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彝族电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18:04 体裁作文
彝族电影体裁作文

篇一:彝族介绍

概况

彝族历史:羌族的分支 彝族人口分布:云、四川、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人口总数:约七百万 约占全国人口的5.4 %

月琴是彝族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弦普遍为两根,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口弦是用竹质、铜质制成形状象竹叶的簧片,在中间有一簧舌,靠控制呼吸来调节音色;

“玛布”是彝族独特的乐器之一,其吹奏特点是利用鼻孔吸气,让鼓腮连续不断送气,可模仿婴儿啼哭,鸟雀鸣唱;

葫芦笙和唢呐,多用于吹奏彝族民歌和曲调。

彝族服饰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

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

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俗

彝族的服饰种类共分六种

其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

本型服饰过去多以毛,麻织品为主,现多用布料,尚黑,多为青、蓝色。其基本款式为大襟右衽长衫、长诲。女服盘肩,领口、襟边、裙沿有花饰

3、红河型

本型男装各地基本一致,多为立领对襟短衣、宽裆裤;女装则多姿多彩,其款式既有长衫,也有长衣和短装,大多衣外套坎肩, 普通着长裤,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尤喜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可分为元阳式、建水式及石屏式。

4、滇东南型

本型服饰流行于滇东南彝区及广西那坡等地。女装以右襟、对襟上衣及长裤为主要款式,个别地区着裙;男装上为对襟,外套坎肩,下穿宽裆裤。广西那坡、云南麻栗坡部分彝族还保留着贯斗方袍的古老款式,这款服装仅在节日或举行仪式时妇女穿用。 本型衣装多以白、蓝、黑为底色,多饰动植物花纹和几何图案。工艺有刺绣、镶补、蜡染等多种技法。分路南、弥勒、文西三式。

彝族传说——阿诗玛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的经典性传说。 云南阿着底地方有个彝族姑娘名叫阿诗玛,她聪颖美丽,与勇敢憨厚的青年阿黑相爱 。

头人热布巴拉之子阿支,贪婪阿诗玛的姿色,心存歹念。一次,阿支在传统舞会上戏弄阿诗玛,遭到严厉斥责。阿支贼心不死,央媒人海热带着厚礼前去逼婚,又被断然拒绝。于是,阿支趁阿黑去远方牧羊之机,派人将阿诗玛劫走。

阿诗玛乘隙将与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掷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获讯赶回救援。途中被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开出通道 ,纵马驰骋,快速前进。阿支用尽种种威胁和利诱手段,都不能使阿诗玛屈服。阿支恼羞成怒,正要举鞭毒打阿诗玛,阿黑及时赶到。

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赛歌,一决胜负。阿支赛输,但仍不甘心,又企图用暗箭杀害阿黑。阿黑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门和大厅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众家丁用力拔箭,箭却纹丝不动 。阿支慑服,只得将阿诗玛释放。

阿诗玛和阿黑喜悦地同乘一骑回家。他俩来到溪边,下马小憩。阿支带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并放洪水将阿诗玛淹没。洪水过后,阿黑悲愤绝望地呼唤着她的名字,但阿诗玛已化身成一座美丽的石像,永驻石林,千年万载,长留人间。

这个故事在1964年被拍成电影。刘琼导演。

彝族风俗

饮食: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

禁忌: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

婚嫁: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多的聘礼

丧葬: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

“姑娘房”是楚雄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

结婚时,男方要备马,携带酒、布、肉、养面等礼物去迎新娘。女方村里的姑娘,可使出浑身本事向迎亲的客人泼水,捉住拼命戏乐。送亲的人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门前,要到太阳落山方可进门。进门前,由一人托着装有羊肉、养把把和酒的木碗,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以示婚后生活富裕。然后,新娘由表兄弟背进屋去。

“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打羊”、“打牛”

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

彝族重要节日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跳歌节”等。

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寨装节

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赛装节为居住分散,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情的机会。

彝族少女既是服装的设计者,也是制作者,更是表演中的“时装模特”。而姑娘们最能显示自己的,就是看谁的衣服最漂亮

打歌又有“左脚舞”、“踏歌”、“跳芦笙”等名称。

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沉寂肃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秘的天幕为背景,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兴尽方休。

“祭火”,节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处,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壮观。

庆年节

庆年节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彝族人民都要过庆年节,并相互拜祝,载歌欢舞,祝贺节日。

跳虎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狗献“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挟菜、泡汤.

