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7:19:26 字数作文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字数作文

篇一:谈谈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区别和关系

谈谈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区别和关系

①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表示均质的,商品生产的劳动可以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②简单劳动是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指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③商品的价值由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时间决定的,所以计算价值量时候,要把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进行计算。同一时间内复杂劳动要比简单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量

④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区别不是自然和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决定的,因此是相对的。交换的比例是交换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篇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区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意义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和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标准,因而这种区分是相对的。但是在同一国家的同一时期内,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而复杂劳动则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不同种类商品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转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这种转化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觉完成的,而是在商品生产者背后由自发的社会过程实现的。 当然,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复杂劳动,在另外条件下可能就是简单劳动。复杂劳动 “ 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 , 具有较高的劳动效率, 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 从而加速现代化建设 。

对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分将会激励国家促进产业结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促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意义

给复杂劳动者以较高的工资, 才能按照按劳分配规律办事 。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 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是劳动。复杂劳动在同 一时间内提供的劳动量多, 对社会的 贡 献 大, 应该给以较高的劳动报酬 。 这是复杂劳 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绝对必须的 。 复杂劳动 者在学 习和训练期间, 要支付费用 。 这些费用应给予一定的补偿 。 马克思说: “ 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 , 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 技能和技巧 , 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 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 练, 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 劳动力的教育费随着 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 因此, 这种教育费— 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 的— 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 和 中。 ” 在 社会主义社会中, 劳动力不是商品, 没有价 值 。 但是, 复杂劳动力的生产同样要花费较 多的费用和辛勤劳动 。

复杂劳动者要保持和提高 他的劳动能力, 必须不断地学习。尤其是现代, 知识在产品中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 现代科学知识越来越复杂和多变, 各门学

科日益互相渗透, 知识更新越来越快, 如果不努力学习, 就会落后, 不能适应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的复杂劳动的要求 。 要学习 , 就必须支出学习费用 。比如教书要买书、订阅报纸 、 杂志等。 这些费用属 于发展资料, 如果不给以补偿 , 由劳动者从他的生存资料中开支, 就必然会降低他的物质生活水平, 影响他的健康 。 其次, 承认劳动差别, 鼓励人们从事复杂劳动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摇要 。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就需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需要有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起来劳动者 。

所以将会促进个人努力学习,逐步进步,激励每个人,会一定程度的促进个人技能、能力的提高,实现个人能力的卓越成长,人们都会去追求复杂劳动,从而使自己取得莫大的进步。

学号:1290602078 姓名:马忠民

篇三: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简单劳动的原因

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简单劳动的原因

作者:谢新桃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年第09期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财富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分配。不论是劳动还是资金,只要是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而付出,就必被市场分配规律所关注,并得到适当的报酬。本文以学生读书过程中的劳动和费用为例,研究和探讨了复杂劳动报酬高于简单劳动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 读书劳动 财富分配 增值

1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1],而复杂劳动

则是“指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

动”[1]。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里,决定商品价值的“必要劳动”,是以简单劳动计量的,而复杂劳动则可以换算成一定倍数的简单劳动。马克思说:“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是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2]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复杂劳动,可以换算成为多少倍的简单劳动呢?马克思说:“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2],至于其内在的换算原理,马克思并没有详细说明。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的原因,马克思也并没有专门进行详细的分析,只是说:“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较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2]。为什么马克思对“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的内在原理没有做详细的分析呢?这是因为,对于复杂劳动换算成一定倍数的简单劳动的原理,马克思并没有弄清楚,所以马克思回避了这个问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就坦白地承认了这一点。

2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划分

现实中,哪些劳动是复杂劳动,哪些劳动是简单劳动呢?本人认为,简单地、截然地将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两类并不妥当。事实是,从极简单到极复杂,人类劳动的复杂程度可以划分为无数个档次。市场分配规律在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确定各种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各个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时,是将各种复杂程度的劳动,按比例折算为“标准劳动量”。这种折算,“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换句话也可以说,这种折算是由市场分配规律完成的。

