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愁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4:42:17 体裁作文
篇一:关于乡愁的作文
关于乡愁的作文
紧握“乡愁”这张名片
●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 毛 群
【原创作文题】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央在城镇化工作会议出台一纸文艺的规划: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句“记得住乡愁”,温柔了人心,激发了无数人的情感共振。乡愁是什么?有人说,是鸡鸣狗叫,是麻花辫“小芳”??还有人说,乡愁是小桥流水,是乡里乡亲,是夜不闭户??诚然,从瓦房变成了楼房,邻居不见了;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贫瘠变得富裕,夜不闭户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虽然显得气派,但少了韵味,淡了情怀,抹杀了记忆,割裂了传统,令人遗憾甚至痛心。
对于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悟呢?请将你的想法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有关“环境与发展”的题目,环境与发展是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过去常常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似乎两者不可兼得与共有。目前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一是自然环境的矛盾,为了发展,大自然的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其二为中国的发展一味追求高楼大厦,忽视了对自身文化的保护,从而使各个城市丧失了自己的特色。综上所述,文艺的题目可以做出两个理解:一、保护环境;二、保护文化。
因此,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进行习作。
1.“乡愁”不是离乡背井的人才有,成长之后我们同年失去的欢乐,也是浓浓的乡愁。
学生一看到“乡愁”,便会想到离乡背井的人,似乎乡愁只有离乡背井的人才有。其实,每个人都有乡愁,“乡愁”是对生命中最熟悉最美好的事物的一种怀念。既然如此,每个人都有童年,随着发展,童年里是否有些地方随着时代的更迭已经消失了?或者,童年里是否有些美丽的地方,随着发展已经被破坏掉了?那条河还清澈吗?那座古楼还在吗?那小山坡还是那曾经的小山坡吗?发展是必须的,但是发展可以建立在保持环境生态本色的基础上发展,以此达到和谐共进的目的。我想,若针对环境建设与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习作,这便是文章的主题。
2.“乡愁”不仅局限于环境,还可以理解为文化建设与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
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但是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2008年,浙江宣布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异地再造圆明园”; 2009年,聊城市启动古城重建计划,将大片老街区拆除,同时大量建起仿古宅院;岳阳历史文化名城是由翰林街、楼前街、塔前街三条历史文化街区支撑起来的,目前翰林街已经消失,楼前街陷入瘫痪,塔前街则命运未卜。对于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文化的丧失更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那失去的不仅仅是回忆,更是深刻的历史,在不少土生土长的岳阳人和文物保护专家眼里,这条号称全国面积最大的“仿宋一条街”毫无历史感和文化味,是典型的假古董。这样的乡愁更让人觉得深刻,难以忘怀,甚至这样的乡愁,关系到整个国家文化底蕴的发展和留存。
【佳作展示】
“梦想”的乡愁
老家在农村,小时候对堤坝边墙上的字印象很深,一排连体的房子上鲜红的大字:勤劳方能致富。小时候的印象里似乎觉得,致富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于是当乡下的奶奶问我长大的梦想是什么时,我毫不犹豫的答:“我要回家致富!”
儿时的眼中,老家是个美好的地方,虽然只有一条几步就能走完的小街,只有一家卖着各种零食的小铺,却有一条长长的渠道,在某个季节渠道里流着奔腾欢快的江水,渠道下有个桥洞,长年有潺潺的小溪水缓缓的流出来,儿时的乐园就在这里。少不更事的我们常常扛着竹竿和篓子,跑到溪水边钓龙虾,摘了满满一篮子的花瓣不要命的站在渠道上将花瓣洒在小溪水里,看着大片大片的花瓣顺着溪水流下去,忘了自己害怕的不得了,还站在渠道边上拍手叫好。江边的堤坝也是我们的驻地,我们甩着膀子挽起裤子,在泥巴里搬着石头找螃蟹;田地和池塘更是我们的最爱,夏天会在金黄的油菜花地里奔跑,还得东躲西藏防着赶人的老农;冬天便在结冰的池塘里捞冰块,若是一个不小心打湿了鞋子和衣服,回家又是一顿躲不掉的板子。
回忆是一阵氤氲的气息,渐渐散开了。十年过去了,曾经的家乡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街变长了,人变多了,车变密集了,人们都爱上了楼房和大房子,宁愿推平了生养的土地,填平了生养的泉水,也要围起院子,筑起高楼。可是,江边的草地被盖上了厚厚的水泥,白晃晃地惹的人眼花;曾经的渠道被彻底废弃了,再也看不到奔腾的江水了;渠道下的小溪、池塘都被堆满了垃圾、杂物,墨绿色的秽物漂浮在水面上,曾经这么灵动的地方如今像真成了闻一多笔下的“死水”,再也不会有小孩儿去那里嬉戏;。曾经的“勤劳方能致富”也早已被其他字样所代替。这样的家乡,是真的富起来了吗?
