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青少年自杀现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30:06 体裁作文
青少年自杀现象体裁作文

篇一:浅谈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

拯救如花的生命:浅谈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及预防工作

□李龙军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安徽合肥 李龙军 230000)

摘要:据调查,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如花的生命还未来得及绽放就黯然凋零,給家庭带来永远的伤痛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降低青少年自杀率的方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许多手段和方法可以预防青少年人们产生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关键词:青少年 自杀 青春期 预防

危机干预 社会工作

一、重要概念:青少年与自杀

(一)青少年

在中国,青少年(teens)指年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人群,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期之后,成人期之前(或者包括成人早期)①,根据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划分,这段时期与青春期的时间段大致相同。

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初中学生、高中学生、大学生),且进入一种人生的转变期,是个人社会化(socialization)的重要阶段,也是各种问题(如逃学、早恋、少女妈妈、青少年犯罪、网络成瘾、自杀等)多发的特殊阶段,青少年群体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

(二)自杀

自杀(suicide),是指本人自愿或被迫结束自己生命的一种手段。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现象,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发生自杀现象。自杀反映个人或群体对社会失范的反抗,是社会解组的象征。②许我知识浅薄,不能理解大师的话语,我总觉得涂尔干对自杀原因的这一分析只强调了自杀的社会原因,忽略了对自杀者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的分析。

涂尔干认为,自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对正在解体的社会的反应。由于社会的动乱和衰退造成了社会--文化的不稳定状态,破坏了对个体来说

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和交往。因而就削弱了人们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这时往往导致自杀率的明显提高。

涂尔干还依社会对个人关系及控制力的强弱把自杀分为四种类型:利他性自杀、自我性自杀、失调性自杀和宿命性自杀。③

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我国学者把自杀分为情绪性自杀和理智性自杀两类。④

情绪性自杀常常由于爆发性的情绪所引起,包括由委屈、悔恨、内疚、激愤、烦躁或赌气等情绪所引起的自杀。记得本科期间看当时风靡一时的青春励志剧《奋斗》,第1集,剧中陆涛、向南、高强和华子四个要好的同学就要大学毕业了,高强却因考试作弊,没拿到学位。父亲很是生气,在阳台骂他,高强突然跳楼自杀了。虽然是电视剧,但看到高强跳楼那一幕,我还是为之震惊了。剧中高强的自杀应该就属于情绪性自杀。此类自杀进程比较迅速,发展期短,多呈现即时的冲动性或突发性。

理智性自杀不是由于偶然的外界刺激唤起的情绪状态导致的,而是由于自身经过长期的评价和体验,也进行了充分的判断和推理以后,逐渐地萌发自杀的意向,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自杀措施。因此,自杀的进程比较缓慢,发展期较长。例如,疾病缠身的人不想连累家人而自杀。

二、漫谈青少年自杀

(一)青少年自杀的原因

自杀,这个话题很敏感,太负面了,甚至我害怕拿这个题目来写论文会对自己本来就不怎么光明的内心产生什么“负功能”。说实话,在查阅资料,看到一些数据和视频后对我的冲击还是很大的。据北京心理危机和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自杀已成为15~34岁人中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可以看到,青少年正处于这一年龄段中。据该机构估计,每年我国约有10万个15~34岁的人死于自杀。⑤虽然是个概数,但已是相当惊人的数字了。

青少年正处于一个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或转折时期,生理、心理都趋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经验告诉我们过渡时期或转折时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所以,青少年阶段容易发生自杀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

青少年学生要面临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力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中高考带来的压力,虽说伴随着大学扩招,再加上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高考已经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样,考高中也没过去那么难了。但父母亲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是希望孩子考上名校,要名列前茅。虽说现在推行的是素质教育,但事实告诉我们,其实只是应试教育换了个名字而已。多少年前就提出“减负”这一概念,可是呢,学生的书包并没减轻。所以,孩子们的学习压力非减反增了。我读高三时就曾因为疲劳过度,加上营养不良,造成轻度贫血而昏倒在自习室,所以能够深切体会到应试教育与学习任务的超负荷使得青少年身心始终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青少年自杀除了因为他们面对的社会压力比较大之外,自身心理素质较低,无法成功应付和克服困难和挫折也是导致他们走上轻生这条路的重要原因。有学者指出,我国学生群体心理素质普遍较低。我认为,这和他们在学校和家庭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有很大关系,造成了我国青少年群体普遍心理素

