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描写李鸿章的片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2:28:06 体裁作文
描写李鸿章的片段体裁作文

篇一:关于李鸿章其人的报告

关于李鸿章其人的报告

序言:之所以选择李鸿章其人这个题目完全是巧合,却又是必然,因为我刚看完他传记,寝室的其他人受我地影响也看了这本书。这个人真是充满魅力。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

这是李鸿章在临终时写下的诗,堪比陆游的《示儿》很难想象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但是他当时的心情却很容易理解。清末国家风雨飘摇,李鸿章一直试图改革希望挽狂澜于击倒,但是失败了。有悔恨,有伤感,有期望,有苦涩。悔恨自己做的还不够,伤感国家一日日地败落,期望同僚后人可以重振国风,苦涩晚年的大起大落??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1823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847年考中进士。当时正直鸦片战争爆发时期,国家从乾隆盛世沦为他国手下败将,当时地李鸿章便萌生出了振兴国家的愿望。在当了六年官之后他放弃官位毅然回到家乡参与团练(清政府允许地方组建军队来镇压太平军起义)。但是事与愿违最终失败了,后来受自己的一个哥哥引荐加入曾国藩幕府当参谋。1861年奉命回安徽组建“淮军”,并于1862年率军前往上海,开始了他地真正意义上的为官生涯,后来他曾先后任职江苏巡抚,两江总督,钦差大臣镇压国内起义,湖广总督等官职,而他组建的“淮军”也成为了清政府地重要军事力量之一。1870年他被授予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其政治生涯也达到了顶峰。

如果说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那么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末洋务派则是切实做到的人。例如在就任江苏巡抚时曾在上海开设方言馆,类似现在的外交办事处;任直隶总督时曾向国家提出建设铁路的请求,提出派留学生到海外学习国外技术的建议(其中就有著名工程师詹天佑)等措施。也许在现在看来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但是当时的阻力是很大的。例如修建铁路,从1872年他提出这个主张到1881年中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唐胥铁路整整近十年,而且还是李鸿章瞒着朝廷偷偷修建的,可见李鸿章地胆魄和远见,以及朝廷内外的阻力。但是提到李鸿章最重要地事可能就是两件,一是掀起了洋务运动的风潮,二是建立北洋海军,这两件事成就了他的名声,但是恰恰是这两件事使李鸿章最后背负骂名,革职查办。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正是中国地战败也宣告洋务运动的最终破产,随后李鸿章便被投闲散置。正所谓“祸福相依”李鸿章在接下来的几年可以作为中国特使游览世界各地,其中包括俄,英,美,德,荷,比等国家参观,

拜见诸如俾斯麦等叱诧风云的人物。也正是这次游览拓宽了李鸿章地视野,让他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以及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可以想象李鸿章当时的惊讶与担忧之心,于是在他回国之后曾经暗中维护维新派的人,维新变法失败的时候还帮助一些人躲避朝廷追捕。

1898年被任命为勘河大臣,勘察黄河工程。为什么单独提这件事,是因为此时他已近八十岁了而且是寒冬季节,他拖着一个老弱的身体去做如此繁杂的工作,兢兢业业,还提交了上万字的改善意见,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敬业和爱国。

介于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清政府重新启用他为两广总督处理有关外交的事物。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李鸿章奉命北上谈判,次年代表中国签订《辛丑条约》。同年十一月病逝,一代清末重臣终止了他的人生。随后朝廷发布了圣旨朕钦奉懿旨。大学士一等肃毅伯直隶总督李鸿章,器识渊深,才猷宏远,由翰林倡率淮军。戡平发捻诸匪,厥功甚伟,朝廷特沛殊恩,晋封伯爵。翊赞纶扉。复命总督直隶兼充北洋大臣,匡济艰难,辑和今外,老成谋国,具有深衷。去年京师之变,特派该大学士为全权大臣,与各国使臣妥定和约,悉合机宜。方冀大局全定,荣膺懋赏。遽闻溘逝,震悼良深。李鸿章著先行加恩,照大学士例赐恤,赏给陀罗经被。派恭亲王溥伟带领侍卫十员,前往奠醊。予谥文忠,追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入祀贤良祠,以示笃念荩臣至意。其余饰终之典,再行降旨。钦此。

让我们在回首李鸿章的一生,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李鸿章所处的年代国家内外交困,正是需要像他这样的有胆识的人来挽救国家。然而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一直坚持清政府执政,即使到后来意识到改革不成功是由于国家政体不同,首先应该改革政体再去学习新技术他也是避而不谈。很难评判他的对错,也许你会认为这是愚昧的表现,也许是忠心的表现。李鸿章掌权后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许多在当时是破天荒的事而被其他官员作为话柄攻击他。例如希望可以免除西方使节跪拜的礼仪,遭到了朝廷内猛烈的批评,认为这是侵犯皇权的事。李鸿章也具有卓越的军事能力和识别人才的能力,例如他所提拔的淮军将领刘铭传成为了台湾抗击日本侵略的重要将领。我们之所以对李鸿章有偏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可是现在想来这真是他的错么?是谁给予了他签订条约的权利?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例如中法条约明明是中国战盛为何还要签订不平等条约?一是因为当时负责谈判的不是他,他只是最后到场签字的人;二是当时中国政府主要精力是在关注俄国的侵略活动,紧张地和俄国政府交涉希望可以快点平息与法国的纠纷;三是当时清政府自身难保,对于越南这个藩属国也无力治理所以放弃了它??每一个条约背后都有很多故事,这其中有李鸿章的错,但最大的错是清政府。就在甲午海战前为了给慈禧过寿抽掉了北洋海军的经费使其多年无法再重新购买新的军舰,李鸿章为了保住仅有的一点海军才避而不战导致威海卫的海军全军覆没。

