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写作技巧 > 教育资讯

老外看那朵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6:29 写作技巧
老外看那朵花写作技巧

篇一:老外吐槽

老外吐槽“娶中国老婆等于娶一家人”引发共鸣

2012年10月27日16:54羊城晚报微博我要评论(1189)

字号:T|T

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围观

这两天,一篇《老外吐槽娶中国老婆的下场》的博文,惹来300多万网友热议。该文据称“采访了N多个娶中国太太的老外”,用充满喜感的笔调,描述了“娶中国太太等于娶她全家”、“没有隐私”、“啥都敢吃”等等生活经历。网友赞弹笑骂不一。 原文摘录

1 家被中国人占领

再也没有隐私了家里哪都不敢碰中国人啥都敢吃

一旦你娶了中国太太,就等于娶了她全家,不到半年,她爹、她妈、她二姐、她二姐的孩子就排着队全来了??我好端端的一个美国家庭,一眨眼工夫,就被中国人给占领了。我们家十几代从没见过一个圆底炒锅,得,现在我们家厨房里有两个。打开抽屉,除了三副刀

叉,全是筷子,折磨得我呀,目前都会用筷子夹花生豆了。

2 再也没有隐私了

一旦中国人占领你家,你就别想有隐私了。某天我正坐在马桶上方便,老岳父推门就进来了,一边洗手一边和我练英文:“How are you? And you?(毫阿油?按得油?)”

我有时在书房沙发上看书睡着了,老岳母就像猫一样摸到我身边,往我腿上扔一条被子,然后在我腿上拍一遍;好几次都拍错了地方??

在我自己家里,不论我走到哪,都发现老岳父或者老岳母或者他们这一对组合总是跟着我,我前边走,他们就在我后面关灯。基本上我走过的地方,身后都一片黑暗。

3 家里哪都不敢碰

好好的楼梯,厚厚的地毯,中国太太在地毯上蒙了一层塑料布。后来我仔细一看,家里所有容易招尘的东西基本全被塑料布包着了,比如遥控器、钢琴键盘等等。中国人很少用洗碗机,因为那是用来“凉碗”的。美国人喜欢家具生活化,要舒服、随意;中国人的家具主要目的是摆设,给别人看的,坐上去又硬又凉,不能靠,不能躺。我都坐塌三把中国的太师椅了。

4 中国人啥都敢吃

我一般爱吃他们做的所有东西,就是别告诉我吃的是什么。说中国人爱吃肉,这我能理解,可是鸡爪子、鸭嘴、猪耳朵上有肉吗?我太太他们全家吃起来没够,顿顿吃,我看着都惊呆了。

你要是赶上一个爱煲汤或熬中药的太太,那就等着邻居报警吧。我们家都来了三次警察了,邻居叫来的,说“方圆几里地有化学武器的味道”。

5 别和中国太太吵架

中国太太最可怕的是她们的记忆力,一点小事得罪她,她就开始回忆十年以前一模一样的某件事。

如果得罪美国太太,大不了说句“sorry”,你要是和中国太太说“我错了”,她马上问你:“错哪了?”

中国太太天生有一种改造男人的使命,她不但要改造你,更想占有和支配你的全部时间。

怪不得中国出不了哥伦布那样的航海家,因为你还没出海,太太就问了:“到哪去?跟谁去?船上有女的吗?多大年纪?长什么样?有我漂亮吗?怎么认识的?”男人只好说:“得,得,我不去了。”

6 把自己的孩子逼坏

美国人养孩子是为了让他们生活得快乐幸福,很少会发毒誓非要让孩子做人上人。中国太太对自己的孩子下手可狠了,逼着他们从小学钢琴,学武术,学芭蕾,学中文,学数学,最好18岁就把博士硕士都读完。所有小孩子喜欢玩的、年轻人喜欢干的,中国家长都禁止他们去做。中国家长似乎是不把自己的孩子当人的,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如何尽快把自己的孩子逼疯。

认同 中国男人也有共鸣

思考 关键看你娶了哪个较真 事实没那么夸张吧

猫猫爱懒觉:笑得我眼泪都飙出来,不过条条都说到点子上,这不就是国人的通病么? 人老北:悲催的老外啊。终于知道中国男人的苦衷了啊。中国人娶中国妞,也一样是娶了一个家庭??

