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单元作文 > 教育资讯

筑牢中华民族精神支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46:18 单元作文
筑牢中华民族精神支柱单元作文

篇一:中华民族精神试卷题目及答案2012-2013版

写在前面,坑爹的通识教育课,每次的题目都不同,学弟学妹们,感谢师兄吧!

1、近代以来,越南曾是()的殖民地。 (3.00分) A.西班牙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2、“民族问题没小事的”,要树立正确的(),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3.00分)

A.民族观

B.世界观

C.价值观

D.人生观

3、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存在()年: (3.00分)

A.近万年

B.近千年

C.近百年

D.近十年

4、《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作者是:() (3.00分) A.胡适

B.严复

C.唐德刚

D.胡绳

5、关于信仰,不正确的是:() (3.00分)

A.人生的精神支柱

B.具有净化灵魂的功能

C.封建迷信

D.人们逃避烦乱、嘈杂动荡的世界的避难所

6、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3.00分)

A.道德

B.爱国主义

C.文化

D.情感

正确答案:C、文化

7、爱国主义更多表现为()情结: (3.00分)

A.文化

B.道德

C.思想

D.政治

8、“惟公乃有以存私,惟义乃可以存利,未有不自损而损人者,亦未有徒益人而无益于已者”是()的话: (3.00分) A.梁启超

B.孙中山

C.薛福成

D.严复

9、秦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阶段: (3.00分)

A.形成

B.定型

C.开拓

D.锤炼

正确答案:B、定型 10、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的特性,不包括:() (3.00分)

A.民主性

B.君主专制

C.东正教

D.人民性

11、“妇女地位的高低是判断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说的: (3.00分)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12、《东西方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的作者是:() (3.00分)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梁漱溟

D.季羡林

13、彼得大帝时,建立首都()。 (3.00分)

A.莫斯科

B.彼得堡

C.赤塔市

D.圣彼得堡

14、 2009年,长江大学学生群体救人事件,体现了生命的()价值。 (3.00分)

A.劳动

B.创造

C.贡献

D.超越

正确答案:D、超越

15、二十世纪世界走向全球化的四个阶段,错误的是:() (3.00分)

A.两次世界大战

B.两大阵营划分

C.冷战

D.三个世界的划分

16、“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说的: (3.00分)

A.孔子

B.孟子

C.范仲淹

D.顾炎武

17、科学理性是在中国()时确立的。 (3.00分)

A.新文化运动

B.民国

C.五四

D.中国成立后

18、胡林翼是死于:() (3.00分)

A.抑郁

B.被吓 C.病

D.忧虑

19、“三武灭佛”,这三武不包括:() (3.00分) A.北魏太武帝

B.晋武帝

C.北周武帝

D.唐武帝

20、()认为,中国培养不出创新人才是因为中国没有核心竞争力。 (3.00分)

A.李四光

B.钱玄同 C.李肇星

D.钱学森

判断题(40分)

1、民族意识的发展是一个从自觉到自在的过程。 (2.00分)

是否 2、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规则。 (2.00分)

是否 3、传统的中国也存在“民族”的区别。 (2.00分)

是否 4、五四时期,大多数中国学者认同中国人种西来说。 (2.00分)

是否 5、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其中东方的称戎,西方的称夷。 (2.00分)

是否 6、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最基本最根本要素。 (2.00分) 是否 7、在中国,爱国主义等于爱族主义。 (2.00分)

是否 8、洋务运动时,中国引进的是科学理性。 (2.00分)

是否

9、陈水扁执政时期提出“台湾化”,以割裂与中国大陆的联系。 (2.00分) 是否 10、鸦片战争时,道光皇帝对英国已有所了解。 (2.00分)

是否 11、中国近代翻译外国著作约有448种,其中大多属于人文学科。 (2.00分) 是否

12、香蕉人是指被西化的中国人。 (2.00分)

是否

13、经济无国界。 (2.00分)

是否

14、梁启超认为爱国就是要爱自己。 (2.00分)

是否 15、岳飞、文天祥等人的爱国主义比较狭隘,在现代并不应该推崇。 (2.00分) 是否 16、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庸,被翻译成“golden role”。 (2.00分) 是否

17、苏联解体是在戈尔巴乔夫统治时期。 (2.00分) 是否

18、清政府处理外务的软弱无能,体现了弱国无外交。 (2.00分) 是否

19、中华民族最大的特征是多元一体。 (2.00分) 是否

20、文化是一切创新、发展、持续的动力。 (2.00分)

是否

篇二: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88.0 分)选择题(60 分)1、关于信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0 分)? ? ? ?A.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核心的东西。 B.信仰的重建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和磨练。 C.当代的中国信仰发达。 D.信仰对人生的意义有重大的作用。(2.00 分)2、“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句话是谁说的?? ?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3、林维喜案负责审理的外国官员是 (2.00 分)? ? ? ?A.利玛窦 B.马可波罗 C.义律 D.汤姆4、中华民族从人类学上有三大印记,哪一项不属于这三大印记? (2.00 分)? ? ? ?A.铲形门齿 B.青斑 C.内訾褶 D.甲骨文5、什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2.00 分)?A.民族观念

