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什么是性情中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15:48 体裁作文
什么是性情中人体裁作文

篇一:性情中人

作者:北极熊369 2007-12-16 20:41:22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情感故事

性情中人

武侠小说中描写的主人公都是性情中人,大凡英雄人物都是性情中人。

性情中人是荆轲刺秦王的勇气和胆略,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是竹林七贤的浪漫旷达、淡泊名利,是嵇康在权贵面前的高傲、不亢不卑的风度,是五柳先生的读书不求甚解、脱却功利之心、不为三斗米折腰的骨气和闲逸,是李太白斗酒诗百篇的豪气,是苏东坡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通达,是谭嗣同的”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杀身取义的凛然正气。

性情中人是有血性、富有真情实感的人,他们为人真诚、处事坦荡,个性特征鲜明,性格豪迈、奔放、浪漫,感情丰富,心地善良,富于同情心,是忠于内心感受的人。性情中人就是一个真性情人,所谓真性情,一方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方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性情中人经常充分地表现自己,他真诚不虚伪,从不伪装、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所以性情中人优点明显,缺点也明显。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透明的人。性情中人好讲真话,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因为他真实,常常控制不住自己,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他自己不虚伪,也看不得虚伪的人,有时情感大于理智,至少有时候不太冷静,所以往往做出一些别人不理解的事情来。性情中人好交朋友,最容易相信别人,哪怕别人随便的一句承诺都愿意当真,三句好话,就把别人当知己,掏心窝子的话对别人说完,所以也容易上当受骗。性情中人有时又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他性格直爽,说话直来直去,有时也容易得罪人。性情中人虽有缺点,但他从善如流,敢于面对批评,勇于改正错误,这正是性情中人的可爱之处。正如张岱所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无癖无好,乃万事无可专注无可用情,无瑕无疵,即一切都在假装都在扮演,这样的人如何可交。

有些人,善于用全套的“技术方式”去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看起来八面玲珑,然而时间一长就会八面漏风,露出真面目了。而性情中人则不然,他从不掩饰自己,喜怒哀乐总挂在脸上,高兴时手舞足蹈,发起脾气暴跳如雷,他始终以“真”面对一切。

性情中人不是上等的好人,也不是下等的坏人,是一个中庸之人。做一个性情中人,做真的人,顺其自然的人,固守你与生俱来的性情,安守正常的生活,感谢生命里拥有的一切,包括快乐、幸福和成就,也包括失意、贫苦和疾病。

我欣赏性情中人,因为他们性情坦率,所以内心纯正,因为他们内心纯正,所以情感真实,因为他们情感真实,所以他们生活自由,因为他们生活自由,所以不需要虚伪的面具。

季羡林先生说,一个性情中人,做人要质朴、醇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自己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做人做事关键是一个“真”字,实践一个“善”字。性情中人,心向往之,追而求之。

本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不代表新浪BLOG同意其观点或描述。如需转载请注明

出处。

篇二:性情中人

性情中人

性情中人,是指感情丰富,率性而为的人。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随其本性、情感外露、率性而为。如“李敖先生是性情中人”、“李积敏先生是性情中人”、“路遥先生是性情中人”等。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上,在这个越来越真假难辨时代,在这个物质压抑人性的潮流中,突显真实本性、真诚而感情丰富的人,就显得特别稀有。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稀缺的资源,价值经常会被放大。因此,看来被人评价为性情中人的人,无论从性情人本身来说,还是从物质社会的现实来看,都是值得为此而大醉一回的。

简介

拼音:xìnɡ qínɡ zhōnɡ rén

常常听到一种评价,说某某人是“性情中人”。这评价中是略有几分暗暗的羡慕的;或者,还有些感慨、赞许之类的。

从字面解释“性情中人”

性情中人,把字拆开来看。

性:性情;脾性。《国语·周语上》:“先王之於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韦昭注:“性,情性也。”

情:本性。《淮南子·本经》:“天爱其精,地爱其平,人爱其情。”高诱注:“情,性也。”

中:内;里面。《说文·︱部》“中,内也。”性情中人,按照这种解释,大概是指那些突显真实本性的一类人。性情中人,无褒贬之意,算是个中性词吧。性情中人,在唐人的笔记中描绘过隐居的高士,在《水浒传》中评定过那些血腥的英雄好汉,在明清的话本小说中刻画过那些才子佳人。在时下,性情中人这四个字,又成为一种耀眼的视角了。

解析性情中人

好像性情中人,还不只是这么简单地就可以概括了。在不同的情况下还有很多细节,很有深意。有许多种具体的条件下,还附加了很多的内容。性情中人主要是来形容人内心的。可是,人的内心是多么难把握的一件事啊。其实,性情中人应该是形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内心的某一刻的感受的。也许这种定义,比较确切一点。性情中人就是一种感觉吧。是变化不定,却围绕着一些内涵的感觉。性情中人,应该是忠于内心感受的人,是感情丰富的人,是能够义无反顾的人,

是略有不合时宜的人,是敢爱敢恨、爱恨分明的人。

所有这些的综合,性情中人是情感大于理智的人,至少是很多时候不很冷静理智的人。性情中人,不仅不是没有理智的人,还可能是理性很强的人,只是有时候偏偏不按牌理出牌,偏偏要违背理智的人。性情中人执拗、心中躁动不安,性情中人不在乎自己,又太在乎自己的感受,太在乎别人的感受。他做事豪爽、侠胆柔肠、不拘小节、情感丰富,他是一个比较注重爱恨情愁的人。他性格豪爽,为人正直,不受社会习惯的束缚和影响,常常做出常人无法作出的选择。他又对很多事情和人都很在意,难以割舍,难以解脱。他是个指容易理解别人,也容易被人理解的人。我们在与他的相处过程中,总觉得愉悦,就象面对大海或广阔的原野,自己也会变得开朗、单纯、善良。

篇三:歌德--一位伟大的性情中人

歌德——一位伟大的性情中人

摘 要:歌德的伟大,不仅是在于其文学成就,更重要的是在他的人格魅力。歌德是一位诗人,诗人的特质是真,真往往和善美联在一起。作为一位诗人,是不能虚构感情之内的任何东西,包括爱,思念,忧郁等等。歌德正是将爱情、友情以及其作品等几方面融为一体的至情至性的伟人。

关键词:歌德、性情中人、爱情、矛盾

1749年,歌德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富裕之家中,父亲是一位教养深厚,刚毅坚强的法学家,母亲则是一位爽朗,健谈乐观的名门之秀。从小歌德便接受了各方面的严格教育,家庭和自身的努力便成就了这样一位“最伟大的德国人”。

