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9 07:17:32 字数作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字数作文

篇一:道德经作业《论“下士闻道大笑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道德经》试卷

姓名 学院、专业及年级 学号

教师 刘纯泽 课堂号B1080020—0 e-mail 成绩 论“下士闻道大笑之”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傅佩荣是这样解读《老子》中的这句话的:上等材质的人,一听说“道”,努力去实践;中等材质的人,一听说“道”,半信半疑;下等材质的人,一听说“道”,就哈哈大笑。不被这种人嘲笑,就不足以称为“道”。

为什么下士闻道会大笑之呢?这先要从治理国家的的根本来分析,老子认为,治理国家第一等的是德治,最下等的是法治。也就是说,法治是最低等的,以法治为根本,那就不知道德治,因为法治与德治本身就是矛盾的,一个强调他律,人为制定法条用来束缚人民;一个强调自律,靠内心的自律性和社会舆论监督。

那么法治会引起什么不好的呢?老师在课堂上向我们举了三个例子:

第一,法条太细,惩罚措施就越重。当年陈胜吴广为什么起义?《史记》记载: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官逼民反,因为法条太细,不能出一点差错,人民整日笼罩在法律的阴影下如履薄冰。可以说,除了起义,他们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只能等死。所以法治实质上变成了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

第二,在法治社会下,官员等掌权者很容易为自己谋私利。法条说白了也是人制定的,掌权者可以利用法律把轻罪变重罪,也可以把重罪变轻罪,因为权利可以颠倒黑白,让无辜的人白白在牢中度过数十年,让真正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法”就真正代表公平吗?虽然民法吹嘘人人平等、男女平等,但是一些表面公平实质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了。各种高考加分政策,当权者甚至可以修改民族来加分,对于普通的农村老百姓孩子来说公平吗?录取的地域歧视,能说公平吗?公务员选拔的面试复试以及最近频频传出的“最年轻书记”“破格提拔”诸如此类,能叫公平?这都是所谓的“法”,从某种角度讲只是官员们谋利的工具罢了。 第三,法治社会会导致上下互相隐瞒、报喜不报忧。因为一出事,上面如果知道了就会说你办事不力,追究你的责任,为了不扩大影响,出了坏事就尽量自己解决隐瞒上司,而有了好事才会让上司知道让上司高兴。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除了老师讲在课堂上讲的学校包庇教师学生,还有官场上的隐瞒事故,比如出了矿难去私了给“封口费”,出了命案迅速火化尸体等等。所谓的法治能掩盖这些层出不穷的丑恶吗?

1

那要如何去“德治”天下呢?要用“无为”“柔弱”之道来治理天下。但是下士会嘲笑上士,用“有为”法治都治不好,何况“无为”的德治?这才是下士闻道大笑之的原因。实际上,判断一件事好不好的标准并不是好人怎么说,好人心善,看到什么都会说好,只要不太出格能够忍受,但是好人说好不算好,坏人说坏才是好。这也就是为什么下士所嘲笑的道才是真正的道,下士所不屑的东西就像是坏人说坏的东西。

我们来看看汉朝的曹参是怎么德治的,《汉书.曹参传》上记载:孝惠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先生,向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当时齐国算是最大的一个诸侯国,曹参被派去当了齐国的宰相,他并没有像普通的宰相那样治理,而是找来了盖公,自己当了甩手掌柜,因为他相信“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德治关键在于“清静”,也就是无欲无为。德治既让民众安乐,也让自己舒服;法治让人惶惶不安,也让官变得面目可憎。

“下士闻道,大笑之。”后面还有一句话“弗笑,不足以为道。”这意思就是,上士所明白的道,恰恰是别人反对的、嘲笑的、不懂的。“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类。”“建言”就是圣人说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你明白的道,在世俗人看来是愚昧的;你在道的路上前行,在世俗人眼里你就是在倒退;平稳得走在路上,在世俗人看来是走得很颓废。这三句话实际上是递进的关系,一步步论证“下士闻道大笑之”,下士就是是俗人,他们恰恰是不懂上士的道,所以才认为上士明道就是不解,前进就是后退,平稳就是颓废,进而才会“大笑之”。

