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英语作文 > 教育资讯

理之当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9:29:12 英语作文
理之当然英语作文

篇一:“所以然”与“所当然”之理如何获得?

“所以然”与“所当然”之理如何获得?

在朱熹的许多言论中,经常用“所以然”与“所当然”来表述事实与价值的基本概念。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蒙培元先生在《“所以然”与“所当然”如何统一?》(《蒙培元文集》)[1]一文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使人充分认识了朱熹对待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的态度。

如蒙先生所言,“所以然”讲的是事实,是陈述句,是客观的,而“所当然”讲的是价值,是祈使句或命令句,是主观的,但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其“理”均为一理,“理一”而“分殊”。朱熹之“理”内涵是十分庞杂的,蒙先生用“理性”、“本体”、“规律”、“法则”、“原理”、“秩序”、“观念或理念”等来表述,对朱熹关于“理”的解释和用法,如“所以然者”、“所当然者”、“自然之理”、“生生之理”、“性理”、“使之然者”、“道理”等,又作了一些论述,使人对“理”有了深刻的了解。受蒙先生学术讲座的启发①,本人想着重就“所以然”与“所当然”之理如何获得,对程朱理学有关认识思想与方法作一番梳理,以求就正于方家。

一、“即物而穷其理”

儒家思想一个鲜明的特色是把如何格物致知放在其“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最为首要的位置,将其确定为完成“大学”之宗旨和目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起点。《大学》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章句》)[2]对于格物致知的重要性,伊川亦云:“今人欲致知,须要格物。”(《伊川先生语三》第17卷)

[3]又说:“格物者,适道之始。”(《伊川先生语十一》第25卷)然而何谓致知?何谓格物?朱熹谓:“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大学章句·注》)又说:“物格者,物理之极[2][3]

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亲)民之事也。物格知至,则所止矣。意诚以下,皆得所止之序也。”(同上),可见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格物致知始终是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石。

那么,如何格物致知,即具体如何进行其所谓的“物格而后知至”呢?长期以来,不同的思想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也为此而争讼不已。仅在儒家内部,就出现《中庸》学派与《易传》学派各自彰显着不同的致思向度。思孟学派多本诸《中庸》,荀卿学派多本诸《易传》。《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章句》)认为“性”与“道”都是内在于人的,“率性”而为无不合于“道”,由此他们主张“反身而诚”(《孟子章句·尽心章句上》),即在人自身中寻找格物致知的内在依据,就可以达到“物格知至”的目的。孟子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章句·告子章句上》)所谓“求其放心”就是主张着眼于自身。他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孟子章句·尽心章句上》),每个人只要将其固有的“良知”(同上)、“良能”(同上)发掘、扩充,就可以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学问和知识。这种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一直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思致,不仅后来陆九渊的“就心上理会”(《象山语录》第2卷)[4]与王阳明的“致良知”(《阳明传习录》第1卷)均滥觞于此,且程朱等人的“格物穷理”(《伊川先生语一》第15卷)也同样以此为学的。与思孟学派主张相异的荀卿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5]既肯定人先天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又表明客观事物的道理可以成为认识的对象,并且认为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才会扩大自己的视野,使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与日俱增,他说:“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又说:“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荀子·大略》)同时,他还认为人只要通过学习积累,就能逐步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专门知识的人,即“圣人”,他说:“涂之百姓,积善全尽,谓之圣人。”(《荀子·性恶》)[5] [5][5][3][4][2][2][2][2]

有趣的是,南宋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虽然贬抑荀子,把他与法家人物申不害、韩非相比类,但在认识思想方面则时时与荀子有着一致的地方,比如他说:“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大学章句·注》) 同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一样,朱熹既肯定了“人心之灵莫不有知”,也表明了“天下之物莫[2]

不有理”。同荀子认为“涂之百姓,积善全尽,谓之圣人”一样,朱熹也要求“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由对客观事物的充分认识,从而实现儒家学为圣人的人生目标。同荀子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解蔽”,即祛除蒙蔽、解放思想一样,朱熹也认为:“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大学章句·注》)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2]

