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地震对人们的心理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0:36:18 体裁作文
地震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体裁作文

篇一:关于地震后的心理研究

关于地震后的心理研究

摘要:探讨地震后人们的心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恐惧、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了解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和发展历史、地震后灾民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与基本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灾后心理紧急救助提供可行的方法支持。

关键词:地震 心理危机 干预 策略 方法

Abstract:Discussion after the earthquake in people's psychology, earthquake gives people the psychological fear, anxiety, fidgety such as depression and psychology.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fter the earthquake victim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main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nd basic methods were discussed, for future post-disaster psychological emergency aid to provide feasible methods to support.

Key words:earthquake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method

一 引言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突发的、强烈的、具有震撼性的自然灾难性事件,是导致上千万灾民出现程度不同暂时心理失衡的应激源。灾民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基本生存条件有保障,但仍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之中,在生理、心理、行为方面呈现出典型的创伤后急性应激反应。极少数人开始出现异常,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症候。无情的灾难不仅给我们带来物质损失,灾害后,人们往往还会产生一系列负面的情绪、认知、行为和生理变化,如悲伤、焦躁、易怒、思维迟钝、紧张、恶心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加以控制,不对一部分敏感人群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疏导和治疗,人们就很难从心理创伤中得以恢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国外一些灾后救援经验告诉我们,对受灾者及时有效的心理救援对社会秩序的稳定、救灾行动的有序进行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灾后心理救援,是指专业人员运用有效的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缓解灾难后各类相关人员的心理、生理反应,预防异常精神病理症状的发生。心理干预和救援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 汶川地震后,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心理救援的政策法规和原则方针。同时,大量官方和民间的心理学指导材料详细介绍了心理救援的知识和方法,直接从实施细节、言语策略、用语规范等方面进行指导,要求救援者恰当、准确、适时地表达信息,具备丰富的表达手段,从而便于受灾者理解和接受。

二 地震后容易患"心理疾病"的人群

一是过去患有某种病,治好了,这次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又诱发了旧病;二是年迈体弱,各种生理机能衰退,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由此又致使内分泌失调或某些生理机能更加衰退,诱发了头晕、头疼、心脏病等;三是纯粹因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加上余震不断,产生条件反射,余震一发生便更加恐慌不安,心情烦躁。

三 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况

(一)心理危机干预内涵

心理危机干预也被称为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它是对处于危机之中、心理出现问题的个人及其家庭采取明确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使其恢复信心,最终战胜危机的手段和过程。事实上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短程心理辅导(疏导)与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适用于自然灾害、反恐行动、人质救援、暴力犯罪、战争等突发事件对人心理产生的强烈心理损害中,它可以起到缓解受害者心理压力、提供社会支持、重塑信心、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的重要作用,它与物质支持同等重要,它彰显了政府和援助者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这是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

(二)心理危机干预发展概况

心理危机干预实践最早出现在美国,当时二战刚刚结束,大批身心倍受摧残的军人需要心理专业人员的辅导,1946年,美国政府派遣200名实习心理医生,在老兵管理机构为退伍老兵提供情感治疗服务,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军方承认:1947年,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心理医生获得了长期的现役地位,并被作为一种制度在军队中确立下来。1978年,美军朴茨茅斯海军医院精神科组建了一个由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科专家、牧师、护士和卫生员组成的特殊精神疾病快速干预小组,对一些重大的危机事件,如训练事故、自杀、自然灾害、爆炸等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处置,从此快速危机干预小组就成为军方危机应对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军执行各种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国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全世界的危机处置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关注心理危机干预,由于党和政府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心理危机干预成为各种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心理危机干预发展提供了自上而下的思想指导,为汶川大地震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政策指导,我国心理危机干预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1. 控制刺激的原则 把各种刺激控制在患者当时能承受的范围内,是对患者不稳定情绪和不佳心态的一种保护,因此给患者创造一个相对安静和适宜的休养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2. 坚持疏导的原则 所谓疏导,就是疏通和引导,让患者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分析当前面临的困难,帮助患者选择理性的态度和方式面对目前发生的问题,因人施教,以理服人,以诚待人,以情动人。