人们谈起歌德,自然而然便会想起那个少年维特的烦恼,追求真理的浮士德、葛兹原的英雄气概,我们看歌德的每一部作品,无论是戏剧、小说还是诗歌,都可以感觉到一股浓浓的“人味”。当我看到《歌德谈话录》时,我可以想象出一个活生生的歌德就站在面前,他是风流倜傥的贵族,涵养至深的学者,多情的翩翩公子。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他总是那样的淡定悠然。他不会像颜回一般“一箪食一瓢饮”,他对于自己的优越的生活怡然自得。他不会像拜伦那般“放浪形骸”,但却总会大胆的追求爱情。在笔者心中,歌德便是一位的性情中人。

一、什么是性情中人

何为“性情中人”?性情中人,这四个字,我们把它拆开来看。性,其实应该是性格、本性吧,是真的意思;情呢,应该是感情丰富,感受力强的意思;中人,联在一起,是指一类。如果按照这种解释,那么性情中人应该说是那些真诚的、感情丰富的一类人。再深入一下是“性格里具有浪漫的成分,感情里具有细腻的成分。性格浪漫真诚,感情丰富细腻的人为性情中人”。

以上的理解只是单从字面来看的,其实性情中人,还不只是这么简单地就可以概括的。性和情主要是用来形容人的内心世界的,然而,人的内心世界是很深很丰富的,内心是变化不定的,却总是围绕着一些内涵的。性情中人,应该是忠于内心感受的人。具体到不同的人,不同性别的人,其表现的形式也一定不同。虽然他们各自的表现形式不同,但给别人的感觉是一样的,这种感觉就可以用“性情中人”来表达。也就是说“性情中人”其实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内心的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一种性情的评价。

性情中人便是这样:他们性情坦率,所以内心纯正;因为他们内心纯正,所以情感真实;因为他们情感真实,所以生活自由;因为他们生活自由,所以不需要虚伪的面具。

歌德不仅是性情中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性情中人。

二、歌德性情中人面面观

(一)歌德的爱情

谈歌德,就不能不谈《少年维特之烦恼》,谈维特,就不得不说歌德的爱情。

可以说,如果说没有现实生活中歌德与夏绿蒂的爱情,便不会有让人传颂几百年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的文学创作来自于爱情,但是爱情却让他一次次受到打击和创伤,可即使这样,他的一生却总是在孜孜不倦的追寻的那份美丽而忧伤的感情。

歌德的一生中有过不少爱情的经历,有姐弟恋,三角恋,暮年恋。可是在他八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女人是歌德这部人生盛装大戏中的主角,是他所有鲜活生动的作品源头的那道清泉,也是点燃他写作激情原子弹的那一小块儿高爆炸药。女人,既是他的海水又是他的火焰。歌德一生爱情生活之绚丽多姿,与他作品之烟波浩淼,的确是相映成趣。⑴ 歌德真正的初恋是在1766年在莱比锡念大学时,他爱上了“年轻貌美,活泼可人”的

薛安卡(Anna Katharina Schoenkopf),她是一个标准的美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真理,歌德也不例外,可是此时的薛安卡却早已名花有主,而且她和他的恋人感情十分要好,即便是歌德这样一个翩翩少年,风流才子也不可拆散的。最终他的初恋已失败告终,而且是没有开始便已结束的爱。即使是这样的爱,却让歌德“爱到吐血”,有资料记载,“1968年7月,歌德开始吐血”爱情让他受伤,却也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他为凯特磬写下了生平第一部诗集《安涅塔》。这次失恋是歌德将他的爱情形诸文字的肇始。

1770年歌德已经来到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学习法律时,爱上了小镇色深海(Sessenheim)牧师约翰·雅可布·卜里翁(Johann Jakob Brion)18岁的女儿卜芙丽(Friederike Brion)。虽然这次的追求并不在是自己的单相思,但最终也是阴差阳错,卜芙丽一生未嫁,而歌德却不辞而别离开了法国。但是在那段幸福的日子里,歌德创作了“五月歌”(Mailied)、“欢会与别离”(Willkommen und Abschied)和“野玫瑰”(Heidenroeslein)等脍炙人口的爱情诗。 1772年,歌德从法兰克福到威兹拉(Wetzlar)帝国法院实习,就在那里,成就了一段名垂千古的爱情传奇,歌德爱上自己好友卡育可(Johann Christian Kestner)的未婚妻。这位美人便是《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女主人公绿蒂的原型夏绿蒂·布芙(Charlotte Buff)。这一次,等待歌德的仍是一个残忍的结局。在那段不可自拔却毫无结果的爱情独跑中,歌德每在深夜,便用一把名贵的短剑在自己胸膛上比比划划,在冥冥中体会锐利的剑锋以无间入有厚地投进胸腔时那种一了百了的淋漓痛快。他想到了死,却最终没有那样做,于是便有了维特绝望而两难的自杀。可就是这部《少年维特之烦恼》让歌德享誉世界文坛。

1775年歌德受魏玛公国君主的邀请来到了魏玛,遇到了夏露笛(Charlotte von Stein)。歌德爱上夏露蒂,并不是如以往一般一见钟情,而是在他们相识一年之后。但夏露蒂也并没有一开始便接受他,这是因为夏露蒂不仅大歌德七岁,而是她已经是七个孩子的母亲。他的丈夫就是奥古斯特大公的掌马大臣。可在歌德炽热如火的神情中,夏露蒂最终在五年之后才抛弃一切世俗观念,成为了歌德的情人。在歌德的爱情经历中,她和歌德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有人称她是歌德的“精神教母”,他们之间的爱超越爱情。歌德自己也说:“夏露笛渐渐代替了我的妈妈、姐姐和情人。我们之间生成了一条纽带,那是大自然的纽带。”是夏露蒂让这位风流才子在魏玛定居,让他心甘情愿的成为一名政客。可是也是夏露蒂让他在十一年之后“潜逃意大利”。

1788年6月18日,全新的新歌德回到了魏玛。但是夏露蒂却对于两年前歌德的不辞而别而怀恨在心,女人在对待感情上永远没有男人那般豁达。她的确用她的行动来证明她的怨恨,但最终她的冷漠和决绝却让歌德永远的离开了她。

就是在歌德回国后,面对夏露蒂的无情,歌德爱上了一个出身贫寒的灰姑娘——伍碧丝(Christiane Vulpius)。而且他还让伍碧丝怀上了自己唯一的骨肉。灰姑娘的故事本就自存在与童话中,在现实世界,身为魏玛宰相的歌德怎能娶一个酒鬼的失业人之女呢?世人是不会对歌德流有非议的,而伍碧丝就自然成了众矢之的。1790年,他把自己的长诗《植物变形记》题献给伍碧丝。在世人都不容伍碧丝的时候,宫廷女枢密顾问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 Schopenhauer)说过一句话:“我想,既然歌德把自己的名字都给了她,我们还是可以请她喝杯茶的。”就在她说这句话的前一天,歌德还是娶了伍碧丝。虽然伍碧丝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可是有了歌德的爱,还有什么是不可以承受的呢?

