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夜半歌未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9:24:19 体裁作文
夜半歌未央体裁作文

篇一:聆听历史歌未央

聆听历史歌未央

一曲笙歌诉衷肠,历史满沧桑。飞鸿雪泥恨时光,怎道歌未央。惘然一顾,多少深情未了,多少笑泪飞扬;蓦然回首,白衣少年容颜改,朱颜少女发如雪,原来你们已然不复当初的模样。

他是权倾朝野的世家子弟,她是出身贫寒的无名婢女;他有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她有倾城之姿,只倾心他一人,他是她的石崇,她是他的绿珠。

自从石崇作《懊悔曲》赠予她那一刻,她就认定了这是她的良人。石崇当时以十斛珍珠购得绿珠是真情也好,假意也罢,都已无关风月,重要的是,他在生死关头没有抛弃她,只因“她是我此生最爱”,一个女子就是这样容易满足。如果今生等不到嫁衣红妆龙凤烛,我可以赠他苍颜白发黄土一抔。绿珠纵身一跃,不禁想起:初见时的一方锦帕,定情时的一红砂,致死也不忘的一句情话,一个女子,一生之求也不过如此罢。我着素裙坠楼而下,倾尽此生流淌的热血能否凝成你心底的朱砂?

悲剧的开始往往毫无征兆,命运伸出手来,把种子埋下,幽秘的笑着,等待花开结果的一天,。温泉水滑洗凝脂,夜半无人私语时。大明宫韶华极盛时,谁会料到,结局竟是马嵬坡前一抔黄土收艳骨,数丈白绫掩风流。命运之轮转动,我们无能为力。曾经的三千宠爱在一人,曾经的一骑红尘妃子笑,这些曾经需要用一生来忘记。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有多好?他仍是他的矿世明君,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侵,没有开始,便没有结束。这样的结局,或许会更好,可世上哪有这么多如果呢?

如果可以,可以陪你千年不老,眷顾你倾城一笑;如果愿意,愿意伴你永世不离,永世留恋你青丝白衣。如果时间可以倒退,记忆可以更改,浪漫诗人能否爱上那个小脚女人?可如果终究只是如果,现实依旧如此残酷。诗人的爱之于白莲花是美丽伤怀的记忆,之于红玫瑰是风花雪月的人生,但唯独她明媒正娶的妻子??是衬衫上的一颗饭粒,是墙上的一抹蚊子血,是永不可说的黄连,苦在心里。

不爱就是不爱啊,纵使她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纵使她为他操持家庭,侍奉双亲;纵使她自始至终都只爱他一个。这深爱,或许徐志摩知道,她在他远赴英伦之后还为他育有一子;或许他不知道,不然怎么会漂洋过海邮寄那一纸休书;或许他只是装作不知道,在与陆小曼结婚之时默默接受这个小脚女人的祝福。最后,诗人不经意的离去,徒留————相思成灰。

情为之伤,苦了多少人,煞了多少忆;情为之悲,冷了多少情,落了多少泪,纵使飞蛾扑火,却依旧义无反顾。还看历史上的这些女子,为爱倾尽此生,她们无怨亦无悔。

落一笔长相思,挥洒多少痴情泪,饮一杯交杯酒,品位多少世间情。历史悠悠,长路漫漫,纵使相隔千年,也改变不了我们对爱的坚贞,执着。 且听风吟,吟一生思念;细水长流,留一世情深。

(14级,李伟,历史一班,17865510736,朝花夕拾板块)

篇二:诗歌四十首训练

从军行 李白

注释:

(1)沙场:战场。

(2)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反映戍边抵抗匈奴的将领)。碎,破碎。

(3)突营:冲出敌人的包围。

(4)呼延:匈奴贵族,诗中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译文:

将军戎马一生,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这次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将军急中生智,下令突围,在突围的关键时刻,将军将敌方大将一击射杀。敌军一时陷于慌乱,将军率残部乘机杀开重围,夺路而出,一骑绝尘,千余(虚数)共拼杀而回。

