在中午新娘到后开始,晚上还会有一场。在婚宴上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是“母舅坐大位”,这一习俗流传在沿海地区,包括闽南,台湾,潮汕等。“母舅坐大位”来源一个传说。

传说从前,闽南某渔村有一五岁孩童,父母染病双亡,他的母舅是一个渔民上有双亲下有妻儿,每天捕鱼收入微薄。看见外甥无依无靠便收养起来,母舅十分疼爱外甥,还将外甥送入私塾读书。外甥十六岁时母舅带着外甥到南洋谋生,从此开始发迹。转眼间,外甥已到成家之年,母舅就写了家信回家,请家人为外甥找一个贤惠的好对象,不久就有了消息,选定了邻村一个女子。母舅因生意繁忙就让外甥先回家准备婚事。可是等到婚礼那天母舅还未回来,外甥十分着急,但其他亲戚劝说吉时不能等,拜堂结束后,众人入席坐好。外甥说:母舅对我恩重如山今日他人虽未到但席位应该留着。母舅喜凉,厅堂酒席左上角第一位靠近后门空气流通好,就留此位。于是在空位上便放上汤匙、筷子、酒杯。放了鞭炮,开始上菜时,母舅才匆忙赶到,外甥忙和众人迎母舅到酒席左上角第一位。因母舅有再造之恩,新郎新娘先从母舅敬起。从此,在大厅左上角第一位为大位,除了母舅以外,其他人不能坐。

新婚当晚亲朋好友会去闹洞房,就是俗称的“吵新娘”,“食新娘茶”。新娘会泡加入白糖的茶和冬瓜糖等来招待客人。在以前闹洞房的人会“念四句”(闽南方言押韵的吉祥话)例如“冬瓜糖甜甜,给汝明年生后生”,“茶盘圆圆,甜茶甜甜,二姓合婚,冬尾双生”,“来食新娘茶二年生三个,一个手里抱,二个土脚爬”等等。可惜的是这一习俗基本没有流传下来,现在除了一些老人家没什么人会“念四句”。闹洞房还会有“绞糖”、“过桥”、“钓鱼”等活动。“绞糖”就是新郎新娘同咬一条冬瓜糖或花生糖,“钓鱼”则是用线钓着糖让新人来咬而亲嘴。闹洞房者会想出各种方式来戏弄新人,使新房内欢声笑语,闹洞房会持续好几天,亲朋好友会陆续带着鞭炮礼花在婚后几天到新人家中玩。

(三)婚后

结婚后第三天,新娘的兄弟或其他亲人会到男家探房,请新娘回娘家作客,新郎和新娘会在当天带着礼物去女家,并在当晚回来,这象征“暗摸摸,生查埔”

婚后,女家还要“请女婿”。新郎会和几位亲友一同前往女家而不与新娘一起去。“请女婿度,礼仪甚多,宾主座位和斟洒均严格有序,鸡、鳗两菜上席,女婿应即离席,故民间有‘见鸡飞,见鳗趖’之

[9]说。青阳一带尤其忌上‘乌贼’,否则即会触发事端。”但是如今很多地方请女婿都提到婚前与轿前盘

同时举行。

唐以后陆续有许多中原人因为各种原因迁移到闽地,他们与当地原住民共处﹑融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闽文化。所以闽南婚俗既深受中原礼俗影响又具有其独特之处。

二、闽南婚俗的特点

(一)念四句

“念四句”是闽南婚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以闽南歌谣,谚语为主的吉祥话伴随整个婚礼过程,“念四句”概括了婚礼的一些情景和细节并通过谐音等方式来表示对婚礼的祝福,使得婚礼氛围更为喜庆热闹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

1.人未到,缘先到。

在新娘到男家之前,媒人要先到男家向新郎的家人“撒铅钱”。铅钱是一种用铅粉铸成的小圆形薄片,“铅”与“缘”谐音,象征着结缘。媒人在撒铅钱时还要念些“人未到,缘先到”,“铅钱撒门口,夫妻吃到老,铅钱撒高高,生子中状元,铅钱撒落地,米粟无埭夏(放不下)”等吉祥语。这些都蕴含着新娘日后与新郎和谐相处,阖家平安,兴旺发达的祝愿。