看到这一片景象,我的内心泛起了浓浓的失望和遗憾。富裕是过去人们的梦想,但记忆里美好的东西都在渐渐消失殆尽,这便是梦想的代价吗?偶然读到的这样一段话:“天仙配里唱,渔家住在水中央, 两岸芦花似围墙。 撑开船儿撒下网, 一网鱼虾一网粮。假如思乡,你会想到天仙配吗?那是一个久远的神话>故事,但已经留下人间的遐想,在顶层设计,大建大拆的今天,也许这自然就是天仙配中的梦想。”
为梦想留一片土地吧,有花有草,有树有鸟,有溪水,有嬉闹。梦想不是毁灭一切然后重造。梦想也是有乡愁的,那乡愁是记忆里最美好的风景和回忆,是人们精神成长
的土壤和水滴。当我们为了富裕,为了时代的高楼,抹去了生养的环境,梦想也一定会在思乡的愁苦里哭泣。没有的故乡,没有了精神的基础,梦想还能走远吗?
【教师点评】
乡愁不是背井离乡的哀怨。时代在进步,但发展带来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本文通过对儿时记忆的故乡和现在的家乡进行鲜明的对比,体现出经济发展导致人们意识的改变,环境的破坏,正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之一。忽视环境而重视发展,不是发展的长远之道。文章结合主题,收尾呼应,文字质朴平淡,但仍引发读者深思。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回忆,当发展使得一切美好的记忆都消失时,大概没有人会不动容。
乡愁
● 余光中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关于乡愁的作文》
篇二:关于思乡的作文
关于思乡的作文
关于思乡的作文(一)
窗外是绵绵的细雨;今夜风声又敲打着我的窗棂,思乡的心犹如一粒浸透了的种子,无端地膨胀起来。漂泊了许多日子的梦就模糊地爬上了村中那条弯弯的小路。
那是谁,在月夜里用笛声吹奏着那支思乡的歌,忧伤的曲调不经意塞满了我心中的荒原;是谁在夜夜释读那首思乡的古诗,忧伤的平仄滴动着无垠恬静的乡愁。曾一度认为自己在这陌生城市过惯了朝八晚五的日子,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里,故乡的山山水水,已渐行渐远。蓦然回首,才发现那尘封于心底地芳香,才明白,自己是一只放飞的风筝,无论身置何方,身在何处的心灵之绳永远栓在故乡门前的梧桐树上。
一场霁雨打湿了我所有的记忆,乡愁尤如满园的韭菜;长了割;割了又长。故乡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中闪烁。在我孤寂的心灵中思绪如鱼在畅游。一度沉湎于生活的失意,然而那山那水,那纯朴的人家,故乡的恒古不变的姿态,在诗歌中演译着淡化成一首无字的歌,一篇无韵的诗章,而我的灵魂早已游离出去,透过千山万水,回归了故里,正和憨厚的乡亲们一起品尝那纯纯的米酒。
当空中再也望不到南飞的雁群,当梧桐树上的叶子黄了又青,我那不变的乡愁却又如此悠荡荡地演奏着,一如故乡那清远的笛声,缕缕不绝;亦如李后主的“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关于思乡的作文(二)
天依旧很蓝,海依旧很宽;阳光依旧刺眼,那一轮明月下的家乡,依旧在我心间。
——题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连我弟弟都朗朗上口的古诗,简单易记,但每每念起,总勾起我思乡的无限情绪。>我的家乡并不是什么着名的旅游景点,但是我还是很爱很爱我的家乡。每逢佳节倍思亲,除了春节或者是什么比较重要的节日,否则我会老家的机会少得可以忽略不计,每年我回去的次数也就两三次。回去也没有多长时间,我们就马上回来了。每当我坐在车里,看着我的家愈来愈远,愈来愈小,直到房子变得沙粒般大小,看不清了,才肯回头。
我从小跟着父母来到厦门念书,那个时候还觉得离开家乡没什么不好的,可以到城市里面念书,多好啊。但是渐渐>长大了,开始懊悔那个时候我的这些想法。我怎么可以嫌弃生我养我的家乡?
