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观察小麦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5:27:58 字数作文
观察小麦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小麦成长观察日记

小麦成长观察日记

四年级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晴

深秋到了,该种小麦了,我把夏天收集的一些小麦种子,拿了出来,把一个大花盆松了土,将100多粒小麦种子分三行,种入了花盆中,我又浇了足够的水,看着花盆,我希望明年夏天看到的是金灿灿的一盆小麦。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晴

今天中午,我无意中去看我的小麦,忽然看见光秃秃的土地上有几个绿点,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个小嫩芽,我数了数,出来了六棵呢,最好玩的是有一棵还带着“帽子”呢。祝愿这些麦苗们健健康康的长大!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晴

今天上午,太阳公公露出灿烂的笑脸,我去看我的麦苗们,哇塞!几天不见麦苗们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眼前的是几十颗挺拔的麦苗,它们多像一把把锋芒利刃的宝剑啊!风吹过它们一动不动,真好像石头上的一块苔藓啊!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阴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看我的小麦了。今天早上趁着一小会儿空余的时间,我急忙跑向阳台,看看我的小麦如何。啊!几日不见,小麦像换了新的似的,长得旺盛极了,向精神充足的野草。远看,又像一盆绿色植物。弟弟还问我这是什么草,这么漂亮。看来小麦生长过程中也挺漂亮的嘛!寒冬要来临了,我衷心祝愿这些小麦能健康的度过冬天!

2010年12月6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惊奇的发现,小麦丛中有几根黄了,我还以为它们营养不良了,急忙叫来妈妈。没想到妈妈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纯属正常,冬天天气冷了,小麦当然就会黄一点。等到再冷点的时候你可以拿两块石头压在小麦上,到春天就有可能接子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又不禁对小麦敬佩起来,这严寒的冬天中,唯有它这种农作物是绿色的,真可谓是“万雪丛中一点绿”啊!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从楼底下找来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压在小麦上,看着自己亲手种的小麦被压倒了,心里那心疼劲儿啊!可是老妈却说:“没事儿,冬天不让它生长,让它积蓄能量,到春天一鼓作气,长出麦穗儿。唉!种啥东西都要科学啊!

2011年1月17日 星期五 雪

今天下雪了,雪越积越厚,把小麦的花盆完全盖住了,好像是一张无形的白色棉被,小麦在里面睡得正香呢!我忍不住把手伸了进去,好不舒服!又冰又爽,小麦呀,春天要来了,你要经得起考验啊!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晴

好长时间没有看麦苗了,今天早上一起床,突然想起我的小麦苗们,哎呀!这么长时间没有见,不知道他们现在什么样了。推开窗户,哇塞!我用尺子仪测量,麦苗平均都有1.5分米多高了,好像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对于蚂蚁来说是的),天哪,它们何时才能长出麦穗儿啊!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不经意间,看了一眼小麦,妈呀!里面怎么全是烟头,老爸想让我的小麦吸烟啊!我打电话问老爸,本想批评他一顿,没想到被老爸杀的无路可逃:“烟灰是小麦生长必不可少肥料,对植物生长特别好,我给你的小麦施肥呢!好心当做驴肝肺!”“……”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用手掐了掐麦苗,好硬啊,外面是一层绿色的皮,中间有一个硬邦邦的东西,好像铁丝一样,小麦苗啊,你太坚固了!我把一只手放在中间,竟然看不出来一点儿,蚂蚁与蚂蚁打仗时用这个当战壕绝对不错,蚂蚁军,快来买啊,300蚂蚁币就能买到啊!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晴

今天一看麦苗,哇塞,激动地事情终于发生了,我的麦苗接出麦穗儿了!“1,2,3,……”一共有11个呢!看着那青色的麦穗,我仿佛感觉到,香喷喷的麦子正在嘴里嚼呢!

