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我们该如何应对干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9:23:10 体裁作文
我们该如何应对干旱体裁作文

篇一:浅议干旱缺水形势下抗旱节水应对措施

浅议干旱缺水形势下抗旱节水应对措施

摘要:针对宁夏引黄灌区农业灌溉管理水平低、灌溉效益差的现状,对灌区干旱缺水形势下如何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从灌溉工程管理、农业综合生产以及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应以现实为基础,加强节水科技手段的研究和应用,逐步提高灌溉管理水平,实现灌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灌区;水资源;节水改造;措施

宁夏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之一,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我区引黄灌区的农业灌溉将面临干旱缺水的严峻挑战。因此加强对缺水形势下抗旱保灌和节水措施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确保灌区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宁夏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00M3,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都十分贫乏,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农业生产用水量占到全区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随着工业用水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农业灌溉缺水形势将更加严峻。

1.2 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宁夏位于黄河上游,取水便利,自古以来一直采用“大水漫灌”的传统灌溉方式,群众节水意识淡薄,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灌区骨干渠道的衬砌完好率不足40%,水的利用率低,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2左右。

1.3水管理体制和供水价格机制滞后,节水改造投入不足。部门分割式的粗放管理严重束缚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供水价格体系发挥不了经济杠杆调控作用,现状水价不足实际供水成本的50%,造成水利工程水费低、投入少,造血功能低下,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2.干旱缺水形势下的应对措施

2.1合理调整灌区的作物种植结构,以水定植,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灌区水资源的配给量,适当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以降低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可以充分发挥灌溉用水的最大效益,这一点已在的灌溉生产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对灌区有限的水资源进行高效利用,首先要优化灌区内作物种植结构。在满足粮食生产基本要求的情况下,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粮食单产的角度,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对灌区作物的种植结构和种植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从以“粮”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向“粮、经、饲”等多元化种植结构

发展,将灌区的稻旱种植比例控制在1:4较为适宜,以水定植,量水而种。通过调整作物种植布局和实行作物区域种植、规模经营的方法,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水的有效利用率,发挥灌溉用水的最大效益。

2.2要加强对灌区骨干渠道的节水技术改造工作,进一步完善渠井结合灌溉模式。灌区骨干渠道由于输水量大、输水距离远、输水时间长等原因,产生的各种输水损失相应很大。研究表明,骨干渠道输水损失水量一般大于田间渠道输水损失水量,骨干渠道防渗亩均费用一般小于田间渠道防渗亩均费用。因此,从投入的有效性考虑,灌区节水技术改造的中心内容还是应以骨干渠道的防渗衬砌为主。

2.3 科学合理的调整作物的灌溉定额和农业供水价格,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农作物灌溉定额和农业供水价格是衡量灌溉用水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和可比性的一个标准,也是评价农业用水管理的一个微观的技术和经济指标。

2.4 注重发挥农业综合技术措施在节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过去发展农业高效用水,往往只注重单项技术的应用,而没能很好地将农业综合措施予以配套,因此经常出现虽然节水但增产增效并不明显的现象。宁夏引黄灌区在基本保持灌溉用水量不增加的条件下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值和产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推广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建立节水高效农业。

2.5 充分利用灌区内的降水资源和湖泊蓄水补灌功能。灌溉水资源一般包括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往灌区一般注重通过修建灌溉工程尽量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而对降水的充分利用重视不够。实际上对一个灌区来说,降雨形成的土壤水是灌区水资源的重要赋存形式,有效利用降水供给农作物用水是提高农田水分生产率,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技术方向,也是投资省见效快的最好途径。因此,灌溉用水应在充分利用降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灌溉,通过与气象部门联合,加强对灌区气象和降雨的测报工作,如天气预报和墒情测报,适时开展人工降雨工作,以弥补干旱期灌溉水资源的不足。

2.6 改革灌区的用水管理。农业用水必须服从水资源的规划和统一管理。实现农业灌溉高效用水,需要有一整套用水管理政策、法规、制度来做保证。现行的灌区用水管理体制应逐步向政府扶持、用水户参与、灌区自主经营的良性运行机制方向发展。首先是明晰产权,强调用水户参与,实行企业化管理,用企业化方式管理和经营水利资产,确保其保值和增值。其次,通过改革灌溉管理组织和管理模式,实现权利下放、服务延伸、权责转移和灌溉管理商业化。对于支斗渠和小型水工建筑物,通过股份合作制、拍卖、承包和租赁等不同方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达到搞活经营和管好灌区的目的。第三要结合灌区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体系,促进节水。引黄灌区的农田灌溉水价不到实际成本的二分之一,因此有必要将农业灌溉用水纳入市场经济运作范畴,发挥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加快研究和制定可操作的水权交换机制,通过市场交换,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分配。

3.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农业灌溉节水抗旱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发展节水技术,目前又缺乏优惠的节水发展政策。加之节水工程的直接经济效益有限,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上。因此,各级政府和水利主管部门应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节水抗旱的现实意义,把农业节水和抗旱作为一项工程,列入各级政府和水利主管部门的基本建设计划。依据灌区水资源现状、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对灌区的抗旱节水工作制定出一个中长期规划,对灌区节水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农业、水利等产业政策予以指导扶持,从技术、政策、法规、管理等方面全方位促进抗旱节水工作的开展。