关于李鸿章有两个时间很是巧合一是他出生的时候正值法国皇帝拿破仑困死孤岛的时候,而在签订《辛丑条约》后两个月便病逝了。据史料记载,在签订《辛丑条约之后他便大叫一生吐血晕倒,后来得病死去。现在已经不知道他大呼什么,你可以去想象当时的情景。梁启超先生将他比为汉代霍光,明代的张居正,和他的老师和战友曾国藩。我觉得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比起林则徐我更欣赏

李鸿章的做法,他有远见的卓识,有深谙官场规则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没有鱼竿何以捕鱼,没有斧头何以伐木,没有能力何以大放豪言。这是李鸿章带给我们的启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重新审视这个人,重新对他的的所作所为进行正确的评价,这也是我们小组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

最后希望做一个说明,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动员寝室其他人阅读了关于李鸿章的书籍,仅以此文献给大家,如有问题请予以斧正。

附主要参考资料:<1>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全书 <2>梁启超.《李鸿章传》.[DB/OL].全部内容

位于合肥市中心的李府

关于李鸿章其人的报告

篇二:关于李鸿章的评价锦集

在外国人眼里的“爱国者”,中国人眼中的“卖国贼”

“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

“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使他不遗余力地开始了一场以军事自强为切入点的洋务运动。

以“自强”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刚刚展开,便遭到清廷内部顽固派的重重阻挠,“洋务巨擘”李鸿章此时只能独自探寻“求富”之路,解决资金、人才的匮乏。

李鸿章这支庞大的幕僚集团,迅速在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场亘古未有的改良运动,古老帝国逐渐呈现出了些许新气象。筹备新式海陆军、外派留学生以及机械制造、煤矿、铁路、电报、轮船、纺织以及新式学堂等等,无一不与李鸿章的推动、支持有关。

“自强之梦”,随着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八的北洋水师建成,终于初露曙光,李鸿章理所当然地成为最直接的统帅,享有全权节制大权。

能者多劳。从兴办洋务开始,李鸿章似乎命中注定要与洋人打一辈子交道,“北洋大臣”不可避免地成为大清国当然的“外交家”。弱势的中国如何生存?李鸿章只能随机应变,借力打力、曲逸周旋,在变局中求生存,为大清国换取喘息发展的时间。

公使纷纷要进京递交国书,谈判什么东西,李鸿章就作为北洋大臣,他就要挡在那个地方,就是能挡则挡,能推则推,能他处理就处理,就是全部交给他,你不是有本事嘛!所以这样的话就使得所有的外交的大事,三国的时候孙策交代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结果这个外事不决就变成了在晚清就问李鸿章,所以梁启超说外国人眼里只有李鸿章而没有清朝皇帝,就是这么造成的。

到了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在军事上练就了一支日本的舰队,我们练就了一支远东第一的北洋舰队,那么这两支舰队,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国民素质的象征,这场仗打下来当时不相上下,最后较量下来,中国败了,败得很惨,那么很多人追究责任的时候就认为这个是洋务运动所造成的,实际上情况远远不止如此,

一旦这个战争要发生的时候,他又想尽一切办法想避免这一战,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我认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他深知自己的洋务运动远远,成效没有像外界宣扬的,包括他的北洋舰队,没有宣扬那么强那么大,他建立了这支海军以后,他一直是说我把这支海军养成“猛虎在山之势”就是用来吓唬人,吓唬人,主要是吓唬日本人,

他就要保证我二十年的和平安定,他要加快国内建设,这是一个,他深知国力不足,第二个他深知仗打起来以后,中国的朝野上下因为体制的掣肘,他无法实施他自己的经营战略,他曾经给他的亲信幕僚周馥谈过,如果要打仗,中日宣战,首先迁都,老佛爷皇帝迁到迁到西安,我到北京,我到北京然后让开一块,让开一块让他打到山海关,我们拖过冬天,他的补给就不行,然后我们再跟他谈判逼他撤兵,让他进退两难,这是刘铭传在台湾曾经用过的办法,拖在基隆嘛,但是(他)知道朝廷不可能,

第三,他的年龄垂垂老亦,老人有种保全的心态,而且他当年像中法战争为什么能打赢,他们一批江淮健儿,宿将,刘铭传,刘秉璋都在,他现在这批将军都是纨绔子弟了,他也知道淮军、北洋海军已经很衰败了,这三方面的原因,他一定要维持,所谓后来讲的避战保船也好,委曲求全也好,他就是这样。

事实上,在大清朝开始羞羞答答,推行洋务运动的第8个年头之后,当清朝的士大夫们还在慷慨陈词地争论,西方的“奇技淫巧”会伤害民生,修建铁路会振动龙脉的时候,彼岸的日本国才刚刚开始变革并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快速的脱胎换骨。甲午一役的较量远不止在战场之上,数万北洋战士用鲜血印证,大刀阔斧、彻底革新的日本赢了,而以小聪明揣测大智慧,以器用的输入来否定根本变革的大清国输了。

日本的皇后她能把脂粉钱省下来买军舰,中国的老佛爷挪用,把做军舰的钱拿去修颐和园,为她做寿,因为这个很鲜明,对吧?很鲜明,那么中国的年轻的皇帝也想励精图治,但是他受到很多牵扯,而且他本人对李鸿章就处在将信将疑之间,而日本的明治天皇是跟伊藤博文是君臣一心啊,上下一心