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晴

几天没看麦苗了,今天中午去观察小麦时,我竟然惊奇的发现小麦已经全部长麦穗了,有的大,有的小。老大已经成型了,而小的正下茁壮成长。我仔细一看,嗯?最靠边的一根小麦怎么还没有接穗,就它这一个了,我想到了只有除去弱小的,才能使别的长的更健康,伸手就要拔,可就在拔的那一刹那,我住手了,这毕竟是在我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的啊,我怎么忍心把它除掉呢?小麦苗啊,快点接穗吧!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别出心裁,拿出尺子给小麦苗们测量身高。我把0刻度线和土地对齐,开始测量。经过一番测量之后,我终于有的结果,加上麦穗的长度,最长为35厘米,最短为15厘米,平均高23厘米左右。哇,麦苗们真的长高了!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早上,我正要上学,突然看见有一只麻雀在我的窗台上跳动,我静下心来看着。啊!这个麻雀是来偷吃麦穗儿的!只见它看了看,一下子捉下一只最小的麦穗,衔这麦穗飞走了。我生气极了,中午回家连作业都没写就用废纸扎了两个威风凛凛的“纸人”,插在小麦的盆子里,左右一边一个,哼!麻雀啊,看你还敢不敢来偷吃了!

篇二:初中生优秀作文欣赏:小麦飘香

小麦飘香

麦子,一支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世代农民的心中,和水稻一起,构成了亘古至今的农业文明。

麦子,原是一粒平平无奇的植物种子,经过农人祖先的精心培育,浸润了无尽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成就了世间丰硕无比的粮仓,无数颗麦子流入人间饥饿的口袋,变成满腹沉甸甸的能量。这些能量最终又回到田地,抽出满地黄灿灿的麦浪,数千年来舒展着农民的目光。满田的小麦是生活的保障。

麦子,一种深厚而普遍的民族积淀,数千年来,农民都靠着他来生活。小麦所三分出的芳香的人们向往、熟悉的。秋天的田野上小麦飘香,一眼望去全是金灿灿的一片,那是千百年来土地的颜色,是在那永恒土地上耕作的农民的肤色。那中间深深的沟纹,是无数张犁犁出的简洁的线条。小麦饱满的肌肤,装载着泪水和岁月所留驻的能量,源源不断的向世界输送养分和热爱,散发着无尽的芳香。

麦子外表虽然平凡,但内心却十分深邃。生长在民间,豁达而明朗,平淡而崇高,虽没有理想主意的花朵,却有着现实主义的果实。就像那在大地上世代耕作的农民,他们忍受磨难,意志坚强,他们用切实的精神信念和实在的汗水劳作,为人民无私的奉献自己。 小麦是伟大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当它成熟的时候,麦香四溢,处处都是成熟与丰收的喜悦,在空气中,在草丛里,在农民的心中,它无处不在。

麦子,生长在历史的时间中,生长在广袤的土地上,生长在农民的生命中。饱含着坚韧、饱满的精神,面对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毫不动摇的走进现代人亮亮的碗中,打磨着现代人时时冒出的浮躁。

文章虽短,但读来却处处浸润着深厚的情感与丰厚的文化底蕴,选取生活中最平平无奇的小麦,从小麦深远的历史影响入手,

篇三:作文技巧:观察的方法

第二讲 观察方法

观察的主要方法有:

一、方位观察法

观察有序,思路才能清晰。这个“序”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可以由外到里,也可以由里向外;可以先上后下,也可以先下后上;可以先中间后两边,也可以先两边后中间。例如我们要写“花园里”片段,写花开得旺,可以从“有粉红的、深红的、紫红的、白里带红、红里带黄”等各种美丽的色彩着手。观察花的万千种姿态则可以从如下几点下笔。“有的含苞待放,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昂首挺胸,尽情展示自己的芳姿;有的懒洋洋地伸着懒腰;有的己经凋谢,露出可爱的小圆茎。圆茎上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二、主次观察法

这是分清主要的或主体的事物,以及次要的或陪衬的事物的一种方法,一般是从主到次、从大到小进行有次序的观察。例如《绿色的办公室》这篇看图学文,就应先分清什么是“人”字形草棚,什么是“高高的草垛”,这些是图中较大的主要的物体,然后找出“一截树桩”“一口用旧了的锅”“一把黑铁水壶”等小形物体。从中知道主要的应写得详细一点,凡是次要的可以一笔带过。原文片段如下:

湖边的树林是列宁的“绿色的办公室”,屋顶是蔚蓝的天空,地板是碧绿的草地,一截树桩是列宁办公的椅子。树桩后面有个“人”字形草棚,草盖得厚厚的,只容得下一个人躺在里面。那是列宁的卧室。草棚的一头堆着高高的草垛。那是列宁,这位“割草工人”的劳动成果。对着草棚,两根树杈支着的横木吊着一口用旧了的锅,旁边放着一把黑铁水壶。那是列宁的厨房

