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童年乡下黄昏阅读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5:26:40 字数作文
童年乡下黄昏阅读答案字数作文

篇一:现代文阅读(答案版)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3题。(14分)

爱的移位

孙道荣

①每晚,儿子都要回家,看望独居的老父亲。

②回到家,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儿子弯腰检查,发现藤椅一条腿上的藤条松了。这把藤椅是老父亲最喜欢坐的椅子,也是他最珍爱的椅子,他坐上面

读读报纸,坐上面看看电视,坐上面打个盹,坐上面发下呆,坐上面思念母亲……在儿子的

印象中,老父亲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是在藤椅上度过的。藤椅陪伴了他二三十年,也许更久,

现在它有点松了。儿子赶紧找来工具,先用铁丝将藤椅的腿绑牢,然后,用旧衣裳撕成的布

条,一层一层细心地缠起来,这样,藤椅就既结实,又不会伤着老父亲了。

③ 若干年前,年轻而勤劳的父亲总是自己动手,用木头做了几把轻便的桌椅,专门给儿

子用。年幼的儿子很调皮,任何东西都会成为他的玩具,小椅子也不例外。害怕椅子太重,

砸伤了孩子的脚,所以,年轻的父亲特地找来质地最轻的梧桐木,做成了几把椅子和一张小

桌子,并且耐心地将每一个角,都磨圆,这样,即使孩子碰着了,也不至于弄伤他。

④儿子走进书房。老父亲一辈子爱书,一堵墙都是书架,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老父

亲现在还经常找几本出来读读。儿子和往常一样再次帮老父亲整理、清理了书架,将老父亲

常翻的一些书,移到书架的下层,这样,父亲拿起来方便,就不用自己登高去翻找了,可是

倔强的老父亲,有时还是会偷偷地站在凳子上,去找一些上层的书,这让儿子非常担心,他

几次“严厉”地“警告”老父亲,若是再站凳子的话,他就将书架上面几层给封死,以杜绝

危险的发生。

⑤若干年前,儿子从蹒跚学步,到自如地奔跑跳跃,正一天天长大。但是,这个调皮的

男孩,也因此造成了一次次险情。好奇心使他什么东西都要看一看,什么东西都要摸一摸,

什么东西都想玩一玩。为了不伤到他,年轻的父亲只能将家里一些易碎和危险的东西,往高

处藏:放在茶几上的玻璃杯,都移到了柜子上;摆在桌上的花瓶,挪到了橱顶上;放在地上

的开水瓶,都藏在了厨房平台的最里层。可是,这一切反而更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他趴在

桌子或柜子沿上,踮起脚尖,再踮起脚尖,然后,伸手去探,去摸,去捞,去勾……“啪!”

一个玻璃杯碎了。年轻的父亲看到孩子的模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佯装“严厉”地“警告”

他,再这样小心揍屁股。而他从没有因此打过孩子,他怎么能够阻止一颗向往、好奇、长大

的心呢?

⑥将家里认真检查了一遍之后,儿子来到客厅,在沙发上坐了下来。老父亲正在看一部

重播的古装历史剧,他对这种古装戏其实没什么兴趣,但他还是和平日一样陪老父亲看上一

集。

⑦若干年前,儿子上中学了,学业越来越紧张,应试、升学,将儿子和全家人的弦,都

绷得紧紧的,特别是高考之前那段时间,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人

到中年的父亲和母亲,在家里走路,都是踮着脚尖的,生怕轻微的响动,影响了紧张复习的

孩子,他们用这种无声陪伴着儿子。一次,儿子惊讶地发现,家里的电视机很久都没有打开

过了,他问父亲,你们怎么不看电视了啊?父亲不屑一顾地说,电视节目越来越粗糙,越来

越难看,看可就生气,不如不看。儿子信以为真。直到他高考结束那天,家里的电视机,和

着父母的笑声,一起重新响了起来。

⑧夜慢慢深了。儿子将老父亲搀扶上床,然后,告别老父亲,轻轻带上门,回自己的家

去了。

⑨若干年前,每个寒冷的冬夜,父亲 。儿子翻了个身,又沉入甜甜的暖暖的梦乡。他不知道这一切。

(选自2011年1月30日《南方日报》,有删改)

19.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3分)

20.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1)句子的加点词好在哪里?(2分)

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 ....

(2)结合语境,赏析句子。(2分)

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

21.作者插叙了若干年前的几件事情有何作用?(2分)

22. 阅读左边漫画,根据文章内容发挥你的想象,将文章最后一节补写完整。(2分)

▲ 。

儿子翻了个身,又沉入甜甜的暖暖的梦乡。他不知道这一

切。

2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文章第①节中“独居的老父亲”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B.文章两次出现“‘严厉’地‘警告’”,前后呼应,但语气和情感上都有所不同:前者

饱含烦躁和担心,后者饱含命令和赞美。

C.文章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D.本文和莫怀戚的《散步》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都以生活中的小事歌颂了人

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也向我们诠释了孝顺是一种爱,陪伴是一种爱。

19.(3分)帮父亲修藤椅 调皮 勤劳(“耐心”、“细心”、“疼爱儿子”等)(每处1分,

▲ 若干年前,每个寒冷的冬夜,父亲

意对即可)

