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讨厌数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20:27:19 高中作文
篇一:我讨厌数学
我讨厌数学
我非常的讨厌数学,看到数学题就想睡觉,听到数学也想晕。反正我是放弃了数学,永远的放弃了,不想被数学欺负了,我站了起来,打击数学。
我的心情是满腔的怒火和恼火,我要打到数学,来放出我心中的怒火。啊,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对数学都非常怒火的话,那么受难的人就要少10倍,喜欢文学的就要多100倍。这能说是一个想法而已,在现实中是没有的,如果真的有,那么我信我是在做梦。
我讨厌数学是因为数学是一种解不开是什么的一种东西。所以我非常讨厌数学,不是一般的讨厌,讨厌到对数学不是喜好,而是满腔的怒火。这就是我讨厌数学的原因。
我讨厌数学。
我对数学只有满腔怒火。
广东河源易都中心小学六年级:中国作家
篇二:给讨厌数学的人
给讨厌数学的人
作者:张慧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10期
【摘要】通过奇妙的例题来反映数学的有趣,通过流畅的叙述来说明数学的有用,通过“有趣”和“有用”来唤醒讨厌数学的人,改变他们的数学观念,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力争使他们津津有味地去学习数学,掌握一些数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 兴趣 数学素养
【基金项目】编号SGH13170,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人文教育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O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28-02
数学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数学是由命题罗列起来的抽象的体系结构,数学的推理极其困难和复杂,数学的结论绝对严密。[1]正因为如此,许多学生都会愕然愧忏:数学本身应该是最抽象最枯燥的学问,数学应该是最让人头痛和最讨厌的题海。因此在中小学甚至在大学里,爱好数学、成绩优良、又学的比较轻松的学生不是很多,反而是讨厌数学、畏惧数学、应付数学学习和考试的大有人在,还有少数人对数学避而远之,知难而退。这种现状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改善,但还是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笔者设想通过对一些简单奇妙的例题做比较到位的深入及拓广分析展示,会对一些讨厌数学的人起到潜移默化的带动作用,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及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感受到数学推理内在的优美和完善,从而能喜欢数学。
1.鸡兔同笼问题[2]
鸡兔共有20个头,68只脚,问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
这是一道简单而又典型的题目,是一道小学生就可以做的题目。其思考过程是:如果20只都是鸡,那么是40只脚,题设是68只脚,比40只脚多了28只,这是因为有兔,有一只兔,则多两只脚,现在多了28只脚,表明有14只兔。因此,笼中有6只鸡,14只兔。 初中生可以通过列方程来求解。设有x只鸡,y只兔,则由题意,得
x+y=202x+4y=68
解得x=6,y=14。
如果别出心裁,奇思异想,想象着:鸡将一只脚抬起,兔将两只脚抬起,则鸡兔头数不变,而立在地上的脚却减了一半,为34只脚,可知兔数为34-20=14只,那么有6只鸡。 三种解题方法,意味着思维方式的进步。第三种别出心裁的解题方法,简单,有趣味,更显示出一种发散思维,一种聪慧,不像第一种方法那样绕来绕去,也不像第二种方法那样循规蹈矩。经常这样去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有助于数学灵感的激发,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每个人都不愿意将自己的认识水平停留在小学层面上,这就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特别是数学素养,因为数学充实着自然界各个领域。
2.具有对称美的算式[2]
■=■=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
■=■
=11111111×11111111=123456787654321
事实上,有通式:
n个 n个 n个 n个
■=■=12…(n-1)n(n-1)…21 这里n可取1,2,3,4,5,6,7,8,9中任何一个数字。
这些算式的结果都是回文数,所谓回文数,就是在正整数中,无论从左往右读,还是从右往左读,都是一个数。有无穷多个回文数,它们从表面上看起来具有对称性。这些算式整齐、匀称、和谐、平衡、有规律,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感到惊奇、有趣,你是不是还觉得好玩呢?如果你觉得不是很好玩,那么下面就将上面出现过的部分数字累成金字塔[3]:
用数字建造金字塔能使你感受数学既美又奇妙,蕴含于数学中的美有很多,只要善于挖掘,善于欣赏,一定有助于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牛顿二项式定理与杨辉三角形是一对天然的数形趣遇,求二项展开式系数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组合数的计算问题,用系数通项公式来计算,称为“式算”;用杨辉三角形来计算,称作“图算”,图算比式算要简单的多,图算中的“图”指下面的无底金字塔,图的左右两边都是1,内部每一个数字都是其所在位置的肩上(上面一行)相邻两个数字之和。按此规律可以快速写出二项式(a+b)n当n为任意自然数时的展开式系数,从而写出(a+b)n展开式。
许多数学题都有多种解法,在解题时多角度去考虑,比较各种解法,总结特点和技巧,牢记比较简单的解法,这是巩固知识的很好的途径,是学好数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3.数学对联
传说郑板桥当县令时,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有一年春节私访时,他看到一户人家门上贴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五六七八,横批是南北,便微微一笑,马上令差人取来白米和衣物赠送给那户人家。读者你可知道其中的缘由?
