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不可贪心妄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2:36:19 初中作文
不可贪心妄求初中作文

篇一:不可不读的百句良言

不可不读的百句良言

--------------------------------------------------------------------------------

不可贪心妄求

1.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

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3.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未必钱多乐便多,材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5.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6.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7.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8.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9.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0.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1.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3.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4.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

口。

15.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16.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17.“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8.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19.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0.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21.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24.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25.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26.“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7.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28.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30.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31.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

32.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34.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

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35.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6.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37.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38.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39.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40.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41.情生智隔。

42.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4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44.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45.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46.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47.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48.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49.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50.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51.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52.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53.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54.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55.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56.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57.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58.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59.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60.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61.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

亦近。

62.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63.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

人呢?

64.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65.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 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 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献媚。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人生最烦恼的是争名利。 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 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债。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人生最可恶的是淫乱。 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 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进。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学佛。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念佛。

66.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转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命实造于心,祸福为人招,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亦听命,天地自相保。

67.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68.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69.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70.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

71.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72.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

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73.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宝殿”。即佛也。

74.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念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生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75.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76.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77.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

78.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79.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80.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81.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82.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83.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84.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85.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

86.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87.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

88.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89.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90.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篇二:三句半

庆圣诞----(三句半)

甲:今日庆圣诞!乙:我们来联欢。丙:咱演啥节目。丁:三句半。

甲:上帝爱世人!乙:差耶稣降临。丙:道成了肉身。丁:福音。 甲:一切信他的!乙:不至于灭亡。丙:反而得永生。丁:救恩。 甲:天使报喜信!乙:救主今降临。丙:牧羊人听见。丁:找寻。

甲:你们看见了!乙:婴孩包着布。丙:卧在马槽里。丁:记号。 甲:昔日主降生!乙:博士寻圣婴。丙:跪拜主耶稣。丁:虔诚。 甲:俯伏献三宝!乙:黄金、乳香、没药。丙:表主是祭司、先知君王。

丁:配得。

甲:希律王听见!乙:假意去拜参。丙:要害主耶稣。丁:阴险。 甲:围困伯利恒!乙:要杀主圣婴。丙:破坏神计划。丁:撒旦。

甲:今日主降生!乙:普天又同庆。丙:欢呼弥赛亚。丁:高声。 甲:感谢父上帝!乙:赞美主耶稣。丙:歌唱保惠师。丁:真神。

甲:福音要广传!乙:见证主的名。丙:背起十字架。丁:舍己。 甲:将身体献上!乙:当作馨香祭。丙:侍奉真活神。丁:喜悦。

甲:末日主来临!乙:显现在空中。丙:号筒先吹响。丁:高兴。 甲:死了的信徒!乙:首先要复活。丙:活着的信徒。丁:被提。

甲:这是经上话!乙:这是主应许。丙:警醒多祷告。丁:牢记。 甲:信主得永生!乙:爱主不落空。丙:这就是福音。丁:来听。

甲:说的三句半!乙:到此为一段。丙:弟兄姊妹们。丁:再见。

甲:祝大家圣诞快乐!乙:祝大家圣诞蒙恩。丙:哈利路亚!丁:阿们!

