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丹山赤水风景区,柿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1:22:17 作文素材
丹山赤水风景区,柿子作文素材

篇一:丹山赤水 导游词

导游词

丹山赤水

丹山赤水景区位于大岚镇士林村进内,距余姚市区45公里,宁波市区100公里。景区是以悬崖峭壁为中心,以道教文化、古山村风情为景区的依托,以飞瀑、小溪、石桥为景区的特色。现在就请随我走进这有山有水的地方吧!

景区所在的士林村四面环山,鸟语花香,泉水清澈,不仅有山川秀丽,而且还有古朴的山居风貌。村中只有沈氏一个姓,据族谱记载,沈氏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因受封于沈的,所以以封地为姓;村中还有一口井,井水冬暖夏凉,故之有一村一姓,一家人,一口井水饮一村之说。

现在我们要去村后看一下,这里呐是福禄寿园,它是由一颗锦松、一颗白桃花古树和七株古香榧树组成的。为什么叫它福禄寿园呢?那是因为人民以锦松托福,这颗树已经有上百年的树龄啦,郁郁葱葱,昂立苍穹;以香榧树应禄,香榧树为常绿树枝叶繁茂,树干挺拔,又因为吴越时期禄与绿是同音词;以白桃花树预寿,白桃花是乃世间罕见的树种。每年三月桃花开时,只见满树飞白,但不节一个果子,在这个村中还有一个传说,白桃花树500年才会节一次果子,相传啊如果能见到此果那就大吉大利之兆了。我们看了福绿寿园,现在我们去看看红色的溪水,弯曲的小桥吧。

现在我们就走近这湾湾曲曲的小路,去看溪水。我们已经来

到了村下,面前这条溪水就是赤水溪,为什么叫它赤水溪呢?相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为溪水流进红土地,近红土的渲染,溪水成红色;那第二种呐就是溪水在崖壁的倒影下成红色。沿着溪水而下,我们一次可以看到白虎谭、青龙谭、华盖谭、灵龙谭和秋水长滩,这次谭的高低都不一样,落差有秩。溪水在落入谭中,因有落差,所以形成了小型的瀑布。在溪水上还有一座石拱桥名叫赤水桥,在桥面上还有一块刻着莲花和莲蓬图案的石板,两侧则是用石雕护栏。过了桥后迎面看到的是宽数理、高百余米的悬崖峭壁,崖壁成红色所以称之为丹崖。传说古代仙人在这里杀羊,把岩石和溪水都染红了,所以这里又称杀羊岩。在这丹崖上的石缝里还长出了杂树和野花,与崖壁的红绿相间并且倒映在溪水上,景色十分的魄力。来大家看这块岩石,上面还可有宋徽宗御笔的“丹山赤水”四个大字

篇二:22、丹山赤水 教学参考

22 丹山赤水教学参考

一. 教学目标

1. 知道丹赤水的地理位置。了解丹山赤水里一些主要景点和土特产。

2.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爱祖国绵绣河山的壮美。

3. 培养学生会搜集资料的能力。

二. 初读感知。

教材共分三个部分。其中的丹山赤水的景点介绍为重点。

第一部分:知道丹山赤水的地理位置。教材用一幅“丹山赤水”内的主要景点“丹山”和“赤水桥”为景点,目的文字介绍,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字知道丹山赤水。

第二部分: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姿。教材用“丹山石壁”、“赤水桥”、“竹林蔽日”、“柿林秋色”和“石门飞瀑”等图片,不禁使人产生向往之情,为我们余姚拥有这样美丽的地方而自豪。这节是本课的重点。

第三部分:美味可口的农家土特产和良好的居住环境。教材柿子,四明龙尖、笋干、山鸡、茶叶蛋等图片向向学生展示了丹山赤水不仅是游客游玩的好去处,而且还有丰富可口的农家小吃。让人们在饱览祖国大好山河的同时,能品尝到别样的山林土产。

三. 深入体会。

1. 上课前,老师要让学生去搜集有关丹山赤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以便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激发学校兴趣。