一副简单含蓄的数学对联可以兑来白米和衣物,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数学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是大有作为的[4、5]。要想理解这一点,就读读《数学与社会》和《大有可为的数学》这两本书。
4.不可思议的等式0.999…=1
许多人认为0.999…是无限循环小数,它与自然数1就差那么一点点,它当然只能近似等于1而不能绝对等于1,这是浮浅的认识。事实上,0.999…与1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实际上是相等的,这有多种证明方法,下面给出两种证明方法。
1.1用初等方法证明(这是最常见的解法)
设a=0.999…,则
10a=9.999…=9+0.999…=9+a,
解得a=1,即0.999…=1.
1.2用严格的ε-N定义证明
设xn= ■,即将0.999…看成一个数列0.9,0.99,…,0.999…9,….有
x■-1=■-1=■+■+…+■-1=■■-1=■·■-1=■■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不妨设εlg■,故可选N=lg■,则当n>N时,有x■-1=■-1 成立。
0.999…=1体现了无限与有限的统一。还给人以警示,做事情,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盲目下结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多思考,多探究,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也是在培养自己的钻研精神。学习知识,缺少刻苦钻研的精神是不行的。
5.盲目起名
设a=1+2+4+8+16+32+…,则
a=1+2(1+2+4+8+16+…)=1+2a
解得a=-1,这个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反思解题过程,可知无穷级数1+2+4+8+16+…是发散的,它不可能等于一个定数,也就是说,不能用一个符号a来表示,更不能将初等数学中的代数方法(处理有限运算问题解方程的方法)套到无限运算上去,就运算法则来说,超限数的运算法则与有限数的运算法则是不完全相同的。
有限和无限是一对很有特色的数学概念,也是哲学家十分关心的概念之一,它们既相互联系,又有个自的特性,有限是无限的基础,有限又包含无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时又水火不容,其中之奥妙,正是辩证之本性,值得深思与探究。
6.算不完的题
例1 求极限■■.
这是■型不定式,适合洛必达法则要求的三个条件,但是如果用洛必达法则求,便会是下面这个样子:
■■=■■=■■=■■=…,
往复循环,不改变方法的话,永远也做不完。这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说原极限不存在。事实上,有下面的简单解法:
■■=■■=■■=1
这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做数学题就是这样,在经历了挫折、苦思冥想之后得到了正确答案,困惑厌烦顿时就会变成愉悦的心情。经过成百上千次这样的磨练,不仅仅是提高了数学素养,还会觉得学习数学,苦中有乐,其乐无穷,何乐而不为呢?
例2 求积分■cotxdx
解:用分部积分法做。
■cotxdx=■■dx=■■d(sinx)=1+■sinx·cscx·cotxdx=1+■cotxdx
即有■cotxdx=1+■cotxdx,如果就此消去等号两端的积分,则得0=1,这显然是错误的;如果继续用此方法往下做,则有
■cotxdx=n+■cotxdx,n可以是任意一个自然数,也就是说,任意一个自然数都等于零,这显然是一个谬论。这表明,对于这个积分来说,不适合用分部积分法做。
正确的解法是:
■cotxdx=■■dx=■■d(sinx)=lnsinx+C
这是何等的简单!似乎隐藏着迷途知返,回头是岸的哲理。
7.读读数学史
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文字记载,至少在5000年以前,人类就已有了数学活动。数学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更主要的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等都有用,同时也影响着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6]。数学史,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数学史是一门文理交叉学科。学习数学史,了解数学发展过程,感受数学史中的趣闻和逸事,领略中外数学家的风范,更重要的是:接受数学家们那种不畏艰难险阻,刻苦钻研,努力拼搏的精神的熏陶,同时学习古今数学思想,从数学界名人名言中了解数学的真谛。这些都有助于对数学概念、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化,无疑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有益处,而兴趣一向被认为是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最好的老师。读读数学史,了解数学家所经过的艰苦漫长的道路,看看数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如何跌跤,又如何爬起来,如何在重重迷雾中摸索前进,并且如何零零碎碎的积累出他们的丰硕成果,会使你获得一些真知灼见,会增强你的自信心,会增强你的毅力,这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好处。
接受数学教育,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数学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改变人的思维模式,使之导向理性思维模式,也就是逻辑的、缜密的思维模式,也有助于改善人的审美视觉和表达方式,使人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数学是数字、变量、符号、规则排列的舞蹈,是点、线、面、体组合的画卷,只要用心认真去学习,做到眼动、耳动、手动、脑动并用,开开心心地学,就不会觉得很困难。 参考文献:
[1]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数学的本质,1870.
[2]张景中,易南轩,数学美拾趣,科学出版社,2002.