思考 关键看你娶了哪个

阿厚:文化差异而已,不过我们要改改了。

天使翅膀:中国姑娘嫁到国外开始也不习惯,例如杨二车娜姆曾说:打开冰箱拿个桃子,都不知道是他妈妈的还是自己的。

rachel:这跟娶哪个国家的没关系,跟你和什么人在一起才有关系。

晓月:我也觉得中国人过得累,也想孩子快乐成长,但没办法,怕被后浪拍在沙滩上啊。 较真 事实没那么夸张吧

小宝手:没那么夸张吧,貌似以偏概全。

constenie:你见过所有中国人都这样?你见过的所有外国人都像文章中这样无私? 总也不老:娶洋太太也有悲催的啊。到时离婚,就是一堆赡养费,打官司,抢小孩。外国女人一定要求平等,不像中国人跟你讲情理。

很H的页啊:到了很多老外家里才发现,外国人那不是舒适,而是邋遢。也没觉得外国孩子有多幸福,看了才知道中国式教育真好。

分析 中国老婆十分抢手

xuanbeier:虽然是抱怨的口吻,不过觉得这个老外很幸福呀,好有爱的一家人。

二锅牛:其实除了文化差异,我觉得很多所谓“烦恼”,恰恰看出中国人的优良品性。 奇奇GZ:中国太太还有很多优点,就等于洋人有许多缺点,这篇文章没说而已。 海丫丫:几分真实,几分妖魔化。套用余华 (微博)小说的题目,这叫现实一种,但不是现实全部。我知道有美国人特意托人想娶中国女士,因为看到邻居娶个中国老婆变得又勤快又体面了。

篇二:老外含泪诉说

老外含泪诉说--- 娶中国太太的下场

浏览量:4346 回复数:3 联盟:☆☆☆烟锁阁 只看楼主 复制链接

分享到:qq人人新浪小米推客

两年前,一个叫“美国进步女青年”的网上写手写了篇类似的博文,传遍海内外,此才女文笔幽默,加上自身嫁了老外外交官,写得淋漓尽致。可惜目前人家自己也成美籍外交官了,就不再写了。为了宏大她的光彩,我借鉴她的主题,又采访了N多个娶中国太太的老外,写出此文,请中华儿女听听老外心底痛苦的呻吟。(这会儿如有二胡伴奏,更能营造悲惨的氛围。)

下场之一,家被中国人占领了。

谁要是以为娶一个中国太太就是娶她一个人,那就是天大的BS (牛屎---胡说八道),中国人反过来叫SB(一个意思啦)

世界各国的老外你们都听着,一旦你娶了一个中国太太,就等于娶了她全家,不到半年,人她爹,她妈,她二姐,她二姐的孩子就排着队全来了。一百多年前就是一个华工先来的旧金山修铁路,看看,今天加州有一百多万中国人,不会中文在那儿都没法生存了。以后哪个国家还敢请中国人修铁路?中国管这叫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好端端的一个美国家庭,一眨眼的功夫,就被中国人给占领了。我本是一个苏格兰种的白人,我们家祖孙十好几代从来没见过一个圆底炒锅,得,现在我们家厨房里有俩。打开抽屉一看,除了三副刀叉,剩下全是筷子,折磨的我呀,目前都他妈会用筷子夹花生豆了。

你就说这辣椒吧,中国人居然能整出十多种来:辣椒油,辣椒酱,辣椒糊,辣椒面,居然还有叫“老干妈”的,整天吃这么辣的玩艺,能不成老干妈吗?

下场之二,再也没有隐私了。

一旦中国人占领你家,你就别想有隐私(privacy)了。某天我正坐在马桶上方便,老岳父(就是我太太他爸)推门就进来了,进来就开水管洗手,一边洗手一边和我练英文:"How are you? And you?(毫阿油,按得油?)

我有时在书房沙发上看书睡着了,老岳母就像猫一样摸到我身边,往我腿上扔一条被子,然后在我腿上拍一遍;好几次都拍错了地方。没办法,中国人就是这么热情。既然是一家人了,就不分你我。所以每次我要和太太AA制,她就特别生气:怎么着,拿我的钱跟我A? 在我自己家里,不论我走到哪,都发现老岳父或者老岳母或者他们这一对组合总是跟着我,我前边走,他们就在我后面关灯。基本上我走过的地方,身后都一片黑暗。

下场之三,家里哪都不敢碰

好好的楼梯,厚厚的地毯,中国太太在地毯上蒙了一层塑料布 。后来我仔细一看,家里所有容易招土的东西基本全被塑料布了,比如,遥控器,钢琴键盘等等。中国人很少用洗碗机,因为那是用来凉碗的。美国人喜欢家具生活化,要舒服,随意;中国人的家具主要目的是摆设,给别人看的,坐上去又硬又凉,不能靠,不能躺。我们老外身高体胖,我都坐塌三把中国的古典太师椅了。

中国人喝茶的茶具更吓人,小得跟印度佛龛小铃铛似的,让我拿那玩意喝茶,喝三百多杯我还口渴呢,你说坑人不?