? ? ?B.民族素质 C.民族情结 D.思维方式6、精神文化认同的作用有 (2.00 分)? ? ? ?A.民族认同 B.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C.民族成员的团结 D.都有7、爱国主义的类型有几种 (2.00 分)? ? ? ?A.1 B.2 C.3 D.48、哪一项不是从比较研究的视角来看民族精神的? (2.00 分)? ? ? ?A.比较历史渊源 B.比较地理位置 C.生存论的基础 D.历史的转折点正确答案: B 、9、《日知录》是谁写的 (2.00 分)? ? ? ?A.顾炎武 B.李贽 C.朱熹 D.王阳明10、哪一项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2.00 分)

? ? ? ?A.义利观念 B.经济制度 C.爱国主义 D.思维方式11、《离骚》是谁写的 (2.00 分)? ? ? ?A.屈原 B.顾炎武 C.东林党人 D.文天祥12、“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是《围城》中的话,这部书的主人公是谁 (2.00 分)? ? ? ?A.钱钟书 B.杨绛 C.陈道明 D.方鸿渐13、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国家什么的让渡 (2.00 分)? ? ? ?A.领土 B.领海 C.领空 D.主权14、哪一项的文化特色很鲜明,有谋求政治独立的倾向? (2.00 分)? ? ? ?A.藏族 B.傣族 C.回族 D.蒙古族

15、以下关于市场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2.00 分)? ? ? ?A.市场经济是一种诚信经济。 B.市场经济是一种规范经济。 C.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16、哪一项是我们的一个近邻,跟中国有着割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2.00 分)? ? ? ?A.朝鲜 B.俄罗斯 C.日本 D.韩国正确答案: B 、17、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2.00 分)? ? ? ?A.政府诚信与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是紧密联系的。 B.政府诚信意味着政府须对公众怀有善良的动机。 C.政府诚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特有的品质。 D.政府诚信意味着政府对公众有忠诚之行动。18、《羞耻心的文化史》这本书的作者是? (2.00 分)? ? ? ?A.施赖贝尔 B.赫尔德尔 C.伯恩施坦 D.马尔库塞19、中华民族的结构是什么 (2.00 分)? ? ?A.多元多体 B.一元多体 C.多元一体

?D.一元多体20、哪一项不是爱国主义最明显的表现? (2.00 分)? ? ? ?A.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 B.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 C.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D.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21、民族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2.00 分)? ? ? ?A.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目标 D.共同心理22、西方现代化全部思想精髓是什么 (2.00 分)? ? ?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文艺复兴 D.宗教改革23、东德和西德统一或合并以后,实际上是? (2.00 分)? ? ? ?A.对东德和西德都很支持 B.西德被东德合并 C.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D.资本主义阵营解体24、以下哪项影响了俄罗斯精神的生成? (2.00 分)? ? ?A.东正教 B.君主专制 C.人民性

篇三:中华民族精神试卷题目及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试卷题目及答案

1、近代以来,越南曾是()的殖民地。

A.西班牙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2、“民族问题没小事的”,要树立正确的(),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A.民族观

B.世界观

C.价值观

D.人生观

3、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存在()年:

A.近万年

B.近千年

C.近百年

D.近十年

4、《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作者是:()

A.胡适

B.严复

C.唐德刚

D.胡绳

5、关于信仰,不正确的是:()

A.人生的精神支柱

B.具有净化灵魂的功能

C.封建迷信

D.人们逃避烦乱、嘈杂动荡的世界的避难所

6、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道德

B.爱国主义

C.文化

D.情感

7、爱国主义更多表现为()情结:

A.文化

B.道德

C.思想

D.政治

8、“惟公乃有以存私,惟义乃可以存利,未有不自损而损人者,亦未有徒益人而无益于已者”是()的话:

A.梁启超

B.孙中山

C.薛福成

D.严复

9、秦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阶段:

A.形成

B.定型

C.开拓

D.锤炼

10、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的特性,不包括:()

A.民主性

B.君主专制

C.东正教

D.人民性

11、“妇女地位的高低是判断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说的: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12、《东西方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梁漱溟

D.季羡林

13、彼得大帝时,建立首都()。

A.莫斯科

B.彼得堡

C.赤塔市

D.圣彼得堡

14、 2009年,长江大学学生群体救人事件,体现了生命的()价值。

A.劳动

B.创造

C.贡献

D.超越

正确答案:D、 超越

15、二十世纪世界走向全球化的四个阶段,错误的是:()

A.两次世界大战

B.两大阵营划分

C.冷战

D.三个世界的划分

16、“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说的:

A.孔子

B.孟子

C.范仲淹

D.顾炎武

17、科学理性是在中国()时确立的。

A.新文化运动

B.民国

C.五四

D.中国成立后

18、胡林翼是死于:()

筑牢中华民族精神支柱

A.抑郁 B.被吓

C.病

D.忧虑

19、“三武灭佛”,这三武不包括:()