信主善行

1、 甲:弟兄姊妹齐来听 乙:信主要讲诚实心

丙:你若想把天国进 丁:先悔改

2、 甲:神差他的独生子 乙:降世救你出火坑

丙:口中勿再讲恶言 丁:有善行

3、 甲:神的儿子十架钉 乙:为洗我罪得生命

丙:血气上来要祷告 丁:学忍耐

4、 甲:主为你罪丧生命 乙:你要照主脚踪行 丙:肢体得罪别发怒 丁:去饶恕

5、 甲:神若不把我来爱 乙:我也软弱沉沦中

丙:彼此接纳在心中 丁:是包容

6、 甲:你若能把肢体爱 乙:神把你列在绵羊中

丙:别把嫉恨放心中 丁:爱弟兄

7、 甲:你要能把灵魂救 乙:天国产业为你存

丙:心中不再有世界 丁:传生命

8、 甲:耶稣本是神儿子 乙:从不高傲谦卑行

丙:默默无声三十载 丁:榜样行

9、 甲:主在世上受尽苦 乙:你该跟着主去行

丙:别把自己放心中 丁:要爱人

10、 甲:为主作工不靠已 乙:要靠伟大的圣灵

丙:得着使命传福音 丁:得永生

福音三句半

这个世界真奇妙,生机勃勃有欢笑。宇宙万物哪里来?神创造。

亚当夏娃有自由,伊甸园里无忧愁,偷吃禁果犯了罪,吃苦头。

人类自从犯了罪,整日流汗又流泪,与神隔绝失自由,多愚昧。

天天叹息没希望,年年辛苦无方向,人生意义何处寻?真够呛。

人心恶毒太自私,唯利是图又无知,人情淡漠世风下,没出息。

与神隔绝心彷徨,灵里枯竭黑夜长,罪的工价乃是死,没商量。

人生在世好绝望,有何意义在世上,人心好苦没追求,都一样。

神爱世人大爱心,差派独子道肉身,有福童女马利亚,蒙主恩。

童女生下救世主,博士敬拜受鼓舞,基督降生在马槽,很艰苦。

自此人间有光亮,有福之人得方向,跟着耶稣传福音,大希望。 三十多岁传福音,走遍四方播爱心,神的大能被彰显,赛黄金。 跟随耶稣众人多,神迹奇事被述说,五饼二鱼千人饱,剩很多。 宗教领袖不高兴,犹太人也心不正,决定除掉主耶稣,心真硬。 最后晚餐主擘饼,喝杯宝血新约定,门徒就要相爱多,新命令。 魔鬼入了犹大心,出卖耶稣诡计阴,为了三十块银币,没良心。 就在客西马尼园,耶稣祷告跪父前,十二门徒不警醒,主最难。 大群兵丁已来到,拿着刀棒火光照,耶稣当夜被逮捕,众人告。 审来审去主无言,当局无法也为难,耶稣实在没有罪,那当然。 为了讨好犹太人,官府下达处死文,可怜羔羊不争辩,我的神。 十字架上担当罪,父神掩面主流泪,神爱世人替人死,人不配。 流出宝血显慈爱,救恩做成还罪债,圣殿幔子也裂开,神同在。 肋旁血水也流出,教会建立敬基督,十字架上有荣耀,我想哭。 主死安葬新墓内,三天复活显尊贵,创世以来非一般,神智慧。 显给门徒四十天,门徒鼓舞喜心间,最后升天见父面,父喜欢。 五旬节时降圣灵,门徒有力万事成,从此教会充满爱,满光荣。 世人生活有希望,与神和好多歌唱,只要归信主耶稣,前途亮。 世人有罪不用怕,跟随基督十字架,宝血除罪得永生,听主话。 我今跟主很多年,生活有力心里甜,主的恩典夸不够,说不完。 大家都来信耶稣,饱享主恩感动哭,生活洁净天国美,爱基督。 基督里面多蒙福,悔改赦免罪孽除,好得无比说不尽,基督徒。

三句半

今天来到XX村, 感谢赞美真活神, 节目说的不很熟, 包涵。 欢欢喜喜台上站, 心中激动难开口, 要问我们说的啥, 三句半。 父老乡亲注意听, 听来还要记在心, 若是精神不集中, 听不清。 耶稣降世传福音, 为救罪人免沉沦, 奉劝你们快悔改, 赶紧。 耶稣能力真希奇, 治病赶鬼行神迹, 又是人来又是神, 快信。 三十三岁被人钉, 十字架上显分明, 宝血能洗众人罪, 真不配。 钉死三天又复活, 先知的预言都不错, 复活升天坐宝座, 实话。 说天堂来讲天堂, 天堂就比咱家强, 圣经记载有天堂, 不说谎。 要问天堂有多好, 珍珠美门宝石墙, 长宽高来有千里, 立方体。 上天堂也不作难, 坐飞船也嫌他慢, 只要耶稣一句话, 转眼间。 上天堂也不平常, 天使凑乐把歌唱, 丰盛的筵席都摆上, 我先尝。 生命活水常常流, 生命果树栽两旁, 十二个月都结果, 扑鼻香。 天堂上面有荣光, 不用太阳和月亮, 再无疾病和死亡, 常健康。 天堂是个好地方, 那是咱们的家乡, 只要悔改信耶稣, 都可上。 聪明童女迎新郎, 油满灯亮明晃晃, 预备好了见主面, 阿门。 三句半来已说完, 说的不好提意见, 说的好了别夸奖, 接着看。

祷告最要紧

各位长辈父老,主内同工同道,我们先向大家,问好!

弟兄四人上来,心中兴高采烈,今日匆匆登台,表演!

今日表演什么?题目还未想着,只好翻看圣经,新约!

新约马太七章,七节看到八节,各人祷告必须,恳切!

恳切求就得着,寻找就必寻见,敲门就给开门,恩典!

弟兄姐妹留心,祷告最最要紧,这是属灵呼吸,真真!

篇三:禅语大全

禅 语

1. 小人专希望人给,给过就忘;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2. 为儿孙作未来计,十望九空;为社会作众人谋,点滴有功。

3. 悭吝嫉妒的人,即使财富满室也走不出内心的贫乏;埋怨自怜的人,纵使四肢健全也跨不出内心的框框。

4. 吾人必须要求自己,健全自己才能得以生存;吾人必须反观自省,培植善缘才能迈向佳境。

5. 世间最贵者,就是尊重生命;世间最恶者,就为残杀生灵。

6.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口说不如手做,心想不如圆成。

7. 学习布施,是改造自己悭贪的性格;严持戒法,是改造自己恶性的行为;修养忍耐,是改造自己嗔恚的恶习;发心精进,是改造自己懈怠的因循;修学禅定,是改造自己散乱的思想;开发智慧,是改造自己愚痴的认知。

8. 找们不畏黑夜,要走向黎明;我们不怕寒冷,要迎向阳光;我们不嫌脏乱,要改造环境;我们不惧挫折,要勇敢担当。

9. 环保是对于地球的爱护;没有地球,何能生存?护生是对于生命的尊重;没有生命,何来意义?