20.(4分)(1)“摸摸”和“轻轻”两个词写出了我在检查藤椅时的细心、小心翼翼,表现

了对父亲的关爱。(2分,意对即可)(2)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沉闷的空气”比作“炸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考之前家里氛围的紧张。(2分,意对即可)

21.(2分)内容上,写出了父亲的身教带给儿子的影响,使文中父亲和儿子的人物形象更

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更深刻;结构上,避免了呆板直叙,使行文波澜起伏, 和文题“爱的移位”相呼应。(从“内容”或“结构”选取一点回答即可得分)

22.(2分)示例:父亲都来不及披起大衣,蹑手蹑脚走进儿子的房间,将儿子蹬开的被子

掖好。(续写内容要紧扣“盖被子“这一事件展开,想象要合理)

23.(3分)B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5分)

诵读叫醒太阳

①虽已不是莘莘学子,可每日清晨,仍爱好卷书诵读。当我耽于汉字的节奏与韵律,耽于文句的美妙与精彩,唇齿相扣,声音如青云出岫,一股清朗之气便油然而生,顿觉世间最大的享受莫过于此。

②当年爱上诵读只为父亲。

③那时父亲常常外出打工,总选择在清晨出发。他的清晨是勤勉的。父亲只喜欢好读书的孩子。他对我训诫很多,其中一句几乎是我和他之间永远不会停止的脉动:一日之计在于晨。父亲身体力行的结果,就是我天蒙蒙亮就卷书诵读。小河边,芦苇地,田埂上;从黎明读到太阳出来,从喑哑读到声音嘹亮,从迷糊读到神清气爽。清晨诵读是对父亲的礼赞,诵读让父亲安心地一次次出征。

④记得那回年根,天下大雪不能出门。我便站在西院廊檐下诵读。父亲一早起来扫雪,他扫了门前扫屋后,最后迟迟疑疑来到院子里。父亲悄无声息地扫着,一下一下,提着气儿,生怕动静大了干扰我读书。我只得用足力气,提高嗓门,以示我的投入和沉迷。尽管如此,父亲只扫到我身后五步远就停住了。直到我收起书回屋,他才接着去扫那堆雪。

⑤打那以后,每次晨读我都会想起那场雪,想起干活利落的父亲小心翼翼提着气儿扫雪的样子。我记得那个早晨,除了朗朗书声外,世界异样地寂静,父亲的脸上挂着稀有的笑意。

⑥初中以后,学习任务重了。诵读不仅在清晨进行,每天黄昏,或者星期天的下午,只要有空,我就会拿着书出去,到野地里,找一块无人的草坡,坐下来,静静地享受阅读。那时,我在那样的地方,读书之专注之投入——真的忘记了一切。一个下午背完一本书,手指在地上掘出一个深坑都不知道。

⑦一个午后,时间尚早,趁着父亲休息,我拿着课本悄悄去了河边,钻进了密不透风的芦苇丛,大声诵读起来。书越读越薄,我决心背下它。想不到父亲四处找我,他去了所有僻静的地方,我沉浸在诵读中,当然听不见他的呼唤。父亲越找越焦急,当他最后拨开重重的芦苇冲到我面前时,我由于太专心,竟吓得失声尖叫。父亲本想训斥我的话化成惊讶和静默。

⑧他不知道,找个僻静的地方高声诵读已经成了我学习的秘笈。不仅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甚至数学,我都用这样的方式诵读着。

⑨最难忘的是那个春夏之交的傍晚。当时正处于高考复习的紧张阶段。那天,在麦浪沙沙作响的原野深处,我埋下身子,朗声诵读。等我把带去的所有复习资料全部装进脑子,背得滚瓜烂熟,这才起身回去。

⑩黄昏走到了温柔的尽头,麦地均匀地呼吸着,麦浪不再起伏,好像大地和一切都作好了准备,迎接夜的来临。大自然吞吐着神秘而幽深的气息。我带着劳动者沉甸甸的疲惫与满足走在浅黄的麦地中间。蓦然回首,我看到无垠的淡黄色的麦田上方,天空呈现出纯净的橘红色,在这橘红色之中,正含着一枚浑圆、宁静、深红如浆果的夕阳。

?眨眼间,这幅画就消失了,世间恢复了常态,我已经迈着轻盈的步伐回到学校了。之于我,那枚浑圆的夕阳似乎是一个美丽而又笃定的句号,它给了我答案,安慰了茫然、刻苦又不安的18岁。那一刻,我似乎告别了所有的忐忑,完全有理由相信前途的美好和光明。

?诵读让我顺利地走进了大学,而且是父亲理想中的中文系,我终于可以一辈子朗读和研习心爱的语文了。

?未曾想父亲因为透支太多,竟匆匆离世。换他一生,赢来的这份幸福,怎能不小心享用?为此,我愿意永远是那个清晨出发,用诵读叫醒太阳的人。

(作者韩青辰,选文有删改)

14.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我”学生时代有关诵读的几件事,填写下表。(4分)

15.第②段作者说:“当年爱上诵读只为父亲。”这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作概括。(3分)

16.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画线句的含义。(2分)

为此,我愿意永远是那个清晨出发,用诵读叫醒太阳的人。

17.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3分)

天空呈现出纯净的橘红色,在这橘红色之中,正含着一枚浑圆、宁静、深红如浆果的夕阳。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从第①段可以看出,清晨诵读成了“我”的习惯,“我”在诵读中陶醉于优美的节奏与韵

