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附点节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2:32:27 作文素材
附点节奏作文素材

篇一:附点节奏

1什么是附点节奏:顾名思义就是含有附点的音组成的节奏。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附点,附点就是用 来延长本音音值一半的一个点,比如说在四四拍子 中,本来一个四分音符演奏的失职是一拍,但在右下

方加上附点之后这个音就要演奏一拍半。含有这样的

带有附点的音的节奏就是附点节奏了。

篇二:附点音符节奏与切分节奏的整合练习

附点音符节奏与切分节奏的整合练习

鸽子 A段

A段节奏型 : | X.. x X X |

鸽子 B段

B段节奏型 : | X. X X |

鸽子 C段

C段节奏同A

篇三:附点节奏——学案

171中学艺术课 学案

初一年级 音乐基础训练

《附点》

音乐是美好的,是神奇的,一曲动人心扉的音乐能够唤起我们美好的回忆,也能奇迹般地给予人们生活的的勇气和希望。然而在众多要素中,人们常常把节奏比做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生命的原动力。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附点节奏型,体会附点节奏带给音乐的独特律动感,节奏是音乐的脉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讨论、视唱、创编、演奏与活动,掌握附点节奏的基本概念。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附点节奏含义,能够用歌唱、乐器演奏来表现附点节奏。

(2)同时进行附点节奏的创编,提高艺术创造力。

二、自主学习:

附点:

1、附点是标记在音符符头右侧的小圆点。

2、附点用来增长音符的时值。

3、附点代表增加音符时值的一半。

4、附点音符的时值=音符原时值+附点所延长时值

附点音符:带有附点的音符叫做附点音符

附点节奏:带有附点音符的节奏叫做附点节奏

常用附点节奏型:

三、视唱练习:《幸福拍手歌》

(1)

(2)

四、创编练习:为现有的不完整谱例添加附点节奏

五、拓展与提升:

用节奏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

篇四:运用格子节奏搞好节奏训练

运用格子节奏搞好节奏训练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也是音乐入门之始。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喊出“节奏第一”的口号,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很多音乐书籍上把节奏称为音乐的骨架。可见,节奏对于音乐教学非常重要。音乐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节奏感。节奏训练是音乐课的重要基础训练,这种训练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系统的、经常的训练,日久就会收到实效。其中,格子节奏就是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的最好方法。所谓格子节奏,就是将各种节奏型按照一定的节拍规律用表格形式组织在一起,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下面谈谈如何进行格子节奏训练。

一. 首先设计好格子节奏表,按照予定的节拍在表格里写好节奏型。

在设计格子节奏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在设计表格时,节奏的训练目标要明确,节奏型要本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去填写。节奏训练顺序如下:

简单的节奏→ 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复杂的节奏 →特殊划分的节奏

2 .对学生进行集体训练时,表格行数至少四行以上,若对学生分组进行不同节奏型训练时,表格行数必须是偶数。

3 .整个表格中的节奏型不应全是复杂的,要简繁搭配适中,新授的节奏型只能是一个而且在表格中应反复出现,便于强化巩固。

二 .具 体 训 练 方 法:

1 .简单的节奏练习:

可以先练习如2/4 ▎∶ × × │ × ×: ▎(可用口念“哒哒”,手击掌,要求读击节拍重音)这是最简单的练习,节拍和节奏的点子完全一致。

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一拍平均分为两份和一音两拍的节奏。

如2/4 ▎:××××│× —:▎

然后是一拍均分为四份的节奏

如2/4▎∶×××××××× │ × — ∶▎

以上几种节奏型掌握准确后,可将它们编织起来,汇入表格中进行综合训练,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中还可用“节奏字谱”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理解节奏,更好更快地掌握节奏型。如匡:× —,冬:×,哒:×,嘀:×,各个字的读音是:匡:读kuang,冬:读dong,哒:读da(若连续出现,则强位可读da,弱位可读da),嘀:读di。

例如:2/4 ×× ×× │ ××× ×××│ × ×│×— ∶ ‖

字谱:哒哒 哒哒哒嘀嘀 嘀哒哒 冬冬 匡

2 附点节奏练习:

附点二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用划线分析方法较易掌握。而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成的 × ∙ × 这个一拍内3:1的节奏,若用划线法仅能标出这两个音的节拍位置,而对实际练习无指导意义。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这个节奏,可采用以下方法:由 ××××过渡到 × ∙× 节拍时,可采用数拍的方法进行练习,即 × × × × → ×∙ ×

3. 切分节奏练习:

切分节奏的读谱要特别注意切分重音要稍强于节拍重音。如× × × ×│× × —×│× × × │可分三个步骤练习:×× ×× → × × × × → × × × 。 当掌握了 × × × 后,再用加快一倍的方法进行练习:× × × 。在练习切分的基础上,再练习连续切分如:×× × ×│× × × │× × ∙ ‖ 这时要特别注意节拍的稳定与“切点”的准确性。

4 .复杂的节奏练习:如 :× ∙ × × ××× ×可用先放宽再压缩的方法来练习。

如:× ∙ ×× ×× × × → × ∙ × ×××× × → × ∙× ×× ×× × ,在开始练习复杂节奏时,可将速度放慢,当对节奏掌握准确之后,再用原速去练习。

5 .特殊划分的节奏练习:

时值的特殊划分指的是各种“连音”,如:“二连音”、“三连音”……等等。教师要讲清各种连音时值划分的特点,为练习打好理论基础。“连音符”的难点在于很难用“内心控制”即“心板”,特别要注意掌握其均衡性。如三连音 × × ×可用图示方法说明三个音均等各占1/3拍。第一个音要读的稍重些。但是想读准,还必须多听正确的演唱和演奏,在这里教师的正确示范是起决定作用的。练习三连音