3.2 对选择何种节水灌溉技术应预先作好充分论证。目前可供选择的节水灌溉技术有很多种,但都有一定的适宜范围,必须因地制宜,作好调查研究,进行充分论证和多方案比较。比如在地下水质差、矿化度高、储量少的地方,就不宜采取打井灌溉的方法,否则得不偿失。而结合我区农村的现实经济状况和技术状况,采取简易的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如平整土地、划小畦块进行灌溉则是一种简单实用节水保灌的方法。因此对选择何种节水灌溉技术应预先作好充分论证,切忌主观盲目,不按经济和科学规律办事,不考虑本身条件而造成不良后果。

3.3 严格掌握节水灌溉的标准。 尽管目前适合灌区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有很多种,但节水节到什么程度才算节水,效益高到什么程度才算高效,用什么来衡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避免单纯为了追求节水指标的提高,违反科学规律,对农业节水技术措施片面干预或孤立看待使用,其后果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灌溉水量,节省了资金投入,却造成农业生产产值和效益的间接下降,这种方法对于节水工作的开展是不可取的。所以对这方面工作的评价,应多从用水指标、工程指标和效益指标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3.4 根据水资源分配指标,加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 灌区可供水量的分析一般按传统理论和经验进行,但满足高效用水要求的需水分析则应按节水灌溉理论和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进行,不仅要分析农业用水,也要分析工业、生活、发电等用水要求,不仅要分析高峰期用水量,也要分析用水过程,以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合理利用水资源。

3.5 要注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 任何先进的节水技术,只有在合理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益,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衬砌渠道若不按计划输、配水,其结果是减少了渗水、增加了弃水。要促使农民采用先进的灌水方法与技术,需要在灌溉水管理体制与机制上下功夫。因此节水保灌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实现了有机结合,才会发挥最大作用。

3.6 节水抗旱工作要以效益为重,促进灌区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灌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在节水抗旱工作的发展中,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节水技术的采用均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另一方面,灌区本身通过改革、改造,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在保证灌溉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对其它产业的供水能力。通过社会效

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提高,共同促进灌区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要逐步实现引黄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任务十分艰巨。只有不断加强技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做好灌区的节水与抗旱保灌工作,实现灌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蕴壁,李英能,杨刚等.节水农业新技术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12

[2] 李英能,段爱旺,吴景社等.作物与水资源利用.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1

[3]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农业节水探索.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5

篇二:我国干旱及其应对策略

我国干旱及其应对策略

自古以来,我国便是一个农业大国,5000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现在的中国正在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0%的人口,这样的成绩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但是这也表明了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相当艰巨的!干旱无疑是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旱灾相当频繁,而在广大农村节约用水观念不强,农业用水利用率相当低,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加之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增大,形成了我国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且由于我国水资源在地区之间,季节之间分布的极不平衡,矛盾有加剧之势。

一.干旱的形成原因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经分析研究认为旱灾频繁的原因如下。

1.水资源区域性缺水严重

我国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经济发展组合状况不理想,水资源区域性分布南北不均衡,我国降雨量南方比较充沛,年平均降雨超过1000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平均降雨量少于400 mm,这种降雨分布的区域性导致我国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这种南北水资源分布的极不均衡造成的区域缺水,是我国干旱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2.降雨的季节性导致季节性缺水

我国降雨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降雨在年内时间分布极不平衡,水资源呈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0~80%降雨集中在汛期的6、7、8月内,汛期降雨强度大、雨量太过集中,往往地表径流汇聚而引发洪涝灾害,当降雨集中的汛期限过后,工农业用水量依然巨大,但由于水量因大部份都集中在了汛期,水资源供需矛盾显现,季节性缺水严重,降雨的季节性造成灾害的季节性,大洪之后又遇大旱,汛期抗洪汛后抗旱,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

3.流域内、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

我国目前水资源的开发极不合理,在流域内上游不顾下游,拦河修坝截流,对水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下游断流,严重影响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给下游造成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水资源丰富的流域,水利用率低,用水浪费严重,而在水资源贫泛的流域却是河流断水,水库干涸,无水可用,流域内、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也是我国干旱灾害频繁的原因之一。建议国家加强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保证水资源在流域内、流域之间的合理配置,综合考虑流域内、流域之间的用水需求,科学配置、合理调度,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人为因素

我国水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来以久,但旱灾频繁有较大的人为因素存在,具体表现在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水污染严重、水利用率低、用水浪费严重??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加大了旱灾发生的机遇。

5.抗旱工程设施老化,抗旱能力弱

我国的抗旱工程基础设施老化,运行时间长,年久失修,降低了抗旱工程的灌溉保证率,无法正常发挥抗旱效益,抗旱能力弱。

6.水污染日益严重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工农业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给江河湖泊生态环

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生活性用水资源因河湖水源污染而不断减少。

二.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

40年中我国大部地区出现的干旱次数有10~30次,其中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淮北地区及广东东部和福建南部沿海有35~40次,几乎平均每年有一次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我国大致有4个明显的干旱中心:华北平原至黄土高原一带,南岭至武夷山一带;东北西部;云南中北部和川南一带。如果将位于西北的,以新疆、甘肃为中心的长年少雨干旱的地区考虑进去,我国共有五大多干旱中心。

由于降水的周期波动,也引起干旱发生的阶段性变化。近50年来,我国受旱面积存在明显的三个低值期,即1950~1957年、1963~1970年J982~1984年,每年受旱面积一般在2000万公顷以下。还有三个高值期,即1958~1962年、1971~1981年J985~1999年,每年受旱面积一般在2000公顷以上。近50年来的几个严重干旱年都发生在这三个高值阶段,如1959、1960、1961、1972、1978、1986、1988年等,这些严重干旱年的受旱面积均在3000公顷万以上。

