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给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27:48 体裁作文
给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体裁作文

篇一:给作文插上想象翅膀

给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主要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无忌的童言和充满想象力的童心对作文乃至整个文学创作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因此,我们应在作文教学中张扬这种灵性,放飞孩子的想象,让他们从多个视角来观察世界,抒发真情,这样写出的作文才有生命力。

看图作文想象力培养儿童创造一、前言

在教学中,常听很多老师抱怨学生作文平淡无奇,缺乏创意。尤其是叙事作文,更像流水账。我想,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开拓思维,自由驰骋。童年是充满幻想的岁月,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主要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无忌的童言和充满想象力的童心对作文乃至整个文学创作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因此,我们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张扬这种灵性,放飞孩子的想象,让他们从多个视角来观察世界,抒发真情,这样写出的作文才有生命力。

二、转换视角,标新立异

在教学看图作文《在公共汽车上》时,我没有像以前一样,让学生了解完图画内容后就开始写作,而是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如果让你讲述这个故事,你打算以谁的身份来讲呢?学生有的说以残疾人的身份来讲,题目就是“难忘的一天”;有的说以小姑娘的身份来讲,题目就是“今天,我真快乐”;有的说以小伙子的身份来讲,题目就是“今天,我很惭愧”;还有的打算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

所见所闻。

预料中的答案让我在满意的同时又略感不足:学生仍然仅仅从“人”的角度来叙述,而没有展开想象从多个视角来叙述。于是我又进一步点拨:“同学们说了很多叙述身份,那有没有想过不以人而以物的身份来叙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思维的火花一经点燃,学生精彩纷呈的想象即刻展现出来:“以拐杖的口吻来写,叫《拐杖奇遇》!”脑袋瓜转的最快的晓坤首先脱口而出。“以汽车的口吻来写,叫《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刘×也不甘示弱,还边说边做了个被压得龇牙咧嘴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还有的说以红领巾、椅子等的口吻来写。叙述视角竟多达十几个!听着孩子们富有创意的回答,我笑了,他们的作文要乘着想象的翅膀飞起来了!把叙述视角由人转换成物,看起来好像是简单的视角转换,实际上拓展了作文的空间,由叙事作文变成了童话作文。给足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自由驰骋,在富有幻想色彩的天地里遨游。

三、丰富语言,放飞想象

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童话作家”,他们对语言有着特殊的感悟能力。5岁的孩子会说:“波浪是在湖里淘气吧?”一年级的学生会说:“我脑子里的话用蚂蚁一样小的字把天都写满也写不下!”这些充满智慧、跃动着生命力的语言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东西呀!但是,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却忽视了孩子这种天生的富有灵性的想象力,用成人化的语言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在本次作文中,我没有讲一些成人化的好词好句,也没有读一些所谓的范文,而是让学生

在把自己当成物的基础上,赋予物人类的情感,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说自己的话。在这种放飞之下,于是便有了一篇篇立意新颖、情趣盎然的小童话。

“‘哎呦!这么多人,我可得小心点!’我(拐杖)小心翼翼地扶着小主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容易才挤上了汽车,呀,糟了,没有空座。我急得直摸头皮。这可怎么办呀!要是小主人扶着我站一路,还不把我压扁了??”(《拐杖奇遇》片段)

“‘别再上了!把我压扁了!’哎,我(汽车)虽然看起来身强体壮,但实际上有高血压,走路不稳。你看,又上来为残疾小伙子,坐在我身上,他可得小心呀??”(《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片段)

“‘小妹妹,你坐我这里吧!’‘那你怎么坐呢?’小主人问。‘我个高,抓住扶手就行。’‘谢谢大哥哥!’小主人对他甜甜地笑了,而他的脸却像我(红领巾)一样红了起来??咦,这是怎么回事?我看看小伙子,再看看小主人,他们都笑得那么甜,我更加迷惑了??”(《红领巾见闻记》片段)

这些流淌着生命力的精彩语言,是不是比单纯的以成人的口吻来叙事的作文要生动许多呢?推而广之,不仅像本篇一样的叙事作文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其他类型的作文也可以。比如写景的作文,我们除了可以通过人的眼睛来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外,还可以以一座山、一条河、一个村庄的自述来描绘;状物的,不仅可以写人对物的喜爱,更可以通过“物”的眼睛来描述。总之,不论是何种类型

的作文,都应该让学生从多个视角来审视,用自己独到的语言来描绘。多给学生一些放飞想象的机会,少一些写作方法的指导和成人化的限制与束缚,他们的作文肯定会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的。

篇二:让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doc

龙源期刊网 .cn

让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作者:程逸汝

来源:《儿童时代》2008年第01期

“想象的翅膀”是什么意思

问:听说“孔雀作文”要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的翅膀”是什么意思?