10. 能者,怀抱福利大众的愿心,能者,发挥互助合作的美德;能者,拥有突破困难的勇气,能者,具足改良创新的抱负.

11. 昼行要惜阴,日用要惜物;遇言要惜口,逢事要惜情。

12. 彼此尊重,才能建设一个有道德、有尊严的国家;互相友好,才能建设一个有秩序、有礼貌的社会。

13. 说话,要有柔和赞美的内容,做事,要有勤劳忍耐的精神;待人,要有亲切尊重的态度,读书,要有用心仔细的思惟。

14. 俭而能施,仁也;俭而寡求,义也;俭而传家,礼也;俭而训子,智也。

15. 人,要从愚痴迷梦中觉醒,才能认识生命的真谛;人,要从向外贪求中回头,才能找到内心的宝藏。

16. 生活艰难时,要面对它;生活辛苦时,要体验它;生活清闲时,要计划它;生活满足时,要享受它。

17. 用语言赞叹大众,用双手大做好事;用脚步走出善路,用力行创造净土。

18. 以融合的心胸,尊重异己他人;以融和的气度,包容各种信仰;以融和的雅量,超越种族藩篱;以融和的怀抱,沟通全球人类。

19. 工作要不拖延,能敬业而不偷懒;报告要不隐瞒,能积极而不颓唐;上示要不违逆,能受责而不怒颜;随众要不特权,能圆融而不极端。

20. 对自己要有忧患意识,对修道要有笃实心态;对事务要有敏锐觉知,对度众要有慈心悲愿。

21. 乐,可以净化身心,提升本性气质;志,可以激发潜能,开阔思想视野;道,可以启迪性灵,完全人格修养。

22. 待有余而后济人,必无济人之日;待有暇而后读书,必无读书之时。

23. 有才不足做,有德才可贵;有财不足恃,有功才可敬。

24. 舍不得财,不能为义士;舍不得命,不能为忠臣;舍不得施,不能为善人;舍不得放,不能为智者。

25. 辨别是非之道在于明理,促裁纠纷之道在于公正。

26. 交友之道在于『淡』;读书之诀在于『明』;止谤之方在于『聋』;改过之要在于『悔』。

27. 『互相体谅』,是消除纷争之道;『互相成就』,是集体创作之方。

28. 施人之恩,莫大于助人为善;害人之甚,莫大于引人为恶;成人之美,吴大于扬人之德;坏人之事,

莫大于揭人之短。

29. 道人长短,一句话也是多嘴,故要少说;启人生信,千万言也是嫌少,故应多讲。

30. 能做好事就是『般若手』;慈眼视人就是『般着眼』;能言好话就是『般若口』;胸怀大众就是『般若

心』。

31. 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满腹经纶,不如一善在心;高谈阔论,不如一言九鼎;长篇累牍,不如

一字干金。

32. 知足,是解脱欲望的妙方;感恩,是拥有财富的法门。

33. 不说谎,就是信用,信用即财富;讲爱语,就是慈悲,慈悲即功德。

34. 日行一善存好心,每一发心,必为人间的利益着想;日发一愿做好事,每一发愿,必为人间的庄严

用心。

35. 绐人利用也是一种结缘,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36. 人若无求,心自无事;心若无求,人自平安。

37. 遇才不妒,有过不避,当仁不让,立功不居。

38. 学佛,就是向自己的烦恼魔军作战;念佛,就是对自己的烦恼习气革命。

39. 人,只为自己而活很自私;人,只为亲人而活很辛苦;人,能为他人而活很伟大;人,能为社会而

活很踏实。

40. 修养心性之道,应审度自己所长,补强自己不足;对待他人之道,应包容他人不足,赞扬他人所长。

41. 忍耐是修行的力量;包容是做人的修养;柔和是处事的良方。

42. 人以无贪最为富有,人到无求最为高贵;人若无嗔最为自在,人能无痴最为清明。

43. 宽恕能恢宏气度,包容能促进和谐;慈悲能助长道德,喜舍能增加人缘。

44. 廉不言己贫;勤不言己苦;忠不言己好;功不言己能。

45. 说义不宜深,但要明;下令不宜繁,但要简;教人不宜严,但要慈;待人不宜苛,但要宽。

46. 学习弥勒菩萨的胸怀,宽容豁达;效法观音菩萨的慈悲,憨念大众;具备文殊菩萨的智慧,远离恼

害。

47. 实践普贤菩萨的行愿,普皆回向;拥有地藏菩萨的勇敢,圆满菩提。

48. 君子不责人所不及;君子不强人所不能;君子不苦人所不好;君子不计人所不便。

49. 真君子辞富不辞苦;真君子庆道不庆贫;真君子知义不知利;真君子成人不成己。

50. 处人不可太任己意,应洞悉人之常情;处事不可太任己见,应明白事之常理。

51. 思量嫉妒苦,包容便是福;思量我慢苦,尊敬便是福;思量计较苦,放下便是福;思量挫折苦,结

缘便是福。

52. 恩量贪欲苦,满足便是福;思量嗔恨苦,慈悲便是福;思量愚痴苦,明理便是福;思量烦恼苦,欢

喜便是福。

53. 持身不可太皎沽,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事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54. 见人成就不要忌妒;见人发心应当随喜;见人有难不可旁观;见人沉沦要能提携。