那一段历史对于中国的命运来说极其关键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不仅国力大大提升,整个国家也呈现出蓬勃的朝气,而此时的大清国,从朝廷到国民都显得暮气垂垂,李鸿章推行的自强求富之路,阻挠重重,官督商办的运作模式,弊端日现。

庞大的官僚集团裙带成风,贪污成风,早期的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都是江淮大员的子嗣在那里面,因为它不计成本嘛,弄得就是没有办法,只有靠政府的无限投入来维持,就是地方政府的投入。

主持人:所以一旦有利益联系,他就必然就贪腐成风。

翁:还有一个层面就是这些洋务干员本身,他也面目不清,比如徐润他自己就去在里面投机取巧,他动用公款自己炒房地产,比如盛宣怀他的财富暴富啊,他的积累怎么来的? 主持人:自己就不干不净,不干不净,

解说11:民若不富,国必不强,洋务运动在民智未开的基础上推行,也是危机四伏。

败,非李鸿章一人之过。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李鸿章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放开眼光,开了个头,做了些事,结果失败了,可是,一人之力又怎能承担起群体之过呢?

我认为洋务运动本身它背负的这个包袱就是我们一个庞大的体制的毛病,中国本身在洋务派起来的时候就面临了顽固派、清流派,还有朝中的权贵派等等,洋务本身又分成,自己什么五大个利益集团,互相之间,那么你本身就是一盘散沙,你这种一盘散沙的格局和这种政出多门的体制,决定了洋务运动他一开始,他就是各行其是的,那么如果说洋务运动的失败还不如说是淮系集团的,和日本一个国家的军力的失败,因为当时李鸿章根本调动不了淮系以外的任何的军力。

对,他不是一个大清国和大日本国在作战,而只是李鸿章自己的淮系。

翁:李鸿章自己说,“以北洋一人之力搏倭人倾国之师,自知不得。”然后我们的梁启超先生说,“合肥合肥以一人战一国,虽败亦豪哉。”当时的人贴近他的人都能理解他那样,我想我们今天如果站在真正的实事求是和唯物史观来看,如果从这样的全面去否定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这样的一个奠基的东西,它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完善的。

在谈判桌上,日方咄咄逼人,李鸿章据理力争,僵持不下之时,一桩突发事件改变了谈判的进程。在第三次谈判结束返回驿馆的途中,一名日本男子在人群中突然对李鸿章开枪,李鸿章左颊中弹,当场血染官服,昏倒在地,当73岁高龄的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面对斑斑血迹的官服,只能长叹一声“此血可以报国矣”。此后,他不顾枪伤,继续谈判,依旧寸步不让,寸土必争,死守清廷划定的最后底线,但是,最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却是中外关系史上最令人屈辱的卖国条约。

伊藤博文说,我劝你,你们及早振作,全力改革,但是你们朝廷上下至今,除了李中堂大人以外,他说至今浑浑噩噩,所以有今天这个结果,伊藤博文说,你在我日本凭你的经验和你的这个(能力)肯定比我干的好,我在你的地位不一定怎么样,但是我很想试试,然后李鸿章说我可以向我的太后和皇帝,请你任满以后到我们中国来,做客卿,做客卿做总理,没有想到,三年以后,不是李鸿章,而是维新的领袖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向光绪皇帝进言,中国改革要请两位外国的客卿来当总理,一东一西,西人就是李提摩太,日本就是伊藤博文,结果伊藤博文欣然应邀来到了中国,到了天津,到了北京,贤良寺见到李鸿章,李鸿章说你不知道中国的厉害,我劝你还是早点打道回府,他来的第三日,那么慈禧太后接到报告说,光绪要请伊藤博文来当总理大臣,勃然大怒,黄口小儿懂什么,她对伊藤博文搅了她的60大寿是恨之入骨。伊藤博文知道就连夜就走了。

当面颊缠着厚厚绷带,枪伤未愈的李鸿章带着《马关条约》回到国内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一下子成了全国公敌,光绪帝怨恨不满,大臣说他丧权辱国,民间说他收受贿赂,更有人伺机而动欲杀掉他一雪国耻,从此“汉奸”“卖国贼”的骂名常伴他的生前身后,老于世故的李鸿章悲哀地意识到,自己努力所做的一切,都被毫不留情地否定了。很快,光绪帝的圣旨适时下达,李鸿章奉旨赋闲在京,住进了京城的贤良寺,此后的日子里,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古寺见证了这位老人最后的人生岁月。

晚年的李鸿章自嘲自己是一个没落时代典型的“裱糊匠”,而清王朝则是一间“破屋”,自己作为一个“裱糊匠”只会“修葺”却不能改造。1896年,赋闲在京的李鸿章迎来了一次环游世界的机会,他前后出访俄,德,荷、比、法、英、美等多个欧美国家,此行的一个主要目的便是与俄国结成联盟共同对抗日本。

实际上弱国根本是无外交的,那么当时候是整个大清国国力弱到了极点,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李鸿章被推到这样一个位置上头,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无奈

更贪恋的狼的陷井里头了,所以他一辈子,他最后晚年也是为这个事情后悔不迭

西方人眼中,李鸿章无疑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他始终在尽最大的努力维持国家的利益,但遗憾的是,他手中的筹码太少了。庚子国变,当慈禧和光绪一行仓皇出逃后,李鸿章再一

次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之上

最终,李鸿章还是选择了北上,虽然汉奸的骂名依然背负在身,虽然知道这样做必会把自己钉在民族和国家的耻辱柱上,但是他无法躲避,也无意逃脱,此时此刻,李鸿章白发远行的伶仃身影确乎显出了挺拔和坚毅。