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讲,为什么法治不如德治呢?先从各自的性质来看,法治是强行的标准,因为法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它的底线比道德的底线要低,那么,用法的标准要求当然没有道德的要求高。比如2011年的佛山小悦悦事件,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如果按照法治,我们是没有义务救助的,民法告诉我们不禁止的行为就可以做,刑法的原则是没有规定的就不可以做,那么在法治社会,见义勇为就很尴尬了,像当年的南京彭宇案,导致现在的老太太没人敢扶。换个角度想,如果哪天你确实需要帮助了,但是按照法律规定,人家没义务帮助你,那你能依靠谁?像小悦悦那样等死?这是法治的可怕之处,它把社会的底线降低到了最低。相比较之下,德治就好得多。道德是发源于内心的,是人“性善”的体现,它不需要强制力保证实现,因为它没有成文的条例,它是一种社会的自发的良知,体现出的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程度。法治需要人来执行,浪费财力物力;德治不需要专门派人监督,整个社会就是一个监督体系。说道这里“下士”又要“大笑之”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天下不乱套了吗?法的本质是什么呢?法是人定的,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从某种角度讲并不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所以法治的过程中免不了许许多多的矛盾。

2

我是一名学管理的学生,结合老师讲的课,再从历史的角度看,我觉得管理有三重境界,或者说治理国家也有三重境界。

治国的第一重境界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所有事情都要亲自来决策,制定好计划让别人去做,这种境界只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为而妄为。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诸葛亮,他虽然算无遗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却也留下了极大的隐患,他的接班人姜维思维僵化,加上蒋琬费祎之流忠而平庸的治国之才,加速了蜀国的灭亡。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治国者在此重境界的主要作用是计划、组织。

治国的第二重境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治国者下放一定的权利,总体还是控制着全局,这种境界已经达到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应该来说这种治国者已经很优秀了,但是还是时常面临着一些问题。我认为历史上的乾隆皇帝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懂得平衡各个派系之间的势力,善于控制全局,康乾盛世也说明这也是不错的。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治国者在此重境界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领导。

治国者的第三重境界也是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了,佛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这颇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我们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曾经说过“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管理”。这与千百年前的老子的“无为而治”的观点不谋而合。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曹参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把事务都交给了盖公,自己当了甩手掌柜。事实也证明他的做法相当正确,齐国治理得相当好,那些当初嘲笑他的人也被狠狠打了一耳光,这就又回到我们的主题“下士闻道大笑之”,实际上不被理解的道才是真正的正道啊!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河南叶县水利局下属河道管理所所长利用职务之便,为儿子捧起"铁饭碗":有编制,已领6年工资。据统计,该单位69名在职人员中,未满18岁就有编制的竟有10人.在权力与人情的犬牙交错中,权力得到固化,人情得以蔓延,并遮蔽公平正义……这就是所谓的法治社会?我们的中国梦在哪里?古代有卓茂的例子,以德服人,“初,茂到县,有所废置,吏人笑之,邻城闻者皆蚩其不能。河南郡为置守令,茂不为嫌,理事自若。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现在的官员都是一心向钱看,根本谈不上什么父母官,更算不上人民公仆,人们一边骂着官员鱼肉百姓,一边拼命往体制内钻。古有“为官不与民争利”,现在可好,“上面有人”才好办事,于是有些企业仗着自己背后的势力,肆无忌惮地偷税漏税,为了一己私利损害国家利益。再看看公仪休是如何做官的?他喜欢吃鱼有人送他鱼而不受,因为他自己是宰相了,买得起鱼,如果因为受贿而丢了官,那还有鱼吃吗?反观现在的官员,政府高薪养廉,他们却贪得无厌,是实实在在的“下士”,等到他们丢了官,才追悔莫及。公仪休在“不与民争利”方面也做得很好,官吏经营产业有很多危害,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正常生产,本来当官而言就是一种天然优势,借此经营难免会对百姓打压,所以他看到妻子织布就怒而出其妻,吃到冬葵菜就恼而拔其葵。这些行为在“下士”眼中都是不可理喻的,但是却蕴含着深度的治国之道。现在中央不允许官办企业严禁政府官员兼任企业老总就是为了防止官员与民争利,又是一个不谋而合!