就朱熹所主张的“即物而穷其理”的思想观点而言,有必要作一番分析的是,其主要在“即物”之“即”。“即物”即到事物中去,朱熹也曾将其形容为“到那般所在”(《朱子语类》卷

15)[6]。朱熹之“即物”即不离于物,这一思致与道家的“涤除玄览”(《老子》)[7]有着根本的区别,他也因此把自己的这一思想看作与佛老谈空说妙学说及陆九渊心学的分水岭。同时,朱熹的“接物”,并不是简单地与事物接触,而是要“以求至乎其极”、“穷其理”,即求“其理之所以然”(《中庸章句·注》)与道之“所当然也”(同上)。可是,朱熹虽然也倡言“即物而穷其理”,即穷究事物“所以然”之理,但由于他受传统信仰思维影响所致,必须对“所当然”之理如何获得作出说明,因而他承自荀子源于《易传》学派的致思向度,最终仍是向《中庸》所彰显的心性的体认的致思向度回归,因而虽然他曾说:“所谓格物,便是要就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朱子语类》卷62) [6][2]但又说:“如今说格物,只是晨起开目时,

[6]便四件在这里,不用外寻,仁义礼智是也。”(《朱子语类》卷15)所谓仁义礼智即是人的价

值思想,亦即“所当然”之理,属于《中庸》所谓“尊德性”(《中庸章句》)范畴。程子谓:“致知,但止于至善,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之类,不须外面,只务观物理,泛然正如游骑无所归也。”(《二先生语七》第7卷)朱熹也说:“格物之论,伊川意虽谓眼前无非是物,然其格之也,亦须有先后缓急之序,岂遽以为存心于一草一木器用之间,而忽然悬悟也哉?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朱文公文集》卷60《答陈齐仲》)[8]这一席话虽说是朱熹对程颐“今人欲致知,须要格物”(《宋元学案》卷15《伊川学案上》)[9]及“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同上)等言语的疏解,其实即是表明他在“所以然”与“所当然”之理如何获得这一思想方法上是统一于“即物而穷其理”之中的。在“尊德性”与“道问学”(《中庸章句》)

[2][3][2]二者关系上,程朱都是主张统一的。

虽然程朱等人“格物穷理”、“即物而穷其理”的主要思致是“所以然”与“所当然”如何统一,亦即“道问学”与“尊德性”的统一,其主要思致不是“见闻之知”(《伊川先生语十一》第25卷),而是“德性之知”(同上),其格自然之物也是为了证明“德性之知”的超验性,获得“所以然”之理也是为了给“所当然”之理提供先验根据。可是,朱熹在其“即物而穷其理”的学术实践中,却总是常常流露出自然科学的意识来,与他秉持“道问学”以“尊德性”为依归的学术信仰出现偏离。由于受《易传》学术思想的影响,朱熹一生始终孜孜不倦对自然科学知识,比如数理及天文地理知识等方面进行探索,他认为:“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里便缺一物之理。”(《朱子语类》卷117)也正是由于如此,八百年多来,朱熹学说一直频频受人青睐,并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力最

为深远。 [6][3]

诚然,如《大学》之教,“致知在格物”,但究竟要从何处着手呢?是没头苍蝇似地瞎“格”,如王阳明格竹子之类,还是有具体途径可走?孔子虽坦承“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集注·述而》),并提倡“学而时习之”(《论语集注·学而》),但对于从何处着手,则没有详细讲述。《中庸》虽提出“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章句》)之类的高论,但仍语焉不详,最终是被认为“有些英气”(《孟子章句·孟子序说》)的孟子说了出来。孟子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章句·尽心章句上》)由于他认为“万物皆备于我”,故而又说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样的话来,而这“尽心”、“求其放心”就是对《中庸》“尊德性”的诠释。朱熹谓:“德性者,吾所受之于天之正理。”(《中庸章句·注》)又谓:“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同上)顺着《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及孟子的“尽心”与“求其放心”的路子,朱熹开出了“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方子,实属灼见。他说:“穷理者,因其所已知而及其所未知,因其所已达而及其所未达。”(《朱子语类》卷18)通常人们总是仅仅把这一席话表述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已经掌握的道理或知识而进一步探索未知的道理或知识。其实,这只是对朱熹这些话一个初浅的认识。何为“已知”、“已达”?若从认识本原意义上讲,即只有如孟子所谓“不学而能”(《孟子章句·尽心章句上》)之“良能”和“不虑而知”(同上)之“良知”。孟子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章句·告子章句上)又尹氏谓:“盖生而可知者义理尔,若夫礼乐名物、古今[2][2][6][2][2][2][2][2][2]