:《辛丑条约》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李鸿章的笔下签订了,为了这次谈判,李鸿章耗尽了最后的气力,他开始大口大口的吐血,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生命垂危之际,当初的军事同盟俄国公使还在其病榻前就东三省的权益问题向他施压。1901年11月7日,在京城的贤良寺,李鸿章带着无尽的悲怆和遗憾,走完了自己七十八岁的人生旅程。临终之前,问及家事,李鸿章无言,问及国事,则忽然睁开了双眼,欲语泪流。

那么糟糕的这种国运要有一个人来扛起来,不管是荣也好,还是悔也好,是誉也好,还是骂也好,反正有人要去扛

在漩涡中大着胆子,冒着危险,渴慕地,爽直地去尽时代所赋予的责任,也就是以行动践行自己的使命了。不管如何,李鸿章在追求人生个体的崇高理想与群体的永恒协调这一过程中,努力地践行了自己的使命。若更多的“个人”如此,若“人人”皆如此,中国就不会失去向前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中国的未来就会无限浩荡。

1896年李鸿章访俄时,俄国财政大臣维特评论对李的印象说:“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他是“高度文明的”,但“从我们欧洲的观点看,他是没有享受什么教育,也并不文明。”

俄国人在接触李鸿章之后,认为中国素质很低,李鸿章是中国的上层,俄国人以为李鸿璋代表中国。而在国内,如此素质的官员已经算“杰出”与“优秀”。可见,当时清政府中的“人才”,在世界面前,是何等垃圾水平。

当李鸿章与袁世凯这样在清政府里“优秀”的官员与世界发达国家官员对比时,且不论西洋,即便是东洋,也不在一个级别。

国家之道与首相的处世哲学决定了一物降一物。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前,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代表伊藤博文有一段令人回味的对话。

伊藤对李鸿章揶揄道:想当年中堂大人何等威风,谈不成就要打(指1884年伊藤因日本想侵略朝鲜来华与李鸿章谈判,被李鸿章断然拒绝一事),如今真的打了,结果怎样呢?我曾经给过大人一句忠告,希望贵国迅速改革内政,否则我国必定后来居上,如今十年过去,我的话应验了吧?

李鸿章叹了一口气说:改革内政,我非不欲做,但我们国家太大,君臣朝野人心不齐,

不像贵国一样上下一心。如果我们两人易地以处,结果会如何?

伊藤思忖片刻,表示: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这段对话俨然可为李鸿章所蒙受的“冤屈”开脱甲午之败,非李鸿章之罪也。而是“国家太大,君臣朝野人心不齐”导致的问题,这个问题似乎是个人解决不了的。

然而,道理真的如此吗?

李鸿章所抱怨的弥漫于中国朝野的保守思想和守旧势力对近代化运动的阻挠破坏无疑是重要原因。但是李鸿章又算是哪种进步势力呢?

我们不能拿敌国首脑的谀辞当做“真理”,关于李鸿章,梁启超早有到位的评价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他沙上建塔,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

看伊藤博文当年,明治维新前,反对改革的幕府军何等猖獗,他们打得改革派西乡隆盛大败自杀,日本改革派随时都有性命之忧,其艰难程度数倍于大清洋务派,然而伊藤博文在西乡隆盛死后,毅然加入长州藩军队,继续追随大久保利通改革阵营,反对幕府统治,力主“开国进取”。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

伊藤是以身家性命,推动一步到位的变法维新。从而使日本迅速在亚洲傲然崛起。伊藤改革的彻底性,岂是拖泥带水的李鸿章所能比拟的吗?

当时世界的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这是近代化国家的根本国家之道。而晚清的国家之道只是被动地换汤不换药,既缺乏近代国家思想,更没有近代国民观念,这种国家之道造就下的官员,即便是洋务派,充其量也不过是具有一定资本主义意识的封建官僚,比起资产阶级改革家来,差的不是一丝半毫。

虽然伊藤博文还具有一定的封建意识,他大力推行“天皇制的立宪政体”,与欧美近代民主政体相比,固然还相距甚远,但毕竟推动了日本的质变一个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开端。而裱糊匠李鸿章所致力的“皆务增其新而未尝一言变旧”的晚清,仍只是中世纪封建王朝的苟延。

而真正的杰出首相,一般少“乖乖”多“独断”,这正是李最忌惮的,也是庸才与英才的又一大界限。李鸿章为了“拼命做官”可以放弃一切尊严,他给慈禧太后提供服务,一切按主子意志行事,为主子忍辱分忧,却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位以“拼命做官”为毕生追求的中堂大人,把做官看得高于一切,在他眼里,政治信念是个虚无的东西。他绝不会用已经满足的权力去冒“变法图强”的风险。做事为了做官,为保官可以不做事,或者做歹事。这就是李鸿章的“官本哲学”。

篇三:考纲C层次四 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

考纲C层次四 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

一、二重证据法:

(一)由来:1925年,由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意思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即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

(二)发展:陈寅恪概括二重证据法在二十世纪初的发展:“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二重证据法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和考据学的重大革新。后来又有人在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三重证据法。

(三)治史观念和方法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条件:王国维、陈垣、胡适是20世纪中国新历史考证学的奠基人和出色代表人物。他们治史的共性是生当西方学术大量输入的时代,本人既熟悉传统的经史典籍,又各有相当的接触西学的背景;方法上,既服膺乾嘉学者精良的考证方法并自觉地加以继承,同时又融合西方近代学者治学的新理念、新方法。