记得小时候,我和家人们回老家时,每个晚上我和姐姐们都会坐在三楼的阳台,聊着天,别提多兴奋了。我们一抬头,就可以看见一轮明月挂在天上,很美很美。那个时候,我们总会在阳台那,聊上整个黑夜,不开灯。我喜欢这种感觉。
我有时候会在想,如果我不是降生在这片土地,我就不会对这一片厚土有这么一份特殊的热忱。如果我的亲戚们中的一部分不是农民,也许我也不会将“粒粒皆辛苦”诠释。如果?
感谢这些如果,没有这些如果。
很多人都觉得农村不发达,生活条件不好,甚至有的人会嫌弃那里。不过,别人怎么想,我并不在乎。我只知道,我热爱那片土地。有谁曾想过,如果没有你们所说的这些“土农民”抑或是“乡巴佬”或者更多更多不好听的词汇,没有这些你们口中的社会阶层的人民,你们吃什么喝什么。没错,他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也正因为他们处于底层,所以他们撑起了这个社会。甚至有人骂粗口的时候会有意无意的说别人是“乡巴佬”,但是你们所说的“乡巴佬”真的是那些为人民服务而默默不问的人们么?他们不是“乡巴佬”,他们是这个社会上最最无私,最最高尚的人!他们的心如同月光般纯洁、无暇,而不像是那些所谓的“高阶层人民”,他们在社会上久了,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世俗一点一点的磨去高尚,只剩下一颗肮脏的心。
一轮明月,照亮我的家乡,照亮他们的心。
关于思乡的作文(三)
长安街上,一派萧条,败落的景象,老百姓都怨声载道。
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当今的圣上有关,他整日饮酒作乐,贪恋美色,毫无心思理会朝政。我本着劝谏圣上,效命于朝廷的想法被召入宫。但这个昏君却让我挖空心思去写诗博得妃子的欢心。我李白一世清白,怎会以这样的方式去报效朝廷?
最终,我大声吟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便长袖一甩,带着满腔的愤怒离开了皇宫。
如今,在这街上漫无目的的站着,忽然闻见了一种久违的香味,原来是盼望已久的酒香啊!我兴奋的走了进去,当我喝的跌跌撞撞的回到茅屋时,已经到了夜晚。
我倚在床上,看着那月牙儿照进来的光亮。哦,那是月牙儿施舍给我的,但它为什么不多给一些呢?但即使是那一丁点儿,我依然觉得无比>温暖。
轻轻推开窗,看到了窗外一地的霜。难道真的是霜吗?我使劲揉了揉眼睛,才发现那是一片温和的月光,均匀、明亮。
从窗外探出头来,晶晶凝视着遥不可及的月亮,它美丽、它漂亮。它有一颗纯真的心,曾有多少人把它轻轻的赞叹,它依然不骄傲,不自满,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它知
道这是一种神圣的使命。
不知不觉中,脖子已经僵直了。慢慢低下头来,脑子里忽然映出了已经白发苍苍而曾经辛辛苦苦拉扯我长大的老母,以及家乡的各位父老。顿时,心中阵阵酸楚,而视线也渐渐地模糊,伸手一抹,原来是泪水啊!于是我咬破手指在桌上奋力写下了: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篇三:乡愁
季羡林老先生说: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我想我还无法更深刻的体会这思念家乡思念母亲的心酸,毕竟离家还不久,也不算远。但每每想起在家放肆的时光和父母亲的音容时,总能是我安静下来仔仔细细的回想家里的一切:家居摆设,爸爸的小酒桶,妈妈的毛线针,我的牙哥牙尖。。。我甚至连油烟机上的油都想。我猜测,妈妈想我的情绪比我想他们的情绪更浓,因为每每视频快完之后,我总能看到她微微发红的鼻子。妈妈是个坚强的人,而我,却是她的软肋,她的肉。
记得几天前看了一个视频,听一位老人诉说了一段浓浓的“乡愁”。老人在五十多年前担任审判员时曾不得已叛过一个逃兵死刑。士兵原本不是军人,是在一次上街为半身不遂的母亲抓药时被抓入军。从此与母亲天各一方。他之所以逃跑,是因为那天他们的军队在金门海峡驻军,他说,那儿离我家只有三千公尺,我都看见我家房顶了。所以才冒险半夜抱着一个火车轮胎准备游回厦门,第二天早上登陆,他以为他已回到厦门,没想到海水回流,他游了一夜,仍在金门。被抓后,老人按军法处以他死刑(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临行前,士兵将当前为母亲抓的药交给老人——早已成粉末的药片,希望有机会的话老人能找到他的母亲,将药片交给母亲。。。
