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56:45 初中作文
篇一:文成公主进藏的民间故事
文成公主进藏的民间故事
藏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其中一个传说故事是这么说的: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100匹小马放在中间,1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 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1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 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5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伴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蜜蜂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5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籽、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爬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神话传说
在希腊神话中,人类是提坦神普罗米修斯(英文:Prometheus/希腊文:Προμηθε??)创造的。(普罗米修斯含义是深谋远虑)他也充当了人类的教师,凡是对人有用的,能够使人类满意和幸福的,他都教给人类。同样的,人们也用爱和忠诚来感谢他,报答他。但最高的天神领袖宙斯(Zeus)却要求人类敬奉他,让人类必须拿出最好的东西献给他。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的辩护师触犯了宙斯。
作为对他的惩罚,宙斯拒绝给人类为了完成他们的文明所需的最后一物:火。但机敏的伊阿珀托斯的儿子普罗米修斯,马上想出办法,补救这个缺陷。他摘取木本茴香的一枝,走到太阳车那里,当它从天上驰过,他将树枝伸到它的火焰里,直到树枝燃烧。他持着这火种降到地上,偷到了火种并带给了人类,即刻第一堆丛林的火柱就升到天上。宙斯,这发雷霆者,当他看见火焰从人类中间升起,且火光射得很广很远,这使他的灵魂感到刺痛。 [1]
于是,宙斯大怒,他吩咐火神给普罗米修斯最严厉的惩罚。
但是火神(Haphaestus)赫淮斯托斯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地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宙斯他饶恕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说:“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火神不敢违背宙斯的命令,与两个仆人暴力和强力,把普罗米修斯带到高加索山,用一条永远也挣不断的铁链把他缚在一个陡峭的悬崖上,让他
火在飞舞
永远不能入睡,疲惫的双膝也不能弯曲,在他起伏的胸脯上还钉着一颗金刚石的钉子。他忍受着饥饿、风吹和日晒。
此外,宙斯还派一只可恶的鹫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白天肝脏被吃完了,但在夜晚肝脏会重新长出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便没有尽头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屈服。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一位著名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Heraclus)用箭射死神鹰,用
石头砸碎铁链,将他解救出来为止,他一直忍受着这难以描述的痛苦和折磨。
现在我们常把普罗米修斯比喻为成全他人而宁愿牺牲自己的人。 1936年,奥林匹克历史上首次举行了激动人心的圣火接力仪式。火炬穿越了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德国7个国家,全程3050公里,共有3331人参加了火炬接力。火炬所经过的城市都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设立专门的祭坛点火。声势浩大的火炬接力活动获得极大的成功,不仅唤起了世人对奥林匹克的热情,传播了奥林匹克的精神,也为后来的奥运会树立了典范。
圣火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相传古希腊神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瞒着宙斯偷取火种带到人间。古希腊在每届奥运会举行以前,人们都要在赫拉神庙前点燃圣火。现代奥运会创立后,最初并没有沿袭这个传统,直到1920年第7届安特卫普奥运会上,为了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人们,主办者在主会场点燃了象征和平的火炬,不过既没有进行火炬传递活动,也没有从古奥林匹亚采集火种。1934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在奥运会期间,从开幕到闭幕,主会场要燃烧奥林匹克圣火,并且火种必须采自希腊的古奥运遗址——奥林匹亚,并以火炬接力的形式传到主办城市。从此,圣火传递成为每一届奥运会必不可少的仪式。
篇二:文成公主历史故事
历史简介
1、文成公主进藏简介
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西行约3000公里,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至今还在汉藏民间广为流传。
2、唐朝简介
七世纪初,中原地区经过数年的战争,李渊(唐高祖)、李世民(唐太宗)父子于618年以长安为都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唐帝国,国势非常强盛,成为当时东亚地区文明的中心,对周边民族部落为生了强烈的影响,许多民族部落纷纷与唐朝修好,或称臣内附,或纳贡请封,促进了汉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的交流。