[3]邹瑾,杨国安,开心数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胡作玄,数学与社会,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5]胡作玄,邓明立,大有可为的数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6]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张理京,张锦炎等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篇三:给讨厌数学的人
给讨厌数学的人
作者:张慧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10期
【摘要】通过奇妙的例题来反映数学的有趣,通过流畅的叙述来说明数学的有用,通过“有趣”和“有用”来唤醒讨厌数学的人,改变他们的数学观念,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力争使他们津津有味地去学习数学,掌握一些数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 兴趣 数学素养
【基金项目】编号SGH13170,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人文教育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O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28-02
数学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数学是由命题罗列起来的抽象的体系结构,数学的推理极其困难和复杂,数学的结论绝对严密。[1]正因为如此,许多学生都会愕然愧忏:数学本身应该是最抽象最枯燥的学问,数学应该是最让人头痛和最讨厌的题海。因此在中小学甚至在大学里,爱好数学、成绩优良、又学的比较轻松的学生不是很多,反而是讨厌数学、畏惧数学、应付数学学习和考试的大有人在,还有少数人对数学避而远之,知难而退。这种现状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改善,但还是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笔者设想通过对一些简单奇妙的例题做比较到位的深入及拓广分析展示,会对一些讨厌数学的人起到潜移默化的带动作用,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及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感受到数学推理内在的优美和完善,从而能喜欢数学。
1.鸡兔同笼问题[2]
鸡兔共有20个头,68只脚,问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
这是一道简单而又典型的题目,是一道小学生就可以做的题目。其思考过程是:如果20只都是鸡,那么是40只脚,题设是68只脚,比40只脚多了28只,这是因为有兔,有一只兔,则多两只脚,现在多了28只脚,表明有14只兔。因此,笼中有6只鸡,14只兔。 初中生可以通过列方程来求解。设有x只鸡,y只兔,则由题意,得
x+y=202x+4y=68
解得x=6,y=14。
如果别出心裁,奇思异想,想象着:鸡将一只脚抬起,兔将两只脚抬起,则鸡兔头数不变,而立在地上的脚却减了一半,为34只脚,可知兔数为34-20=14只,那么有6只鸡。 三种解题方法,意味着思维方式的进步。第三种别出心裁的解题方法,简单,有趣味,更显示出一种发散思维,一种聪慧,不像第一种方法那样绕来绕去,也不像第二种方法那样循规蹈矩。经常这样去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有助于数学灵感的激发,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每个人都不愿意将自己的认识水平停留在小学层面上,这就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特别是数学素养,因为数学充实着自然界各个领域。
2.具有对称美的算式[2]
■=■=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
■=■
=11111111×11111111=123456787654321
事实上,有通式:
n个 n个 n个 n个
■=■=12…(n-1)n(n-1)…21 这里n可取1,2,3,4,5,6,7,8,9中任何一个数字。
这些算式的结果都是回文数,所谓回文数,就是在正整数中,无论从左往右读,还是从右往左读,都是一个数。有无穷多个回文数,它们从表面上看起来具有对称性。这些算式整齐、匀称、和谐、平衡、有规律,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感到惊奇、有趣,你是不是还觉得好玩呢?如果你觉得不是很好玩,那么下面就将上面出现过的部分数字累成金字塔[3]:
用数字建造金字塔能使你感受数学既美又奇妙,蕴含于数学中的美有很多,只要善于挖掘,善于欣赏,一定有助于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牛顿二项式定理与杨辉三角形是一对天然的数形趣遇,求二项展开式系数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组合数的计算问题,用系数通项公式来计算,称为“式算”;用杨辉三角形来计算,称作“图算”,图算比式算要简单的多,图算中的“图”指下面的无底金字塔,图的左右两边都是1,内部每一个数字都是其所在位置的肩上(上面一行)相邻两个数字之和。按此规律可以快速写出二项式(a+b)n当n为任意自然数时的展开式系数,从而写出(a+b)n展开式。
许多数学题都有多种解法,在解题时多角度去考虑,比较各种解法,总结特点和技巧,牢记比较简单的解法,这是巩固知识的很好的途径,是学好数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3.数学对联
传说郑板桥当县令时,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有一年春节私访时,他看到一户人家门上贴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五六七八,横批是南北,便微微一笑,马上令差人取来白米和衣物赠送给那户人家。读者你可知道其中的缘由?
一副简单含蓄的数学对联可以兑来白米和衣物,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数学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是大有作为的[4、5]。要想理解这一点,就读读《数学与社会》和《大有可为的数学》这两本书。
4.不可思议的等式0.999…=1
许多人认为0.999…是无限循环小数,它与自然数1就差那么一点点,它当然只能近似等于1而不能绝对等于1,这是浮浅的认识。事实上,0.999…与1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实际上是相等的,这有多种证明方法,下面给出两种证明方法。
1.1用初等方法证明(这是最常见的解法)
设a=0.999…,则
10a=9.999…=9+0.999…=9+a,
解得a=1,即0.999…=1.