下场四,中国人啥都敢吃

天底下所有带腿的东西,除了桌子以外,中国人都会毫不留情地做出特别香的味道吃下去。我一般爱吃他们做的所有东西,就是别告诉我吃的是什么。说中国人爱吃肉,这我能理解,可是鸡爪子,鸭嘴,猪耳朵上有肉吗?我太太他们全家吃起来没够,顿顿吃,我看着都惊呆了。我本人很爱吃鱼,可是我不能忍受吃鱼头,因为怕无意中和死鱼对上眼睛,这么说吧,所有带眼睛并且能用眼睛看我的动物我都不吃。 我和我太太开玩笑,如果哪一天美国闹饥荒,他们全家会毫不犹豫地把我炖了吃掉,包括我的“洋耳朵,洋眼睛,洋杂碎。”

你要是赶上一个爱煲汤或者爱熬中药的中国太太,那就等着邻居报警吧。我们家都来了三次**了,邻居叫的,说方圆几里地有化学武器的味道。

下场五,千万别和中国太太吵架。

中国女人最可怕的是她们的记忆力,一点小事得罪她,她就开始回忆十年以前一模一样的某件事,我觉得这和她们吃面条有关,长长的,吃完一根又一根,没完没了。

如果得罪美国太太,大不了说句“sorry”,你要是和中国太太说“我错了。”她马上问你,“错哪了?”

中国太太天生有一种改造男人的使命,她不但要改造你,更想占有和支配你的全部时间。怪不得中国出不了哥伦布那样的航海家,因为你

老外看那朵花

还没出海,太太就问了,“到哪去,跟谁去,船上有女的吗,多大年纪,长什么样,有我漂亮吗,怎么认识的? ”男人只好说,“得,得,我不去了。”

下场六, 把自己的孩子逼死

美国人养孩子是为了让他们生活的快乐,幸福;很少有美国人发毒誓非要让自己的孩子作人上人。中国人对自己的孩子下手可狠了,逼着他们从小学钢琴,学武术,学芭蕾,学中文,学数学,最好18岁就把博士硕士都读完,跳过青春期,直接进入中年,三十岁退休,四十岁就与世长辞了。所有小孩子喜欢玩的,年轻人喜欢干的,中国家长都禁止他们去干。可以这么说,中国家长是绝对不把自己的孩子当人的,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如何尽快把自己的孩子逼疯。

我娶了中国太太,才深刻体会到当个中国人有多么累:吃饭不用勺,非用两根木头棍,又爱吃米饭,白白耽误多少光阴?你说发明个文字吧,非设计那么多笔画,成心难为自己。好不容易学会了一百个字,到台湾一看,全他妈繁体,白学了。听说过去的中国人得拿把刀,把每一个字刻在骨头上,一个月刻不了三个字,这是人干的事吗? 谁要是娶了中国太太,生活里就开始永远有个什么目标,买了房子再买一个,买完这个好装修那个;孩子读完常春藤还得读博士,下一个目标是进大公司;存款上有了一百万还要再给孩子一人存一百万,下一个目标是。。。。。反正中国人这一辈子都在卯足了劲奔,生命不息,目标不止。

我老和我太太讲为什么中国人不会享受生活,不愿享受生活,非要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她说,对了,我们中国人就愿意保健身体,健健康康地长寿着,这样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受更多的罪。

【中日未战,胜败已现】刚结束的国家公务员招考报名,东海海监船6个职位应聘者为零,因为钓鱼岛问题激化,大家认为该职位太危险。与此

对照,日海上保安厅和海上自卫队招聘活动被挤爆,申请者为去年的

2.5倍。评:那些打着血洗东京横幅的爱国者呢?实质上你们成了日本右翼为取缔和平宪法免费请来的托。

?

篇三:忠告与老外交流

忠告:如何用英语与老外交流

北美学习、生活的几年,既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因中西方文化冲突,长了不少教训。现在贡献出来,与国内的朋友们分享。希望各位今后在和外国人(英语是母语)交往中更富有成效;也使那些为学好英语而苦恼的朋友少走一些弯路,更快、更好的学好、用好英语。

中国人在学习英语上花的时间最长,效果也最差。这和学习和应用英语方面存在重大误区有关,一是长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使很多人认为学英语是为了考试,其英语实际水平可想而知;二是误认为英语不过是由“发音、语法、句子和词汇”组成的。认为只要学习“发音、语法、句子和词汇”就能学好英语。事实上,如果以达到有效交流为目的,比英语的发音、语法、句子最重要的部分,但被国内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忽略的是:表达语言所应用的、符合英语文化和习俗的正确方式、方法和内容。

首先,让我们一同探讨目的问题。没有目标的船只永远在海上漂流。学习英语的目的多种多样,但学口语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能与Native English speakers进行“有效的交流”,即工作中能与Native speakers建立、保持和发展良好的工作关系;或生活中结交几个native speaker的朋友,能够彼此交流感情、相互鼓励和帮助。

