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金一南苦难辉煌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1:19:10 字数作文
金一南苦难辉煌读后感字数作文

篇一:读金一南《苦难辉煌》有感

信念不止,战场无疆

——读金一南《苦难辉煌》有感

品茗历史,犹如啜饮清茶,仿佛全身心都侵染其中。

“人爱自己的历史好比鸟儿爱自己的翅膀。”瞿秋白如是说。历史之于人便如土壤之于树木,是养分之来源,是本性之源泉。

《苦难辉煌》是一本讲诉土地革命时期中华大地上风起云涌的红色书籍,作者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兼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这一本书着重介绍了工农红军在这一时期所经受的磨难困苦,以及那些风流人物在历史转合中的跌宕起伏。 书名的含义可以用书中两句原话来概括:

他们历经苦难,我们拥有辉煌;

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最深重的苦难和最耀眼的辉煌,皆出于此(长征)。 我们可以将它们合为一句,最耀眼的辉煌,来自于最深重的苦难。

而这些苦难,他们究竟是怎样克服的,历史上一直是个谜。“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五次围剿,几乎将共产党逼入绝境,这支火种却一直不肯熄灭。国民党不是没有人才,“小诸葛”白崇禧、何应钦、何健、陈济棠,个个都是名震一方的角色,第五次围剿国民党倾尽全力,仍然只是将工农红军打成了一块精铁罢了。是什么力量使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一次又一次檫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岁月默默无言,随着这些曾在历史中叱咤风云的人物的渐渐黯淡、消逝,故事也渐渐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汪精卫认为,原因在于农业破产。

蒋介石也列出了五点理由,其中认为“赤色帝国主义者之毒计”是根本的一条 美国作家布莱恩?克洛泽将蒋介石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

或许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他们都忽略了一点,也是常人最容易忽略的一点,就是自身的原因。毛泽东在1928年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给的第一条原因即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即意军阀混战是根本的一条。无论是汪精卫还是蒋介石,他们的眼里始终只有自己的利益,他们将历史的成败看成个人的成败。不考虑朋友感受的人交不到朋友,不考虑民生的政党也无法获得民心。

蒋介石并不缺乏运气,不然他根本上不了舞台。他缺少什么呢?阶级的核心是政党,政党的核心是领袖,领袖的核心是什么呢,是意志与思想。有的领袖提供意志,有的领袖提供思想,所以列宁说,需要一个领袖集团。而列宁本人,既提供了意志,又提供了思想。毛泽东也是如此。但蒋介石只给他的政党提供了意志,提供思想的是孙中山。仅此一点,蒋便不敌。

只关注自身利益是什么后果呢,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蒋介石亲自部署的第五次围剿中,本来已将红军逼入湘粤一带的绝境中,负责湘江联防的是何健部的湘军和白崇禧的桂军,还有陈济棠的粤军在湘粤边境设防,追击的中央军由薛岳带领,本来是对红军非常不利的作战计划,偏偏蒋还想着顺手灭了军阀割据,于是交代薛岳以驱赶为主,逼得红军尽可能多地与粤军、桂军、湘军相拼,以收渔翁之效。陈济棠、白崇禧与何健也非易与之辈,探清蒋意图后,都只想着将红军堵在自家领地之外,于是给红军留出了一个大口,这被称之为“送客式的追击,敲梆式的防堵”了,蒋也只能仰天长叹:“这真是外国的军队了”。红军得以突破四道封锁线,离不开军阀内部的勾心斗角的原因。国民党之失败,似乎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相比之下,工农红军的力量便在关键时刻显得异常强悍。南昌起义失败后,留守三河坝负责殿后的部队已经是个损兵过半、四面都是敌人、与上下左右皆失去联系的烂摊子,思想上和组织上都相当混乱。茫然无措的军队人心涣散,有人建议去香港,有人提议回上海联系其他力量,营长、连长们结着伙走,南昌起义留下的微末革命火种,随时可能会熄灭掉。关

键时刻,站出来的人是部队的临时负责人——朱德,在天心圩军人大会上,朱德用自己的信心与激情坚定了大家的信念,革命的火种由此保留了下来。这支部队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基础,战斗力的核心。解放战争中,指挥东野的林彪,指挥华野的粟裕,当时皆站在天心圩的队伍中。