A.北魏太武帝

B.晋武帝

C.北周武帝

D.唐武帝

20、()认为,中国培养不出创新人才是因为中国没有核心竞争力。

A.李四光

B.钱玄同

C.李肇星

D.钱学森

判断题(40分)

1、民族意识的发展是一个从自觉到自在的过程。

2、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规则。

3、传统的中国也存在“民族”的区别。

4、五四时期,大多数中国学者认同中国人种西来说。

5、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其中东方的称戎,西方的称夷。

6、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最基本最根本要素。

7、在中国,爱国主义等于爱族主义。

篇四:价值观开题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篇五:中华民族精神论文

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之作用

张财源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号:u201211171。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没有了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字:弘扬民族精神;综合国力;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蕴含着民族的理想和信念,体现着民族的思想道德观念及其行为准则,是统一思想、规范行动、保持团结稳定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和信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观念及其行为准则。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一、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树立民族形象,保持全体人民昂扬向上精神状态的需要

民族精神,关乎民族的兴衰成败。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正如梁启超所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

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想象一个精神衰落的民族会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不能想象一个不能构成自己核心精神内核的民族会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民族。

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陷入屈辱的深渊,大大打击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而没有文化自信,就不会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此时中国的进步思想家在救亡图存、救亡图强的意识支配下,从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的角度,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精神与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的关系。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并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通过弘扬民族精神,从根本上改造了国民性,使广大人民有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出出色的公民品格,从而树立起良好的民族形象,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一个被人尊重的民族。

民主党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弘扬民族精神,使民主党派成员有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展示了民主党派良好的形象,使得民主党派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当前和今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我们还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严重压力,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加紧推行西化、分化图谋的严峻挑战,面临改革发展新的难题不断增多的风险,等等。就民主党派而言,除了面临上述的挑战,还迫切需要对广大成员进行思想引导,以完成政治交接的重任,这都需要通过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导帮助人们筑牢精神支柱,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

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振奋起整个民族的创造热情,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去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战胜困难,排除风险,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弘扬民族精神,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外交、资源、凝聚力等要素有机关联、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以往人们多关注的是硬国力的竞争,往往忽视了以文化力为焦点的软国力竞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它作为统一人们思想、规范人们行动、保持国家团结稳定的强大力量,是重要的软实力。民族精神可以凭借其自身的先进性和影响力与经济、科技实力融合在一起显示国力的强大,影响国家的发展。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有名的“国力方程”,主张一个国家的国力有基本实体、经济和军事能力、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国民意志等五个主要因素,其中体现软国力的两个指标是国家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意志,而这两个指标反映的正是文化力。国家战略目标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而政府领导层的水平及效率的高低、民众对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关心程度等因素都是实现目标的国民意志的体现。

那么,国民意志的调动和统一靠什么?民族精神是重要的纽带,它可以充分调动和统一国民意志,使固有或潜在的硬实力发挥出更大的效用,这也就是软国

力的巨大能动作用。可以预言,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民族精神等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关于世界范围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世界发展的重点由原来追求政治自由,转移到追求经济增长,继而转移到追求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最终会转移到追求文化自主。文化已经走到了舞台的中央,影响着世界发展的进程和成果的分配。

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作为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作为民族文化对其全体成员的吸引力,作为统摄人心、团结民族成员的精神纽带,自然要以民族精神为依托。没有民族精神的存在,就没有真正的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通过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功能,共同调整着民族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缓解矛盾,化解冲突,保证整个中华民族凝聚为一个整体。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之所以能够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是缘于文化的功能。文化的主要功能是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通过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使民族全体成员凝聚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

社会整合是把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协调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亦称社会一体化。它是与社会解体、社会解组相对应的社会学范畴。社会整合的可能性在于人们共同的利益以及在广义上对人们发挥控制、制约作用的文化(包括制度、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规范)。这里我们以文化中的规范体系要素对社会整合的作用为例,探讨社会整合与凝聚力。一个民族的规范体系,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是民族共同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积淀下来的行之有效的行

为准则,主要有伦理道德规范、法律制度规范、风俗习惯规范。这些规范体系的作用在于,经过长期教化,它会逐步形成民族成员共同的思想和行为模式。这种思想和行为模式对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约束和调节,并在在整个民族的层面上形成民族凝聚力。

社会导向是包括民族精神、价值观等文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民族精神和价值观,是深藏于这个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和精髓,它引导本民族的成员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故土难离、乡土情结,安土重迁、寻根归宗等是这种情感的写照。它是数千年历史的积淀,是对悠久传统的传承,对民族成员特别是海外游子有特殊的情感维系功能。这种情感维系主要指游子热爱故土的情思以及对民族、对祖国的挚爱;中华一统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是统一的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基础;包容和整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性,使中华民族熔铸成为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中华文化所包含的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来源。

从文化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功能入手,我们揭开了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关系之谜。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使全体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发自内心的礼敬之情和自豪感,从而增强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弘扬民族精神,可以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中华民族成员之间的聚合力,从而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新民说》, 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7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2页。

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