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内心世界作文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1:20:24 作文素材
内心世界作文散文作文素材

篇一:散文作文

散文作文

散文作文(一)

悠久,地大物博,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可爱的祖国疆域辽阔,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犹如五十六朵鲜花。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热爱祖国就要多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知识,要博览群书,要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现在我们就看看大家庭中的几个成员。

在那儿,高山如丛生的野草,似海上的波涛,银装素裹,耸立在万山之上的珠穆朗玛峰像一位至高无上的国王,俯视着这片雄伟的山地。这儿就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这儿居住着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瞧,那些小牧民正一边为牛梳妆,一边谈笑;看,叔叔、阿姨正笑眯眯地望着弯下腰的青稞,在雄伟开阔的布达拉宫前,老人正悠闲地逛来逛去。

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嫩草点着头,野花吐着香。美丽的初夏来了,马儿在河边饮水,牛儿在地上吃草,好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羊图,小伙子骑着骏马奔驰在草原上。

大家一定听说过日月潭吧,那儿湖水清幽,湖面就像一块碧绿的绸子。日月潭四周丛林环抱,美如仙境。美丽富饶的拉里山上住着咱们的高山族同胞,她们世世代代刀耕火种,耕耘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啊!五十六个民族如五十六朵鲜花,绽开在中华大地上,千秋万代,永不凋谢。

散文作文(二)

花园里有一盆梨花在春天到来的那一秒钟开放了,给刚刚过去的冬天染上了色彩,在太阳光下绽放白皑皑的光彩。

又过了几天,黑黝黝的泥土上突破了一点小小的嫩绿,打破了黑色的寂寞。又为春天添加了一道光彩,我不禁为此高兴,可我又不禁忧虑,那么幼小能长上来吗?这点花苗正好是哪盆梨花的邻居,梨花那根须已经在泥土里占据了大部分的位置,我真为此担心。

一天早晨,我又来到花园里看那盆花,然后,看到的那一幕才知道我是多虑的。花苗在稀疏的泥土中好像逆水行驶的小船,改变了生长的位置,它努力的窜出头来,吮吸的阳光,接纳着太阳。它小心翼翼的成长着,终于,它长得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

我明白了,正如小区所看到的那一幕一样,人们在欢歌劲舞,毫不遗留着自己美好的嗓子来唱歌,一个接着一个,声音越好听,就像花儿竞相开放一样,越是竞争得激烈,景象就越壮观、美丽。

竞争,才能“多彩缤纷”“金碧辉煌”。

在学习上竞争才是最重要的,“适者长存”这个紧张感压迫了我要努力学习,竞争,给同学们的精神带来了磨砺,哪一个成绩排名第一,第二的就不服气,第三又不服气第二名的,这样循序渐进,就产生的竞争,竞争,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就如花一样,一朵朵争奇斗艳,竞相齐放,越开越精彩。

有了竞争,这个社会才能更快的发展。

散文作文(三)

如果时间能停留,那对我来说是多么美好、美妙;如果时间能停留,那我现在应该还陶醉在快乐的天空上;如果时间能停留,那我现在还不至于徘徊在烦恼之中。

童年,如果时间能停留在那一刻,我每天沉睡在小孩子的纯洁、天真、快乐的海洋之中。闭上眼睛想一想小时侯和伙伴们嬉戏、玩耍。脑袋里只有值得回忆的开心事。那个时候,我真的很开心,很>幸福。和伙伴们一起冒险爬山享受山上温柔的阳光,看眼下迷人的景物,手上拿着小宝贝(一支竹)多快乐;和伙伴们一起去河边看那一波接一波漂亮的波纹。风儿自然地吹来,啊!多凉爽,下去捉鱼,鱼捉不到却来个打水仗。多痛快;和伙伴一起去田野采花。早上六点出发,云雾重重就像走上仙境一样,那感觉多奇妙。地上草儿绿绿的,花儿形态各异。给人的感觉是多么的甜啊!