山地还盛产蘑菇、木耳、核桃,菜园生产蔬菜

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

彝族的主食,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彝族电影)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

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使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锅庄”。锅庄严禁人踩踏跨越,否则认为不吉。锅庄上方,以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野兽干肉或蒜头、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饭、烧茶、取暖和照明。彝族一家老幼,常围火塘而坐,叙天伦之乐,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一般彝族人家,则在火塘边铺一草席,身裹披毡而眠。

篇二:60部与云南相关电影

60部与云南相关电影(珍藏版)

花两个月时间 每天观赏一部 走进彩云之南

[1].云南映象(歌舞剧) [2].花腰新娘(彝族) [3].末代女土司(彝族) [4].独龙纹面女(独龙族) [5].阿瓦山(佤族) [ 6].摩亚傣 [7].五朵金花(白族) [8].婼玛的十七岁 [9].德拉姆 [10].怒江魂(怒族、傈僳族) [11].惊天传奇 [12].沃土 [13]铁色高原 [14]商贾将军 [15].金凤花开 [16].香格里拉 [17].芳香之城传奇 [18].彝海结盟 [19].消失的村庄 [20].光荣的愤怒 [21]相爱在西双版纳 [22]红河 [23]山间铃响马帮来 [24]阿诗玛 [25]多情谷 [26]花恋﹙哈尼族﹚ [27]转山﹙藏族﹚ [28]碧罗雪山﹙傈僳族﹚ [29]十全九美[30]包裹﹙滇东北﹚ [31]大东巴的女儿﹙纳西族﹚ [32]花街节少女﹙傣族﹚ [33]这里是香格里拉﹙梅里雪山﹚ [34]布依姑娘﹙布依族﹚ [35]老树﹙昆明嵩明﹚ [36]青春祭﹙傣族﹚ [37]我爱天上人间﹙昆明、迪庆﹚ [38]走路上学﹙傈僳族﹚ [39]边境风云﹙瑞丽﹚

[40]大山女人﹙农家孝﹚ [41]傣女之恋 [42]女头人(傈僳族) [43]倮·恋(彝族花倮人) [44]茶花彝女﹙山茶﹚ [45]俄玛之子﹙哈尼族﹚ [46]畹町桥﹙二战﹚ [47] 星愿 [48]玉道 [49]兰道 [50]茶道 [51]湄公河风云 [52]红河边防情 [53]扎西大转折 [54]黎明之眼 [55]雨林中的孩子 [56]梅兰传情 [57]葫芦信 [58]河内,河内 [59]背上歌声去远方 [60]苗岭霓裳

yr更新至2014年5月20日

篇三:影片人物介绍

雷锋影片 -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运输班长,优秀共产党员。影片展示了雷锋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成长过程,以及在乎凡的上作岗位上所创造的不平凡的业绩。 影片选取一些平凡小事,借助朴素的白描手法,凝炼集中地表现了主人公公而忘私、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 。

牛玉儒 蒙古族,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8月14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北京,享年52岁。

《生死牛玉儒》-该片歌颂了党的好干部、前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在工作岗位上鞠躬尽瘁的感人事迹。

郭明义-鞍钢一个普通养路工郭明义,从部队到地方,从工厂到家庭,十六年来只图奉献,不求索取,让人从不理解到理解,由观望到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学雷锋做雷锋的故事。 焦裕禄-1962年冬,焦裕禄被派往灾荒严重的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第二书记,眼见街上成群结队的乞丐、纷纷逃亡外地的饥民,他心情十分沉重,下决心根治长期困苦兰考百姓的风沙、水涝和盐碱“三害”,不久,他在多次深入基层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治理“三害”的方案。但他深入群众的工作方式招致县长、县委副书记吴荣先的不满。