闺怨 王昌龄

1. 闺: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

2. 不知愁:又作“不曾愁”

3. 凝妆:盛妆。

4. 陌头:意谓大路上。

5. 觅封侯:指从军远征,谋求建功立业,封官受爵。

韵译: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闺中少妇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少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平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鉴赏: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

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塞下曲 李白

【译文】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看不见雪花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靠着马鞍入眠,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表达了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为国效力的精神。(“折杨柳”是一首思念家乡的曲子)

作品鉴赏: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为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李白所作共六首,此为其第一首。作者天才豪纵,作为律诗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像这首诗,几乎完全突破律诗通常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大致讲来,前四句起,五六句为承,末二句作转合,直是别开生面。

起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乃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不就羁缚”(沈德潜《说诗晬语》),措语天然,结意深婉,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五六句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錞、镯之类)击鼓,以整齐步伐,节止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起四句写“五月”以概四时;此二句则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全篇只此二句作对仗,严整的形式适与严肃之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以上六句全写边塞生活之艰苦,若有怨思,末二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二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字与“直为”,语气砍截,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一诗点睛结穴之处。

这结尾的雄快有力,与前六句的反面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如此卓绝之精神。“总为末二语作前六句”(王夫之),此

诗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如开口便作豪语,转觉无力。这写法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亦不拘常格,“于律体中以飞动票姚之势,运旷远奇逸之思”(姚鼐),自是五律别调佳作。

诉衷情 陆游

词句注释:

⑴诉衷情:词牌名。

⑵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⑶戍(shù):守边。梁州:《宋史·地理志》:“兴元府,梁州汉中郡,山南西道节度。”治所在南郑。陆游著作中,称其参加四川宣抚使幕府所在地,常杂用以上地名。

⑷关河:关塞、河流。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梦断:梦醒。

⑸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⑹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南宋词中多指金人。此处指金入侵者。

⑺鬓:鬓发。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

⑻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

⑼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有“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句。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译文:

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贾生 李商隐

注释:

1. 贾生:指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2. 宣室: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3. 才调:才华气质。

4. 可怜:可惜,可叹。虚:徒然,空自。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

5. 苍生:百姓。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2] [3]

白话译文:

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2]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所言,“此盖至昭州修祀事,故以借慨”,意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因李商隐时为一郡之长,故须主奉祭祀大事,于是借题发挥,创作了本诗。另一说为杨柳提出,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三、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时期所作。(见《李商隐评传》)

这首诗的作者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似开明,实则昏聩无能。

贾生 王安石

注释:

⑴贾生:即贾谊,西汉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

⑵略:大致,差不多。据《汉书·贾谊传》载,当时贾谊提出的更定法令等建议,最后多为文帝所采纳。故班固谓:“谊之所陈,略施行矣。”

⑶君王:指汉文帝刘桓(前179-前157在位)。薄:轻视,亏待。班固谓:“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汉书·贾谊传》)

⑷爵位:官爵和职位。废:弃置,废弃。

⑸何啻:何止。啻:仅,止。公卿:达官贵人。

鉴赏:

此诗咏贾谊,通篇发议论,但所持观点与李商隐的诗明显有别。诗的前两句“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一写贾谊,一写文帝。“谋议”,谋略、建议,诗中指贾谊的治国安民之方;“略”,此处有“大体上”之意;“薄”,指轻视,与表示推服器重之“重”相对。这两句是反诘句,意为贾谊所献的“谋议”,大体上都能获得施行,谁能说文帝轻视贾谊呢?以贾谊进言与文帝纳言相对照,承班固《汉书·贾谊传》中之“赞”词:“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与前人写贾谊怀才不遇之作唱反调。后两句“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一写爵位高的“公卿”,一写君王。“自”,含有空自之意;“何啻”,系以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止;“万”,此处非实指,而只是极言其多;“公卿”,泛指达官贵人。这两句也构成了一个反诘句,意为: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达官贵人,尽管他们的官爵职位很高,但其言论都被君王废弃了。弦外之音是贾谊比那些达官贵人更为幸运。此诗采用两个反诘句,寓答于反问之中,以贾谊的“谋议略施行”与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言尽废”相对照,以文帝采纳贾谊的“谋议”,古来君王废弃众多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的言论相对照,突出贾谊超群的才能与汉文帝的爱惜贤才。王安石早年就有题为《贾生》的诗:“汉有洛阳子,少年明是非。所论多感慨,自信肯依违。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应须蹈东海,不若涕沾衣。”李壁注释此诗:“言(鲁)仲连蹈东海,不若谊仕汉,切于救时。”王安石的《贾生》不像李商隐的《贾生》那般讽文帝悼贾生,反而赞文帝褒贾生。这是因为王安石受到宋神宗

的殊遇,依托他推行新法,他也就有了新的体验,认为贾谊只是遭到周勃、灌婴等人的谗毁而未能如愿以偿而已。

李商隐与王安石的同题诗《贾生》,虽然都是咏贾谊,但各自的着眼点不同,笔法相异,主要在于两位诗人的思想有别,他们根据各自的思想对同一人物发表独特的见解,前者欲抑先扬,以古讽今,笔锋犀利而含蓄,后者褒贬分明,对比强烈。

采莲曲 王昌龄

注释:

①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②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③芙蓉:指荷花。

④乱入:杂入、混入。

⑤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⑥闻歌:听到歌声。

⑦始觉:才知道。[2]

译文:

采莲姑娘,绿裙飘飘,色如荷叶,难分彼此。朵朵荷花,迎风盛开,姑娘脸庞,相映成辉。池塘荷叶茂密,一片天然美景,采莲姑娘,隐藏不见。听到歌声,才知她们正在忙着采莲。

采莲曲 白居易

鉴赏: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首句即展现出非常美妙的意境。水面上碧波荡漾,浮游水面之菱叶,上下左右摇摆,是为萦波;加上荷花迎风招展,与菱叶交相争艳,令人心旷神怡。而荷花深处,小舟翩翩,又增添了景物的动态感。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是上承“荷花深处小船通”而来,由写景转为写景中之人。荷花深处,遮天蔽日,凉风习习,是水乡少男少女在劳动之余私下相会的极佳场所。这里并没有说明他们是故意寻找还是无意撞见,也许是兼而有之吧。诗歌仅以欲语而止、搔头落水两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就活灵活现刻画出一个痴情、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恋人相遇,互诉衷肠,何止千言万语,而此时此地,这个娇羞的少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低头含笑而已;而且情贯一心,甚至不小心将碧玉搔头落入水中,这些都是初恋少女在羞怯、微带紧张的状态上才会有的情态,被诗人细心地捕捉住并传神地再现出来。

这首诗表现了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全篇语言清新、明快,富有江南民歌的活泼、风趣,犹如一幅纯洁、质朴的爱情的画面。

观新雨 李约

译文:

旱情严重,桑树枝不生叶,土地干燥,腾起的尘土好像烟雾,人们吹奏着乐器到龙王庙前面求降雨。但是,富贵人家却整天听歌看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悦耳的声音。

篇三:学案《荔枝图序》

荔枝图序

第一学时

一、目标导航: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白居易的文学常识,诵读全文。

2、 过程与方法:疏通文意,学习文中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恰当的比喻,同时,品味文中的说明

方法。

二、诗歌欣赏:

过华清宫绝句 惠州一绝

杜牧 苏轼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三、文常简介:

1、 荔枝是热带水果,北方人难睹芳容。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时,命人画了一幅荔枝图。自己

为图作序,序文生动的介绍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点,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

风采。故就内容而言,这篇序文是一篇说明文。

四、走进作者:

1、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

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作品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著有《白氏长庆集》。

五、初读感悟:

1、 领读全文

2、 生字正音:帷盖 枇杷 红缯瓤肉 紫绡 ......