小时候的伙伴们多好,有人伤心就安慰她(他)让她开心点,忘记不愉快的事情。伙伴们有开心的事就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那时候就像一个大家庭,多>温暖、多团结。我们有事情经常一起做,虽然那时候我们小,但是我们还是会赚钱的,赚到的钱拿去买书来看,有时还进行比赛,如写字、朗读、画画那时候我们大家都很快乐。

但由于我们的年龄渐渐增长,脑袋也有了思想,都会想事情了。大家就要分开了。我想,现在各自的脑袋都装满了烦恼,以前的快乐只能深深地把他藏在恼中、心中。不可能再发生的了,而且现在大家在一起的时间也很少,见了面,说一两句话又得匆匆离开了。现在大家都>长大了,都有要忙的时候,脑袋里烦完了一件事又一件事。真的好辛苦啊!

可爱的童年,你不要离开我。我永远爱你——快乐的童年。

篇二:散文

春天来了,那些严寒与冰冻终于过去了,这些阳光与桃花又来了,大地敞开了胸怀,万物也来了精神。

我也习惯在春天打开自己,细细回想起来,曾有过童年时的天真,少年时的无知,青年时的闯劲,现在不知不觉也跨进了中年的门槛。走过的那些春天的日子,风雨似乎是轻柔而滋润的,但也不全是,在某个春日,曾经为爱受过伤,一支接一支地抽过闷烟,也为工作的一点情绪难以排解而打过通宵的扑克牌,更看到过那个春暧花开时节凑不齐手术费的迷茫的乡下老夫妻,也就是说,即使在春天,也会有不顺心不如意的事从身边冒出来。

但你不能因为种种不快而憎恨春天。春天是坦荡的,是明亮的,也是充满活力和期待的。像一江春水始终往东流去,像一棵棵小草奋力地要向天空生长,像一只只雄鹰愿意和春风一样到处飞翔。做人也许像极了春天,你一坦诚,愿意交心的朋友就会多起来,你一主动伸出双手,很多暖流就会从心底涌出来,也许我们活着,就是因为信任,因为爱,因为春天。

国家有春天,那就是国家朝气蓬勃、蒸蒸日上了,咱小家有春天,那就是日子安安稳稳、家庭和和睦睦、邻里真真切切。朝前走,不经意,在地上,黑黑的小蚂蚁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去搬运春天里可口的食物了。远处的田野,金黄的油菜花间,小蜜蜂们正把一点一点的甜密采进蜂箱。似曾相似的燕子,又在修筑自己的新巢了。

春天的光景不是太长,人生的旅程既辛苦也短暂,那就让我们把

快乐挂在脸上,互道一声:珍惜!

篇三:叙事散文如何打动人

叶黎明:叙事散文如何打动人

聚 焦

叙事散文,也称记叙文、写实性的文章,是中小学写作教学的主要文体。

散文带着自叙传色彩,它讲述的是发生在作者身上的真实故事,好的散文必须真。但真的散文却未必是好看的。真实,只是散文写作的最低要求,不是最高要求。真的生活写出来未必好看,因为真实的生活大都平淡无奇,跌宕曲折的那是小说或剧本。

为了写出好看的散文,学生摸索出两条路子:一条路通向文采,给平淡的生活、平庸的情感披上华丽辞藻的“羊皮”;另一条“捷径”是编故事赚同情,把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精彩动人的故事“移植”到自己身上。

每每读到学生散文中为追求文采而用力过猛的语言,我常常觉得,与其空洞的华丽,不如简单的质朴。好的散文作者,的确会在语言上用心;但语言之美,绝非等同于文采藻饰。即便是散文大师朱自清,其《荷塘月色》第四自然段一连用了十四个比喻,被余光中先生批为“俗滥”“轻易” “草率”,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这篇文章“有点儿做作,过于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1}可见,追求文采要有度。散文语言的打磨,除了积累,离不开思想的磨刀石。离开这二者,纯粹作雕章琢句的文字游戏,对于散文写作来说往往会适得其反。而不顾真实的底线去编造或“移植”他人虚假的故事,则更不足取。

然而,既要不藻饰,不虚构,又要好看、动人,这样的叙事散文应该怎么写呢?