3、吐蕃历史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松赞干布即位为吐蕃(藏族的祖先)赞普(国王),年仅十三岁,并依靠论科耳,尚囊等辅臣,讨伐叛乱,统一吐蕃。当唐帝国称霸中原时,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对一些小国的兼并,定都逻娑(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并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从公元634年始,他两次派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向唐皇求亲。公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专使及为侍从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有关禄东赞出使长安的传说,以及他运用聪明才智,勘破了唐皇设的一道道难题,终于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的故事,在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记载。
4、柏海迎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十分高兴,亲自率军远行至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迎候。在离黄河源头不太远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畔,松赞干布建起「柏海行馆」,一对异族夫妇便在这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他们的洞房花烛夜。
5、玉树之行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至玉树(在今青海省)时,看到这里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而且长途跋涉,需要休息,两人便在一条山谷里住了一个月。文成公主闲暇时,拿出父皇送给她的谷物种子和菜籽与工匠一起向玉树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和磨面、酿酒等技术。玉树人非常感激文成公主,当公主要离开继续向拉萨出发时,他们都依依不舍。当地的藏民还保留了她的账房遗址,把她的足为和相貌都刻在石头上,年年膜拜。公元710年,唐中宗时,唐室的又一名公主金城公主也远嫁藏王,路过这里时,为文成公主修了一座庙,赐名为「文成公主庙」。
6、文成公主拉萨建大昭寺
文成公主安抵拉萨时,人们载歌载舞,欢腾雀跃,欢迎她的到来。 当时,唐朝佛教盛行,而藏地无佛。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她让山羊背土填卧塘,建成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称「长庆会盟碑」就立在唐柳旁。现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一尊释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当年从长安请来的。大殿两侧的配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动。只是他们脸上因布施献金的人太多,而绽开了金皮疙瘩。
7、 建小昭寺
后来,文成公主又修建了小昭寺。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西藏流传。文成公主还对拉萨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文成公主一方面弘传佛教,为藏民祈福消灾,同时,还拿出五谷种子及菜籽,教人们种植。玉米、土豆、蚕豆、油菜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生长良好。而小麦却不断变种,最后长成藏族人喜欢的青稞。文成公主还带来了车舆、马、骡、骆驼以及有关生为技术和医学著作,促进了吐蕃的社会进步。
8、修筑布达拉宫
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但后来毁于雷电、战火。经过十七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气势磅礴。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拉萨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这些壁画构图精巧,人物
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静坐之室,四壁陈列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的彩色塑像。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此后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事,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唐朝也不断派出各类工匠到吐蕃,传授各种技术。
9、唐太宗李世民去世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 新君高宗李治继位后,遣使入蕃告哀,以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松赞干布欣然接受了唐朝的官爵封号,并致书司徒长孙无忌等人说:「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者,当发兵赴国征讨。」同时,还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求置于唐太宗灵柩之前,表示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唐高宗并刻了他的石像列在唐太宗的昭陵前,以示褒奖。