3 “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的原因

3.1 市场经济与财富分配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财富的分配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或者说主要由市场的力量来主宰,并通过财富的分配来决定资源配置。如果市场认为应该配置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去生产A产品,它在分配财富时,就会让投入到A产品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获得较高的报酬(办法是让A产品价格较高,价格是分配工具),以达到让人们按它(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意志配置资源的目的。市场在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时,遵循着一系列的分配规律,如“按劳分配”规律、“按资分配”规律、“高风险高收益”规律等等。

3.2 投资的定义 市场在遵循“按劳分配”规律分配财富时,只关注与社会财富的创造相关的劳动,在遵循“按资分配”规律分配社会财富时,也只关注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发挥了作用的资金。因此,一笔资金要成为资本,要实现增值,就必须投入到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并发挥相应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本人给“投资”下的定义是:“所谓投资,是指把资金直接或间接投入到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当作资本使用,以期分享新增加的社会财富,获得资本的增值收益”[4]。

3.3 “投资活动”中的“投入” 投资活动中“投入”的,可以是货币资金,也可以是机器、厂房等实物资金,还可以是商誉、专利技术等无形财富,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都是财富,或者说都代表一定的价值量,这些都为人们所熟知。在这里我们需要补充的是,“劳动”本身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作为投资活动中的“投入”。

在通常情况下,劳动报酬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这些货币或实物的一部分被劳动者消费掉,另一部分则被劳动者积累起来,到了一定的时候,可能通过和合适的投资项目相结合而变成资本。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劳动所获得的报酬可以不通过表现为货币或实物的中间环节,而是一经获得就被即时地转化为资本,并在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发挥作用。一定时间后,这个最初投入的、归劳动者所有的“劳动报酬”当然会返回给劳动者,还会附加一个增值收益。这种情况从性质上说就是“以劳动进行投资”。

3.4 学生读书学习的劳动主要是投资性劳动 学生从读书行为中得到的收获有三种:①即时的享受。读书虽然辛苦,但也有乐趣。②提高享受生活的能力。③提高劳动力性能。前两个收获是相对次要的,第三个收获是最主要的。

与人们可以从读书行为中得到三个方面的收获相对应,人们读书的目的也有三个,从而人们付出的读书劳动也可以相应地划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前面两个次要的部分,因与社会财富的创造无关,所以不是生产性劳动,市场分配规律在分配社会财富时也不会予以关注。读书劳动的第三部分,是用于“提高劳动力性能”的,而劳动力最终是要用于创造社会财富的,所以也可以说,这部分读书劳动是在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而付出。由于第三个部分的劳动是“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而付出”,所以,市场分配规律在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时,就理当给予关注,给予适当的报酬。但学生下课后却并没有得到他们的劳动报酬,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市场分配规律对这部分劳动给予报酬时,采用的是“延迟给付”的方式,即要等到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直接

投身到社会财富的创造活动时,市场分配规律才会通过“复杂劳动报酬”的形式支付他们当年读书劳动的报酬。

对于读书劳动参与投资的过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读书劳动中用于提高劳动力性能的那一部分,是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而付出,所以理当得到报酬,但这个劳动力将来会用于哪个企业我们无法确定。学生读书劳动的报酬该由谁付,也无从确定。培养高性能的劳动力是所有企业的需要,但又无法由各个企业自己去进行,所以,这个需要就成了全社会的公共需要,应当通过政府行为来完成。从理论上说,可以由企业交一种相应的税,政府以这个税收去给在校学生支付读书劳动的报酬。现实中企业不用交这部分税,那么,企业就可以将这部分本应作为税款上交的钱进行投资。但或迟或早,企业仍需按照市场分配规律的要求将这些钱及其增值额返还给学生,返还的形式就是“复杂劳动报酬”。

3.5 学生读书学习中的费用消耗 学生在读书学习过程中还要消耗掉一些费用。就像读书的劳动可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样,读书费用也要分成三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的性质是“生活消费”,读书费用的第三个部分则是“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而付出”,是资本。对于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而投入的资本,市场分配规律当然会予以关注,并给予适当报酬。学生在参加工作后要收回其读书时投入的本金,并得到一定的增值额,实现的形式也是“复杂劳动报酬”。