55. 人要知苦恼,才会本份不妄求;人要知惭愧,才会谦虚不自大。

56. 有了感动,就能心甘情愿的发心;有了感动,就能无怨无悔的故事。别人的善言懿行,自己要能感

动;自己的所言所行,也要感动他人。

57. 『随缘』是立场互易,随顺环境,但决非随便行事,苟且偷安;『不变』是择善故执,一以贯之,但

不是墨守成规,泥古不化。

58. 『耐烦』是一种艺术;『有恒』是一种希望。耐烦有恒,做事才能成就;耐烦有恒,做人才能通达。

59. 求知要进一步想,处事要退一步想,能受天磨方铁汉,不被人忌是庸才。

60. 『推诿』,阻碍一切进步;『担当』,成就一切事功;『强辪』,招来一切非议;『认错』,化解一切责难。

61. 能干者,总会多受一点折磨;不能干,则要多受一点委屈。

62. 在受苦的时候,要感到快乐;在委屈的时候,要觉得公平;在忙碌的时候,要自然安闲;在受责的

时候,要安忍担当。

63. 惭愧反省,是悔过的勇气;惭愧反省,是自知的镜子;惭愧反省,是明日的祥和;惭愧反省,是智

慧的果实;惭愧反省,是进德的阶梯;惭愧反省,是自修的功课。

64. 觉人之伪,不形之于色;吃人之亏,不动之于口;施人之恩,不发之于言;受人之惠,不忘之于心。

65. 求全之心,可用之责己,但不可用以交友;满足之心,可用之处境,但不可用以求知。

66. 『难得糊涂』,是解决颂恼的最好办法;『实事求是』,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态度。

67. 眼睛要生在心里,观察自己;嘴巴要长在心上,评论自己。

68. 『容』人不是处,自无纷争;『忍』己难过处,自无怨言。

69. 自己的好处,要掩藏几分;别人的短处,要掩盖几分。

70. 一滴之施济人当厄,就如春风化雨;一言之恶伤人之心,好比冰雪寒霜。

71. 给人方便而不磨人,做事秉公而不偏私;守持戒法而不妄为,群处和睦而不怪僻。

72. 仁的施与,望风偃然;德的教化,所向披靡;道的兴设,近悦远来;法的胜利,无以匹敌。

73. 『忍』是一种担当;忍之为德,在于负重。『退』是一种涵养;退之为德,在于和众。

74. 忍让是诗人最重要的修养工夫;精进是励己最确实的实践方法。

75. 气和心境好,心平无烦恼;性谦人缘好,克己乐逍遥。

76.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

是岁月,而是永恒。

77. 日有升沉起落,故有晚霞余映;月有阴晴圆缺,故有皓月当空;人有悲欢离合,故有聚散情缘;世

有苦空无常,故有真理示现。

78. 因为有过去,才有现在;因为有现在,才有未来;因为有未来,才有三世;因为有三世,才有希望。

79. 一花一木都有生命,一山一水都有生机;一人一事都有道理,一举一动都有因果。

80. 松涛拍岸,鸟叫虫鸣,无非是悟道的契机;夏涧秋谷,春花冬雪,无非是真理的示现。

81. 四大五蕴的假合之身,孰能无病;生老病死的无常过程,谁能免除。无病之道无他,只要证悟法身;

无常之理好解,只要去妄归真。

82. 树正不怕月影斜,梁正不怕屋瓦倾;行正不怕人来谤,心正不怕魔来扰。

83. 错误比不过道理,道理比不过法治;法治比不过权力,权力比不过因果。

84. 人间的苦恼重重,肇因于我见、人见、众生见;世界的风云多变,起源于事执、法执、人我执。

85. 一念善心,佛陀看得到,菩萨看得到;一点恶意,魔鬼看得到,业报看得到。

86. 有信仰的人最富贵,有道德的人最安心;有修行的人最有力,有智慧的人最通达。

87. 能观众生苦,即与佛眼相应;能说善妙语,即与佛口相应;能做不请友,即与佛身相应;能行利生

事,即与佛心相应。

88. 心意柔和身自在,眼耳清净心自闲;天伦团聚家自乐,世道公正民自安。

89. 妄心妄境,如鱼吞钩,痛楚割截身心;真心正念,不被钩牵,功如圆满明月。

90. 贪心不能致富,喜舍才能多福;利他不忘自谦,自谦才能度众。

91. 鱼以海洋为家,鸟以山林为家;人以屋舍为家,道以空无为家。

92. 正义行事,公理不会长久湮没;心存善念,果报必然早晚现前。

93. 喜舍摄伏贪欲,行喜舍,可以广结善缘;慈悲化解瞋恨,修慈悲,可以积聚福德。

94. 船行的路是海洋,明灯的路是夜晚;人行的路是善事,成道的路是悲智。

95. 因果不可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真理不可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