3.允许患者宣泄的原则 我们要患者说,有多少说多少,说错了也不要紧,就是说过火的话,也要让他们说完心里话,发完怨言,减轻心理负担,获得心理平衡。

4. 解决问题的原则 是根据病人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帮助他们利用自己及其可利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来改善他们的应对水平。

(四)灾后心理救助的特点

1,心理救助对象的广泛性

在重大灾害发生后,造成的影响极为广泛,我们将需要接受心理干预和救助的人群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灾难的亲历者,如灾害致伤致残者;第二类是灾难发生和灾后对废墟现场目击者、灾后幸存者和遇难者的亲属;三是参与灾后救援的人员如军人、武警官兵、现场救治的医护人员、当地群众、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参与现场报道的新闻记者以及关注灾区的群众和电视观众等。需要心理干预和救助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对心理救助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

2.心理救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灾后心理援助,不是一次即兴、热闹的“嘉年华”,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灾难的强大破坏力在短时间内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大量损失,从而导致人们的无力感、挫败感和脆弱感。强烈地震顷刻间使受害者失去一切,一些诸如否认、脆弱等各种情绪反应将会出现。这种心理创伤会以身体不适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呼吸困难、失眠、疲倦、喉咙及胸部梗塞感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慢性心理问题,短期内无法治愈,如果不进行积极长久的治疗,可能会影响受害者几年、几十年,甚至伴随其一生,并且可能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

3.心理救助的专业性和综合性

要有效地对受灾群众展开心理援助,除了需要心理援助工作者的热情和爱心,更需要专业的技术和方法,特别是针对灾区的青少年的遭遇和心理特点,更需要专业化的心理援助,持续、长久地帮助他们心理成长。这种心理救助是个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系统的心理援助体系和机制的构建。

四 地震灾后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灾后一般心理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人们在心理上会产生各种应激反应:情绪波动大,紧张、恐惧、易冲动、自责、伤心、焦躁不安;出现睡眠障碍,如做噩梦或入睡困难;出现惊恐反应,对外界刺激(与地震相关的信息)的反应过于敏感,出现肌肉紧张、发抖、盗汗、恶心、尿急尿频、心慌胸闷等生理心理反应,属一般心理问题,这些不良反应可以随着时间流逝而自行恢复正常,如对对其加以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加快心理康复速度,提高心理康复质量。

(二)灾后严重心理问题

灾后严重心理问题是指因受到强烈刺激而导致的各种身心症状,如持续时间较长,则属于较严重的心理疾病,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这些症状包括目光呆滞、情感淡漠,有幻觉产生,思维与动作迟缓,有抑郁、孤独、狂躁、焦虑、易激动、产生语言障碍、甚至出现濒死感等,极端者可出现失聪、失明、失语、失忆、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在灾后严重心理问题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心理疾病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人在遭受强烈的、灾难性事件后,在其后数月至半年出现心理障碍,主要的心理反应是在受害人心理上反复出现创伤性情景、过度警觉、噩梦、出现惊跳反应,并感到强烈恐惧、抑郁、焦虑、有强烈的无助与厌恶感,严重者甚至会轻生、犯罪等,这种心理障碍总是与人遭受的灾难相生相伴。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50%的人一生中有可能暴露于创伤事件中,但只有7.8%的人会产生这种疾病,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我国学者从1995—1999年

对地震诱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进行研究后发现:唐山大地震孤儿的发病率为23%;灾后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病率为6%,灾后三个月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快速上升到19%,三个月后则下降到7%,由此看来,对灾后应激障碍干预的关键期是灾后的三个月。

五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与方法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早期心理干预对缓解病情十分重要,他们如能得到良好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家庭的支持,可以大大减少发病率。目前国内外较好的干预方案是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其中以心理治疗为主。采取的主要方法有催眠、心理动力疗法、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等。

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主要有三个原则:一是尽早尽快实施心理危机干预;二是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但以心理治疗为主;三是充分发挥灾民自身心理康复潜能,通过心理辅导,让他们具备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与技巧。当前,国外比较成功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三种:

(一)早期心理危机干预

早期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是帮助处在危机中的人摆脱因地震灾害引发的暂时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扭曲,主要方法是在创伤初期(1个月内)为灾民提供最大的社会与心理支持,如全社会的广泛理解与援助、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迅速适应环境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危机应对技能,使其能及时宣泄和表达不良情绪,尽快摆脱悲伤,使心理恢复平衡。