质不高,面对压力或危机(crisis)缺乏相应的应付能力。正如巴特莱特所说的,当人的应付能力(coping ability)与人生任务不相适应时,就会造成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失调。⑥这时,个体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走上轻生的道路以求所谓的“解脱”。比如,很多青少年自杀就是因为遭遇失恋、父母离异、亲人死亡、考试失败等挫折事件。

除了学业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问题外,笔者认为,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方面还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家庭的管教方式不当,过分溺爱孩子亦或是忽视对孩子的管教;另外,家庭成员间的不良互动也可能会成为青少年自杀的因素。比如,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暴力的家庭,孩子自杀的可能性要比父母关系和睦的家庭要高;此外,不良的或不健全的家庭结构也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单亲家庭、隔代抚养。

在上网查阅资料中,我读到了一个很奇怪的说法:自杀的传染性。在有关自杀的研究中,自杀的传染性是一个受重视的现象。有心理学家指出,当一种现象成为热点时,公众极易产生效仿心理。这似乎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富士康集团在2010年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接连发生十多起员工跳楼事件,跳楼者多为80后,90后。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自杀未遂者很有可能以自杀身亡为结局。自杀未遂者是最可能自杀死亡的高危人群,调查显示,27%的自杀身亡者曾有自杀未遂史。据统计,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二)青少年自杀的预防及干预

如花的生命还未来得及绽放就黯然凋零,給家庭带来永远的伤痛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及干预青少年自杀,或者说如何才能降低青少年自杀率呢?

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降低青少年自杀率的方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许多手段和方法可以预防青少年人们产生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做好自杀的三级预防工作,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重要手段。自杀的干预主要在预防,预防自杀可分为三级,即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⑦一级预防主要指预防个体自杀倾向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措施有管理好农药、毒药、危险药品和其它危险物品,积极治疗青少年人群的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青少年群体应付困难的技巧。每年大学新生入学,学校都要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以便建立警戒网络,这应该属于一级预防的范畴;二级预防要是指对处于自杀边缘的个体进行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通过心理热线咨询或面对面服务帮助有轻生念头的人摆脱困境,打消自杀念头;三级预防主要指采取措施预防曾经有过自杀未遂的人再次发生自杀。

想自杀的人可能会在自杀前数天、数星期或数月表现出一些症状,及时发现这些症状,及早进行干预也许就能够挽救一个生命。有自杀倾向的特征包括:感到极度挫败、羞耻或内疚;曾经写出或说出想自杀;性格或仪容巨变;避开朋友或亲人,不想和人沟通或希望独处;情绪反复不定,由沮丧或低落变得异常平静或开心等。在青少年个体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就应该提高警惕,此时若能帮助其克服他(她)所面对的困境或难题,往往就能帮助其打消自杀念头。

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来看,预防青少年自杀要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青少年自身,一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等。青少年自身应努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在面临问题时,应善于利用各种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及时寻

求老师、同学、家人、亲友等的支持与帮助。另外,家庭、学校和社区在预防青少年自杀方面要做到“共同参与”。

注释:

①百度词条:青少年

②邓伟志主编.社会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9 P289

③(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④百度词条:自杀

⑤何剑.浅析青少年自杀心理因素及其危机干预.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⑥许莉娅主编.个案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P12~13

⑦百度词条:自杀

参考文献:

[1] (美)阿什福德等著;王宏亮等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邓伟志主编.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9

[3]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 许莉娅主编.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5] 王瑞鸿著.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8

[6] 何剑.浅析青少年自杀心理因素及其危机干预 [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李龙军(1988-),男,安徽泾县人,安徽大学2011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安徽大学2011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李龙军,邮编:230000,电话:15256940307)

篇二:青少年自杀现象

生命诚可贵——分析中学生自杀现象

孙奎华

【摘要】:正 [案例] 案例一:方某,女,16岁,长春市某中学学生。因中考成绩不理想,服毒身亡。黄某,女,18岁,鞍山市某中学学生。因恐惧高考,服毒身亡。 案例二:陈某,男,15岁,海口中某中学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无视父母的规劝,经常以死来威胁家人,于2002年5月7日,在家中自缢身亡。 案例三:蔡某,男,13岁,海口市某中学学生。因班级改选班子,他未能连任班长职务,自杀身亡。