而不是为了和同胞交流,也不是为了能和“老外”说上几句诸如:How are you? I am fine,thanks. My English is poor. Bye-bye.等幼儿园英语而转身离去,搞的“老外”一头露水,找不着北。(国内很多学英语的朋友,就好像一个苦苦练了10年武功的大侠,“十年磨一剑,双刃未曾试”,终于有一天有机会面对敌人时,唯一想到的招式就是:逃命!)更不是为了“为了说英语”而浪费时间的、没话找话的和老外闲聊---分手几分钟后,别人就再也不想和你交往、也根本记不住你是何方神圣了。

在中国,可怜的老外们,大多饱经那些被问了上千遍雷同的、无聊的、毫无创意的、有时Chinglish式的问题的摧残和蹂躏,比如,Are you an American? Do you like China?之类的。我发现,有的人竟洋洋得意地说:我英语口语就很好啊,好到能和老外聊几句天儿。Come on! Give me a break!

英语学到这程度,那由中国式的、复杂的句子结构、严谨的语法和庞大的词汇构成的英语能力,只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因为那不叫“交流”,也根本不值得花这么多时间学习英语口语。

新加坡的一个人,前一段时间出了本书,叫“亚洲会思考吗”,说亚洲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在内,除了会模仿,不具有创新(Innovation)的能力,很难真正意义上和欧美竞争。但愿不要被他不幸言中了。

我在去美国留学前,自认为英文水平还可以:毕竟学了那么多年,自己也下了许多功夫,且上了不少培训班---从普通的到最高档次的,里里外外花费了上万元。应付各种考试包括留学考试,也算是一路过关斩将。但是,到了美国后,刻骨铭心地学到了一个词“Chinglish”——中国式的英语”:用英语和自己同胞交流时还可以应付,但是和"英语是母语"的同学、教授和其他人士进行交流时,一涉及到实质问题,双方谁也听不懂谁!至少有半年的时间痛苦异常!霎

时间自己失去了交流的能力,多年建立起来的信心和信念,像是一下要被摧毁了。

他们What's up?What's new?的说法到能应付,谈谈天气什么的也没问题。但是,就是觉得很难和他们去沟通,哪怕只是认认真真地谈谈。在国内,我很容易和大多数人成为朋友,自己也一直引以自豪,因为你诚心地对待别人,别人通常也已会真心的待你,否则你下次对他“敬而远之”就是了。可在美国开始的时候,怎么就那么费劲?!诚心不起作用了?

是自己的语音、语调问题吗?不是!如果你有机会领教一下印度人的英语,你或许还会为中国人的发音多少感到自豪呢。我有个印度同学叫Abe,直到毕业我才听懂他大部分话的意思!但是,印度人“可怕的”发音,丝毫不影响他们和美国人流利、有效的交流!

是语法和句子的原因吗?也不是!我有幸在美国的大学里,结识了一位来自中国的、才华横溢的美国籍教授,年近40岁时因为杰出的数学才能,移民到了的美国。发音就别提了,他讲英文时,你还能轻而易举地挑出很多语法和句子错误,但这丝毫也没阻碍他在美国生活近二十年,用英语给美国人上数学和工商管理课,并且取得成功。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国外生活几年以后,我才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果以达到“有效交流”为目的,英语的发音、语法、句子绝对没有国内的各种人士强调的那么重要,而被国内学英语的人士忽略的、也恰恰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表达语言所应用的、符合英语文化和习俗的正确方式、方法和内容。

语言是其文化和习俗的载体、沉淀,虽然人类的各种文化多少有相通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其特殊的一面。而西方文化有着与中华文化截然相反的一面。例如,她崇尚“积极进取”positive or ambition的态度,和中国人“谦虚、艺术”的处事、说话原则,经常发生“冲突”,构成对有效交流的妨碍。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冲突、差异”。

因此,那种用本国文化和习俗去套用英文的学习方法和应用方法,加之学了太多得“没用的、很多讲母语的人都不曾用的甚至、不曾听说过的词,和过时的词、句,听不懂真正的英语和不能和“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流就毫不奇怪了!

针对以上弊端,来自加拿大的Linda以她多年的教授中国学生的ESL教学经验、我(Henry)以我留学美国的亲身经历,在北京的几个公园内,举办每次只有2至4人参加的、超小范围的培训和讲座(为便于做英语口语实际练习),讲授简明实用的英语学习和应用技巧,提高人们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使你把握好自己学习和努力的方向,节省自己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我们的专题是:如何与“英语为母语的人士”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揭示"中西方文化差异、冲突"在语言应用上的体现,针对中国人经常出现的致命错误而进行的贴近现实生活的英语应用培训。提高人们与“英语是母语的人士(native speakers)”的交流能力。我们将告诉你:该说什么、如何说和如何做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通过我们的培训,你同样也可以和老外进行有效的交流,即使你的英语并不是那么好,因为我们讲授长期被忽略了的、交流中最重要的技能。我们认为,所有学习英语的策略和技巧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需要你自己安下心来,花费时间去反复记忆---记忆那些自己和别人总结、归纳的知识。这部分工作,没有人能替代你,无论是怎样的天才!(因为吃鱼有利于智力