老人在逃兵身上看到了自己。1948年,老人的母亲怕儿子在动荡中出事,于是要他到投奔南京的学校,并叮嘱,如果学校解散,就跟着人群走。临行前,母亲给了儿子一个石榴,儿子拿着石榴坐上了货车,车上的同学说,春生(老人的小名),你的母亲在看你。老人低头啃了一口石榴,在转身看母亲时,货车刚转了一个弯,于是,老人连母亲的最后一面也没见上。从此,老人与母亲天各一方;从此,老人与母亲再未相见;从此,老人不再吃石榴。
人们都说,要有相似的经历才能产生感情的共鸣。我不知道是我太过多愁善感,还是太过2逼文艺了,总之,我感受到了老人的感情;总之,听了老人的故事我看到了妈妈怀里的我,爸爸肩上的我。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国庆到家时,并没有马上进门,而是在门口伫立了一会儿,好似害怕进家一样。其实不是怕,而是担心,担心自己满心欢喜的进了家门,却没有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人儿,进而大失所望。我想我还不够坚强,还没用做好准备独自面对人生,还没有习惯当游子的准备。游子,文艺又悲凉的词语,没有离过家的人,不知这两字的辛酸与无奈,不知家人这两字的沉重与温暖。
初来异乡时,夜晚总是睡不着,睁着眼睛,眼前便是家乡的一切:亲人,爱人,朋友。。。不敢哭,怕惊醒了那个还在妈妈梦里的女孩,怕涌出的泪苦了整颗正在思乡的心。
鸟长大了总要离巢,人长大了总要离家。每每这样宽慰自己时,都不会奏效,反而会牵引出更多的念家情绪。我是个偏执的人,偏执到即使知道念家的滋味是五味陈杂的,但却仍然愿意品尝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儿时学习陆游的《游子吟》时,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吟一吟,只觉得自己不会离家,也不可能离家。却没想到的是,这不可能,却又偏偏发生。
我从来都不擅长记忆别人说的话,尤其是古诗词,但语文老师曾说的一句话,我却牢记至今: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待。古人的伟大正在于此,一语道出真理,一语击中人心。那么,趁亲还在时,好好享受他们给予的爱,好好给予他们我们的爱吧说,要有相似的经历才能产生感情的共鸣。我不知道是我太过多愁善感,还是太过2逼文艺了,总之,我感受到了老人的感情;总之,听了老人的故事我看到了妈妈怀里的我,爸爸肩上的我。 。
篇四:乡愁
《乡愁》教学设计
一、导入
1、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穿过窗棂,洒进房间。诗人余光中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突然他拿出一瓶酒,斟满酒杯。酒入愁肠,双眼矇眬,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乡愁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屏幕显示:深情地朗读 细腻地感受 诗意地仿写)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学生朗读)
2、一生读、齐读
3、谁来说说你读这首诗的心理感受?(悲伤,凄凉,是隐藏在思想深处的一种说不出的痛;无奈,惆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受到一缕缕乡愁绵绵不绝地袭来,仿佛听到一位海外游子深情的呼唤。)
4、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你认为这首诗应该用一种什么语调、语速来读呢?(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层层递进。)
5、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朗读,注意把诗歌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学生齐读)
三、细腻品读,读出诗意
1、诗歌的语言无时不在敲打着我们的心灵,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感知诗意。
2、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母子
夫妻
母子
家国
3、生答师归纳板书:母子之别 夫妻之别 母子之别 家国之别
4、1、3小节的母子之别是不是重复了?