升为县委书记后,焦裕禄不顾肝脏经常胀痛,几乎每日都坚持去治理“三害”第一线工作,很得人民爱戴,吴荣光指使人就某件事借题发挥想将焦裕禄整垮,结果全县群众聚在一起为他鸣冤。其后兰考遭遇特大水灾,焦裕禄的肝病虽然已到晚期,仍坚持去抗灾第一线。 杨善洲-电影《杨善洲》深情讲述了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永远把人民群众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的领导干部形象。在任上,他狠抓农业,专注民生;退休后,他绿化荒山,造福子孙。他一心为民,两袖清风,鞠躬尽瘁。青山作证,他六十年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他用一生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做一个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

文朝荣-文朝荣,男,彝族,贵州赫章人,1942年3月出生,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雀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1月至2014年2月被聘为海雀村党支部“名誉书记”。文朝荣同志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后,一直担任义务护林员。文朝荣同志是我省林业战线上的先进楷模,是林业绿化工作者学习的榜样。1988年,海雀村森林覆盖率只有

5%,农民人均收入仅有33元。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文朝荣提出“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的思路,并带领群众年年植树,使全村13400亩荒山从风沙四起的“和尚坡”变成了万亩林海,价值超过4000万元,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千家村”。到2013年,海雀村森林覆盖率已上升到70.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5460元。文朝荣同志在条件极其艰苦、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带领海雀人民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改善生态,一生心系林业,义务护林二十载,为海雀村脱贫致富打下了坚

篇四:老电影目录

老电影目录

建国后老电影的目录,其实并不一定全看,只要看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窥见新中国电影发展的大致道路

电影是个公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是荧幕上的艺术,荧幕天生就是属于大众传媒的,所以电影一生下来就是属于大众的东西的,所以只有真正那些是符合人性的东西,才会永远的会发出动人心弦的光芒!!! 1949年(10部)

1桥

2回到自己队伍来

3光芒万丈

4中华儿女

5白衣战士

6无形的战线

7表

8二百五小传

9乌鸦与麻雀

10三毛流浪记

1950年( 27部)

1赵一曼

2光荣人家

3卫国保家

4红旗歌

5钢铁战士

6刘胡兰

7高歌猛进

8辽远的乡村

十九页

9内蒙古人民的胜利

10白毛女

11人民的战士

12保卫胜利果实

13在前进的道路上

14吕梁英雄

15鬼神不灵

16民主青年进行曲

17女儿亲事

18和平保卫战

19农家乐

20大地重光

21人民的巨掌

22武训传

23太平春

24思想问题

25我这一辈子

26腐蚀

27生命交响曲

1951年(17部)

1鬼话

2新儿女英雄传

3陕北牧歌

4走向新中国

5女司机

6胜利重逢

7团结起来到明天

8上饶集中营

9海上风暴

10翠岗红旗

11两家人

12我们夫妇之间

13姐姐妹妹站起来

14红楼二尤

15关连长

16彩风双飞

17有一家人家

1952年(8部)

1葡萄熟了的时候

2六号门

3一贯害人道

4龙须沟

5南征北战

6方珍珠

7美国之窗

十八页

8劳动之花

1953年(8部)

1丰收

2草原上的人们 东影

导演: 徐韬

乌日娜 恩和森 树 海 叶贺 广布道尔基 3结婚

4智取华山

5金银滩

6为孩子们祝福

7纺花曲

8太阳照亮红石沟 1954年(15部) 1英雄司机

2春风吹到诺敏河 3沙家店粮站 4土地

5无穷的潜力 6一件提案 7鸡毛信 8斩断魔爪 9三年

10伟大的起点 11淮上人家 12渡江侦察记

13山间铃响马帮来 14一场风波

15不能走那条路 1955年( 16 部) 1祖国的花朵 2猛河的黎明 3神秘的旅伴 4夏天的故事

篇五: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0219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名录:

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楚雄彝族自治州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庆典,流传于楚雄州各县市的彝族村寨。