2. 事先调查好班级内有哪位学生去过丹山赤水,并让这位同学

丹山赤水风景区 柿子

准备好介绍去过后的感受,以便能在课堂上交流。

3. 上课时老师可先向同学们展示一些丹山赤水的图片。问:“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我们余姚的一处景点——丹山赤水,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以此来导入就课。接着教师可以让去过丹山赤水的学生讲讲游玩时的情况。然后让学生拿出准备要的资料,并对照课本中的介绍,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景点,为什么?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评出一位同学向全班介绍,最后教师小结,要求学生用搜集来的资料和书本中的介绍编一本手抄报。

4. 课后教师可让学生回家让父母当一回导游,向爸爸妈妈介绍丹山赤水的美丽风光。

四. 拓展延伸:

赤水溪名称的由来:有人说,赤水桥下面,泉流分为四股长长短短的流着,形状像“赤字”。也有另一种传说,认为丹山在上面,映着流泉成红色,故名赤水。

撞起岩的由来:相传吕洞宾云游至大岚,见山民挑者担,越岭非常辛苦,动了恻隐之心,想在两个山头之间架一座桥,刚搬来两块巨石作桥基,却被玉皇大帝召回,桥未造成,只留下这两块岩石,因是神仙所为,所以又称“仙人叠石”。

柿林村的柿子:柿林村中最多为柿子树,村里村外,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全村年产柿子二十多万斤。柿树有的参天合抱,树龄达三百年以上,最大的一棵单株产量一千多斤。每当晚秋时节,村庄内外,

山坡上下,红柿吊挂枝头,如悬挂着无数的小灯笼,加上林间红枫如火,绿树映衬,一派秋韵美景。

赤水桥:赤水溪上有座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的石拱桥,为斗拱单孔式,拱高10米。桥面正中铺一块刻有荷花莲蓬图的石板,两侧均有石雕护栏,并用榫卯衔接,正中刻“赤水桥”三字。

丹山八景:丹山赤水、鹰岩洞天、狮王悟道、淡瀑飞水、八卦仙台、仙人指路、秋水长滩、四明道观。

篇三:登丹山

登山赏秋,凝心聚力

为了加强同事之间的相互了解,丰富学校教师的课余生活,在这满眼秋色,硕果累累的季节,梨洲小学开展了以摄影采风为特色的工会活动。梨洲小学爱好摄影的教师来到风景秀丽的丹山赤水一起登山、赏柿。

一来到柿林,教师们就被美丽的柿子树所吸引。远远看去,一片片红色映入眼帘,让人神清气爽。老师们纷纷按下快门,留下这美妙的一幕。顺阶而下,柿子树越来越近了。一颗颗红柿像一盏盏灯笼悬挂在枝头,真是可爱。时常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用它们自制的工具把柿子钩下来,老师们就和他们攀谈一番,期间“咔嚓”声此起彼伏。

在丹山赤水景区的山间溪边,老师们一起登山戏水,截取那一个个美丽的画面。休憩间隙,大家相互交流摄影的乐趣。

回到学校后,工会还组织了柿林摄影比赛,教师们纷纷把自己拍的最满意的照片拿出来参评。

通过这次工会活动,老师们不但领略了余姚柿林的美丽风光,还提高了摄影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同事之间的友谊,融洽了相处的气氛。

篇四:导游词

导游词

(第1段)

各位团友,早上好!我就是小芳,是大家这次行程的全程陪同导游员。不过大家可千万别叫我“全陪”哦,我们出来旅游可是不能赔的,要全赚才行!我们要赚回开心、赚回回忆、赚来大家整车的朋友啊!那在我身边始终专注开车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方师傅,方师傅车子开得很好,大家可以放心。今天我相信以我小芳的活泼伶俐和老方师傅的稳重安全,一定能够带给大家一个美好的旅程。

(第2段)

