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单元作文 > 教育资讯

诉衷情吴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3:54:45 单元作文
诉衷情吴激单元作文

篇一:2015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高效精练 (2)语知语用即时练+诗歌鉴赏

专项突破三 诗歌鉴赏(语知语用即时练+诗歌鉴赏)

一、 语知语用即时练

1.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 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数千名来自祖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商________。

(2)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素,都是我们人类生长发育与健康所________的。

(3) 湖南省醴陵市一花炮厂9月22日15时许发生爆炸事故,________记者发稿时,已造成13人死亡、33人受伤、1人失联,受伤人员已全部送往医院救治。

A. 国事 必须 截至 B. 国是 必需 截至

C. 国是 必需 截止 D. 国事 必须 截止

【答案】 B

【解析】 “国事”指国家的政事;“国是”的“是”为法则的意思,“国是”指国家大事、治国大计,而不是一般的事情。必须:副词,有强调语气,多作状语。“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必”,后面一般跟动词。“必需”为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

2. 下列诗句与“雨昏青草湖边过”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 薄罗轻剪越溪纹 B. 山家烟火春日晴

C. 花落黄陵庙里啼 D. 饮马长城窟更寒

【答案】 C

【解析】 关键在“湖边过”,是地点状语加动词,只有C项对的准确。

3.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 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 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 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 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 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A. ④①⑤⑥②③ B. ④⑤②③①⑥

C. ③②④⑤⑥① D. ③②⑥④①⑤

【答案】 D

【解析】 ③是结论,②是对这一结论成立的原因分析。所以③②是连接在一起的。④和①之间用“更”构成递进,所以④①必然相连。这样就可以通过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了。这六句话是环环相扣的,难度不大。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B. 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 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说教的现象。

D. 批评学生首先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否则批评过头或无端发泄愤怒,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或偶有小错的人受到伤害。

【答案】 C

【解析】 A项“阐明”和“张扬”搭配不当。B项偷换主语,在“成为”前加上“使之”。D项句式杂糅,删去“对”将“造成”改为“使”或把“受到”改成“的”。

5.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喇叭里传出了电工收电费的通知:各位村民注意了,明天交电费,晚上六点以前要是交不清,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B. “这算得了什么,以后要是再有困难,可以继续到府上来找我。”孙大款慷慨地说。

C. 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

D. 小赵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大爷,您那黄瓜多少人民币1千克?”

【答案】 C

【解析】 A项用语不礼貌。B项“府上”称对方的家或老家。D项用语没有注意对象。

6.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评论三国人物时说,曹操是“可爱的奸雄”。请以“可爱的奸雄”为中心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用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答案】 (示例)他是一代英豪,却又被人称之为奸雄,说他像狐狸一样狡猾、奸诈。他是一只雄狮,却又被人称之为驯兽,说他像小白兔一样温顺可爱,他为了迎回被自己骂回娘家的丁夫人,亲自上门,又是笑脸又是好话。曹操真是一个可爱的奸雄,他的人生充满着传奇色彩。

二、 诗歌鉴赏

7. 阅读下面这首金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 衷 情

吴 激*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注】*吴激,原为宋人,于宋徽宗宣和年间使金,被强留下来,一直未能返宋。此词写于其即将回中原之时。

(1) 词的上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 简析词的下阕“忆当年”一句的妙处。

【答案】 (1) 表现了词人久居异乡,归心似箭的心情。先写“我”客居“茅店”,因“夜寒”而“不成眠”,于是扬鞭催马早行,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归心似箭的心情。“催上渡头船”中的一个“催”字,既是“黄花细雨”催“我”快上渡船,也是“催”马快上渡船,渡船快开,早日回家。作者通过“不成眠”“吟鞭”“催”等一系列细节的生动描写,共同凸现出其久居异乡,归心似箭的心情。

(2) “忆当年”三字,把“我”从眼前的美景引发到了对当年的回忆当中去。对“当年”的回忆,自然是世事众多,其中是喜是悲,作者并没有明确点出,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意味深长而含蓄。无论“当年”是悲是喜,现在作者所要面对的都是回乡的轻松与愉悦。颇有“往事不回首”,只享受回家之乐的意味,让人产生众多感慨。

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1) 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生活情景?有着怎样的特点?