律、美妙与精彩,把诵读当作莫大的精神享受。

B.第⑤段写“我”一直记得“父亲的脸上挂着稀有的笑意”,这写出父亲见“我”读书如此

投入和沉迷,内心感到十分欣慰。

C.第⑦段末尾写父亲的“惊讶和静默”。他惊讶的是“我”竟躲到芦苇丛中读书;他静默是

因为“我”听不见他的呼唤而十分恼怒以至无语。

D.第?段开头的“透支”一词,表明父亲为了家庭、为了“我”付出了过多的精力,这既体现了深厚的父爱,也包含着“我”的痛惜之情。

14.(4分)(1)那回年根的早晨(1分);(2)“我”沉浸在诵读中(1分),父亲焦急地寻找“我” (1分);(3)麦浪深处(1分)。

15.(3分)父亲只喜欢好读书的孩子;把清晨诵读当作对父亲的礼赞;让父亲安心地出征。(每点1分,意近即可)

16.(2分)为了不辜负父爱,“我”希望一直具有父亲勤勉的精神,沉浸在诵读中,赢得“前

途的美好和光明”。

17.(3分)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表现了黄昏时天空纯净的橘红与夕阳的深

红相映的美丽景象(1分),表达了“我”陶醉于美景中而又满怀收获的喜悦之情(满足而又笃定的心境)(1分)。

18.(3分)C

三、阅读散文,回答问题。(13分)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①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似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②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样的辛苦在呵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③“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拨破浮萍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④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⑤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

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

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⑥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

⑦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⑧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⑨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⑩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莲田逡巡,看他走在占地一甲的莲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

篇二:散文阅读答案

中考散文专项训练答案

(一)18.【答案】(4分)(1)活着,为了行走。行走,为了寻找。寻找,就是快乐(2分) (2)内心的行走(2分)

19.【答案】:(3分)环境描写 渲染了夏日正午天气异常干燥闷热的特点,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答出“环境描写”1分,作用2分)

20.【答案】:(6分)(1)因为“他”和“我”都是行者,“他”是身体的行走,“我”是内心的行走。我们有相同的追求,心心相通,所以感觉“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个朋友”(3分,意近即可)

(2)“他”所拍的照片景物特征鲜明,融入了强烈的感情,展示了高超的摄影水平。(3分,“特征”、“感情”、“水平”各1分,意近即可)

21.【答案】(4分)他酷爱旅行、谦恭有礼、追求执着、生活简单而快乐。(答出其中3点即可)

(二)16.【答案】: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

上--村庄在田野尽头。

17.【答案】: 答案:“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的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19.【 答案】:修辞手法:比喻; 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

以及童年的欢愉。

评分:共3分。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三)24.【答案】:(2分)国传统文化,思乡情结在人们心根深蒂固。(须扣住“思乡情浓”含义,1分) 引出下文。(1分)

25.【答案】:(2分)家乡的山水草木 (1分) 邻里乡亲的友情 (1分)

26.【答案】:(2分)(1)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1分)

(2)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1分,如再答上“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也可)

27.【答案】:(2分)这句话用比喻、排比的修辞。(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游子们孤独无依的境况,从而突出他们对故乡的眷恋之情。(1分)

28.【答案】:(2分)为了强化这种情感的永恒、深刻、不易化解的特点。(言之有理即可)

29. 【答案】:(3分)舍小家为大家,情系大爱,支持国家建设,具有朴素的爱国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四)20.【答案】:本意指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文中指青涩、强说愁的青少年。

21.【答案】:甜:童年,酸:青少年,苦:成年。 甜味里记忆幸福满足,在酸味里学习失

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

22.【答案】:一是体验各种生命的滋味,一是“我”的成长历程。

23.【答案】:用问句更能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对母亲艰辛一生的感叹,引起下文对人生的感悟。

24.【答案】:生活平平淡淡才恒久;生命平平安安才是真,从母亲身上得到的人生启迪是恒久的。

(五)15.【答案】:木瓜树生存环境的变化在水沟里,木瓜树依靠烂泥和污水生活;在花园里,木瓜树拥有向阳的角落和营业处阳明山的有机土,与茶花和杜鹃花为伴。(2分)

木瓜树的命运的变化在水沟里,木瓜树长得翠绿而挺拔;在花园里,木瓜树去完地枯萎了。(2分)

作者对木瓜树态度的变化惊奇→同情→怅然→疑惑。(2分)

16.【答案】:“弓曲”一词通过描写吸毒者的形态,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他们颓废的生活状态。(2分)“迷离”一词通过描写吸毒者的眼神,刻画出了他们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和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精神状态。(2分)

17.【答案】:恐惧提升的人心没有目标,摆脱不了各种物质的诱惑和恶习的困扰,精神甘于堕落,放弃了心灵之路,不期待光明的未。(2分)

18.【答案】:要点(1)要对立美好的理想,追求真善美的生活,相信自己有一天一定可以实现理想。(2)万一理想实现不了,至少要保持一颗追求上进的心,不能自暴自弃。

(六)8.【答案】:(1)鹅毛大雪:隆重热烈;中庸的雪:简朴冷清(悄无声息/平易近人)。

(2)普通的雪是大家熟悉的,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有亲切感。通过对比,可以使读者对“中庸的雪”有更深切的认识。

