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3:25:27 字数作文
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字数作文

篇一:中国为什么缺少诺贝尔奖获得者1

中国为什么缺少诺贝尔奖获得者?

风雨行舟

中国工业的发展曾被称为“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现在诺奖一事上也可用这两句话来表述,近现代科学起源,发展,兴盛于西方,在科学领域的开拓性,革命性,综合性成就上我们从来就没有发言权,今后也不会有太大变化。比方说第一个造飞行器(不管是飞机还是火箭)的人,可以获得诺奖,今天即便有人造出航天飞机也不会得诺奖,因为诺奖要求的是开拓性革命性的成就和发现,完善和改进对诺奖的意义不大。而我国是后起之秀,在前人已经开垦的土地上耕耘,自然没有多大的收获。

革命性是我们相对容易取得的,比如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由硅改为有生物分子制造,从而产生新一代的功能更强耗电更少的芯片,这无疑是可以得诺奖的,但是世界上有众多的科研机构从事该项研究,而我国的科研设备和投入远不能和西方相比,再加上我们的研究人员只懂本学科的知识,对其他方面知之甚少,又缺乏合作精神,科研单位也没能积极的为其创造条件,所以这方面,我国也很难比肩 西方强国。

再说综合性,中国人自古就有总结的爱好和天赋,可是不是每一次综合都如所想的那么简单,除了要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外,博览百家,融会贯通,广泛而深入地学习各领域的知识,了解世界科研的最新成果和动向也是极为重要的。大器晚成,这是要耐住性子,不受外来诱惑默默无闻十几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有所收获的,但是眼下,

以文凭为衡量标准的体制和醉心于投资炒作的社会风气怕事难出此号人物,没有哪项伟大的科学成就是在众人的一片加油声中取得的,宁静方能致远。

体制问题

一方面国外出于本能的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和歧视,对中国科学家的成就视而不见或有意贬低,非欧美国家也不同程度的遭到打压(当然这也与其发展水平低下有关),另一方面我国采用的是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科研体制和标准,由于标准的选用不同,大大增加了同国际接轨的难度,我国杰出的药物学家屠呦呦所发明的抗疟新药——青蒿素,迟迟得不到国际认可只被冠以化合物的名称,使不少国内外人士感到可惜,但却难以改变现状。

教育

优秀的学校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中国有35所“985”,百余所“211”高校,每年的毕业生达600万之多,人不可谓不多,但是人才又有多少呢?这里的“人才”,既不是成绩优异,也不是素质优良,更不是用人单位的那套标准。我对人才的定义是“痴迷创新,踏实肯干,理想远大,品行良好,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以这个标准来看,我们培养出了太多的此等品,合格品,但是优等品寥寥可数,在以论文,英语成绩,个人背景为评判标准的选择体制下,我们到底掩埋了多少人才,并且将来还要埋葬多少人才呢?不以成绩论英雄,不议论文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民族创新的心脏注入

一针强心剂。

西方的考核制度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基础只是,以便为将来的创新准备条件,特点就是出现了很多乔布斯,比尔盖茨这种只痴迷于一门科学的“偏才”,但是各行各业的偏才一起铸就了美国无可动摇的领先地位,中国的教育制度也是为了让学生打好基础,但是后面还有一句话,“通过考试”,在后“找份工作”,在后“安家立业”,在后“入土为安”,这样的循环,这种以培养工作性人员为目标的模式,怎么能唤起人们创新的兴趣呢,他们总是为下一个任务做准备,抱着十分功利的心态投入研究,难免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所以造假剽窃也就在所难免。

如果我们自己不珍惜本国的人才反而费尽心力地从国外引进,无异于对本国的教育打了一记耳光。

农村学生的比例

在过去的40年里,农村生源一直占据比较大的比例,单纯就生源素质来看,农村学生能吃苦,基础扎实,特别听话,工作认真,是各单位非常喜欢的雇员,但是眼界狭隘,思想保守,跨学科能力差,对新事物适应慢,过于畏惧上级,不敢提出异议,也是这类人的通病,农村学生从质量和数量上看,已经远不如城市学生了,中国农大,北大在90后新生的生源调查中发现农村学生的比例已经少于30%,既是明证,但真实的情况何止农大和北大两家呀,这背后是让人不安的一连串的问题,比如在营养摄入,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等方面,农村孩子都有着巨大的差距。也许更具个性的90后新生

能给社会输入新鲜另类的血液,但是这真的能让我们放心吗?大家不妨阅读以一下相关方面的研究报告,这会让你们对全国农村和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状况有更深入,更广泛的理解。

