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干部在线学习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46:30 小学作文
篇一:快速学完赣州干部在线学习城
首先你的电脑需要安装两个不同的浏览器
接下来用IE
浏览器进入赣州市干部在线学习城,然后选择课程中心
选择课程,然后进入播放界面
复制地址栏上的链接。
打开另外一个浏览器,粘贴地
址
确定,即进入播放界面。
再接下来,继续在IE浏览器中选择新的课程,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实现同时学习多门课程。
选修课程的第四页有一门2.5分和一门1.5分的课程,建议半夜选学。 选修课尽量从第6页开始往前学,因为前面的课程不用做题,可以半夜挂!
能同时学多少门课程取决于你电脑的配置和你的网速,本人6M的网速,同时开8门课程,必修10门课程就够,选修尽量选0.25分一门的。
篇二:干部在线学习城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辅导(二)
篇三: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之宋史
北宋的建立及其基本国策
大纲
一、北宋的建立
1.权臣夺权
2.统一战争
3.中央集权
二、“杯酒释兵权”
1.加强改革
2.“杯酒释兵权”
3.内外相维政策
三、政府机构的改革
1.中书的改革
2.地方的改革
3.发展完善科举制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后周世宗病逝后,年仅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是为后周恭帝,统率禁军的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见主幼国疑,人心浮动,遂谋划篡周自立,后发生陈桥兵变,赵光义、赵普授意将士将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自此宋朝建立
K02:为防止武将权重导致藩镇割据、王朝频繁更替的弊端,宋太祖赵匡胤接纳赵普的建议,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夺去禁军将领
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兵权,并推广至各个方面,以此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宋朝军队贯彻“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方针,意在强化京师保卫力量,弱化地方武装
K03:为防止宰相专权,宋太祖赵匡胤对中央政府的中枢机构加以改革,把原来相权中的政权、军权、财权分派给三个不同的职位,三权分离,各不统属,凡事皆须征得皇帝认可;同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宋初还发展、完善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
正文
唐朝之后,经五代十国的过渡,公元960年建立的宋朝再次恢复了全国的统一。此后320年间,宋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辽、金、西夏形成长期的对峙、并存局面,相互之间既有冲突,也有融合,社会、经济、文化皆有长足发展。
宋初的制度创设,务在革除前朝之弊,凸显出内敛、守成的特色,颇见政治上的圆熟。然而,在有效防止武将专横、藩镇割据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这一时期,南方的社会经济堪称突飞猛进,城市的逐渐发展及其格局和功能的不断演变,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显著进步,商品贸易的空前活跃等,皆令当时的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新貌。与此同时,社会结构、社会阶层也发生了诸多深刻变化,对历史的影响极为深刻。宋朝的科技领域迭有发明,尤令世人瞩目,而文化上的雅俗并进,高度繁荣,也成为后人仰止的巅峰。
近代学者严复曾指出::“若论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恶为善,姑不具论,而为宋人所
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可见,研究宋代的历史,总结宋代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具有学术上的价值,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北宋的建立