(2) 唐代诗人沈德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认同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 他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种树赏花,自得其乐。虽然有永州的司马官衔,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常常在自然的怀抱中独来独往,遇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不禁会放声歌唱。这是一种闲散、自然、安逸、宁静的隐居生活。

(2) 同意。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

9.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楚汉两城①

王 冕②

楚汉英雄今寂寞,两城相倚旧封疆。

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

岂是有为增感慨?便令无事亦凄凉。

徘徊望尽东南地,芦苇萧萧野水黄。

【注】① 楚汉两城:是项羽和刘邦对峙之地,在今河南荥泽县西南的广武山。东广武城为楚王所筑,西广武城为汉王所筑。② 王冕:元末诗人、画家,浙江绍兴人,终生未仕。本诗作于诗人北上游历途中。

(1) 请自选两个角度来赏析这首律诗的颔联。

(2) 诗歌的颈联和尾联抒发了哪些人的哪些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 (1) (示例)① 炼字:“酣”和“老”。“酣”,有浓、熟之意。秋天,叶子本来就已经红了,而落日的映照使得叶子的红色更浓、更深了。“老”,也是活用为使动,白杨本来是以高大挺拔著称,可在秋风中却显得无力、苍老了许多。两个形容词的使用极为精妙、生动。② 修辞:拟人(写对仗工整也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落日”“秋风”“红叶”“白杨”都具有了人的情态、精神,似乎在陪着诗人一起难过、悲伤。③ 表达技巧:渲染烘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荒台”“古墓”“落日”“秋风”“红叶”“白杨”共同组成了一幅秋日晚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渲染了一种萧瑟沧桑的氛围,烘托作者抚今追昔、怀古吊今的感慨。(任选两个角度即可)

(2) 面对这旧时干戈遍地,今日荒凉萧瑟的古战场,战败的楚王和取胜的汉王都被雨打风吹去,只留下两座空城相倚,不论是志在建功立业的有为者,还是无意功名的无事者都会生出岁月无情、功名成土的感慨和凄凉;作者心潮起伏,升起了对远在东南的故乡的思念,却只看到了萧萧的芦苇和黄浊的河水。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 算 子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权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1) 海棠的“百种千般巧”在上阕中是如何体现的?请进行简要赏析。

(2) 下阕通过“朝”与“暮”,“繁”与“少”的对比,强调了什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 “巧”在形色: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花朵固小,却猩红如染,鲜艳娇美;“片片”状花瓣之薄,“点点”言花朵之密。

(2) 下阕将“朝”与“暮”和“繁”与“少”对比,强调花事变化之大、受损之重,流露出词人对风雨无情吹打鲜花的惋惜与不满,暗喻词人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1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 兴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1) 两首诗都以溪居生活为题材,但主旨有异,请作简要分析。

(2) 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着怎样共同的特点。请你结合《溪居即事》,尝试着对“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诗句中“疑”“急”的妙用作简要赏析。

【答案】 (1) 《溪居即事》主要表现水乡的宁静优美、溪居生活闲适;《溪兴》主要表现随遇而安,独乐其乐的闲适心情和隐逸之乐,同时还有些孤寂。

(2) 平白、质朴。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小童那种好奇、兴奋、急切和好客的内心活动,描绘得惟妙惟肖,神态毕现。诗人以他那锐利的双眼,捕捉到了这一刹那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纯朴、天真好客的水乡农村儿童形象。

12.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苏李泣别图*

袁 凯

上林木落雁南飞,万里萧条使节归。

犹有交情两行泪,西风吹上汉臣衣。

【注】*史载,苏武刚被扣后,匈奴单于曾派李陵去劝降,被苏武断然拒绝。等苏武苦熬19年胜利归汉时,李陵又很羡慕,曾置酒相送,可见李陵的苦闷心情。

(1)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 这首题画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西风吹上汉臣衣”的“汉臣”一词能否换成“故人”“知己”?为什么?

【答案】 (1) 描绘了一幅秋来叶落、北雁南飞、一片萧条的塞北万里大漠图。

(2) 表达了作者对苏、李两位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和赞叹之情。

(3) (示例1)不能换。李陵是被迫投降匈奴的,他是“汉臣”,见苏武时也认为自己还是“汉臣”;苏武奉汉武帝命令出使匈奴,更是“汉臣”,决不妥协。这个词语一语双关,把苏、李的身份和他们的决心表露无遗。

(示例2)可以换。李陵投降后,汉武帝杀害了李氏家族,他迫不得已不能回归汉朝廷,身份不同了;此时的苏武才是“汉臣”,决不投降,所以用“故人”“知己”,在身份的表述和情感的表达上,比“汉臣”要好得多。

篇二: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 高效精炼(二)诗歌鉴赏

专项突破三 诗歌鉴赏(语知语用即时练+诗歌鉴赏)

高效精练(二)

一、 语知语用即时练

1.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 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数千名来自祖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商________。

(2)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素,都是我们人类生长发育与健康所________的。