火把节又称“过大年”,起源于星回节,历史悠久。史料中记载了“夷妇阿南”之说、“诸葛亮南征,父老举燎相迎”之说、“皮罗阁统一六诏,火烧松明楼”等有关火把节起源的不同故事,在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火把节来历的传说,如民间传说《喜鹊姑娘》。 火把节节期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节日期间,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邪除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宅平安,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节日期间,人们举行盛大的祭祀、祈福等活动。探亲访友,听老人唱古歌,并开展赛装、对歌、跳脚、摔跤、斗牛、磨担秋等文艺体育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楚雄州10县、市彝族聚居地区过火把节的方式各有不同特点,但主要内容相似。楚雄市比较注重火把节的祭火神、祭庄稼神及除家秽的仪式;树苴乡要跳民间祭祀舞蹈十二兽舞,由12名青壮年男女模仿十二兽的习性动作,同时有农耕、栽种、收割、十二兽相生相克等内容,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双柏县境内罗武支系的彝族,火把节节期为5天;双柏县法脿小麦地冲一带的彝族地区要跳“老虎笙”舞;禄丰县高峰地区彝族从六月二十日就开始“迎火把”,此后一连几天都是分户过节。火把节体系严整、形态完备,是宗教、祭祀、文艺、体育、社交和农

产品交流的集中活动场所,凡具代表性的彝族歌舞在火把节期间都能得到最好展现。

楚雄彝族火把节群众基础非常广泛,覆盖楚雄州所有彝族村寨,影响极广,是彝族人民与各民族交流来往的主要活动之一,对促进民族团结有现实的社会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政府介入等外部环境的变化,火把节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但是,火把节也出现传统观念及习俗淡化、节庆活动城镇化、民俗活动商业化等变化趋势。

烟盒舞

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流传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彝族村寨。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的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已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坝区风格主要突出正弦部分,以三步弦为基础,技巧动作皆由三步弦派生,且大多是动物习性的模仿表演,技巧成分较大,多为二人对跳。山区风格主要突出杂弦部分,是情绪性的唱跳,气氛热烈,体现愉悦、欢乐和团结。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舞蹈过程伴以烟盒和四弦等乐器弹奏,节奏明快,气氛热烈。通过头、脚、身、手、腰等全身各部位的巧妙运用,舞姿优美,下腰连环翻滚等高难度舞蹈技巧蕴含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石屏彝族烟盒舞传承历史久远,深受群众喜爱,传播范围遍及城乡,已发展成为集歌、舞、乐、竞技和仿生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特色鲜明,技巧多样,可繁可简,既可健身又可娱情,舞动流畅潇洒,极富艺术感染力,在当代还产生了像施万恒、候宝云、普美芳、李怀秀姐弟等一批社会公认程度较高的烟盒舞传承人。

烟盒舞作为滇南彝族最具特色的一个舞种,以其独特的舞蹈语汇展现了彝族的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民族学、民俗

学、社会学等领域有较高研究价值。其丰富多样的舞蹈套路和内涵,展示了彝族出众的舞蹈创作才能和艺术领悟能力。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的“吃火草烟”跳烟盒舞的习俗已近消失,烟盒舞随之出现风格单一化、内涵浅显化的趋势,传统的韵味十足的烟盒舞经典套路濒临失传。

彝族葫芦笙舞

西畴彝族葫芦笙舞主要流传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曼竜村。曼竜村为彝族花倮人聚居的村落,花倮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5.7%。

花倮人的葫芦笙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以“S”形前后曲动的典型舞姿而独树一臶,保留着古代葫芦笙舞的韵律。

彝族花倮人喜跳葫芦笙舞源于一个民间古老传说:相传,古代一场旱灾造成庄稼颗粒无收,花倮人面临饥荒。绝望中,村里一个大户人家献出积蓄多年的苦荞,挽救了大家的生命。为感谢救命的荞子,人们跳起了葫芦笙舞,从此,每年的这一天都要跳葫芦笙舞作为纪念。这就是“荞菜节”的来历。荞菜节是葫芦笙舞最主要的表演场合,全村男女老幼聚于场院尽兴歌舞,以吹奏葫芦笙者为领舞。葫芦笙一响,妇女们身穿节日盛装,随着葫芦笙曲调围成圆圈,踏地顿足,婆娑起舞。舞蹈主要表现生产劳动的内容,如种棉、收棉、纺棉、织布等过程,节奏沉缓,动作简朴。葫芦笙舞有7套不同的舞蹈动作:“牙虐”(站着跳)、“牙庆”(起步跳)、“牙拉”(移步翻身)、“牙降”(走圆圈)、“牙稳”(穿花)、“牙搞”(对点头)和“牙敢”(前跳又后跳),每一套都有不同内容。7套动作又有不同的葫芦笙曲调,音乐十分丰富。