9.【答案】:A、中庸的雪的到来简朴冷清,或者说悄无声息,是有着微服私访的味道。

B、带着来历,各怀心事,自成一体。它们是衣食无忧的倏然。

C、任凭行驶的车再怎么鸣笛也不会分神,雪们心无旁骛。

D、隐匿于树中,外界的干扰都是没有光彩、没有意义的。只有当车经过时,才发觉枝桠间挂着一团团的雪,像鸟一样优雅地栖卧着。

E、既不会让你自惭形秽也不会让你居高临下,更不会为与它的邂逅而感到突兀。 F、他淡若春风,有时你会想起他,有时又把他忘得一干二净。

G、它的不彻底的白意味隽永,心里那份纯真的梦幻是永不消逝,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性的一种关爱,入微到每一个细节,但却做得含而不露。

10.【答案】:运用了排比、拟人修辞手法。

排比:用排比写雪景,将雪的形态描写得细致入微,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中庸的雪衣食无忧、心无旁骛的特点,把雪活了,使文章更生动,中庸的雪的特点更突出。

11.【答案】:例:这种雪是悄无声息的,最适合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篇三:静安2014年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上海市静安区2014年中考一模(即

期末)语文试题

(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阅 读(90分) 文言文(42分) 默写(18分)

道狭草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衷情》)

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书有感》)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孟论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辛弃疾被称作“词坛飞将军”,这一称谓既

生命中曾有过的________的经历。(2分) 8、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醉”和“看”传递出词人有志难伸的苦闷。 B、“八百里”可指牛,也可用以形容连营之广。 C、“马作的卢”两句实写词人英姿飒爽的形象。 D、“可怜”句将全词一下子拉回悲凉的现实中。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9、姚鼐,____代文学家。泰山,即_______(姓名)在《望岳》中吟咏的“岱宗”。(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登泰山可以从中谷起步,也可以沿东谷进入。

B、作者所经过的天门并非古人口中所称的天门。 C、登山时沿途风雪交加,石阶滑湿,非常艰险。 D、作者大致是在黄昏时分终于攀上了泰山之巅。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东坡尝谓钱穆父曰:“寻常往来,心知称家有无①;草草相聚,不必过为具②。”穆父一日折简③,召坡食皛饭。及至,乃设饭一杯,萝卜一楪,白汤一盏而已。盖以三白为皛也。后数日,坡复召穆父食毳饭,穆父意坡必有毛物相报。比至,日晏④

并不设食,穆父馁甚,坡曰:“萝卜汤饭俱毛⑤

也。”穆父叹曰:“子瞻可谓善戏谑者也!” (节选自《高斋漫录》) 【注释】

①称家有无,根据家中财力行事。 ②具,引申为筵席、酒食。 ③折简,写信。 ④晏,晚、迟 ⑤毛,无。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比.至( ) (2)子瞻可谓善.

戏谑者也( ) 13、下列对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间很晚了还没有吃过东西,钱穆父非常饥饿。

B、时间很晚了还没有吃过东西,钱穆父非常生气。

C、时间很晚了还没有摆出食物,钱穆父非常饥饿。

D、时间很晚了还没有摆出食物,钱穆父非常生气。 14、钱穆父信中的“皛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东坡对“毳饭”的解释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5、从穆父召食皛饭和东坡食毳饭两件事中可见这两人都是____________的人。(2分) 现代文(48分) 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 中国大米(有改动) 石毅 ①一般来说市面上所售的国产大米大体分为粳米和籼米,由于粳米多产自北方,而籼米所出南方,所以人们一般简单地以南方米和北方米概括之。 ②聂凤乔所著的《中国烹饪原料大典》上提供了最基本的判别原则:粳米粒型短而宽厚,一般呈椭圆形,腹白(大米腹部不透明的白斑)、心白(白斑在米粒的中心部分则被称为心白)较小,色泽蜡白有光泽,透明或半透明;而籼米呈长椭圆形,腹白较大,色泽灰白无光,呈半透明状。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粳米口味好于籼米,我国最好的大米产区一般都在东北三省,蒸煮出来食味最佳,但籼米由于黏性较差,颗颗分明,南方的一些炒饭多用籼米来做。 ③若是按照大米的生长期长短,大米又可分为早稻、中稻、晚稻3类。早稻生长期80-120天,多在7月份收获,米粒腹白较多,米质蓬松;中稻生长期120-150天,多在初秋收获;晚稻生长期150-170天,多在11月份收获,米粒坚实,腹白少。通常说来,生长期越长,大米的食味越好。 ④中国在栽培水稻方面历史悠久,各地都有许多名优品种。天津出产的“小站米”洁白半透明,做饭柔软可口;江西南城的“麻姑米”,米色如银,形似珍珠,煮粥香甜黏稠;江苏的“薄稻”,米粒扁圆,质坚硬而淀粉含量高;江西万年的“贡

米”,体大粒长似梭,做饭松软香浓;四川宣汉

的“桃花米”,色白泛青,做饭晶莹光亮,香糯滑润;贵州榕江的“香禾”,煮饭熬粥溢香诱人,有“一地开花香满村,一家做饭香四邻”的说法。各地的大米品种不一而足,但必须承认,大米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很小,______是训练有素的美食家,____很难将它们区别开来。 ⑤除了产地、品种,市面上常见的大米根据加工程度还包括糙米、非抛光米、抛光米,后两者都属于精米,抛光米的加工程度又比非抛光米更高。 ⑥《中国烹饪原料大典》上载,稻米中大量的脂肪、维生素及部分矿物质主要分布于胚部和糊粉层内,粗纤维和矿物质主要分布于皮层,这些部分在研磨加工时多数或全部要碾去,所以除碳水化合物外,其他营养素几乎都随米加工精度的增高而相应减少,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说,

加工精度越高的米,营养价值越低。可是在市场

上,人们能买到的多是精米,尤其是精米中的抛光米。这又是为什么呢?