(二)认知行为辅导

这是当前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最有效的心理技术,心理危机干预者通过行为矫正技术改变患者扭曲的认知观念。这种心理技术又包括暴露治疗、焦虑管理训练和认知治疗。

暴露治疗是患者面对使其恐惧的情景,然后危机干预者通过放松法使患者逐渐适应这种情景,放松的有效方法有渐进性肌肉放松法、想象性放松法和深呼吸放松法。情景可以是想象的、模拟的或半真实的。该方法主要包括五个步骤:收集患者个人资料、呼吸调节训练、想象暴露、视觉暴露和心理教育。

焦虑管理训练是通过为患者提供应付焦虑的技巧,如放松训练、积极的自我陈述、生物反馈技术和社会技能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提高应对能力,增加应付资源,增强战胜危机的信心,使他们从被动的无助状态转化到积极的应对状态。

认知治疗是危机干预者让患者认识自己扭曲的认知,通过与不合理的认知辩论来重建新的正确的认知,通过对灾民认知方式的改变到达改善不良情绪、减少症状、恢复社会功能的目的。

(三)开展心理疏导

对于心理创伤程度较轻的人,应通过心理辅导与心理教育,让灾民逐渐掌握自我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与策略,对自身及亲人不良情绪进行及时宣泄;各级政府应动员相关人员开展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转移灾民注意力,帮助他们平稳度过危机期。 在这项工作中心理危机干预者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提供充足时间和合适场合鼓励他们宣泄心中的悲痛和压抑;让其充分休息,保持足够体力;第二,危机干预者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用支持和理解的态度鼓励他们;第三,帮助他们利用社会资源,

从好朋友、幸存的亲人、所爱的人那里得到安慰与支持;第四,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重建目标,使灾民灾后有心理动因,不至于陷入自暴自弃的消极境地中;第五,组织有共同心理问题的人相互交流心理体验,讨论应对策略;第六,说明使用镇定剂、安眠药、酒精、烟草等物品的副作用和消极效应,鼓励他们与人交往,积极参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词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徐书同,李权超.军事应激心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2.

[3]季建林,赵静波.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童辉杰.常见心理障碍评估与治疗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 B.E.Gilliand,R.K.JAMES.危机干预策略(上下册)[M].肖水源,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9-71.

[6]郭薇,等.心理危机干预概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1-122

[7] AvrietteM,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M].梁军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篇二:对汶川地震中人们的社会心理行为的探究

对汶川地震中人们的社会心理行为的探究

1、背景介绍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影响范围极大,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有明显震感。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川陕甘三省震情最为严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地均有震感。

山西省定襄县,我的故乡也震感明显。当时我正在读高中,下午14:30我已经来到教室复习功课。忽然,我感到十分头晕(来得很突然),我摇一摇头,可并不管用。这时,一个同学叫了一声头晕,我看他时也在不经意间瞟到了灯管,那灯管荡起了秋千。我下意识地往外跑,其他同学也拼了命一般地下楼。约莫几秒以后,我和其他同学已安全转移到楼下。那几秒仿佛就是那生命的稻草,我永生难忘。事后,学校应中央号召和安排,组织了多次应急演练,并新盖了能抵御9级地震的教学楼。

我们的社会所每每发生的重大灾变往往都会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同样,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各种谣言也很快在社会上传播流布开来。然而,与2003年的SARS危机期间各种谣言的流传给社会所造成的恐慌相比,由于政府的信息公开和大众媒体的广泛参与,在整个汶川地震期间不仅大大减少了谣言的滋生,而且即便是某些谣言在传播开来以后,也会很快地止于政府的信息公开和社会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至今,汶川地震已经过去,适时地对地震期间的谣言传播现象及其心理机制进行分析和总结,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谣言传播现象的认识,从而增强对谣言传播的应对,有效消除其不利影响。