“下士闻道大笑之”,其实他们才是真正应该被嘲笑的呀!

3

篇二:何为道

何为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为道 何为反者道之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其雄,守其雌,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神为真己,身是幻躯 换身假物,若逆旅蜕居耳 何足恋也,真身飞升 可化千百,无施不可 万形至其百年则身死,其性不死也 人身本是一团腥秽物,涂搽模样巧成魔 千古迷人看不足,万种狂心 六道奔波浮更沉 解 离 破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夷道若类,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质德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乐兮!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灵美,悲歌朗太空;唯愿天道成,不欲人道穷。北都泉苗府,中有万鬼群。但欲遏人算,断绝人命门;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束诵妖魔精,斩或六鬼锋。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篇三:道德经经典名句总结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其译文

一、关于认识论的句子

1. 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刑,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译文】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

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2. 不知常,妄作凶。

【译文】不认识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盲目乱干、胡作非为,就会出现凶险。

3.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因为大道废弃了,才提倡(有了)“仁义”。聪明智慧(逐权夺利、投机取巧的心机)出现了,

有了狡诈和虚伪。家庭六亲之间不和睦了,才需要推崇孝慈。国家昏乱了,才出现贞节、忠诚之臣。

4.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译文】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5.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译文】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6.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译文】踮起脚尖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跃起大步想要快走,反而行走不快。

7.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轻举就会失去自身存在的根本,狂躁妄为就会失去主控的权能。

8. 物壮则老。

【译文】事物强壮了就趋于老化。

9.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10.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译文】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

11. 固至誉无誉。

【译文】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

12.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看得见的有形质产生于看不见的无形质。

13.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译文】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交冲下而成新的和谐体。

14.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

1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空虚,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

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枉屈,最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不停地动作可以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1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译文】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

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

17.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

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18.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

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

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19.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译文】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

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20. 祸莫大于轻敌。

【译文】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

21.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

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22.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译文】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

23.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译文】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供奉给

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

二、关于人生观的句子

1. 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不恃己能、不居功。由于不居功,所以其功劳不会失去。

2.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把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性命。不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无私?反而可以

更好地成就他自己。

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译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

4.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善的人的所作所为正因为不争,所以没有过时。

5.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金玉满堂,谁能守藏?富贵而骄横,自埋祸殃。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6.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译文】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维生事务,不耽乐于感官的享乐。

7.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译文】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把宠辱这样的大患看得和自身生命一样重要。

8.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译文】正因为他不自满,所以能去故更新。

9.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文】保持纯朴的本性,减少私心杂欲。

10.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因为他不执着于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把他作为对立面而与他争。

11.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译文】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师范;不善人,又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12. 知其雄,守其雌。

【译文】虽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于雌柔取态而处事。

1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译文】了解别人叫做明智,能认识自己才是聪明。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者。知道满

足就是富有,坚持力行就是有志。

14.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而之。

【译文】上士听了传道言谈,勤勉行证;中士听了传道言谈,似有所动,但终无所得;下士听了传道言谈,

大加嘲笑。

15.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译文】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16.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17.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译文】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

杂的事,终身都不可救治。

18.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译文】善于建立自身道德的人不会动摇,善于秉持自身道德的人不会丧失信心。

19.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译文】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

20.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译文】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只有总想表现自己、欲示己能的人,才夸夸其谈,而这种人才是“不知”

之人。

21.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译文】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

前面。

22.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译文】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

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

23.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

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24.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译文】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

25.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因此,圣人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什么并不居功自矜,他不愿意使自己显得过分突出。

26.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27.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

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

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三、关于政治主张的句子

1.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以“无为”的方式治理政事,就没有不天下太平的。

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译文】天地无所谓仁爱之心,把万物都当作"刍狗"来看待;圣人也不执求仁爱之心,把百姓也当作"刍狗