⑦抛光的米外形好,吃着口感也好,消费者就认这个。非抛光的米颜色不透,很多消费者不知道,以为这是米不好。至于糙米,口味差,市场需求非常小。

⑧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许多企业不得不将大米抛光加工成极为精细的米,但这么做不仅是营养成分损失了,抛光中损失掉的部分也是对粮食的浪费。

16、文章第②段依次从形状、______、______、透明程度、________及________这六方面将粳米和籼米来进行了比较,其中前四点的作用是营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7、请在第④段横线处填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18、阅读⑤--⑦段:

(1)根据右图,请写出A、B、C高 对应的三种大米的名称(3分) (2)如果这三种大米都能在市场中 上买到,有没有一种食用方法能让人们既满足口感,又能摄入较低

高的营养?请概述你想到的方法并说说理由。(4分)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以下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粳米是北方的米,籼米是南方的米。 B、晚稻的食味通常要胜过早稻、中稻。 C、划分精米和糙米的标准时外形差异。 D、消费者的选择令企业蒙受很大损失。

20、这是一张市场上某品牌大米的营养成分表,请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分析一下精细加工对这款大米营养成分可能造成的影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6分) (1)是哪根筋搭错了呢?1990年,我26岁的那一年,突然迷上唱歌了。

(2)那年我所供职的学校突然搞了一次文艺会演。会演行将结束的时候,我的同事,女高音王学敏老师演唱了《美丽的西班牙女郎》。礼堂因为她的嗓音无缘无故地恢宏了,她无孔不入,到处都是她。我意外地发现人的嗓音居然可以拥有不可思议的马力。

(3)我蠢蠢欲动了。终于有那么一天,我推开了王学敏老师的琴房。我直接说出了我的心思,我想做她的学生。王学敏老师很吃惊。我至今还记

得王学敏老师的表情,那可是1990年,唱歌毫无“用处”,离“电视选秀”还有漫长的十五年呢。她问我“为什么”,她问我“有没有基础”。 (4)我没有“为什么”。如果一定要问为什么,我只能说,在二十岁之前,许多人都会经历四个梦:一是绘画的梦,你想画;一是歌唱的梦,你想唱;一是文学的梦,你想写;一是哲学的梦,你要想。这些梦会出现在不同的年龄段里,每一个段落

都很折磨人。我在童年时代特别梦想画画,因为实在没有条件,这个梦只能自生自灭;到了少年时代,我又渴望起音乐来了,可一个乡下孩子能向谁学呢?又到哪里学呢?然而,如果你的学习欲望过于亢奋,你会觉得你是盛夏里的狗舌头,活蹦乱跳,无滋无味,空空荡荡。

(5)王学敏老师还是收下了我,大约是碍于“同事的情面”。

(6)对初学者来说,声乐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打开”,它必须借助于腹式呼吸。说出来真是令人绝望,王老师告诉我,婴儿在嚎哭的时候用的都是腹式呼吸,狗在狂吠的时候也是这样。因为“说话”,人类的发音机制慢慢地改变了,胸腔呼吸畅通了,腹式呼吸却闭合了。所谓“打开”,就是回到人之初。一旦“打开”,不仅音色变得圆润,音量还可以变得嘹亮,只要趴在地上,完全有能力与狗对抗。我们身体的内部隐藏了多少好玩意,全让我们自己弄丢了。

(7)如果有人问我,你所做过的最为枯zào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我的回答无疑是练声。“练声”,听上去多么的优雅,可说白了,其实就是两件事:咪,还有嘛。你总共只有两个楼梯,沿着“咪”爬上去、爬下来,再沿着“嘛”爬上去、爬上来。咪——,嘛——;咪、咪、咪,嘛、嘛、嘛;咪~~嘛~~。我这是干什么呢?回想起来,我只能说,单纯的爱就是这样,投入,忘我,没有半点功利。 (8)王学敏老师煞费苦心了。她告诉我,“气”不能与喉管摩擦,必须自然而然地从喉管里“流淌”出来。她打开了热水瓶的塞子,她让我盯着瓶口的热气,看,天天盯着看。为了演示“把横膈膜拉上去”,她找来了一只碗,放在水里,再倒过来,让我拿着碗往上“拔”,往上“拔”的力量越大,往下“拽”的力量就一样大。是的,就单纯的理解而言,这些都好懂——这就构成了艺术内部最大的一个隐秘:在“知识”和“实践”之间,有一个神秘的距离。有时候,它天衣无缝;有时候呢,_________________。

(9)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一个人来到了足球场。它是幽静的,漆黑、空旷,在等着我。就在这样一个漆黑而又空旷的舞台上,每个星期我都要开三、四个演唱会。可那唱是断断续续的,每一个句子都要分成好几个段落,还重复,一重复就是几遍、十几遍。学生宿舍和教工宿舍离足球场不远,我想我的歌声是可以传递过去的,因为他们的声音也可以传递过来。传递过来的声音是这样

的:“他妈的,别唱了!”