1.权臣夺权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之后的五十几年里,中原大地上先后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小王朝,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除此之外,全国各地还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包括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南汉、楚、南平、北汉。这个时期统称为五代十国时期。
当时,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造成的社会破坏也很严重。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为了夺取政权,请求契丹出兵,作为交换条件,他把长城以南的幽蓟十六州(又称“燕云十六州”,位于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个州)的整个大片土地割让给了契丹。此举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中原士兵善守城,而北方少数民族士兵善攻,无幽蓟十六州,中原就赤裸裸地暴露在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
在五代的更替过程中,一直到后周,局面才有所改观。后周太祖郭威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在任期间,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国事总体上有所进步。太祖逝世后,其内侄柴荣继位,即后周世宗。他是五代时期最有作为的一位君主,他在周太祖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改革,大大促进了国力的增强,尤其是他把禁卫军改造成了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常备军,对今后的发展帮助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长治久安,统一全国,其谋臣王溥提出,北方契丹是强敌,难以打
垮,南方敌国实力薄弱,但经济发展态势很好,最合适的战略方针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这个方针得到周世宗的大力赞赏。955年,后周世宗先后出兵攻打南唐和前蜀,夺取了比较大的一片土地。在此基础上,后周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公元959年,后周世宗兵分两路,北上北伐,打下三关三州之地;同年5月,后周世宗准备乘胜追击,率兵攻打幽州(今北京)时,突然身患重病,被迫班师回朝,6月即病逝。
后周世宗在世时,曾向左谏议大夫王溥发问:“朕当得几年?”精究术数的王溥答曰:“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柴荣听后十分欣喜地说:“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柴荣在他五年多的统治期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
后周世宗病逝后,年仅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是为后周恭帝。统率禁军的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见主幼国疑,人心浮动,遂谋划篡周自立。赵匡胤出身将门,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生于洛阳,最初在郭威帐下从军;后周时,获柴荣赏识,因战功卓著,逐步升任为殿前都点检。禁军高级将领慕容延钊、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皆为其密友,身边则有足智多谋的赵普及同母弟赵光义等人为之出谋划策。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商议边地所上奏报,称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侵,宰相范质、王溥等决定派赵匡胤率军抵御。初三晚上,大军行至开封东北40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后发生兵变;次日凌晨,赵光义、赵普授意将士将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
拥立他为皇帝。当日,赵匡胤率军返回,在石守信、王审琦等人接应下,顺利进入汴京,迫使恭帝禅位,建立宋朝,仍都汴京。后人习称公元1127年之前的宋朝为“北宋”,之后,为“南宋”。
2.统一战争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三年后,即着手进行统一战争。公元963年,灭南平及湖南的割据势力;公元965年,灭后蜀;公元971年,灭南汉;公元976年,灭南唐。宋太祖死后,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继续推进统一大业。公元978年,迫使吴越主钱俶及漳州、泉州一带的割据势力相继纳土归附。公元979年,宋太宗亲自率军攻灭北汉。至此,持续二百余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终告结束。