(3) 湖南省醴陵市一花炮厂9月22日15时许发生爆炸事故,________记者发稿时,已造成13人死亡、33人受伤、1人失联,受伤人员已全部送往医院救治。

A. 国事 必须 截至 B. 国是 必需 截至

C. 国是 必需 截止 D. 国事 必须 截止

【答案】 B

【解析】 “国事”指国家的政事;“国是”的“是”为法则的意思,“国是”指国家大事、治国大计,而不是一般的事情。必须:副词,有强调语气,多作状语。“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必”,后面一般跟动词。“必需”为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

2. 下列诗句与“雨昏青草湖边过”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 薄罗轻剪越溪纹 B. 山家烟火春日晴

C. 花落黄陵庙里啼 D. 饮马长城窟更寒

【答案】 C

【解析】 关键在“湖边过”,是地点状语加动词,只有C项对的准确。

3.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 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 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 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 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 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A. ④①⑤⑥②③ B. ④⑤②③①⑥

C. ③②④⑤⑥① D. ③②⑥④①⑤

【答案】 D

【解析】 ③是结论,②是对这一结论成立的原因分析。所以③②是连接在一起的。④和①之间用“更”构成递进,所以④①必然相连。这样就可以通过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了。这六句话是环环相扣的,难度不大。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B. 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 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说教的现象。

D. 批评学生首先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否则批评过头或无端发泄愤怒,很可能造成对

毫不知情或偶有小错的人受到伤害。

【答案】 C

【解析】 A项“阐明”和“张扬”搭配不当。B项偷换主语,在“成为”前加上“使之”。D项句式杂糅,删去“对”将“造成”改为“使”或把“受到”改成“的”。

5.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喇叭里传出了电工收电费的通知:各位村民注意了,明天交电费,晚上六点以前要是交不清,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B. “这算得了什么,以后要是再有困难,可以继续到府上来找我。”孙大款慷慨地说。

C. 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

D. 小赵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大爷,您那黄瓜多少人民币1千克?”

【答案】 C

【解析】 A项用语不礼貌。B项“府上”称对方的家或老家。D项用语没有注意对象。

6.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评论三国人物时说,曹操是“可爱的奸雄”。请以“可爱的奸雄”为中心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用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答案】 (示例)他是一代英豪,却又被人称之为奸雄,说他像狐狸一样狡猾、奸诈。他是一只雄狮,却又被人称之为驯兽,说他像小白兔一样温顺可爱,他为了迎回被自己骂回娘家的丁夫人,亲自上门,又是笑脸又是好话。曹操真是一个可爱的奸雄,他的人生充满着传奇色彩。

二、 诗歌鉴赏

7. 阅读下面这首金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 衷 情

吴 激*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注】*吴激,原为宋人,于宋徽宗宣和年间使金,被强留下来,一直未能返宋。此词写于其即将回中原之时。

(1) 词的上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 简析词的下阕“忆当年”一句的妙处。

【答案】 (1) 表现了词人久居异乡,归心似箭的心情。先写“我”客居“茅店”,因“夜寒”而“不成眠”,于是扬鞭催马早行,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归心似箭的心情。“催上渡头船”中的一个“催”字,既是“黄花细雨”催“我”快上渡船,也是“催”马快上渡船,渡船快开,早日回家。作者通过“不成眠”“吟鞭”“催”等一系列细节的生动描写,共同凸现出其久居异乡,归心似箭的心情。

(2) “忆当年”三字,把“我”从眼前的美景引发到了对当年的回忆当中去。对“当年”的回忆,自然是世事众多,其中是喜是悲,作者并没有明确点出,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意味深长而含蓄。无论“当年”是悲是喜,现在作者所要面对的都是回乡的轻松与愉悦。颇有“往事不回首”,只享受回家之乐的意味,让人产生众多感慨。

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1) 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生活情景?有着怎样的特点?

(2) 唐代诗人沈德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认同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 他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种树赏花,自得其乐。虽然有永州的司马官衔,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常常在自然的怀抱中独来独往,遇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不禁会放声歌唱。这是一种闲散、自然、安逸、宁静的隐居生活。

(2) 同意。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

9.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楚汉两城

②王 冕

楚汉英雄今寂寞,两城相倚旧封疆。

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

岂是有为增感慨?便令无事亦凄凉。

徘徊望尽东南地,芦苇萧萧野水黄。

【注】① 楚汉两城:是项羽和刘邦对峙之地,在今河南荥泽县西南的广武山。东广武城为楚王所筑,西广武城为汉王所筑。② 王冕:元末诗人、画家,浙江绍兴人,终生未仕。本诗作于诗人北上游历途中。