"来看待。

3.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政令越是繁多,越是行不通、失败的越快,不如持守虚静。

4. 悠兮,其贵言。

【译文】最好的统治者是悠闲的,他很少发号施令。

5. 希言自然。

【译文】少发圣言号令扰民,就可以任运自然。

6.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

【译文】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妄执,所以不会被抛弃。

7.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译文】治理天下就要立制度而定名分,名分既已有了,就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危

险。

8.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译文】想要收束它,必须暂且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想要废黜它,必须暂且兴举它;

想要执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

9. 治大国,若烹小鲜。

【译文】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那样,不要经常翻弄。

10. 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交也。

【译文】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

11. 是以圣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

【译文】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

们的后面。

12.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13.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译文】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14.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译文】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

篇四:解牛之解

解牛之解——庞朴

前不久写过一篇《相马之相》,谈古代中国认识领域里的三个境界;眼前的这篇《解牛之解》,则谈实践问题。一般都相信,中国哲学尚体悟,重直觉;中国文化崇践履,尊实行;而这知行二者,又是合一的。既然如此,实践是否也会象认识─样,有自己的三个境界呢,便成了一项应该研究的课题;而这个课题,无疑也是饶有趣味的。

且说庄子有一则著名寓言,叫庖丁解牛,于极状庖丁的动作如舞蹈、解牛的声音似音乐、神乎其技之后,有云: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郄,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养生主》)

看来,这位庖丁解牛若干年,已历经了三个阶段:前三年为第一阶段,第四年至某年为第二阶段,某年至“方今之时”为第三阶段。另外,据他介绍,牛庖可分为三类:族庖、良庖,以及他自己所达到的那一类,我们不妨名之曰道庖者。这些,莫非便在暗示着实践的三种境界?此外还有可注意的一点是,宰牛无疑是一种行为,一种技术,但庖丁说,这是道。而文惠君竟由之得养生焉;养生当然也是一种行为。可见,“道”在这里被定义为、至少是被描述为“实践”,其中必定大有文章!正是:庖丁一席话,学士十年书。

道行之而成

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高于技,这是毫无疑问的;虽极端重视实践者

如墨家学派,亦作如是观。《墨子·大取》上便有“今人非道无所行;虽有强股肱,而不明于道,其困也,可立而待也”之说,足见道的高高在上。但是庖丁拿技和道相比,仿佛技道之间,具有某种次第关系,并非不可逾越,则显然构成了他的潜台词,或者叫他的发言的预设前提。

何谓“道”?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界说,各时各代更有不同的理解。追本溯源,道的原始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路。

道字甲骨文未见,金文从行从首,象人在行进中,取人之所行义,是一个具体名词。《诗经》上的“道阻且长”、《论语》上的“道听而涂说”、《月令》上的“道路不通”等等,都是用的这种原始而具体的意义;我们今天仍在这样沿用着,如铁道、人行道、小道消息,等等。

这样的道,将一个个地方连接起来,成为自此达彼的必由之路,所以,“道”字也引申为介绍处所宾语的介词,有“由”义。如:师旷援琴而鼓,有玄鹤六道南来(《韩非子·十过》)的“道南来”,就是由南边而来的意思。

人生在世,除了行走以外,更多的活动是在行各种事;行事正是生命的行走。所以,行走之路的道字,很自然地便引申为行事之路,以及所行之事之路,成为一个抽象名词“道”,指称各种活动以及事物的的法术、规范、法则等等。仍在日本保存着的茶道、棋道、书道、剑道之类用法,便是最为典型的例子;我们的文献中和口语中,实例也不胜枚举。

这样的抽象名词道字,也可以用作介绍抽象宾语的介词,象上述情况一样;如“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荀子·天论》)“常道”之道是抽象名词,而“道其常”之道就是引进抽象宾语的介词,它的完整说法是“道其常道,道其常数,道其常体”。