我时常想,是什么给了像邱少云、黄继光他们那样的勇气去迎接死亡,毫不畏惧;是什么让方志敏、刘畴西他们在威逼利诱前毫不动心,慷慨求死;是什么让朱德、粟裕在一片人心惶惶的绝境中,依然能够坚决自己和部队的信心。除了相信,别无其他。只有在坚决的信念中,人才能勇敢地面临绝境甚至死亡,一点点的动摇,都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汪精卫年轻时刺杀清朝大臣被捕后,作诗明志“慷慨歌燕市,从容过楚丘。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最后却死于刺杀。蒋介石年轻时也曾明志“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但后来却只顾着封侯了,神州都丢到了一边。他们年轻时也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最后却背弃了最初的理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这一百年的光辉岁月里,有多少荣耀,就有多少苦难。是信念支撑着红军走完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是信念让这些苦难没有白费。

在那个战火不断的时代,爱国的青年们有着坚定的信仰,而到了安乐平稳的现在,很多人却迷茫了。很多人安于现状,耽于享受,现在一代的年轻人少有人明白自己身上的使命,有人说我们这代缺乏信仰,其实我们很多人不是没信仰,只是信仰是我们自己,以自己为信仰的人始终是走不远的,因为你都不知道你自己是什么。每个时代总需要领导,就像船总要有个船长一样去指引方向。有个说法很恰如其分,时代是一辆客车,很多人坐着车里只顾自己的事情,幸运的是总有那么几个人会探出头来看看这辆车开往何处,也有几个人会试图去改变它的方向。许多年后,我们这一代人中必将有人以自己的意志和思想领导这片大地,新的战场不是拯救,而是建设,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苏。只有从苦难中磨练出的信念,才能为众生指引方向,点亮明灯。

历史书籍最迷人的字眼莫过于“后来”二字。后来代表着时间的选择,代表着事实,后来让我们看清人变幻莫测的表面背后藏着的心,通过后来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很多,通过后来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虽然历史的对错往往难说的紧,但漫长而宏大的历史,比我们短暂的一生更具有说服力。我们从扎根的土壤中汲取养分,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回归这一片土壤,为新的后来人所汲取,我们能够贡献的分量,取决于我们提炼吸收的养分。

篇二: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是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写的,他阅读了许多本参考书目,整理了百万字的万字的笔记,历时十年时间撰写成了五十多万字的精品。苦难辉煌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而且用了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它向我们重新展示了从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我看了他的书就是知道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明白了了我们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不顾自己的生死,抛头颅,洒热血壮烈画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辉煌时刻。辉煌永远与苦难相伴,历尽艰难,才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展翅高飞。

《苦难辉煌》这本书描述的是我们党和军队早年的革命史,围绕“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但是事实却是就是这个小小的政党就是这个长征中的队伍拯救了中国,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不过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这么不利的条件下成功取得辉煌。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在前景最黑暗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人还是坚守自己的信仰。他们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着想,他们把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目标,这就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奋斗目标。

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它是红军将士同险恶的自然环境和凶恶的反动军队之间展开的一场大搏斗。《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迄今仍默默无闻的英雄。这是这些人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甘愿吃苦,宁愿战死,也不愿掉队、离队,忠贞不渝地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朝着远大目标冲锋向前,方才成就了我们和平的今天。 虽然那个苦难的时刻不在历史已经过去但是列宁曾经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我们在享受着今天金钱给我们带来富足生活时,我们可会翻开历史看看,去充实一下心灵的空白,去缅怀一下无数先烈,告慰一下心灵那点空白。”

现在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经济规模、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但理想信仰、精神追求、道德文化等软实力差距还很大。国家和民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与精神层面的东西轰然而遇。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好了没有像以前战时那样的黑暗以前战时的苦难,我们的生活有电脑有富足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有了很多民主权力。当物质极大丰富后,我们的信念寄托、精神归宿却不同程度的忘了丢失了。而社会上又出现了非常多伦理危机、丑恶现象。这是我们的国家、民族走向未来无法回避的重大命题。我们不能忘记苦难的时刻不能忘了革命先辈们的努力他们的鲜血。

苦难时我们不能忘了自己的信仰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要像中国革命像中国共产党像红军一样,不畏艰难不怕痛苦,始终坚持心中的信仰心中的目标。

辉煌时我们不能忘了曾经我们的或者是先辈的苦难,要在辉煌的时刻发扬他们苦难时的精神,不能忘了历史忘了努力忘了奋斗。使尽自己的所有力量精力让我们的辉煌更加辉煌,让我们先辈用鲜血用头颅换来的国家蒸蒸日上,勇往直前。

这些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做的,也是有志青年必须努力的。苦难辉煌,不忘苦难,不迷辉煌。苦中求有辉煌,辉煌中记苦难!