(1) 请自选两个角度来赏析这首律诗的颔联。

(2) 诗歌的颈联和尾联抒发了哪些人的哪些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 (1) (示例)① 炼字:“酣”和“老”。“酣”,有浓、熟之意。秋天,叶子本来就已经红了,而落日的映照使得叶子的红色更浓、更深了。“老”,也是活用为使动,白杨本来是以高大挺拔著称,可在秋风中却显得无力、苍老了许多。两个形容词的使用极为精妙、生动。② 修辞:拟人(写对仗工整也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落日”“秋风”“红叶”“白杨”都具有了人的情态、精神,似乎在陪着诗人一起难过、悲伤。③ 表达技巧:渲染烘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荒台”“古墓”“落日”“秋风”“红叶”“白杨”共同组成了一幅秋日晚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渲染了一种萧瑟沧桑的氛围,烘托作者抚今追昔、怀古吊今的感慨。(任选两个角度即可)

(2) 面对这旧时干戈遍地,今日荒凉萧瑟的古战场,战败的楚王和取胜的汉王都被雨打风吹去,只留下两座空城相倚,不论是志在建功立业的有为者,还是无意功名的无事者都会生出岁月无情、功名成土的感慨和凄凉;作者心潮起伏,升起了对远在东南的故乡的思念,却只看到了萧萧的芦苇和黄浊的河水。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 算 子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权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1) 海棠的“百种千般巧”在上阕中是如何体现的?请进行简要赏析。

(2) 下阕通过“朝”与“暮”,“繁”与“少”的对比,强调了什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 “巧”在形色: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花朵固小,却猩红如染,鲜艳娇美;“片片”状花瓣之薄,“点点”言花朵之密。

(2) 下阕将“朝”与“暮”和“繁”与“少”对比,强调花事变化之大、受损之重,流露出词人对风雨无情吹打鲜花的惋惜与不满,暗喻词人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1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 兴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1) 两首诗都以溪居生活为题材,但主旨有异,请作简要分析。

(2) 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着怎样共同的特点。请你结合《溪居即事》,尝试着对“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诗句中“疑”“急”的妙用作简要赏析。

【答案】 (1) 《溪居即事》主要表现水乡的宁静优美、溪居生活闲适;《溪兴》主要表现随遇而安,独乐其乐的闲适心情和隐逸之乐,同时还有些孤寂。

(2) 平白、质朴。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小童那种好奇、兴奋、急切和好客的内心活动,描绘得惟妙惟肖,神态毕现。诗人以他那锐利的双眼,捕捉到了这一刹那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纯朴、天真好客的水乡农村儿童形象。

12.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苏李泣别图*

袁 凯

上林木落雁南飞,万里萧条使节归。

犹有交情两行泪,西风吹上汉臣衣。

【注】*史载,苏武刚被扣后,匈奴单于曾派李陵去劝降,被苏武断然拒绝。等苏武苦熬19年胜利归汉时,李陵又很羡慕,曾臵酒相送,可见李陵的苦闷心情。

(1)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 这首题画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西风吹上汉臣衣”的“汉臣”一词能否换成“故人”“知己”?为什么?

【答案】 (1) 描绘了一幅秋来叶落、北雁南飞、一片萧条的塞北万里大漠图。

(2) 表达了作者对苏、李两位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和赞叹之情。

(3) (示例1)不能换。李陵是被迫投降匈奴的,他是“汉臣”,见苏武时也认为自己还是“汉臣”;苏武奉汉武帝命令出使匈奴,更是“汉臣”,决不妥协。这个词语一语双关,把苏、李的身份和他们的决心表露无遗。

(示例2)可以换。李陵投降后,汉武帝杀害了李氏家族,他迫不得已不能回归汉朝廷,身份不同了;此时的苏武才是“汉臣”,决不投降,所以用“故人”“知己”,在身份的表述和情感的表达上,比“汉臣”要好得多。

篇三: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慰藉(jiè) 灰烬(jìn) 搭讪(shàn) 妄自菲薄(fēi) ....

B.戕(qiāng) 翘首(qiào) 扁(piān)舟 安土重迁(zhòng) ....

C.跬(kuí)步 摭(zhí)拾 抹煞(shā) 按捺不住(nà) ....

D.模样(mú) 啮(niè)噬 符箓(lù) 自艾自怜(yì

)....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

A.生活中遭受不如意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善于化解,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既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弃,要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

B.我多么的卑微呀!我多么的平庸呀!感谢落日,它让我看见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它把世间惊涛骇浪的一幕展示给我。 ....

C.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

更美丽得多?