于是,一个原始的名词道字,至此已发展成两类四种用法:具体名词和介词,抽象名词和介词;虽然并未超出“所由”和“由”的范围。

更进一步看,“由”,一般表示自动状态,如果要表示使动,使别人由,也叫道。为了区别,

这种情况下读作上声dǎo,常加“手”写作“导”。《论语》有“道之以德”“道之斯行”,都是这种引导之“道”。

如果把各种行事之道再概括一下,便成了更抽象意义的处世之道或为人之道。在政书里边,常叫做“王道”,如“王道荡荡,王道平平,王道正直”(《尚书·洪范》),或者稍微具体一点的某时某代之道,如“周〔朝之〕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诗经·大东》)。思想家们曾设计出了种种做人的人道和为政的政道,庄子甚至道:“盗亦有道”,虽属调侃,实在也是一种职业之道。倘若更进一步,将为人之道同万物之道和认识万物之道再加以概括,便是宇宙观意义上的道,“形而上者之谓道”的道了。一个极其普通的具体名词,至此乃羽化为极其神圣的抽象范畴了。

但是,虽说抽象,终有象在。荡荡平平而且正直的“王道”,不是取象于路么?孟子更不讳言:“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告子下》)他拿大路来比形而上的道,应该不止于一般的比喻意义,显然更有语源上的考虑,从而,也似乎包括着我们上述的一切意义在内。

众所周知,在汉语中,道字除了上述的一切意义外,还有一个常用的意思,就是谈说。例如《孟子》上的“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以及《老子》开篇“道可道”的第二个道字等等。这一层意思,乍一看,与上述的实践意思正好相对,真可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其实追本穷源,它也还是从本原的字义中引申出来的。请看《周礼·大司乐》:

〔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抵、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

“以乐语教国子”的内容,都应与“语”有关。其中的“道”字,自不例外;但又绝非一般意义上的说说道道,也可推定。对此,郑玄有注曰:“道读曰导,导者言古以剀今也。”言古剀今,略同于讽;其区别当在于,讽者旁敲侧击,剀者单刀直入也。如果郑氏所说有据无误,那么,作谈说用的道,已经是第三层引申义,即道路—引导—谈说(shuì,以言语引导),离开源头颇有一段时间和路程了。至于如何丢却引导的大义,更下凡为通常的说说道道,则恐怕更晚了。

以上不惮其烦地谈了一大通道字的字源与字义,为的是想证成一个论点: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是和行或实践相关的;它与希腊哲学的最高范畴“逻各斯”(λóγos)之基本含义为言谈,形成了鲜明对比。

逻各斯是由赫拉克利特首先引入哲学的。从他的著作残篇和别人引述中可以看到,他时而说逻各斯是创生世界的种子,时而说它是万物变化的尺度,有时则简单地等于讲演,有时又似乎用如声望,充分表现出一个新范畴常有的那种性格的不确定性。后来在亚里士多德手里,逻各斯多被用来表示事物的定义或公式,以致铸成了西方各门学科的名字都以-logy缀后的习惯。所有这些,以及由此更引申开去的哲学的、神学的种种解释,什么万物的本元,宇宙的灵魂,人神的媒介,以及理性、判断、根据、关系等等,万变不离其宗,都并未跳出言谈及以言谈展示所谈让人来看这个原始樊篱(参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七节)。

《希英大词典》对λóγos有十种解释:1.计算、尺度,2.对应关系、比例,3.说明、解释、论证、公式,4.灵魂内在的考虑,如思想、理性,5.陈述、演说,6.口头的表述、言词,7.特殊的说法,如神谕、格言、命令,8.所想的、说的东西,如对象、主题,9.表述的方式,如理智的、文学艺术的表述,10.神的智慧或言词(据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引)。这诸多用法中,第一、二两条似乎是后来受了“理性(rationaltat)”的感染而成,因为rationaltat一词是从拉丁文ratio(计算)演化来的;其他各条,则显然都源于言谈那个老根。