3.6 “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的原因 学生读书学习的劳动是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而付出,理当得到财富分配,且因为通常是延迟给付,所以还要增值;学生读书过程中花费的资金,是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而投入,是资本,理当实现增值。这就是“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的两个根本原因。

在决定“是否投入劳动与资本去创造财富”和“把劳动和资本投入到哪个领域”时,人们的决策依据是“预期收益水平”(实际的收益水平事先不知道)。因此,市场在按照“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等分配规律分配财富,给予劳动报酬和资本利润时,采用的是“确定预期收益水平”的形式。市场总是想尽千方百计让各类劳动和资本的预期收益处于合理水平,“合理”的标准是“以有限的可供分配的财富,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投入劳动与资本的热情,创造最多、最为人们所需要的财富”。至于事后人们实际得到的劳动报酬水平和资本投资回报率市场分配规律是不会顾虑的。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投资活动“血本无归”,有的投资活动却获得了暴利,我们却不可以因此认为那些亏本的资本在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没有发挥作用,而获取了暴利的资本就在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发挥了大得不得了的作用。同样,当我们看到某人读了很多书工资却很低,某拳王在台上一分钟赚到的钱就比很多人几辈子赚的还多时,也绝不可认为这位读书人的学习劳动就不是投资性劳动,拳王的训练劳动就在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发挥了大得不得了的作用。我们切不可机械地以“某拳王和他的团队所投入的劳动和费用(资本)及其增值额”来解释该拳王的“复杂劳动”的高报酬。

参考文献:

[1]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3月.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年12月.

作者简介:谢新桃(1964-),男,湖南双峰人,湖南省郴州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系副教授。

篇四:由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不可换算得到的相关结论

由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不可换算得到的相关结论 王晨熹

摘要:本文通过对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换算的探究,从“实际作用效果”和生理学等一系列自然科学领域证明现阶段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换算具有不可行性,由此得出价值等一系列人为定义的概念在描述社会财富这一点上不如使用价值等相对客观的概念,并由此推导出一系列与现实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价值;使用价值;物质平衡表;“乘数效应”

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首次提出了劳动价值论,首创性地提出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具有异质性,而价值只有量的差别,没有异质性,是因为价值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既然价值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那么价值间的交换,实质上就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交换,是一种量上的兑换,而没有质的区别。

那么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之间是如何交换的呢?马克思在分析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现实之后,把这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分为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复杂劳动只被看作强化的或倍加的单纯劳动”[1],而对简单劳动则是依靠劳动时间的长短来度量其量的多少的,所以当复杂劳动都转化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以后,各种劳动之间就可以依照各自所转化的简单劳动的量以及简单劳动的时间来比较了。比方说我把修理汽车引擎这样一种相对复杂的劳动转化为A单位的某简单劳动,然后又把写修理电表这样的复杂劳动也转化为这同种简单劳动,只不过转化为B单位,这样我们比较A和B就可以知道修理汽车引擎与修理电表这两种相对比较复杂的劳动之间以何种比例换算。

然而这里需要在下段中罗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原话来说明我个人理解的马克思在推导这个问题时的逻辑。

“裁缝劳动与织物劳动,虽然是性质不同的生产活动,但都是人类劳动力的两种不同的支出形态。当然,人类劳动力,在能以某种形态支出以前,必已有某程度的发展。但商品价值所表示的,是单纯的人类劳动,是人类劳动一般的支出。在将军或银行家演着重要节目的资产阶级社会中,单纯的人,演不重要的节目,单纯的人类劳动,也是这样。那是单纯劳动力的支出,平均的说,普通人虽不会特别的发展他的能力,在他生理的有机体中,也是存在有这种劳动力的。这是不错的,单纯的平均劳动是国与国不同的,是这文化时期与那文化时期不同的。但在一定的社会内,它却是一定的。复杂劳动只被看作是强化或倍加的单纯劳动。所以,小量的复杂劳动,会与大量的单纯劳动相等。依经验所昭示,这种换算也

是常常发生的。一种商品,尽管是最复杂的劳动的生产物,但其价值,却使它和单纯劳动的生产物相等,使它只表示一定量的单纯劳动。以单纯劳动为尺度单位,则各种劳动换算为单纯劳动的比例,是由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确定的,所以,好像是由习惯确定的。以下,为简单计,我们就把各种劳动力看作是单纯劳动力,