可是,虽然歌德很爱自己的妻子,但是在伍碧丝嫁给歌德后,歌德却仍然有着另外的爱情,从裴笛纳(Bettina von Arnim)到魏玛娜(Marianne von Willemer),即使在他74岁他还向比他小55岁的李雨丽(Ulrike von Levetzow)求婚。但最终这段感情却因为儿子的关系而没有继续。歌德为自己无果的黄昏恋而悲痛欲绝,他提笔写下了著名的诗集《玛丽恩巴德哀歌》。在1827年歌德亲手删定全集时,把致李雨丽的《玛丽恩巴德哀歌》、致斯祖玛诺夫斯卡的《和解》与《致维特》称为他自己的“激情三部曲”。而这个致斯祖玛诺夫斯卡才是

歌德生命中最后一个女人。

歌德一生中的女人太多,让世人都误解了他。可是谁又知道那些曾经是歌德的女人们是否有后悔过呢?在歌德生命中的女人里,有卜芙丽和李雨丽终生未嫁,又有夏露蒂和魏玛娜和他成为了好朋友。而他的妻子伍碧丝也和这个心目中伟大的丈夫度过了一辈子。可以说,没有这些女人,便不会有今天的歌德。只能说,歌德便是这样一个毫不矫揉造作的人,爱情来了他便会大胆的追寻。他多情却决不滥情。他对待每一份爱情都是认真的。这个不需要我们去理解。只要那些被他爱的或爱他的女人感受到就成了。

(二)歌德的友情

就像古代中国的李白和杜甫,近代德国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样,歌德和席勒的友情在漫漫历史中永远被人世人称道。在歌德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爱情,如果说爱情是歌德创作生命中的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源泉,那么,友情就是他狂飙运动的催化剂。

一七八七年,席勒来到魏玛公国,却没有如愿以偿的得到自己想要的爵位,但他却留在魏玛开始研究康德哲学,而此时歌德已经去了意大利,直到一七八八年歌德回国,在席勒未来的妻子的安排下和歌德会面,两人相谈甚欢,一七八九年三月,歌德介绍席勒去耶拿大学任历史教授,直到一七九四年,席勒和歌德在耶拿的一次报告会上再次相遇,两人才开始真正的友谊和合作,也开辟了“以歌德和席勒的友谊为特征”的德国古典文学全盛时期。

歌德大席勒十岁,但席勒却在一八〇五年九月与世长辞。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十一年。但他们的之间的友谊却成为了文学史上永远的佳话。

在他们交往期间,歌德努力想以自己的地位和名声帮助席勒,让他搬到魏玛来住,先借居在自己家,然后帮他买房,平日也不忘资助接济。他们已经很难分开,但还是分开了。上天让他们同时生病,歌德抱病探望席勒,后来又在病床上得知挚友亡故,泣不成声。

席勒死时家境穷困,他的骨骸被安置在教堂地下室,不是家属的选择,而是家属的无奈。病中的歌德不清楚下葬的情形,他把亡友埋葬在自己了心里。没想到二十年后教堂地下室清理,人们才重新记起席勒遗骸的问题。没有明确标记,一切杂乱无章,哪一具是席勒的呢,这事使年迈的歌德一阵惊恐。二十年对亡友的思念积累成了一种巨大的愧疚,愧疚自己对于亡友后事的疏忽。他当即自告奋勇,负责去辨认席勒的遗骨。在狼藉一片的白骨堆中辨认二十年前的颅骨,这是连现代法学鉴定家也会感到棘手的事,但是歌德做到了。他最后捧定了那颗颅骨,小心翼翼地捧持着前后左右反复端详,最后点了点头:

“回家吧,伟大的朋友,就像那年?寄住在我家里。”

歌德和席勒本不是同一类人。生活上,歌德极尽荣华富贵,席勒时时陷于窘迫。在思想上,歌德是一个从感性经验出发较多,依据自己的实践和切身体验来发现和表述他对于美学的看法,是从实践中去掌握真理;席勒比较偏爱沉思和内省,他从理性思考中去发现和认识真理。由于他喜爱哲学,受康德的思想影响较深,他对于美的理解总结概括是抽象的,也是明晰和精辟的。但却免不了有着康德的文字的晦涩和难懂。在作品的风格上,歌德一般是以人为中心的现实主义,歌德的作品里的主人公是一个有着复杂人性的人,而席勒信奉的是原则,在他的作品里,主人公都是用神的准则来约束自身。在写作习惯上,席勒对写作计划总是反复琢磨,逢人就说个没完,一些剧本都一幕接着一幕地跟歌德讨论过。《歌德谈话录》里说“我从来不和任何人,甚至不和席勒,谈我做诗的计划。我把一切都不声不响地放在心上,往往一部作品已完成了,旁人才知道。我拿写完了的《赫尔曼与窦绿苔》给席勒看,他大为惊讶,因为我从来没有就写这部诗的计划向他泄漏过一句话。”

但是这样的不同并没有造成两人的分歧,是歌德和席勒各自用自己宽大的心胸接受着对方的一切,并且互相学习督促。他们虽殊途却同归。俩人的互相欣赏和各自的人格魅力成就了一段终生的友谊。用歌德的原话说就是,“彼此都觉得没有对方就根本无法过活。”

对于席勒和歌德的感情,有人专门用西方的星座原理来分析两人的命盘。我对这种做

法只能是一笑而过。像友谊这样纯洁的东西用这种近乎迷信的东西来解释,到底是亵渎了他们的感情还是盛赞了他们的友谊?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段友谊却永远的如北辰星一般照耀着历史的长空。

三、矛盾的歌德

恩格斯有一段对歌德经典的评价:“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儿子、可敬的魏玛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面对这样的评价,笔者更确定的了歌德的可爱。“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再伟大的人都会有缺点,但这种缺点终究瑕不掩瑜。恩格斯的评价十分准确地概括出了歌德复杂的世界人生观和处世态度。歌德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但是他的人生道路在后人看来似乎就是一个悲剧,就像《浮士德》中的主人公一般。

浮士德的一生是追求的一生,也是矛盾的一生,他知识渊博,万人景仰,“到头来还是个可怜的愚人!”因而“内心如焚”;他要离开书房,走进大众,可是当他来到那个糜烂的酒馆后却“巴不得离开”;他返老还童来到一个小镇,爱上一位美丽的女子,却最终由于自己的自私和宗教信仰的桎梏而导致了心爱的人的悲剧;他在靡非斯陀的魔法下来到了罗马帝国的宫廷,口中虽喊着“在麻痹中寻求幸福非我所愿。”却终究不过是个皇帝玩乐的人;他利用魔法来到古代,与海伦结合,这本是一段浪漫的古典美的旅程,而结果却被幻化为白云的白袍送回了北方,象征者浮士德用古代美来消除先带丑的幻想的破灭;终于,浮士德重新回到了现实,他带领整个人们,经过艰苦的努力,把荒芜的海滩变成了花园。他探索到了人生的真谛:“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可结局还是依照契约倒地死去。