科研的社会化运作

我国目前的科研力量包括中科院及其分院,社科院及其分院,各高等院校及其附属研究院,各企事业单位及其下属研究机构,国防特殊研究机构,与世界各国合作的研究机构,民间的科研协会及个人,基层政府所属的科技机构等。

从上面不难看出要想攻克重大的科研项目,单靠某个机构一己之力是极难做到的,所以往往由国家临时召集各地区各方面的专家组成科研小组,协力公攻破,这种方法可谓百试不爽,解决了不少世界性,国家级难题,但是如何使之常态化,是这种方法不至于成为“御用工具”呢?国家要建立一个科研交流平台,将各个机构的情况加以分类汇总,为研究人员在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提供条件,同时提供优惠政策和待遇,放宽非安全领域的限制营造开发,诚信,合作,共享的科研环境。

仅靠政府一己之力是不过的,充分调动民间资源,将多余的流动资金投入研发,并及时转化成经济效益,无疑将提升整个国家的科研水平,至于具体的做法,要是都让我一个人想完,还不累死我呀。 在当代世界,那种个人英雄式的科研已经越发少了,更多的是团队合作,我们只要看一下诺奖获得者的简历就知道了。要命的是,合作也恰是中国科学家所欠缺的。

中国为什么难有诺奖获得者?这不仅是对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拷问,更是对中华民族的考验,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整合的问题,甚至关系大国力量的此消彼长和国际社会秩序的重新构建。

希望我们有人能对此作出进一步的研究,毕竟这是一个大视野,大领域的研究课题,同时也可以调用群内人员,团队合作。王乐

篇二: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略谈原因

诺贝尔奖,可以说是科学界领域内的最高奖项了吧!每届诺贝尔奖的颁布,往往都会引起世人的关注,每个人,每一个大学,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国家都会以获得诺贝尔奖或者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为荣。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像四大发明,以及一些优秀的著作,至今都有广泛的影响,可以说是,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到了近代以来,中国就没有什么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产物了。学者虽然不少,但却产生不了一些世界级的学者。纵观近现代,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拿到一个诺贝尔奖,有的也只是华裔,像李政道,杨振宁,杨振宁.

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

不过据说,好像曾有过这么几次机会:一次是老舍先生,但他却因为种种原因投河而去,被取消了提名;一次是19 65年的结晶牛胰岛素得人工合成,本来这么一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技术成果,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但是由于合作认得内部原因“要上一起上,要不上都不上”,没有选出代表人物,从而由于诺贝尔奖的限制被迫放弃。当然这些也只是听说,是否真实,这儿也不是很清楚。

为什么堂堂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就造就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呢?就其原因,我个人从以下两点分析说明一下:

首先是由于中国的教育制度问题。在中国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过分看中学生们的分数,对学生采取了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从而产生的只是一些考试机器。“高分低能”成为了当前中国一些学生们的一种真实写照。

我们都知道,儿童时代得我们,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总想用自己得一双小手来创造一些。于是,一些看似简单、平常的东西从我们的小手中制造出来。这个时候得我们,可以说是动手能力很强的一个时候。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繁重的课业压着,正日埋头于书山题海中,去追去一种高分得荣耀,时间也都被占用。另一方面,在接受教育的过程,我们所具有的一些个性被逐步得扼杀掉,棱角被磨平,变得更加得“圆滑”。

而且,在国际性的比赛中,中国的青年学生往往会获得国际性的大奖,但是,如果对这些获奖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的时候,在其成年之后,却难以再有什么重大的创造出来。即使因为中国教育制度,逐渐得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天性,使他们自己的独立意识逐步得丧失。因此,在七成年后,受其影响难以再有超越前人的勇气和见识。

而另一方面,可以说就是中国的领导体制。在中国的领导体制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在研究领域内,如果一个人得研究水平最高,研究成果最多,那么这个人往往就会使这个领域或者这个学科内的主要领导,即以学术能力选择领导。

我们是否应该自己的考虑一下他们担任领导是否合理呢?再次,我这里且不说他们的领导能力如何,只是谈论一下担任领导对他们的学术研究会有什么影响!