3、 自读课文,品味文意。

六、疏通文意:

1、学习第一层:

(1)、指名朗读。

(2)、解词:帷盖 华如橘 春荣如丹 ..

朵如葡萄 大略如彼 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 ...

一日而色变 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

(3)、译句:

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4)口头译文练习,朗读感悟。

2、学习第二层:

(1)、朗读文段。

(2)、解词:乐天指 命工吏 图而书之 ...

盖为不识者 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

(3)、译句: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4)口头译文练习,朗读感悟。

七、梳理课文结构:

1、本文介绍了荔枝那些方面的情况?

2、 文中介绍的重点是什么?

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4、举例说明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七、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学时

一、自我检查:

1、《荔枝图序》的作者是代诗人,字 他主张“”著有集子

二、课文浅析:

1、 第一层可分为两层,请归纳层意。

(1)、

(2)、

2、“大略如彼,其实过之”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三、随堂练习

1、通假字:华如橘,春荣。同

2、古今异义词:

(1)、大略如彼,其实过之。古: 今: .

(2)、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古: 今: .

3、一词多义:

实如丹,夏熟。 一日而色变 ..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

4、 词性活用:

华如橘,春荣。 .

命工吏图而书之 .

四、诗歌欣赏: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长恨歌

作者: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银屏逦迤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篇四:《歌剧魅影》歌词

歌剧魅影

演唱:费翔、朱桦

女:似睡还似乎醒 似梦似真 这迷离呼唤声 颤动我心 是幽灵还是谁 在我身畔

这夜半魅影歌声 不停地向我呼唤

男:只有在梦魇中 你我共鸣 这离魂夜未央 你不苏醒 留你脆弱心灵在我身畔 这夜半魅影歌声 不停地向你呼唤

女:你是禁锢幽灵 为夜而生 我为你活白昼

男:诉我心声

合:我的灵魂和你 歌声相连

这夜半魅影歌声 不停地向你(我)呼唤 女:你听 这夜半魅影歌声

这迷离夜半魅影歌声

男:在梦魇中的你 可曾疑问 魂似人魅影

女:也假也真

合:旋惑在迷宫里 魂魄相缠

这夜半魅影歌声

不停地向你呼唤

女:这迷离夜半魅影歌声

篇五:古诗词鉴赏练习题30题[1]

古诗词鉴赏练习题30题

一、阅读宋代王质的《山行即事》,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释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智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1) 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哪个字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

(2)诗的首联统领全诗,颔联和颈联是分别扣住其中的哪个字进行描述的?诗的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3)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宋诗,按要求回答

村 行 王禹稱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籟,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 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2) 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3) 颔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叹传诵的原因

三、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 试分析一下“空山不见人”的意境。

(2) 分析诗人把握了怎样的意境?

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 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诨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⑴诗的起句中用一“____”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⑵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

⑶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⑷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六、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下题。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__和第三中的___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___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

七、下面两首诗词采用了极为相似的表现手法,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题都城南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简答:

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题画 (宋)李唐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②画牡丹

注:①据明代郁逢庆《书画题跋》记载,钱唐人宋杜云:李唐,擅长淡墨山水,初到杭州,无人赏识,靠卖纸画糊口,生活十分艰苦。②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颜料,妇女常用作化妆品。 这首诗名为“题画”,而实际上涉及到画本身的只有第一句;其余三句,都只是借题发挥,实有弦外之音,请结合原诗,谈谈你的理解,100字左右。

九、诗贵含蓄,读诗赏诗则贵在善于联想,进而揣磨诗人心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仔细描写“闺妇”的心理活动,要求传达出思妇“怨”“愁”的具体内容。