假之后,必有平衡。

96. 有佛法的地方就有慈悲,有佛法的地方就有般若;有佛法的地方就有信仰,有佛法的地方就有办法。

97. 欲望是第一海,愚痴是第一闇;嗔忌是第一怨,疑妒是第一障。

98. 有过必有罚,有功必有赏;有种必有收,有业必有报。

99. 平安就是福报,功德就是寿命;知足就是富贵,适情就是自在。

100. 聪明者不迷,正见者不邪;有容者不妒,心静者不烦。

101. 涉世不难于变化,难于慎重;做事不难于敏达,难于深忍;发心不难于勇锐,难于持久;学道不难

于慧解,难于证悟。

102. 道不学不明本源,戒不守不知过错;禅不参不识自性,迷不悟不能解脱。

103. 忠信可以进德,庄敬可以避祸;宽恕可以延寿,信仰可以悟道。

104.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

105. 贫病之时知朋友,患难之时识真情;进退之时瞳分雨,得失之时通因果。

106. 亲近良师闻法乐,闻法奉行安稳乐;安稳和合寂灭乐,寂灭离苦解脱乐。

107. 化愚就是智,去迷就是悟;除恶就是善,离妄就是真。

108. 水的仁慈能沐浴众生,可以泽及万物;水的义气能扬清激浊,可以荡涤污垢;水的勇猛能柔而坚强,

可以弱而克刚;水的智慧能疏通江河,可以自成盈满。

109. 父母田中种植孝养,师长田中种植恭敬;病患田中种植救护,三宝田中种植供养。

110. 想要得福先惜福,想要惜福先知福;想要知福先行福,想要行福先有福。

111. 守持戒法如良药,可以医疗烦恼;守持戒法如水囊,可以解除干渴;守持戒法如明师,可以遵正方

向;守持戒法如护照,可以方便远游。

112. 能降伏贪瞋烦恼的人,才能得到法喜安乐;能体证无我空慧的人,才能达到涅盘解脱。

113. 内心的昏闇,因忏悔而光明;无边的烦恼,因忏悔而止息;坚固的憍慢,因忏悔而柔软;覆藏的恐

惧,因忏悔而安乐。

114. 仇结的怨怼,因忏悔而解除;无明的嫉妒,因忏悔而包容;怠惰的放逸,因忏悔而勇猛;无尽的热

恼,因忏悔而清凉。

115. 动而后能活,静而后能明;大而后能容,空而后能有;虚而后能实,知而后能行;舍而后能得,爱

而后能惜。

116. 能以平等观看待一切众生,就是法界圆融;能以因缘观看待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缘灭。

117. 行为的规范,是在道德;道德的实践,却在行为。

118. 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钻石,应是信仰、道德;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房屋、土地,应是真心、

佛性。

119. 世间的得失皆有前因,人生的苦乐都有所缘。

120. 生命的去来,如同薪尽火传,生命的火苗永不停息;生死的转变,如同搬家乔迁,生命的主人仿是

一样。

121. 要远离『苦聚』,才能获得安乐;要知道『无常』,才能拥有希望;要懂得『无我』,才能融入大众;

要明白『空性』,才能真空妙有;要消除『恶业』,才能美善人生。

122. 要识得『因果』,才能心甘情愿;要了透『缘起』,才能真相大白;要实践『中道』,才能安身立命;

要证悟『般若』,才能自由自在;要圆满『涅盘』,才能究竟人生。

123. 畈依佛,点亮心灵灯光,为自己建设了电力公司;皈依法,储蓄甘露法水,为自己营建了自来水厂;

篇四:三句半--祷告最要紧

三句半--祷告最要紧

各位长辈父老,主内同工同道,我们先向大家,问好! 弟兄四人上来,心中兴高采烈,今日匆匆登台,表演! 今日表演什么?题目还未想着,只好翻看圣经,新约! 新约马太七章,七节看到八节,各人祷告必须,恳切! 恳切求就得着,寻找就必寻见,敲门就给开门,恩典! 弟兄姐妹留心,祷告最最要紧,这是属灵呼吸,真真! 祷告不必做假,乃是与神说话,只要真实自然,就可! 祷告若得不着,大家都要省察,必是罪孽阻隔,讲着! 罪孽若不倒空,祷告就会不通,即使大声呼喊,白白! 祷告不可疑惑,疑惑不能得着,虽求也是无用,急煞! 祷告不可妄求,不可重复不休,凭着单纯信心,就够! 确有很多例证,瞎子要见光明,只要信心求告,看清! 还有血漏妇人,凭信摸主衣襟,疾病立即痊愈,高兴! 也有妄求的人,懒惰还加贪心,主使茅棚变屋,白哭! 祷告不可贪心,不求物质金银,合神心意求告,要紧! 祷告恳切同心,教会就会复兴,齐心协力传扬,福音! 福音传给万民,救人脱离沉沦,遵行主的教训,阿门! 各位弟兄姐妹们,祷告切切要同心, 恳切向神多祷告,祷告实在最要紧。