D.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不过,这个悲剧的原因,是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造成的。

B.2013年国庆期间,为了确保将旅客送达目的地,扬州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的200多辆汽车、300多名工作人员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C.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

D.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4.请选出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擅长)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 ..

外与天际, 四望如一(交会)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横贯) ..

B.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主宰) 居是州,恒惴栗(常常)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更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没有) ..

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符合)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经过) ..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沿着) 术业有专攻(研究) ..

D.其隙也,则施施而行(公务之暇) 故为之文以志(表达志向)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面对

)5.下列各项中,对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 ④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⑦不拘于时 ⑧是岁,元和四年也 ⑨而今安在哉 ⑩客有吹洞箫者

A.①③/②④⑧/⑤⑦/⑥⑨⑩ B.①③/②⑧/④⑥⑩/⑤⑦/⑨

C.①④⑨/②③⑧/⑤⑦/⑥⑩ D.①④⑨/②⑧/③⑤⑦/

⑥⑩

6.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动心忍性③舞幽壑之潜蛟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侣鱼虾而友麋鹿 ⑥箕踞而遨 ⑦非能水也 ⑧吾从而师之

A.①⑦∕②③∕④⑥∕⑤⑧ B.①⑦∕②⑧∕③④∕⑤⑥

C.①⑧∕②③∕⑥⑦∕④⑤ D.①③∕②⑧∕④⑥∕⑤⑦

7.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问一灯大师李苦禅:“什么字最难写?”一灯大师回答说:“?一?字最难写”。郭兰英听后会心地笑了。请从两个不同角度理解“一”字,并说明难写的理由。(4分)

(1)

(2)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连处士墓表

欧阳修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

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处士,讳舜宾,字辅之。其先闽人。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少举《毛诗》,不中,而其父正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

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盗有窃其牛者,官为捕之甚急,盗穷,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尝以事之信阳,遇盗于西关。左右告以处士,盗曰:“此长者,不可犯也。”舍之而去。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

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处士生四子,曰庶、庠、庸、膺。其二子教以学者,后皆举进士及第。今庶为寿春令,庠为宜城令。

处士以天圣八年十二月某日卒,庆历二年某月日,葬于安陆蔽山之阳。自卒至今二十年,应山之长老识处士者,与其县人尝赖以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后生闻处士之风者,尚未远。使更三四世至于孙曾,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则惧应山之人不复能知处士之详也。乃表其墓,以告于后人。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述。 .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改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必以处士为法 法:标准,规范 .

B.卒而反葬应山 反:同“返”,返回 .

C.往省之,得疾而卒。 省:反省,省察 .

D.乃表其墓 表:作动词,树碑刻文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连处士可作世人表率的一组是 (3分)

①以一布衣终于家 ②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 ③因不复仕进 ④悉散以赒乡里 ⑤厚遗以遣之⑥为之罢市三日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连舜宾居住在应山县,一生都没有做官,然而当地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为人高尚,达到了“行之以躬,不言而信”的境界。

B.连舜宾参加科举考试而没有考上,再加上他的父亲有病在家,需要他在身边侍候,因此他就不再在仕途上进取。

C.欧阳修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舜宾的事迹会渐渐散失,应山的人不能够详细了解,因而写下这篇文章来告诉后人。

D.连舜宾曾于信阳办事,遇到了强盗,他的仆人告诉他强盗来了,但是强盗知道他的名声,因而并没有侵扰他。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3分)

(2)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4分)

(3)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3分)

【答案】

【解析】

【小题1

】参考译文:

篇四:2014石家庄二模

2014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风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

“家风”是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在传统中国,社会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往往依赖家庭教育。许多大的家族组织,承担着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

“家风”还是家族的共识性的道德观念。无锡《锦树堂钱氏宗谱》所记载钱氏《家训》,可以概括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在传统社会,家风往往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的具体展开,因族群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不同,侧重会略有不同,但无外乎是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劳节俭。

在每一个具体的家族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还是家族精神的体现,通过代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而践行和传承。有的历史人物,可能和这个家族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因为相同姓氏往往也被说成是本族的祖先。用祖先的荣耀和事迹,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凝聚家族成员,使他们对于姓氏家族本身产生认同。家风实际是一种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从家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具体现实,另一个宏观抽象,二者其实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正是有了家风这样的微观载体,宏观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变得具体而鲜活,也就更容易从精神层面的“深入”,到具体行动上的“浅出”。

现实中,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家庭、国家的统一。而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国人内心深处有着浓厚的家庭情结,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精忠报国等家风,更是一代代传承下来,深入到每个人的血脉当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可谓是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它有时候就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尽管它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却能通过言传和身教让每个人刻骨铭心。正因为家风让是每个人从小就不断触及的,因此,对一个人的影响就是整体和全方位的。