三.干旱的分类及判别方法

尽管关于干旱和干旱指标已有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干旱的形成原因异常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气象、水文、地质地貌、人类活动等,加之研究目的不同,还没有一个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干旱定义,如“一个持续的、异常的水分缺乏”;世界气象组织定义干旱为“在较大范围内相对长期平均水平而言降水减少,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和雨养农业生产力下降”;由于对干旱理解的不同,行业不同对干旱的分类亦不同,美国气象学会在总结各种干旱定义的基础上将干旱分为4种类型:气象干旱(由降水和蒸发不平衡所造成的水分短缺现象)、农业干旱(以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长形态为特征,反映土壤含水量低于植物需水量的程度)、水文干旱(河川径流低于其正常值或含水层水位降落的现象)、社会经济干旱(在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由于水分短缺影响生产、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的现象)。 由于干旱的类型不同,所以对干旱的判别方法也有所不同其中:

1. 气象干旱指标

在各种干旱类型中,气象干旱表现得最为直接,也是其他类型干旱发生的先导。简单的气象干旱指标主要是考虑一定时期内的降水量,通过气象学方法研究降水量的统计分布规律或以降水量的持续日数反映干旱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此类指标计算简单,所需资料容易获取。但是由于对水分支出和地表水分平衡反映的不足,因而难以反映干旱的内在机理。

2.农业干旱指标

农业干旱的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机理,在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如降水、温度、地形等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农作物布局、作物品种及生长状况等。因此农业干旱指标必然要涉及到与大气、作物、土壤有关的因子。

(1)降水量指标

在地下水位较深而且又无灌溉条件的旱作农业区,基于降水量的指标基本能够反映农业干旱发生的趋势。一般采用的指标为降水距平百分率、无雨日数及百分比法等。此类指标资料容易获取,计算简单,但是不能直接反映农作物遭受干旱影响的程度。

(2)土壤含水量指标

农作物生长的水分主要是靠根系直接从土壤中吸取的,土壤水分的不足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发育。常用的土壤水分指标是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和水分消退模式计算各个生长时段的

土壤含水量,并以作物不同生长状态下(正常、缺水、干旱等)土壤水分的实验数据作为判定指标,预测农业干旱是否发生。目前一般认为当土壤相对含水量<40%时,作物受旱严重;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 ~60%时,作物呈现旱象;60% ~80%时为作物生长适宜含水量。作物旱情指标利用作物生理生态特征的突变和最优分割理论而建立的反映干旱程度的作物旱情指标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是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可的直接反映作物水分供应状况的最灵敏的指标。

3.社会经济干旱指标

社会经济干旱指标主要评估由于干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于工业供水保证率常常高于农业,在干旱年份工业供水常享受优先的权利。在一般干旱的年份,工业用水基本上可以得以满足,工业产值损失较小,在特大干旱年份工业用水将无法保证,损失较大。

四.干旱的影响

1. 干旱灾害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频繁严重的旱灾导致广大农村农作物减产绝收、农村饮水困难、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严重影响国民的生产、生活,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2. 干旱灾害导致生态破坏

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由于长时间的持续干旱,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情况普遍,生态环境用水濒临枯绝,如果这样无休止的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不合理的配置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比例,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的极大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绿洲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

五.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干旱损失

我国目前的抗旱减灾措施,无非是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搞好抗旱工程硬件设施的同时,也大力提升非工程软件建设,实现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

1、工程硬件设施

(1) 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我国降雨因分的的区域性,致使地区之间水资源不平衡,相对而言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贫泛,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农业干旱性缺水、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超采,水资源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了从根本上缓和我国区域性的干旱灾害,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兴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必须的,以缓和北方地区的资源性缺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南北地区经济同时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2)兴建小型灌溉工程,缓解流域内的季节性缺水

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上极不衡,呈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缺水严重,在降雨集中期因降雨强度大,降雨太过集中往往引发洪涝灾害,降雨集中期过后由于雨量希少而引起旱灾,为缓解这种季节性旱灾,应在流域内兴建小型灌溉工程,在降雨集中期蓄水用于降雨集中期过后灌溉之用,除水害兴水利,同时还可以结合发电、养殖开展多种经营,活跃地方经济。

2、非工程措施

(1)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一般只有30~40%,生产单位粮食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2.5倍,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水资源存在极大的浪费,因此应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对于高能耗低产量而用水量大的企业,强制进行技术改造,同时加强水法宣传,实现水资源有偿使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退耕返草返林,蓄养水源

积极鼓励农民退耕返草返林,蓄养水源,有实验表明,生态良好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比生态恶化的地区,土壤蓄水能力大30~40%,充份利用土壤这座天然水库蓄养水源,同时对于退耕返草返林的农民国家应给予适当补偿。

(3)实现各利用水需求之间的合理比例

我国工业用水挤中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水资源的需求关系紊乱,生态用水无法保障,其结果是造成生态系统严重损坏,土地沙化,地下水盐碱化严重,应合理科学配置各种用水需求,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三:应对干旱,国外有何高招?