众所周知,既然担任该领域,该学科的主要领导,就需要从各个细节对其发展做出规划,而且还要处理一些其他的事情。而且,这也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到他在学术方面研究的时间。人的精力是有限得,这方面花费的精力多,势必会影响到另一方面的精力。

因此,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这些学者往往就会顾此失彼,不会像从前那样专注于学术,在学术研究水平上就会有所下降。

也许你会说,他在卸任之后还可以继续从事以前的研究啊!但是,一个人担任领导往往都会是几年的时间,有的甚至还会获得连任得机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一日不学习,就会与当前的科学研究有所差距,更不用说是几年的时间。因此,这些领导在卸任之后,如果再想获得更深层面的发展研究,那是会有所难度的,也难以会再有创新,因为它已经与时代发展有所差距。

因此,当前的这样一种领导体制,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者在其领域内的研究,使其难有大的发展机会。

尽管如此,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这些问题将最终得到解决,中国的发展也将会更加迅速。到那个时候,中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正如林少华先生所说得那样,中国的学者在各个领域内的诺贝尔奖收入囊中,从而使得诺贝尔委员会不得不对中国的获奖名额有所限制。

篇三:为何中国大陆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为何中国大陆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挑战性,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奖项。它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向,有理想,愿为人类进步做贡献的工作者们向着人类陌生的领域大胆探索研究,开拓创新。据统计,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后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中国成立50年了,为何竟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戴上这顶科学皇冠?

从教育方面来说,我们的教育一直存在着重结论而轻推理,重解题而轻思考,重成绩而轻过程,重功利而轻素质等一系列弊端。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我们很少能培养出真正的富有创新思维,敢于探索钻研的潜心甘为科学文化事业奉献的人,相反学而优则仕,“鲤鱼跳龙门”,现代版的“范进中举”仍在频频上演。很多研究人员没有用工研究,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跟领导打交道上,想着赚钱,没有把研究作为一项理想而追求,所以很难有所成就。因此,对教育界提倡的素质教育,人们并不领情。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是许多学校无奈的选择。

从科技史的角度讲,虽说1901年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奖”,而在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进北京,从此往后的半个世纪,中国都处于战乱和列强压迫之中,总体上说,基础科学研究没有什么重大的发展。解放后,在科技上有了很大发展,但改革之前处于封闭的状态。还有十年“文革”期间,国际上科技高速发展,而我们对基础研究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恢复和积累;对于一个具有世界性前瞻性的高科技项目的研究,一个需要大量的经费,另一个则需要学术积累和学术传统。

对于经费方面,据2010年统计数据,中国科研开发经费只占GDP的1.70%,

相对于发达国家2.3%(瑞典达到4%)不但比例低而且绝对数量少,如果按人均则更少,甚至不如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再者,我国目前没有制定明确的“科技投入战略”,政府科技投入和企业科技投入还带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投入在国家发展规划中没有稳定渠道。科技投入管理与调控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政府科技投入资金政出多门,往往项目重复和支持不足同在;成果研发和成果应用分离;投入不足与浪费低效并存;科技投入资金管理较为粗放,绩效考评和问责机制薄弱。

对于学术方面,我们科研工作稳定进行的时间积累远不及国外的著名的科研实验室,而且在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甄选制度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中国人的特点也许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比较中庸,不太允许标新立异,科研人员的创新立异和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不多。

总之。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全球经济,知识一体化的今天,我们还要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力度,当然不只是为了什么诺贝尔奖,更是为了我国能真正提高综合国力,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篇四:为什么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为什么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其他的不多说,开门见山。

我认为中国需要诺贝尔,但不是一定非得要诺贝尔奖。赵忠贤院士认为对中国科学家来说,得奖的意义在于鼓励大家在基础研究方面进行原始创新。诺贝尔奖对人类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些方面,中国科学家也应该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忠贤院士强调,诺贝尔奖并不是唯一的科学标准,并不能把它当做科学研究的唯一目标。因为大量工作———探索宇宙规律———必然要进行科学研究,但不是所有的研究取得了成果就能拿到诺贝尔奖。获奖并不是一个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认为从事科学研究不得诺贝尔奖不行,这就不对了。我们中国十三亿人口,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那么多,也有不少科学家作出成就,“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国要是有更多的人作出成就,无论大小,加起来,那我们中国的科学整体水平就提高。而不是只有诺贝尔奖这一标准来衡量中国的科学水平。所以中国需要诺贝尔奖,但不一定非得得诺贝尔奖。

我个人认为,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同样的是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为什么要把国界分得那么清楚,诺贝尔奖它单单只是一个奖项,一个荣誉。在世界上作出贡献的人何其多,他们同样体现了他们人生的最大价值。热爱科学的人,想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长的科学家,有的只有一颗对科学热忱的心,若是把获奖的功利性看得那么重,那这便失去了设置这个奖项的意义了。庄子认为,从“道”的角度,,即自然界本身来看,绝对无高低贵贱之分。大至展翅万里的大鹏鸟和鲲鹏,小到蝼蚁、朝菌,形体虽各有大小,生命虽各有长短,却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这就是“齐物论”。只要我们实现了自已的人生价值,那得不得奖有什么关系。在此,我特地强调一下,我不是反对不追求这个奖项,人人都可以追求,无论你出于什么目的,但我认为正确的心态是科学家可以把获得诺贝尔当成自已的梦想,目标,那是一种希望被肯定的心理,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告别人肯定,但不掺杂一些功利的心理。