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注]“伏波”,指后汉伏波将军马援,他南征交趾,有功,封侯。唐诗中多用“伏波营”指代征人所在军营。

十、阅读下面这首诗,思考回答问题。

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炼字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是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请作具体分析谈谈你的理解。(100字左右)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为精妙?谈谈你这样理解的理由。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暮春归数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综合全诗,诗人主要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幽竹”什么样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

十三、阅读王维的《过香积寺》,回答问题。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解】①安禅: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 ②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1)从内容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 (2)这首诗是怎样写出香积寺的幽静的?

(3)说说“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两句诗的妙处。

十四、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从内容与表达技巧方面评价下列这首诗歌。

咏史 李商隐

北湖南隶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注] 北湖:即玄武湖 南隶:即鸡鸣隶)

十五、阅读下列唐诗,简答下列问题。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注: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1“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的意思:

2.“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

3.“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

十六、细揣摩词意,简要回答问题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时节的什么事?

(2)这首词的构思很灵巧,善用比喻,幻想别致,试据此作简要分析。

十七、阅读下列宋词,读后填空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捲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蓼园词选》对这首词有以下评价:“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这里“无数曲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词的意境,写出下列人物对话:

词人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捲帘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钓。 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复何求?

(1)填空:这首诗以 “ ”字为线索来咏江村的夏天。 (2)简答:颔联两句展现出了江村夏天什么样的画面。 (3)简答:颈联两句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趣。 (4)简答:诗人构思具有什么特色?

十九、阅读下面唐诗,回答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满山路,枳花满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1)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2)杜陵,在长安城南,诗人安家之地.

(1)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颔联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 (2)”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二十、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一2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l),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2),余响入霜钟(3)。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l)绿绮,古代著名的琴。(2)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

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1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______________ , 从_____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 2颈联两处使用典故,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自已也是通晓音律之人,“霜钟”的传说点明物候时令,此外,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

二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

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______的艺术手法,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

江上看山 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江上看山 苏辙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惟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1.下列词句在诗中的作用是:(1)飞鸟:

_________________(2)依然不负远来人: _________________ 

2.这是苏氏兄弟在游三峡时写的同题诗,都是写江上看山,但描写的方法不同,说出其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三、阅读下面元曲,回答

[双调]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

夜半歌未央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下露冷冷,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发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1.“嫦蛾”句用了典故,诗中指中秋之月,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元曲重点写的是中秋夜的月光,请你说出作者运用的两种描写方法并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 二十四、阅读下面这两首七言绝句,回答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①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 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路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②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注]①宣室:汉未央宫前子室。②自:由,有尽管的意思。 1. 这两首诗都是对汉代贾谊的评述,见解不同。 李商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一句是作者借贾生事生发的议论,其寓意是

二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一鹭图 刘 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1.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二十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湖上早秋偶兴

汪莘

坐卧芙蓉花上头,青香长绕饮中浮。 金凤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1.首句,诗人为什么说坐卧花上,不说坐卧湖上?你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

2李瞡《浣溪沙》有“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句,同是写荷花(芙蓉、菡萏都指荷花),李诗与汪诗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二十七、紫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薇 花 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今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1.“桃李无言”句在诗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笔下紫薇花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

二十八、阅读唐诗,回答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初惊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中。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 这首诗的首联只有十个字,却包含了四层意思,请逐个简述之.

(2) “暮天钟”三字除了作为日暮的标志以外,还有什么作用? 二十九、阅读下面宋词,回答

卜筭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尘,只有香如故. (1) 表面上看,这首词是”咏梅”实际上是 (2) 上阙写出梅花所处的艰难环境,这种环境特点是 (3) 从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出陆游什么样的品格?

三十、阅读下面唐诗,回答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本诗第一句连用两个”期”,请说明其表达效果

(2) 说明本诗想象丰富的艺术特点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