应对干旱,国外有何高招?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12个省区和新疆兵团作物受旱面积7499万亩,有234万人、25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肆虐的旱情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彰显出我国农田基础设备的薄弱。

肆虐的旱灾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8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当前东北等地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东北是保秋粮丰收的重点地区,国家防办要继续毫不松懈指导有关地方开展抗旱减灾工作,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减轻旱灾影响和损失。汪洋副总理要求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抓好东北等粮食主产区的抗旱保秋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干旱是一种全球性现象。据统计,自然灾害中约70%为气象灾害,而旱灾占到其中的50%左右,是一种全球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损失重且成因复杂、预测难度大的一种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干旱是一个莫大的危害。那么,其他国家是如何抗旱的?他们在防旱减灾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他们能为我们提供哪些有益的参考?记者为此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选取了以大农业为代表的美国、以沙漠农业闻名的以色列,以及同属金砖国家,同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之列的巴西三个国家作为代表,为大家展示他们的经验与做法。

美国

美国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程度非常高,农业生产率在世界居于前列,是当前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不过,美国也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样是一个干旱频发的国家。据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测算,美国因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达60亿~8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其他气象灾害。

为防治旱灾,美国政府制定了有关法律,建立了一系列干旱防灾减灾措施。例如,1970年国会通过了《环境保护法》、1997年通过了《土壤和资源保护法》、1998年通过了《国家干旱政策法》。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干旱预防法》,上述立法为美国干旱防灾减灾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更好地应对干旱带来的挑战,美国建立健全了国家旱灾理事会和国家干旱预防办公室。旱灾理事会设在联邦政府应急管理局内,成员包括联邦应急管理局局长、内务部长、国防部长、农业部长等成员。一旦发生旱灾,从美国联邦政府到相关各州政府、各县均会按照相关法律进入抗旱状态,相关的应急预案逐级展开。

美国联邦政府每年都有专门的预算应对干旱。据《美国政府应对干旱:20世纪70年代的经验和教训》报告中指出:1953—1956年美国联邦政府的干旱支出为33亿美元。美国西部州长政策办公室《管理稀缺资源》的研究报告中指出:1976—1977年的干旱支出为65亿美元。1988—1989年的干旱支出为60亿美元。最后一次干旱尚不包括农作物保险

赔偿。

为对干旱进行监测和早期预警,美国还建立了全面的国家干旱信息综合系统。该系统是以使用者为主的干旱信息系统,结合了气象数据、干旱预报及其他信息。这一系统对潜在的干旱发展进行预报和评估,并为减轻旱灾提供详尽的数据和建议,以降低旱灾的破坏。这个由美国政府出资建立的系统目的在于提供科学信息给美国大众和私人部门,让社会各界了解干旱的威胁,提早采取应对措施。

美国高度重视技术在抗旱防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采取工程抗旱、生物抗旱等手段,美国抗旱防灾能力大大增强。美国西部干旱区农业开发过程中,非常注重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一方面大力开展水利建设,建库蓄水,跨流域调水,开发地下水,弥补地表水源不足,扩大灌溉面积;另一方面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通过发展喷灌、滴灌、改良沟灌等措施,使灌溉效率提高。此外,美国非常重视用户培训工作,在美国南加州等地区,集中了许多农业灌溉技术的科研、教学单位以及设备生产厂家、新设备和技术展览中心。

以色列

以色列地处沙漠地带边缘,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匀,全国一半以上的面积年降水不足180mm,水资源极度匮乏。然而,不足总人口5%的以色列农民不仅养活了国民,还大量出口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以色列已经成为一个农业强国。那么,以色列是如何克服干旱少雨、沙漠化及恶劣气候这一系列不利条件的?

以色列节水农业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建设国家输水工程,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以色列北部水资源占80%,可供浇灌的地盘仅占35%;南部干旱区水资源占20%,而需浇灌地盘占65%。因此,以色列重视输水工程建设,第一项工程是用直径为1.68米的输水管道将位于以色列中部的“亚空”河水引到南部的内盖夫沙漠地区,年输水量为1亿立方米。第二项工程是1964年完成的国家“北水南调”工程,每年输水量是4亿立方米。调用的水来自以色列北部的加加利湖,此湖低于海平面200米。他们把水抽到海拔150米的高度,以此高度流到沿海地区,沿途再抽到内盖夫沙漠地区,发展浇灌农业。

此外,以色列还大力普及节水浇灌技术,提高浇灌水的利用效率。在以色列,浇灌用水从水源地到农田的各环节都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浇灌技术系统,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浇灌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其中节水浇灌工程技术是该技术系统的核心。以色列的节水工程浇灌技术堪称世界一绝,节水装备已出口到很多国家。

以色列议会于1955年制定并通过了《水法》,以对全国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有效的管理,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以色列《水法》规定,全国境内的所有水资源都属国家所有,必须专门用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和居民生活需求,并设立水利委员会为全国水资源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制定水政策、发展规划、用水计划和供水配额,以及水土保护、防治污染、废水净化、海水淡化等有关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具体工作。每年水利委员会要把75%的用水配额分配给农业经营者,用于农田灌溉。然后由委员会的理事会根据农业生产中各种农作物,如蔬菜、花卉和水果种植的不同用水量,制订出不同的用水分配定额。

巴西

巴西境内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看似巴西不会受到干旱的侵袭,然而,我们详细翻看巴西地图就会发现,巴西东北部地区约有155万平方公里被标为暗红或淡黄色,这一地区属热带半干旱气候,全年大部分时间处于旱季,是巴西较为干旱的地区,不仅正受到荒漠化的侵蚀,还极易造成粮食的减产。