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 5个人中有1人曾想自杀 2007年 01月 05日 08:40 深圳新闻网

调查涉及13个省约1.5万名学生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据悉,该调查从2004年开始启动,涉及全国13个省的约1.5万名学生,其中女生数量略高于男生,平均年龄为16.3岁。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12个月内,有20.4%的学生(男生为17.0%、女生为23.7%)曾经考虑过自杀;6.5%的学生(男生5.7%、女生7.4%)为自杀做过计划。

“这些数据总的结果可能还会有变动,因为我们的数据库还在进一步整理。”该项目负责老师说,“但是,从这个初步的统计结果我们发现,比我们在2002年所做的另外一项调查结果有一个增长的趋势。中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等情况都比原来的结果增长了几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指出,学习压力过大、早恋等都导致中学生考虑以自杀来终结生命。 “北京市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报告显示:初二、初三年级的女生有过自杀想法的占22.9%,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北京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星一博士说,“面临中考,父母

的高期望值、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恐惧,足以让孩子的心理压力无限增大。而女生就更严重,因为女孩子情感内敛,不像男生更容易宣泄。”

早恋问题是孩子产生自杀念头的第二大原因。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部主管于华告诉记者,到咨询中心来做咨询的,很多孩子是因为早恋问题引起的心理问题。调查结果还显示,单亲家庭或是重组家庭的孩子想自杀的概率基本上是非这种家庭孩子的两倍。

为此,全国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副秘书长袁卫星呼吁,社会各界应该重视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纳入到新课程改革的视野中去。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山东、江苏等省已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正式课程。

篇三:从青少年自杀现象看青少年人际关系

从青少年自杀现象看青少年人际关系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 柯片玉

摘要:引起现代社会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青少年的人际关系问题。独生子女及单亲家庭的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和传统大家庭及核心家庭的学生。其原因可能与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缺乏情感交流,而且具有好强固执、孤独、情绪不稳定等人格特点,容易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

关键词: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依赖,自杀,独生子女

正文:

近几年,青少年自杀人数由于逐年增加而倍受社会关注,青少年自杀死亡已成为这一年龄阶段的第二大死因,仅次于交通事故。引起现代社会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青少年的人际关系问题。

1青少年的应有的人际交往。

1.1人际交往是指由协同活动的需要引起的交往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认知及相互作用的复杂多变的联系过程。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的起点,它有这样几个基本特点:

1.1.1交往是信息的沟通

交往过程的首要方面就是交往双方的信息沟通。它是相互知觉和理解的基础。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的各种观念、思想、兴趣、情感等都可以看作信息。而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

1.1.2交往是人们的相互认知

人们在交往时不但进行信息沟通,还通过对方的外部资料形成一定的印象,并力求揭示其观念、态度、情感和行为动机等内在因素。这种交往过程中个人对个人的知觉、理解和评价过程即为人际认知。 人际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又是人际交往的结果。印象的形成和

归因是构成人际认知的重要部分。

1.1.2.1印象的形成

第一印象是指在第一次与对方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它包括第一眼见到对方所得到的印象,也包括看到听到对方其他方面间接材料时所获得的印象。

第一印象具有首因效应,即先入为主的作用。但是第一印象主要依据的是个体的表面特征,因此容易出现以貌取人、以偏概全的现象。这点在现代青少年身上有显著体现。

1.1.2.2归因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

1.1.3人际交往时一种相互作用

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人的种种动机。人际互相作用的种类和方式很多,按交往者积极的程度,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1.1.3.1感染:是个体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识的不自主的屈从。这种屈从是从通过传播某种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出来的。情绪感染表现为别人的情绪会在个人身上引起同样的情绪,反过来,这种情绪又会去加强其他人的情绪。行为感染表现为动作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

1.1.3.2暗示:是用间接、含蓄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它是一个人对他人有目的但无根据的影响。往往使受暗示者在不知不觉中按照一定方式行动,或不加判断地接受某种意见、信仰。当然,暗示过程是单向的。