[2] 以省换算之劳。”

以下分几块来表述我对马克思的逻辑的看法。

一、“复杂劳动只被看作是强化或倍加的单纯劳动。??以单纯劳动为尺度,??确定的。”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抽象出了某种绝对的“单纯劳动”(即“简单劳动”),任何劳动相对于这种绝对的简单劳动都是复杂的,都有相对复杂性,这样就可以通过把其他一切具体的劳动都换算成以这种绝对的简单劳动为基本单位的一个量值,这个换算过程,就是“复杂劳动只被看作强化的或倍加的单纯劳动”这句话所描述的内容,然后,再比较换算以后的绝对简单劳动的多少来确定换算前的具体的劳动(这里的“具体的劳动”不是指形成“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而是相对于马克思抽象出来的绝对的简单劳动说的)应该以何种比例交换,由此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这里要从辩证法的角度理解马克思说的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这两个概念应该是相对的,A劳动相对于B劳动是复杂的,但相对于C也许就是简单的,因此应该辩证地认为劳动没有绝对的简单与复杂,只有相对的简单与复杂,也就是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换算问题亦即一切劳动的换算问题。

二、“以下,为简单计,??以省换算之劳。”这里是很多读资本论的人包括我有疑惑并想要细究的地方。这里马克思没人为地进行了一些假设,“抹平”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间的差别,从此一下进行的讨论都建立在简单劳动的基础上了。由此引发了我们对前面一句话的疑问:“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为什么“好像是由习惯确定的”?这个马克思没有作详细表述的问题,我们也难以揣测。

三、在抽象出一个绝对的简单劳动以便换算之后,马克思还对映地抽象出了“没有发展过特殊能力的普特人所拥有的单纯劳动力”,也就是不经过任何培训的人所拥有的“简单劳动力”。这里马克思没有详细阐述“培训”这个看似简单在我看来却难以实际定义的概念。什么是“培训”,我们一出生,的确从任何角度讲都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然而那时候我们也不能完成任何的简单劳动,可以说是不具有劳动能力的。那么是从什么时候,经历过什么具体的“培训”以后我们开始具有劳动能力了呢?客观上是找不到这样的一种“培训”的。像种地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劳动需不需要“培训”呢?如果不需要,那么为什么像我这样的大学生完全不会种地呢?种地这样一种农业活动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学习,那么一个青年农民从不会种地到成为经验丰富的老农的实践过程是不是一种“培训”的过程呢?通过实例我们发现“培训”是难以给出一个普适的定义的,至少起码是难以给出一个适合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定义的。

由于难以在现实中找到马克思抽象出来的绝对的简单劳动,而这种绝对的简单劳动除了劳动复杂程度上的绝对最简单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可琢磨的特质。劳动,从定义上说,可以定义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那么,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看到有两种解决劳动之间交换的可能,一是从生理学意义上通过比较两个劳动消耗的人的能量来比较劳动量的多少,二是从人类改造自然这个角度通过比较改造前与改造后改造自然的程度来比较两个劳动的量的多少。前者是从改造的“因”出发,只有有人类生理上能量的消耗才能改造自然,而后者是从改造的“果”

即改造成果的角度出发。这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从“改造程度”这个角度很难像从“能量损耗”这个角度一样来定量地分析劳动,所以后者对我们解决劳动换算问题没有实际意义,这里不予讨论。下面探讨从生理学意义上解决不同劳动换算的可能性。

要从生理学角度来根据分析这个问题,需要把劳动分成生理学上很不相同的两类:纯体力劳动(事实上绝对的纯体力劳动是不存在的)和有脑力参与的劳动,尤其是要把具有独特性的有脑力参与的劳动从整体中分割出来单独讨论,这个分割的重要性将在下面脑力劳动(这里作为“含有脑力参与的劳动”的简化,下均简化为“脑力劳动”)的部分说明。首先阐述纯体力劳动的部分。从纯体力劳动角度,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纯体力劳动的特点,即体力劳动主要是以人摄取转化的生物质能转化为人的肢体运动需要的机械能这一能量转化过程为基础的,在有效劳动的前提下,单位能量转化成的机械能是基本恒定的,或者说是平均上恒定的,外化在人的肢体的机械运动的强度与数量的乘积也是恒定,因此从纯粹体力劳动的角度来看用生理学意义的能量耗损来衡量劳动的量是可行的。