我们的目的地是——丹山赤水风景名胜区。"丹山赤水"是余姚市政府批准的第一个风景名胜区。位于余姚市四明山大岚镇境内,面积6.05平方公里。是一处自然山水风光迷人,有一山、一水、一村、一树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很多人都说它美丽的像一幅秀丽画卷,我说它更像是一道丰盛的法国大餐,会让所有的游客都留恋忘返,回味无穷呢!看,有些团友已经按耐不住了,那么好,小芳就趁着现在十来分钟时间,在大家亲临其境,亲眼目睹之前,先给大家饱饱耳福,闻闻香!好,开始上菜。

(第3段)

首先上的呢是今天的头盆,这头盆啊就要先说 “一山”——丹山了。 大家一定会问我:为什么叫丹山呢? 我们知道“丹”是红色的意思,那与红色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一种说法是啊:四明山作为道教中心,以前住在这山顶上的四明道士每次设道场作法时,都要杀羊祭神,那杀羊时的羊血溅到山壁上,日久天长,就将整个山染成了红色。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不怎么可信。其实,我们从地质学上讲,是因为山壁上有着一层丰富的铁、铜分子,经风吹日晒与空气中的氧分子一作用,就形成了二氧化铁和二氧化铜,所以山壁表面就像布满了铁锈一样,变成了红褐色。宋代诗人唐震有诗云:“深崖瑞木金文润,绝顶灵槎(cha)铁色斑。”描写的就是这丹山石壁。

(第4段)

好了,开胃菜吃完了,我看有些团友已经在整理相机了。这里小芳,顺便提醒大家:我们走路不照相,照相不走路,景区山高路陡,一定要当心脚下!而且,你们也太性急了吧,小芳有更好的要带给大家呢,下面该上副菜了吧。

(第5段)

大家说会是什么呢?对了!这道副菜啊就是与丹山相依的水——赤水

因为溪水流经红土层,又在丹山的映照下,看上去就像红色的水,所以就叫做赤水。我们今天的游览也会顺着赤水溪,顺溪而下,去看各种各样的潭。有的由于落差大,还形成了一级一级的小型瀑布,景色十分的迷人!更有意思的是,我们还会通过一座索桥,大家可以在上面尽情的跳、尽情的摇,我们还要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过的快。但到时也请照顾好老人和小孩,千万别将他们撂倒在桥上了呦。

(第6段)

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急切地想要真实体验一下呢?别急,好菜还在后头呢!我们今天的主菜就是丹山赤水风景区的精华所在,“一村”——柿林村了

(第7段)

柿林村是一个古村,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全村有283户人家,大约800多人,都只有一个姓氏——“沈”,他们同姓也同心,在道光四年的时候,全村的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造了一座“沈氏宗祠”来供奉自己的祖先。那么,沈氏的祖先到底是谁呢?据族谱记载:沈氏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子 ,他曾受封于河南的沈地,后来因故遭贬,不许他再与王室同姓周了,于是他只好用所住地“沈”为姓,天下的沈氏就是这样来的。所以大家到了村里,见到男的就叫沈大叔,女的就叫沈大妈,看,挺方便啊!另外,村口还有一口象征同心的同心井,600多年来也从未干涸过,尽管现在村里已经装上了自来水,但乡亲们还是喜欢挑井水饮用。真是:“一村一姓一家人,一口古井饮一村”啊!

(第8段)

讲着讲着,后面有位朋友正举着手呢,“诶!这位朋友有什么问题吗?” “哦,这位朋友是问:在这么古老的柿林村,沈大叔沈大妈们靠什么生活呢? 艾!这里啊就不得不说那“一树”——柿子树了!

(第9段)

因为在整个柿林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会种满柿子树,全村年产柿子可达20多万斤呢!每年10月份举行的“丹山赤水柿子节”活动,更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上山采摘柿子。当然,除了柿子,村里还有茶园、毛竹林,盛产高山云雾茶-——四明龙尖以及竹笋等等,都是沈大叔沈大妈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第10段)

好了!上了头盆、副菜、主菜,大家觉得怎么样,不错吧!下面该上甜品了。那要说这餐后点心啊!非柿子莫属了。今天呢!小芳也会带大家去品尝一下,我相信大家到了那里一定会“食柿求柿”、“心享柿成”、“柿柿如意”!