1.2用严格的ε-N定义证明
设xn= ■,即将0.999…看成一个数列0.9,0.99,…,0.999…9,….有
x■-1=■-1=■+■+…+■-1=■■-1=■·■-1=■■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不妨设εlg■,故可选N=lg■,则当n>N时,有x■-1=■-1 成立。
0.999…=1体现了无限与有限的统一。还给人以警示,做事情,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盲目下结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多思考,多探究,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也是在培养自己的钻研精神。学习知识,缺少刻苦钻研的精神是不行的。
5.盲目起名
设a=1+2+4+8+16+32+…,则
a=1+2(1+2+4+8+16+…)=1+2a
解得a=-1,这个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反思解题过程,可知无穷级数1+2+4+8+16+…是发散的,它不可能等于一个定数,也就是说,不能用一个符号a来表示,更不能将初等数学中的代数方法(处理有限运算问题解方程的方法)套到无限运算上去,就运算法则来说,超限数的运算法则与有限数的运算法则是不完全相同的。
有限和无限是一对很有特色的数学概念,也是哲学家十分关心的概念之一,它们既相互联系,又有个自的特性,有限是无限的基础,有限又包含无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时又水火不容,其中之奥妙,正是辩证之本性,值得深思与探究。
6.算不完的题
例1 求极限■■.
这是■型不定式,适合洛必达法则要求的三个条件,但是如果用洛必达法则求,便会是下面这个样子:
■■=■■=■■=■■=…,
往复循环,不改变方法的话,永远也做不完。这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说原极限不存在。事实上,有下面的简单解法:
■■=■■=■■=1
这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做数学题就是这样,在经历了挫折、苦思冥想之后得到了正确答案,困惑厌烦顿时就会变成愉悦的心情。经过成百上千次这样的磨练,不仅仅是提高了数学素养,还会觉得学习数学,苦中有乐,其乐无穷,何乐而不为呢?
例2 求积分■cotxdx
解:用分部积分法做。
■cotxdx=■■dx=■■d(sinx)=1+■sinx·cscx·cotxdx=1+■cotxdx
即有■cotxdx=1+■cotxdx,如果就此消去等号两端的积分,则得0=1,这显然是错误的;如果继续用此方法往下做,则有
■cotxdx=n+■cotxdx,n可以是任意一个自然数,也就是说,任意一个自然数都等于零,这显然是一个谬论。这表明,对于这个积分来说,不适合用分部积分法做。
正确的解法是:
■cotxdx=■■dx=■■d(sinx)=lnsinx+C
这是何等的简单!似乎隐藏着迷途知返,回头是岸的哲理。
7.读读数学史
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文字记载,至少在5000年以前,人类就已有了数学活动。数学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更主要的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等都有用,同时也影响着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6]。数学史,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数学史是一门文理交叉学科。学习数学史,了解数学发展过程,感受数学史中的趣闻和逸事,领略中外数学家的风范,更重要的是:接受数学家们那种不畏艰难险阻,刻苦钻研,努力拼搏的精神的熏陶,同时学习古今数学思想,从数学界名人名言中了解数学的真谛。这些都有助于对数学概念、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化,无疑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有益处,而兴趣一向被认为是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最好的老师。读读数学史,了解数学家所经过的艰苦漫长的道路,看看数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如何跌跤,又如何爬起来,如何在重重迷雾中摸索前进,并且如何零零碎碎的积累出他们的丰硕成果,会使你获得一些真知灼见,会增强你的自信心,会增强你的毅力,这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好处。
接受数学教育,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数学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改变人的思维模式,使之导向理性思维模式,也就是逻辑的、缜密的思维模式,也有助于改善人的审美视觉和表达方式,使人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数学是数字、变量、符号、规则排列的舞蹈,是点、线、面、体组合的画卷,只要用心认真去学习,做到眼动、耳动、手动、脑动并用,开开心心地学,就不会觉得很困难。 参考文献:
[1]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数学的本质,1870.
[2]张景中,易南轩,数学美拾趣,科学出版社,2002.
[3]邹瑾,杨国安,开心数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胡作玄,数学与社会,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5]胡作玄,邓明立,大有可为的数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6]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张理京,张锦炎等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篇四:[精品]能让恨数学、讨厌数学的学生成为数学高手的教程(共62页).doc
《成为数学高手》
前言
这件事发生在我教过的一个讨厌数学的学生身上。那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各个方面的学习能力都不怎么好,但更大的问题是他甚至没有一点点的学习欲望。虽然我也曾挖空心思地用尽了各种方法,但他的数学成绩还是没有什么提高。给他布置作业,他也总是找完这个借口找那个,敷衍一番了事,根本就不好好去做,布置10次的话,他能做上3次就不错了。作为老师,我很是头疼。
有一天我趁他解题的时候暂时离开了一下自己的位子,结果回来后发现他根本没在解题,而是在做“黑纸”(纸上写得密密麻麻,弄得跟复写纸一样到处都是黑的)。如果因为个人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学不好,那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在上课的时候竟然当着我的面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我禁不住怒气横生。
“喂!?黑纸?就那么重要吗?内容都没理解就在上面写什么写?连什么内容都不知道,就知道在那儿做?黑纸?,这算什么学习!”我吼道。结果,这个学生回答说:“老师,我不这样写的话得挨打20下,要是写了也就挨打10下。”这又是什么理论,写了也得挨打10下!“胡扯!写了怎么还得挨打10下?”“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会再让我做这些写过的题,我不会做,当然得挨打。”真是荒唐的事情。我把课抛在一边,听那个学生说。
交谈了一会儿方才得知,原来在他居住的城市里,中考竞争非常激烈,要是考不好的话,就只能去竞争不激烈的职高或者离家远的二流学校,所以学校对学生们要求都很严格。他所在的学校也是如此,尤其是数学占总分数的比例很高,所以学校对数学的要求也就更苛刻。数学课上,老师每次都要把题目当作业布置下去,让他们把解题步骤写成“黑纸”交上来,上课的时候顺便测验一下。而他呢,“黑纸”倒是能交上,题目却不知道怎么做。他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得去学校挨10下打。要是连那个“黑纸”也不做的话,就得挨20下打。他的朋友当中有一个人因为厌恶了这种挨打的生活而离家出走。这样的现实令我很是生气,心里隐隐作痛。即使不至于到这种程度,数学也绝对是令很多学生耿耿于怀的一个科目。哪怕是现在已经成年了的人,一提到数学就直摇头的也大有人在。看起来,他们也都有那么一两个与数学有关的“不堪回首的记忆”。
难道就没有学好数学的方法吗?