论文着眼于地震发生时人们行为和地震发生后谣言散播的社会心理研究。

2、案例研究

2.1在地震时,人们的意识进入了高度紧张状态。同在教室里的学生,当一个学生往外跑时,剩余的学生都会跟着往外跑,而且发生跟随动作的时候并无太多思考,相当于在下意识的情况下模仿别人的行为。这就涉及到以下几个理论:

2.1.1、集合行为理论:

(1)概念: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例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会、游行、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2)特征:自发性:参加集合行为的人都是自愿的,整个集合行为在人群聚集场合情绪相互感染,一哄而起。

狂热性:集合行为中的成员情绪缺乏理智,往往采取奔跑、呼叫等感情冲动的非常规方式。

无组织性:集合行为是无组织、无领导的行为,混乱而没有秩序,没有明确的目的。

短暂性: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聚散快,其目的主要是应付突发性事件。

(3)类型:恐慌。恐慌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规的行为。

谣言。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 的信息。它往往是人们在对于某一广泛关心的事件情况不明。

流行。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 外表和行为的风格。

(4)条件:环境条件:一类是物质条件如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等,另一类 是必要的社会条件。

结构性压力:指经济萧条、自然灾害、失业等社会因素对社会 一部人产生的心理压力,部分社会成员企图摆脱这些压力是产生集合行为的 原因。

宣传鼓动者:宣传鼓动者传播信息和传递压力感的工作可以使旁 观者经过鼓动而成为实际参加者。

普遍情绪的产生:经过宣传鼓动作用,参加集合行为的人会产生 一种普遍情绪如愤怒、悲伤、失望、兴奋、恐慌等。普遍情绪的产生是集合 行为准备阶段的结束和行为即将发生的标志。普遍情绪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将 结构性压力归于什么原因,不同的归因将导致不同的集合行为。

社会控制能力:控制能力包括政府的政治、军事、法律机器,也 包括报纸、电台、广播电视等舆论工具。如果社会控制能力较强,可以阻止 集合行为发生,如果无能为力,集合行为就会产生。集合行为是一种大规模 的无组织行为,对于现存社会生活秩序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在社会变革过 程中,对于冲破陈旧的、探索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规范,集体行为又具有积极作用。

回归案例:在地震时,人们都是恐慌状态,受集合行为的自发性影响,人们都是自愿的、一哄而起的向教室外跑去。同时,受狂热性影响,人们都是奔跑着、呼喊着、惊恐的状态。在跑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是领导者和组织者,毫无秩序,组织性全无。直到人们经过快速奔跑,转移到安全地带时,才会恢复到正常状态,所以持续时间短暂。

2.1.2、群体暗示理论:

是一种传播方式,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而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眠,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 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

这种模仿与人的安全、防卫本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突发事件中,每个人都把与多数人保持一致当做最安全的选择,但这种失去理智的相互模仿所带来的结果有可能是最不安全的。

回归案例:在地震时,人们的恐慌状态使人们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所以,当一个人开始迅速向外跑时,其他人会不假思索地跟随。在奔跑过程中,尤其是在楼梯、走廊中,这种失去理性的奔跑极易造成群体踩踏事故。

2.1.3、感染理论:

源于伦波试图分析和解释人群行为的观察。虽然大众没有人群的所有特征,但社会感染过程中的机制和动态类似于大众和人群。感染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暗示性,激情和情绪传播程度的增加导致大众中的成员以相同方式行动。感染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循环反应(circular reaction)”原理。所谓循环反应,就是个体行为激励他人按同一方式行为,然后接二连三地扩散开来的一种激励形式。结果,激情和类似行为逐步扩散,一个强化另一个并感染上升。为了使循环反应发生和社会感染过程扩散,人们必须相互接近。然而,就社会感染发生而言,身体接触并非必要条件。尽管人们并不接触,而有关金融市场和经济的消息迅速扩散使得循环反应和社会感染过程发生。证券市场的大屏幕行情显示器播报的股票交易量和价格变动对信息接受者而言有着潜在的激励效应。当股票升跌幅度较大且交易量相应放大时,这种“唤起”效应最有可能发生。

回归案例:在地震时,一个人的奔跑行为就会对其他人产生暗示性,使一个人的奔跑行为接二连三地扩散开来,最终使所有人都发生了奔跑行为,这就是感染的具体表现。一个人的行为带动一群人,而这一群人又以自己的行为带动另一群人,循环往复,行为的规模也迅速扩大。