三、时序观察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按时间先后次序对事物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例如《第一场雪》的作者,就按时间先后有意识地观察了昨天早晨、中午、傍晚和今天清早的不同情景,着重写了雪霁天晴、“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的壮丽风光。原文如下:

这是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第一场雪。

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开始还伴着一阵儿小雨,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 中飘落下来。地面上一会儿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就万籁俱寂,只听得雪花簌簌⑸地不断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雪压断了,偶尔咯吱⑹一声响。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⑺!山川、河流 、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 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籁籁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 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个话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并不是一句迷信的成语。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 部分越冬的害虫;融化了的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我相信这一场十分及时的 大雪,一定会促进明年春季作物,尤其是小麦的丰收。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做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 被”盖得越厚,明春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四、远近观察法

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是先近后远,也可以由远及近地进行观察。例如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长城》的作者,就是先从远处观察,写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再从近处观察,具体描写长城的高大、宽厚、到用建筑材料及城台等建筑物。远景显

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近景突出了长城的高大坚实,给读者留下了完整深刻的印象。

五、分层观察法

这是一种层层深入的方法,常见的是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地进行分析观察。例如《林海》的作者就运用了这种方法,先注目于“海”的主体——落叶松;再移视于“海”的边缘;再深察“海”中,观察树与树之间的各种小花和小红豆……这样,既从整体上突出了大兴安岭“千山一碧、万古长青”的美丽景象,又分层展示了大兴安岭“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的各种色彩”,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原文如下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落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了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种亲切与舒服。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字可大不一样。这里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儿点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描绘出这么多的绿色来呢!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的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的身上。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千山一碧,万古常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就与建设结为一体,美的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及至看到了林场,这种亲切之感便更加深厚了。我们伐木取材,也造林护苗,一手砍,一手栽。我们不仅取宝,也作科学研究,使林海不但能够万古长青,而且可以综合利用。山林中已经有不少的市镇,给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六、周期观察法

这是一种常用于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观察方法。对于常见的一种动物或一种植物的生长。就一种植物来看,从它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过程,进行一系列的观察。我们可以选择一种花、一种菜、一种粮食作物,坚持进行一个生长过程的系统观察。这样,对于写一种植物不仅有情可写,而且能写得具体生动。

七、动态观察法

这是专用于动态事物的方法,即观察时,不仅要注意它的形状、大小、位置,而且要注意它的变化与活动。例如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蟋蟀的住宅》的作者,就把观察和描写的重点放在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上。写它“用前足扒土”,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后腿上的两排锯将泥土推到后面洞口,倾斜地铺开”。作者还观察和描写了蟋蟀疲倦时休息的可爱状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八、多方观察法

也叫多角度的观察法。就是对要描写的对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最后得出较完美的印象或较深刻的体会。例如古诗《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的就是这种观察法。再如古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是运用了多方观察法。

总之,观察不仅是作文素材的直接来源之一,而且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在观察后,不仅从一开始就要把观察、说话和写作结合起来,而且要在练写一篇文章时,可以运用两三种观察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观察应以一人、一事、一物、一景为主,一般是从整体到局部,

抓顺序、抓特点、抓联系,纵横结合,在丰富的生活中充分观察、思考,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事,照实写出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色。

篇四:种小麦(杜阳林)