答:“想象的翅膀”是打比方,比作想象句。想象句是指对眼前的事物进行思维创造后产生的形象,然后,用句子表达出来。比如:“飘在河面上的树叶是小蚂蚁的船。”这句句子是把眼前的事物叶子,想象成了新的形象——船。

问:怎样写好想象句?

篇三:让学生在作文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学生在作文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作者:刘忠山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3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59-01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1.结合课文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想象力

1.1 扩展训练。这类扩写就是把课文中某些省略的情景或一笔带过略写情节展开详尽、细致的描写。这样的练笔需学生根据上下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才能完成。如《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中,三个牧童分手之后,各自经过十年的劳动实践,幸福是什么。那么,三个牧童怎样经过自己的实践感受到幸福的真正含义呢?课文只通过三个牧童之口,说得非常简略。这为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提供了广阔

给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的空间。因此,我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把自己当成其中一个牧童,或以第三人称把想象分手以后自己去实践具体情景写下来。这样的训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1.2 转换训练。这种角色的改变,不仅要求表达上有了变化,而且要求内容上有较大的改变。如《再见了,亲人》一文是以"志愿军"战士的口气写的,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改写时我让学生换角色来写,学生要进入角色,按照文中不同角色的立场、态度、语气叙述这件事。这种转换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效果很好。

除上述两种常用的方法以外,还可采用续写训练、幻想训练,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

2.指导作文时要因势利导培养想象力

2.1 从细节入手,充分发挥想象。儿童的思维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在低年级可以只知道他们进行具体描述,到了中、高年级,就要知道他们既写形象,又能抓住细节展开想象,甚至进行议论、类比。如写状物作文时,很多同学除描述之外展开合理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写出自己的感受。同是观察一束花,一位学生写的是《未来的花朵》,文章写道:"鲜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那么娇嫩美丽。"作者由此想象:"我就像这束花中的一朵,在老师的哺育下健康成长。"另一位同学写的是《被摧惨的花朵》,文中写道:"在这束娇艳的花朵中,有一朵花过早的枯萎了。"作者有此感叹:"他就像受法轮功迫害,被烧伤的刘思影、陈果。"

2.2 想象来源于生活。儿童想象力的提高,除了靠课文教学中老师的指导和教育外,更多的是靠他们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我指导学生写一篇描写

春景的文章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带领他们去沐浴春光。一位学生写的是《我是春姑娘》,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春姑娘来到了人间,看到了勃勃春景。作文写出后,我很惊叹学生的想象力,文章被刊登在校板报上,并被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播出,这样激发了很多学生积极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和写作的热情,写出了不少佳作。

篇四:案例 为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为职高语文作文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职高语文作文教学案例

玉环县东方中学 倪春萍

职高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很多学生打着“学专业课”的旗号,无视文化课的学习。就算是最基础的母语——语文,他们都不愿学。对于语文学科的写作训练,学生更是退避三舍。于是,语文老师面前出现了一种尴尬的局面:作文教学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为无论从技能训练的角度来说,还是应付考试的角度来说,作文都占着相当的比重。在职高作文课堂上,老师苦口婆心,学生昏昏欲睡。很多职高生把“我从没写作一篇作文”当做挡箭牌。 每次布置作文,非高考班的学生要么不写,要么把下发的材料抄写一遍交账;高考班的学生虽然都能上交作文,但是大多停留在记流水账的层面。很多语文老师感慨:“布置作文是快乐的,改作文是痛苦的。”2014年6月4日,笔者聆听了本校任容英老师的一节写作指导课《细节论成败,滋味慢道来》,深受启发。

[案例背景]

写作指导是摆在广大职高语文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现行使用的语文教材里虽然有专门的写作指导课,但是关于这方面的参考资料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每个老师发挥自己的特长,摸索写作教学的路子。如何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基础,开展扎实有效的写作教学,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作文指导见成效,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是否得法。任老师执教的班级是综合班,就是今后的高考班,这个班级由艺术和机械两个专业组合而成。艺术专业的女生往往大胆活泼,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机械专业的男生大多不善言辞,但是他们善于动手操作。所以在进行写作指导时,任老师是这样设计的:1、让学生对照范文,找找优点。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文章,找找差距。3、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阅历和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的片段还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写法。根据以上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掌握记叙文写作的一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写作、展示为主。

[案例过程]

一、 导入

二、 幻灯片出示朱自清的《背影》

1、教师提问:父亲爬上月台给我买橘子,父亲做这个动作难吗?为什么?