现在再从脑力劳动的角度来分析。首先人的大脑结构具有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的复杂性,其机能还未完全为我们所知,然而从我们已知的机能出发我们依然可以讨论这个方法的可行性。人类从出生到四岁左右的这段时间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大脑结构体系中的各成分都日复一日地飞速生长和发育,灰质、白质、各种神经元、突触结构都由于基因和早期教育的差别,以与任何其他人迥然不同的方式在大脑内部构建起仅属于个体本人的脑活动的生理结构,通俗的说,这个时期每个人大脑发展出专属的生理结构以适应以后的各种脑活动(如思考,推断等)。而从生理学意义上说,早期教育以后的后天“培训”(这里从生理学角度给予了“培训”新的定义)或者说“训练”主要是在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神经结构的基础上去“走”各条神经通路,通过一次一次的磨合使大脑适应这种神经活动方式,形成熟练性和思维模式等多次高级脑活动的产物。举例说,成熟的爱因斯坦的大脑之所以与你我的大脑不同主要是因为他的脑结构,如各种神经元的排布与突触的种类、数量和位置等与我们不同,还因为他后天对自身脑生理结构的开发程度与我们不同,即后天“培训”的不同。而脑生理活动的能量转换形式主要是人类摄取转化的生物质能转化为大脑活动需要的化学能(如脑细胞自身维持生命力需要的能量,化学递质传递等信息传递需要的能量)。那么为什么从脑力劳动的角度看能量的消耗不能衡量劳动量呢?这里打个形象的比喻以说明:因为不同状态下脑细胞要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相差不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脑活动过程中所“走”的神经通路的长短和耗能程度,在人与人间脑结构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很可能发生一些“奇怪”的事:牛顿逻辑思考推导万有引力过程消耗的能量恰好与我一下午发呆瞎想消耗的能量相等;再如两个不同的人,一个数学家和一个粗通数学的人计算同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走”的神经通路不同)耗费完全不对等的能量,前者轻松解决,后者绞尽脑汁。因此,在这个角度,从更深刻意义上来说,导致交换困难的异质劳动之间的对立矛盾是人与人之间大脑结构和对脑活动的后天训练这两者的异质性的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反映。

以上论证了在现实的社会科学经济条件下难以解决劳动之间科学换算的问题,那么由此我们就发现“价值”、“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等一系列相关联的概念的提出难以实现提出它们的首要目的:使异种的使用价值或者说异质的劳动之间实现合理的交换,“价值”是马克思提出并阐述的,它与“使用价值”的很大不

同在于“使用价值”具有客观性,一把椅子可以坐,而“坐”这一“使用价值”不会因为社会形态不同而有所不同,也不会因为人们主观定义的改变,如对“价值”定义的改变而改变,这一客观性是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的。相对于“使用价值”,“价值”没有内禀的“铁律”存在,马经提出“价值”,新古典提出“效用”,纯粹是主观的衡量标准不同,这里是只有“好”与“坏”或者说更符合实际、对实际指导意义更大与更不符合实际、对实际更缺乏指导意义的区分,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的区分。然而“价值”的提出还有由首要作用引出的其它作用。“价值”作为商品交换或者说人类劳动交换的尺度,还应当具有调节劳动与生产的作用,它体现的是人与人背后的社会关系而非表面上看到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在社会范围下调节和分配劳动者劳动的特殊的概念。当价值的首要作用不可论证性“失效”的时候,它的其他作用也随之失去根基,无法体现其必然性了。于是我们这里有了第一个构想,即能不能暂时抛弃“价值”等人为定义而尚未被证实的“名义量”,在经济学的范畴中使用“使用价值”这样的“客观量”呢?