巴西政府对待旱灾的整体措施是:以保护管理为基础,增加旱地作物,合理利用水资源。具体通过实施“与半干旱地区共同生活计划”等,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加强修建地下蓄水池、建立地下管道滴灌系统等。巴西干旱管理的总趋势是由过去被动的应急抗旱和危机管理模式向主动的风险管理、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方面发展。

虽然巴西东北地区常年高温,气候干旱,缺少雨水,但该地有圣弗朗西斯科河和巴纳伊巴河两条水量丰沛的大河。为充分利用宝贵的水资源,巴西政府建立了两河管理委员会,对河水进行综合调控,并以经济手段进行管理。有效用水、不浪费水和灌溉用水不破坏环境是委员会调水的三大原则。此外,为了调节水量,巴西在荒漠化地区大兴水利,建立了中小型水库,使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

巴西还还致力于东北部地区荒漠化的控制,实施“半干旱地区共同生活计划”。巴西首先对全国所有荒漠化地区进行综合的环境调查和评估,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了依据。数百名环保调查人员,其中大部分是环保志愿者,用一年时间跑遍了巴西大地,摸清了荒漠化的主要地区及其成因。以此为根据,巴西政府制定了以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为目标的“防治荒漠化全国行动规划”,为荒漠化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面对旱灾,巴西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农业救助体系,通过国家家庭农业供给计划和旱灾补偿制度帮助农民抗击旱灾。在发生严重旱灾时,政府及时发放旱灾补偿金,帮助农民减少损失,让农民来年能够继续耕作。此外,巴西还注重加强干旱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注意引进国外治理旱灾的先进方法。

通过对美国、以色列、巴西应对干旱经验的展示,我们发现,这三个国家具有一定的共性:首先,他们无一例外地高度重视发挥政府在应对干旱方面的作用;其次,他们均大力兴建水利设施以满足灌溉及生产生活需要;再次,他们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技术尤其是节水灌溉技术应对干旱;最后,他们均十分重视发挥制度的作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对当前日趋严重的旱情,我们可以充分借鉴美国、以色列、巴西的成功经验。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调动一切可控利用的资源投入到抗旱救灾中来;另一方面,社会各界要加大投入,加强水利设施工程建设,大力研发、推广包括节水灌溉技术在内的先进技术;此外,政府还应当建立健全抗旱立法及旱灾保险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我们相信,只要发挥社会各方的联动效应,打出应对干旱的“组合拳”,我们就一定能够夺取抗旱救灾的最终胜利!

篇四:干旱对我国农业的严重影响及应对措施

干旱对我国农业的严重影响及应对措施

干旱是世界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其出现次数、持续时间、影响范围、造成的损失等均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据统计,每年因干旱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高达6×l09 80~10 美元,远远超过了其他气象灾害l1l。近40年来。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升高,我国气候总体出现变暖变干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我国农业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在现有的种植制度、种植品种和生产水平不变的前提下。2030-2050年,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气候事件会使我国粮食生产潜力降低约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3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且对品质也有一定影响,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圜。因此,研究干旱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对发展可持续农业极为重要,并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1 干旱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危害性干旱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尤其是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历史上.干旱造成的危害就十分严重。如1876、1879年的华北大旱灾.在总面积100万km 的土地上。田地龟裂,河流干涸,树木枯槁,青草绝迹,更没有任何庄稼,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大旱灾共饿死了l 000多万人f31。20世纪的前50年中.曾发生过11次死亡逾万人的特大旱灾。近年来,旱灾更是频繁发生,如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持续大范围的特大旱灾,给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加上其他地区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773.33万hm ,其中作物受旱604.53万hm 。重旱190.10万hm 、干枯101.O0万hm ,待播耕地缺水缺墒168.40万hm ;有2 425万人、1 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问;而2010年秋至2011年初华北多省也遭遇严重干旱,部分达到特大干旱,比西南干旱更为严重.甚至湖北这个素有?千湖之省?、?水利大省?等美誉的水乡泽国.也承受了一场与自身禀赋极不相称的干旱剧痛。据报道,2010年的冬春连旱使长江水量受影响。洪湖、斧头湖、长湖等主要湖泊水体面积比同期少4成。塘堰干涸,水库无水,长江汉江告急,中小河流断流,成片土地龟裂、禾苗枯萎,连续6个月降水持续异常偏少.导致历史罕见的冬春连旱阁。干旱除造成农业歉收外,还造成水资源匮乏.导致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不足。据报道,全国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00多座,年缺水量约58.4亿m 。据测算, 因缺水每年造成的城市工业产值损失在1200亿元以上,且有增长的趋势『3J。而沿海一些城市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下沉及海水倒灌现象。而且,水资源缺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质难以保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干旱发生时还因降水不足,土地墒情下降,致使土地沙化、盐碱化。而土地沙化又使沙尘暴活动加剧。如2001年春季,北方干旱加上冷空气和气旋活动频繁,由其引起的大风、沙尘天气偏多,仅3~5月就出现18次沙尘天气,沙尘天气总Ft数达41 d。频繁的大风、气旋卷走了大量表层泥土,加速土壤水分蒸发耗散.也加剧了旱情的发展。