3.中央集权
宋太祖、宋太宗在致力统一的同时,又从防止晚唐、五代弊政考虑,在制度层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置,将政权、兵权、财权、立法与司法权集中在皇帝手中,严防文臣、武将专擅独裁,形成适应赵宋王朝需要的中央决策系统及相应的运行机制。
二、“杯酒释兵权”
1.加强改革
对晚唐五代以来,因武将权重导致藩镇割据、王朝频繁更替的弊端,宋太祖深有体验。他即位的次年,便就此向赵普询问对策:“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赵普回答:“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对赵普的建议极为赞赏,不仅用以对付武将,
篇四: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考试电子讲义之明史
明史
《石匮书》文苑传与儒林传解读:李梦阳和康海
大纲
一、“卑视一世”的李梦阳
1.“应诏上书”
2.弹劾“八虎”
二、康海的名士风度
1.政治生涯
2.罢官后的生活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O1:李梦阳应诏上书,不遗余力地抨击时弊,孝宗皇帝是一个少见的明君,颇为赞同李梦阳的看法
KO2:李梦阳弹劾奏疏,揭露以刘瑾为首的“八虎”的种种罪状。刘瑾得志以后,不断罗织大臣罪状,包括李梦阳。之后,李梦阳获得昭雪,但是他这样锋芒毕露的行事风格,最终落得被罢官的下场
KO3:康海与李梦阳齐名,同为“前七子”。李梦阳下狱之后,康海伸出援手。刘瑾对康海慕名已久,想结识他,康海却避而远之。康海过于率性随意,对政治风险估计不足,导致当刘瑾的党羽被揭发时,他也受到牵连
KO4:康海被罢官以后,不谈国事,仿效魏晋名士,过着放浪形骸的日子,以狂放不羁的言行发泄内心愤懑的“佯狂”
正文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安远干部在线学习城)明清之际的文史大家张岱,文章写得漂亮,思想深邃,语言犀利。他写的《石匮书》就是如此,其中的《文苑列传总论》妙不可言,对科举制度和八股文的抨击入木三分。他在清初回顾整个明朝,说道:“二百八十二年以来,英雄豪杰埋没于八股中,得售者什一,不得售者什九。”并且引用了李卓吾的话:“吾熟读烂时文百余首,进场时做一日誊录生,便高中矣。”说此虽戏言,委是实录。当时的文人只读《四书》,这与宋朝的朱熹的提倡不无关系,朱熹将《四书》提高到经的地位。这样一来,人们只读《四书》,其它的书文一概不读,因此人们的文化造诣每况愈下,令人忧虑。然而也有一些文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特立独行,虽然没有冲破体制,却能驰骋才华。明孝宗是明朝皇帝中少有的贤明之君,弘治年间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最为引人瞩目。但是这些文人的遭遇都是不幸的,他们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并不益于他们才能的发挥。
一、“卑视一世”的李梦阳
李梦阳和康海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在文学史上名列“前七子”,李梦阳为“前七子”之首。李梦阳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这其中是有政治含义的,即反对宋朝的理学。要想破除程朱理学就需要向前朝学习。
“卑视一世”是李梦阳的特点,文学上如此,政治上也是如此,狂放高傲,无所顾忌。
1.“应诏上书”
弘治六年中进士后,出任户部主事,以后晋升为户部郎中。弘治十八年他做了一件轰动一时的事情——“应诏上书”。这篇长达五千字的《应诏上书稿》的主要基调,和后来海瑞的《治安疏》一样,都模仿贾谊的《陈政事疏》,不遗余力地抨击时弊,涉及到最为敏感的焦点——皇后张氏的弟弟寿宁侯张鹤龄“骄纵犯法”之事,也就是说他触及了外戚的利益,这一下,捅了马蜂窝,一贯骄恣横暴的寿宁侯张鹤龄拼力反扑,上疏辩解并主张处死李梦阳。
孝宗皇帝和他的父亲截然不同,是一个少见的明君,颇为赞同李梦阳的看法,没有维护张皇后以及其弟张鹤龄,反而教训了他们,事情至此告一段落。但李梦阳并没有就此罢休,有一天,李梦阳路遇寿宁侯,当街数落他的罪行,竟然举鞭把他的两个门牙击落,寿宁侯鉴于日前皇上的训诫,只得隐忍。所以张岱称赞他“气节奕奕”。
2.弹劾“八虎”
弘治十八年五月初六日,三十六岁的孝宗病危,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来到乾清宫寝殿,跪在御榻前听皇上托孤。孝宗知道自己唯一的儿子朱厚照自幼喜好逸乐,将来必定“纵欲败度”,对三位大学士说:“东宫(太子)聪明,但年幼,好逸乐,先生每勤请他出来,读些书,辅他做个好人。”次日,孝宗驾崩,十八日,十五岁的朱厚照即位,就是明武宗。