首先,“使用价值”是可以并且应该是描述社会财富的标度的,马克思说“一个使用价值或财货所以有价值??”[3]表明马克思把社会财富的单元——一个个“财货”看作与使用价值一样的东西,即他认同用“使用价值”来标度社会财富。而用“使用价值”标度社会财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没有统一标度,无法算出具体的量值。我认为这既是用“使用价值”来标度社会财富的最大缺点,却也是它的最大优点。由于上面论证的异质劳动的不可交换性,已经没有必要再用货币等统一衡量标准来统一计算出一个并不科学的社会财富值,在进行比较的时候可以采用使用价值的种类(相似种类)与数量比较来完成。比方说去年生产了5000台台式机,今年开始生产笔记本电脑了,但也仍然生产台式机,今年共生产台式机2000台,笔记本电脑3000台,这样分门别类地记录就优于把电脑的数目乘上价格,把原本异质的东西全都转化为一个货币的尺度来衡量,因为从根源上后者没有科学依据,所有的东西都是建立在“价值”、“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等规定的“名义量”之上。这样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一个真正科学的物质平衡表体系(MPS)可以比GDP更好地描述国家财富。在GDP描述模式下,所有的一切看似都跟“利润”、“货币”等名义量挂钩,导致了现在我国只注重经济的虚拟的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民实际得到的福祉,这是用GDP难以科学衡量的,而物质平衡表可以通过产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加上进出口因素的平衡等一系列平衡真实地反映国民从经济增长中获得的实际“效用”(这里的效用可以解释为对“使用价值”的使用所带来的好处,以下同此处)。换句话说,在我看来经济学至少应该是一门以使人幸福为目的的学科,其目的不能只是比较各种“增长”,或是精确地衡量各种财富多寡,而更应注重实体性的“效用”,在这点上物质平衡表有其特有的优越性。

二、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这是一种资本深化,生产力的发展会导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同一种商品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然而当仅仅考虑“使用价值”时,这个分析也简化成了:生产力的发展会导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平均地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于原来的商品,这一部分多出来的商品或者说“使用价值”就是生产力发展的功效,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社会财富的额外增加,由此我们得到了“生产力发展具有增加社会财富的作用”的结论,并将在用“使用价值”来标度社会财富的条件下,由这一结论推导出另一重要结论:某些劳动(尤其是

某些复杂的脑力劳动)带来“使用价值”或者说社会财富的过程具有“乘数效应”。

三、“乘数效应”在这里被定义指某些人类改造自身或者改造“改造自然的工具或手段”的劳动成果对此后的生产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可以使单位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从这个角度说,“乘数效应”认可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持续性和历史积累的重要性。距离说明,现生产一个性能优良的高压锅,这个高压锅的“使用价值”(这里撇弃“价值”的概念,直接用“使用价值”)应该由几个部分的有机贡献构成:生产这个高压锅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体力和脑力的),流水线上机器的“劳动”,机器本身并不能真正地劳动,不能产生超出机器本身被制造过程中具体劳动赋予它的“使用价值”的“效用”,而机器的生产需要有生产工艺、工人劳动、原材料等条件。假设现在某人通过研究改进了生产机器的工艺,即新工艺本身是该人的复杂的脑力劳动的成果,然后大大提升了生产机器的生产力,使整个社会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生产出更多的机器这种“使用价值”,进一步的,更多的机器又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生产出比原先更多得多的高压锅这种“使用价值”,由此可以看到,某人改进生产机器工艺的复杂劳动在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如高压锅)这点上是具有逐级放大的“乘数效应”的。与之前的“价值”标度社会财富的模型对比,可以看到,当生产工艺改进,生产力提升的时候,单位时间可以生产更多的高压锅,但每个高压锅的价值也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而减小了,所以最终生产出来的价值总量并没有变化,但工艺改进、生成力提升在单位时间所带来的能使国民获得更多“效用”的事实却是可以用物质平衡表表现出来的,此对比再次充分体现了用“使用价值”标度社会财富的实证意义。