2 我国干旱的特点

2.1 季节性明显

我国的气候为明显的季风气候,降水量季节差异较大,总体而言呈现夏多冬少的现象。但由于夏季风自南向北推进有一个过程,因此各地雨季到来时间有所差异。且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作物生长的季节与降水年内分配不相适应,农业季节性干旱特征明显。我国各地根据农业生产的习惯和特点,按干旱出现的季节,将干旱分为春旱、夏旱、秋早和冬旱。春旱一般发生在3~5月份,该时期气温上升快,空气相对湿度低,土壤水分丧失快,而此期间正是播种插秧时节,发生干旱对作物造成的影响会非常大;夏旱多发生在7—8月份,

此期间虽然降雨量大,但降雨往往集中在一次或几次暴雨中,短时间内总的降水量大于同期作物需水量,导致作物对降

我们该如何应对干旱

水的有效利用率低.加之此期间气温高,蒸发量大,所以也可能发生旱情。秋旱一般发生在处暑到秋分这一时期,直接影响作物的浇灌和播种;而冬季多偏北风,降水一般很少,因此也时常发生冬旱。冬旱导致土壤底墒减少,影响越冬作物。如2008年冬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雪严重偏少,华北大部、西北大部、黄淮大部及江淮大部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0%~90%,一些地区基本无降水,华北、黄淮一些地区连续无雨雪13数超过70 d,一些地区累计雨量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小值。

2.2 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大干旱灾害具有受灾面积大的特点,因此民间有“洪涝一条线,干旱一大片”之说,说明干旱面积非常广。而且农业干旱在我国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发生频率高且在全国各地均有可能发生,只是发生及危害的程度有所不同。如2000年,我国先后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严重旱灾,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2~7月份的春夏大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华北、西北东部旱期长达半年之久,全国受旱面积高达4 054万hm ,为建国以来之最,其中成灾2 678万hm ,绝收800万hmz,因旱损失粮食近6000万t,经济作物损失510亿元人民币,其影响超过了1959—1961年3年自然灾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灾害 1。在地域分布上,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干旱地区,面积居全国之首,这一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6% ,而拥有的地面径流量仅占全国地面径流总量的4.9% ,每年旱灾面积约占全国旱灾面积的50%左右,干旱发生的频率也最高I 5l。

2.3 持续时间长从干旱持续时间看,许多地区是冬春连旱或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三季连旱,持续时间长。如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湖北省从2010秋至2011春夏遭遇了秋冬春持续干旱,在长达200 d的时间里降雨异常偏少.有66个县市的雨量为近60年气象记录最少,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0% ,北部地区偏少60%~80% ,千余座水库水位跌至“死水位”以下,水库有效蓄水基本用完。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20万hm ,其中绝收2.6万hm ,有989万人遭受旱灾 。除了持续时间长外.有的地区干旱时还常伴随着高温出现,致使旱情加重.这种情况在长江流域伏早期较为明显。而最为严重是连年干旱。历史上的大旱灾都是连年干旱造成的,如西北地区曾发生过接近14年的大旱。干旱的连续性往往使旱灾加重,损失加大。

3 干旱的成因分析

3.1 气象因素

极端异常气候是特大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如当某 一地区长时间受北方冷高压或南方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 高压范围内气流下沉,就会导致持续晴天少雨或无雨。另外,势力强大的北方干燥气团侵袭南方时会吸收空气中的大量水分,使地面水分迅速失去,也会酿成旱灾。而太阳黑子、火山活动和地球轨道偏移,厄尔尼诺现象等天文、地球物理因子的变化等也都可通过大气降水等天气气候表现出来,从而影响农业干旱的发生

3.2 地形、地貌干旱严重程度也与地形地貌有关,丘陵、山地和平原、盆地等就有所不同,其降水分布差异很大,从而造成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农业干旱。如泰岭、太行山等高大地形区会阻挡及影响夏季暖湿的东南季风向西北内陆深入,使山地背风面的降水显著减少,成为少雨易旱区。而南方山区虽然年降水较多,但因地面坡度较大,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差,因而也经常遭受干旱威胁。在西南地区,其大部分河流河谷深切、田高水低,且大部分耕地为坡耕地,绝大部分无灌溉条件,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山高坡陡,加之喀斯特地貌广布,

地表很难留住水,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因此,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面对极端异常气候发生时就显得十分脆弱[8J。此外,由地形引起的土壤植被差异,也与农业干旱的发生密切有关。植被茂密,土壤深厚疏松、结构良好时其蓄水保水能力就强,农业干旱发生就轻.反之则重。

3.3 农业生物因素

不同的植被,不同种类的作物,或同一种作物的不同品种,甚至同一品种的不同发育期。其抗旱耐旱能力也有所不同,如谷子、甘薯等作物就较耐旱。而玉米、棉花苗期需水少,抗旱能力强,中期则需水较多。

3.4 人类活动影响

人类对大自然无止境的索取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浪费以及水环境污染等在客观上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从而加剧了干旱的发生程度。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大量流失导致土地蓄水保墒能力减弱,加剧了河道湖泊的淤积,加大了干旱灾害的危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 600)<10 hmz.占国土面积的31.7% ,其中,山西、陕西、河北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省区面积的69.1% 、65.5% 、43.6%。而且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均呈加剧趋势,使干旱灾害更为严重。但人类活动既可以造成或加剧农业干旱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减轻或避免农业干旱的危害。如果合理利用水资源,重视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和种植,推广应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等农技措施,就可减轻或避免农业干旱的发生;反之,过度开发水资源,乱垦滥伐、过樵过牧以及耕作种植不当等.就会破环天然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断流、局地气候变化和沙漠化、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引发或加剧农业干旱。