下面的教学案例,在探讨叙事散文的写作方面,有许多可供玩味和深思的地方。

实 验

你用什么打动我

赵群筠

在教学前一周,我让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以“熟悉的地方也有美丽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为避免我的评判可能存在偏见与思维定式,我邀请了一位报社总编和一位大学中文系教授帮我做了简单的筛选,从学生习作中选出几篇打动他们的好文章。课堂上,我将学生的作文随意分发下去,人手一篇。我想看看,究竟什么样的文章,在学生眼里是动人的,为什么它们能打动人。

上课的对象是初三某班学生,话题从“如何写好考场作文”切入。教学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讨论:你用什么打动我

师: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你用什么打动我”。这里的“我”指谁?

生:您。

生:阅卷老师。

生:读者。

师:那么你用什么来打动“我”呢?想过这个问题吗?

生:我觉得文章的情感非常重要,还有文笔和新颖的选材。

师:什么叫“打动”?

生:触动自己的心灵。

生:让阅卷老师也和“我”一样处在文章当中,也能感受到“我”的情感。

师:对,让老师或读者进入你的文章里面,感受你的情感。非常好的解释!

生:我觉得“打动”就是让老师读完你的文章,觉得像跟你一起经历过一样。

生:我觉得“打动”简单理解就是让批阅的老师看完很多篇文章后,唯独对你的这篇文章印象深刻;深层次的理解就是老师的内心(包括情感)与文章产生共鸣,让他(她)进入了你的内心世界。

二、什么样的文章能打动人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的看法,下面请你们认真阅读手里的作文《熟悉的地方也有美丽的风景》,然后真实地告诉我,你有没有被打动。

(生阅读,师提醒:静下心,把笔拿起来,有感觉的地方可以做一下批注。)

师:好,请告诉我,你被眼前的作文打动了吗?

(生有十几人举手)

师:这位手举得特别高的女生,请你来朗读你手里的作文,你读的是谁的?

生:吴亦姝的。

师:既然你有被打动,就请有感情地朗读,好吗?

(生饱含深情朗读,文章略。)

师:你能告诉我这篇文章哪里打动你了吗?

生: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师:比如说——

生:“一个大火炉,一片厚实的白烟,一个推着炉子汗流浃背的人。”三个短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两次,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卖红薯的情景。虽然没有很多的修饰词,但是却让人感觉到情境就在眼前。

师:你觉得这个细节深深地打动了你,对吗?

生:是的,还有她还用了重复的表现手法,比如说,老是出现“熟悉”两个字。 师:嗯,在不断地点题。

生:通过对过去事情的回忆,把时光的流逝和熟悉这两种感觉结合在一起,来表达美丽。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内心世界作文散文)

师:就是在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中记录了一段温暖的甜蜜回忆。但是卖红薯这个场景不是每个人记忆中都存有的,为什么这样的场景却能够打动我们呢?

生:冬天在街上常能看到卖红薯的场景。我觉得,虽然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作者却用朴实简单的描写勾起了读者的回忆,就像《背影》里父亲给儿子买橘子的情景,打动了很多人。 师:你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朴实简单的事能够打动人,对吧?(板书:朴实)

(生点头)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读一篇感觉完全不同的文章。

(请一位学生读,读后全场鼓掌。)

师:这掌声是送给作者的吧?你来说说看,这篇文章为什么能打动你?

生:她选的题材就是我们班同学的日常生活,其中有描写学霸们在黑板上演算数学;饼干拆

开,周围一下就挤满了一堆人;上课时,师生各种各样的表情。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发生的,而且是每天都在重复的片断。

师:事情和感情都是真实的,所以感人。还有吗?

生:文章中有很多话非常触动我。我一开始读的时候以为校园是她最熟悉的风景,慢慢读下去后才知道不只有校园,还有老师同学和朝夕相伴的好伙伴。

师:我想问的是,这些人和事大家都经历过,为什么她的文章最能打动人?她的表达有没有独到之处?刚才读到好几个地方时同学们都笑了,为什么?