问老师的话,老师会这样回答:“多做题就是最好的方法。”介绍数学学习方法的书更煞有介事地说:“学习的时候要开动脑筋。”“运算能力一定要好。”“理解比死记硬背重要得多。”“务必打好基础。”
但一问道:“是吗?那以我的水平,用这本辅导书,应该怎么去学呢?”他们就立刻哑口无言了。
即使问数学学得不错的朋友,他们也只能支吾出一句:“嗯?好好努力就行了吧!”话倒是没错,但这个回答对现实却一点儿帮助也没有。在我们这个以考试为评价尺度的现实中,这样的回答能有什么作用呢?
在长期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努力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刚开始,我按照初、高中时学习的方式去教他们,结果失败了。于是我就对学习方法产生了兴趣,通过回忆当初我自己的学习方法,留心观察我教的学生们,以及多次的实践,渐渐地,我终于发现了一套学习数学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后我教的每个学生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实力迅速提升。我对这个方法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这个方法在很多学生身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所说的学习方法是指利用每个人手头上都有的教材(如教科书、辅导书、习题集)将数学实力提高一个层次的方法。
在高中的时候,我曾经把人手一本的数学辅导书反复学习了5遍,即便如此,仍像中了魔法一般,数学题看了又看结果还是落得个糊里糊涂。如果那时候就知道这种方法的话,恐怕就不会觉得数学那么难了。数学搞定了,也就能在其他科目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了。不管是什么辅导书,只需学习两遍就能完全掌握;不管遇到什么题目,都能从容地解答出来。只要各位按照我说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具备这样的实力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我在这本书里介绍了通过很多学生的失败和成功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并以这些经验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分类整理。这本书清晰地指明了把数学成绩从垫底提高到上游生水平的捷径,只要照着去做,成绩一定会有显著提高的。
现在该轮到大家下一个小小的决心去尝试一下了!
第一部分:数学越来越糟糕的原因
1.根基不实
如果谁胆敢说“数学真容易!”的话,恐怕会被周围的人痛殴一顿,也许还会被看做傲慢的人而受到孤立。我遇到的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叹:“数学太难了!”在他们看来,就算自己尽力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还是会变得越来越难。
“到底谁会觉得数学简单呀!”
不妨来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问初中生“5+7等于多少?5×8等于多少?”的话,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回答是12和40。恐怕他们还会觉得问这个题目的人奇怪呢。这个题目为什么简单呢?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也是简单的吗?不是。大家都有因为背不出九九口诀而在别人回家的时候被留在学校里继续背诵的记忆吧?在那时候这已经算是很难的题目了。还有,大家之中肯定有一些人上了高中后曾给初中生解答过一次方程式。
“喂!这个这样做不就可以了!你是木头脑袋呀?!”成了青蛙,就忘掉自己是蝌蚪的时候了,就知道一味地去斥责别人。然而,看自己现在学的数学辅导书时却还是长吁一声,叹道:“这个到底怎么做啊?”为什么自己学的题目总是那么难,一点儿解题的头绪都没有呢?如果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学起数学来就会容易多了。如果找不到,也就无从得知数学越学越难的理由了。
其实答案出奇的简单。
我们之所以在初中的时候会觉得小学的数学容易,是因为在初中学习的很多内容里,不 知不觉地又把小学的数学重新学习过了。
比如,小学时无法正确理解的负数概念,到了初中就能正确地理解了,加减法之类的题目也就简单多了。这也就意味着你已经确确实实具备了至少能解答小学题目的基本能力。要是能给初中生出小学的题目,给高中生出初中的题目该多好啊!然而,这是不现实的。作为高中生,如果只能很好地解答初中水平的题目是不行的,应该能从容地解答自己所在年级的题目才可以。
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初中生要对初中生必要的基础,高中生要对高中生必要的基础彻底地追根究底一番。这
就是我一直强调的追根究底式学习法。如果连四则运算(+,-,×,÷)都做不好的话,初、高中的数学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学好的。还有,如果连一次函数都不知道,就算学了二次函数、三次函数也不可能真正理解,要解答这类题目等于是在挑战绝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地基夯实了,上面的建筑才能牢固。如果没有一个坚实的地基,那建筑只能成为豆腐渣工程。
“哎!这谁不知道啊?当然要把基础彻底学好了!”有人可能如此反问。
“是吗?那该怎么学才好呢?”这样一问,他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