2.2在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出现了类似于“再次地震”、“奥运会推迟”、“病毒传播蔓延”等等的流言和谣言,在我所生活的山西定襄,流言也曾经席卷而来,但是政府通过有效的正规渠道及时地遏制了流言的传播,使人民的生活安定、正常进行。在当下,随着媒体变化以及传播技术的发展,流言不仅仅局限于口头,在网络媒体、手机终端的渠道上出现了“媒介流言”,流言形态和传播渠道的新势头在汶川地震中有所展露。

2.2.1流言的定义: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的一种特殊陈述与话题。

2.2.2流言的特点:(1)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目的是让人们“相信” 或“确信”所传播的言论或消息是“事实”。

(2)传播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以及网络。

(3)流言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或敏感的话题。

(4)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

2.2.3流言发生和传播的因素:(1)问题的重要性,流言通常是围绕人们关

心的话题、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而发生的。

(2)来自正式渠道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暧昧性、不确定性越强,流言传播越活跃。

(3)不安感。人们对某一问题产生不安的心理,会对流言十分敏感,这也是流言滋生的因素。

2.2.4集合行为中的流言:(1)流言的快速增殖。在集合状态下,留言的传播不再局限于一对一的传播模式,一对多的“演讲式”使流言在集合状态下迅速传播。

(2)流言信息变形和奇异回流现象。在集合状态下,人们不必为信息的正确性或准确性负责,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对留言内容加以改造和变形。这就导致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同一流言经过若干人传递以后,又回到了发布者那里,而此时经过传播时每个人的加工使流言改变了许多,以至于发布者也难以分辨它的原貌,于是会把它作为新的信息加以接受。 2.2.5地震谣言类型:(1)防震减灾工作被误解引起的地震谣言。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省连云港市,由于当地成立抗震机构和对地震知识的集中宣传,造成群众的惶恐。

(2)个人地震预测意见泄漏引起的地震谣言。1981年广东省海丰县,因内部预报意见外泄,人们纷纷出航避震,大吃大喝,影响到当时渔业生产。

(3)地震预报意见、地震预报意见评审结果被泄漏引起的地震谣言。1986年5月,陕西省西安市就因为正常的地震工作会议,使得群众人心惶惶,抢购物资。

(4)对自然现象误解引起的地震谣言。深圳、重庆彭水、青岛等地出现大量蟾蜍过街,水井混浊引起民众担心,认为这些现象都是地震的前兆。奇特天象出现时,比如地球、月亮、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潮汐最大将有地震。

(5)异地或海外传闻引起的地震谣言。中国网上最近也流传所谓巴西“预言家”朱瑟里诺的“惊天大预言”:“2008年9月13日中国将发生9.1级

篇三:社会心理学[第十六章环境影响与心理反应]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六章 环境影响与心理反应

一、自然灾变与社会心理

自然灾变是自然环境的突然或者巨大的变化,会对人造成重大的或潜在的灾害,造成的社会心理后效相当长久而深远。其中地震是社会心理影响较大、并且研究较多的灾变之一。

(一)地震传言

地震由于其对人类破坏的瞬间性、毁灭性,成为一种十分敏感的社会心理事件。所以,很容易出现关于地震的传言。地震传言的形成一般需要三个条件,心理的不安,异常现象与感知,与地震有关的认知线索,即地震传言=f(心理不安·异常现象·认知线索)。

地震传言与下列因素有关:

1.心理不安,这是地震传言产生和发展的情绪基础。

2.地震活动,这是地震传言产生的认知线索。

3.相关事件,这是传言的认知线索。

4.内部消息的外传,这是传言的主要来源。

5.特大天气异常,这是传言的认知和情绪基础。

6.偶然事件,这是传言的认知基础。

7.地震虚报。

(二)地震恐慌

不论是地震传言还是地震预报,人们在听到之后都会产生心理的恐慌,并且表现出恐慌行为。这种恐慌情绪的表达和恐慌行为的出现,又会给他人造成刺激,引发类似的情绪和行为反应。通过这一循环相互刺激模式,恐慌就会迅速增强并且蔓延。