生:作者用第二人称的写法,用书信的方式,我感觉很亲切,很贴心。

生:文中说“你我已经度过、正在度过”,我想,阅卷老师肯定也有过自己的初中时代,虽然说和现在有些不一样,但是,情感有相同的,所以才会让阅卷老师感动。

师:我们来看这段描写中,有一处让大家都笑了,是哪个场景?

生:“某个角落里传出一声饼干包装袋的轻响,‘呼啦’一下,周围聚满了像是从地底下冒出的人。”

师:是有这样的事情吗?

生:是。这种感觉非常温馨。

师:班里谁最喜欢带饼干来?

生(齐答):杨理。

师:谢谢杨理同学带给我们的独特经历,也谢谢俞玥同学把这份独特记录了下来。(板书:独特)

师:刚才我说到写文章另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就是“独特”。好文章打动我们的,除了真实的情感,还要用独特的表达来呈现你的情感。那么“独特的表达”里面你觉得可以有哪几个方面的元素?

(学生回答有选材、结构、立意、语言、情感,教师板书。)

师:沈心悦同学曾说过,考场作文是一种有节制的写作,它往往是一种比较便于阅读的写作。大多数考场作文都以差不多的面貌出现,选材几乎都是一样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以更敏感的心去感受生活,以获得不平凡的材料和思考。沈心悦的作文是不是这样写的呢?我们来看看她在文中写的一段话。

(PPT:记得语文课上,老师关掉所有的灯,拉开窗帘,没有日光灯打在脸上的焦灼,我可以慢慢打量我的教室。才发现水池边的小盆栽好像多了一些,博古架上的书好像换了一些,同学轻声读着课文,春日的阳光里笼着昏黄的光晕,手翻着书页有种奇妙的柔柔的质感。我仔细看了很久,像一个陌生的闯入者那样审视我的教室,充满亲切和新鲜感。)

师:大家能不能找到这里面的一句话,恰好表达出了沈心悦对写作的认识?

生:像一个陌生的闯入者那样审视我的教室,充满亲切和新鲜感。

师:对!“像陌生的闯入者”这种独特的感觉,非常重要。

三、演练:选题构思

教师出示去年和前年杭州市中考作文题“一份满意的答卷”和“懂得分享”,请学生结合上一环节讨论的技巧,选取其中一个作文题目进行构思。

(生讨论略)

师:同学们都觉得“懂得分享”比较容易写,说明大家都是懂得分享的好孩子。去年中考结束的晚上,就有记者打电话来让我谈谈对中考作文题目的看法。我说:这是一个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的题目,一个不懂得分享的孩子,是绝对写不好这篇文章的。这两年中考命

题方向都指向了“我”,就是我们的内心和经历。写作其实就是要把自己的内心和经历调动起来。真正的好作文,是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在我们熟悉的人和事中挖掘出美丽的风景,打动自己,打动读者。

同学们,你们马上要毕业了,希望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用心、用情去记录自己三年来的点点滴滴。下课。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310011)

策 略

选择赵群筠老师的这个课例,一开始是被她布置的作文题“熟悉的地方也有美丽的风景”所吸引。因为这个题目,契合了叙事散文的文体特质。

叙事散文的文体特质概括起来,有4点:1.叙事散文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真实);

2.以日常生活为素材(日常);3.通过叙事传递微观感性的内心体验与感受(内心体验);4.写作目的在于分享与交流(分享)。

上述案例中的一句话,“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在我们熟悉的人和事中挖掘出美丽的风景”已经道出了叙事散文的文体特质。

赵老师的课例,吸引我的地方还有她提出的问题:散文,究竟用什么打动读者?真实?显然不够。因为“真实”,只是好散文的最低要求,却不是打动读者的关键之处。

叙事散文要打动读者,存在着一个悖论:一方面,叙事散文总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散文的阅读,就是在消费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日常生活又往往不具有言说和消费的价值。生活本身就是一笔流水账,而散文偏要侧重记录这些流水账。于是,人们不免要追问:散文,究竟该拿什么打动读者?