大家肯定都有认识到基础不足之后就把以前学过的东西再复习几遍,或者把以前学过的 东西再翻出来看看的经历,但仅仅做到这种程度,还是不够的。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它是依据我所教过的学生们自己的经验总结而成的,大家很容易就能照着做,而且能看到实际成效,帮助大家切实打好基础。
在这儿我要介绍的追根究底式学习法是一种投入很少的时间就能打牢基础的方法。这种追根究底式的学习结束以后,大家的实力都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一个层次,数学也就不在话下了。对基础追根究底,数学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如果对基础置之不理,只是一味地追求进度,搞题海战术,只会越学越糟糕。
2.贪多嚼不烂
在我认识的人中,曾经有一个人因为不遵医嘱服药过量而差点送了命。不管多好的药,如果服用过量就会成为毒药。运动员总是在对自己的运动量进行适当的调节。勉强熬夜训练,也许会被认为对实力的提高有所帮助,实际上对身体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数学学习也是如此。自己学习的时候总有一个具有最佳效果的适当的量。如果超过了这个量,你就会抱怨“数学题怎么这么多啊!”,“哎,该死的数学题快把我逼疯了!”。如此一来,数学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无论怎么学习,实力也几乎不会有什么提高了。
实际上,初、高中时期学习的数学题多得惊人。初中时起码要学习二到三本习题集,每本各有近一千到一千五百道题左右。多的时候甚至要学习四到五本这样的习题集。高中时,会有怎么做都做不完的“魔法”辅导书在那儿等着你。如果把与此相关的习题集也算进去,需要做的题就达数千道之多。投入了这么多的时间,做了这么多的题,为什么水平却总是不见长进,而在那儿原地踏步甚至是一点一点地退步呢?为什么会产生做的题目越多,前面的东西就越容易忘记的现象呢?到底是哪儿出问题了呢?
可以从两方面的原因来考虑。
第一是由于错觉。
当我们所学的概念在题目中出现时,那些与重要概念直接相关的题目就是重要的题目。而那些与重要概念关系不大,只是需要特别的技巧才能解开的题目就是不那么重要的题目。因此,在每个单元中,那些应该做到融会贯通的题目才是真正重要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并不是太多。但我们却总是有一种倾向,就是不管什么样的题目,只要它在那个单元中出现了,即使只有一道题没做,心里也觉得不踏实。如果以这种方式去学习,实际上是在根本不重要的题目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要做的题过多会让人失去耐心。到做真正重要题目的时候反而容易混淆。只有靠题海战术才能提高实力的想法其实是一种错觉。应该把做题的量减下来,以便对那些重要的题目进行集中的学习。大部分的时间都应该投入到这些重要题目上面去。唯有如此,学过的东西才能如实地反映在自己的成绩上面。另外,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总是把每单元的『练习』等难度较高的题目全都做完之后才会转入下一单元。进入高中以后
更是如此。如果在『例题』上面花1个小时的话,在『练习』上面就要花掉三个小时。 而试题的百分之七十却出自这一个小时所学的内容之中。其余的百分之三十也不一定和这三个小时学习的『练习』有什么关系。但我们却在这些根本不重要的题目上面倾注了太多的时间和努力。所以才会觉得数学难,也才会觉得学习量越来越大。这也正是很多人半途而废的理由之所在。对占百分之七十的重要题目应该投入学习时间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要学会把那些不重要的题目果断地忽略过去。应该先把重要的题目掌握好之后,再去学习不重要的题目。这样学习的话,数学会变得更简单,学习的量也会大幅度减少。
第二是由于对自己的水平不清楚。
连基础都没打好的人去做难题,无异于提着自己根本提不动的行李去爬山。有的学生自以为只要能把难题解出来,实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如果以高于自己水平的题目为中心进行学习的话,由于不会做的题目要比会做的还要多得多,数学学习便会渐渐变得索然无味,成为一种负担。一旦对数学失去了兴趣,要想再把兴趣找回来就十分困难了。因此,应该以适合自己水平的教材和适合自己水平的题目为中心进行学习。能解答出来的题目越多越好。因为唯有如此,学习才会有兴趣,只有保持兴趣,面对难题时才能无所畏惧地鼓起勇气钻研下去。这样一来,实力才能有进一步的提高。总而言之,我想强调的是,做的题太多也会成问题。应该减少做题的量。减多少呢?应该按照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以重要的题目为中心酌情减少学习量。本书将会针对大家的水平和学习的阶段,就如何把握好适当的学习量提出具体的建议。哪怕只通过减少学习量这一点,也会使大家的数学学习产生可观的效果。
3.不加整理
学习数学的时候,会发生一些荒唐的事。
第一个就是学过的东西在考试中再次出现时还是不会做,把题给做错了。明明在考试前已经做过了,但到底该怎么做却怎么也记不起来,甚至连自己是否做过这样的题都搞不清楚了。
第二个就是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费了半天劲儿去做的题目,学习好的同学看了一眼就说道:“啊!是这道题!”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出来了。更荒唐的是,看别人做出来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道自己也做过的题。
“他怎么这么快就能想起来这道题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做呢?要是我也知道的话,数学不就简单多了吗??”这样感叹的同时,恐怕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不是学数学的材料了。
为什么做过的题却想不起来呢?