篇三:《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读后感

中国共产党人造就的胜利辉煌是因苦难而起的,是伴随着苦难砥砺而成的,也正是这些苦难留下的伤痛,让现今的我们在读这样一本书时追忆先辈不得不肃然起敬。金一南将军所著的这本《苦难辉煌》以大散文的文字形式,把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进行了深入解读,用战略思维、战略意思对这段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进行了另一番诠释。它从另一个全新角度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脚步,让我们对先人走过的道路有了全新的认识。 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谁也没有想到就是那样一个不足五十人小团体,小组织,如此渺小的力量,会迅猛发展壮大,更是成为了以后中国发展的领导力量。在异常艰苦与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就像是一直浴火的凤凰,在履历了苦难与挫折之后走向了辉煌与胜利,这靠的是一大批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一心一意为了人民群众的共产党人,靠的就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长征无疑成为了中国革命无比艰险的一个缩影,它是红军将士同险恶的自然环境和凶恶的反动军队之间展开的一场大搏斗。《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迄今仍默默无闻的英雄。这是这些人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甘愿吃苦,宁愿战死,也不愿掉队、离队,忠贞不渝地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朝着远大目标冲锋向前,方才成就了我们和平的今天。

苦难辉煌也告诉我们:其实没有神,中国工农红军从领袖到战士,都是一个个鲜灵活现的人。人最不能免得是失误,人最可贵的也就是改正失误。我们党也走过弯路,也受到左倾、右倾思想的影响,但最终能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正是能够实事求是的面对党内、党外形势,不调整和变更战略,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红军长征由初期陷入困局到后来踏上坦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战胜并最终取代教条主义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金一南将军说:“先有真人,后有真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我一定要写出这批真人。他们不爱财,不为官,不怕死,就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主义。今天一些人可能觉得事业和主义已经没有躲闪吸引力了,但当年的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主义,始终抱有不变的信仰,所以我特别想写这批真人。他们之中,很多人没有看到胜利这一天,没有机会评功评奖,授衔授勋,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但这批人是我们这个军队、这个党、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他们当中很多人已不为今天的人们所知,我只想把他们写出来,让他们永志史册。当然,这批真人不限于共产党的队伍,国民党里也有真人,否则他们不可能使北伐战争得犹如摧枯拉朽。”我想,这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信仰,正是这样的信仰,让他们可以抛弃一切,只为中国的未来。

在和平和发展能为主旋律的今天,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实际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我们前面并没有一条洒满鲜花的道路,需要踏过一片片荆棘,迈过一道道门槛。甚至是前人从未遇

见过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依然是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这就要求人们像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那样,善于开动脑筋,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大到建设好国家,小到做好个人工作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传承了这一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绩,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开创了新的天地,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历史犹如一面镜子,每个人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影子找到寄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多少人在感慨多少次历史的重演,然而殊不知事在人为,是人自身的意志决定了历史的相似性。落后挨打的理论已经是老生常谈,如何能让自己不落后,如何能时刻保持一个民族的危机感和自强心,才是我们需要去努力很警醒自己的。如今,历史的仇恨在我们这代人的眼中应该烟消云散了,但是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省却应该是我们这代人所重视的。如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不是仇恨,靠的不是固守,需要的是胸怀和睿智,摒弃前嫌、取长补短、勇往直前。

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历史经历了百年的历程,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我们在享受着今天金钱给我们带来富足生活时,我们可会翻开历史看看,去充实一下心灵的空白,去缅怀一下无数先烈,告慰一下心灵那点空白.....