地震恐慌行为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对消息重新确认,而地震传言往往是确认的参照系;

2.逃离被认为是危险的地方;

3.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4.其他短期行为。一个典型的恐慌行为是去银行提取存款。而与银行存款减少相反,保险公司的业务往往急剧增加。

(三)震时反应

地震是一种强烈刺激,会引起人们明显的心理与行为反应。在地震发生时,人们的反应往往遵照下列次序:

1.情绪惊恐。首先是震惊,接着是害怕和慌乱,并且出现认知的“空白”和智力迟钝。

2.认知判断。发生在惊恐之后的某一阶段,人们将当前现象与地震知识结合起来,确认是发生了地震。

3.外部行为。在惊恐之际,特别是在认知判断之后,力求自我保护,有意识或潜意识地表现出外部行为。

能够生存的必胜信心和抗争意志,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现实的和想象的他人的支持,是在废墟中获得生存的最重要条件。

(四)震后的情绪性反应

1.木呆

在地震后的废墟上,刚刚爬出来的人看到眼前的景象,常常有一段时间的木呆。他们当前所感知到的景象与记忆中的景象完全不一致,因而在巨大的反差面前显得茫然。

2.慌乱和逃跑

地震本身就造成慌乱,此后的余震会继续刺激这种慌乱,人与人之间的慌乱表情、行为相互刺激,会加强这种慌乱。在慌乱中,人们迫切希望脱离这个危险的地方,因此出现逃跑。

3.无视危险

在地震中,人们会出现一些非理智行为:冲动地、固执地、不顾危险和后果地从事认为是必要的行动。由于情绪的冲动和理智活动的变窄,在危险的情境中常常意识不到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

(五)震后的行为异常

1.超常的力量

在震后的抗争、逃跑和救灾过程中,由于受到地震和危机情境的刺激,人们有时能动员出巨大的精神能量,发挥出平时不可能形成的力量,做出超常的举动,达到超常的结果。

2.良知的显露和恶性的去抑制

在地震和救灾过程中,有些被认为是最缺乏良知的人(如在监狱里服刑的犯人)可能变得善良,其被压抑的良知可能显露,他们会像正常人一样去抢救别人,像正常人一样同情自己的人类同类;同时也有一些人却受到地震区内大量有价值的物品的刺激,在社会控制力量减弱或者空白之际,减弱或者摆脱了头脑中的法律、道德观念,去占有别人的或者国家的财产,掀起了抢劫风潮。

3.正常人的“精神病”和精神病人的“正常”

在地震中,一些原来住院的精神病人受到地震刺激之后,其行为反而显得比以前“正常”,而一些以前的正常人则因为地震的强烈刺激,住进了精神病院。

(六)“灾时共产主义”

在地震后的余震和抗震救灾期间,有时会出现一种类似“共产主义”的生活模式,表现出自我意识弱化、群体意识强化的倾向,即人们将自我融化到了群体

之中。

这种类似于“共产主义”群体的出现,是由于在特定的灾变环境下,人们的社会心理出现了与平时不同的变化造成的。这些变化包括:

1.资源匮乏效应

在地震时,生存和安全成为人们的第一位的需要,然而,生存资源却相当有限。为了避免对资源的纷争,必须对资源加以集中,平均分配(或者偏向于弱者的差异分配)。而为了分得有限的资源,就必须“各尽所能”。

2.力量微薄效应

地震给个人的生存和生活造成了众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个人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同时地震造成了原有社会关系的隔断,人们也不能凭借这些力量。于是,邻近的人开始谋求结为群体,依靠共同的力量。

3.恐惧和自信减弱

震后人们处于强烈的恐惧、慌乱、不安孤独、失落之中,导致自信心的降低,依赖倾向的增强。同时,这种情绪状态也需要以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亲和来解脱和缓解。

4.共同事件效应

灾害对所有处于灾区的人都是一个共同性事件,不同的人对于这一事件具有共同的感知、感受,并且意识到在灾害中处于共同的“灾民"地位。这些共同的感受容易增加彼此的接受,形成共同活动的群体。