古希腊人从言谈演化出哲学和神学的最高范畴,或者干脆说他们挑中言谈这个语词作为最高范畴,多半源自通常对“人”的看法。当时通常认为,“人是ζωoνλoγosεχoυ(会说话的动物)”,哲学家们则说:“人是理性的动物”,或者典雅而严谨一点的“人是能对理性问题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其实哲学家们此举并未多加些什么,他们只不过是赋予同一个λóγos以玄奥的含义,认为它是人的本性,命曰“理性”,乃至一直捧进神圣殿堂而已。

平心而论,说话或言谈,倒确实是理性的表现,乃至是理性的源泉,并因之可以看成人的本性之一。因为人和动物的不同,不在其感受系统和反应系统,而在于独具一套符号系统,以语言为基本的符号系统。借助于符号系统,人对所感受的刺激不止于做出生理的反应,而是要做出并能做出理性的对应。在某些学派看来,譬如在道家和禅宗看来,正是这种符号系统或人的符号能力,造成人同自然的疏离,使人不再面对面地直观实在;是人类的堕落。但不管他们的奚落,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毕竟是依赖于其符号活动能力而实现着。古希腊人奉言谈为最高范畴,倒也确有见地。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朋友庖丁,他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他这个道,

这个逻各斯,显然不属于言谈一类,而只能是行动的准则,属于实践一类。因为空谈解牛之理,是解不了牛,也进不乎技的。文惠君闻庖丁之言而得养生焉,也显然是得了如何行动的启示,不是得了养生之理,而是得了养生之“道”。

进而言之,中国哲学家们的道,不仅不是源于言谈,而且是不可言谈的。“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是孔子有所隐瞒么?不是。孔子明明说过:“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同上《述而》),他只不过“予欲无言”(同上《阳货》)罢了。为什么?或许也因为“道可道,非常道”,说出来的道,已不是原本的道了。所以圣人行不言之教。庄子说得好:“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齐物论》)具体的“物”,可以用言谈去表述,也需要名号来称谓;而“道”则不然,它建基于实践,唯行之而后成。有道是,“大道之行也”,地上的大道是人走出来的,竹帛上的大道为实行而存在。“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孔老夫子这一番豪言壮语,正是牢固建筑在道和行的牢不可破关系之上的。就连淡泊宁静的老子,也欣赏“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更遑论其他了。

为无为

老子固然欣赏闻道而勤行,但道家的代表性特征却是“无为”。勤行与无为,看起来迥然相非,究其实竟然相同。因为所谓“为”,意味着造作,无为就是无所造作,也就是率道而行;而率道而行,就是由闻道而勤行修炼得来。

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认为只有毋造作,毋加工,以恬淡为味,“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才是闻道勤行,也方能得道于身。在庄子,也是以“无为”为天的自然,以“为”为人的妄作,强调“天而不人”;相信只有如此,才是做人的本分,方能实现人之为人,成为“真人”即真正的人。上节所谈的道的实践性,都只能在这样的范围内理解,而并非战胜自然、改造社会、革新人伦那种以斗争为事的实践。

在中国哲学中,不仅道家的回归自然的道是如此,儒家的悬设一个目标孜孜以求的道,也不例外。孟子就说过:

篇五:《弟子规讲解》思考题

《弟子规讲解》第一课 思考题

1、学习《弟子规》有何时代意义?作为成年人、作为出家人,是否有必要学?为什么?

2、有些人说:“学好《弟子规》就掌握了一切真理。”对此观点,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3、本论分为哪几部分内容?请大致叙述一下。

4、古人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认为“有余力,则学文”,这对你有哪些启示?今后有何打算?

5、父母呼唤你,或吩咐你做事,你应该怎么做?佛教中有这些孝顺的理念吗?请具体分析。

6、对于父母的教育和责备,子女应如何对待?假如父母没有文化,而子女学历特别高,那又该如何?你平常是怎么做的?

第二课 思考题

7、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关键起作用的是什么?你对此有哪些体会?为了教育下一代,你今后准备怎么做?

8、看了古代子女对父母的承侍,然后再对比现在的状况,你有什么感触?

9、对“居有常,业无变”这句话,请从世间、出世间的角度分别作解释。你自己做得到吗?

10、有些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偷偷藏起来拿走,你如果见到这种现象,会如何教育他?