现在我来阐述一下中国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首先,从科技史的角度讲,在清王朝的闭关锁国使中国的科学技后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而从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从此以后中国都处于战乱和列强的压迫之中,总体上说基础科学研究没有重大成果。在解放后,虽然科技上有了发展,但那时对我国来说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而我们对基础研究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恢复和积累。从邓小平提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且我国也把科教兴国作为一项战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在提高。虽然我国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起步晚,使得我国在科技水平方面还赶不上其他国家。杨振宁教授认为目前中国没有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是(1)没有足够的经费,中国的经济与发达国家还相差一大截(2)学术要有传统。学术传统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使年轻人知道哪个问题是值得去做的,哪个问题是最容易有发展前途,中国科学的传统一时发展不上来。他认为我国获得诺贝尔奖和条件正在成熟。西方教书的接收了很多中国学生,觉得他们的质量是最好的。中国的教育工作已成功地供应了大量科技人才。中国成立以来有一个好传统,就是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中国人非常勤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诺贝尔奖对中国不再遥不可及,而是仅有一步之遥。

从一些不利的因素来讲,目前,国内的科研领域有以下问题造成没有诺奖:

1.最重要的一点是:合作不够坦诚,对嘴不对心;

2.科研态度问题:真正想搞科研的人太少,多数为名利;

3.客观环境:国家对科研的投入还是少,造成教授级人物为生活而奔波;

4.国家教育问题:国家对高学历的教育不够严格,博士四年就毕业,难免有些人水平很差,跟国外怎么比?

5.总的原因是国家大,人口多,问题多。在加上新中国起步没多少年,一些制度不健全,基础不扎实,难免让国人受委屈。

其实没必要计较那么多,自己用心搞科研,尽量避免不利因素,慢慢就好起来了。我们平时做实验,都明白不能操之过急的道理,国家何尝不是啊!就让我们开始努力吧!为强大祖国奉献自己!

最后呢,有一点我非常想说的是,我非常赞同庄子的一个观点,就是真正的自然精神是与人的生命、自由发展相一致的,我们应该善待自然。追求真理固然很好,但我觉得我们应该要考虑一下我们的大自然。不可否认人们对科学的探索确实造福了我们的人类,确实让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也要看看我们的自然,目前获奖最多的是物理学,化学,医学等领域,但我想要是非洲的饥荒解决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他们就不会再为了活下去而砍伐原始森林,而使森森的面积大大减少,还有而全球气候问题,若是有更多的科学家研究怎么解决废气的处理,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大大的减少??我希望更多的科学家能把研究的方向转向我们的大自然。还有我们的精神生活,虽然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很少,但是我希望能有更多学者创作出好的作品。人类应该将技术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不可一味地盲目地追求技术的进步,对技术要作出深思熟虑的抉择,要保持一个平衡。

篇五:中国诺贝尔奖得主

40年后大放光彩 81岁屠呦呦获拉斯克奖

9月,81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2011年度拉斯克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冥冥中安排,屠呦呦的人生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以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社会。

屠呦呦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在我的童年,我亲眼目睹了民间中医配方救人治病的场景。然而,我从没有想到我的一生会和这些神奇的草药关系如此紧密。也没想到,今天我会在这伟大的时刻接受国际科学界对我工作的高度评价。” “青蒿素之母”:为挽救数百万疟疾患者做贡献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两军深受其害。1967年的中国,正值“文革”期间,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目的是要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

1969年1月,时年39岁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加入中医药协作组,在这个过程中,“青蒿”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了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从神奇的小草中提取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恶性疟疾、脑疟有着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神奇物质,被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为“中国神药”。屠呦呦也被称为“青蒿素之母”。

屠呦呦自述:190次失败之后的成功

屠呦呦之前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很少。最近,她一篇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中药的馈赠》论文,在世界最著名的科学月刊《自然》上发表。我们得以看到屠呦呦在献身科研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

“青蒿素治疗疟疾在动物实验中获得了完全的成功,那么,作用于人类身上是否安全有效呢?为了尽快确定这一点,我和同事们勇敢地充当了首批志愿者,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实验获得成功之后,我们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21位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之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出奇之好。”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