和记忆力,有人求教马克×吐温,问吃多少管用。马克×吐温答道:看来您至少要吃两头鲸鱼!)但是,如果只是埋头苦学,就能学好英语的话,那中国人的英语水平,理论上应当是顶尖的了,事实却正好相反。(在国外学习,深深感到:大概是因为长期训练的结果,记忆和背诵能力,尤其是记忆、背诵那些不理解的东西,是咱们中国人的强项;但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总体来讲是我们的弱项。)

因此,另一类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有效的运用英语以达到交流目的”的经验和技巧。中国人勇于理论而逊于实践(为读书而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尊”)。因为应用技巧很强,这部分技能被国内学英语的人士长期忽略。或是因为接触Native speakers有限,难以得到“真经”,或是因为学英语追求“高、大、全式”英语的嗜好和国人好面子的心理,使大多数人乐于采用传统的、也是最安全的的学习方法:对句子、语法和词汇的执著偏爱,甚于使用英语和Native speakers交流。其实,语言只是一种工具,除非你以此作为职业,否则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用处,如果它不能为“交流目的”而服务的话。

读书和自学对提高英语有帮助。但书的缺点,和自学一样,没有反馈,没有双向的交流。理论上知道的事,实际做起来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语言,遵循“用进废退”的原理。掌握这部分的最有效方法是:创造条件和机会,同英语为母语或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学习和交流。 Practice, practice and practice!

研究表明,人在交谈时,80%的信息来自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语音(intonation)and语调(tone)。此外,对交流有效性的影响,还包括双方交流的意向、谈话的内容、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有效运用等诸多因素,而绝不仅仅是句子、语法和词汇。

因此,常常能见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只有五、六千词汇的秘书、助理,能用英语同“老外”流利的交流,而一些有号称三、五万词汇量的、手持六级英语证书的硕士、博士,学了十年、二十几年的英语,面对英语为母语的人,除了最简单的几句不痛不痒的所谓的对话,有多少人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呢?更不用说用English而非Chinglish表达自己的思想了。 Chinglish则是指:用汉语文化、思维和习惯等去套用“英语文化”,其结果是所学到的、所谓的“流利的英语”仅限于和同胞交流,和“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流时,双方因“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上的体现,无法相互理解和沟通。

不去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文化在交流、沟通运用上的体现,而只是套用本国的文化和习俗,往往是造成交流障碍的原因。其后果和损害,远远大于因为发音、语法和句子的缺陷而造成的损害。因为发音、语法和句子暂时不好,每个人都会表示理解,因为毕竟英语不是你的母语,可以慢慢提高。但因为“文化冲突”造成的人格、品行上的误解,甚至有可能起到和你要达到的目的相反的结果,毁掉了宝贵的发展机会!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里,如果考虑到年龄、职业发展轨迹、客观环境和条件等因素,人生真正的属于你的机会只有二、三次而已!

举个例子来说明文化冲突:西方人在交谈中讲究“eye contact”,交谈的双方要注视对方的双眼,中国人对于“自己的两眼直视对方的两眼”的看法多半是:这样"直勾勾地"盯着别人不太礼貌。但西方人士却认为:说话的一方“两眼直视”表示自己的诚意和坦白的胸怀,听话的一方“两眼直视”表示了自己对话题的兴趣和对于对方的尊重。

因此,西方人在见面时,配合着“eye contact”的,是自信的微笑(无论内心中怎么想)、有力的握手(礼节性的碰碰手,英语中称为“死鱼”shaking a dead fish)和正面思考型(positive thinking)的谈话,会使人产生和你继续交往的意愿。相反,如果是躲躲闪闪的目光(有的人更是因为想英文词句,而抓耳挠腮、呲牙咧嘴或上翻白眼)、木然的表情(称:喜怒不行于色)和消极的谈话内容,无论你的语法、发音和句子多么纯陀判悖仓荒?让别人"敬而远之"。察己知人,你愿意和一个同你根本就格格不入的人交往吗?!