事变,亦必学而后有以验其实也。”(《论语集注·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句注解))所谓“不学而能”、“不虑而知”之“良能”、“良知”,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以及所谓的“义理”,即“所当然”之理,只要“率性”、“尽心”、“反身而诚”即可获得,此亦即“尊德性”之功夫。而“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学而后有以验其实也”,求之“礼乐名物、古今事变”,即求其“所以然”之理。“所以然”之理的获得属于“道问学”之功夫,必须由“尊德性”入手,“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凭藉“所当然”之理而获得。二者达到统一,便可谓“物格知至”。 [2]

在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认识世界与认识主体的存在视为理所当然的,孟子的“良能”“良知”即是这一思想的表现。这一点,中外皆然。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如康德等人即是以先天综合判断为其严格的学问的哲学确立理论基点,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体系亦同样以先验认识为主体而建构。孟子仁之四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亦是为认识思想预设一个先验认识基底,然后由此出发而探索未知,“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笃乎其所已能??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节文则日谨其所未谨”(《中庸章句·注》·朱熹),由“尊德性而道问学”最终实现“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宏伟目标。 [2]

程颐有句名言:“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二程遗书》卷18)朱熹亦谓“操存涵养,则不可不紧;进学致知,则不可不宽。”(《朱子语类》卷9)所谓“进学”,即是增加学养、增进知识。而对于如何认识,或者说如何“进学”,朱熹谓:“文字讲说得行,而意味未深者,正要本原上加功,须是持敬。持敬以静为主。此意须要于不做功夫时频频体察,久而自熟。但是着实自做工夫,不干别人事。”(《朱子语类》卷9)从某种意义上讲,“涵养”是直接培养心性本源,因为“心之全体湛然虚明,万理具足”(《朱子语类》卷5)。尽管这一“涵养”与孟子的“反身而诚”同一思致,但朱熹则主要定位于内心体验的超越。而对于“涵养”,明道说:“涵养到著落处,心便清明高远。”(《明道学案上》)由于明道曾说:“闻见如登九层之台。”(同上)又说:“须是大其心使开辟,譬如为九层之台,须大做脚始得。”(同上)因此可知明道所谓的“著落处”,当是一种达到极致、完善、完美,即“止于至善”(《大学》)的境界。如明道所言,一个人“涵养”到“止于至善”的“著落处”,心自然“清明高远”。而对于如何“涵养”,具体途径则只有“持敬”。对于“敬”,明道谓:“入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二先生语三》第3卷)朱熹亦谓:“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进[3][2][9][6][6][6][3]

篇二:理所当然的三件事

歌1:4、罗12:1、弗6:1-3圣经中理所当然的三件事

歌1:4愿你吸引我,我们就快跑跟随你。王带我进了内室,我们必因你欢喜快乐;我们要称赞你的爱情,胜似称赞美酒。他们爱你是理所当然的。

罗12:1所以弟兄们,我以 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 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弗6:1-3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2-3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理所当然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按道理应当这样”。理所当然的事是指人的常理之事,也是人必须要做的事。在全部圣经中,提到理所当然的事有三件——爱主、奉献、孝敬父母。

一、爱主是理所当然的 歌1:4

“若有人不爱主,这人可诅可咒。”(林前16:22)爱主的人可以得益处(罗8:28),“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出20:6)神保护一切爱他的人(诗145:

20),爱神的人必然兴旺(诗122:6)。

人若不爱主,这人 “可诅可咒”这句话讲的比较严厉,是在责备那些不爱主的人。可诅可咒,不仅是责骂,也是刑罚。在旧约圣经里,一谈到诅咒,接下来就要谈到刑罚。如申27:16““轻慢父母的,必受咒诅。”;出21:17 “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今天我们能爱神,乃因神先爱了我们。神让我们感受他的大爱,我们也就懂得如何去回应他、爱他。我们懂得奉献,乃是主先给了我们很多。

1、 因为神先爱我们 神是我们的创造者(创1:26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也是我们的供应者、保护者、安慰者、医治者、引导者、救赎者??约一4:19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世上的爱有很多种,亲情虽然温馨长久,但父母总有离开我们的一天;友情虽然隽永可贵,但有时无法强求;爱情虽然浪漫动人,但却很难捉摸掌握;惟有主爱持久永恒,祂爱我们到底,神的爱与人的爱有许多区别:

a、 主的爱是主动的爱。神爱我们,并不是我们配得神的爱,而是神主动来爱我们!他主动地创造我们,主动地寻找我们,主动地医治我们,主动地救赎我们??约3:16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b、主的爱是无条件的爱:罗5:7-8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 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我们知道,人世间的爱都是有条件的爱,只有主的爱是无条件的爱。

c、主的爱是舍己的爱:约10:17-18“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太20:28“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d、主的爱是爱到底的爱:约13:1??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

e、主的爱是不离不弃的爱:耶31:3 古时耶和华向以色列显现,说:?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我们刚强时他爱我们,我们软弱时,他仍然爱我们。我们得胜时他爱我们,我们失败时,他仍然爱我们??来13;5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f、主的爱是不改变的爱:来13:8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

g、主的爱是饶恕的爱:路23:34当下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

h、主的爱是要我们得益处的爱:来12:6-7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你们所忍受的,是 神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10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份。

2、因为主是我们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诗46:1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3、神与我们同在:我们的神是以马内利的神。太1:23“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 神与我们同在”。)

4、神帮助我们:来13:6所以我们可以放胆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5、爱主的表现 什么样才是真正爱主呢?约14:21“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命令”就是圣经上的话和主亲自告诫我们的话语,我们要把它们当作“命令”去执行。我们要把主的话存在心中,切切去做,顺服和信靠神,这就是最大的爱主了。主必与爱他的人永远同在直到永远。

亲近主——敬拜主 赞美主 感恩主 读经 祷告

听从主——守主的诫命。太22:37-40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38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39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40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爱主更深,我们不但要为过去主给我们这么多的恩典和爱而爱他,而更要坚定主是复活的主,他必再耒,而更加的爱主,更有信心打那美好的仗,充满喜乐,为主的道、为主的工与主同行。在耶稣马上要上十字架时,伯大尼的马利亚,这位爱主的女子,她被圣灵感动,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来,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浇在他的头上(太26:7)。不要害怕外界的任何属世的压力和撒旦的计谋,我们活不是为人而活,乃是为主而活。保罗在罗8:35-37说“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如经上所记,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当我们想到主必再耒,就更加爱主,在耶稣基督里就有更加刚强的信心。保罗为什么有如此坚定的信心呢?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或作他所交托我的)直到那日。”(提后1:12 )那日就是见主面的日子。

自古以来,多少圣徒至死尽忠,为主殉道,他们被狮子咬,被火烧死,受各样的酷刑毒打,却坚决不否认主,这是何等坚贞的爱。世代以来,许多暴君用各样的手段,威胁利诱、牢狱折磨,想分化信徒对主的忠心,但这些努力尽都枉然;世人以为用苦难煎熬,用极刑苦待,可以逼迫基督徒放弃信仰,结果并没有使信徒的心与主分离,只更显出撒旦的黔驴技穷与穷凶恶极。

[她们爱祢是理所当然。」这经文所提到爱的强度,还不能真正表达我们心中对主爱的强烈感受,我们只觉得天天爱主爱得还不够,真愿自己能有更多时间为主而用,能有更完全的心献上给主,有更专一的心志跟随这位全然美丽的主,为祂受苦,为祂而死。求主祝福!让我们爱主更深,尊主为大,赦免我们过去的不顺服和软弱、和行为、言语上的亏欠,重新得力,立志面对主,所做的一切要荣耀主,并予备好自己,等候主的再耒。