(四、实践)如参照文献《礼记·礼运》与考古发掘成果——二里头遗址相互印证展现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商朝历史就因为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五)“二重证据法”的价值:二重证据法的方法论价值根本在于它开拓了史料的来源。还在于它提出了检核传承文献的重要问题。传统的经史典籍作为史料记载史实的可信度,是需要检验的。如,甲骨卜辞这样的不同来源的资料证明了《史记?殷本纪》关于商代帝王世系的记载是基本可信的;有些传统文献如《五帝德》、《帝系姓》、《山海经》历来以其言不雅驯而为多数史家忽视,但地下资料说明它们也具有表示事实的一面。

二、史料的种类

文献史料——凡是用文字记载的,包括铭刻文书著述等都是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考古遗迹和遗物都属于实物史料。

口述史料——文字发明以前,人类的历史是靠口耳相传的。炎帝尝遍百草、黄帝发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等都是美丽的传说,但其中不乏真实的历史信息,对于研究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这种口传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即使有了文献资料以后,口述史料仍在历史学习中发挥这作用。

三、如何搜集史料

宋庆龄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如果我们祥系统的搜集有关她的生平史料,我们该如何入手呢?——应该从史料最为集中的地方入手。

图书馆文献阅读 从图书馆的目录中找到三类不同的图书:一是工具书,如有关人名词典,了解宋庆龄的一般情况;二是有关著作和论文,比较详细的了解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及研究成果;三是原始资料,如宋庆龄的文集、书信等。

实地考察博物馆或纪念馆 在上海宋庆龄陵园中,你可以凭吊宋庆龄墓,参观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室。此外,还可以来到宋庆龄故居、孙中山故居看看。

档案馆阅读文献 如果你到档案馆去查宋庆龄的史料,那你一定是准备深入的研究宋庆龄了。或许你还想听一听宋庆龄讲话的声音,看一看宋庆龄的音像资料,那你可以到上海音像资料馆去。

网络 在网络中输入“宋庆龄”,然后可以看到宋庆龄陵园、故居、基金会、图片集等。 调查访问: 你可以问问爷爷奶奶,他们印象中的宋庆龄是怎样的。如果他们与宋庆龄

的或她的友人、同事有过交往,或许还能告诉你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信息呢。

例1、我们的身边都有历史信息可寻。小李设计了以下历史信息渠道的图示,他写了两个渠道,你能另外再写出四个渠道吗?如果你能找到更多的,还可自己来添加。(共10分)

历史博物馆、历史展览馆、历史遗址(古墓葬)、历史遗迹(古建筑)、历史网站;询问长辈(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与亲历者)……

四、区分原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

在历史资料研究中,无论是文字的、实物的资料,还是口头传说说的资料,凡是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由同时代人或距离那个时代比较接近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都属于比较直接的证据,我们称它为第一手资料;而后人的有关说法都是比较间接的证据,我们称为第二手资料。

五、识别材料中的客观性表述和主观性认识

例: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问题:

(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

(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

(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

六、判断材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

1、按史料的不同标准,资料可分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艺术作品和历史材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口碑资料、实物资料和遗址遗迹;等等。资料不同,其证据力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一手资料证据力强于二手资料,历史材料证据力强于文学资料,实物资料证据力强于文字资料,但也有例外;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互相印证,历史资料和文学资料互相印证,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互相印证,从而形成证据链。

例1 [材料一] 二里头遗址的地理方位处于伊河、洛河之间;二里头出土最多的一种陶器,形状酷似公鸡昂首。

[材料二]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伊洛竭”而该朝代灭亡。

[材料三] 《礼记》中记载:该朝代有一种叫“鸡夷”的容器。

问题:结合材料一、二、三,说说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有什么意义?

例2、受材料、视角、方法、素养等诸条件的限制,史家的论述也会存在错误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年来,争议颇多。某课题小组搜集到如下材料: ①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④电视剧《北洋水师》有关李鸿章的片段

②一些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⑤“文革”中出版的《李鸿章反动言论》

③网站上评价李鸿章的论文 ⑥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1.为上述材料分类并说明你的分类标准。

(1)分类标准:

(2)分类结果(用序号表示):

2.上述材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在所找到的近几年的史学论著中发现,不同学者对李鸿章的评价不完全相同,请你说说其中的原因。

2、辨析文字历史资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关于同一事件往往有许多不同的历史记载,我们在考察这些记载的时候,首先要看记载者站在什么立场上,在为谁说话。其次还要看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参与程度和他本人的利害关系。

例1:下列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中,立场较为客观、公正的是

①当年美国教授魏特林日记中的记录

②战死日本士兵家属的转述

③中国受害者的会议

④德国驻南京官员在各自的日记中记下日军的暴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例2、有关五四运动的一些材料(8分)

材料一:匡济(即匡互生)从西院窗口将铁栅扭弯了两根,打开了一个缺口,他从缺口爬进去,摔开守卫的警察,将大门打开,群众便蜂拥而入。 ——夏明钢《五四运动亲历记》 材料二:我身材较高,就踩在高师同学匡互生的肩上,爬上墙头,打破天窗,第一批跳入曹贼院内。我和同学把大门门锁砸碎,打开大门,于是,外面的同学一拥而入。

——陈荩民《回忆我在五四运动的战斗行列里》

材料三: 当时与警察争执之际,竟将电灯打碎,电线走火,遂肇焚如。

——英文《字林西报周刊》(1919年5月10日)

材料四:群众找不着曹汝霖更加气愤,有人在汽车房里找到一桶汽油,大家高喊“烧掉这个贼窝”。汽油泼在小火炉上,当时火就烧起来了。 ——范云《五四那天》

(1)关于五四运动中的一些细节,不同的材料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和观点。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不同的记载和观点。(4分)