1.1.3.3说服:是通过交换意见、收听广播、阅读书刊等方式改变人的观念和信念的方式。

1.1.3.4模仿: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模拟榜样的行为。模仿的特点在于,它不仅仅接受别人行为或心理状态的外部特点,而且个体还要表现出对行为特点进行复制。这点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重要!青少年们对偶像的模仿,能深深地影响到他们自身。

1.2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特点

1.2.1交往对象的变化

幼儿期主要以家庭中成员为交往对象,儿童期个体交往对象虽然从父母扩展到教师和同伴,但在情感上仍十分依恋父母。到了青少年期由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发展,交往对象的重点开始向同龄火伴转移,感情的重心也逐渐偏向关系密切的朋友。初中是学生结交知心朋友的高峰期,到了高中阶段,青少年几乎达到了一个结交同性朋友的猛增期。

1.2.2交往方式的变化

儿童交友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团伙性,即6-7个儿童经常组合在一起交往和游戏。这种交往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内容以游戏,玩耍为主。到了小学高年级这种交友的团伙形式发展到了顶点,然后就逐渐趋于解体。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身心方面矛盾的 出现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躁。团伙式的交往已经满足不了这种要求,因而他们的交友方式以2-3人的交往为主,交友的形式开始注重个人内在素质的特征。他们选择朋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2)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3)性格相近,(4)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等。

1.2.3择友的特征的阶段性变化

青少年对朋友的选择式以其对交友意见的新认识为基础,少年期朋友的选择仍主要以活动为中心,能愉快相处就是朋友,朋友之间要绝对忠诚、坦白、保守秘密,遵守无形的伙伴关系准则。齐心斥责对朋友的叛变等。高中时期的青少年友谊要比少年时稳定和深刻得多,他们在择友时更注重内在的品质和情绪,即强调对方的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爱好等。

2青少年应有的人际关系

2.1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叫人际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标明了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联系程度。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心理层面,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1个人性,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交往过程中。

2.1.2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直接感受甚至面对面交往过程中形成的。

2.1.3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感情色彩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也是评价和判断人际关系的主要指标。

2.2人际关系总是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规模,这就构成了人际关系的结构:如长期与短期人际关系;依赖与独立的关系;从属与平行关系。

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相互吸引的程度,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2.2.1接近性

个体间在空间上距离接近,是有利于人际吸引的因素之一,尤其在交往的早期更是如此。这一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将越来越小,而当双方关系紧张时,空间距离近,人际关系反而更消极。

2.2.2仪表特点

人的长相、穿着、仪态、风度等仪表因素也会影响人们彼此间的吸引,尤其是第一次见面时,仪表特点具有重要作用。

2.2.3相似性

在个人特性方面双方若彼此相似,则容易相互吸引,产生亲密感。个人特性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个人社会背景、价值观、态度等。

2.2.4互补性

当双方的需要、期望、能力、性格、气质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2.2.5特质因素

特质因素包括人的能力、特长和人格品质。能力出众、特长超群、与众不同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使他人对之产生钦佩感并欣赏其才能,愿意与他接近。

2.2.6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是指个体自愿向交往对象吐露纯属个人的、真实而重要的信息。

2.3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特点

2.3.1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

2.3.1.1与父母在心理上的断乳

青少年要求在心理上摆脱父母的控制的现象称之为心理断乳。 青少年在试图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时伴随着一系列的表现。。首先,他们常常要找到一个可以重心寄托感情的对象。其次,在行为上开始反对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和控制。第三,在思想上他们对于以前一直信任的父母的许多观点都要重新审视,而审视的结果往往与父母的观点不一致。

2.3.1.2与父母间的矛盾

心理断乳期的到来,打破了以往亲子间平静的关系,使青少年与父母间的矛盾明显地表现出来。矛盾地产生一般来自双方的。

一方面从父母的角度看,因为他们往往不能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对孩子的态度,仍常以儿童期的方法对待他们,使得子女对父母的这些“幼稚”的处罚和约束深感不满。

另一方面从青少年的角度看,要摆脱对父母的依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既要想脱离父母而独立,又认识到自己实际上是依赖父母的,他们常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斗争,由于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异时性”使青少年自我意识觉醒而带来的“成人感”和对成人社会地位的追求难以得到满足,导致青少年极为明暗的自尊心往往受挫。