正如孝宗所料,此人果然“纵欲败度”,他在东宫时的亲信太监刘瑾、马永成、谷大用、丘聚、张永、高凤、罗祥、魏彬,号称“八虎”,他们成天用狗、马、鹰、犬以及歌、舞、角、觝取悦十五岁的小皇帝。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恳切规劝,毫无效果。户部尚书韩文忧心忡忡,每次退朝,在下属面前谈起朝政,就哭泣不已。户部郎中李梦阳说:韩公身为大臣,与国家休戚与共,哭泣何益?韩公向他讨教,李梦阳说:近日言官交章弹劾“八虎”,奏疏已经到了内阁。三位阁老是顾命大臣,全力支持言官的弹劾。韩公如果率领诸大臣殊死力争,与阁老配合,除掉“八虎”易如反掌。韩文深知此事风险巨大,但是值得一做。因此他委托李梦阳起草弹劾“八虎”的奏疏,关照他,不要写得太文、太长,太文,恐怕皇上看不懂;太长,恐怕皇上没有耐心看完。因此,李梦阳写了一份短短几百字的弹劾奏疏,揭露以刘瑾为首的“八虎”的种种罪状,最后提出希望皇帝将“八虎”明正典刑,即处死他们。
武宗皇帝看了弹劾奏疏当然不会接受他们的意见,但是也不能拒绝,因为在皇帝身边也有宦官赞成大臣们的意见。
消息灵通的“八虎”得到消息,赶忙商讨策略,提前反击,结果发展成为一场小小的宫廷政变。在这种情况下皇帝随即任命刘瑾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任团营提督;马永成为东厂提督,谷大用为西厂提督,张永等掌管京营军队,分别把守要害地方。于是乎一夜之
间,宫廷的机要、特务及警卫,统统落入“八虎”之手。
对于这个小小的政变,大臣们完全蒙在鼓里。次日清晨,他们按照事先商定的部署,在宫门外向皇帝请愿——严惩“八虎”。万万没有料到,得到的圣旨却是对于刘瑾、马永成、谷大用、张永等人的新任命。内阁大学士刘健等料知局面已经无法挽回,纷纷向皇帝提请辞官,刘瑾利用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权力,代皇帝起草圣旨,勒令刘健、谢迁致仕。
刘瑾得志以后,一方面揣摩皇上心意,百般迎合;另一方面不断罗织大臣罪状,炮制“奸党”名单,包括大学士刘健、谢迁,户部尚书韩文,都察院都御史张敷华,郎中李梦阳,主事王守仁等五十三人。终于形成了长达五年之久的刘瑾专权的局面。当时的历史学家形容刘瑾俨然成为另一个皇帝:“刘瑾擅权时,上视朝毕,群臣向东北一揖,为(刘)瑾在上左也。人谓(刘)瑾曰:‘站的皇帝’,谓上曰:‘坐的皇帝’”;“人呼(刘)瑾为‘立地皇帝’”。
不久,刘瑾得知弹劾奏疏出于李梦阳之手,马上下令逮捕,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幸亏康海多方疏通援救,才得以释放。这一消息透露后,李梦阳一时名重天下。
正德五年,刘瑾伏法,凌迟处死。李梦阳获得昭雪,起用为江西提学副使。但是他这样锋芒毕露的行事风格,很难适应腐败的官场氛围,几个回合下来,最终落得被罢官的下场。
正德年间发生了宁王叛乱,意欲取代武宗皇帝,但很快地就被王守仁平定。宁王朱宸濠谋反被处死,政敌揪住李梦阳曾经为朱宸濠写过《阳春书院记》,追论他是宁王的同党,逮入锦衣卫诏狱。幸亏内阁首辅杨廷和、刑部尚书林俊大力援救,才幸免于死,判处“削籍”——禁锢终身,不得为官,从此上层社会的交往完全断绝。一代异才李梦阳的晚年潦倒不堪,令人惋惜。
二、康海的名士风度
康海,弘治十五年廷试第一名,是皇帝钦定的状元,和李梦阳等名列“前七子”。明孝宗很有文学眼光,看了康海的文章批红:
“我明百五十年,无此文体,是可变今追古矣!”
1.政治生涯
康海与李梦阳齐名。李梦阳讥刺当时文坛盟主李东阳的文章过于“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康海也反对当时的文风——“不能自立,傍人门户,效颦而学步”,要求像古人那样“言以见志”,“其性情其状貌求而可得”。
李梦阳下狱之后,有人求助康海伸出援手,康海当即答应。康海向自己的陕西同乡刘瑾为李梦阳求情,对于康海这位陕西同乡,刘瑾慕名已久,想结识他,康海却避而远之。康状元笑谈自若,睥睨刘瑾问道:自古三秦豪杰有几?刘瑾略有才学,听出话中有话,便说:请先生指教。康海说:昔日桓温问王猛,三秦豪杰何以不至?王猛扪虱而谈,三秦豪杰舍我其谁?刘瑾怀疑在讽刺自己,红着脸转换话题,问道:三秦豪杰今日有几位?康海回答:有三人,一位是成化、弘治年间的王恕,另一位是在皇帝左右的“密勿亲信”。刘瑾听出是指自己,面露喜色,反问道:还有一位是康先生吗?康海回应道:我哪里算得上,他是当今的李白。李白醉,使高力士脱靴,高力士脱而不辞,是大度能容物之人。刘瑾终于听明白:先生难道说的是李梦阳?此人罪当处死。康海对应道:应则变,如果杀了,关中就少了一位才子。刘瑾明白了他的来意,马上说:我知道了,但饮酒无妨。
次日,李梦阳被释放出狱,罢官而去。刘瑾给了一个面子,想拉拢康海,请他出任吏部侍郎,康海坚决推辞,措辞却很委婉:我做官才五年,翰林没有五年而晋升部堂的先例,请为我向皇上请辞。看来他是有意与刘瑾保持距离。
康海过于率性随意,对政治风险估计不足。他丁忧回乡,途中遭遇强盗,名士气十足的康海,居然一气之下写信给刘瑾,向他告状。刘瑾为了拉拢康海,处分了负责当地治安的官员。此事铸成大错,被忌恨他的人抓住把柄——拉大旗作虎皮。
正德五年,刘瑾被以“反逆”罪处死,言官(给事中与御史)纷纷揭发刘瑾的党羽,康海也受到牵连,削籍(开除公职)为民。言官指责他是“瑾党”,显然有意气用事的成分在内。
篇五:日 期 -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
参加第5期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研讨班
补课人员名单和课程安排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