主对我们的爱,难于形容。为我们舍命,保罗说主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而我们是否爱主?常爱自己胜过爱主,爱物质胜过爱主,爱罪中之乐胜过爱主。体贴肉体,以已为中心,不肯顺服主,体贴主的意思。求主光照我们,十字架的爱再次激励我们。爱主不要停留于口头,要在实际行动中。让我们每个人都能爱主更深,胜于一切。

二、侍奉神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比钱财更为重要的奉献,那就是我们整个人的奉献,人生的奉献,生命的奉献。人若不先奉献,他就无法事奉。我们不再属于自己,乃是属于主。从主而来的,应奉献于主。基督徒的

人生应该是事奉主的人生。马丁路德说得好:"基督徒不是为自己活,乃是为基督和他的邻居活,不然,他就不是基督徒。"

1、怎样才算是侍奉神呢? a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作神的工。 约6:28-29 众人问他说:“我们当行什么,才算作 神的工呢?”耶稣回答说:“信 神所差来的,这就是作 神的工。” b、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前4:10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 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c、作在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主身上。太25:31-46“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32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33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34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35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36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37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38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39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40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41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42因为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渴了,你们不给我喝;43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我在监里,你们不来看顾我。’44他们也要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体,或病了,或在监里,不伺候你呢?’45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46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那些义人要往永生里去。”

2、侍奉的心态。罗12:11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

a、从心里作 侍奉神的人,哪怕在一件小事上都不能敷衍了事,都要摆上一颗心。在上帝眼里服侍没有大小之分,只有忠心不忠心。穷寡妇的两个小钱比财主奉献的更多。b、是火热的 火热的人一定心里装满了主的爱,火热的人一定是充满了活力,火热的人一定是完全投入的,火热的人一定是阳光满面给人温暖。就像主耶稣所说的话,你们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们的神,并且要爱人如己。c、是常常的 服侍不是心血来潮,三分钟热度。服侍不是按着自己的意思,我想来就来,我想去就去。服侍不是顺境中殷勤,苦难中逃避的。服侍的人一次摆上是永远的摆上,不管环境、事物怎样的变化,服侍的心是永不变的。d、是单一的 今天,大多数人只知道服侍自己的肉体,满足自己的私欲,追求属世的虚浮。为了权势名利尔虞我诈,

搞的头破血流,结果还是虚空的虚空,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一切都如飞而去。基督徒是单一的服侍:单一体贴主,单一顺服主,单一依靠主,单一荣耀主。

三、孝敬父母是理所当然的

孝敬父母是人的本份和责任,是当尽的义务,不是功劳。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可忘记。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道出了天下父母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所以孝敬父母是理所当然。敬拜上帝是人的大根本,敬爱老人是人的小根本。树的根是本,有本始有干,有干才有叶子和果子。忘本即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孝敬父母是神的命令 圣经中提到:“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6:1—3)“听从父母”是儿女最重要的本分。“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西3:

20)“在主里面”的意思是说我们听从父母要以圣经为依据。父母之命若符合圣经教训(箴22:

6),我们应当听从;若不合真理,我们就不该盲目听从。听从父母与孝敬父母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听从父母的人,必是孝敬之人;反之则为不孝之人。

“孝敬”包括“尊敬、顺从”之意。孟子说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敬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忠孝乃传家之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是流传干古的做人准则。基督教是提倡孝道的,孝敬父母是神对我们的要求。十条诫命的第五条是:当孝敬父母。摩西律法规定:打骂父母的人要被治死(参出2l:l5、l7)。做儿女的要报答亲恩,这在神面前是可悦纳的(提前5:4)。乌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乳之恩,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更当如此。

2、孝敬父母是儿女当尽的本分:世上最爱我们的人莫过于父母,我们要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呵护之情,并切实尽上我们的孝心和本分。父母生育我们、抚养我们,在他们的呵护下,我们得以长大成人,这真是恩重如山,爱胜似海!所以我们必须要孝敬父母。做子女的理当饮水思源,要尽自己的能力,去报答父母养育的恩典。

3、孝敬父母的表现 孝敬父母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有实际行动。物质上供给,精神上安慰,生活上照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我们都能够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圣经中孝敬父母的例子:约瑟在饥荒在养活父家 路得女拾麦穗养活婆婆。

我国是礼仪之邦,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国早就有24孝的传说,历史上孝敬父母的榜样有很多,但在这样一个弯曲悖逆世代,也出现了许多不孝之子。

愿神赐福给我们,让我们都能成为孝敬父母的典范!