种小麦

中岭乡小学七年级 杜阳林

学校宣布放忙假了,放学后我飞奔而回。不一会,我的脚就把我带回了家。我想这回可以玩个痛快了吧。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快快地穿好衣裤就下楼去了。到了楼下,可是爷爷奶奶都不在家里,他们到哪儿去呢?我就到处找了找,他们已经在干活了,爷爷正在用牛耕地,奶奶正在准备肥料和麦种。这不是过大忙了吗?我吃过早饭,奶奶就叫着我说:“你来帮下忙吧!我们正好还缺个帮手呢!”我听了心想:爷爷奶奶天天给我洗衣做饭,我是应该帮他们做些活。于是我就帮他们去了。 来到地里,我对爷爷说:“我干什么呢,让我也来学学帮你耕地吧!”爷爷笑了笑说:“你要是能帮我耕地的话,我就能把天上的星星给摘下来!”我听了,只好在一边等了。一会儿功夫,爷爷就把地耕完了。我说:“现在我能干什么呢?”爷爷说:“你到家里去把绳子拿来吧。”我飞快地跑回家,到处找着绳子。忽然绳子在一个墙角边出现了,哎呀,你在这里呀。我一把抓起绳子就向地里跑去。 我再一次来到地里,对爷爷说:“我拿来了!”爷爷把绳子的两头分别系在两根木棒上,然后砍来了两个小竹节,我和爷爷一人一节。爷爷告诉我:“你先把手里的木棒插在那个节的一头,然后在那里抓了点炤灰沿着绳子撒灰。”我知道了,也在一边学着爷爷抓起炤灰沿绳子撒灰。爷爷告诉我,这是确定播幅。 我和爷爷打完灰线,紧接着第二步就是施肥了。我从家里背来奶奶先头已混合好的肥料。奶奶抓起肥料抛在确定种麦子的播幅里,我也学着奶奶从肥料口袋里抓起肥料抛向地里。我看见奶奶抛的很均匀,而我抛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看来抛肥料也需要技术啊。我问奶奶这肥料里是些什么东西,奶奶告诉我说:“这肥料里蓝色的是磷肥,白色的是碳氨,他们都是庄稼的主要粮食。没有它们庄稼是长不好的。肥料充足,庄稼就会有好收成。”奶奶的话让我懂得了怎样区别磷肥和碳氨,还知道了它们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下一步是挖窝了。我看见爷爷们挖,我也试着挖。我一锄挖下去,挖了很大的窝,我又看了看爷爷们挖的窝,又小而平。我想学学爷爷是怎样挖的,再说了我也想多学习一些农业知识。我认真观察,爷爷先是把锄刀轻轻地向下一挖,然后还要回一下。我也学着爷爷一挖然后一回,结果果然挖的很好了。 再一步就是点麦子了。奶奶先在口袋抓出些麦子,向窝里扔五六颗麦种。我也跟着学。我在口袋里抓出一把麦子一下就扔在了一个窝里,爷爷叫住了我,对我说:“这样不行!”我说:“为什么不行呢?”爷爷说:“这样生长出来的麦子长不好。你想,够几个人吃的饭,几十个人来吃,这能行吗?”这个道理太简单了,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呢?

不一会,麦子就点完了。我们开始完成种小麦的最后一道工序——盖麦子。爷爷说:“盖麦子必须把土整细,要把麦子盖住,但也不能盖得过深。”我按照爷爷的要求学着盖麦子。过了一阵子,我们就完成了任务。

经历了这次劳动,我终于知道了爷爷奶奶种庄稼的辛苦。我该好好学习了!

篇五:小麦开花、桂花、无花果-“花语”作文之议论文、记叙文原文与升格

小麦开花、桂花、无花果-“花语”作文之议论文、记叙文原文与升格

不起眼,却遗满园芬芳(优秀在校生原文)

桂花不起眼,花簇几乎被硕大的叶子遮挡住,而我们不得不惊叹和屏息于它散发的香味 生命无需眩目,眩目如烟花绽放,可又能留给我们什么?遗留满园芬芳自是它的价值 不起眼,如刘墉先生的女儿的想法,“愿做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没有奔跑者激昂向前的姿态,也并非众人视线的焦点,只是默默地隐在路边,为路过的他们送上掌声,送上支持,送上祝福生命并非时刻追赶才有意义,不起眼是生命的内核,谁又能否认不起眼往往最靠近生命的本质呢?

包围我们的世界往往由不起眼组成,不起眼,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我们习以为常每个人都拥有的不起眼,每个人都嗅得到的满园芬芳,那便是张晓风笔下流淌出的令人动容的女人,一日三餐,细小、不起眼得我们早已不会设想它们的缘由“女人硬是把小小的厨房用馨香的火祭供成了庙宇她自己是终生以之的祭司,比任何僧侣都要虔诚一日三举火,风雨寒暑不断”,这是女人的温柔,更是女人对家庭几十年如一日的执著的爱不起眼,略显琐碎的一日三餐,我们被女人于细微处给予的关爱与体贴包围,我们嗅到阵阵温暖的香气当采完蜜的蜜蜂嗡嗡地向花丛道谢,被吹得凉爽的树叶向清风飒飒地道谢,我们感谢周围的不起眼,感谢它们遗下的满园芬芳

不起眼,也许平凡,但绝不平庸,有时甚至是伟大人们甚少觉察到它,它也许会被短暂忽略遗忘,它始终不屈不挠在那里,默默以自己的力量诠释生命的广度和深度,在岁月中沉淀出生命的重量