现实生活中的歌德不也是一个像浮士德一样的人吗?他的一生也是为了爱情,事业,理想和信仰而奋斗不已。这期间有失败、妥协,但最终,当人们盖棺定论之时,连恩格斯都称 “歌德最伟大的德国人。”

要了解一个全面的歌德,不能不看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在爱克曼的眼中,歌德是一个慈祥而平易近人的老人,他有一种道不明的气质无形的吸引着周遭人。看完《歌德谈话录》,歌德在笔者的心中更加立体话,他决不是神,他也只是一个人,但是这样至真至性的人远比高高在上,不染纤尘的神可爱。

《歌德谈话录》中,涉及文艺、美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政治以及一般文化活动的内容,听着他的那些言论,总有写醍醐灌顶的感觉,他像一位智者般侃侃而谈,又想一位师者给予爱克曼谆谆教导。在他的言论里没有刻意修饰华丽句子,只是朴实的话语。但是再次看这本书时,我们便会发现在某些地方,歌德似乎有些矛盾,有人称为“天性中的复杂,细微处的矛盾。”他主张用积极、美好的东西作为题材,反对消极、丑恶的东西进入文学,这不就有些片面和绝对吗?如按他的文艺主张面对资本主义的丑恶还歌功颂德,这岂不是十分有害的粉饰太平吗?他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不平凡的概念,却又对希腊雅典的古典文学顶礼膜拜,似乎在他眼中只有通过学习希腊古典文学才能超越历史,那这与“世界文学”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他年轻时曾是“狂飙运动”的主将,是一个激进的革命者,他希望德国能像法国一般来一场大革命,但是当看到革命带来流血和牺牲时,他却胆怯了,以至于让后人称他为保守者和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尽管他总是表示对德国社会的不满,还常常作出叛逆的的事情,但最终为了自己的舒适生活和爵位,他成为了一位虔诚的官僚。正入恩格斯所说的他“时而伟大,时而渺小”他是个天才却免不了是个“老于世故”的“庸俗市民”。以此种种,固然他的缺点多多,但是一个从小处于安逸环境下的贵公子,你能要求他向拜伦一般亲自上战场吗?从

某个角度看,他终于自己的感受,虽然他知道别人对于他的反对革命表示不满,但是他还是坦率的说:“我同情法国革命是不争的事实,因为那些残害虽然没有发生在我身上,但却无时无刻不使我惊心。并且也无法看到当时有益的结果。我不赞成专制政治,我确信任何的革命过程中,国民是无罪的,政府才是有罪的。”他对于革命的态度和与文学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却有着殊途同归的妙处。革命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自有。但是血腥的革命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的。

三、歌德性情人生的启示

(一)从歌德作品中体悟复杂人性

谈歌德当然不能不谈《浮士德》,歌德有自己的自传《诗与真》,但是有人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浮士德》更像是歌德自己一生的精神自传。这不伟大的诗剧想要告诉人们的便是“人身上与生俱来的二重性矛盾如何推动着人性的发展。”

歌德的每部文学作品所要表现的几乎都离不开一个主题,那便是“人性”。《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的

(二)歌德复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宗白华的一首小诗形容歌德那样: “你的一双大眼笼罩了全世界, 但也隐隐透出你婴孩的心!”

篇四:袁枚,真性情之人

袁枚,真性情之人

内容提要:袁枚作为一个真性情之人,文学史上对于有褒有贬,有人认为他率真可敬,也有人认为他不务正业,生活随意。只有站在高处的人,才会有人敬仰有人鄙弃。本文从袁枚的诗、散文、小说等方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坦率的、有人生境界的袁枚。

关键词:真性情、乐观、多产作家、乾隆三大家

初识袁枚,是因为他的那首《栽树自嘲》:“七十犹种树,旁人莫笑痴。古来虽有死,好在不先知。”看到如此乐观的诗句,我就在想这个诗人应该很长寿吧,果然,他活了82岁。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简斋,晚年又称随园先生、仓山居士,今浙江杭州人。袁枚自小家境贫寒,他的家境只可以算的上是一个读过点书的人家,根本谈不上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袁滨在外给人当幕僚,苦难是家里还要去借钱度日。袁枚回忆幼年时,要债的上门,只能“推出阿母去,卑词解烦恼”。袁枚是九岁时第一次接触到诗,从此便常常“吟咏而模仿之”。袁枚在乾隆四年(1739)中了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袁枚一生著作很多,但生前并未刻印完自己的全部著作,后人为其刻印的真正全集是在嘉庆年间,但流传到今天,已经很难见到完整无缺的了。

作为一个多产的作家,袁枚著有《小仓山房诗集》、《小仓山房文集》、《小仓山房尺牍》;《随园诗话》16卷以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续新齐谐》10卷(即记载神怪故事的笔记小说《子不语》)、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美食著作《随园食单》。可以说,他的创作题材和作品类型都极其广泛,真不枉其“乾隆三大家”之一的名号。

1.袁枚的诗

袁枚倡导性灵说诗论,他的《小仓山房诗集》现存其自21岁至82岁所作的古今体诗4484首,这些诗可以称为性灵诗。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多表现出了一种狂放之性,主要表现有两类:一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他自由狂放,唯我所依的个性;一类是借吟咏景物来抒发感情,在诗中借描写自然山水以映衬自我形象,烘托独特的气质个性。

袁枚的诗内容广泛,感情丰富:内容上有咏史诗、景物诗、亲情诗、友情诗与爱情诗等;在感情上,有表现仁爱之心,表现讽刺之情,充满了他的。“真挚之情”。

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袁枚的亲情诗。袁枚乃性情中人,他对祖辈、父母与兄弟姐妹有着极深的感情。

袁枚于乾隆四年(1739)考中进士,在衣锦还乡后祭奠祖母时作了一首诗,名为《陇上作》,忆起幼年时“忆昔童孙小,曾蒙大母怜”,祖母期盼着袁枚“玉陛胪传夕,秋风榜发天”时,但终有“望儿终有日,道我见无年”的时候。等袁枚真的高中进士,祖母已经驾鹤西归。袁枚在中了进士后回到杭州完婚,在祖母

的墓前悲泣,“返哺心虽急,含饴梦已捐。恩难酬白骨,泪可到黄泉。宿草翻残照,秋山泣杜鹃。”由此可见,袁枚与祖母的感情极深。

袁枚另作有《嫁女词四首》,作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女儿出嫁之时,表达了对女儿的疼爱与对即将出嫁的女儿恋恋不舍的感情,还表现出了自己的孤寂感。袁枚六十三岁时才得子,因此一直视女儿为掌上明珠,女儿出嫁,他“同居人暂离,惄焉心已恼;况是掌上珠,怀中最娇小”,心中自然很舍不得。“夫婿住姑苏”,他担心女儿“归宁岂不归,路远终知少”,对女儿的疼爱与不舍溢于言表。

袁枚是一个乐观的人,他辞官归隐后,过着闲适恬淡的生活,他的诗中多表现那种舒适、恬然自在、随性自由的生活态度。本文开头中提到的他的《栽树自嘲》我尤其喜欢,试想,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仍然满怀希望的种下一棵小树苗,并憧憬着看到它成长,能拥有这样的心境,人生真可谓是无欲无求,安然知天命了啊!