松赞干布雄才大略,统一西藏,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藏族与汉族的亲密关系,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编辑本段五、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传说
1、藏族各个地区人人皆知
这则传说普遍流传在藏族各个地区,真是人人皆知,个个乐道。传说讲的是:藏王松赞干布是个英明有为的赞普,他仰慕唐朝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又听说皇帝唐太宗有一位贞淑美丽的女儿文成公主,便想求娶来做妃子。于是派出聪明能干的大臣噶尔·东赞率领求婚使团,前往国都长安请婚。不料同时还有波斯、霍尔、格萨和印度等处的使团也来求娶文成公主。各处婚使都希能迎回贤慧的文成公主做自己国王的王妃,这使唐太宗非常为难。为了做得公平合理,就决定让婚使、们比赛智慧,谁胜利了,便可把公主迎去。于是,展开了一连串比巧斗智的场面,先给了使臣们一颗九曲明珠和一条丝带,叫他们把柔软的丝带穿过明珠的九曲孔眼。其他使臣抢先接去,想尽千方百计,可是怎么也穿不过去。这时,噶尔·东赞坐在一棵大树下想主意,偶然发现一只大蚂蚁,便灵机一动,将一根丝线的一头系在蚂蚁腰上,另一头系紧丝带的一端。在九曲孔眼的一边抹上蜂蜜,把蚂蚁放进另一边,蚂蚁闻到蜂蜜的香味,便带着丝线,曲曲弯弯爬去。爬了一阵丝线忽然不动了,原来蚂蚁太累了,在半道休息呐。噶尔挺
着急,忙顺着孔眼往里慢慢吹气。这时,蚂蚁也歇过来了,便借助吹气的力量,很顺利地从那边爬出来,由于拉着丝线爬弯弯曲曲的路,特别费劲,所以蚂蚁的腰部都给勒得细细的了。噶尔·东赞见蚂蚁爬出来,高兴极了,赶紧抓住丝线,慢慢拉扯,把丝带也拉过来,穿在明珠上了。噶尔胜利了,又开始了第二场比赛。这时,皇帝叫人牵了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马驹来,让婚使们分辨出哪匹母马是哪匹马驹的母亲。各位婚使轮流辨认,有的按毛色分,有的照老幼配。有的以高矮比。但是,都弄错了。最后,轮到噶尔·东贷了,他把母马和马驹分开关着,在一天之中,只给马驹料吃,不给它们水喝。第二天,把马驹放到母马群中。马驹都急急忙忙地找到自己的妈妈去吃奶。于是,被噶尔分辨出 来了。第三次比赛是认鸡。有一百只母鸡和几百只小鸡,请婚使们指出哪些小鸡是哪只母鸡孵的。这件事又把其他婚使难住了,谁也指认不清。噶尔便把鸡群赶到广场上,撒了很多酒糟,母鸡一见吃食,就“咯咯”地呼唤小鸡来吃,这时大多数小鸡都跑到自己妈妈的颈下啄食去了。但是还有一些顽皮的小鸡,不听母鸡呼唤,各自东奔西跑地去抢食。于是噶尔一边学着鹞鹰的叫声,一边大声喊道:“鹞鹰来了!抓小鸡了!”鸡娃听见,以为真的。便都急忙钻到自己妈妈张开的翅膀下藏起来。刹时,广场上一片寂静,只见老母鸡护卫着各自的小鸡,警戒的向四周巡视着,准备抵抗侵袭者。真是一幅奇炒的景象。大家见了,都很佩服噶尔的智慧。
后来,又经过识木、宰羊揉皮饮酒、赴宴找路回店等等比试。也都被噶尔·东赞以超人的智谋获得胜利。最后,在汉族老大娘的帮助下,从五百个穿着打扮一样的美女中指认出文成公主,终于完成了迎亲使命。文成公主带着汉族的文明前往西藏,成为历史上“汉藏联姻”的佳话。
这则传说受到藏族人民广泛的喜爱,后来还被编成藏戏搬上舞台。有的情节还被画成壁画,历史学家也把其中的主要情节写进自己的历史著作中。它之所以受到藏族社会各阶层的一致喜爱和重视,首先是因为传说表现了藏族人民十分珍视汉藏兄弟民族团结友爱的感情,并赞扬了对两族团结的加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的人物。因为,汉藏两族的团结,有益于祖国的统一,有益于两族的交流,特别是有益于藏族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传说中说:“文成公主出发到西藏来了。她从内地带了青稞、豌豆、油菜籽、小麦和荞麦五样粮食的种子;带了耕牛和奶牛;带了白的、黑的、红的、蓝的和绿的五种颜色的羊;还有许多内地的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来了”。在许多藏族史书和藏戏中也说,唐太宗赐给文成公主历算、经典三百卷,各种手工技艺六十种,能治四百零四种病的药材,百种验方、针灸医术和四种炮制医药的方法等。至于汉文史书中则记载得更为确切翔实,就不一一引证了。凡此种种都是符合藏族社会进步的要求和人民利益的。所以人民在传说中加以沤歌是很自然的。
应该指出,象传说中所说的青稞等粮食种子和牛羊等牲畜,在藏族地区是早已有了的。传说中所以说是文成公主带去的,是文学上典型集中的一种手法,也曲折地反映了汉族农牧业方面的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藏族的良好影响和作用。它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传达了人民的心声。
其次是由于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柳暗花明,引人入胜。几次智慧比赛,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比赛的内容虽都是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但解决的方法却是那么新颖奇特,出入意料而又合乎生活逻辑,充满生活气息。在这方面,噶尔·东赞这个人物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劳动人民智慧的集中代表。
关于文成公主的事迹,还有不少民歌长期而广泛地流传在藏族人民中,它们产生的年代,目前尚难以考定。因与文成公土的传说内容相同,所以在本节中一起加以叙述:
2、公主答应来西藏
“正月十五那一天, 文成公主答应来西藏。 莲花大坝不用怕, 有百匹善走骏马来接你。 高山连绵不用怕, 有百头力大犏牛来接你。 大河条条不用怕, 有百只黑色皮船来接你。 来到拉萨的“拉通”渡口时, 有百条马头木舟来接你。 来到拉萨的“吾吉”滩时, 有百辆双轮马年来接你。 来到拉萨的“东孜苏”时, 有百名英俊青年来接你。 来到“卡阿东”的山角时, 有百名美丽姑娘来接你。 来到布达拉红宫时, 有百名亲信大臣来接你。 今天公主来到西藏, 好像狮子进入大森林, 好像孔雀飞落大平原, 好像不落的太阳升起, 西藏从此幸福又繁荣, 这是汉藏友好的象征。
篇三: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文成公主的真实想法
文成公主的真实想法
——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之006