2、回顾莫言的《卖白菜》,揣摩句子。

“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眼前出现了??阵阵忧伤。 教师小结:这两处文字都很注重细节描写,所以感人至深。

三、 下发习作《爱的弯腰》,提出作文修改要求及建议。

(一)开篇描写使人悯

(二)重点情节做足细节描写

1、动作描写鲜活逼真

2、心理描写感情充沛(可联想可对比)

3、景物描写情景交融

(三)结尾结合文章主要内容,恰当抒情议论点题

(四)每个环节设计合情合理

以上作文修改的要求,给学生指明了修改的方向,便于学生把握。虽有具体要求,但是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容易调动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

附习作《爱的弯腰》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行走在街市上,到处车水马龙。可我要告诉您的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都市,还是能够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乞丐的影子。(作文是讲究文学性的,这样平铺直叙地引出,自然难以吸引读者。)

从学校到家里的路上,我总会看见一个烧伤的老人。他的脸我无法辨清,样子挺吓人的。奇怪的是,他的存在,却似乎从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街上的行人说着笑着从他的身边经过,谁也没有关注过他的存在。(这类平面化的语言,读来毫无情趣。若能侧重描写老人的神态及动作,效果会大不一样。)

那一天,在人山人海的南京路步行街上,又有一乞丐蜷缩在地上。出于条件反射,我立刻拉住父亲的手准备跑开。我告诉爸爸,这里经常有这样的人,不过很少有人关注的。爸爸看了看我,眼神里似乎有些责备的神情。他从衣服里取出二十元钱,让我送过去。我站在那里没动。讲心里话,我真有点害怕靠近那个脏兮兮的老人。再看看周围,

也没有谁关心他啊。(若能抓住爸爸的动作及“我”的心理进行描写,这样内容一定会非常精彩。可惜,作者忽视了此类细节。)

奇怪的是,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转向老人。走到老人身边,弯下腰,双膝几乎跪到了地面。他将那二十元钱稳稳当当地放到了老人面前的碗里。爸爸说:“老人家,拿去吃顿热饭吧!”就在这时,我发现老人慢慢抬起头,两只无神的眼睛顷刻间迸发出光芒。他轻轻地说了声:“谢??谢??”(这段描写乍一看,写得比较详细。可仔细探究,作者并没有真正抓住那些感人的细节或动人的瞬间。因此,语言也就显得极为一般了。)

过路的行人依旧穿梭不断,我看到一批批人从老人身边经过。可是他们中间,只有父亲做出的那个姿势,让我怔住了。

一个弯腰,对任何人来说都简单不过,为何只有父亲这样做了?我突然深刻意识到,那个弯腰是父亲对乞丐这一弱势群体的一种关爱与无言的温暖。如果我们在施舍的时候,能够像我的父亲那样,弯一弯腰,体现出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虽然是施舍,却能给他们活着的尊严。(这段议论性的文字写得挺漂亮。遗憾的是,由于前面对“弯腰”这一关键性动作缺少细节刻画,因此,此处对父亲“弯腰”的议论,便显得有些做作了。)

这件事情过去很久了,但我一直还深深地记着父亲弯腰的那个动作。也就是那个动作,一直教育着我要关心他人,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失误问诊】

都市里,人们对乞丐乞讨无动于衷的情景并不陌生,但能够像这位父亲一样,在施舍的同时给予一份尊重的并不多,这便是这篇话题作文的与众不同之处。想想,能够通过一次“弯腰”,来揭示一种社会现象,表达一种尊敬之情,应该是非常好的构思。遗憾的是,作者满足于平铺直叙,对人物形象与关键性场景,缺少细致深入的刻画,导致内容无法触动读者的心弦,也无法展示父亲善良美好的心灵,真是遗憾!

四、 学生分组进行写作

具体做法:学生按男女生各50%的比例,6人一组围坐,每组推选一名组长。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都能听清同组其他同学的发言。学生有重点地记录别人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结合自己的体验,对习作进行再加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听、说、写的能力。小组讨论后,各组推举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任务。学生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空间展翅高飞,只要

写得有道理,都应予以肯定。

五、 学生代表展示习作

1、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同学点评,教师提出个人意见。

这样安排,既可以给艺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给机械专业的学生提供动手练笔的机会,男女生的配合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老师小结:让文章出彩的方法很多,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若是笔墨独特,有时一个笑脸、一声问候、几个动作,便能令文章顿然生色。在这节课的练笔中,我看到了我们同学开阔的思维和非凡的想象力,我相信,只要大家多练笔,一定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 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改写《爱的弯腰》,完善习作。

[案例后记]