2.袁枚的散文、小说

袁枚是一个杰出的古文家。他的古文创作主张独创精神,与他的性灵诗论不谋而合。他的《小仓山房文集》的古文体裁涉及碑文、传、序、论、说、表、启等,内容则包括说理、记事、写人、写景、抒情等。

袁枚的人物传记古文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古文的传统,遵循了先秦古文实录的原则和其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所以既有真实性,又有艺术性。而袁枚的山水古文则体现出了他高超的文字功力和对山水之美的捕捉能力。他是一个生性酷爱自然的人,所以自然的一草一木一石在他的眼中都是极其优美而富有生机的,已成了有灵性之物。袁枚的哀悼古文主要是祭文和悼词,数量不多却尽是经典,动人心魄,有被评论者评论为与韩愈《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鼎足而三”的名篇《祭妹文》,真挚悲痛,感人悲惋。

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收录了尺牍一百五十余篇,内容以抒怀、记事和评论为主。由于篇幅短小,可以任意而谈,所以尺牍是最能反映袁枚的真性情的作品。而他的说理性的尺牍则文笔犀利,一针见血。可见袁枚真的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袁枚的志怪笔记小说《子不语》,记载了他在民间收集来的鬼神狐仙之事以及揭露了僧侣、道士骗人的伎俩,批判理学和抨击吏治,批判科考舞弊。他并非是王充那样的无神论者,但他认为人不怕鬼,反对佛教,他反对社会上的不平之事,对政府的腐败、科考舞弊深感厌恶,他也反对理学,讽刺理学家。《子不语》的记事味较浓,在艺术表现上则没有过多的把握,语言简朴,多用白描手法,接近口语。

让我们

什么是性情中人

来看看真性情文人袁枚的哀悼文名篇《祭妹文》。袁枚的三妹袁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死于上元(今江苏南京),他悲痛之余写下了《祭妹文》,回忆了与三妹幼年的家常琐事,手足情深,为三妹的去世而悲痛,表达了对三妹的怀念之情。文章的开篇,一句“呜呼”就让人深切的感受到他的痛苦。“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为三妹死后骨葬他乡难过。三妹坚持“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嫁给了高氏子,造成了一生的不幸。

袁枚想起幼时与三妹嬉戏的情景,小时候“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而“今予殓汝葬汝”,当年一起生活的情景“憬然赴目”。九岁时两人一同学习、读书,袁枚二十岁去广东,三妹牵住他的衣裳痛苦??往事历历在

目,积在袁枚的心中。“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袁枚“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记存”,但是三妹已经不在,假使时光再倒流,也没有人能同他一起证明那些过往了。得知三妹生病,袁枚“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怎知三妹竟病重,从此天人相隔。三妹临死前盼着哥哥回家,却无法撑到那一刻。袁枚悔不当初,“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

对于三妹的身后事,他也一一安排到了最好。“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倘若三妹能葬在杭州,自然是最好,只可惜山高路远,只能把三妹葬在这里。袁枚在那一刻突然觉得非常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他问三妹“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一股深切的悲痛和孤寂萦绕在他的心头。“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最后他与三妹告别,即使有再多不舍,除了悲痛,竟也无法再做些什么了。

袁枚与三妹的感情至深实在是让人动容!

3.《随园食单》

把《随园食单》单独讲,实在是觉得这部美食著作非常能体现袁枚生活的随性和闲适。

辞官归家后,袁枚在随园过了近50年得闲适生活。那么袁枚在随园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据蒋敦复的《随园轶事》卷一说,袁枚一生纳妾众多,有姓氏记载的就有十人,据说袁枚八十大寿时还纳了一妾。他活到82岁,可他的妾却大多短命,所以他都是陆陆续续的纳妾,家人也先后离他而去。也许真的是生死经历得多了,所以在天性中真的有安然生活,不怕生命终结的境界。我觉得袁枚的生活就是在享受,不管生活中有什么烦恼,他都始终在享受。我想生活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似乎已然超脱,对许多事情都看淡了。

《随园食单》是今日中国饮食史上一部重要著作。袁枚自称“好味”,是一位美食家。正是因为性格随性,也出于对美食的热爱,他才能抛开传统文学家的偏见,总结了当时的饮食文化并加以记录,由此作出了《随园食单》这一在中国饮食界有重要地位的美食著作。

袁枚的《随园食单》不仅记载了许多食谱,还记录了众多的饮食文化。他用文学的语言讲述“吃喝”,是一部真正能称得上是“饮食文化”的佳作 。

袁枚有一个厨师,名叫王小余,二人虽是主仆,却也是知己,袁枚赞叹他厨艺高超,厨德高尚。后来王小余过世,袁枚更是“每食必为之泣”。袁枚晚年,又有一个厨师病死随园,他赋诗记之,并将其葬于随园。乾隆二十八年(1763),袁枚与同是美食家的郑板桥在扬州相识。郑板桥的美食主张是儒雅超逸、自然简朴,提倡田园之味。同是文人,袁枚可比郑板桥在吃喝上讲究的多。

袁枚实在是一个真性情之人!在他眼中,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从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位文人淡薄和乐观的性格。他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随着自己的心意走,他不怕别人说什么,不怕别人笑自己。就像七十种树一样,只是因为自己想,所以就去做,不会在乎旁人的眼光。我想正是由于他这般的坦率,这般的随性,他才会如此长寿。

“古来虽有死,好在不先知”,想必这位真性情文人总结出的人生境界就是如此了吧!袁枚其人其作品都值得我们好好品读了!这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篇五:关于庞建新的介绍

关于庞建新的介绍

庞建新,字念森,男,1958年生于上海,中国国家艺术大师,中国海派玉雕大师,中华玉石雕刻艺术大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师。1976年进入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玉雕专业,同年进入上海玉石雕刻厂任设计师,后在中央工艺美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三年的机会于1986年在此进修三年。在近四十年的玉雕生涯中,他对中国玉雕事业兢兢业业,曾协助刘忠荣和张迎尧两位大师撰写学术论文,并且指导和培养了很多现今青年一代的玉雕新秀,在业界受到一致的认可以及倍受尊重,其作品更是受到广大艺术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1人物简介