家风的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传统大家庭在现代社会的分崩离析,家风的传承也正面临诸多挑战。在社会加剧转型过程中,不仅传统大家族逐渐被小家庭取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离婚率上升、啃老等问题,也对家庭道德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将家风作为社会主流道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需要我们协调好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的关系,维护一个个社会细胞的和谐与安定。

无论现实多么复杂多变,人们的价值观如何变化,一个个家庭的家风的存在,仿佛就是一棵棵参天大树,屹立不动。它们从历史中成长起来,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让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启示。我们继承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厚家风,我们也要不断发扬民族的家国精神,让家风这一棵棵大树,最终成长汇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茂密

森林。

1.下列关于“家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社会教育不发达的传统中国,家风是人们所受的最基本、最经常的教育,是每个家庭成员受教育的起点,人的成长往往离不开它。

B.在家族成员受家族的约束层面,家风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划着每位家族成员的言行,承担着对本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

C.传统社会的家风是家族成员共识性的道德观念,往往是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展开,不外乎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劳节俭。

D.受中国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影响,“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精忠报国”等家风代代传承,已融入到了每个人的血脉。

2.下列对“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家风是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一宏观一微观,两者互为补充,各有侧重。

B.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载体,它使宏观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具体鲜活;通过这个载体,核心价值观更易实现“深入浅出”。

C.中国人有浓厚的家庭情结,家庭成员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从中受到家风无形力量的影响,这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能性。

D.要想让家风这一棵棵大树成长汇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茂密森林,我们既要继承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厚家风,又要不断发扬民族的家国精神。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传统大家庭被小家庭取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离婚率上升、啃老等问题日趋严重,家庭道德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家风的传承难以为继。

B.有的大家族,把和自己姓氏相同但并无直系血缘关系的杰出历史人物说成是自己家族的祖先,是为了提高本家族的社会地位,赢得社会的认同。

C.要让家风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大作用,将它作为社会主流道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就需要协调好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的关系。

D.家风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有强大的道德感召力,对个体的教育是持久而全方位的;离开了家风的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法践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帝崩,穆宗立,历两京左右通政。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召。十二年冬,居正已卒,吏部拟用左通政。帝雅重瑞名,畀以前职。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瑞年已七十二矣。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

瑞无子。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老仆艺蔬自给 艺:种植。

B.趣执之,无使得遁 趣:催促。

C.第朕非纣耳 第:只是

D.帝雅重瑞名,畀以前职 畀:授予。

5.以下句子中,都能表明海瑞为人刚正峭直的一组是

①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

②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③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

④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

⑤中外交荐,卒不召

⑥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不媚上官。代理南平教谕时,对前来视察的御史不跪拜;在淳安任上,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嚣张犯法,他断然予以处置,并上报总督。

B.海瑞直言敢谏。世宗不上朝听政,专意斋醮,群臣无人敢言,海瑞买好棺材,诀别妻儿,大胆上疏,世宗最终被感动,将他比作古时的比干。

C.海瑞官威远镇。巡抚应天十府时,下属官员摄于他的威势,那些有贪污劣迹的全都自动离职,那些有权势的将自家朱漆的大门涂成黑色。

D.海瑞仕途不顺。张居正掌权时,他曾不被赏识,尽管有内外朝臣的举荐,但最终也没被召用;皇帝多次想要重用他,也曾遭当政大臣暗中阻止。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2)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诉衷情

【金】吴激①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注】吴激,宋人,出使金国被扣,留仕于金多年。此词写于其归家途中。华颠:头发花白。

8.上阕中词人“不成眠”的原因是什么?与“残月照吟鞭”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5分)

9.“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一句,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李白《行路难》)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小人物

契诃夫

“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齐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

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桌子上,在涅维拉济莫夫写字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涅维拉济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诉衷情吴激)着熏黑的天花板。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起那只蟑螂了??

“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闷啊! 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他对涅维拉济莫夫小声。

涅维拉济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各处的教堂钟声齐呜,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人真多啊!”涅维拉齐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别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

“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统共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贪财!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辈子算完了!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上帝保佑,您也会升官晋级,日后坐上四轮马车的。”

“我?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我没有受过教育。”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

“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姓也糟透了:涅维拉济莫夫①!总而言之,伙

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

涅维拉济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钟声变得越来越响?? “要不要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济莫夫想。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他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

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囚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他想起了勋章,新皮靴、暖和的床铺和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他都没有??