第三方面,矛盾还来自于两代人的“代沟”,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由于在年龄、经历、历史条件、看问题的角度等有所不同,因而必定会形成在思想、行为、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即“代沟”。

2.3.2青少年与教师的关系

2.3.2.1师生关系的变化

小学阶段,教师在儿童的心目中具有绝对的权威,甚至要高于父母。进入少年期,由于思维水平的提高,同伴之间交往的增多,教师的权威地位也开始受到了动摇。随着年级的增高,到了高中毕业支前,青少年对师生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首先,他们要求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独立和尊重。其次,他们对教师的学识尤其是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也开始挑剔。

篇四: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启发

青少年自杀现象的收获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09数学类(2)班 学号0907010086 梁菲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网络的发展,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越来越普遍。许多青少年对生命意识的淡薄,以至于青少年在遇到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时一根筋想着要自杀,甚至有些青少年被网络电视的误导,单纯的认为人死之后可以见到自己想见的人或者自杀会被别人救活,盲目的效仿成年人的自杀行为。

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对于许多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爱母爱,自身心理素质不高,而且有爷爷奶奶的溺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自拔,只想到极端的自杀来处理问题。对于这类的孩子学校老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平时要多关心多爱他们,孩子缺少爱而容易心理扭曲,导致心理有问题。

第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平时父母对他们百依百顺的,所以当父母对他们不好的时候,就想到以自杀的方式威胁他们。“如果我死了,看你怎么办”。这些孩子没有生命意识,没有想到自杀对自己的伤害,甚至不知道死不能复生。所以家长不能对孩子溺爱,对孩子的教育应更加重视,适时灌输生命意识,应该用良好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使孩子明白人有生老病死,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不能破坏这种规律,应该珍惜生命,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第三,一些青少年存在心理疾病,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有35%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另一项以全国12.7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表明26.3%的人有心理障碍。这些有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有自杀倾向的概率比较大!因此家长老师注重青少年的身心发张,注意青少年的变化,随时关心他们,要注意孩子在行为、外表、体重和学习成绩方面急剧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健全他们

的人格。这一类的学生,大都都是因为家庭的变故,比如父母的离异,父母的不和,复杂的家庭环境,或者是长期受别人的欺压产生恐惧心理从而有心理疾病的产生。一些家长为了自己的事业,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没时间和心思照顾关心孩子,以致他们没能尽到父母的责任,任由孩子的发展。这种做法导致许多孩子孤独,厌烦家里,因此家长要确保能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成长环境,除了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还要关心他们的情感变化!

第四,应试教育导致青少年学习的压力过大,家长和老师的对孩子的成绩过于重视。在学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得到的待遇比差生更好,老师和同学都喜欢优生,而且为了考上好的学校,学生不得不努力读书,但是成绩不是那么的容易提高的,所以考试失利的时候,因为没能正视失利的事实,有些学生选择自杀来逃避问题。在家里,家长灌输的思想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孩子超负荷的学习导致压力过大。还有就是一些孩子不爱学习,但是家长逼着学习,整天沉浸在题海当中,但是成绩不太理想,心理压力很大,父母又不理解,所以想到自杀。

第五,青少年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喜欢效仿。看到电视机里的人上吊自杀,服药自杀都会未遂,戏剧性的被救活了甚至有人死而复生,所以有些孩子就想效仿他们,看看到底会怎么样!网络的普及,许多孩子沉迷于网络,在网络中浏览到许多不良信息,喜欢效仿他们的行为和做事风格,想到自杀很刺激,所以想尝试。

看到这些青少年幼稚的自杀行为,我感慨万千。如果我以后从事教师工作,我会尽量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首先我觉得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的接班人。对于他们我们要既温柔又严厉,在对他们的学习态度上有严格的要求,对他

们的生活既做到要自爱自重,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明白浪费生命是最大的悲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有责任感还要有处理突发事情的应变能力。教师工作中每天接触的都是青少年,对他们的心理情况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如果能建立恰当的朋友关系,这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当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比如说情绪波动较大,性格突变等突发情况时,老师应给予重视,并且想方设法帮助他,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理解和开导他,别伤他的自尊心,否则他有可能做出极端的行为。

其次,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发现问题,避免不幸的事情发生。老师在平时活动中要做个细心的人,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方法。善于发现并很好地解决问题亦成为一名教师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那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要特别关注,他们是弱势群体,因为缺乏父母的爱,但他们又是处于特别需要爱的阶段。缺少父母的爱而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所以老师应担当起他的指航标,多去了解他们,给予正确的指导,经常找他们谈心,不仅要进行学习上的教育,更要德育,告诉他们人生的真谛,让他们觉得世界充满爱!