大家去图书馆的时候,如果所有的书都不按照题目和主题等来分类,而是乱堆在一起的话,你还能很容易就找到哪本书吗?恐怕不是花了很长时间才侥幸找到,就是被迫放弃了吧。
数学也是一样的。数学题不管怎么减量,也还是有很多,而我们的记忆力却是有限的。可我们却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在无规则、无方法地往自己脑子里塞入大量的数学题。一到考试的时候,要在脑子里再把某道题翻出来,简直就像海底捞针那样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也曾经尝试过反复学习很多遍的方法。可是,就连那些一本辅导书学了7遍的学生也还是感叹“数学真是越学越糊涂了”。反复多遍并不等于就在脑子里整理好了,需要有一种比单纯的反复更好的方法。看到某道题之后,“啊!这道题是在哪个单元哪一种情况下出现的,它应该这样来做”。在脑子里很容易就能把学过的东西找出来,难道就没有这样的方法吗?这本书将会回答你这个问题。
原理很简单。
首先,把要记忆的重要题目分类列在纸上,就像对图书馆的书进行分类一样,然后把它原封不动地挪到脑子里去。这样一来,脑子里的东西就像在图书馆里一样井然有序了。
这就是我要强调的表格式学习法。
就像在拥挤的车棚中,不管有多少类似的自行车,你总是能很快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辆一样,这是一种能使你把题目与题目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题目独有的特征或解题方法等都一起记住的好方法。用这种方法学习的话,现在所做题目的解题方法立刻就能从你以前学过的海量题目中蹦出来。我利用这种表格教过很多学生,回过头来再学习第二遍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把我教过的内容全都吃透了。不管出哪个单元的题目,他们做起来都很得心应手。而且,时间大部分都被集中投入到了重要题目上,所以学习的时间也大大地缩减了。
使用表格学习法进行学习有三个好处:第一,将会加快你迈入上游生行列的步伐;第二,就像在轻车熟路的大道上,把旁边的胡同挨个钻一下也绝不会迷路一样,数学的支支干干也就无一不在你的掌握之中了;第三,学什么东西都能化为己有。这真是一种“一箭三雕”的好方法。
制作的表格等于是随身携带的地图。如果在没有表格的情况下去学习,等于是在没有地图和向导的情况下徒步攀登险峻的珠穆朗玛峰。
4.毫无计划
这是我从一名韩国前乒乓球国家队员那儿听来的故事。
有一个曾在鸡龙山上专攻乒乓球之道的人(人称“鸡龙山道士”)大声叫嚷“我要和刘南奎比赛”(刘南奎系奥运会金牌得主,当时乒乓球队里的老大哥),开始遭到了拒绝,可是他坚持三天不回家,还爬到附近的大树上大声叫嚷,在他坚持不懈的请求下,国家队最终答应和他打一场比赛。从他热身时紧握乒乓球拍,挥起球拍来虎虎生风的架势来看,似乎不是一般人,“恐怕还真是个‘道士’”。队员们开始有了一点点的紧张,于是先派了一个年龄最小的选手和他比画一下。比赛结果为21∶1,“鸡龙山道士”大败,那1分还是看他太可怜故意让他的。失败后那个人却说:“我要和刘南奎交手!我是专门针对刘南奎进行训练的!” 如果一个人学习的是狗刨式游泳,就算他学的时间再长,恐怕都难以胜过一个曾在小学的校游泳队里训练过的人。如果不对呼吸的方法、手脚的动作等进行系统学习,不管怎样刻苦练习,也很难超出一定的水平。
数学学习也要系统地进行才会有好的效果。
当被问及采用何种学习方法时,很多学生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多做几本习题集”,或者“不管会不会,赶紧往下进行”,或者就是“要做有难度的习题集”等等,他们正是以这些事倍功半的方法去学习的。虽然学校也会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把学生分为上、中、下几个层次来因材施教,但那样分出来的学生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的,要做到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恰当地学习实际上还是不可能的。对于学校的老师们来说,即便明知道有学生理解不了自己的讲解,也得继续往下讲,这实在是无奈之举。这种不考虑个人能力和水平的学习方式,往往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果按照这种方法学习,恐怕连一本教科书或一本习题集都难以真正地吃透。还有,即使下了很大的功夫,实力的提高也是很有限的。如果不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即使在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换来的也往往是微不足
篇五:浅析小学生讨厌学习数学的原因
摘要:本文旨在对小学生存在的讨厌学习数学现象进行现状描述,分析调查学生产生讨厌学习的原因,以便找出解决的策略,指导教师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健康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小学生、讨讨厌学习习数学、原因、教师。
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
日益突出的小学生讨厌学习数学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教育中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当大力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那么是那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至使他们产生了这种心理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某小学各年级进行了调查,其原因可大致分为:小学生自身特点,教材特点,家庭影响,学校及教师影响几方面。
一、小学生自身特点;
通过本次调查约有 %的同学由于自身种种原因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了兴趣。
1、心理的内部稳定性较差,自控能力不足。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了。”上课心就跑到操场上去啦,做做作业,就想着晚上妈妈买什么好吃的啦。严重的孩子,课堂上根本没办法接受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2、没有正确的态度对待数学学习,上课会有抵抗心理,对待作业有将近 %的小学生采取应付的态度,甚至不做。
3、好奇、好胜,但是韧性差。很容易受挫折,一点小失败就觉
得不得了了,有时因为一个小题不会做,就会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破罐子破摔。有 %的学生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选择放弃。
4、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只是觉得家长要我学,或者我考试要考,所以我要学习数学,这样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二、教材特点;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形象的图像语言。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逐渐抽象,富有逻辑,联系生活。小学数学虽然没有那么复杂难学,可是小学期间正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使得有些小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无趣,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三、家庭的影响;