5.隔绝人效应

地震隔断了人们与不能直接接触的社会的联系,个人的活动被限制在狭窄的范围之内。这使人们感受到重建人际关系、获得人际温暖的必要。在这一“交往对象有限”的条件下,住宅周围的人就成为必选的、有重要价值的对象。

6.赤裸人效应

地震使人们都变得赤贫如洗,没有什么区别。在这一条件下,人与人交往、合作的社会地位障碍几乎完全消失,共同的地位、共同的模样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接受。

7.沦落人效应

灾后的悲惨景象和失去亲人的悲痛、面临伤者的动情,引发出对自己同类的同情,增加了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的怜悯。人们以一种感情上的认同感,将自己与他人融合在一起,模糊自我的界线。

8.失范效应

地震引起的异常情况,使人们难以采取以前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因而必须摆脱以往的行为规范,寻求新的规范。这一规范就是有利于“大家都生存”的“互相帮助、共同行动”。

然而,随着救灾的发展,人们所获得的资源逐渐增多并且出现差别,原有社会关系得以重建并且其他社会支持增加,恐惧感减弱,自信心增强,所遇事件也逐渐差别化,这种“灾时共产主义”也很快消失。该群体的人数规模越大,往往存在的时间就越短。

二、社会灾难与社会心理

社会灾难是由人们的活动引起、由一部分人给另一部分人制造的灾难。社会灾难既受客观物理环境的影响,又受人的主观活动的影响,涉及的变量非常多,与自然灾害相比具有更大的偶然性、随机性和难以预测性,给人们造成的危害更大。

(一)灾时的逃避

1.遭遇灾难时的反应

当灾难事件发生时,人们首先是感知到环境异常,十分震惊,寻找信息以判断事情的性质。当确定发生了危险事件之后,大部分人选择了逃离。在逃离的时

篇四:地震后心理干预

安慰伤者说的和不应该说的

在灾难发生后,许多人很想马上冲过去安慰受伤害的人们,但由于没有专业的知识与技巧,却适得其反,或是让伤者更加悲恸,或是完全无效的说教,那么该如何去做呢?百度知道心理专家、首医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首医精神卫生学院临床心理教研室主任杨蕴萍告诉我们,当灾难刚刚发生时,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灾难幸存者的基础上说话一定要注意以下技巧:

要说:

?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 这不是你的错。

?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反应。 ?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地震对人们的心理影响

? 你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你不是发疯了。

? 事情可能不会总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

不要说:

?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等。

?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

?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 你会走出来的。

?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 你应该要将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

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灾难,灾区的群众们失去了至亲至爱的家人,失去了朝夕相处的同伴同事或同学,失去了最真诚的朋友,失去了自己身体的健康,失去了自己熟悉的家园,失去了积聚多年的财产??人们会产生许多负面的情绪,这都是正常的。面对灾难,我们除了保障身体上的健康,更要学会做自己的心灵按摩师。 强烈恐惧感和不安全

由于地震灾难的突然性和巨大的破坏性,灾民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惧,这种恐惧主要包括害怕地震的再次到来,或者担心幸存下来的亲人或朋友再次失去,恐

惧感会使自己出现一些感知觉过敏的反应,譬如对与地震相关声音、图像或气味非常敏感,这种过度的敏感甚至可能引起一些诸如地在摇动、听见地震的声音或者闻到地震时的气味等幻觉,这些都是对非正常灾难的正常反应,不必过度担心,一般会自行消退。

对策: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在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产生的害怕、担忧、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另外,一定要大胆的宣泄出来,多与周围的人沟通,使这种恐惧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切不可以烟酒来排遣压力,更不可以攻击性等不良行为发泄。

自罪感

地震过后,灾民也许会有一些自责的想法,譬如为什么没有及时的救出家人,为什么死的是他或她而不是我等等,当想起遇难的亲人时,这种幸存下来的罪恶感是正常的,因为你爱他们。

对策:这种自罪心理是想挽回亲人生命的一种表现,是爱他们的一种表现,是经历过灾难后人们正常的表现,但自责过久是非常有害的,会影响我们身心的康复。你要做的是面对这个事情发生的不可预测性,事实的不可改变性;其次要勇敢把这种罪恶感说给身边的人,一可以减缓压力,二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得到一些不同的想法。