李恒昌
历史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去的故事,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然而,对于文成公主本人最初的真实想法,却未必人人尽知。
文成公主并非当朝皇帝李世民的女儿,而是江夏王道宗的女儿,应该喊李世民堂兄。论说,她是不应该享受公主名号的。或许是她的家庭出身与皇家太近的缘故,或许是她太知书达理、惹人喜爱的缘故,自始至终人们都对她以公主相称。
文成公主16岁那年,皇兄李世民发布通告,为她在全球范围征婚,开出的征婚条件是,对方必须高大英俊,而且必须贵为王子。西藏国王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特使禄东赞率领求婚使团,前往当时最大的国际都市长安为王子松赞干布应婚。
当时,前来应婚的不止西藏一家,还有波斯、大食、仲格萨尔以及霍尔王等国的使者。最初的时候,无论是文成公主本人,还是父亲江夏王,抑或皇兄李世民,都不没太看上西藏的王子松赞干布。但无论自己选择哪一家,对其他国家来说,都显得不太公平。
为了公平合理,他想出了一个“六试婚使”好办法,让婚使们比赛智慧,谁胜利了,公主便嫁给谁家王子。为此,一向以聪明智慧的大唐考官专门出了六个非常深奥的题目,貌似专门难为几乎与外界隔绝的西藏使者。
在这场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西藏使者不负藏王的重托,出人预料地成功胜出。面对这一结果,皇帝和文成公主虽然不太情愿,但也没有其他办法。最终,识大体、顾大局的文成公主,只能按事先的约定,前去当时最为贫穷的西藏,嫁给了松赞干布,而且一直在那里生活了近40年。
文成公主去世后,西藏人专门修建了文成公主庙,以示纪念。后人在撰写历史教科书的时候,自然将当初文成公主的真实想法予以忽略,称赞她为藏汉民族和亲的大使,是民族团结的杰出代表,为藏汉友谊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此想到当年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初的时候,长征的发轫,应该说是为了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从某种意义上讲,长征其实就是一种战略大逃亡。然而,长征最终胜利了。于是,历史这样写道:长征是伟大的战略转移。当然,还有更经典的说法: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
这就是历史。
历史事件就应该这样生发。
历史教科书就应该这样书写。
历史事件如果不这样生发,那么就不是最真实的生活。
历史教科书如果不如斯书写,那么历史就显得肤浅而乏味!谁又愿意历史这样呢?
2011年1月2日
篇四: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
传说,吐蕃就是现在的西藏,唐代以前和中土没来往。据说吐蕃人是东晋末年南凉国王鲜卑人秃发利鹿孤的后代,因失国而辗转流徒到西藏高原,为纪念先祖,他们以“秃”发为国号,后依语音相近讹变为“吐蕃”。吐蕃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饲养牦牛、马、猪、和独峰骆驼,有的也种植青稞和荞麦。
公元七世纪,弃宗弄赞继位做了吐蕃赞普(吐蕃国王)人们称他为松赞干布,他是一位骁勇剽悍的领袖,他率领军队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许多部落,建立了以逻些城为中心的强盛王国,逻些城即现在的拉萨。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就是现在的四川松潘县;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此时正国泰民安,于是派候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打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叹不已,他上书谢罪的同时,还向唐太宗求婚。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就在宫中选定了一个通晓诗书的宗室之女,封她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唐太宗一个远亲李姓候王的女儿,人长得端庄丰满,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但又充满了新奇和向往,因此就应允了。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之所以要在隆冬季节出发,是因为从长安到陇南、青海到西藏有一个多月的路程,沿途要经过几条川流不息的大河,隆冬时节河水平缓,才便于送亲的队伍通过,这支队伍,除了携带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粮食种子,除了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像是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
因为当时吐蕃已经击溃了吐谷浑,伊然成为了西南举足轻重的强帮,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猜呢个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因此才千方百计的从经济和文化上给予帮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
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远嫁的。经过一个多月的顶风冒雪的艰苦跋涉,春暖花开的时候,文成公主一行到了黄河的发源地-----河源,这里水草茂盛,牛羊成群,一改沿途风沙迷茫的荒凉景象,一路上很为吐蕃地势恶劣而忧心的文成公主此时也松了一口气,于是送亲队伍在这里做了数日的休整。
这时,松赞干布亲自率领的大队迎亲人马也感到了河源,松赞干布一行人见到大唐使臣江夏郡王李道宗叩头便拜,并行了求婚大礼,他认定把大唐作为吐蕃的上国。李宗道请出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见面,这位驰骋高原的吐蕃王见到中土的金枝玉叶,顿时为她所倾倒,只见文成公主身着华丽衣服,神态端庄,气度文雅,与高原质朴的吐蕃女子完全不同,而文成公主所见到的松赞干布,虽然被高原的烈日和狂风塑造的黝