篇四:《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读后感 这个学期,我通过参加学校党支部“好书共享”活动,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拜读了金一南少将和徐海鹰大校共同创作的的《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这本书。这是一部在国际大背景下运用战略思维描写红军长征史的历史专著。品读该书,让我在底蕴深厚的作者的引领下在历史的天空里驰骋纵横,从错综复杂的纷繁事件中抽丝剥茧,在还原历史原貌之时融入作者的解读,体会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错,让自己不由地多了一分对民族和国家命运的思考。在物质不断丰富、精神却逐渐贫瘠的今天,读一读这本书,回顾一下前人走过的路,我才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我们这个民族曾经承受的苦难,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英雄前辈的伟大:他们承受苦难,我们却享受辉煌。

百年沧桑,历史一瞬。当20世纪的中国历史画卷在心头徐徐展开时,这是一幅怎样让人潸然泪下、又激荡壮阔的画面:迎接20世纪的是不是欢声笑语,而是八国联军炮击国门的轰隆声,是面对《辛丑条约》不屈的抗争声;辛亥革命的一声枪响,历史的车轮驶过了一次转角,却又揭开了复辟帝制、军阀混战的帷幕;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之时,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没落,却又写下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伏笔;东北易帜、北伐胜利,中国再次完成了形势上的统一,却又悄然绽放了几抹亮丽的红色;中国的内忧与外患似乎从来都是交织在一起,在国民党五次围剿、红军万里长征之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外强入侵似不期而遇、又命中注定,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让八年抗战成为永恒,也为中国一统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华民族近50年的不屈抗争,最终汇聚成为了1949年天安门上那一道洪亮的话语——“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了”;20世纪在世界东方最激动人心的话题,前50年莫过于救国与革命,后50年则是改革开放与飞速开展,当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蓝图铺展之时,中国共产党已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第二的GDP总量和世界第一的飞速发展。从20世纪初曾经任人凌辱的东亚弱国,到21世纪初的综合实力大国,中国的百年沧桑,浓缩了一个民族从屈辱到腾飞的全部过程,是历史一瞬,也是一刻永恒,更是历史留给世界一个耐人寻味的谜题——究竟是什么力量能够这样扭转乾坤?

假如没有国民党五次围剿,就不会有红军长征;假如没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淬炼,没有遵义会议的召开,就不会有一个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假如没有一个成

熟的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抗日统一战线,不会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会有新中国的诞生。然而历史没有假如,历史就是历史,初看充满偶然,再看蕴含必然。从金沙江安顺场17勇士、大渡河泸定桥22勇士忘却生死的拼杀中我们看见了这种必然;从天心圩军人大会上朱德“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铿锵话语中我们听到了这种必然;从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中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必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不仅仅是一句儿时的歌词,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历史的思索和解答。当世界对20世纪的中国之谜追根溯源时,也会情不自禁地问一句——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既是《苦难辉煌》的开篇之问,更是全书的核心所在。对于这个问题,世界各方都曾给予过自己的回答: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汪精卫认为,原因在于中国农业破产,“农村崩溃,失业人数遂以激增,而野心家因以施其操纵”。

蒋介石则列出了五点理由:历年军阀的叛变;赤色帝国主义者(苏俄)之毒计;白色帝国主义者(英美日)之经济侵略;过去教育制度的不良;中国社会组织的松懈。

美国作家布莱恩·克罗泽给出了自己最终的回答——运气。

是的,历史曾给予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和成长的机遇:辛亥革命的成功让中国的革命形势一浪高过一浪,第一次国共合给予中国共产党宝贵的建党和革命的经验;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共产主义由深奥的理论成为生动的现实,共产国际的成立为年幼的中国共产党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连年的军阀混战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重要的战略发展空间。那么这些就是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原因吗?是,又都不是。

“四·一二”政变让共产党人经过残酷的血腥洗礼,最终看清了“党内合作”的结局;斯大林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蒋介石而不是毛泽东,苏俄和共产国际最初甚至将绝大部分援助给予了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对于共产国际的经费援助却伴随着“依赖”和“服从”;军阀割据为红军长征让出了通粤之道、打开了湘江之门,却也让红军无立足之地,苦苦寻找根据地而辗转一年之久,从长征之初的八万多人锐减至几千人。

对于这个谜题,毛泽东在1928年撰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也列出了五点理由: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民主革命影响下的工农群众基础;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国革命形势;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部分经费,但是没有送来工农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出政权,没有送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始终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才使得中国共产党不仅看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然性,更寻找到了通向胜利的路径,在民族存亡的历史转折点把握住了机遇。这不仅是毛泽东个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当下一个历史转折点在1978年缓缓来到时,中国共产党再次显示了自身的伟大,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时代的主题从革命转向了建设、从斗争转向了发展。“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什么神仙皇帝”,中国共产党就是通过自身不断的思考、实践、坚持,才一次次地创造了奇迹,真正实现了从苦难到辉煌的涅槃。