“要不要去偷?”他又想,“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个美洲在什么地方!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

钟声停了。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齐莫夫的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济莫夫坐在自己桌前,陷入沉思。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迷途的蟑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 “告密怎么行!这种东西一写,日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

于是目光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怕惧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

“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螂身上,“真讨厌!”

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济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

涅维拉济莫夫这才感到略为轻松些。

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注]①在俄语中,这个姓与“衬裤”的发音相近。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小人物”为题,表现了这个九品文官社会地位的卑下,使这个形象具有了典型性,他的遭遇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的悲惨命运。

B.小说情节紧凑,所写事件是一个小公务员在复活节之夜,为了挣点小钱,辛辛苦苦替人值班,一边发牢骚,一边违心地给上司写节日贺信。

C.小说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沙皇统治时期,坏人官运亨通,小公务员整日辛劳却永无出头之日的社会现实,有力地鞭挞了俄国官场的黑暗。

D.“依旧是阴暗的四壁”等三句,连用三个“依旧”,突出了主人公的无奈:即使逃跑了,也照样摆脱不掉当前这种无望而又可怜的生活现状。

E.小说结构的特点是以人物对话贯穿全篇。对话揭示了涅维拉济莫夫替人值班的情节,描绘了形象,表现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性格特征。

(2)小说的主人公涅维拉济莫夫的个性特征是怎样的?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3)请指出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分别说出其表达作用。(6分)

(4)请结合文本,探究“蟑螂”在小说中的作用。(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传奇童星——秀兰·邓波儿

秀兰·邓波儿的一生堪称传奇,是一个80多年不老的神话。因为她,才使儿童演员真

篇五: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测验卷:诗歌阅读一(含解析)

诗歌阅读一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11分)

次韵东坡还自岭南①

李之仪②

凭陵岁月固难堪,食蘖多来味却甘。

时雨才闻遍中外,卧龙相继起东南。

天边鹤驾瞻仙袂,云里诗笺带海岚。

重见门生应不识,雪髯霜鬓两毵毵③。

注 ①苏轼因新旧党争被发配岭南,徽宗即位,他遇赦返京,作者在苏轼即将归来时作此诗。②李之仪:苏轼的门生,与苏轼感情深厚。③毵毵(sān sān):毛发、枝条等细长、散乱的样子。

(1)诗中的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诗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分)

2.阅读下面这首金词,完成题目。(11分)

诉衷情

吴 激①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②。

注 ①吴激:宋朝人,出使金国被扣,强留仕金多年。②华颠:头发花白。

(1)上阕中词人“不成眠”的原因是什么?与“残月照吟鞭”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5分)

(2)“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11分)

鲁山山行①

梅尧臣

适与野情②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 ①鲁山:一名露山,故城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近襄城县西南边境。仁宗康定元年(1040),梅尧臣知襄城县,作此诗。②野情: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

(1)“适与野情惬”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的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6分)

(2)诗歌以“云外一声鸡”收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11分)

唐多令

邓 剡注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 邓剡: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

(1)“飞透窗纱”中的“飞透”二字极具表现力,请做简要分析。(5分)

(2)下阕中的“雁”这一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分)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11分)

临江仙

晁冲之注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注 哲宗绍圣初,“二苏”及“四学士”相继被贬。晁冲之虽只是个承务郎的小官,也被当作旧党人物,被迫离京隐居河南具茨山。从此,当年的诗朋酒侣,天各一方,均遭困厄。

(1)试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词的上片。(5分)

(2)词人在梦中与友人相会,又为何要休问相思?请联系注释,结合“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做简要分析。(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11分)

儋 耳①

苏 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②万事灰。

注 ①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去世,徽宗继位,政局发生了有利于元祐党人的变化。六十五岁的苏轼奉诏由儋耳(今海南省儋州市)内迁。此诗即作于此时。

②一壑能专:语出《庄子·秋水》,后人以“专一丘之欢,擅一壑之美”表现隐逸思想。

(1)简要赏析这首诗的第二联。(5分)

(2)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11分)

少年游·早行

林 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词的题目为《少年游·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做具体说明。“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5分)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是如何表现这种心境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6分)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11分)

雨多极凉冷

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风。

木叶凉应脱,禾苗润必丰。

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

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

(1)首联中的“焉知”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态?请简要赏析。(5分)

(2)简要分析颈联和尾联的上句(“地偏山吐月”“鸡犬邻家外”)是怎样扣住“雨”来描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11分)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孟浩然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①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②。

注 ①定:究竟。②祓禊诗:疑指王羲之诸人的《兰亭集》诗。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春堤杨柳发”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

何作用?(6分)

(2)颔联与其前后的诗句有怎样的关联?请简要分析。(5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11分)