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苦心钻研学术几十载,几十年在燕园的努力尽管不起眼不为人知,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几十年后,他已成为“北大人的精神灯塔”,在人格和学术上照亮北大学子的前进方向虽曾在文革中被“扣帽子”,他以文革为背景写下的《牛棚杂记》尽管也毫不起眼,却是用血换来,用泪写成,“是一面镜子,从中照见恶与善,丑和美”,留给后人永远的芬芳他是燕园中不起眼却散发永久清香,芬芳了后人的精神高地 感谢生命中的不起眼,给了我们平凡生活中最深刻的触动,最动人的芬芳不起眼,遗满园芬芳,是生命的本质,也是以生命的珍重

或许,你我都是隐于叶下的桂花这样想,挺美

不起眼,却芬芳满园(老师升格文)

桂花不起眼,花簇几乎被硕大的叶子遮挡住,可它散发的芳香,却烘托着我们每个人 我们赞美桂花,讴歌桂花,是因它于无声处、谦卑地奉献它的香气,实现生命的价值,完成崇高的追求

生命本该真纯,或许就是不起眼,无需刻意追求眩目堂皇转眼凋零,喧闹是短命 的代名词而芬芳满园才是不起眼的桂花的价值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愿做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是啊,没有奔跑者激昂向前的姿态,也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只是默默地隐在路边,毫不起眼为奔跑者送上掌声,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价值吗?生命并非时刻追赶才有意义,不起眼或许就是生命的内核,我们不否认大红大紫,众星捧月,我们同样推崇退居幕后,默默奉献

其实,我们的世界就是由不起眼组成这众多的不起眼,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使我们的人生精彩纷呈张晓风笔下的那个女人,不起眼得让我们难呼其名,散发的芬芳却令人动容“女人硬是把小小的厨房用馨香的火祭供成了庙宇她自己是终生以之的祭司,比任何僧侣都要虔诚一日三举火,风雨寒暑不断”这是不起眼的家庭主妇,这是一日三餐的琐碎,却是女人对家庭几十年如一日执著的彰显的爱于细微处,在琐碎中,我们体会到是关爱与体贴,我们嗅到的是芬芳与馥郁当采完蜜的蜜蜂嗡嗡地向花丛道谢,被吹得凉爽的树叶向清风飒飒地道谢,我们也该感谢周围的不起眼,感谢它们送来的满园芬芳

不起眼,也许平凡,但绝不平庸,有时甚至是伟大人们甚少觉察到它,它也许会被短暂忽略遗忘,它始终不屈不挠在那里,默默以自己的力量诠释生命的广度和深度,在岁月中沉淀出生命的重量

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苦心钻研学术在燕园几十年的付出尽管不起眼不为人知,可当所有的努力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后,他丰碑般成为“北大人的精神灯塔”,在品格和学术上照亮北大学子的前进方向留给国人永远的芬芳

反观现实,人们推崇的高调,追求的眩目耀眼其实,没有不起眼的默默的潜藏和涵养,没有退居幕后的付出和挺举,华丽的高调只能如烟花一瞬,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外

对生命中的不起眼敬礼,是它给了我们平凡生活中最深刻的震动、最动人的芬芳不起眼,生命的本质,却芬芳满园

或许,你我都该做隐于叶下的桂花

陌上桂花开(优秀在校生原文)

漫步在戏楼后的阡陌上,撷得一株香的微醉的桂花,一嗅,小小的桂花散发出沁人的香,香的空灵,香的浓郁花虽小,香气却四溢想到这儿,脑海里想起了她

锣鼓镗镗,悠扬的提胡伴着轻灵的扬琴奏鸣响彻戏楼上空这部《凤求凰》名剧把我的心灵引向艺术殿堂的一端,我沉醉在珠玉金簪装点的旦角妩媚演绎中,金丝银片嵌着的华服在舞台灯光下显得异彩夺目,别具风姿但遗憾的是,人群熙攘,听不清唱词

戏散后的戏台徒剩整理乐器的乐师和打杂的后班,在红幕拉开的舞台上显得冷清空荡恍过神来的我看这场文化盛宴后冷清舞台上一位端庄雍容的妇人正坐在舞台旁,心想;冷清本也平常,但为什么她如此悠闲呢?更吸引我的要数那把扬琴了我被吸引到了舞台旁,走近那把琴那把琴虽素雅不华,但古香古色的木纹仿佛见证岁月的年轮镂在上面,右上方的一束桂花更是别致我仿佛闻到扑鼻暖人的香······