篇五:“应无所住”释义

《金刚经》“应无所住”释义

李 利 安

六祖慧能大师因为意外听到《金刚经》中“应无所住”一句而决意离家求法,可见“应无所住”一词在六祖革命中的重要意义。《金刚经》罗什译本中有两处说到“应无所住”,以下分别予以解释。

《金刚经》第一次提到“应无所住”的经文如下: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①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一句中的“法”是梵文的意译,音译“达磨”、“达摩”,是佛教的基本观念和基本范畴。其本意是“轨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解释说:“‘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性。”②前者意即有一定的规范或规律,人可以认识;后者意即有自性或质的规定性。这就是说,作为法有两方面的规定,即有自身的特性和轨范并能使人理解。“法”的具体含义相当复杂,在佛教文献中最常见的有两种用法,一是指佛的教法,或称佛法,如佛、法、僧“三宝”中的“法”即是这个意思;二是指成份、事物和现象,既泛指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存在的和不存在的、过去的和未来的,如“一切法”、“三世诸法”等,也特指某一事物和现象如“色法”、“心法”等。这里的“法”含义即属第二种。

“法”的分类很多,各派通讲的有蕴、处、界三科。小乘说一切有部把宇宙万有分为五位七十五法;《成实论》分为五位八十四法;大乘瑜伽行派则分为五位百法。所谓五位即把一切法分为五类: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上述五位法可分为有为、无为两类,其中前四位通称“有为法”。与无为法相对,有为法指由因缘和合而成、有生灭变化的现象。“为”是造作的意思,有为法和无为法是从有无造作的角度把千差万别的宇宙诸法分为两类。另外,佛教还从解脱论的角度把有为法分为有漏法和无漏法两类。“漏”即众生从眼、耳、鼻、舌、身、意“六疮门”流漏出“不净”,造成各种业,从而不断生死轮回,遭受苦难,所以“漏”即烦恼的异名,凡具烦恼、导致流转生死的一切法,①

② [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49页上。 [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大正藏》第43册,第239页下。

均为有漏法。离开烦恼垢染的清净法,名为无漏法,如涅槃、菩提和一切能断三界烦恼之法。上述五位法包括现实世界的一切存在,也包括非现实世界的一切现象或设想,即既有此岸的,也有彼岸的,既有可见的,也有不可见的。这种分类反映了佛教对宇宙万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具有其独到的优势和鲜明的宗教特色。《金刚经》所说的“于法应无所住”的“法”即指这五位一切法,这是该经所要极力破除的对象,全部经文即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一句中的“住”本指生、住、异、灭“有为四相”之一,意即事物形成后的相对稳定。“无住”即“不住”,指事物不会凝住于自身不变的性质,而总是处于因缘联系和生灭无常之中,所以人的认识也不应以固定的概念当作事物固有的本质,亦即不应认其为真,视其为实,不应妄自分别、计度思量。可见无住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事物的性质,其二是指人们对事物应持的态度。这里的“应无所住”即属其二。由于任何事物皆“念念无常、无有住时”①,所以无住又成为事物之共性。但在佛教理论运用上,通常又作为一切现象之本源,成为“真如”、“法性”的另一种称谓。如鸠摩罗什在解释《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时说:“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②此即将无住之空性作为“一切法”得以成立的保证。正因为一切法无有自性,无所住着,所以人们的观念也“应无所住”。“应无所住”的思想是大乘佛教般若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金刚经》所阐述的中心思想之一。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一句中的“布施”是梵文音译“檀”、“檀那”的意譯。其本义指施他人以财物,后来范围扩大,凡所有的福、慧、利、善等皆为施之内容。概括地说,即以自己的财力、体力、智力去济助贫困者,满足求索者,襄助逆境者。是为他人造福成智也使自己积累功德,甚至求得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大乘经典中,布施走向了极端,变成了对一切无理勒索者也要给予满足的信条。布施的范围从衣食车马至土地居室以至奴仆婢女、家人妻子直到个人的四肢五官、骨髓头颅,无所不包,从而使布施走上歧途。《大乘义章》中说:“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己惠人目之为‘施’。”③布施的分类很多,从所施来看有二种布施、三种布施、四种布施等。二种布施即财施和法施,分别指舍财济贫和说法度生。三种布施即在二种布施的基础上再加无畏施,即救人于厄难之中,使其不再怖畏。四种布施指①笔施。②墨施:见人之发心书写经典以笔、墨施之,助成善缘。③经施:刊造经版,施于他人,令其读诵。④说法施,说法使人闻之而修因证果。从受施来看有五种布施:①施远来者。②施远去者。③施病瘦者④施饥饿者。⑤施智法人。从施者的目的来看,有两种布施,一是净施:指布施时不求世间名誉福利之果报,但为资助出世之善根及证入涅槃之因,以无有尘染的清净之心而行布施。二是不净施,即以世俗的尘染之心,妄求福报而行布施。此外还有七种布施,八种布施之说。小乘①