(2)出现这些不同记载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2分)

(3)要真正厘清这些细节的历史真相,我们该如何运用相关的史料?(2分)

(1)五四运动中是匡互生还是陈荩民率先破窗进入曹宅;曹宅的大火是电线走火还是学生故意放火。

(2)由于距今时间较长,当事人的记忆能力不尽相同;当事人的立场观点不同;当事者参与事件的程度不一等。

(3)尽可能运用一手材料;尽可能选取叙述态度较为客观的材料;占有尽可能多的材料并且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鉴别。

七、如何整理历史信息

⑴制订分类标准——分类标准的科学性、历史性

⑵依据分类标准对历史信息进行归类

例1:历史老师出示了下列六件古代文物的图片,要求小王等同学对这些国宝进行分类。请你至少用两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并说说你的分类标准和结果。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按时间标准分类。这一标准的分类方法会产生多种答案,言之有理均可。如按“远古时期”、“商朝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分;也可以“中华文明的发韧时期”、“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宋元文明时期”、“拓展与停滞的明清文明时期”来分;甚至以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朝代或时期为界,将之一分为二,如“秦朝前期”、“秦朝后期”等,皆可。

2.按种类标准分类(可细化具体)。这一标准的分类方法也会产生多种答案,言之有理均可。如按“可盛物(器皿)”与“可欣赏(艺术)”分;按“陶瓷器”、“青铜器”、“绘画”分;按“坚硬”、“易损坏”分;按历史或艺术价值的大小来分等,皆可。无论选择哪种标准分类,言之成理都可得分,但必须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

例2 小李是一位“张学良迷”,在报

描写李鸿章的片段

纸上看到张学良在美国逝世的消息后,他把以前搜集到的有关材料做了一张目录:

① 电影《西安事变》(VCD碟片)

② 小说《少帅张学良》

③ 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合影

④ 《联合报》于1990年对张学良的访谈录音(磁带)

⑤ 公开出版的蒋介石1936年12月的日记

⑥ 《文史资料选编》中关于张学良的史料

⑦《中国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教科书

请你帮助他对上述材料作整理。

1.请你对上述七项材料进行分类,并说说你的分类标准和结果。

你的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结果(用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材料①、②、③、④中,哪两项更具有史料价值?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3.小李发现材料⑤中蒋介石对张学良的描写与评价,与材料⑦中反映这一时期张学良活动的表述是不一样的,你能说明其中的原因吗?

例:材料一:秦以后圆形方孔钱成为我国主要货币,据史书说,这种形状体现了一定的宇宙观。

材料二:《史记》记载的商王世系被后来出土的甲骨文证明是真实可信的。

材料三:战国甘德的书中记录了木卫(木星的卫星)。1981年席泽宗在河北兴隆北京天文台进行观测,验证了肉眼可以看到木卫。

材料四: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铁器,已达到相当水平。据此,杨宽推测我国冶铁约始于西周晚期。1990年三门峡西周晚期虢国墓铜柄铁剑的出土,证明这一假设是成立的。 材料五:《史记》作者司马迁为写魏信陵君传,曾亲自到大梁遗址访问。

(1)上述材料中属于以文物证史的是材料_____ 、材料_____。

(2)考古工作者在某遗址发现了一些古钱币和一段截面与钱币方孔吻合的铁轴。有人推测,铁轴是用于铸币的后期加工。为了验证这一推测是否成立,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研究?

(1)二、四

(2)①到发现现场实地考察;②进行模拟实验,探求铁轴在加工中的作用;③翻阅文献,查看有无相关记载;④了解是否有类似的考古发现,以资佐证。

篇四:关于李鸿章的一些想法

读书报告一则:关于李鸿章的一些想法

在中国近代这个历史大舞台上,有爱国者,有误国者,有卖国者,有窃国者,在以往的史书中都称李鸿章是误国者和“大卖国贼”,连《李氏家谱》中也这样批他,并且把他删掉(我没有查,可能是文革时候干的事情)。但陈旭麓先生说李鸿章也有爱国心和民族主义,从我们曾经读过的他的《筹议海防摺》中可见一斑,可以说他当时提出的所有观点都是切中时弊的,他的目标也直指当时侵略中国的各列强,希望把他们赶出国境。我在其他一些资料中也看到李鸿章对列强是很强硬的,比如他在上海看到公园门口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就叫他的亲兵卫队集体朝公园撒尿。陈旭麓称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蒋廷黻先生更称他为19世纪中国最大的政治家,梁启超先生“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其实说李鸿章误国主要是因为他各次战争中一方面准备迎战,临战又寄希望于和平,没有打仗的决心,所以他成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直接责任人。但他究竟有没有卖国尚无确切的证据。多年来用沙俄大臣维特写的一条材料说李鸿章受贿沙俄300万卢布才签署的《中俄密约》,但那是个孤证,依据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尚不足定论。至于其他条约,很难给他扣上卖国贼的帽子,因为在那个历史环境中,不管谁去,都无力回天。陈旭麓先生和梁启超先生均有论述的。比如梁启超就说:“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数次和议为李鸿章罪??然苟易地以思,当未乙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罪,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所以,李鸿章先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坏,他似乎是一个很有血性、很有智慧和眼光、很无奈的中国人。