葫芦笙是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花倮人的葫芦笙制作工艺特别,5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在根部嵌竹制或铜制簧片,插入葫芦制成的音斗,3支笙管侧面开有音孔,最短的一支在音斗背后也开有音孔,最

长的一支在顶端还套有一个小葫芦以增加共鸣。由于生产生活的变化、外来文化冲击以及村民保护意识淡薄,该舞蹈逐渐简单化,一些传统舞蹈动作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

彝族海菜腔

石屏彝族海菜腔是海内外知名的云南特有的民歌品种,流传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彝族村落。

海菜腔又称大攀桨、倒扳桨,俗称石屏腔,与其他3种变体曲调沙悠腔、四腔、五山腔并称为“四大腔”,彝族均自称曲子。海菜腔历史悠久,清代地方志中,有关于海菜腔歌唱的记载和诗文描述。民间至今流传着一些与海菜腔有关的传说、故事和习俗,如传统的异龙湖“二月初十赛歌会”上,要“跳弦”(烟盒舞)和进行“唱曲子”(海菜腔)比赛等。

海菜腔通常由一至二人领唱,众人(三人以上)帮腔,一般是男女对唱。其演唱形式包含了领唱、对唱、合唱、说唱等。曲调通常由拘腔、空腔、正七腔、挜腔及白话腔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篇幅宏大,唱词工整,内容丰富,可谓是歌中有歌,曲中有曲,有“民歌中的套曲”之说。民间歌手演唱一套完整的海菜腔,少则40多分钟,多则需一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海菜腔的唱词大体可分为“正词”、“衬词”两大类。其中,“正词”只有固定的28个字,格式相当于一首七绝诗。而“衬词”多为演唱者即兴编创,内容涉及广泛。海菜腔音域跨度极大,一个老练的民间歌手在演唱海菜腔时,会巧妙地交替运用真假嗓,音色尖亮,优美自然。由于历史上彝汉文化的交融,现在民间演唱海菜腔基本上以汉语为主。

20世纪50年代,海菜腔经著名彝族歌手白秀贞等人的演唱蜚声中外;2004年1月,彝族民间歌手李怀秀、施万恒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西部民歌电视大赛”演唱海菜腔获对唱组金奖;民间歌手李怀秀、李怀福姐弟2005年8月参加文化部在山西举办的“第二届中

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获“中国民歌王”称号;2006年7月参加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原生态唱法第一名。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流传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

《阿诗玛》的原创用撒尼彝语演唱,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用撒尼彝语演唱的《阿诗玛》在撒尼彝区十分盛行,汉文翻译整理本和其他艺术形式演绎的《阿诗玛》问世后,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影响,但用撒尼语演唱的《阿诗玛》在撒尼彝区却处于濒危状态,现在能用撒尼语演唱《阿诗玛》的艺人已寥寥无几。

《阿诗玛》用口传诗体语言和叙事曲调来讲述“阿诗玛”的故事,刻画了阿黑和阿诗玛不屈不挠同强权势力作斗争,最后变成了群山中的“回声”和石林中的“石峰”,把美丽留给人间的故事,表示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善美终将战胜丑恶,自由终将战胜压迫,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在撒尼人的心目中,阿黑和阿诗玛分别是英雄和美丽的象征。

《阿诗玛》分为南北两个流派,南部流派分布为圭山乡、亩竹箐乡、尾则乡,北部流派分布为北大村乡、西街口乡、石林镇。两个流派均大同小异。《阿诗玛》可讲述也可传唱,演唱所占比例较大,有独唱、对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几种形式。曲调有“喜调”、“老人调”、“悲调”、“哭调”、“骂调”等,演唱者根据其年龄、性别选用相应的曲调。《阿诗玛》以五言句传唱,在技巧上使用了伏笔、夸张、讽刺等手法,在艺术形式上使用了谐音、顶针、拈连、比喻等技巧,主要在节日、婚嫁、祭祀、葬仪、劳动、生活等不同场合中进行传唱和讲述,其中尤以婚礼时演唱最为盛行。

自20世纪50年代初汉文整理本发表以来,《阿诗玛》先后被翻译成英、法、德、西班牙、俄、日、韩等多种语言版本在海外流传,在国内被改编成电影,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