2.新扇换旧扇,上轿十八变

女儿出嫁前,娘家要准备两把扇,一把事先给女儿带上轿。女儿上轿后,母亲把另一把扇伸入轿窗,让女儿将所带的扇扔出来让新娘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捡回来,这就是“新扇换旧扇,上轿十八变”。因为

“扇”与“性”谐音,所以放心扇意为“放心性”是希望女儿放下性子改变不好的习惯。

3.过火熏,年年春(剩),明年好抱埔孙(男孩)

新娘到婆家后新娘要跨过烧着的“风炉”。送嫁娘这时要念“ 过火熏,年年春(剩),明年好抱埔孙(男孩)”人们认为火可以烧去新娘沿路招惹的晦气,祛灾驱邪,还带着红红火火之意据说这一习俗还有一个传说故事“据传宋末昺帝南下流亡之时,曾在南安官桥席里山驻跸。当地有一青年叫曾如水,为人诚实厚道,帮忙宋营送柴草,宋帝昺送给他一个取暖的小火炉。曾如水将这只“烘炉”收藏家中,

[10]结婚时在炉中点燃木炭,让新娘跨过,据说婚后生活红火。”

除了这些婚礼上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念四句”,像女儿拜别父母时的“吉日良时来娶亲,拜別父母养育恩,今日过门从孝顺,双竹透尾发万金”;新娘盖头纱时“纱巾掀过來,添丁大发财,纱巾遮头前,子孙代代出人前”;新娘上轿时“新娘坐乎正,入门才会得人疼”;新娘花轿启程时“佳偶良缘天注定,目屎流落心著惊,轿內坐椅要端正,阿母吩咐著爱听,向望入门翁姑疼,勤俭富裕有名声,期待翁婿有官名,水泼落地轿起行”;新娘出轿时“今日轿门两边开,金银财宝一直來,新郎新娘入房內,生子生孙做秀才”;新娘跨过门槛时“戶碇跨乎过,新娘吃甲百二岁”; 新娘进入厅堂时“新娘带入门,金银财宝满满床,新娘带入厅,新郎好名声”;闹洞房时“新娘真古意,闹久会生气,大家赶紧走,新人著欢喜”等等。

(二)闽南婚礼中的茶文化

当男方到女家相亲时女方父母会叫女儿端茶给客人喝,双方就趁这机会来观察对方以考虑这桩婚事。定亲时,待嫁女会出来奉甜茶,男方客人喝完甜茶会送“压茶瓶”。在闽南有些地方会以鸡蛋茶或桂圆干茶等来替代合卺酒。并且在闽南闹洞房也叫“食新娘茶”。结婚第二天(有的地方时第三天),新娘要和新郎一起拜天公和家神然后给公婆和亲族尊长敬茶,这就是“拜茶”。如果有亲友长辈在他乡不能来参加婚礼,那么新郎家就会用红纸包一点茶叶寄去给远方的亲人以告知喜讯。可见茶在闽南婚礼上担任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闽南茶是坚定不移,纯洁,多子多福的象征。在郎英的《七修类稿》和陈跃文的《天中记》有记载:“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旧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明代许次纾在其《茶

[11]流考本》中也有‘茶不移本,植必生子’的表述。”茶树只能用种子种植不能移植,人们认为这可以

表示对婚姻坚定不移,长长久久的祝愿。而且因为茶树多籽这又可以表示多子多孙。所以茶就成了闽南婚礼的必备品之一。

(三)奢华的彩礼

送彩礼、嫁妆也就是所说的送大定(纳征)。“在城市和部分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明确的‘彩礼’已大致

[12]消失”金钱成了彩礼的主要部分。女方出嫁陪嫁妆是一种风俗,在闽南这种风俗被流传下来并且产生了攀比的现象。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晋江、石狮地区。在闽南的晋江、石狮等地“嫁妆的价值一般是

[13]聘金的数倍,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甚至上千万。”聘金和嫁妆的多寡是由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决