(结束篇)

好,听了这顿法国大餐大家肯定是垂涎欲滴了。那我们的目的地也就到了,大家准备好下车,让我们一起去先饱眼福,再饱口福吧!

篇五:柿林村村情风貌村史沿革

柿林古村

【村情风貌】柿林村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东南部,它依山而建、西高东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合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小巷悠悠,是一座文化结构十分完整的古村落。由于地处平均海拔为550米的高山台地,境内阳光充沛、雨量丰富、四季分明。风光优美、空气纯净清新,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国家4A级景区即“丹山赤水”景区。因景致宜人,风物独特,这儿还曾被选为电影《曙光》、《山花》和电视片《百家姓》(沈姓)以及最近热播剧《国家干部》的外景拍摄地。柿林村区域面积为6.05平方公里,就在这小小的村落里,现有农户289户,713个人口,拥有粮田面积572亩,旱地面积341亩,柿子林面积200多亩,山林面积6202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1.1﹪.村中有10只山塘水库,两条大溪流:一为北溪,源由四明山镇梨州,至柿林白鳖洞附近出境,注入鄞州区皎口书库,另一为赤水溪,贯穿整个丹山赤水风景区。柿林村自古以来“重教敬学”风尚盛行,形成了独特的“耕读传家”传统。受此影响,全村居民文化素质较高。近年来,更是积极创建各种荣誉称号,在全村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我村曾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省特色农家乐示范基地、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余姚市民主法治示范村、余姚市生态绿化村、余姚市优秀文化中心村等荣誉称号。目前正在积极争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村史沿革】柿林村居住的主要是沈氏,是单一的沈姓血缘村落,因此有“一个村、一个姓、一条心”的说法。据资料记载:周文王第十子冉季封于沈,是沈氏始祖,其45世祖于元末明初迁居峙岭,为峙岭沈氏始祖,该始祖即太隆公。自林十五公沈太隆迁至柿林,经过600多年的繁衍生息,子孙耕读传家,代代相传,在这幽深而奇特的崖顶沟塾渐渐的形成了一个风貌古朴、民情醇厚的沈氏村——即柿林村。柿林,曾因人才辈出称作仕林,又因两岭对峙故称峙岭,现因盛产柿子而得名柿林。柿林村其地又名为“丹山赤水”,早在东汉年间,就有许多道教名士来此隐居修身,被道家尊之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九洞天,宋徽宗曾御书“丹山赤水洞天”。历代诸多名人雅士到此揽胜抒怀,留下了许多优美诗篇。唐代诗人李白就有“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之吟,明代诗人又有“丹山赤水神仙宅,布袜青鞋作胜游”之记。柿林村的开村始祖沈太隆也曾赞美柿林:“洞天福地甚奇哉,不染人间半点埃,相士择宜居此在,岭头惟有白云来。”

【产业经济】柿林村属山林经济,柿子、茶叶、竹笋、花卉等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吊红”柿子播种面积200多亩,年产20多万斤,产值50多万元;茶叶1200多亩,年产干茶120余吨,产值30多万元。特别是近几年来,柿林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因地制宜发展旅游经济。2002年按照“一点启动,全面带动”的旅游发展思路,成

功开发“丹山赤水”风景名胜区,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 使其走上转产专业、增收致富的门路。目前,柿林村已有农家乐饭店29家,农家旅店9家,通过“严格管理抓质量、优化服务增收入”, 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和风土人情资源,现已连续成功举办和承办了“丹山赤水柿子节”、“四明山红色旅游开游仪式”、“余姚市电影节”等大型文艺活动,在丰富村民精神文明生活的同时更是提升的丹山赤水景区的知名度。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村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村集体可用资金6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7305元。