以上是对他言行一个大致的感性体验梳理。

其实一个人的言论并不全然代表他的真实思想和行为方式。李鸿章就是这样的。他出身翰林,久担重职,留下了许多文字,主要是札记、书信和奏折,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体会到他的学问功底、眼光见识和思想倾向。实际上李鸿章是很有写折子的本事的,从他代曾国藩拟就的参翁同书的折子中可以看到,他用六百字就把一个极有根底的封疆大吏参倒,这也成了他发迹的起点。另外,李鸿章虽然很早就看到日本的威胁,虽然穷其一生想要扼制日本,使其不对中华构成致命打击,虽然想要“师夷长技以自强”甚至“制夷”,但他有些行为方式却很奇怪,最典型的就是战争中的犹豫,在他看来,这些战争,不是中国打不过别人,就是清廷不想打。所以有人说,李鸿章一些迎战的准备是作虎蹲深山的养威之势。戊戌变法期间,李鸿章看西太后面色行事,但他也同情康有为,爱惜梁启超的才华。顾颐著《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说李:“既要做官、又要做事;既要维新,但首先是自保。这才是李鸿章。”他在那个位置上尴尬和委屈,但却从来不忍离去。另外,李鸿章本身不干净,很多人都知道他为官四十年搜刮不少,但具体数目都不清楚,其实李鸿章有钱,但现钞不多,浮财甚少,大多为不动产和股票土地等。我抄过他的一份《分家合同》暴漏了他的家底。这份合同很有意思,就是他死后的很大一部分不动产被用于他的祠堂和他父亲的祭庙开销,他甚至连他后人的后事都安排好了。可以说李鸿章活着是不开心的,晚期曾心酸地自谓:“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他最后也是郁郁而终,临末作七言律一首,表达了想打一个翻身仗而不能的惆怅情怀。他的儿子李经方也因割台事同样受到世人的唾骂,郁郁一生。

现在世人心中的李鸿章是不客观的,他应该是一个替罪羊、或者宣传的手段,亦或是善良人表达愿望的方式。但做历史的人应该心中有数,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尽力寻求本真。另外,每个历史人物都有他超出历史学家所能把握的许多故事,而那些往往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借助历史以外的工具去揣测甚至“编造”。

管窥言辞,聊为参酌。

09级·张犇 于2010年春

主要参考资料: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

杨国强:《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徨》; 梁启超:《论李鸿章》;

陈旭麓:《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 顾 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李鸿章:《筹议海防摺》。

篇五:关于李鸿章历史作用评述

关于李鸿章历史作用评述

摘要: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同(治)、光(绪)两朝,凡清廷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的重大举措,莫不与其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在当时的时代却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人。李鸿章具有当时无人能及的外交才能与忧患意识。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向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运动、外交、近代化

引言

李鸿章,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眼中,被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时代造就了李鸿章,而李鸿章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李鸿章的人生旅途,跨越道、咸、同、光四朝,出将入相,“坐镇北洋,遥执朝政”,涉及晚清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李鸿章代表晚晴政府签订了《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中俄密约》及《辛丑条约》等近代史上一系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重大不平等条约。同时又对晚清近代化进程做出过贡献,史学界中有人称他为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和创始人”。

一 、李鸿章的重要历史活动

李鸿章“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在晚清政坛上纵横半个多世纪。壮年李鸿章,考取功名之后,投笔从戎的。受曾国藩赏识,编练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年时期封疆大吏李鸿章,当时已是权倾三朝,但他用“海防”重于“塞防”的理由来搪塞收复新疆之举,并听之任之,只求不伤元气,这是他对祖国河山的冷漠。尽管在左宗棠的坚持下终在一年后全境收复新疆,但李鸿章在这件事上渲染的败笔,差使中国如丧失外蒙古一般丧失新疆,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它始于同治中兴时期的洋务运动。李鸿章在这一时期提出了洋务思想,领导了洋务运动。他所主持

的洋务运动涉及到国防、工业、教育等领域,使当时中国的国防、工业、教育等方面逐步走向近代化。而李鸿章替清政府签订了30多个不平等条约实质背负千古骂名。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材,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才识过人,只是生不逢时,值得同情。至少李鸿章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外交的现代化上还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1、“壮年戎马”

壮年李鸿章,是考取功名之后,投笔从戎的。那时的他,初出茅庐,被曾国藩赏识。他曾奉曾国藩之命整顿团练,招募新兵编练淮军。1864年,率部攻克常州,再攻占太平天国首府南京。1865年,署两江总督。旋调集淮军6万人赴河南镇压捻军,接替曾国藩为“剿捻钦差大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被后世史家和百姓骂成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其实这不仅对李是不公平的,对太平天国也是不公平的。事实上,太平天国自从定都南京之后,就失去了原先的代表农民阶级的农民军的实质,内讧四起,骄傲自满,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思想愈来愈多的侵蚀到革命队伍内部。大兴土木建筑王宫,养尊处优生活奢靡.这就证明了太平天国在本质上与清庭没什么差别。再则,当时的李鸿章并非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角,作为才出道的书面小生,他仅仅是个配角罢了。由此观之,李鸿章之于太平天国运动,不过只是历史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历史发展观来讲,作为农民政权本身具有局限性的太平天国始终都会走向末路,而李鸿章便成为了恰好使其末路的人而已。在镇压太平天国期间,李鸿章深切体会了“洋枪洋炮”的威力,他精选优秀军官担任不同职务,任用其能,并以西式武器装备部队,坚持新法训练,以改进淮军的战斗力。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军队就在李鸿章到了上海之后建立起来。他意识到了这个世界是由不同力量的竞争者所组成,西方在武器和技术方面都已大大超越中国。所以,在军事上,他开始采用西化管理并装备了西式器械,对于中国军事近代化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军事近代化从此开始了。

2、“中年封疆”