历史在不断地发展,也在不断地创造新的问题。从问题开始,将以肯定结束;从肯定开始,将以问题结束。对于历史的思索,蕴含着对未来的解答。新的世纪带给了我们太多新的挑战,我们不仅需要站在前人创造的物质财富肩膀上,更需要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肩膀上。一个世纪的硝烟已然散去,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伟大的事业依然在继续。对于我们而言,重新追寻这段苦难的岁月,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感受肩头伟大的使命和身后厚实的精神支持,才能更好地续写未来的辉煌。

篇五: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读后感

近日在紧张忙碌之余,抓紧时间阅读了金一南教授写的《苦难辉煌》,选择读这本书是一直以来心中萦绕的一个疑问,作为一个党员,接触的党的知识和历史机会还是很多的,但原来我都觉得那是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建党28年得到人民的支持、取得政权,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带着这个疑问,这两年阅读了多本图书,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书摘》杂志上看到《苦难辉煌》中一段节选,说的是攻占中央苏区红色首府瑞金的国民党东路第十师、第三十六师,指挥官都是前共产党员。十师师长李默庵,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两人都是黄埔一期,都加入过共产党,后来又离开党加入了国民党,最后成为共产党的敌人。一个闪念让我选择了在建党九十年之际阅读这本书,算是我了解党历史的一个方式,也是自己纪念建党的一个具体表现!

《苦难辉煌》描述了中国共产党经历无数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历程,6月28日国航党委邀请到作者金一南教授来国航讲党课,围绕《苦难辉煌》他精彩的演讲,再次深深勾起我对书中内容的记忆,如果共产党创始人“南陈北李”知道共产党28年后取得的辉煌,他们还会因为其他公务而不参加“一大”吗?如果鲍罗廷知道扶植蒋介石会让几百万人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他还会选择蒋来担当中国革命的领军人吗?如果没有陈独秀、李立三、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坚持走自己道路的执着,我们不知还要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继续奋斗多少

年?如果没有朱德天心圩沉着镇定地说:“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是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黑暗是暂时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中国红军这只坚强的武装力量也许就

金一南苦难辉煌读后感

荡然无存了!如果没有伟大的长征,革命的火花也许早已被扑灭;如果没有艰苦的长征,共产党人和红军也不会如此成熟和壮大!如果没有周恩来在长征前和毛主席的彻夜长谈,也许毛主席就留在了苏区战斗象许多留下来的同志一样牺牲,这将是革命多么巨大的损失!历史有它的方向,但是无数巧合又让这个方向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偏移!

在艰难的长征中,没有简单的橘林会议,也许就没有后来的遵义会议,但是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中毛主席是承认过自己打过败仗的,并不是歌词中唱到的“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历史从来都不是电视画面中南湖红船上霞光万道,遵义会议后红军的旗帜更加耀眼,历史就是让中国共产党人在无数次失败中清醒,在历尽坎坷中找到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毛主席为首的领导集体在这个过程中无比坚定的信念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才让中国革命在黑暗中看到到了胜利的曙光,邓小平强调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一群精英的历史选择,是顺应历史和人民需要的选择!阅读全书也让我为那个疑问找到了最好的答案!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因为他是为广大人民的利益经受住了苦难的煎熬,并在洒满烈士鲜血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才迎来的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和人

民的解放!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金一南教授特别在最后强调,我们党的胜利依靠人民的支持,我们党的发展也同样需要坚持群众路线,绝对不能脱离群众,刘少奇说:“我们党必须和广大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如果和群众联系不好,就要发生危险,就会像安泰一样被人扼死。共产党人也会被人扼死的哩!党什么也不怕,就怕这一项!” (安泰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他的力量来自抚育他成长的母亲——“地神”,当他接触地面时,力大无穷,而脱离地面时,力量就消失了。有一次,敌人利用这个弱点设法把他诱到半空中,使他脱离了地面,终于把他勒死了。)

此书读后我有两点感触,第一是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困难,但是比起共产党发展的历史来看这都微不足道,作为一名党员更要正确面对困难,同时也要善于解决困难,用自己的努力想方设法将工作做好;第二是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各基层工会组织以及广大员工,所以要在国航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努力适应形势的变化,结合工会组织的特点和广大员工的诉求,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发挥好新时期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工会办公室 韩军

2011年8月30日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