庞建新,字念森,1958年生于上海,山东临沂人。他自幼喜欢书画雕刻,有极强的美术功底,中学时就用核桃雕刻出获奖作品“核舟记”获得全国性奖项。1976年进入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玉雕专业,毕业后进入上海玉石雕刻厂任雕刻师、设计师,后由于表现出色又获得在中央工艺美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三年的机会于1986年在此进修三年,短短三年的学习或许对于他来说是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庞建新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很勤奋,也很努力,就像海绵一样的吸取一切能学到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当时学府中有很多名家名师授课,现代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近代书画大家范增先生都曾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庞建新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这些中国当代顶级大师们,聆听他们的亲身授课,学到了很多他们的艺术创新思想,或者这便是之后成就他艺术事业发展最好的奠基石。正是这最最宝贵的三年时间,让他有了向这个时代的顶级大师们学习的机会。在近四十年的玉雕生涯中,庞建新先生对中国玉雕事业兢兢业业,曾协助刘忠荣和张迎尧两位大师撰写学术论文,并且指导和培养了很多现今青年一代的玉雕新秀,在业界受到一致的认可以及倍受尊重,其作品更是受到广大艺术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2个人履历

庞建新,山东临沂人,1958年5月生于上海,从事玉雕36年;

1976年至1979年,就读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玉石雕刻专业;

1979年至1986年,上海玉石雕刻厂鸟兽车间雕刻工、厂技术科科员;

1986年至198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术学院)进修;

1989年至1994年,上海玉石雕刻厂先后担任车间雕刻工、设计师、车间主任。上海工艺美术公司、上海玉雕厂创作设计人员、新员工培训教师。上海玉雕厂第一批国家高级技师论文辅导老师;

1994年至2003年,历任台资华严玉雕厂雕刻师兼总设计师、刘忠荣工作室第一任总设计师、上海市青浦监狱服刑人员玉雕教师;

2003年至今,创建上海念森琢玉工作室;

2012年5月,获得中国国家艺术研究中心授予的《国家艺术大师》称号并获得《中国海派玉雕大师》称号;

2012年7月,获《中华玉石雕刻艺术大师》称号。

3荣誉奖项

2010年,《龟韵》 获“天工奖优秀作品奖”;

2011年,《和田玉荷塘》、《和田玉万年龟》 获“神工奖银奖”;

2012年,《和田玉钟馗》获“玉龙奖银奖”;

2012年,《青花玉钟馗》获“百花奖银奖”;

2012年,《龟寿日月》获“中华龙奖金奖”;

2012年,《双喜》获“神工奖金奖”;

2012年,《翠玉荷塘》获“神工奖银奖”。

4玉雕历程

俗语有云“玉本天成,好玉不雕”。不仅仅是源于好玉的天然神奇,自然之韵味;更因为好玉的不可多得,可谓雕一分,少一分!可是,“玉不琢又不成器”,庞建新先生坚信这一点。因为他知道,每一块璞玉都具有它天然神奇的鲜明特征,也就是其天下无双的唯一个性。“读玉于心”一直是庞建新的座右铭,琢玉必先读玉,更求读玉于心!每一块玉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生命故事,在庞建新看来只有读玉懂玉,唯有在这种类似于与玉“初识相恋”的快乐中,你才能细心品味、慢慢体会到玉本身天然的神态、特有的色泽,才能扬长避短更深层的表达出玉的内涵,成就一件理想的艺术品。世界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多注意生活中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因为他们随时都会发生预想不到的事,也许就是在那不轻易见,出乎意料的瞬间查出灵感的火花。

自古黄金有价玉无价,玉是讲究缘份的。每一块玉都有自己的一段生命故事。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加之需求过度的乱挖滥采,想得到一块上等璞玉更是难上加难。然而,有着这样一位“琢玉人”,在玉雕界他另辟捷径,独树一帜,专注于“差玉”、有瑕疵的玉,通过其精心的读玉,巧妙的设计,常常都能很好的抓住玉料的神韵,巧夺天工,化腐朽为神奇,表达出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之美,让人赞赏不已!他就是曾获得过“全国玉雕百花奖”的庞建新先生。

庞建新自有属于自己的一段人生!

他行事低调,为人质朴;却又在中国玉雕界独树一帜,另辟捷径!当今,在“大师”满天飞的时代,建新自号“琢玉人”,是深知艺术源于生活的。“琢玉修心”,进入念森工作室,你便能看到上海书协副主席刘一闻老师对他的期许。他专注于“差玉”,有瑕疵的玉,在他精心读玉、巧思设计之后;每一块玉器都能展现出其真实朴拙、本质无华的神韵!“且卧红尘于身后,仰天长笑悟人生”!在其新疆糖白玉作品《笑弥勒》中,浅黄色的弥勒半卧于红糖玉椅之上,刚柔反差明显,色泽对比强烈,人物和山石很好的融合为一体,把佛家空欲自在的大境界披露无遗,真是巧夺“鬼斧”,堪比“神工”,其作品表达出的那种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之美,让人不觉惊叹其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

欣赏庞建新先生的玉雕作品,你会沉浸在恬淡的美意里,简单的笃定中。庞建新先生生活在大上海,长在闹市里,能在胶着与浮躁的氛围里坚守一方淡定,实在难能可贵,而又以淡定简雅的艺术作品和艺术精神悦己达人,就更属不易了。所谓“文章合为时而作”,这个时代颇为需要像庞建新先生这样的玉雕家了。 观其佳作《春天里》,那片蜷卧于残荷破叶之上的团鱼,轻触小爪,徐徐探头,动态可掬,趣味盎然;在微微的寒风中,于暖暖的阳光下,仿佛迎接着提前到来的春意!与建新先生一直有着深厚情谊的上海工艺美术大师张迎尧老师如是题跋:“残荷迎风辞旧岁,团鱼探首觅新春”!

生活中的庞建新先生,性格爽直,处世极为低调。他有着广泛的艺术兴趣,除了玉石雕刻颇有心得之外,他对书法以及音乐等都有相当多的涉猎。他说,有时夜半醒来,也会把玩一会儿玉雕佳作,感受神通宇宙的那种超然;在这种摩拓过程中,可以领悟和理解古质而优美的线条。写书法或听音乐,也是于静默中与古人交流、对话,丰富自己思想,对玉雕创作也都大有裨益。这些都是他玉雕外的“余事”,但却大大体现出他深厚的文化素养与广泛的艺术兴趣。庞建新热爱生活,也喜欢动物,在他的工作室里有很多如鱼、龟、青蛙、蟹等动物题材作品,但其中有一件作品对庞建新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每每说起,庞建新总是难抑心中激动,那是在一次中日友好文化交流活动中,日本第81任首相村山富市先生在欣赏完庞建新玉雕作品后对其赞誉有加,并当场亲自挥笔为一件乌龟造型的作品起名为《龟寿日月》,用行动来赞许庞建新在玉雕艺术的成就。龟乃四灵之一,古人将龟视为吉祥的象征,而现代的人也常用龟来祈求长寿。想必村山富市先生当时此举不光是纯粹的赞许中国有庞建新如此优秀的艺术人才,应包含着更深远的意义所在,或许是期望着中国的玉雕艺术能经久不衰,又或