阮郎归·梅词

苏 轼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注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注 儿家:我家。

(1)上阕“堂前一树春”中的“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5分)

(2)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1.(1)苏东坡是一个乐观旷达、飘逸潇洒、年事已高的人。首联写东坡被贬岭南,身处逆境,生活艰辛却甘之如饴。颈联是作者想象中的东坡,衣袂飘飘,鹤驾清风,很是飘逸。尾联写东坡雪髯霜鬓,人已老矣。(总括2分,解说各1分)

[解析] 诗中东坡的形象主要从首、颈、尾联可以看出。首联写他虽遭受了流放险境之苦却能够“食蘖甘”,表现出东坡的达观精神;颈联写东坡归来的风采,鹤驾清风,衣袂飘飘,云里诗笺还带着海边潮湿的雾气,表现出他的洒脱飘逸;尾联写作者揣想东坡归来后不识门生,须发皆白,表明东坡年事已高。

(2)由悲伤转为欣喜,又由喜悦回归悲伤。(概括情感2分)首联写作者为东坡先生遭遇党争打击、独自承受生活的艰辛而悲伤;颔联、颈联写诗人为老师能够等来皇帝的赦免、重新返京而无限欣喜,自己想早日见到他,内心充满渴望;尾联写诗人为时光飞逝,岁月无情,师生都已老迈,而感慨万千。(结合诗句分析4分)

[解析] 作者情感的变化主要是由悲转喜,然后又由喜回归悲。作者先是为苏轼的流放遭遇以及苦难生活而悲伤,接着中间两联为老师被赦免回归京城而欣喜若狂,最后又为彼此皆已衰老,老师可能已不认识自己而悲伤。

[读懂诗歌] 被逼压的岁月固然是不好度过的,吃了很多黄蘖后,反而觉得它的味道很甘甜。(写出了他在被贬岭南的逆境中安之若素、甘之如饴的精神)皇帝的雨露恩泽遍及朝廷内外,很多有政略才能的人,相继在岭南得到重用。(徽宗即位,例行大赦,这时向太后处分军国事,打击变法派,原来被变法派流放到岭外的元祐党人纷纷量移)鹤驾清风,衣袂飘飘,云里诗笺还带着海边潮湿的雾气。(借卧龙腾起之势,描写苏轼归来的风采)你归来后重见门生我时,应该不认识我了,因为我们两个人须发皆白。

2.(1)不成眠的原因:①夜寒;(1分)②思乡心切;(1分)③行至途中的兴奋与激动。(1分)词人因为夜不能寐,所以索性早起,(1分)在残月之下赶路,并且低吟。(1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词人夜不能寐的原因有客观上的天气寒冷,有主观上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急于上路的兴奋与激动。“残月照吟鞭”是指词人在月夜中早起赶路,并且低吟。这是词人夜不能寐而产生的结果。

(2)①描写了词人想象中他到家以后,孩子们牵着他的衣襟,笑他头发已白的温馨欢乐的场景。(3分)②通过想象(或“侧面描写”“从对面落笔”等)写回家后的温馨欢乐,具体而真切地表达出词人归家时内心的兴奋与喜悦之情。但这一想象中的场景只能给词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忧伤。(3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 此句描写的是词人到家后,小孩牵着他的衣襟,笑他年老发白的场景。这是词人的想象,作答时应结合注释。

[读懂诗歌] 在萧瑟的凉秋深夜,我独自歇宿于荒郊的茅店,因久别将归而一时难以入眠,一钩残月照着半夜起程赶路的游子。细雨霏霏,秋菊盛开,都在催促我快快登上渡船。秋高气爽,水边的鸥鸟像雪一样白,水天相接。我回忆起当年的往事。我想,到家后应该是小孩拉着我的衣服,笑话我头发花白。

3.(1)恰好满足了我热爱山野风光的情怀。(2分,意思对即可)“适与野情惬”体现在:峰峦起伏变化;山间小路幽静,使人迷乱。秋霜叶落,熊爬上树;(2分)山林空旷,野鹿在溪边饮水。野趣盎然,使诗人陶醉。(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适与野情惬”是说诗人看到了山野的迷人风光,自己心满意足。这种“惬意”体现在:第二句和颔联,山峰高低起伏,山间幽静的小路使人迷乱;颈联,霜落了下来,树林中变得空旷,隐隐约约好像看见熊在上树,鹿在喝水。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读者身临其境。

(2)以动(声)衬静,引发联想和想象:一声鸡鸣打破了山野的静寂,使人联想到山野里的人家;(2分,意思对即可)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喜悦心情,与诗歌的首句照应,余味无穷。

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