篇三: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阅读含答案)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事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长责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很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 X X。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及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都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 ,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字样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配不上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

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壶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 选文第四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

子” ,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只有那些心存感激的人才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2. 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1) 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问: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黄金屋”指纸钞或值钱的东西。

(2) 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

问: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试金石”是说寄出去的书成为了检验孩子们是否具有感恩之心的测试物。

3. 选文第七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

叹气” ,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须紧扣老人为收不到来信而着急、郁闷的心理来写。

4. 选文第五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

为后文老人等待学生来信(来电)和收到贺卡埋下伏笔。

5. 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九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

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

因为如果没有感激之心,即使受到别人再多的关爱,今后也不懂得去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6. 选文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联系生活实际,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略。

篇四:尔雅探究万物之理习题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绪论(一)已完成

1.科学发展的两个动力是好奇和(c)。

A、兴趣

B、爱好

C、恐惧

D、求知欲

2.既是人类社会的由来,也是人类社会的基础。(d)

A、宗教

B、法律

C、民俗

D、自然界

3.马克思说,()才是人类学意义上的自然界。

A、动物自然

B、植物自然

C、天然自然

D、人工自然

我的答案:D

4.物理是万理之本,是理中之理。()

我的答案:√

5.自然界本身不是一个整体。()

我的答案:×

绪论(二)已完成

1.自然界中万物的演变,一方面是因果决定,另一方面是(d)。

A、自然限制

B、条件引导

C、原因引导

D、目的引导

我的答案:D

2.自然哲学与宗教的区别是(c)。

A、自然哲学是主观的

B、自然哲学是科学的

C、自然哲学以自然解释自然

理之当然

D、宗教以自然解释自然

3.物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公元前四五世纪的(c)。

A、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

B、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自然哲学

C、古希腊自然哲学

D、现代哲学

4.因果决定和目的引导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是均衡的。(?)

5.史籍的含义是一切的一切从何而来。(?)

绪论(三)已完成

1.实证科学的内容是量,和()。

A、以自然解释自然

B、知识嵌入于对象

C、知识与特定对象无关

D、始基演化说

我的答案:C

2.自然哲学是近现代科学()。

A、起点

B、辩证的目标

C、否定的对象

D、复归的目标

我的答案:A

3.从形式上说,自然哲学是()。

A、有机自然观

B、机械自然观

C、分门别类的知识

D、包罗万象的体系

我的答案:D

4.自然哲学是后现代科学复归的目标。()

我的答案:×

5.实证科学在形式上具有包罗万象的体系。()

我的答案:√

绪论(四)已完成

1.德国重新提出自然哲学的原因有浪漫主义和()。

A、宗教的影响

B、有神论的影响

C、机械论

D、德国素有思辨传统

我的答案:D

2.艺术与科学联姻的第二个阶段是()阶段,在该阶段,绘画如同僵化的睡美人。

A、报应论

B、因果论

C、目的论

D、机械论

我的答案:D

3.狭义的物理学研究的是(),是用具体的仪器来从事观察和发现。

A、精神

B、宇宙

C、具体的对象

D、人工自然

我的答案:C

4.“如果诗所处理的是精神哲学,绘画所处理的就是自然哲学”描述的是艺术与科学联姻第一个阶段。()

我的答案:√

5.自然和自然界是同一个概念。()

我的答案:×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一)已完成

1.自然界从总体上可分为三大体系,分别是微观体系、生命体系和()。

A、物理体系

B、生物体系

C、天体体系

D、环境体系

我的答案:C

2.()由具有特定属性的要素组成,且各要素间具有一定结构。

A、地域

B、空间

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