还要严格区别 × ×× . ×× × 与× × × 的不同节奏型,在分析比较清楚后再多做练习。

6 休止符节奏练习:节奏是在节拍的基础上,由音符、休止符联合组成的。休止符极为重要,它和音符构成了:“响与不响”的对比,使音响产生顿挫变化,能造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要提醒学生明白休止符有如“红灯”,见到它必须停唱。四分休止符或后半拍的八分休止符较易掌握,但学生对前半拍得八分休止符往往一时掌握不准,可以先念“衣”代替,如0 ×读成衣哒,掌握准确后再将“衣”撤掉。其他较复杂节奏的休止符也可仿此办法处理。

以上所列举的各种类型的节奏可编入格子节奏中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这样,必定会取得理想的成效。

三 .格子节奏训练的形式

格子节奏训练经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 .全体学生从头至尾(横向)读击节奏。

2 .分组各击相同的节奏;分组同时读击不同的节奏。

一组先读击一、三行节奏,二组先读击二、四行节奏,反复练习,当熟练掌握后,两

组再合起来同时读击各自的节奏,然后两组再交换读击节奏。

3 .分组十字交叉同时读击不同的节奏

(1)一组读击一、二行节奏: ①→②→③→④ ┄┄;

(2)二组读击三、四行节奏: ①→②→③→④ ┄┄

两组同时读击不同的节奏。

(3)两组同时读•击一.二行节奏。其中一组读•击的顺序是 ①→②→③→④┄┄

二组读•击的顺序是③→④→①→②┄┄;

两个组同时读•击不同的节奏。

4. 对单人或双人读击节奏进行验收。

5 在进行验收过程中,其他人可对照表格在心中读击节奏,教师可采用启发式引导

附点节奏

学生进行评价,找出读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总结。

5.眼睛同时看二行节奏,口念其中一行节奏,手击另一行节奏。

这种练习属于格子节奏训练的高级形式,应在以上几种练习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必须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在练习时先集体练,然后再分组练,最后再对单人练习进行验收、评价、总结。

教学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格子节奏进行节奏教学会取得很多明显的教学效益。

1. 运用格子节奏进行教学,可以解决节奏教学老大难问题,它可使学生对

节奏的掌握由难到易,迎刃而解。

2. 可以丰富节奏教学的内容,由于格子节奏是对学生进行节奏的综合训练,所以它有助于使学生掌握许多节奏型。

3. 格子节奏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乐感、节奏感、韵律感,提高学生的内心听觉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

4. 格子节奏训练眼看、口念、手动,既可培养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又可培养学生注意的分配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 通过格子节奏各种形式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节奏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编自创节奏,进而培养学生的作曲能力。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篇五: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节奏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节奏训练

颍上实验小学 杨东东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掌握旋律的基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节奏,学生在学习唱歌、舞蹈、器乐的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因此,准确把握好节奏是学生音乐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搞好节奏教学,它可不是教师单方面能够完成的,而是要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共同来完成。我们教师不但要创新教法,而且要诱导学生自主的学法。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中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索性做法,在这里汇报给大家,与大家商榷。

一、附点节奏的训练

附点节奏对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很难掌握。

在附点节奏教学上,可以加入朗诵,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的节奏,从语言节奏出发来掌握音乐节奏是比较容易的,应从有节奏的朗读开始。如:有节奏的朗读一些简单的诗词、歌词。 如有节奏的朗读诗歌: × ×— × ×—|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 ×— × ×—|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这样既进行了节奏练习,也培养了的词语创作能力,同时也体验了节奏感。通过这一首诗歌学生们举一反三,把平时学习到的诗歌接触的儿歌进行自主创编节奏。因为儿歌、诗歌不仅有优美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我经常在课堂中还会运用模仿小动物声音、大自然的声音等来训练节奏并做动作。

如:模仿动物的叫声:如小鸡 × × | × × | ,边走边

叫。 唧 唧 唧 唧

模仿风声、雷声、雨声:

× — |× —| × × × × |,

呼 呼 轰 隆 轰 隆 哗 哗 哗 哗。

因为对于儿童来说,熟悉的事物更容易感知。这个过程我认为它不但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创作力,而且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附点节奏的唱法。

二、强弱节奏的训练

小学生对强与弱理解不够透彻,用“重”与“轻”来讲,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如:2/4拍,可用多种方法来演示强弱规律:

①在课桌上重敲一下,再轻敲一下,而且是从左到右两个不同的地方;

②用双手拍击和分开来演示拍子的强弱规律;

③在指挥学生演唱时,“强节奏”手势高举猛劈下,“弱节奏”

向上绕弧轻轻划?? 随后,让同学们讨论,想新办法来表示,有的同学说∶“重拍用脚踏,轻拍用手划。”等等。

三、结合律动进行节奏训练

律动教学是通过身体各种韵律动作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过简单的身体运动伴随着音乐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不仅能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也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如教学律动《大海》时,让学生手拉手、背靠背、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摇曳,体会音乐表现的意境,再创作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小碎步、波浪手等),对学生进行舒展、轻盈的三拍子韵律的训练。

再如我在教学《春天来了》时,孔姝涵同学不仅会想到模仿鸟儿飞翔的动作,而且还会去通过动作聆听春天的声音、呼吸春天的气息。随音乐的节奏变化进行即兴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又能启迪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合表现力。

以上,是我教学的一点心得、一点体会。个人认为节奏教学

是否成功,是通过师生共同策划,共同努力的结果。其实在节奏教学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我注意和探讨的问题,我们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潜在的节奏意识,加以挖掘,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颍上实验小学 杨 东 东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