1、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或过低。有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优异,给学生定的目标太高,当他们实现不了,反而产生了嫌弃的感觉,久而久之也就产生了讨厌学习的情绪。有些父母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视了孩子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一旦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了兴趣和动力,自我效能感降低,随之而来的也会讨厌学习。
3、一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水平,给孩子很多买许多额外的作业,各种各样的试卷,更有甚着硬性规定作业时限。这似乎
是很普遍存在的问题,几乎95%的家长会给孩子买课外书,数学课外书超过2本的有 %.但是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长时间这样必然给他们心理上带来负面作用。我曾经辅导过这样一个5年级的小女孩她这样给我说:从小我爸就让我做数学题。他让我做数学题的那个年纪我甚至连基本的数字概念可能都还没有。我想起那段回忆只有一大张一大张他手写的个位数十位数数学题,我只能痛苦的掰着手指脚趾算,而他和我妈则是凶巴巴的坐在一边监督我,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已经非常非常的反感数学了。我听后给他爸妈交流,他们也是想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好的起点,却忽视了对他们兴趣的扼杀。
4、严重的家庭问题: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孩子会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由于安全感丧失,家庭不断地激烈争吵和高度紧张气氛,使焦虑的孩子无法再对学校发生兴趣。
四、学校及教师的影响。
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调查显示大约有 %的小学生由于学校和老师原因而产生讨厌学习数学的情况。学校数学教学的设施完备程度,对数学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环境影响,班级学习数学氛围影响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
当然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学校教师的影响。
1、教育方法不当。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然而,在
教学中,教师对于部分学生是恨铁不成钢,时常会有讽刺、挖苦、体 罚、变相体罚的现象发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其产生恐惧与厌烦的心理,对其所担任的课程也难免会有抵触情绪。 无意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我数学一向来超差,但是从来没放弃过努力。不过正是因为小学一次数学作业的几道题我做错了,改了好几次老师都说错了,然后数学老师对我说了一句话:“你怎么那么笨啊,那么简单改了几遍还是错!”说完,就把我从办公室赶出去了。好了,就是这句话,让我彻底对数学没有兴趣...之后的数学都基本没合格过。那老师在我心中根本就是阴暗的形象。
看了这些我总是想:如果这位老师当时理解一下这孩子基础不好,细心问一问哪里不会?为什么?耐心给孩子讲一遍,这孩子还会总是不合格吗?如果老师的态度哪怕不和蔼,仅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还会那么讨厌数学,让你成为阴暗的代表吗?
2、教学方法不当。
(1)题海战术。在我的问卷调查最后一个问答题“你觉得数学最大的乐趣或苦恼是什么?”时,大约30%学生回答“我学习数学的苦恼是不停的做题。”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考试能够拿不错成绩,总是千篇一律的无休止的搞题海战术,让学生们成为一个个做题的机器,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学习知识犹如囫囵吞枣,无法对知识形成一个具体的知识系统
网。
(2)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追求成绩,总是忽视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忽视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关注。致使课堂变成枯燥、无味的模版似的教育,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感到乏味,无聊,没有听的意义,大大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氛围。
(3)很多教师还会不注重学生思维,性格等特点。一味的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模式教学,大大扼杀学生想象的翅膀,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拓。这样教育背景下的孩子都被磨得那样规规矩矩,像模版上印出来的印花。
小学数学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如果在小学期间学生就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甚至讨讨厌学习习数学,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小学生讨讨厌学习习数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通过找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加上家庭、学校、老师、社会及学生个人共同努力来改善。相信“找到病因,就可以很好的根治百病”。
参考文献:
1.刘守旗《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透视》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7
2.王博文《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初探》2010
3.冯晓红《学生厌学现象原因和对策[J]》2007
4(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我讨厌数学).丁淑纯《学生厌学原因及相关对策[J]》2001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