第三课思考题

11、孝养父母有哪五种方法?请详细解释。你做到了几点?

12、现在许多年轻人崇洋媚外,对自己的民族传统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13、如果父母从小就讨厌你,对你百般折磨,你长大后还要孝顺他们吗?为什么?请引用公案进行说明。

14、父母的言行若有不对之处,身为子女的应该怎么办?你能做到吗?

第四课

15、按照莲池大师的观点,孝分为哪三种?出家人的孝,与世间人的孝有何不同?

16、父母生病的时候,你能不能做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17、在古代,父母去世后,子女应以什么方式表达哀悼?为什么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守孝三年的传统?这是不是一种教条主义?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18、从办理父母丧事的方法上,可以看出儒教有哪些局限性?杀生祭祀是否对亡人有利?作为佛教徒,你会怎样用佛法帮助亡人?

第五课思考题

19、我们应当如何与兄弟姐妹相处?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那该如何落实这一精神?

20、与兄弟姐妹共处时,为何在钱财和语言方面尤为值得注意?你以前为此发生过冲突吗?

21、儒教要求日常行为中做到长幼有序,佛教中有这些要求吗?此颂对你有何提醒?

22、请引用教证说明,儒教对杀生怎么看待?这与佛教有何不同?请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第六课 思考题

23、师长叫一个人时,如果他不在旁边,你应该怎么做?这种小小的行为能反应出什么?

24、在长辈、老师面前,应当杜绝什么样的傲慢之举?对于这些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你认为自己该做些什么?

25、当今时代,人们心理与行为有了巨大变化,有些古代传统不一定适合,这时候该怎么办?对师长表达恭敬时,关键要把握什么原则?

26、在古人的待客之道中,“目送”为什么很重要?请说说你自己的体会。

第七课 思考题

27、孟子把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概括为哪五种?若不懂这些理念,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28、在尊长面前说话,声音上要注意什么?请说明理由。内容和态度上呢?

29、长辈问你事情时,应以怎样的态度回话?你做得如何?明白这一点,对平时与人交往有何帮助?

30、儒教也提倡“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与佛教是否完全一样?为什么?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31、你能做到“朝起早,夜眠迟”吗?是为解脱生死,还是为世间俗事?苏东坡所讲的那个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第八课 思考题

32、为什么现在很多学历高的人却找不到工作?你怎么理解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生存于世的影响?

33、一个人尤其是佛教徒,平时应怎样讲究个人卫生及仪表穿着?你认为这有何必要?

34、放置东西时,为什么要有固定的地方?这是否多此一举?

35、穿衣服有什么样的规矩?何为“上循分,下称家”?假如不守这些规矩,则会怎么样?

第九课思考题

36、弘扬《弟子规》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必要结合佛教理论吗?你以后想怎么弘扬?

37、正确的饮食方式是怎样的?你做得如何?需要哪些调整?

38、古人与现代人对饮酒持什么不同态度?酒喝多了会招致什么过患?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39、老子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你是哪一种人?你对本论所讲的行为规范是如何贯彻落实的?请举例说明。

第十课 思考题

40、掀帘子不要大声、拐弯不要撞到,这些似乎人人都懂,学习有什么必要?你怎么看待现在的大学生?

41、主人不在时,你如果进了他的房间,会做些什么?你如何教育身边的孩子?

42、什么叫九容?请具体解释。明白这些道理,你有哪些收获?

43、你怎么理解“勿畏难,勿轻略”?无论做事还是修行,你能做到这一点吗?假如做不到,想过如何去调整吗?

44、为什么说环境的影响很重要?既然如此,那应该远离什么环境?你是怎么做的?

45、为何不能打听“邪僻事”?你喜欢打听吗?能改吗?

第十一课思考题

46、要进入别人房间时,应该先做什么?屋里的人若问“是谁”,你应该怎么回答?这些细节,平时为什么要注意?

47、儒家文化概括而言是什么?它是“吃人”的仁义道德吗?请说明理由。

48、如果想借别人的东西,应该怎么做?借完以后呢?修行人需要懂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