许是希望中日两国的友谊也能天长地久。

每当与友人谈起玉雕艺术或是中国文化,总有说不尽的话,但又不会为了突出自己而滔滔不绝。记得有一天晚上,与业内的一些朋友围着茶桌,在灯下谈论中国人对玉的创作与欣赏,从事玉雕行业三十几年的他,却语气平和;张弛有度的言谈,谦虚而儒雅,使人与其交谈没有任何的压力,融洽的气氛中,每个人都能尽道己见。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艺术家,甚至伟大的行动者。”我想庞建新先生能创造出这么多优秀作品与其品格是分不开的。

专注于化普通为珍奇,巧妙地将各种美学元素组织在一起,反应出一种思想理念和观赏意识的突破,这在玉雕艺术界还是独出一格,艺术特色鲜明。从中足可以看到庞建新先生艺术形象思维通变的特色和善于在联想中寻找创作灵感的特质。

5作品介绍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琢玉何尝不是如此!庞建新先生喜欢书法,爱好音乐,更热爱生活!他常说,玉雕创作的灵感往往来自于生活,可能是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或者一首曲子,或者是源于大自然的风花雪月、水雾冰霜等等,总之灵感是瞬间而至的。一块玉料,几经琢磨,终无好的构思,于是搁置不用,可能在家中已放几个冬夏,落满了灰尘,但就在阳光斜射到的那瞬间,不经意的偶然一瞥,突然就串出“火花”,便创作出了一件经典之作。

童子戏蝌蚪

他在进行《童子戏蝌蚪》创作之前,一块玉料,近百次在手里反复揣摩,灯光下、马路上、石桥边不断构思联想,但就是没有满意的方案。直至有一天午饭时,在回首的刹那看到水缸里的游动的金鱼,联想到了去乡间农家访友看到小朋友们在水田里忘形捉蝌蚪的情形,于是脑中立刻浮现出了一幅童子戏蝌蚪的画面。极大的利用了蝌蚪固有本色以及夹在中间的一层黑色水线,那双沾满泥浆惹人爱怜的小手正好巧借材料中的一层黑色,微微翘起的小臀,嬉戏田间的欢笑;整体性、趣味性,以及自然的神韵,完美结合融为了一体,相互辉映,和谐自然。使每一个观赏此作的人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能够静下心来回首往事,追忆曾经少年,并意识到“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莫不对生命现出无限的感慨,作品似乎从侧面在暗示我们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荷叶青蛙

自然天成的玉石相间,此玉也算是瑕疵中特性很奇特的材料。本因去石而留玉,但玉的部分极可能会所剩无几。将石的部分为衬托,使之成为荷叶依附之处,极为细腻的玉质部分雕琢为三个小青蛙,石玉的肌理效果对比强烈,色泽对比鲜明,可谓巧雕作品中的佳作。 富甲天下

在作品《富甲天下》(甲鱼)的创作上,这是朋友相托的一块带皮玉牌料,出于对庞建新先生作品的喜爱和对他本人的信任,对这块料会做出什么作品来并没有特殊的要求,甚至什么时候来取也没说,只说一句,好了给我电话,我们一起去喝茶。庞先生本是性情中人,几乎没有考虑就直接答应了。看着朋友的身影渐渐远去,走进室内从桌上把料拿在手里端详,是一块非常好的原料,略带鸡油黄的原皮,糯糯的,白白的,尺寸不甚大,油性却是很足。雕刻一件作品对于任何一个琢玉人来说,都算不得什么难事,可要创作出一件得意之作却得付出不少心血,好玉也是可遇不可求啊!建新先生越看越心生欢喜,越看越爱不释手,然而看着看着,他却忽皱眉头,微露难色,随手饮尽桌上杯中的清茶,然后轻轻地推开门,往花园走去。天色渐晚时分,他又转进进工作室,放起古筝《广陵散》,沉寂在案旁,这是他的习惯,每当创作遇有不畅时,他总是索性抛开手中活计,听听音乐,让思绪在音乐的节奏中飘来飘去,不算解脱,也不是寄托,只是还原一种本来生活。就当音乐转为《渔舟唱晚》时,庞建新的眼睛突然一亮,那光芒中明显的得意与释怀,不言其说,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的

又一件作品跃然出世了。正是《渔舟唱晚》中的渔农相互之间的欢快问答场面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由鱼而想到了甲鱼,中国玉雕文化向来注重体现祥瑞,鼓励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于是一件活灵活现的作品在脑中清晰地呈现出来。.拿作品放于在桌上,小甲鱼懒懒晒着太阳,骨碌骨碌极为有神的一对小眼睛,腹部软骨状的结构,厚厚的裙边,活泼灵动,极具张力。用此块玉来表现,很能体现观察的质感,再看金色的回纹勾边,写实中透着古朴,书卷气,金石味扑面而来。其传神之至,让人恍若置身尘外,有心静神明之感。之所以有如此杰作不仅是出于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完美主义者的固有个性,更是由于庞建新先生对自我艺术创作的严格要求!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许多港台艺术收藏家推崇他的一个主要原因。

龟寿日月

在一次中日友好文化交流活动中,日本第81任首相村山富市先生在欣赏完庞建新玉雕作品后对其加,并当场亲自挥笔为一件乌龟造型的作品起名为《龟寿日月》,用行动来赞许庞建新在玉雕艺术的成就。龟乃四灵之一,古人将龟视为吉祥的象征,而现代人也常用龟来祈求长寿。 翡翠玉龟

庞建新先生也有一件作品名为《翡翠玉龟》与其《富甲天下》之作的产生颇为相似,只是在《翡翠玉龟》制作中,取代音乐的是庞建新先生的另一大爱好—书法。庞建新先生对中国书法有着十分的钟情,每当心有所虑,或是梅雨时节,亦或恰逢佳节,其都会研墨对宣,挥抒心怀,还专为书法请教诸多名家,写得一手好字。正所谓艺术相通,在有着广泛艺术涉猎的琢玉匠师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