再举个例子,同样是“追求财富”,中西方的流行做法和观念截然不同。西方人,尤其是北美人,推崇企业家精神:那些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裙带关系和屈服于权贵白手起家的人。他们抛弃自己本可能的安逸生活,去冒险、创业、拼搏,并充分运用现代商务运作手段:市场调查、产品研发、广告和营销、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使自己的产品、服务为社会所接受和喜欢,最终双赢。企业家,是西方民众心目中无可置疑的英雄!可以说,对企业家精神的推崇和追求,是美国能够在开国仅200多年就傲视群雄,硬是把当年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宗主国大英帝国,变成了今天的跟班小伙计。

中国很多人则不然,心里爱财,又羡慕企业家的财富和权势,嘴上却称钱为“铜臭”、称所有的企业家都为奸商---无商不奸,对正当的商业行为,比如合理的广告,都逆反到嗤之以鼻、做不屑一顾状。岂不知民族的兴旺和企业家精神息息相关?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好的产品不做广告,就好像你只是躲在黑暗里,向你喜欢的异性眨眼一样。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她特有文化的载体和沉淀,也是她传统的积累。而传统力量是如此的强大,本民族的文化的影响又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到我到美国两年以后,在和老外聊天时,常常几乎忍不住还要问一些早已知道不该问的“禁忌问题”。

比如,How old are?在国内多么平常的问题,尤其是熟悉了以后,问问年龄,彼此称兄道弟,或姐妹相称,再自然不过了;喊句“老张、老李”什么的,尽管不老,被喊者心里也高兴。 中华文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怀旧情结,沉迷于过去---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太出色、太优秀了的缘故吧。“历史悠久、百年老店”之类的,都是吸引人的亮点。我们崇尚“老”,老,似乎是大智大慧、权威的代名词。

但在北美,却有着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截然相反的理念。新的、年轻的才是生命和活力的象征(symbol),人们崇尚年轻(worship youth);老的、旧的是死亡、落伍的象征。所以,年龄在北美是个非常忌讳(taboo)的问题,即使是朋友之间。如果你想让“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讨厌你,尤其是女士讨厌的,请大胆地问她年龄好了(They say: You are a pain in theneck.)。北美的很多人,特别怕过40岁生日。似乎过了40岁,就到了将要被社会抛弃的年龄。You canno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 She is no spring chicken是北美常用俚语。

所以,在和“老外”交往中,千万别暗示她/他的年龄,即使你不小心知道了。西方人有句幽默,称“永葆青春的唯一秘诀是:谎报年龄!”(老外提倡幽默,称为Positive thinking、positive attitude,我在其它文章中有论述。但用英语和老外开玩笑,一定要小心,毕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其实,平心而论,年龄又有什么关系呢?很多人,号称活了几十年,不过是庸庸碌碌、苟延残喘、活了一天而重复了几万次而已。君不闻:有的人20岁就死了,可到了70岁才被埋藏!

年龄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北美,无论加拿大还是美国,根据其劳动法(Labor Law)规定:雇主在招聘中,不允许问及应聘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性别、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上述原因也不得成为不予雇用的理由,否则就构成违法。轻则失去来自政府的采购合同,重则诉诸法律。

所以,如果别人问你:How old are you?你可以这样回答:I'm too young to retire, but I'm old enough to know better than to answer a question like that.这就是老美所说的:Be tough! 国内的招聘广告上常见:“要求25岁以下,未婚”。诸位恕我愚钝,但我就是弄不明白:除了招聘尼姑、和尚及老道,什么工作和“婚否”有关?又有什么工作非要25、30岁以下不可! 西方的那些真正的好东西,咱们怎么就学不到呢?!很多理念,包括她对个体的尊重、对自由、财富和幸福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你也会发现,这些理念,都会在英语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反映,我们的培训自然也会涉及到这些。

所以,想提高英语的朋友,除了多听原版、多看现代原著,能找个老外练练口语最好(还能交流思想。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否则,上一个好一点的培训班也不错。交流的需要,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只顾一味的自己埋头学,或是永远“苦海无边”,或是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和Chinglish。多和Native speakers,或在国外学习生活过的人士交流,对提高英语,尤其是口语帮助很大。否则,你费时、费力和费钱所学到的“屠龙之术”,只是限于用于和同胞进行“中国式英语”交流。很多中国人学习英语,所付出的冤枉代价和所走的冤枉路,你一定要去重复吗?

篇四:老外含泪诉说娶中国太太的下场,眼泪都笑出来了 !

老外含泪诉说娶中国太太的下场,眼泪都笑出来了 ! 两年前,一个叫“美国进步女青年”的网上写手写了篇类似的博文,传遍海内外,此才女文笔幽默,加上自身嫁了老外外交官,写得淋漓尽致。

可惜目前人家自己也成美籍外交官了,就不再写了。为了宏大她的光彩,我借鉴她的主题,又采访了N多个娶中国太太的老外,写出此文,请中华儿女听听老外心底痛苦的呻吟。(这会儿如有二胡伴奏,更能营造悲惨的氛围。)

下场之一,家被中国人占领了

谁要是以为娶一个中国太太就是娶她一个人,那就是天大的BS (牛屎---胡说八道),中国人反过来叫SB(一个意思啦).