《细节论成败,滋味慢道来》带领我们领略了作文教学的魅力,让我们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听完这节公开课后,很多老师发出由衷的感慨:“原来写作指导课可以这么教。”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方法得当,而且能联系学生实际,我们的作文课堂就会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作文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作文教学长期困扰着职高语文老师,导致我们的作文课堂成了老师唱独角戏。如何让我们的作文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作文教学必须紧扣目标,突出训练,努力“去粗存精,避熟就新”。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文素材进行“资产重组”,带着他们走进作文的殿堂。给学生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此其一。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善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热情,将写作目标转化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尽可能地挖掘他们的潜能,此其二。在扎实有效的作文训练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点拨,进行有序、有效的课堂调控,使教学活动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训练实现教学目标是十分关键的,此其三。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指导有方,就可以为作文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自由翱翔。

篇五:为阅读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为阅读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作者:张代成

来源:《成功·教育》2012年第12期

【摘 要】阅读写作是初中语文学科的重头戏,其教学方法也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例,具体探讨了在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联想和发散思维,并提出了“夯实基础、创造思维环境—激趣质疑、培养思维方法—大胆联想、突破定势思维”三种可行的教学策略,供广大师生朋友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想象力;发散思维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项基本技能,被称作是语文学科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阅读写作是语文知识中的高级层次,创造性较强,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教学方法十分关键。笔者认为,联想和发散思维是一种求新求异的独特思维方式,运用到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十分可行。具体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考虑:

一、夯实基础、创造思维环境

夯实基础、创造思维环境,是训练联想和发散思维的基本层次。思维是在大量的基础知识及经验上进行的,发散思维更是离不开知识这一平台。为此,必须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有着牢固的、扎实的基础知识,为联想和发散思维提供条件。比如阅读教学时,若学生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可能会遇到字词意思无法理解、句子段落背后的深层含义无法琢磨,对文章的深层蕴意也难以把握,更别提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和进一步探索了。写作教学也是如此,如果学生没有深厚的基本功底,对写作的基本技能掌握不牢,没有更多的范文和阅读量积累,可能在写作时连基本的遣词造句、结构设置上面都有困难,要求达到大胆想象、立意新奇就更难了。所以,必须夯实语文基础知识,为发散思维提供一个广阔、宽松的环境。

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字、词、句、义的学习和巩固,让学生将基本词汇及其不同的含义、不同的用法,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等等,都掌握透彻、理解深刻。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包括阅读中朗读、诵读、快速浏览、精读、品读等技能,写作中措辞、结构组织、语法、表现手法运用等技能。这些基本知识越是丰富、基本技能越是熟练,学生们进行联想和发散思维的起点就越高,角度就越宽,灵感的源泉就越多。

二、激趣质疑、培养思维方法

激趣质疑、培养思维方法,是训练联想和发散思维的较高层次。当知识经验和技能技巧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接下来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可以通过激发兴趣和质

疑引惑,来培养学生对阅读写作的兴趣,推动学生联想和思考的好奇心。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这种愿望可以激发学生以高度的热情和执着的精神参与到学习探索之中,引发学生的联想和创造。

比如学习课文《紫藤萝瀑布》,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紫藤萝的图片、花朵簇簇的繁荣画面供学生们欣赏。以生动形象、五彩斑斓的画面去刺激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通过作者的写作背景,来引起学生的质疑:作者在那样一种悲情、痛苦的境遇下,她眼中的紫藤萝会是什么样的呢?紫藤萝这种普通植物与生命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当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去阅读课文的时候,它更能撩拨思维的神经、触动心底的情感,学生们更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作者的思想、体会作者的心境。学完之后,还可以让学生以《草》为题进行作文写作,训练学生的联想和发散思维能力。

三、大胆联想、突破定势思维

大胆联想、突破定势思维,是训练联想和发散思维的最高境界。中国人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凡事喜欢墨守成规、平平稳稳,这样就缺乏了创作的激情。所以,在阅读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敢于联想、大胆想象、勇于探索、主动突破的精神,同时善于把握课本中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一方面,要培养我们学生的求异精神,对于大家公认、定向思维的事物、处理方式、观点看法,要大胆提问、勇于质疑,从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和看待。另一方面,要培养求新精神,对于常规化的现象进行反思,对于习惯性的问题多想想为什么,能够突破常规、标新立异。比如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山因高而雄伟、水因深而清澈、住宅因豪华而气派,但是古代文学家刘禹锡却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万事万物,抛开事物的外表而注重其内涵、实质,这这是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典范。

总之,思维和想象在阅读写作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注意发挥其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积累更多的素材;鼓励学生关注社会新闻,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剖析和评论生活中的现象;鼓励学生多角度、批判性地阅读,发散性、创意性地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联想和发散性思维,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我们的阅读写作教学添花增彩。

参考文献:

[1]曾佐希.发散:多角度联想[J].新作文,2012(2).

[2]董伟.初中语文阅读与作文新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2(2).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