有一天,他又买了一块很普通的翡翠。对于很多玉雕师来说,这块翡翠绝对排不上高的档次,可庞建新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于细微之处见功力。对于别人不留意的地方,庞建新先生往往能发现不曾为世人所遇的美,在经过一番精雕细琢之后,结果时常能达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琢玉人”的雅称也由此而来。回来后随手将这块翡翠放在书桌上,起先并没有想要对其进行创作。又是一个雨天,窗外阴雨霏霏,连日不开,无聊间信手书写之余,不觉意识到已搁置有些时日的这块翡翠,只是还没心思对其雕琢。随狂风渐起,纸随风动,书兴也愈浓,而翡翠正压在其书写宣纸的一角,四平八稳,犹如一只任风吹雨打岿然不动的“玉龟”!就在那一刻间,庞建新先生看到了一件直让人爱不释手的《翡翠玉龟》。在这件作品里,他很好的利用了近似龟型的翠玉原皮,通过强调僵住背皮的自然肌理效果表现形式,突出龟的苍劲,古拙,对比强烈;同时,也显示出了庞建新先生的逆向思维创作到位,质感,节奏感十足。‘于无声处听惊雷’,观赏此作品,怎能不令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墨玉龟

由于常年风化的原因,形成了独特的表皮肌理的岁月苍痕感,哈密瓜似的墨玉表皮用来表现龟背,表达寓意了人们对长寿的追求和健康的祈求的文化内涵。玉璞于美,这件形、质、色的结合之作,巧妙的表达了设定的艺术效果,可称为巧雕中的一中艺术表现手段。 和田玉腊肉

灵感往往在我们不经意时光顾,就像那天边的流星,在我们看到它的美时,往往是它逝去的一瞬间。无心的人任其闪过,而艺术家却会把它在作品中还原或升华。庞建新先生收藏有一块《和田玉腊肉》,实属天工之作,大自然之中的鬼斧神品!或许我们会认为这是广西特有的猪肉石。广西猪肉石,属天然石种,多系沉积岩、变质岩,是玛瑙类矿物在自然漫长岁月的累积下,在不同时间点杂质影响下逐渐形成;而此腊肉是正宗的和田玉,原皮原色,玉白质密,油性十足!你看那焦黄的“猪皮”、厚厚扑闪出油光的“肥肉”,直让人垂涎欲滴,其匠心独具的再配以红椒、葱姜和“大蒜”,生活趣味更浓!此玉无疑对庞建新是灵感的一次升华,其观察到位,判断准确,与其多年赴新疆跑苏州苦苦觅来的结果也是分不开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此玉已有人将价出到千万以上!我们知道艺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因为艺术本身就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而灵感则是琢玉人平时对事物的观感和心性,观察从身边不起眼的

每一个事物,从内心深处去感受事物最有意义的精华部分。创作的很多素材都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在庞建新的收藏中有一块《和田玉腊肉》,实属天工之作,大自然之中的鬼斧神品! 玉雕钟馗

庞建新的玉雕《钟馗》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佳品。作品玉质细腻温润,设计巧妙,庞老师俏色妙用将钟馗的面部,蝙蝠及小鬼的头部都以黑色巧雕,尤其对作品钟馗面部表情予以深刻、细致、形象的雕琢,令其神态生动、栩栩如生。作品整体线条生动流畅,层次丰富,风格独到,黑与白运用恰到好处。玉雕艺术大师庞建新以一颗年轻的心态来创作包含个性色彩的作品,发挥最大的创作潜能,通过形象思维的感性理解和理性思考,施以高超的玉雕技艺,形神兼备地诠释了人们心中不惧邪祟、刚直不阿的钟馗形象,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活力。 巧雕钟馗的玉料是好多年前庞建新在苏州光福的一个地摊上买的,最初他拿到这块玉料的时候,曾构思着雕刻一只雄鹰,在白玉中展翅飞翔,如果完成想必在经过庞建新精雕细琢后也将是一件不错的作品。可是在庞建新心里,那还不够完美,雄鹰虽好,但要真正利用好这块玉料上特有的黑白相间的色彩,似乎雄鹰的构思又太过普通,欠缺一点。一件要令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的好作品不光有琢玉人精湛的工艺,还一定包含着匠心独运的构思。庞建新为了这块料费尽思量,从其形态、质地,颜色的深浅,纹理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个遍,摸了个透。他时常把此料拿在手中把玩寻思,脑海中不断地飞舞跳动着各种题材的造型??。却源于一次朋友聊天地不经意间,提起了辟邪的话题,瞬间迸发了灵感,那玉石中黑白对比、浑然天成的部分不是恰好可以做钟馗的头部巧色吗?真是太棒了??。正因为这意外的不经意间最终定下了“钟馗”的主题。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古书中记载“夫钟馗者,姓钟名馗,古有扈氏国终南山阿姑泉人也,生于甘而居于泉,文武全修,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经纶满腹,刚直不阿,不具邪祟,待人正直、肝胆相照、获贡士首状元不及,抗辩无果,报国无门,舍生取义,怒撞殿柱亡,皇以状元职葬之,托梦驱鬼愈唐明皇之疾,封‘赐福镇宅圣君’,诏告天下,遍悬《钟馗赐福镇宅图》护福祛邪魅以佑平安。”故名噪天下也!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对“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的信仰,人们在春节、端午、开工、开盘、破土、开业、开庙、开台、谢土、乔迁、庆丰、婚寿、祈福以及重要庆典活动时,都会悬挂钟馗画像或跳钟馗傩舞。祈盼赐福镇宅,中榜得魁;福禄寿禧安。中国古代画圣吴道子还创作了画有钟馗像的艺术精品。岁月悠悠,至始至终,虽不能完全考证钟馗故事的真假,但人们对这个传说中“驱魔大神”的信仰仍绵延至今,经久不衰。中国传统民俗中,最吉祥的字眼莫过于“福”,每逢新春佳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户上贴大红福字。古往今来,在源远流长的祈福文化中,最受人们青睐的祈福吉祥物不胜枚举,独占鳌头的却是一种其貌不扬的小动物,那就是蝙蝠。因为“蝠”与“福”同音,寓于了好运气与幸福,乃是一种吉祥象征。钟馗捉鬼是为了辟邪保平安,而钟馗怒斩蝙蝠,却不是要杀蝙蝠,而是要取“恨福迟来”的意思,祈盼让幸福早点来临。《钟馗》作品玉质细腻温润,设计巧妙,庞建新俏色妙用将钟馗的面部,蝙蝠及小鬼的头部都以黑色巧雕,尤其对钟馗面部表情予以深刻、细致、形象的雕琢,令其神态生动、栩栩如生。作品整体线条生动流畅,层次丰富,风格独到,黑与白运用恰到好处。无论从外观造型,制作精细度,材料的合理利用上,都匠心独具,巧夺天工。玉雕艺术大师庞建新以一颗年轻的心态来创作包含个性色彩的作品,发挥最大的创作潜能,通过形象思维的感性理解和理性思考,施以高超的玉雕技艺,形神兼备地诠释了人们心中不具邪祟、刚直不阿的钟馗形象,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活力。《钟馗》绝对是件值得收藏的玉雕佳作。

6艺术风格

任何一块美玉,都有自己独特的神韵,交给谁雕,雕琢什么题材,都可能产生天差地别的视觉效果,以及产生不同的人文价值!由于玉料多是源于天然,大小、造型,无不受制于此,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