“小姑娘,你看什么啊?”她朝我淡淡地笑,普通典雅的发髻别在她脑后,一双黑眸子像浸在酒杯里的黑樱桃,深邃有神

“那把琴,上面有一枝桂花,真好看”

“是桂花!”她想了想,“这把琴是把好琴,跟了我很久了,有点年纪了看你小小年纪的,很会欣赏呵!”她嘴角上扬,眯着眼淡眉下那双眸子很灵动

“不过,好像来看戏的都管唱戏角儿的表演也很少留意琴音······”我话一出口,便心念自己口拙,怎么这样说话,便不好意思地笑了心想自己并非听琴知音枉了她一番高兴,也感触舞台上乐师亦不过平凡的陪衬

“话不能这么说,唱词多美也要乐曲伴和啊粤剧讲究三分前场七分后场平凡的乐曲也有它的价值,它的魅力不输旦角女生哩!”她摸着木刻的桂花,噙一口清茶,再一次深情款款地看着舞台,若有所思

虽时过境迁,很少再有机会看到生动的粤剧,但每每回老家看到桂花,便想起她说的平凡中亦有价值,和在繁花渐入迷人眼的舞台上始终退居一角落却甘守平凡的乐师们,他们像开在陌上的平凡的桂花,馨香远播,活在这世上,活在人心里

其实,桂花如此,乐师如此,生活中平凡的人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说,桂花的话语应是磬花远播,平凡中诠释价值,隐于光彩后亦能显于人心

但愿陌上桂花开,开满山坡,开满人间

花好,自来香(老师升格文)

锣鼓息,曲终了,人消散

刚才还热闹纷繁的戏场此时一下子就冷寂了下来,只有星空下的远处飘来的隐隐的嬉笑我暗

想,世人尽逐繁华,今人犹爱纷奢人们簇拥前来围观的是花枝招展粉面巧笑的花旦,是喧嚣浮华高潮暴出的剧情,是灯光炫目装饰夸张的舞台谁还能为戏散后空阔而杂乱的幕后停下匆忙的步履?

望着徒剩整理乐器的乐师和打杂的后班,我的耳边不再有悠扬的提胡伴着轻灵的扬琴奏鸣响彻我的眼前不再有华灯闪烁照着花旦的妩媚妖娆有的只是繁华过后的冷清,光彩褪去的素颜

突然恍过神来的我于戏台暗淡的角落看到了一位端庄雍容的妇人正坐在扬琴旁,既不似后班匆匆忙碌,也不似我心生惆怅,她淡定如山,宴如似水

我不由得走上前去

“小姑娘,有什么事吗?”她朝我淡然一笑,简素的发髻映着灯光,一双黑眸子像浸在酒杯里的黑珍珠,深邃有神

“噢,它真好看”我的目光落在了那架古香古色的扬琴上,再也无法移开

“这是百合花吗?”我喃喃地问

“是桂花!”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观察小麦作文)

“噢,是桂花”紫红色的琴面上,一束淡雅的小花谦卑却自信地绽放着

“这是把好琴,跟我很久了看你小小年纪的,很会欣赏呵!”她嘴角上扬,眯着眼淡眉下那双眸子很灵动纯正的女声宛如空谷莺啼

“不过,好像来看戏的都紧盯着唱戏角儿,没谁留意这琴音······”我话一出口,便心念自己口拙,怎么这样说话,便不好意思地笑了心想自己并非听琴知音,真的是枉了她一番高兴,也感慨舞台上乐师亦不过平凡的陪衬

“话不能这么说,唱词多美都要乐曲伴和啊粤剧讲究三分前场七分后场没有后场的烘托,主角儿如何展现他们的魅力?”她摸着木刻的桂花,噙一口清茶,再一次深情款款地看着舞台,若有所思

“可,你形象也好,气质也佳,声音也纯正,怎么在?? 在??”

“在后台,是吗?”只见她温婉一笑,轻启皓齿“其实在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艺术的热爱,是你对它倾力的投入”

蓦地,我感觉她就是那束毫不起眼的桂花,不在乎大红大紫地绽放,不在意众星捧月般娇纵只在璀璨耀眼的舞台上退居一角,独自芬芳,独自开放,却―――

馨香四溢,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