世界各国的老外你们都听着,一旦你娶了一个中国太太,就等于娶了她全家,不到半年,人她爹,她妈,她二姐,她二姐的孩子就排着队全来了。

一百多年前就是一个华工先来的旧金山修铁路,看看,今天加州有一百多万中国人,不会中文在那儿都没法生存了。以后哪个国家还敢请中国人修铁路?中国管这叫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好端端的一个美国家庭,一眨眼的功夫,就被中国人给占领了。我本是一个苏格兰种的白人,我们家祖孙十好几代从来没见过一个圆底炒锅,得,现在我们家厨房里有俩。打开抽屉一看,除了三副刀叉,剩下全是筷子,折磨的我呀,目前都他妈会用筷子夹花生豆了。

你就说这辣椒吧,中国人居然能整出十多种来:辣椒油,辣椒酱,辣椒糊,辣椒面,居然还有叫“老干妈”的,整天吃这么辣的玩艺,能不成老干妈吗?

下场之二,再也没有隐私了

一旦中国人占领你家,你就别想有隐私(privacy)了。某天我正坐在马桶上方便,老岳父(就是我太太他爸)推门就进来了,进来就开水管洗手,一边洗手一边和我练英文:"How are you? And you?(毫阿油,按得油?)

我有时在书房沙发上看书睡着了,老岳母就像猫一样摸到我身边,往我腿上扔一条被子,然后在我腿上拍一遍;好几次都拍错了地方。没办法,中国人就是这么热情。既然是一家人了,就不分你我。所以每次我要和太太AA制,她就特别生气:怎么着,拿我的钱跟我A?

在我自己家里,不论我走到哪,都发现老岳父或者老岳母或者他们这一对组合总是跟着我,我前边走,他们就在我后面关灯。基本上我走过的地方,身后都一片黑暗。

下场之三,家里哪都不敢碰

好好的楼梯,厚厚的地毯,中国太太在地毯上蒙了一层塑料布 。后来我仔细一看,家里所有容易招土的东西基本全被塑料布了,比如,遥控器,钢琴键盘等等。

中国人很少用洗碗机,因为那是用来凉碗的。美国人喜欢家具生活化,要舒服,随意;中国人的家具主要目的是摆设,给别人看的,坐上去又硬又凉,不能靠,不能躺。我们老外身高体胖,我都坐塌三把中国的古典太师椅了。

中国人喝茶的茶具更吓人,小得跟印度佛龛小铃铛似的,让我拿那玩意喝茶,喝三百多杯我还口渴呢,你说坑人不?

下场四,中国人啥都敢吃

天底下所有带腿的东西,除了桌子以外,中国人都会毫不留情地做出特别香的味道吃下去。我一般爱吃他们做的所有东西,就是别告诉我吃的是什么。

说中国人爱吃肉,这我能理解,可是鸡爪子,鸭嘴,猪耳朵上有肉吗?我太太他们全家吃起来没够,顿顿吃,我看着都惊呆了。我本人很爱吃鱼,可是我不能忍受吃鱼头,因为怕无意中和死鱼对上眼睛,这么说吧,所有带眼睛并且能用眼睛看我的动物我都不吃。

我和我太太开玩笑,如果哪一天美国闹饥荒,他们全家会毫不犹豫地把我炖了吃掉,包括我的“洋耳朵,洋眼睛,洋杂碎。”

你要是赶上一个爱煲汤或者爱熬中药的中国太太,那就等着邻居报警吧。我们家都来了三次警察了,邻居叫的,说方圆几里地有化学武器的味道。

下场五,千万别和中国太太吵架

中国女人最可怕的是她们的记忆力,一点小事得罪她,她就开始回忆十年以前一模一样的某件事,我觉得这和她们吃面条有关,长长的,吃完一根又一根,没完没了。

如果得罪美国太太,大不了说句“sorry”,你要是和中国太太说“我错了。”她马上问你,“错哪了?”

中国太太天生有一种改造男人的使命,她不但要改造你,更想占有和支配你的全部时间。怪不得中国出不了哥伦布那样的航海家,因为你还没出海,太太就问了,“到哪去,跟谁去,船上有女的吗,多大年纪,长什么样,有我漂亮吗,怎么认识的? ”男人只好说,“得,得,我不去了。”

下场六, 把自己的孩子逼死

美国人养孩子是为了让他们生活的快乐,幸福;很少有美国人发毒誓非要让自己的孩子作人上人。中国人对自己的孩子下手可狠了,逼着他们从小学钢琴,学武术,学芭蕾,学中文,学数学,最好18岁就把博士硕士都读完,跳过青春期,直接进入中年,三十岁退休,四十岁就与世长辞了。

所有小孩子喜欢玩的,年轻人喜欢干的,中国家长都禁止他们去干。可以这么说,中国家长是绝对不把自己的孩子当人的,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如何尽快把自己的孩子逼疯。

