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1:33:25 体裁作文
篇一:人教版认识图形课件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认识了哪些图形朋友吗? (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
2.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不同点: 共同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不断开的 圆 没有角 即封闭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 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第二课时:拼一拼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
更好的发现。
第三课时: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长方形
结论
2、正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正方形结论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篇二:《认识图形》多媒体电脑课件说明
多媒体电脑课件说明
题目:《认识图形》课件
教材: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新北师大版)
电脑制作:
制作单位:
运行环境:
本软件采用多媒体创作工具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及Presentersoft PowerVideoMaker制作,运行环境建议如下: IBM兼容机 586/200以上
操作系统 中文WINDOWS95或以上 显示器 800*600*256色或以上
内存 32M以上
声卡 16Bit或以上
CDROM 8倍速以上
基本素材:
(1)相关图片。(2)有关视频素材。(3)习题资料。
设计特点:
本课件适合提供教师授课时配合使用,课件采用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合作交流,初步感知
(三)巩固知识,应用新知
(四)回顾总结,完善认识
本课件设计简洁,使用方便,对上课教师的计算机熟练操作要求不高,适合所有略懂一点计算机操作的语文教学课时使用。
课件内容及教学中实际运用情况简介:
1、双击文件:《认识图形》课件.ppt,点击“幻灯片放映”——“观看放映”,进入页面1
2、点击进入页面2。
师:同学们,今天班上来了位小客人,咱们欢迎他。大家看,图图为我们带来了世博会的相片(点击播放图片)。
师:这些建筑都是一些立体图形组成的。
3、点击进入页面3。图图还带来了一个八宝箱,大家看看都有什么。
4、点击进入页面4。
师:这么多的东西,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体呢?你能分一分吗?小组说一说。
5、点击进入页面5。
师:像这样每种形状相同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认识立体图形》。
6、点击进入页面6-11,看一看,摸一摸,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特点吗?分别出示长方体、圆柱、球,生汇报,师小结。同时,播放图图课堂,加深认识。
7、点击进入页面12-13,对图图课堂没有提到的正方体进行补充。
8、点击进入页面14-19,完成“猜一猜”、“找朋友”、“填一填”、“数一数”等练习。
9、点击进入页面20,进行课堂小结。
10、点击进入页面21,结束。
篇三:认识图形说课稿
《认识图形》的说课稿
大家好,《认识图形》。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四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本教才进行简单的分析,课程标准把空间与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认识图行》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的起始课,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说教学目标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4、评价目标: 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3、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辨认这四种图形;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体会“面”在“体”上。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四维目标呢?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
爱说。针对这种情况,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在本课教学中,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安排学生在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这一系列活动中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三、说教学过程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通过多媒体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三棱柱,并提出问题一: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吗,是谁呢?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应该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为后面认识三角形做准备 。提出问题二:今天我们来这里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要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他的名字,还想知道它长得怎么样,住哪里等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置了四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学习中体验,时间控制在18分钟左右。
活动一:认识新朋友,我创设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新朋友都在这幅图中,请大家找一找然后再分分类,看这里有几种图形(多媒体展示分类结果)问题一:你想和这些图形做朋友吗?学生会异口同声的说:想!我就说,那我们来个比赛,看哪队交的朋友最多:绿队,蓝队,黄队,橙队。提出问题二:你们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吗?这里我让学生进行尝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出示图形,边板书图形名称。小结:知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都叫做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活动二:了解新朋友,提出问题一: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们到哪去找它们呢?这个问题,孩子们非常想知道答案,有利于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在找家的活动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首先手拿一个长方体,用手摸着它的一个面问:这个面是什么形状?接着我通过问题二引导学生从桌面的物体中找出长
方形,可能有学生从长方体上找出,也有可能从三棱柱中找到长方形,甚至会有学生找到几个长方形,对这样的同学我会进行这样的评价,比如:你真棒,你观察的真仔细,同时将小图形奖给他们小组,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经过老师的引导找出长方形后,提出拓展性的问题三:你能从桌面的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吗?这个问题我会采取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的形式进行。我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先辅后方的策略,在这里我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身体验从体上找面,面在体上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从模型中找出这几种图形后,提出问题四:请把你刚才找到的几个面摸给同桌看看,并说说摸得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学生可能说,摸起来,平平的、滑滑的等等,这里我想通过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这几个面都是平的。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演示:面在体上滑下,加深学生对面在体上的理解,因为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但是对体和面的关系理解的不透彻。我想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更直观更生动的揭示体和面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起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活动三:给新朋友画像,提出问题一:小组讨论,看谁能想个好方法,把你喜欢的新朋友从立体图形中请出来?