(10)不远处的宿舍一定被我折磨惨了——谁也受不了一个疯子在深夜的骚扰。他们只是不知道,那个疯子就是我。 (11)事实上,我错了。他们知道。每个人都知道。一个年纪偏大的女生告诉我,大白天走路的时候你也会突然撂出一嗓子,谁不知道?就你自己不知道。很吓人的毕老师。我们都叫你“百灵鸟”呢。

(12)一年半之后,我离开了南京特殊师范学校,去了《南京日报》。我的演唱生涯到此结束。王老师知道,她不可能把我培养成毕学敏,但是,她说:“可惜,都上路了。”

(13)前些日子,一个学生给我打来电话,我正在看一档选秀节目,学生问:“如果你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你会不会去参加?”我说我会。学生很吃惊了,想不到他的“毕老师”也会这样“无聊”。这怎么就无聊的呢?不经历“难以自拔”的人永远也不能理解,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发出声音的。我喜爱那些参加选秀的年轻人,我从不怀疑一部分人的功利心,可我更没有怀疑过爱。年轻的生命自有她动人的情态,沉溺,旁若无人,一点也不绝望,却更像在绝望里孤独地挣扎。

(14)二十多年过去了,拳离了手,曲离了口,我.不再是一条狗了,我又“成人”了...............。我的生命就此失去了一个异己的、亲切的局面——那是我生命之树上曾经有过的枝丫,挺茂密的。王老师,

是我亲手把它锯了,那里至今都还有一个碗大的疤。 【注释】 ①毕飞宇,当代作家。作品有《青衣》、《玉米》、《推拿》等。

21、看汉字写拼音 亢______奋 看拼音写汉字 枯zào______(2分)

22、请阅读(1)—(4)段,写出促使“我”开始这段演唱生涯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文意,请在第(8)段划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比喻句。(3分)

24、“我”对唱歌的沉醉体现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请概括其中任意的三件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联系全文,从第(14)段划线句中不能..推断出的一项是( )(4分)

A、“我”觉得王老师会明白这种感受。 B、“我”内心对王老师怀着一份歉意。 C、“我”知道隐隐的疼痛会长期存在。 D、“我”认为放弃唱歌是完全错误的。

26、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狗”,比如第(14)段中写到“”,请联系全文中相关的内容,谈谈对

这句话的理解。(请写出两点)(80字左右)(8分)

第二部分 写 作(60分) 27、题目:缺失的一角

要求:①这份试卷中出现过的素材请不要使用。②字数600字左右。③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如与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静安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九年

级 语文答案2014.1

【文言文】 (一)默写 (18分)

1.夕露沾我衣 2.东边日出西边雨 3.匹马戍梁州 4.此日中流自在 5.思而不学则殆 6.向吾不为斯役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8题(4分) 7.豪放/豪迈/雄壮(1分) 行伍/军旅/抗金(1分)

8.C(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8分) 9.清(1分)杜甫(1分)

10.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3分,一句1

分,关键字:及、既、负、烛) 11.C(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12.⑴及/等到/待到(2分) ⑵善于/擅长(2分)

13.C(3分)

14.饭一杯,萝卜一楪,白汤一盏(2分,多摘少摘得1分);萝卜、汤、饭全都没有(1分,大意对即可)

15.爱开玩笑/喜欢捉弄人/善戏谑。(2分) 【现代文】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 题(22分) 16.腹白大小、色泽、口味/食味/口感、食用方法(4分,一点1分),突出地说明了粳米和籼米最基本的判别原则。(2分) 17.即使/哪怕??也(2分)

18.⑴A:糙米 B:非抛光米 C:抛光米(3分)

⑵方法1:把糙米和抛光米掺在一起食用(2分)理由1:糙米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抛光米可以弥补糙米口感的不足(2分,大意对即可)/方法2:选择非抛光米食用(2分)理由2:非抛光米的营养价值比抛光米高, 7 口感比糙米好,可以兼顾营养和口感(2分,大意对即可) 19.B(3分)

20.由于稻米中大量的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主要分布于胚部和糊粉层和皮层,这些部分在研磨加工时多数或全部要碾去,所以经过精细加工,这款大米中的脂肪和钠为零,蛋白质相应减

少,而碳水化合物则基本得到了保留。(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6分) 21.kàng;燥(2分)

22.王老师的演唱令“我”受到了震撼,重新勾起了“我”对少年时代未能实现的歌唱梦的渴望。(3分,写到一点2分,两点3分,大意对即可) 23.评分标准:句子能表现“知识”和“实践”的距离之大(2分),是个比喻句(1分)。 原文:“足以放进一个太平洋”

24.每件事2分,共6分。参考答案: ①“我”冒昧地去找王老师,直接表达想学唱歌的愿望。 第 7 页 共 7 页 ②“我”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找到王老师要求学习唱歌。 ③“我”投入而忘我地坚持枯燥的练声。 ④“我”每周有三、四个晚上去足球场练习唱歌。 ⑤尽管被呵斥,但“我”坚持每周去足球场练习唱歌。 ⑥“我”常常在白天走路时不自觉地唱出声来。