最后,鉴于大多青少年自杀是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我觉得学校应该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不能只是开一个心理咨询室在那等着学生过来咨询,其实很多学生觉得有心理疾病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或者有些学生没发现自己有问题,所以那样的心理咨询室没什么意思。学校应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一周或者一个月上一次课,使学生的问题能及时的得到解决。进行心理素质课的教学,师生双方应建立融洽的关系,互相尊重、理解和做

到真诚。心理老师和学生彼此和睦,形成既是教学关系,更是交友关系。学生与老师交流沟通,老师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做到真心、细心和耐心。真诚是老师与学生建立信赖关系的基础,也只有师生之间形成信赖关系,才能实现双方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学生才愿意与你交心。这有利于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潜移默化,实现学生人格的积极变化与顺利发展。

从另外一个角度,学习了青少年自杀现象这个专题,我知道家庭教育在教育当中的重要性。在我以后的人生中,我也要作为一个家长,也要教育孩子,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我认识到我们不仅要保障孩子的衣食住行,而且要作他们的心灵老师。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预防警惕孩子自杀。

首先,家长在保障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不能过分宠爱孩子。一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捧上天,百依百顺,不注重孩子性格的塑造,导致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拿自杀来威胁或者遇到挫折的时候想到自杀来解决。因此,家长对孩子的爱要适度。

其次,家长要跟孩子做朋友。大多数孩子不喜欢跟父母讲心事,久而久之就变成代沟。家长做孩子的朋友,可以知道他们的想法,及时发现自杀的预兆,挽救孩子的生命,再者,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时,家长及时与孩子谈心,要往积极地方开导,教育孩子正视困难,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当孩子倾诉时家长要耐心地倾听,让孩子及时排毒,此时的家长就要适当地为他们疗伤,不管他说什么,不要发火,不要急于表态,要平心静气地听孩子把话说完,用商量的目光、建议的语气和他们交流,这样的教育才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才会有效果,要学会用积极的方法治疗他们受伤的心灵。

最后,家长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孩子,以免他们误

入歧途,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凡事要与自己商量,以免会用极端的方法处理问题。

总之,让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预防青少年自杀,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篇五: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干预策略

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干预策略

作者:马智达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自杀问题被普遍认为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于青少年而言,自杀问题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本文将结合青少年自杀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危机干预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自杀 自杀干预策略

一、青少年自杀行为现状

2004年,在美国自杀被排为第11位死亡,总共有32439人自杀死亡。分类来看,平均每101分钟里就有一个老人自杀死亡;122分钟里就有一个青年人自杀死亡。最让人感到不安的是15~24岁年轻人的自杀行为很频繁。随着年龄的增长,当青少年转变为成年人,自杀率更随之增加。{1}在世界各国的调查发现,青少年自杀死亡率长期高居不下,1988~1998年的十年中,英国青少年人口(15~24岁)的自杀率高居15/18万。据WHO统计,中国青少年自杀率较高,其中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26.64%,25~34岁为18.94%(1987~1989年)。近年来中国青少年自杀率的增高在一些国家引起重视,而我国是少数几个在15~24岁年龄段发生自杀曲线高峰的国家之一。{2}

二、关于青少年自杀行为的解释

对自杀行为,不同的理论有着不同的解释,如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学理论、压力不协调理论、神经生物学理论、应激—易感素质理论、自杀轨迹模式理论、自杀多因素理论等。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自杀行为:李纳斯从心理学角度确定了三种主要方法来解释自杀行为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自杀在本质上属认知行为;自杀是种模仿行为。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自杀行为:有些研究在探索自杀行为是否有生理上的原因,主要研究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和基因。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自杀:利己性自杀,利他性自杀,失范型自杀,命型自杀。{3}

三、对青少年自杀的预防与危机干预

对有自杀倾向患者的救助可以有两种干预层次。第一种是危机的直接处理,扬言要自杀的人必须马上得到救助和支持,这样才能保住其生命。第二种属于间接处理,通过解决其他一些问题帮助患者减轻压力。