我娶了中国太太,才深刻体会到当个中国人有多么累:吃饭不用勺,非用两根木头棍,又爱吃米饭,白白耽误多少光阴?你说发明个文字吧,非设计那么多笔画,成心难为自己。

好不容易学会了一百个字,到台湾一看,全他妈繁体,白学了。听说过去的中国人得拿把刀,把每一个字刻在骨头上,一个月刻不了三个字,这是人干的事吗? 谁要是娶了中国太太,生活里就开始永远有个什么目标,买了房子再买一个,想知道自己一生的财运如何,添加大师微信:ifs126 ,免费给你算命!买完这个好装修那个;孩子读完常春藤还得读博士,下一个目标是进大公司;存款上有了一百万还要再给孩子一人存一百万,下一个目标是。。。。。反正中国人这一辈子都在卯足了劲奔,生命不息,目标不止。

我老和我太太讲为什么中国人不会享受生活,不愿享受生活,非要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她说,对了,我们中国人就愿意保健身体,健健康康地长寿着,这样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受更多的罪。

篇五:那朵花

题目:请对你感兴趣的一部动漫影视作品做出自己的评价

我看《那朵花》

我原就一身懒骨子,而且觉得每一人对同一个片子都会各自的理解,在理解很深的老师眼皮低下发读后感,无疑是班门弄斧,叫人笑话。不过只有写下了才能慢慢成长,这里也请老师高抬贵手,不要笑我的肤浅言论。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達はまだ知らない。(2011)这是一部褒贬不一,有的人说画风卖萌,有人说情节人物做作,可是也有人在这部片的感染下哭得一塌糊涂。没有什么作品是能满足全部人的,褒贬不一才是一个伟大的作品真正有的评价,只有歌颂没有谩骂的作品只存在独裁主义的世界。

扯远了,我也知道很多人说着动画做作有些地方不够好 但是抛开画风人设声优情节之外,真正打动我们的是这荒谬的故事本身。

这个时代的动漫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过多的奢望必定会失望不是么?我们没有资格要求任何一个人去喜欢或爱一项事物。所以说一下,共鸣不会是每个人都有。有可能你过得很幸福很奢侈儿时伙伴还能和你有说有笑你们还能打打闹闹的,抑或你根本没有童年。昔日儿时的玩伴现在大多搬走,并且不再联系。这是我的共鸣不知道你会不会有?

从第一话 “面码自己已经死了这种事我还是知道的呢”开始,到Anaru 对仁太的告白,鹤见子对雪集的看似冷漠,大家相互伤害却又彼此扶持,各方面都戳中我们的泪腺 。

雪集嫉妒能看到面码的仁太;鸣子喜欢仁太而嫉妒面码;鹤见子嫉妒了解雪集的鸣子;波波为了向面码赎罪;所以一直以来大家都因为自己的私心而想让出现在仁太面前的幽灵面码成佛 。

其实不止是仁太,所有人都对过去充满悔恨,他们都还记得面码。这是一段曲折离奇平凡真挚触动人心的美丽故事。

看到最后一话所有人都哭了的时候,才了解到之前他们伪装下的心连之前看似坚强甚至要黑化的鹤见子都哭成那般,然后说出因为我们六个人才是超平和Busters 啊的时候真的泪奔啊!仿佛置身其境一般的感同身受。而后那一瞬间仁太看不到面码的时候,我真的以为下一秒面码就要那么毫无征兆的消失

掉了。就因为让仁太哭一次,这个简单的愿望。虽然被复杂化,但最终得以实现 。

在众人寻找面码的捉迷藏时,仿佛所有人的心终于相通了的感觉不仅让面码感动,也让我们动容终于所有人都能看到面码了,但她却要消失造化弄人还是怎样实在令人难过不过还好因为最后看见了你。

其实很羡慕这六个人,想到现在的我们太过于依赖网络,那种可以当面与你敞开心扉可以对你哭出来的画面再也不复存在。或许我们喜欢的不一定是要阐述爱情的校园故事,也不是画风华丽的热血类型。而是喜欢可以触动内心深处的那一种感觉就如同花名 。

从看过第一话后开始上贴吧,看了大家的无责任吐槽猜测之后料想到结局可能会是这样,但是你无法抗拒的控制不住的温热眼泪依旧会流下。最后的最后 太阳升起的时候 大家都在一起了难得的一次但不是最后一次。然后说就这样吧!然后让然后变成永远。

“面码 找到了”

还有个被热议的是,ED,翻唱ZONE的秘密基地,我认为这不是偷工减料,而且跟好的唤起观众的童年,更好的引起共鸣吧,虽然作为中国人不能感受日本人对这首歌的感觉,这也是我们的猜想吧。

我说不清那朵花给了我什么,我只是为了感动而感动,虽然相似,但那并不是我的青春和我的纯爱,也便这样看了,先跟着惋惜后跟着放下。

对,它说得最深的莫过于放下。放下心中的悔恨,放下泪水,放下不舍。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呀,面对回忆中的那朵花,总有人做出不同的选择。我只愿曾那么亲密无间的旧友快乐,我也快乐。

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