25. D(4分) A(2分) 26. ①“我”不再能如狗一样用腹式呼吸,不再拥有圆润音色和嘹亮音量。 ②“我”告别了曾经那段沉溺于唱歌的岁月,回复到自己既有的生活轨道中。 ③“我”不复年轻时追逐梦想的热烈与不顾一切,变得趋于冷静和理性。 (评分标准:任意一点3分,两点6分。语言自然流畅2分) 【作文】

27.评分标准(60分) 略。

篇四:21《乡下人家》练习题(附答案)

21《乡下人家》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énɡ jià zhuānɡ shì jī ɡuān huā

( ) ( ) ( ) qiáo jiàn cuī mián qǔ dà lì jú

( ) ( ) ( ) dǎo yī ɡuī cháo hé xié xīn kǔ

( ) ( ) ( ) ( )

二、将下面的汉字各组两个词语。

檐( )( ) 冠( ) ( ) 眠( ) ( ) 辛( )( ) 搬( ) ( ) 特( ) ( )

三、我会写。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 )旗杆 ( )桌椅 ( )梦乡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形容词。

( )的浓阴 ( )的竹竿 ( )的风景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小河 一( )浓阴 一( )石狮子 一( )春雨 一( )风景 一( )农家风光

四、用“_____”画出每组里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凤仙 芍药 鲜花 大理菊 鸡冠花

2、丝瓜 苦瓜 地瓜 冬瓜 哈密瓜 ( )瓜架 ( )南瓜 ( )尾巴

3、母鸡 老鹰 狗 猪 鹅

4、燕子 螳螂 蝉 天牛 纺织娘

5、彩云 红霞 乌云 白云 星星

6、傍晚 晌午 时间 黄昏 夜晚

五、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

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

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

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3、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

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六、阅读理解。

我爱乡村的傍晚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

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

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

起去放牛的小山冈。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

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

童年乡下黄昏阅读答案

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

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

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

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

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

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

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①一阵晚风吹来,稻

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

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

一朵朵金黄的花。②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

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

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③一个

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

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

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

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

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

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定要把

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

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

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

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空气 ( )地呼吸 ()的晚景 ( )地欣赏 ( )的夕阳()地爱抚( )的炊烟 ( )地啃着草

2、读画横线的句子,这三个句子分别用

了 、 、 的修辞手法。请你用“一边??一边??”“仿佛”各写一个句子。

3、作者按由 到 的顺序观察了 等有特点的景物进行描写,突出 ,抒发

了作者 的情感。

的乡村,抓住了 、 、 及

答案

21《乡下人家》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énɡ jià zhuānɡ shì jī ɡuān huā qiáo jiàn (棚 架 ) ( 装 饰 ) ( 鸡 冠 花) ( 瞧 见 ) dǎo yī ɡuī cháo dà lì jú hé xié (捣 衣 ) ( 归 巢 ) ( 大 丽 菊 ) ( 和 谐 ) xīn kǔ cuī mián qǔ

( 辛 苦 ) ( 催 眠 曲 )

二、将下面的汉字各组三两个词语。

檐(屋檐 ) (房檐 ) 冠(皇冠 ) (冠军 ) 眠(睡眠 ) (催眠 ) 辛(辛苦 ) (艰辛 ) 搬(搬家 ) (搬运 ) 特(特别 ) (特殊 )

三、我会写。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 搭 )瓜架 (种)南瓜 ( 耸 )尾巴 ( 竖 )旗杆 (修 )桌椅 ( 进)梦乡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形容词。

(绿绿的 )的浓阴 (青青 )的竹竿 ( 迷人 )的风景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条)小河 一( 片)浓阴 一( 对 )石狮子 一( 场 )春雨 一( 道)风景 一( 派)农家风光

篇五:木镇的屋檐阅读及答案

木镇的屋檐

耿立

我居住的木镇,房子所有的烟囱朝上,所有的屋檐向下,房檐下鸟巢所有的鸟雀头朝外。是的,在冬季,最避风寒的就是在黄昏时回家找一个栖身的屋檐。早先木镇的人死了,坟墓里脚都对着村口的方向,好像翘向屋檐,伸到屋里去。

每次从外面回来,我都感到木镇局促与狭小,连挂在白杨树梢的月亮也是一半,瘦瘦的清癯,好像另一半被城里夺去了。我真的觉得木镇很小,如废弃的卷角起毛的邮票,有时又真的觉得它是那样的敏感,如一个刺猬窸窣在平原的深处里,一有响动,就胆怯地卷缩起来。

对故土时时反顾,有时又觉得,无论你离开土地多久,从乡间走出多远,总能感到隐隐有一根脐带连着你和乡村,这脐带如输液管一样,给你温暖和营养。

在外地,常会无端想到——夜里,窗外有风,父亲常在风里早起,那时风吹动窗棂上的纸,噗噗响,父亲走出篱笆门拿着扫帚,把落叶和枯枝弄到一起,然后背到灶下。到了晚间,灶头的火照红了母亲,而墙上筷笼子里的筷子,也成了红的,一根根如铅笔,在灶下,母亲用火的灰烬埋下一块红薯,到了夜半,在惺忪的梦里,你接到烤得焦焦的红薯,觉得乡村的柴草和炭火烤出的红薯,那才叫烤红薯——这不是手艺,是乡下母亲们天生的独门绝技,这里面有母亲的体温,有父亲收拢的枯枝落叶,更有大风把漫天的星星吹落后,父亲走在风里的踉跄。

确实是狭小局促的木镇,每当夜里风起之时,我总有一种担心,怕那像草绳一样羊肠一样的小路,那上面无尽的落叶,不会把路淹没吧?或者路也会被风吹断,一截被风吹到另一个村子?