封疆大吏李鸿章,当时已是权倾三朝。彼时,俄国占据着伊犁,英国也虎视眈眈,意图瓜分西北。 160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在大清地图上形如虚设,新疆从大清的“实际版图”上已经消失。 他却向慈禧奏言:“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

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他用“海防”重于“塞防”的理由来搪塞收复新疆之举,并听之任之,只求不伤元气,这是他对祖国河山的冷漠。尽管在左宗棠的坚持下终在一年后全境收复新疆,但李鸿章在这件事上渲染的败笔,差使中国如丧失外蒙古一般丧失新疆,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3、“晚年洋务”

纵观整个洋务运动全过程,不难发现,在众多的倡导组织洋务活动的官僚中,与洋务运动相始终的只有李鸿章一人。在所有的洋务官僚中,李鸿章兴办的洋务事业最多,涉及的范围最广,取得的成绩也最显著,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企业、中国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因而被看作是洋务派的旗帜,洋务运动的旗手。他以办洋务求“自强”为己任,摆出“舍我其谁”的姿态,并雄心勃勃地表示:“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其开展的洋务运动中才能可以说是表现的很充分的,业绩是明显的,这些至少反映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

1)、引进西方军事工业,建设近代化国防。1862年,淮军首先接受近代军事装备与训练,这是中国陆军近代化的肇始。此外,李鸿章还派遣数批军官、工匠出国学习制造、驾驶。自1871年至1894年,李鸿章购船、练兵、筹办海防,加速了中国的海防近代化。1891年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海军初具规模,为中国国防近代化打下了基础。

2)、创办民用企业,建设中国近代化工业体系。在洋务派创办的20多家民用企业中,其中李鸿章于1872年委派朱其昂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也是民用企业中最有成绩的一个企业。继开办轮船招商局之后,李鸿章又于1877年设立开平矿务局;1882年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1888年主持开办漠河矿务局;1880年这里天津铁路公司。从1882年开始,李鸿章在中国东部沿海共创办了6家大企业,涉及开矿、航运、电讯、交通、纺织等五大工业部门,建立了中国近代工业体系的雏形。

3)、派遣使节,开展近代化外交活动。他奏请清政府将具有一定外交才能的三四品京堂大员,分别派驻日本、美洲、欧洲各国。1875年12月,清政府正式

任命陈兰彬、容闳为外交使节,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 1876年11月派候补侍郎郭嵩焘,刑部员外郎刘锡鸿出使英国。

4)、办学堂、遣留学、译西书,培养近代人才。李鸿章在1863年仿照同文馆创办上海方言馆,选拔江浙地区14岁以下的儿童入馆学习外国语言文字;1880年,奏请兴建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5年,还在天津创办了天津武备学堂。从1872年李鸿章等人奏请选派留学生赴美学习开始,曾先后四次送幼童计120名入美学习。

李鸿章的这些活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近代化生产由此开始迈步。

二、关于李鸿章历史作用评价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李鸿章在列强眼中享有盛誉。所从事的近代化活动其成效虽“不足御侮”,没有使中国真正走向自强和富有,更没有使中国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但我们不能就此否定李鸿章的近代化活动。当时,中国军事、外交屡遭失败,但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政治腐败和经济落后,而不在于李鸿章的洋务活动。靠个人的力量去改变那种积贫积弱的局面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李鸿章基本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人物,梁启超肯定李鸿章既是“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又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并将其与古今中外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得出:“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李鸿章是近代强国富民道路的探索者之一,他所从事的洋务运动,也是一种尝试和探索。马关条约签订后,将所有致败之由、误国之责都归咎于李鸿章个人,反映了清统治层中既不敢正视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万恶之源,又不敢抨击真正的罪魁祸首慈禧一伙。对李鸿章的口诛笔伐,虽然有时意气多于冷静的分析,难于对其出面全面而切合实际的估价,但却反映了朝野上下的思想动向,表现了人们对战败乞和的愤慨和国运垂危的关注。李鸿章对时局有明确的看法,并为此提出著名的“千古变局”的命题。在1865年、1872年和1874年他在致友人的信及若干奏折中,多次强调,中外之局势是“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深切认识到中国必须开放,与西方竞争。这才有了后来洋务运动的兴起。李鸿章的变局观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就提不出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命题,也就不会有对时局的冷静思考。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锐的手腕。李鸿章也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虽然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上都有他的签名,但是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所有对外关系交涉的失败是因为但是中国腐朽的政治制度,贫弱的经济基础和软弱的国际地位,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因为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皇室势力。。李鸿章当然不是完人,世间本无完人,如果有,也是自欺之谈。李鸿章像所有伟大人物一样,不在于他自身的成功与失败,而是找到了使中国强盛的事业,并选择了继承者,将这一事业传接下去。这也是李鸿章留给中国的最有意义的遗产。

三、总结 李鸿章“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在晚清政坛上纵横驰骋半个多世纪。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李鸿章举办洋务活动在不同程度上起了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利、抗衡的作用,维护了清王朝的苟延残喘,这是李鸿章的本意。但他没有想到引进的先进科学技术、近代教育会冲击封建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破坏封建制度的根基,增强了独立自主的竞争意识,加速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垮台和资本主义发展。这种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不是李鸿章的预期目的,但这些进步因素的萌发,又无不与李鸿章“超卓之眼孔”、思想、行动紧密相联系。李鸿章,应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开拓者,顺应历史发展的进步人物。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李鸿章传》[Z],天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2]谢世诚,《李鸿章评传》[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李侃,《中国近代史》[Z],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四版; [4]张富强,《建国以来李鸿章研究述评》,《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