4 对策建议

4.1 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决定了我国的干旱灾害不可避免,尤其是北方地区“十年九旱”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在目前的国情国力条件下。消除所有量级的旱灾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摸索干旱发生规律,由对抗自然、改造自然、无限制向自然索取向逐步掌握、适应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转变。在特定流域和区域范围内,应根据当地气候和水资源承载能力,按照自然、经济规律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规划,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生活布局,将有限的水资源,通过l丁程和非工程措施,在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之间进行科学分配.减轻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旱缺水风险。

4.2 大力兴修水利。实行科学灌溉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近几年来我国的特大干旱灾害充分暴露了我国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把“兴水利、除水害”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根本上全面提高我国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在农田基本建设上,一是要加快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工程,重点建设田间末级灌排沟渠、机井、泵站等配套设施,发展小型集雨蓄水设施、应急水源、喷滴灌设备等,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二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应用推广地膜覆盖、渠道防渗等技术,积极开展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引导农民合理有效利用灌溉水资源。三是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尽快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和连通工程,支持农民兴建“五小水利”等小型水利设施,显著提高雨洪资源利用和供水保障能力。科学的灌溉技术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合理使用有限的水资源的根本性措施 目前我国节水技术应用范围不广.农田大水漫灌还比较普遍,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60%㈣。因此,应在畦灌、沟

灌、淹灌、喷灌、滴灌和雾灌等多种形式的地面灌溉中。推广滴灌和雾灌技术,它们是灌溉中最为节水的方式.应予以大力发展。

4.3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当地农业干旱发生规律,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针对作物种植,要宜旱则旱(旱作),宜水则水(水田),充分利用天然降雨,发展雨养农业,少种或不种耗水多的作物。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应控制农牧业等发展规模,不对本已脆弱的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在华北地区,年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常发生春早、春夏连旱等,因此在无灌溉条件的地方,应以种植秋熟作物为主,尤以玉米、棉花比较适宜,因为玉米、棉花苗期需水少,抗旱能力强;中期需水较多时,恰逢雨季来临,所以在严重干旱地区宜适当压缩冬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玉米、棉花种植面积。江南伏旱常发地区应适当调整作物播栽期,使作物对水分亏缺敏感期躲开伏旱,例如在热量条件充足的地区种植双季稻就比种植单季稻遭受伏旱危害轻,因为单季稻在伏早期间正值孕穗一灌浆期,对缺水非常敏感,遭遇伏旱将严重减产,而种植双季稻则使早稻和晚稻需水关键期分别处在第一和第二个多雨时段.可以躲开伏旱危害,减少损失。良好的森林植被对水的涵养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尤其要抓好大于25。陡坡地的退耕还林、还草。同时,要因地制宜实施陡改梯、横坡等高耕种、水平沟耕种、沟垄种植、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等水土保持耕种措施,蓄水保土存肥,提高农田抗旱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有条件的山区,要休环山渠、水塘和水窖等小型工程,将雨水径流汇集起来,发展径流农业或半灌溉农业。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宜先采取种草种树措施以恢复地表植被,然后考虑调整农业结构,努力做到合理种植,以从根本上改变当地农业干旱面貌

4.4 加强干旱监测预报提高预警能力我国气象部门历来把干旱等气象灾害作为监测预报的主要内容,因此,应进一步重视气象预报,利用气象预报信息作好抗旱决策,减轻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目前,应加强重点旱区土壤墒情监测站网建设,构建区域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旱情发展动态;加强中长期天气预测预报工作,提高灾害预报的超前性、准确性;加快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构建多渠道气象服务信息传播平台,着力解决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等瓶颈问题。在生产上应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具体需求。进一步提高针对关键农事季节和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农业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开展关键农事活动气象预报和农业重大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提供农业病虫害气象服务,包括主要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等级、范围、时间、影响对象和防御措施等。定期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如土壤墒情监测公报、干旱监测公报、农业气象旬周报等。

4.5 完善抗旱非工程措施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的公益工程项目,涉及到灾前的监测、预报和防御,灾中的抗灾和灾后的救灾以及重建等方方面面。应按照“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强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政策法规、监测预警、抗旱保障、公众防灾避灾等抗旱非工程措施.加强旱情预警系统建设和设施改造,尽快建立旱情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系统,提高抗旱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由于农业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因此急需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农业自然灾害保障机制。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保障仍较为落后,农业保险发展缓慢,急需大力发展。

本文转自: /jishu/News20123/news_97109.html

篇五:干旱处理

创新助手报告

——主题分析报告

创新助手平台提供

北京万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4-06-28

报告目录

报告核心要素......................................................................................................... I

一、主题简介........................................................................................................ 1

二、主题相关科研产出总体分析........................................................................ 1

2.1 文献总体产出统计 ................................................................................ 1

2.2 学术关注趋势分析 ................................................................................ 2

三、主题相关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2

3.1 中文期刊论文 ........................................................................................ 2

3.1.1 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分布列表 ................................................. 2

3.1.2 中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 3

3.1.3 发文较多期刊 ............................................................................. 4

3.1.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4

3.1.5 发文较多的人物 ......................................................................... 7

3.1.6 核心期刊分布数量对比 ............................................................. 7

3.1.7最近相关中文期刊论文 ............................................................ 10

3.1.8被引较多的相关期刊论文 ........................................................ 18

3.2 学位论文 .............................................................................................. 27