四、“乘数效应”论仍存在着几个问题。首先,“乘数效应”论会导致对具有“乘数效应”的劳动给社会带来效益的衡量的不确定性。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乘数效应”中的“乘数”到底有多大是取决于之后人们对这一具有“乘数效应”劳动成果的开发利用的,如某个先进理论提出后人们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间逐渐发现其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逐步地将其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生产中,产出更多的社会财富,这样,不同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商品一旦完成,劳动的凝结过程也完成”从而导致商品的“价值”也同时确定的情况,具有“乘数效应”的劳动其真实的最终“效用”或者说给社会带来的福祉是多大在劳动过程完成的时刻是不确定的,其实际作用因为要取决于之后社会上劳动者对其的开发利用程度,于是甚至具有了被开发利用的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所决定的主观性,竟然成为了一个非客观物!其次,“乘数效应”论由于具有主观性和计算的复杂性,就不能解决具体劳动的交换问题。客观地说,“使用价值”标度社会财富情况下的物质平衡表另外一个最致命的缺陷也就是不能解决“异质劳动”的交换问题,它虽然承认劳动的异质性,但仍然解决不了异质劳动之间的对立,无法协调和统一这种矛盾。因此物质平衡表对经济的核算与对经济发展的指导才会只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存在——在剥离了“价值”等被定义的“名义量”后,原本无法科学论证的交换关系变成了失去遮罩而暴露在外的丧失了的交换关系,于是必需一只计划的“大手”来安排社会财富的分配和使用,这里限于篇幅,不讨论“计划经济”的利弊优劣了。

结语:对劳动价值论核心观点劳动的二重性的探讨和理解,尤其是在尝试解决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换算问题的过程中增进对“价值”、“使用价值”等一系列概念的理解有利于形成对我国现实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改变我国经济“唯增长论”而导致发展失衡的现状,对提高国民的福祉有非凡的意义。

篇五: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背景资料(袁隆平)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背景资料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

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

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在北京被授予二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还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育成“超级稻”一直是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中国一九九六年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由袁隆平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开对“超级稻”的协作研究。袁隆平和课题组其他人员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使“超级稻”连续三年在全国近十个省大范围试种,平均亩产达到八百公斤。基于这一成果,中国在一九九九年宣布在世界上率先育成超高产杂交水稻——“超级稻”。在云南试种的五十亩“超级稻”,有一亩产量高达一千一百三十七公斤,创下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如今,袁隆平身兼多职,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等。 这位自称农民的杂交水稻专家,一九五三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之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曾任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科协常委;曾被聘为农业部杂交水稻技术顾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

六十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

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四百公斤左右提高到六百公斤左右,近二十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三千多亿公斤。

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国际上的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2月19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科技奖同时揭晓并颁奖。在2612位获奖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他们的获奖证书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并颁发,每人并获得500万元的最高奖金。其中,50万给个人,450万做科学研究经费。

与此同时,2001年2月2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嘉奖袁隆平300万元人民币,其中100万用于改善个人生活条件,200万用于科学研究,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

有资料显示: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公斤,1998年达到450公斤,增长了3.2倍。在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是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从1976年到1998年累计增产粮食3.5亿吨,按每吨1000元计算,累计增收3500亿元;按人均口粮每年450公斤计算,每年解决了5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则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越大,商品价值量也越大。

但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同的,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等于自乘的或者说倍加的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造原子弹的劳动和拿手术刀的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远远大于卖茶叶蛋的和拿剃头刀的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从事科学研究的吴文俊院士和袁隆平研究员等一切从事复杂程度相当高的劳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量,在相同时间内大于搬运、剃头等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即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人类劳动不断地起着自乘的作用。

根据价值规律,商品交换要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从事复杂劳动者所获得的报酬理应大于简单劳动者。

但是,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初,呈出现制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这一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倒挂的现象。这是因为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整个社会在产品的分配中执行双重标准,一方面是科学家等复杂劳动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仍然由计划经济体系决定的,没有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卖茶叶蛋等简单劳动的个人收入分配是由市场经济即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由于市场存在商品短缺,产品供不应求,所以收入偏高

随着经济的市场化以及各种相关措施的实施,这种收入分配上的不合理现象已经逐渐消除。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体制改革的步伐,许多从事复杂劳动的如教师、科技工作者等也进入市场,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 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一些方式进行调节,如提高教师、科技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给予有成就的科技人员奖励。如2001年,评选并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五大科技奖。吴文俊和袁隆平两位院士都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每人获得500万元的最高奖金。这一举措明确表示了科学家的复杂劳动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