(1小节是生离,3小节是死别,死别更令人痛彻心扉。)
5、来,捧起课本,读1、3小节,读出递进感来,读出作者内心感情的变化。(生齐读)
6、这位母亲,生他养他的母亲,更是战乱时代带他逃亡的母亲,从上海到香港,从香港到越南,到昆明,到重庆,但是从没有放弃教育儿子,而就是这样一个母亲,他如今却已经是阴阳两隔,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种揪心的感觉??
一男生读(很不错的感觉)
女生再读,“——后来啊,??母亲在里头??”这一小节。
四、优美解读,读出诗境
1、通过朗读,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思乡、对祖国的思念)
2、在作者眼里乡愁都是什么?(生说师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诗人借助的这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
(不一样。四个诗节分别表现的是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前三个诗节写的是家愁,最后一个诗节写的是国愁。)
板书:邮票--母子情 船票--夫妻情 坟墓--生死别 海峡--家国恋
再次朗读这首诗,读出意境和感情(生齐读)
5、大家发现没有,这首诗中“头”字重复了很多次,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
你觉得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吗?
(我们一般用的是“这边”、“那边”、“外边”、“里边”)
6、那我们把全诗的“头”都换成“边”再来朗读一下全诗,体会一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生齐读)
( “这头那头”给人的感觉是在两段距离的尽头,很遥远。“这边那边”似乎隔得很近,没有那么遥远。)
7、说得不错。再来读一、二两个小节,除了距离的远,体会一下还有什么不同?(生换读一二小节)
( “这头那头”语音上给人的感觉要厚重一些,而“这边那边”发音却是轻飘飘的,厚度不够。)
8、说得妙极了!来,再比较着读最后一小节,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痛。(齐读)
五、丰富连读,读出诗情
1、乡愁是余光中不变的情结。他为什么对大陆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呢?这就需要我们对他的身世做一番了解。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去台湾,当时仅21岁,再还乡时已经64岁。余光中从60年代起就创作了不少乡愁诗,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70年代初创作了《乡愁》,他说:"我20分钟写出的是20年的思乡之情。")
2、齐读全诗,体会诗人蕴藏了20年的思乡之情。(生齐读)
六、寻美之旅,竞聘"审美家"
1、读得好美啊!现在我们来竞聘"审美家"。
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觉得 写得好,好在 "
(小组深入地讨论,待会儿我们来交流)
比如说,我觉得"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选得好,好在它们都代表着分离,如油画的着色逐渐加深,层层推进了诗情的抒发。
★我认为"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地表示了人的成长历程。
★这几个词还准确表达了情感的变化。感情随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浓,逐渐升华。 ★"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用得好,好在空间变化。
★我认为"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几个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形容事物的形状,以小而轻的形象承载了浓浓的乡情。
教师引导:邮票小小,乡愁“大大”
学生回答:船票窄窄,乡愁“宽宽”
坟墓矮矮,乡愁“高高”
海峡浅浅,乡愁“深深”
★美在结构,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之间整齐均衡,每节内部长短句错落有致,显现出层叠式的建筑美。
★美在韵律。重章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惆怅的基调。
★美在对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对应了四幅画面:母子别、夫妻别、生死别、故国别。
★美在俭约、凝炼。
作者精心选择了四个意象,凝聚了一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情。
七、寻美之旅,竞聘"摄影家"
1、诗可以读,可以唱,可以画,还可以演。我们来竞聘"摄影家"。你愿成为一位导演吗?