3.2.1 近十年学位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27

3.2.2 学位论文增长趋势 ................................................................... 27

3.2.3 硕博学位论文数量对比 ........................................................... 28

3.2.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28

3.2.5 发文较多的人物 ....................................................................... 31

3.2.6 最近相关学位论文 ................................................................... 34

3.3 中文会议论文 ...................................................................................... 38

3.3.1 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38

3.3.2 中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 ........................................................... 39

3.3.3 中文会议论文主办单位分布 ................................................... 39

3.3.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40

3.3.5发文较多的人物 ........................................................................ 44

3.3.6最近相关中文会议论文 ............................................................ 46

3.4 外文期刊论文 ...................................................................................... 50

3.4.1 近十年外文期刊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50

3.4.2 外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 50

3.4.3 最近相关外文期刊论文 ........................................................... 51

3.5 外文会议论文....................................................................................... 51

3.5.1 近十年外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51

3.5.2 外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 ........................................................... 51

3.5.3 最近相关外文会议论文 ........................................................... 52

四、主题相关专利、科技成果及基金产出状况.............................................. 52

4.1 专利 ...................................................................................................... 52

4.1.1 近十年专利情况 ....................................................................... 52

4.1.2 专利类型分布 ........................................................................... 53

4.1.3 获得专利较多的机构 ............................................................... 53

4.1.4 专利较多的人物 ....................................................................... 54

4.1.5 最新专利 ................................................................................... 57

4.1.6 失效专利 ................................................................................... 58

4.2 科技成果 .............................................................................................. 58

4.2.1 近十年科技成果情况 ............................................................... 58

4.2.2 科技成果地区分布 ................................................................... 59

4.2.3 获得科技成果较多的机构 ....................................................... 59

4.2.4 获得科技成果较多的人物 ....................................................... 59

4.2.5 最新科技成果 ........................................................................... 60

4.3 基金 ...................................................................................................... 61

4.3.1 近十年基金情况 ....................................................................... 61

4.3.2基金类型分布 ............................................................................ 62

4.3.3 获得基金较多的机构 ............................................................... 62

4.3.4 获得基金支持较多的人物 ....................................................... 65

4.3.5 最新获得基金支持的期刊论文 ............................................... 68

五、主题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 77

5.1 国家法律法规 ...................................................................................... 77

5.2 中外标准 .............................................................................................. 77

六、提供主题相关产品及服务的机构.............................................................. 77

七、主题学科渗透性.......................................................................................... 77

八、主题共现词.................................................................................................. 77

九、主题研究领域创新实体.............................................................................. 80

9.1 相关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 80

9.2 研究领域推荐机构 .............................................................................. 80

9.3 研究领域推荐人物 .............................................................................. 81

十、媒体相关报道.............................................................................................. 81

10.1 近十年媒体关注度 ............................................................................ 81

10.2 最新媒体报道 .................................................................................... 81

附录一 报告研究背景及目的............................................................................ 82

附录二 报告研究方法及原理............................................................................ 82

附录三 报告相关定义说明................................................................................ 83

1. 数据源 .................................................................................................... 83

2. 数据呈现方式 ........................................................................................ 83

3. 相关定义——报告中的术语解释 ......................................................... 83

4. 其他说明 ................................................................................................ 83

附录四 法律声明................................................................................................ 84

附录五 联系方式................................................................................................ 85

图表目录

图表1 文献总体产出统计表 .............................................................................. 1

图表2 文献总体产出饼图 .................................................................................. 1

图表3 学术关注趋势图 ...................................................................................... 2

图表4 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分布列表 .............................................................. 2

图表5 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曲线图 .................................................. 3

图表6 发文较多期刊 .......................................................................................... 4

图表7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较多的机构名称及数量 .......................................... 4

图表8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较多的人物名称及数量 .......................................... 7

图表9 近十年学位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27

图表10 近十年学位论文增长趋势曲线图 ...................................................... 28

图表11 硕博学位论文数量对比饼状图 .......................................................... 28

图表12 发表学位论文较多的机构名称和数量 .............................................. 28

图表13 发表学位论文较多的人物名称和数量 .............................................. 31

图表14 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38

图表15 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曲线图 .............................................. 39

图表16 中文会议论文主办单位分布图 .......................................................... 39

图表17 发表中文会议论文较多的机构名称和数量 ...................................... 40

图表18 发表中文会议论文较多的人物名称和数量 ...................................... 44

图表19 近十年外文期刊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50

图表20 近十年外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曲线 .................................................. 50

图表21 近十年外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51

图表22 近十年外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曲线图 .............................................. 51

图表23 近十年专利情况分布图 ...................................................................... 52

图表24 专利类型分布饼状图 .......................................................................... 53

图表25 获得专利较多的机构名称和数量 ...................................................... 53

图表26 获得专利较多的人物名称和数量 ...................................................... 54

图表27 近十年科技成果情况曲线图 .............................................................. 58

图表28 科技成果地区分布图 .......................................................................... 59

图表29 获得科技成果较多的机构名称和数量 .............................................. 59

图表30 获得科技成果较多的人物名称和数量 .............................................. 59

图表31 近十年基金情况统计图 ...................................................................... 61

图表32基金类型分布图 ................................................................................... 62

图表33 主题学科渗透性 .................................................................................. 77

图表34 主题共现词词频 .................................................................................. 77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