例中,赵老师带着学生展开写后讨论与反思,她让学生循着自己的感觉,不断地追问:我有没有被打动?为什么被打动?为什么没被打动?这样的教学,从习作读出感觉,再从感觉导出知识,而不是直接进行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感觉很放松、很舒服。但是,在叙事散文写作技巧的点拨上,仅仅将策略归结为“细节描写与心理描写”、独特的“选材、结构、立意、语言、情感”以及内容的“朴实简单”,这样的知识教学,显然还失之空泛和粗疏,有必要进一步细化。为此,我们提出散文写作的几个基本策略。

策略一:选材要脱熟

每一篇叙事散文或多或少都像一篇自传,我们阅读时,像是在围观他人的生活。从读者的阅读心理来说,真实的未必是好看的,日常的更容易导致无聊和无趣。因此,叙事散文的选材,首要原则是脱熟。

如何脱熟?

在赵老师提供的一组案例中,有一位学生的作文打动了我。作者写他和奶奶回老家看望一位生病的老乡,老乡拉着奶奶聊起了家常:

许久,我走进老屋,谈话还没结束,奶奶显出要走的意思,而那位老乡却一直津津乐道,毕竟生病了,也少有人来探望,可以理解。但奶奶顾及到我,话题转向了结束,而那位老乡却坐立不安,不时朝后院看看,言语中也有挽留的意思。就当我们即将告辞时,她终于解释道:“后院的鸡下了九个蛋,马上就下第十个了,你们来看我,我一定得感谢,十全十美是个祝福,务必等收下十个鸡蛋再走。”于是奶奶又和她聊了起来,没多久,奶奶接下从后院提上来的一篮鸡蛋,是九个,而我接过另一个热乎乎的鸡蛋,我们感动之余便告辞离去。(陈策)

这段文字,没有漂亮的辞藻,没有浓烈的抒情,叙述甚至还有点瑕疵,如“津津乐道”成语使用得不当,但是,在四十多篇文章中,恰是它打动了我,因为“等十个鸡蛋”的故事,较为独特,老乡答谢奶奶的礼物不是事先准备好的,而是等着母鸡“现场制作”出来。这自然见出老乡生活的困窘,但正因为生活的困窘,才衬出十个鸡蛋背后答谢之情的真挚与朴素。

另外,作者的叙述也十分有趣。起初读到这一句:“奶奶接下从后院提上来的一篮鸡蛋,是九个”,读者一惊:怎么是九个?接着作者补了一句,“而我接过另一个热乎乎的鸡蛋”,原来刚出窝的第十个鸡蛋在“我”的手心里。叙述的味道,便体现在这“9+1”的波折中。整篇文章,语言、结构、立意都很普通,但是,一个具有陌生感的故事,点亮全文,可见材料脱熟的重要性。

脱熟的方法有二。

方法一:探奇览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选材独特。何为独特?独特即稀缺、个别、反常、特殊。比如,写暑假生活,荒岛求生或参加马拉松比赛肯定要比写一般的旅游或美食更吸引人。读者阅读这类文章,就像一个“陌生的闯入者一样”,在他人的生活中“生活”,新鲜刺激。但是,独特的生活可遇不可求,如果缺乏这类素材,怎么办?这就需要运用——

方法二:洞幽发微,视角独特。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看见别人忽略的,或看得比别人更细微。案例中,沈心悦同学的文章,用的就是这种洞幽发微法:

刚进初中时,上学路上走过的桥边有几棵树,叶子颜色很深,并不引人注意。有一天我经过时却突然见它开满了桃花,全都是艳艳的红色,花瓣繁复,层层叠叠,像下了场红色大雪一样,纷纷地落了满树,摆出天真烂漫的姿态,妖娆得很。我非常惊喜,觉得春天就在这深红浅红里点燃了,一片两片花瓣落在水里慢慢飘开,我看了很久,心里很安静。

路边的一片桃花,普通人看见的只是花开了满树,但沈心悦同学看见了“花瓣繁复,层层叠叠”,看见的是一树“红色的大雪”,还看出了花的“天真烂漫” “妖娆得很”,这是一双多么有情的目光,这是一颗多么细腻的心!