② [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47,《大正藏》第25册,第399页下。 [后秦]鸠摩罗什:《注维摩诘经》卷6,《大正藏》第38册,第386页中。

③ [隋]慧远著:《大乘义章》卷11,《大正藏》第44册,第694页中。

布施的目的在破除吝啬和贪心,克服自私自利,消灭我见、我所见,以树立功德免除来世的贫困,期生天上或富贵家庭。大乘则与大慈大悲的教义联系起来,用于超度众生,并作为“四摄”(菩提为摄受众生,使生亲爱之心,归依佛道而应做的四件事)之一,称作“布施摄”。也作为“六度”之一,称作“檀波罗蜜多”,意即“施度”、“布施度无极”。如《六度集经》第一章:“布施度无极者,厥则云何?慈育人物,悲愍群邪,喜贤成度,护济众生,跨天逾地,润弘河海。布施众生,饥者食之,渴者饮之,寒衣热凉,疾济以药,车马舟舆,众宝名珍,妻子国土,索即惠之。”①其中所列之布施对象,大大超出人类的范围,遍及于飞禽走兽虫豸鱼虾。该经共有14处言及布施,每次都言到布施的福报,甚至可以获得无量的福德,反映了当时佛教对布施的重视。当然该经凡言及布施却都是作为一种陪衬,用以说明般若无相无住之理。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金刚经》之所以以布施的功德来比喻般若功德的巨大,也说明布施及其功德果报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中的“色、声、香、味、触、法”,统称“六尘”,亦名“六境”。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外境。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包括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合称“十二处”,加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合称“十八界”。“六境”是根据识体作用的不同而对认识对象作以分类。它们被视为像尘埃一样能污染人的情识,亦名“六尘”;因其能引人迷妄,又名“六妄”;又因其能“令善衰灭”,又名“六衰”;或因其“能劫持一切善法”,又名’六贼”。其中“色”与“五蕴”中的色蕴不同,色蕴泛指物质现象。这里的色专指眼根所识别的对象,范围较窄,包括三类;(1)形色,即表形的对象物,分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八种;(2)显色,即呈出颜色的对象物,分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如日)、明(如月、星)、十二种;

(3)表色,即表相状的对象物,分取舍、屈伸、来去,坐卧等。“声”指耳根所识别的对象,分两大类,即生物所发声和非生物所发声。香:指鼻根所识别的对象,即鼻子可嗅到的气味,分好香、恶香、等香(有养生功效的)和不等香(没有养生功效的)四种。“味”指舌根所识别的对象,分甘、酸、咸、辛、苦、淡六种。“触”指身根所识别的对象,分地性、水性、火性、风性、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十一种。“法”作为“六境”之一称“法境”,作为“十二处”之一称“法处”,作为“十八界”之一则称“法界”,是意根所识别的对象,其范围最广,除上述五境之外的其它事物和现象都是意根识别的对象。

“不住相布施”的“相”,是指事物之相状,《大乘义章》说:“诸法体状,谓之为相。”②所以“相”既包括佛教所讲的一切事物、现象及各类构想的相状、形象与特征,也指人们对这一切相状与特征的观想。“相”虽属于事物却出之于人。正因为如此,《金刚经》其它译本常译作“想”。后来才进一步明确“相”为①

② [吴]康生会译:《六度集经》卷1,《大正藏》第3册,第1页上。 [隋]慧远著:《大乘义章》卷3,《大正藏》第44册,第524页上。

所缘之境。“想”为能缘之心。如华严宗所立十宗之一即为“相想俱绝宗”。佛教主张“无相”,认为“相”是凡夫俗子妄心分别所致。若有相则必为相所缚,即为六尘之境相所缚而心不自在。佛教对“相”有各种分类,从动态来看分“有为四相”,即有为法的四种基本特征:生、住、异、灭。《俱舍论》卷5说:“于诸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名异,能坏名灭。”①般若学认为,此四项均系虚妄分别,是错误的认识,因为一切法不生不灭,寂而无相。从静态来看,有总相与别异、同相与异相等的划分。华严宗提出“六相”说,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从这六个方面说明一切现象虽各有自性,但又都可以融合无间,完全没有差别,即所谓“六相圆融”。

所谓“不住相布施”,就是不执著于人和事物的相状而进行布施,即上文所说的“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亦即下文所说的“无住相布施”。具体讲即所谓“三轮体空”,即施者、受者、所施者“三轮”皆无自性,体空而幻有,所以不能执著,不能有“三轮”之妄心,即无能施之心,不见有施之物,不分别受施之人。《心地观经》中有一“布施偈”即就此而发,其曰:“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今安住最胜心,供