【社会事业】柿林村素有崇教之风,留存至今的明清建筑墙头上还依稀可见“耕读传家”等字样。在村口的沈氏宗祠里,悬挂着柿林人引以为傲的“文肃世家”等匾额,是历代对村中人的表彰。近年来,柿林村在开展各项社会事业过程中,村党支部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做到与广大村民心连心,时时处处为民着想,把村民的困难和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想方设法及时予以解决。现村里有规范化的卫生室给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每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村民达100﹪。日常,村党支部把保障和实现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落脚点,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措施,落实好独生子女的各项奖励政策,多年来,村内无计划外生育发生;根据村实际情况和村集体经济实力,对60岁以上的老年村民每年发放300——480元不等的养老补贴;对老干部每月补贴60元养老金;每年重阳节,给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50元礼品金。对符合社会最低保障条件的特困户,全部享受了低保待遇。同时,村里还对因病致残、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现退军人家庭给予关心和照顾,逢年过节,由村干部进行上门慰问。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但缺少资金或致富门路的困难家庭,村里采取了村主要干部与困难户帮扶结对的办法,千方百计为其寻求脱贫致富的路子,增强困难户早日脱贫的信心。另外,村投入资金16.30万元新建了村落文化宫,新添了健身器材,有效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在村口广场上专门成立了警务室,确保村民和游客的安全。

【村镇建设】以保护为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3年编制完成柿林古村保护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分步实施。现已经完成对村内主要干道的硬化,硬化率达到100%。为加快旅游事业的发展,03年村投100万元建造柿林至白鳖洞旅游专线;投入资金5.10万元新建广场、停车场,改建车站,既方便了群众,又解决了游客停车难的问题。针对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的问题,05年村投入25.14万元,改造安装了从蜻蜓岗至柿林全长2442米的自来水管道,使家家户户都能用上清洁方便的自来水,确保了人们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为营造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近年来,柿林村在全面整治村庄居住环境的基础上,着力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共投入资金5.83万元,新建了3座公厕,彻底

清除了全村228只露天粪缸,新建了一个垃圾中转站,并新增两名环卫工人,对全村卫生及景区内的卫生进行日常保洁。柿林古村已有600多年历史,古村已成为“丹山赤水”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景区开发以来,村共投入100多万元,拆除了危房旧房22间,共660平方米,并对沈家客栈、村办公室、祠堂、醉仙楼及部分民房等进行了一期、二期改造。同时柿林村积极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投入20万元建成四明山区第一党支部陈列室,现已被授予“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村一品】“吊红”柿子是柿林的传统名果,以果色艳丽、肉质柔软而闻名,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每年入秋后,开始成熟,由青转变成红色,悬吊在树上极为美观,故宁波一代称其为“吊红”。柿林村现有柿子林面积200余亩,年产柿子20多万斤,2006年柿林“吊红”正式注册为“阳春红”柿子,从此有了自己的品牌。惹人垂涎的吊红柿子不仅是游客争相购买的农副产品,也成了柿林村民增收致富的吉祥果。

【发展特色】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山水、人文、红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依托景区打造农家乐基地,逐渐形成了“游丹山赤水、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的山水田园旅游模式,营造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风景名胜】位于大岚镇柿林村内的丹山赤水风景名胜区,距余姚市区45公里,,景区面积6.05平方公里,为余姚市第一个风景名胜区。2005年“丹山赤水”景区凭着其优美的风景、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顺利通过了国家4A级景区的验收。

风景区地处四明山腹地,平均海拔550米,属高山台地。景区阳光充沛,雨量丰富、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一处以自然山水为依托,以道教文化、浙东山乡古村风情、民风民俗为文化内涵,以绝壁、奇岩、古桥、溪流、飞瀑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道家尊之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九洞天。

景区由丹山赤水、鹰岩洞天、狮王悟道、淡瀑飞水、八卦仙台、仙人指路、秋水长滩、四明道观为代表的“丹山八景”和三十多处其它景点组成。区内群峰斗研,古树参天、竹木蔽日、溪水潺潺,是人们享受自然山水风光、沐浴历史文化、品味山乡风情、休闲娱乐度假的极佳生态旅游胜地。

【发展目标】围绕建设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的发展定位,以丹山赤水景区为依托,保护柿林古村、挖掘山村文化,着力打造好“生态优美、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山区旅游胜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争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