切实的行动计划,乔布斯等人提出了以下5个步骤可供社会工作者参考:

·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把那些容易促发自杀念头的工具,比如药片或枪支移开或减至最少。同时需要找一些能够扶助当事人的亲戚、朋友或同学帮忙。

·“协议安全期”。乔布斯等解释说:“通常这种协议的具体目的,在于通过与患者协商以确保其在一个时间段内不会伤害自己。这种协议越是详尽具体就越好。通常患者会答应直到下一次接触之前保证自己的安全,到那时又可以订新的协议了。”虽然这种协议并不能确保平安,但却至少提供了一种支持。

· 筹备未来的扶助计划。要确保企图自杀者得到持续不断的社会与职业支持。这就是说要安排未来的咨询计划,事后打电话确认服务对象安然无恙,安排服务对象乐于参加的会面和活动。

·减少孤独与幽闭。乔布斯等指出:“自杀危机时期不应将患者置于孤独环境之中。”整个危机期间务必时时有一个值得新来的朋友或家长陪伴患者。必须使所有的朋友、家人甚至邻居认识到这一期间陪伴患病青少年的重要性。

·通过医院救护提供更多的关爱。如果上述措施仍难以稳定服务对象的病情并确保其安全,就必须考虑接受住院治疗。

社区系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自杀的预防。下文讨论四种途径,即自杀预防特别工作组、危机求救热线、学生同伴互助小组及社区专业人员培训项目。

创建自杀预防特别工作组为评估所需要服务及确定提供何种服务提供了有效手段。特别工作小组是为某种特殊的目的而成立的一个小组,通常是在某个组织或社区的框架内承担某种既定的目标,目标实现即行解散。特别工作组的成员既可以是某个组织中的热心个体,也可以是跨部门的专业人员和社区内的居民,工作组就该机构或社区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预防自杀的需要做出相关的决议。工作组还负责互打相关问题并提出行动方案。

危机求救热线是预防自杀的又一项措施。这种危机求救热线既有服务于专一类型的危机,也有服务于各种类型的危机干预和服务信息介绍。不管哪一种类型,其最大的好处是当事人可以在其需要帮助时匿名求救。危机求救热线的工作人员需接受全面的自杀干预培训。这种热线服务必须保证提供全天24小时的服务。自杀求救热线的服务必须广泛宣传,因为人们要事先了解才有可能去求救。

自杀干预的社区服务是建立学生同伴互助小组。凡教师和同龄人发觉处于危机中的同学都被鼓励加入该组织。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也被招募来作为小组成员。小组成员每周有一个小时的聚会,并持续4周~5周,其目的在于帮助高危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克服危机的有效技能,还有就是从同伴群体获得支持与鼓励。活动的重点在建立彼此之间的友谊,把同龄人连接到一起以达到彼此劝慰、帮助的目的。鼓励成员主动地互相帮助,共同参加娱乐活动,结交更多的新朋友,改善整体的社会、教育环境。

第四种社区反应机制是发展、组织社区专业人员和其他护理者实施培训。这里所说的护理者包括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咨询/辅导员等专业人士,还有那些企图自杀者可能求救的求助者,诸如牧师、家庭成员、护士、教师、朋友等。扩大参加培训的救助者范围将提高企图自杀者有效求救的几率。{4}

对于青少年自杀,我认为并非所有的企图自杀者都能被成功地阻止。社会工作者所能做的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企

青少年自杀现象

图自杀者珍惜生命。最终生与死的决定还是要当事人自己拿主意。

注释:

{1}查尔斯·科尔、克莱德·内比、多娜·科尔 著 死亡课[M].榕励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p239

{2}黄悦勤、李虹 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概况以及自杀相关问题[J]

{3}查尔斯·科尔、克莱德·内比、多娜·科尔 著 死亡课[M].榕励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p242

{4}查尔斯·H·扎斯特罗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 p371

参考文献:

[1]李功迎.自杀与自伤[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p5

[2]查尔斯·科尔、克莱德·内比、多娜·科尔 著 死亡课[M].榕励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p239

[3]黄悦勤、李虹 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概况以及自杀相关问题[J]

[4]查尔斯·H·扎斯特罗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 p371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