我希望通过这个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还具有操作行的问题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交流,学生可能想到画的方法,印的方法,折的方法等等,如果学生只说到画的方法,我就会引导他还有别的方法吗?这里我会给机会学生来说,说操作过程,并且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奖励评价好的小组。接着,学生活动,提出要求:请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得到这些新朋友。学生活动:描一描,印一印,折一折。我想让学生通过做数学来让他们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活动四:找朋友,提出问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图形呢?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说到门的形状,窗的形状,在必要的时候我还会进行引导,比如我们黑板面的形状,红领巾的形状等等,接着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来说一说。我想通过找图形,让学生体验到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有着广范的应用。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创设一个小朋友上学路上的情景:并提问,这些交通标志牌的表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景中,实现数学经验生活化,并且我想通过对这些标志牌的认识来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我还进行交通安全的教育。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这里我设置了不同层次的4道练习题:
第1题:连一连
我想通过该这道题目来加深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认识,区别形和体
第2题:猜一猜
我想通过这道题目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
第3题:涂一涂
通过动手加深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认识
第4题:数一数
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数红色的三角形有4个,绿色的三角形也有4个,所以共有8个三角形,黄色正方形一个,绿色一个,红色一个,共有3个正方形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我想借助这个环节及时反馈本课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说出这四种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提出问题,这些都是今天认识的新朋友,你打算怎样把它介绍你的爸爸、妈妈呢?
在教学结束前,我会对小组评价进行总结,评选出优胜组,给予鼓励,表扬。、
四、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的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上是我对《认识图形》的教学设计,请各位老师批
认识图形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图形》。下面,我从说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学习评价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首先,说教材,《认识图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
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共分两课时来进行教学,《认识图形》是这一单元的第2课时,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它们的特征、周长以及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以及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会辨认这四种图形;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将本课的难点定为:体会“面”在“体”上。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课件、各种立体模型及平面图形学具,彩色笔、白纸等,来作为这节课的教具和学具。
接下来我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所以,在教学中,我会给他们充分的动手和表达的时间与空间,
篇四:《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新课程理念下特殊教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巴东县特殊教育学校 谭琼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我以《认识图形》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教学内容:人教版聋校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的教学内
容。
案例背景:许多小朋友在平时的游戏、生活中基本能分清不同的平面图形,但对平面图形的特征还不了解,因此,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特殊儿童,经验是他们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手)交流学习新知,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丰富对图形的感性认识,真真切切地体会出来。通过实际情景的创设,感受图形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
学情分析:“玩”是儿童的天性,特殊儿童也不例外。教师应抓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得”;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表达能力及
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由“对活动的兴趣”发展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能力目标: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正方形和长方形卡纸,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瞧!谁来了?
生:小狗!
师:对!师:小朋友,你知道这只可爱的小狗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吗? 请你来认一认、指一指。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将学生回答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上标出名称)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物体的表面有不同的形状,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认识图形。(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这两个图形朋友。)
【设计意图】虽然没有正式的学习过平面图形,但是学生们在生活中都已经认识了这两个平面图形。因此在设计时,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
并考虑到他们现有的起点,课件出示了一只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小狗,让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图形。引入新课。
二、 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 认识四边形
师:同学们,长方形,正方形就像兄弟两个,他们还有个共同的名字呢!你们知道吗?猜猜看!(指名几人猜一猜)(四边形).你们为什么称它是四边形呢?
指名学生说.
师赞同学生的意见, "四边形".
师:那什么叫四边形?
我们就先一起来数一数它们的边吧!
师:我们先来认识长方形。大家拿出自己的数学书,它的封面就是一个长方形,用左手竖直举在面前.( 师示范:摸一条边,并说这就是长方形的一条边.) 请同学们自己摸一摸,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 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边摸边用手语打出自己数出的长方形四条边的过程。
师引导学生反馈:你是怎么数的?指名一个学生上台数.(可能会有不同的数法,要肯定有顺序数的一种,同时强调要记住第一条在哪里). 师:咱们跟着电脑一起有顺序的数一数.
那正方形呢?咱们一起来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好吗?
课件演示.
小结:通过数,我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四条边,它们都是四边
2、摆一摆
师:那你们想用小棒来搭长方形和正方形吗?先再脑子里想一想,你准备怎么搭。
生操作: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人搭长方形,一人搭正方形,看谁搭得又对又快。
学生活动,然后再交流。
小结:我们用4根小棒,做正方形的4条边,又用6根小棒,做长方形的4条边,搭出了正方形和长方形.