如何把学生练成生活的“审美捕手”,是向外探奇努力挖掘稀缺性的生活素材呢,还是向内寻幽,用一双“审美眼”为平凡的生活着色呢?对于中学生来说,哪一种脱熟的方法更值得借鉴,显然是后者。

篇四:散文

岁月碾过的河

很久以前,看到爷爷脸上纵横交错的皱纹,我会哈哈大笑。 转眼间,我长大了,长得比他高出许多,所以,他再也无法像小时候一样抱着我去看新闻联播,也无法在我不高兴时塞给我一颗糖就能让我格外开心,更不可能用他一辈子所看过的小童话来让我心满意足。

我们还会像以前一样,吃过饭两个人慢悠悠地踱出那扇老旧的门,迎着西下的夕阳从一条小道徐徐穿过。不同的是:以往,怕我摔倒的老爷子会不紧不慢地追在我身后,会呵斥那些欺负我的男孩;而现在,却是不得不放慢脚步跟在他身后的我,有些紧张地踩过他的脚印,有些窘迫地抬着双手,却害怕他会不慎跌倒,看着老人逐渐稀疏的白发和颈背上逐渐醒目的老人斑,心中有些东西忽然就揪紧了。

老爷子真的是老了,我叹口气,因为耳聋,所以他并没有回头看我,只是咳嗽两声,我赶紧上去扶上。

手下的臂膀早已干涩布满皱纹,我慢慢搀着他,一边走,脚下留下一串被岁月碾过的河。

篇五:散文专项训练

ZX-YW-12-014 编写时间:2014-03-07

《散文写作专项训练》

课型:复习课 编写人:崔久主 审核人:李云 班级 姓名

【写作目标】

1. 抒发情感:抒发真性情, 我手写我心

2.锤炼语言:遣词用句,推敲锤炼,准确地用语言去表达自己。

3.通过写作进一步认知散文的特点和规律

【写作重点】

1.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2.语言的选取与锤炼

【写作难点】

真实而又动人的写作效果

【点击考纲】

2014年最新出台的《考试说明》较以往有了明显的变化,文体类由往年的“能写记叙类、议论类文章”变为“能写记叙类、议论类、抒情类文章”,终于给了抒情类散文以合法的地位。这就给一些以优美的语言、饱满的情感为写作特长的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同学们应加大对散文这一文体的训练力度,精心准备几篇文笔精彩、感情丰沛的好文章。

【走进散文】

1.你了解的散文有什么特点?

2.散文的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类、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

____________:以_________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它的“情”不是虚的、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即是说,总有一定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作为文章抒写的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记叙或描写,达到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目的。

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为主的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从历年高考优秀作文看,大多数考生对议论性散文情有独钟。

3.散文的结构特色:

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_____________,结构自由,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写作者意在笔先,缘情为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或曲径通幽、含蓄蕴藉,或直抒胸臆、淋漓尽致,或浓笔重抹、一唱三叹,或信手拈来,如话家常。笔法之灵活,行文之多变,全看你自己如何安排。作为时间短、要求高、有话题、重思路的应试作文,以下四种构思较为合理。

1、镜头组合法(蒙太奇)。写作者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或自己的情感,选取几个具有典型性、形象性、连贯性的特写画面,精雕细琢,认真描绘,强化细节,深入挖掘,提炼其表

情达意的共同点,议论引申,不断深化。这种构思的好处是:意象鲜明,形象性、可视性强,选取的镜头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表现写作者的感情或写作意图,选材广,表现力强。

如杨绛的《老王》,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送冰块、免费载生病的钱钟书去医院、送鸡蛋和香油),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2、反复咏叹法。写作者在明确了文章的立意或感情基调后,要围绕它们,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层次入手,把其分解成一个个文字表述虽然不同、但内涵却基本相同的小论题,各自独立成段,在此基础上,反复咏叹,不断强调,显阳关三叠之妙,造铁骑突出之势,搭层楼更上之梯。这种构思的好处是,思路清晰,文脉清楚,文章立意鲜明,中心突出,行文有气势,易于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如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一文,作者在提出问题后,分别以?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四句话各领一段,紧紧围绕诚信的重要性,抓住?选择诚信?,反复吟唱。我们看到了作者行文的急促缜密,感受到了诚信之与人生的重要。文章虽短小,但布局周密,结构紧凑,文意贯通,气势逼人,很有感染力。