如果让你把这首诗拍成"MTV",你选哪一节?想一想,该拍什么画面?配什么音乐? 演读,说想象的话(学生分组讨论)
★我选第2节。我的镜头里出现这样的画面:一个秋天的早晨,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手拿一张窄窄的船票,步履匆匆地挤到轮船上。晚上,躺在船舱里,他甜蜜地回忆着与妻子共同劳动,一起高兴地端望着自己的孩子的情景。我配二胡曲《江河水》。
★我也选第2节。慢镜头推出:"我"与妻子跑着,跑着??终于,手握在了一起! ★我选第1节。我采用倒叙手法拍摄,时间是春天。
★第3节。"我"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跪倒在母亲的坟前,??我配贝多芬的《安魂曲》。 ★第4节。我把时间定为除夕,"我"的一家人贴"福"字,过大年!
★我这样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白沙滩,指着大陆方向,对孙子说:"这,--才是咱们的家!
3 "我选配《彩云追月》这支曲子。
2、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古诗词中写乡愁的诗句很多,谁能背出几句?(几生背诵)
3、又如现代席慕容的诗《乡愁》(多媒体展示),品析
八、联想想象,体会乡情
1、读一首诗,不但要去品味、去体验、去想象,还要去再创造。让我们放飞想象,就"乡愁是??"这个话题书写自己离家时的真切感受。
比如说:乡愁是故乡牛背上的短笛,吹响的是绿色的乡音。
★乡愁是一轮明月,镜子似的明月,照着家乡,也照着我。
★乡愁是父亲宽广而厚实的脊背,是慈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无尽牵挂。
★乡愁是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悠悠思绪;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绝唱。
★乡愁是一枚青苹果,它在幼小时,有一种酸涩的味道,它一旦成熟,就有一种叶落归根的冲动。
★乡愁是一部戏,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戏;乡愁是一本书,是一本包蕴丰富、耐人寻味的书。 ★乡愁是什么?燕子的呢喃?月亮的哭泣?还是重复的记忆?
2、乡愁是串串驼铃,声声叩响游子的心扉;
乡愁是一杯月色,斟满的是绵绵的思念;
乡愁是颗颗露珠,折射长途跋涉的身影;
乡愁是悠悠涟漪,让岁月在心湖荡漾??
九、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1、一道天然的海湾,隔断了海峡彼岸同胞回乡的脚步,却锁不住他们浓浓的乡思和望乡的歌声。或许是一朵浮云,或许是一段乐曲,或许是一幅画面,都能串成优美的诗情。诗中有画,这是多数抒情诗所共有的一个特点。
请同学们一起静思片刻,然后选择这首小诗的任何一小节,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你细腻、优美而又抒情的笔触描绘出属于你心中的那一幅优美图画,不少于150字。(课件展示) 教师示范一: “夕阳西下,我坐在沙滩的礁石上,倾听着来自远方的声音。夕阳就像是一团熊熊的火焰,似乎永不燃尽,但我知道,夕阳会离我远去,就像这海浪一样,有一天我也会听不到它的声音。一串串脚印在沙滩上,望不到边,那正是我走向家乡的路。我问苍天,向着大海母亲喊道:‘妈妈!’可是我却听不到任何的回答。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我听见了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这海浪是来自祖国的,可对面的亲人们,你们听见这里的声音吗?” 教师示范二: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
子。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力点点头。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母亲还在原地,她的眼光随着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
2、请同学们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聆听最精彩的想象。学生结合写作要求进行评价。
3、诗中有音乐,诗中有图画,诗中还有语言与新奇的美,正是这一切构成了诗歌的情景交融,使整首诗充满了意境之美。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它们共同传递出的情感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这里有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我们发现,作者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借助这些意象所要表达的已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忧伤,更是一种民族的忧伤,国家的忧伤。所以说,虽然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却是一浓浓的意境之美啊!(课件展示)
4、让我们一起再次通过朗读吟诵,来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崇高的情感。(学生齐读)
5、央视曾经对余光中进行过采访,诗人说:“故乡已经找不到了,那种感觉已经找不到了,长江黄了,胡同不在了??沧桑感也不一样了??”。他再也回不到那个??故乡了,见不 到??母亲了,回不到那个最初的岁月了,《乡愁》里有回不去的乡愁啊,周杰伦有歌词说,到不了的地方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这种回不去的感觉就是乡愁,我们每个人都有回不去的岁月啊,他们回不到天真的搬个梯子就能摘到星星的童年,回不到钓凉凉的云的天真烂漫,所以这是每一个人的乡愁,我们心中每一个人都有乡愁,它呼唤我们回归,回到心中的那个故乡,回到那个永远也不肯老去的最初??,最后我们让我们用心用情地再读课文:小时候??