黑,但他高大健壮显得豪爽和英武;觉得自己很庆幸,算是嫁给了一个很棒的丈夫。送亲的队伍前呼后佣,威风八面地进入了逻些城,在李宗道的主持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按照汉族的礼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全逻些城的藏民都为大唐和吐蕃联姻载歌载舞的欢呼庆祝。松赞干布高兴之余,说:“我吐蕃从未和大唐有通婚联姻的先例,我今天做到了,娶了大唐文成公主为妻,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经过一年的时间,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就建成了,殿里屋宇宏伟华丽。亭榭精美雅致,还开凿了碧波荡漾的池塘,种上了各色美丽的花木,一切
建制都是模仿大唐宫苑所建造,用来安顿文成公主,借以慰藉她的思乡之情,为了和文成公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松赞干布脱下他穿惯了皮裘,换上了文成公主亲手为他缝制的丝质唐装,还努力地向文成公主学说汉语,一对异族夫妻,感情融洽,互爱互敬,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文成公主一款款柔情善待松赞干布,使这个生长在荒蛮之地的吐蕃国王深切体会到汉族女性的修养与温情,他对文成公主不但真爱,而且对她一些建议尽力采纳。文成公主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见识,细心体察吐蕃的民情,然后提出各种合情合理的建议,协助丈夫治理地域广阔民风古朴、性情彪悍的民族。她不是那种极有权势欲的女人,她参议王事,却从不要求松赞干布给她任何权利和职务,对于吐蕃的重大政治决策,她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不强行干涉,因此松赞干布和大臣们对她非常看好。
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派长史王玄策出使吐蕃,一方面和洽谈吐蕃和大唐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看望远嫁的文成公主。王玄策率出使队伍带领大批绢帛文物上路,途径天竺国时,却遭到天竺人的抢劫,除了王玄策带着少量的人马逃出外,大部分人马及物品全部被抢去。
王玄策狼狈地跑到了吐蕃,拜见了松赞干布并说明了遭劫的经过,松赞干布认为天竺国在挑衅,破坏他与大唐的关系,于是派遣大军讨伐天竺,捣毁了他们的都城,俘虏了天竺王子,还缴获了大批牲畜,救回了大唐使节随从人员,算是提大唐出了一口恶气。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太子继位为唐高宗,新任大唐天子授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
大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在文成公主联络的基础上,至此已到了水乳交融的顶峰,在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努力推行改革,及大论(吐蕃的宰相职务)禄东赞的妥善谋划下,吐蕃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因而称霸西域,成为大唐王朝西方有力的屏障。
可惜时间不长,松赞干布去世,他的孙子赞普继位,赞普年幼,国事多由禄东赞一手掌握,家事则有文成公主操持,这时一切还算平稳。不久禄东赞死去了,他的儿子钦陵沿袭做了大论,这时吐蕃与邻邦土浑关系恶化,他们均向大唐上书,请求论断是非,而高宗迟迟不予裁决,钦陵按捺不住,起兵击溃了土浑。
不料这一举动却触犯了大唐的威严,唐高宗认为在还没做出判决之前,吐蕃就擅自动武,简直没把大唐放在眼里,因此在咸享元年,派薛仁贵督师讨伐吐蕃。谁知薛仁贵的军队在大非川一带被吐蕃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从此吐蕃人再也不服大唐的气,连年兴兵进犯大唐边境。
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初春,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开始,到大唐高宗咸享元年薛仁贵率兵征讨为止,整整三十年的岁月,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部边陲的边防,更把汉民族文化传播到了西域,这是唐太宗的得意之作,可惜唐高宗最终没能善加利用,轻易挑起战争,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是文成公主苦心经营的和睦局势嘎然而止,怎么不能让人痛惜。
唐高宗永隆元年,文成公主在逻些城病逝,大唐特派使者前往祭奠,这也没有改善两国的外交关系。而文成公主受到吐蕃官民的敬仰并不因与大唐关系疏远而消退,她的死引起了所有吐蕃人哀痛。
篇五:文成公主入藏的民间故事
文成公主入藏的民间故事 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和其他6位使者前去长安求婚.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伴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 新君高宗李治继位后,遣使入蕃告哀,以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松赞干布欣然接受了唐朝的官爵封号,并致书司徒长孙无忌等人说:「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者,当发兵赴国征讨。」同时,还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求置于唐太宗灵柩之前,表示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唐高宗并刻了他的石像列在唐太宗的昭陵前,以示褒奖。 松赞干布雄才大略,统一西藏,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藏族与汉族的亲密关系,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