在城市无端的失眠,被那些夜里的肆无忌惮的光弄得心惊肉跳。失眠久了,时不时想起乡村,总有一个词突显——“屋檐”。是啊,有屋檐,你就感到温暖,那在乡村被子里,无边黑夜里新棉花被子下的脚趾头如一个个小猪在安恬地趴着睡。

平原深处,黄壤深处的乡村的屋顶是如缓坡一样的耸立,如三十度的夹角。那是水和泥土柴草烧制的灰色的瓦,在陕西的阿房宫旧址的土地上,我曾看到秦代的瓦,与现在的模样简直是兄弟,有着同样的基因。灰色的瓦排列起来,一片压着一片,如鸟羽,下面是草是房梁是檩条,就这么简单支撑起一片温暖。夜里,曾有几次惊叫把家人吓醒,被问是否有梦魇,我说看到乡村的瓦片如鸟的翅膀在夜空里翻飞。那些瓦片也如钢琴的琴键在奏着谁也不懂的曲子。

该如何形容乡村的那一排排瓦呢?真如钢琴或者手风琴的琴键呀。在还有生产队的时候,从城里下放的马老师,为大家演唱《红星照我去战斗》,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挎在胸前的手风琴。那黑键白键在老师的手下,如风触到了瓦片,触到树的枝柯,触到了水面,各种声音都一起汇聚到乡村牛屋旁边的“完小”。

第一次看到那黑键白键,就想到乡村屋顶的瓦,那是雪后的瓦,微微露出黑黑一角的瓦,或者是霜降夜里的瓦,凹的地方是白,凸的地方是黑,那霜降的夜,睡不着的人,看到了有一只黑猫,在屋顶十分诧异地看那霜,它不明白,就用脚一下一下划那霜。猫的爪子如印戳,盖出老猫到此的阴文和阳文。

是啊,那时的我觉得老师演奏起手风琴来,就像把手伸到河里伸到溪里,在那些荷叶底下淤泥中摸鱼——孩子在木镇后的河里,用肚皮紧贴浅浅的河床,张开手摸鱼,不经意间就摸出欢乐,如老师在手风琴里摸出的音符。

回家,有一次远远地看到村口的父亲,戴着一顶老式的芦苇编的草帽,那尖尖的模样,就如乡村的屋顶。父亲说,刚割了麦子,有用石磨磨开的麦仁,那是幼年十分盼望而不易得的熬麦仁啊,到了嘴边是植物的清香,还有母亲在草垛里用豆秸捂到长白毛的酱豆,乡村的酱豆是故意发酵到长白毛,到时再配上辣萝卜。在麦天,儿子戴着爷爷的草帽,喝了一碗麦仁,接着又喝下一碗。乡下的饭食养人,我那时知道了根系在这片土地,连儿子也莫能除外。

父亲老了,他走过多少乡村,真的不好说,但他触摸过木镇的每个角落,他的脚也踏过这里的每一寸泥土。泥土有记忆,哪片地方父亲踏了一遍,踏了两遍,泥土都保存着。有时在夜里,在城里的夜里,父亲仅有的几次住到城里我的楼房里,我听到父亲的梦话,虽然不清晰,但我知道那是与一辈子厮守的泥土对话。木镇有多少户人家,有多少房子,有几口井?这些父亲都知道。

乡村远离了我住的城市,但故乡却潜伏在我的血液的深处,骨髓的深处。有一天,一位诗人朋友说,你头上隐隐的有东西,我说,那是故乡的屋顶。朋友说,你眼里的东西呢,还没到生白内障的年龄呢,我说,那是木镇的屋檐。

那夜,朋友醉了,为自己没有一处眼里的屋檐,故乡的屋檐!

13.为什么每次回来,我都会觉得木镇局促和狭小?(2分)

参考答案:木镇屋檐丛立,一片连这一片,让人觉得空间被挤占了;城市日益侵占木镇的空间。(每点1分)

14.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5分)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1分)将乡愁比作脐带,(1分)将故土比做母亲,(1分)生动地写出了故土带给游子的安慰。(2分)

15.文章花了大量的笔墨写马老师的手风琴,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我”第一次见到马老师那手风琴的黑键白键,就想到乡村屋顶的瓦,(2分)马老师的手风琴里飘出的音符,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莫大的欢乐。(2分)

16.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5分)

参考答案:结构上照应了标题,也照应了前文;(2分)内容上表达了现代人对自己迷失故土的哀伤,(1分)深化了主题,升华了情感。(2分)

17.文章表达了那些情感?情节和文本简要分析。(7分)

参考答案:文章充满了浓郁的感伤之情,既有远离故土怀念故土的感伤,又有对父母深切挂念的感伤,(4分)更有对以屋檐为代表的朴实生活终将被替代的伤感。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