6、实在不忍心打断我们同学满是“乡愁”的思绪。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
7、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真好!谢谢大家!
篇五:乡愁
《乡愁》教学设计
一、 导入课文: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 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下面我们来看两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
二、 作者简介
余光中和席慕容的祖籍都在大陆,他们也都出生在大陆,后来定居于台湾。余光中更是在大陆生活有二十余年。二十年的生活积淀,二十年的故园情深,因而,祖国大陆更是他的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
园。而席慕容,她的故乡,在她的诗中是在“长城外”“阴山下”的那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但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儿长大。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面对着人为的山河阻隔,她与故乡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故乡同样是她的灵魂的归依。因而,在这两位诗人的作品中,都弥漫着无限的乡愁。
三、 朗诵
1、 老师范读
2、 学生自由读,再点名朗诵
四、 分析《乡愁》(余光中)
1、 随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课堂上也弥漫了浓浓的乡愁。通过朗诵这首诗,我们可体会到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明确: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明确:少年时 ——邮票——母子分离
成年后 ——船票——夫妻分离
后来 ??坟墓??母子死别
现在 —— 海峡——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3、 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
明确: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邮票: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惟有通过那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
船票: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外,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的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
坟墓: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到后来,时空的阻隔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不管是邮票还是船票,都无法叩开这一小小的坟墓,都无法连接这阻隔的阴阳。诗到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气氛更强,让人唏嘘感叹不已。
海峡:而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一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如瀑布直落心田,横溢四处,又如悲歌吟唱,震撼读者的心肺。诗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这四个对应物,都显示了漂泊、隔离、绝别、可望而不可归的离愁别绪。
五、 从思念的内容、思念的时间长度、思念的程度三方面把这首诗与李白、王维他们的乡愁诗进行比较。
李白 王维 崔颢 余光中
思念的内容:亲人、家乡、亲情 祖国、民族
思念的时间:片刻、偶而某个时段 整个一生且不断加大加深 思念的程度:思而不愁,愁而不哀 因家国分离而极度的悲哀 分析:李白,叙述望月思乡的过程,以“举头”,“低头”两个动作来表达牵肠挂肚的思念,但是并非思而愁,愁而哀,因为他们的离乡背井并非民族的分割和国家的可望不可归,因而所生的乡愁也并非极度的悲哀。而余光中,他的乡愁是按照“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的顺序来写,在广远的时空中,这中乡思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加大,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加深。余光中自己也认为他的乡愁应是对整个地理的、历史的,包括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他长期生活在一个孤岛上,正如另一个台湾诗人蒋勋所写一首诗一样:“岛屿,岛屿,它是大陆的弃婴它是海洋的孤儿”这里面饱含了漂泊者的心酸,这是一种有家归不得的海外游子的不尽的乡国之思。是个人的离合悲欢延伸而成的祖国之爱和民族之恋,蕴涵了结束民族分裂、祖国统一大业的殷切期望。
六、 分析席慕容的《乡愁》
这首诗共三节七行,非常短小,但却别出心裁,诗意隽永。把乡愁写得缠绵悱恻,令人感叹不已,全诗共用了三个画面来表达乡愁,请你描绘一下这三个画面,并说说这三个画面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 故乡月夜的笛声
寄寓月明之夜便会思乡
2、 雾里的挥手别离 难回故乡的一种惆怅
3、没有年轮的树 对故乡绵绵无期的思念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