②养一切十方佛。”佛教认为,凡夫六根不净,妄自分别于六境,并执之以快其欲,

于是在布施方面也执住于布施之相,表现在顾恋身财,希求受者报恩,希求来世果报等方面。这不是大乘菩萨之布施,并无多大的功德,更不能成就无上菩提。而无住相布施之福德却是无边无际的。南朝傅大士在讲《金刚经》时曾有一颂曰:“若论无相施,功德极难量。行悲济贫乏,果报不须望。凡夫情行劣,初且略称扬。欲知檀(即布施——笔者注)状貌,如空遍十方。”在“不住相”的经文之后,《金刚经》紧接着又说菩萨应“如所教住”,也就是说应该按照佛教导的那样安住其心。《金刚经》通篇讲无住思想,此处的“住”指无住而住,住无所住,即上文所说的“于法应无所住”,“不住相”、“无住相”。唐代窥基称此为“劝信”,即“劝令如佛所教行无相施,福定无边,不久当成广大果也。”④

总体上来看,这段经文的核心意思是阐释般若无住思想,其关键词是“于法应无所住”、“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不住于相”、“不住相”等。采取的手法一是正面揭示,即只提出要求,指明应该如何去做,而未阐释无住的道理,因何应无住而住。其原因在于总答《金刚经》开头时须菩提“云何应住”的总问,这是全经关于无住说教的首次亮相,此后便通过其它方法和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地说明这一理论。二是借助于布施之行来提出无住的思想。在大乘六度当中,布施度最容易引起人们对事物外相的执著与分别,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希求之心。经文恰好借此反其道而行之,指出“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三是采用比喻手法说明无住的意义。经文中通过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等十方虚空的不可思量比喻无住而所得福德的不①

②③ [古印度]世亲著:《俱舍论》卷5,《大正藏》第29册,第27页上。 [唐]般若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1,《大正藏》第3册,第294页中。

③ [梁]傅大士:《傅大士颂金刚经》,《大正藏》第85册,第2页中。

④ [唐]窥基:《金刚经赞述》卷上,《大正藏》第33册,第132页中。

可思议。其四是启发诱导的方式,经文并未呆板枯燥地陈述“如所教住”,而是通过问答方式,层层诱导,步步深入,最终自然地得出“菩萨但应如所教住”的结论。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金刚经》说法方式之灵活和行文技巧之高超。

无住理论是大乘般若类经典的重要学说,无住即不执著,不执著的对象不是某一人、某一物、某一事,也非某一类、某一时,而是世间万事万物及彼岸世界的一切及其它佛教所设想的境界及事类。这一切统称为“法”,所以该段经文第一句便说:“于法应无所住”。“法”的分类很多,从作为人们的识体的认识对象这一角度来看,无非是“六境”,即与眼、耳、鼻、舌、身、意相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包括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特别是“法”所包括的范围极其广大,天上、地下、水中、空中、此岸、彼岸,应有尽有,无所不有。此六尘被佛教视为能污染人们情识的尘埃,引人入迷的妄境、劫持善法的盗贼,所以经中在“于法应无所住”之后,便进一步具体解释说其即“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六尘”虽对“法”作了进一步解释,但法自身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法性,二是法相。般若学认为法无自性,法性本空;法相虽有,但是假有,所以性空假有、真空妙有便成为般若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人们对法的执著实即对假有之法相的执著,法相本是幻有,是人们妄自分别的结果。认其为实有,则必为相所系缚而不能自拔,不得解脱,所以经文在“于法应无所住”,乃至“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之后紧接着又说,菩萨如此而住,亦即“不住于相”,随之经文连续提出“不住相”、“无住相”,从而说明了无住乃是无住于法相的道理。另外无住并非不住,不住于法相,但却住于无住,无住而住才是真心之安住。梁代昭明太子将这段经文科判为“妙行无住分”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段经文篇幅不大,但含义丰富,层次也非常分明,大致可分三层,第1层为正面揭示,第2层为喻释,第3层为结论。这节经文在承上启?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矫娴淖饔靡彩鞘置飨缘摹N拮〖词瞧瞥ㄖ矗唇儆兄ㄊ游涤械闹醋拧U庵种醋懦啤胺ㄎ抑础薄G岸尉耐ü莆摇?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众生、寿者“四相”而破除“人我执”,达到“我空”;此段通过破除“法我执”,达到“法空”。我、法二空才是大乘菩萨的觉悟,也是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理论上的重要区别。因为小乘只讲我空而不讲法空,大乘则是既除我执,破“烦恼障”;又除法执,破“所知障”。二执皆除,二障全破,这正是《金刚经》所要阐述的般若义理。只有破除二障,才可望达到佛的觉悟,而大乘菩萨行的全部内容也正在于证得佛智,进入佛果,所以福德再大也无过于悟得如来法性之身,而且像十方虚空那样不可思议的福德也无疑在暗示着成佛解脱。

《金刚经》第二次提到“应无所住”的经文如下: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