师:同学们在搭图形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小秘密没有?
生:搭正方形的时候用了同样长四根小棒做它的边,在搭长方形边的时候,用的小棒数量不一样。
总结:正方形四条边相等,长方形对边相等。(师在黑板上对应的图形下面写出图形特征。)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数学”不如“做数学”。学生对动手操作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以上设计的操作情境,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帮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图形的特征。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但对图形特征理解得还不透彻,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更好的揭示了图形特征,帮助这一环节的教学。
3、折一折
师:同学们分得真清楚,老师还会变魔术呢,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变魔
生:想!
师:请大家从学具袋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和老师一起折。(引导学生边折边说说出所发现的图形特征。) 师示范。
生:指名一边折边说。
师:请大家把放进学具袋里,看电脑老师再来给大家变一遍。 巩固知识点:正方形四条边相等,长方形对边相等。
师:把小棒收起,推至桌角。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设计中的小组活动在本课中非常重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观察、探索、合作、交流,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动手操作在这一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特殊儿童的思维很具体形象,只有让他们自己动手去试,去发现,那样得到的知识才能被他们所接受和更好的理解。
4、找一找生活中的图形。(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师:小朋友找一找,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图形的?
生1:我家电冰箱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2:墙上那个广播的面是长方形的。
。。。。。。
【设计意图】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图形,正如《课标》中指出: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
篇五:认识图形说课稿
《认识图形》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的第一课时—《认识图形》。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四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本教才进行简单的分析,课程标准把空间与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认识图行》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的起始课,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说教学目标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体会 “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4、评价目标: 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3、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辨认这四种图形;另外,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体会“面”在“体”上。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四维目标呢?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针对这种情况,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在本课教学中,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一体,安排学生在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这一系列活动中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三、说教学过程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通过多媒体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三棱柱,并提出问题一: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吗是谁呢?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应该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为后面认识三角形做准备
提出问题二:今天我们来这里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要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他的名字,还想知道它长得怎么样,住哪里等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置了四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学习中体验,时间控制在18分钟左右 活动一:认识新朋友,我创设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新朋友都在这幅图中,请大家找一找然后再分分类看这里有几种图形(多媒体展示分类结果)问题一:你想和这些图形做朋友吗?学生会异口同声的说:想!我就说,那我们来个比赛看哪队交的朋友最多:绿队,蓝队,黄队,橙队。提出问题二:你们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吗?这里我让学生进行尝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出示图形,边板书图形名称。小结:知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都叫做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活动二:了解新朋友,提出问题一:这些新朋友的家在
什么地方,我们到哪去找它们呢?这个问题,孩子们非常想知道答案,有利于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在找家的活动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首先手拿一个长方体,用手摸着它的一个面问:这个面是什么形状?接着我通过问题二引导学生从桌面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可能有学生从长方体上找出,也有可能从三棱柱中找到长方形,甚至会学生找到几个长方形,对这样的同学我会进行这样的评价,比如:你真棒,你观察的真仔细,同时将小图形奖给他们小组,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经过老师的引导找出长方形后,提出拓展性的问题三:你能从桌面的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吗?这个问题我会采取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的形式进行。我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先辅后方的策略,在这里我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身体验从体上找面,面在体上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从模型中找出这几种图形后,提出问题四: 请把你刚才找到的几个面摸给同桌看看,并说说摸得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学生可能说,摸起来,平平的、滑滑的等等,这里我想通过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这几个面都是平的。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演示:面在体上滑下,加深学生对面在体上的理解,因为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但是对体和面的关系理解的不透彻。我想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更直观更生动的揭示体和面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起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活动三:给新朋友画像,提出问题一:小组讨论,看谁能想个好方法,把喜欢的新朋友从立体图形中请出来?我希望通过这个既有挑战性
也有探索性,同时还具有操作行的问题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交流,学生可能想到画的方法,印的方法,折的方法等等,如果学生只说到画的方法,我就会引导他还有别的方法吗?这里我会给机会学生来说,
说操作过程,并且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奖励评价好的小组。接着,学生活动,提出要求:请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得到这些新朋友。学生活动:描一描,印一印,折一折。我想让学生通过做数学来让他们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活动四:找朋友,提出问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图形呢?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说到门的形状,窗的形状,在必要的时候我还会进行引导,比如我们黑板面的形状,红领巾的形状等等,接着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来说一说。我想通过找图形,让学生体验到这些图 形在生活中有着广范的应用。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创设一个小朋友上学路上的情景:并提问,这些交通标志牌的表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景中,实现数学经验生活化.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