巨大的悲痛

每一段哀恸的历程对我们来说都是沉重的,尤其对亲人的突然离去更是如此,其冲击力让人难以承受,这种悲痛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很久,同时使你滋生出一些其他的情绪问题,譬如情感失落、绝望、孤独等等。

对策:亲人的突然离去,悲痛是我们表达对亲人感情的情绪表现,没必要刻意的压抑,合理的把悲痛表达出来是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但发泄要有方法,个人孤独的发泄会使自己陷入越来越无助的境界,最好与身边亲戚朋友共同地回忆和掉念亲人的点滴,既有利于释放这种情绪,又有利于使自己得到支持,获得从悲痛中站起来的力量。

愤怒感

地震过后,面对重大的变故也许你会有很大的愤怒,譬如为什么救灾的动作那么慢,

为什么老天对我这么不公平,为什么没人能理解我的感受,人在这个时候愤怒的情绪是非理性的,很容易走极端,做出极端的行为。

对策:把自己的愤怒向周边的人或者向相关的心理援助人员以言语的形式宣泄出来,听听他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然后使自己冷静下来,分析是不是这次地震只发生在你一个人身上,是不是只有你的亲人在地震中丧失,是不是只有你失去财物等等。

绝望与自杀

地震带给你的感觉可能确实很糟糕,各种悲剧的场面至今可能让你无法相信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但就算你不信,这些事情仍然在你脑海中盘旋不去,让你感到绝望和痛苦。想到这些,人们可能有些轻生的念头。

对策: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该首先要敢于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即灾难发生了,悲剧也确实的发生了,也许这样会让我们很痛苦,但这是无法逃避的,你需要去理性的认清你所经历的事实,与周围的人表达这种绝望的感觉,这样会使自己好过些;如果在绝望的情形下,产生自杀的想法,那么也是很正常的,但要引起警惕,尤其是自杀的想法越来越频繁时或无法控制时,那么请立即寻求专业协助。 幻想

经历过地震巨大的灾难后,很多事实让你无法接受。在这种情形下,你仍希翼着你的亲人会安然无恙的回来,即使地震已经过去好些天了,也许你依然沉溺在这种无尽止的幻想中,这使你有了一种遥遥无期的期待。

对策:处于这种幻想的人们,是由于还不敢接受地震这个现实所造成的,属于很多人的正常反应,但一味的沉浸于这种幻想之中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需要理性的认识到,事实已经发生,想要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事情。埋葬幻想是你面对难题里最难的一项,但仍然需要你能够勇敢坚强去做出这个选择,以助于你重新建构属于你的现实。

压抑

在地震后,很多人都想与人沟通交流,发泄情绪,减缓压力,但碍于各种原因,不愿去主动与人谈论自己痛苦,把自己痛苦都憋在心理,独自黯然伤神。这种行为是正常的,但对自己的身体无益。

对策: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自己的一些情绪或经历说出来,并且让家人或亲人一起分担悲痛。最好在鼓励释放情绪或压抑的同时,也不要勉强自己和他人去遗忘痛苦,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伤痛不是一两天就能消退的,但需要时间。

认识自己的其他心理反应

除了以上的现象外,也许你还会有一些脑中出现怪异的念头、失眠、做噩梦、沮丧、记忆力减退、情感冷漠等症状,这些现象的出现也是地震灾难后的心理反应,虽然这些现象看似疯狂,但在你目前的处境看来,也属于很正常的反应。

对策:不要太在意这些反应,随着时间的流逝一般会自然消失,再就需要注意有规律的休息,保证基本的饮食。

生理上的不适感

生理上也会表现出灾后的一些特殊症状,譬如说疲倦,呼吸困难、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晕眩、头昏眼花、发抖或抽筋,心跳加快等等,这生理上的不适感出现后也不要恐慌,都要把它视为正常的灾后反应,不必要太过于担心。

对策:注意休息,多做一些必要的活动,有助于消除疲劳,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

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灾难后各种不良情绪的调适,我们可以归结为“坦然面对、自由抒解”几个字。让我们把援爱的手伸向他人也伸向自己,关爱他人,善待自己,让爱行走于每一颗受伤的心灵,行走于每一颗需要关爱的心灵,行走于神州大地!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