定的,但是有的人家为了不失面子,就算借钱也要拿出相当的聘金或嫁妆。

高额的嫁妆、聘金给新人和社会都带来不小的危害。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父母亲常常是倾其一生的积蓄用于子女的婚姻,甚至是通过借债的方式,致使家庭负债累累。这种婚俗助长了通过婚姻谋求财富的想法,金钱成了择偶的首要条件,其次才是感情。而且许多人都想通过婚姻来取得财富,可以少奋斗几年,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奋斗力。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婚俗造成的悲剧不少。陈埭有一人家娶媳妇订婚时借了几十万的高利贷用来当聘金,结果结婚时女方没按婚俗如数返还聘金当嫁妆。男方母亲知道后昏倒在婚礼上。石狮有一新娘在结婚当晚一气之下返回娘家,就是因为男方母亲在新婚当晚质问新娘嫁妆为何这么少。为什么出现这种嫁妆,聘金攀比现象呢?

首先良好的经济基础是前提,改革开放后晋江、石狮的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家庭经济能力都不错。再次如果有丰厚的嫁妆或聘金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一件很体面的事。还有就是对于儿女的补偿心态,在闽南有许多出国经商或打工的,收入可能很高,但他们长期不在儿女身边,就会想要用金钱的方式来补偿儿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的,许多古老的婚俗仪式已经逐渐被新时代所淘汰和替换,“所谓男女择吉日同时裁衣、安床、合帐、把盏、放心扇、喝合房酒、吃合房丸以及换房、送点心、包嘴饼、合桌、住月、双人还等等,也只是少数上了年纪的家长为了讨个吉利而偶尔为之,绝大部分青年男女已不在乎,

[14]婚礼过程中不少礼仪已被省略不用。”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这些变化。对于一些不利于社会

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陋俗应该废除、禁止,像巨额的彩礼,它对于家庭婚姻都会造成很多伤害。对于那些符合社会要求有利于保存传统文化的习俗要好好保护。像“念四句”、“拜茶”这种独特的风俗习惯需要我们好好的保护和传承下去。

现代的婚礼即传承了传统文化又被赋予新的文化元素,随着与世界的更多交流,许多国外的婚礼习俗也被融入闽南婚俗中,像婚纱、婚宴等。现在很多结婚礼服都是婚纱式的,闽南结婚忌穿白色的衣服,人们就将婚纱改为红色并与旗袍融合,设计出独特的婚纱款式。照婚纱照也成了结婚的必需要做的一件事。

闽南婚俗是闽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闽南文化也通过闽南婚俗呈现出来。我们在了解这些闽南婚俗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了解闽南地区的文化。闽南文化十分显著的特色文化就是它的海洋文化,闽南人敢拼爱拼,从古时候开始就与海外交流频繁,现在随着闽南地区的发展,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也更多,闽南婚俗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走向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余光弘,黄有兴.续修澎湖县志?宗教志[M].澎湖县马公市:澎湖县政府,2005,119.

[2]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下)[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1397.

[3] 张新联.泉港民俗风情[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86.

[4] 张新联.泉港民俗风情[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87.

[5] 张新联.泉港民俗风情[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87.

[6] 林丽宽,杨天厚.金门婚嫁礼俗[M].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8.9

[7] 石奕龙,余光弘.闽南乡土民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113.

[8] 石奕龙,余光弘.闽南乡土民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113.

[9] 陈苗.晋江市志[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339

[10] 颜立水.传统婚俗俚语,闽台相通(上)[EB/OL].台商周刊,五缘版,2008

[11] 何春燕.晋江砌田村礼俗语言象征意义读解[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7.

[12] 张春艳,李凤英.中国当代婚姻仪式及消费习俗的变迁[J].文化学刊,2009 ,06 ,129-130.

[13] 陈晓煌.一种婚姻亚文化:晋江、石狮的金钱婚俗[J].中共福建省党委学报,2004(3)

[14] 洪泓.社会的变革与厦门婚俗的变异[A].福建民俗学会编,闽台婚俗[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