3、卒章显志法。文章不直接点出自己赞美的对象,不径直表明写作意图,而是欲进先退,欲明先暗,故意左顾右盼而言其它,待到关键之处,自然引出赞美对象。物物相因,环环相扣,节外生枝,枝外有节,于事情发展变化中见出起伏,在一张一弛、一起一伏中凸现文章中心。正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如“旧时茅店社林边,落转溪桥忽见”。确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妙。

如高考优秀作文《冬的主宰》一文,作者先写?下雪了,……我想,除了这一片片的‘梨花’外,再不会有什么生机了吧?这冰雪俨然是冬的主宰?。接着写?忽然,眼前的一片白雪地中闪露出点点红色,仔细一看,原来是梅。在众芳摇落的世界里独自绽放,回旋于冰天雪地之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原来,她才是以神韵而主宰了冬?。紧接着?这风雪又使我想起了另一幅画面,破旧的房子,昏暗的灯光,寒风吹得桌上的书哗哗作响,一位书生映着这灯光、雪色,伏案读书,破旧的衣服,恶劣的环境,丝毫不影响他读书的信念和勇气,一时间,我突然觉得,鸿鹄之志、求知之心不是比寒冰更坚硬吗??最后说?雪,它美丽纯洁却带来了寒冷,而冰是雪的升华,它以力而成为冬的主宰;而梅以她绝无仅有的神韵主宰了整个冬的神韵;而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严寒,成了冬的主宰?。文章欲言人是冬天的主宰,但却不直接说明,而是于层层铺垫中点出,可谓匠心独运、立意鲜明。

4、感情呼应法。文章开宗明义,直抒胸臆,首先表明自己的感情倾向,继之赋陈铺叙,歌咏描绘,或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写人记事,在曲尽其妙、淋漓尽致的基础上,曲终奏雅,再次顺势点出自己的感情好恶。这种构思的好处是,情感鲜明,自然迢递,首尾呼应,浑然天成。

如朱自清先生的《绿》一文,文章的在开头?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的基础上,承递对梅雨潭醉人、奇异的绿的喜爱之情,结尾自然发出?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的慨叹,感情升华,前后照应,文章如一幅情感挂图,浑然天成。

【写作实践】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我们埋头在在堆积如山的学习资料,当我们忙碌于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在我们被动接受或主动追寻的青春历程中,你是否还会记得海德格尔的那句名言:“人应该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上”?请你停住脚步,静下片刻,轻轻思考??

请以《我所向往的那一种美好》为题写一篇散文。

要求:①文体为散文;②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美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可以是一种确切、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朦胧、抽象的感觉,但都是人的一种真实的感受。“向往”说明还未发生,也就是说这种美好是建立在自己的理想中的。在写作中应注意,即便是写憧憬中的事物,也不能信马由缰,信口开河,也要根植于一定的现实生活中。要避免写作中出现的无根浮萍的状况,因为云里雾里的写作状态,最终只能带来不知所云的阅读感受。

这个题目本身有一定的“虚”的特性,可以在实际写作中写一些“实”的事物,由“虚”到“实”。也可以不避“虚”,围绕成长中的一些感悟写文章,但这对写作者的构思和语言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论是“虚”还是“实”,都必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都必须借助个性化的语言。因此,写前的构思尤其重要。最好先问清自己要“写”什么,确定好写作对象后,再着重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附:【例作展示】教师下水作文(崔久主)

我所向往的那一种美好

一片叶子飘零,随风起舞,沉浮,落于地面。在斑驳的阳光里,这枚叶子映射出青绿的光泽。抚摩它,温润依然,仿佛在与命运做着最后的抗争——一息尚存,绝不枯萎。

智利诗人聂鲁达写下这样的诗句:

“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叶子的表面,经络分明,清晰延伸。粗糙的脉络和光润的叶面,构成了这枚叶子的生命历程。

中国的诗人说:一叶知秋。又有人说:与秋俱老。

秋心分两半,载不动许多愁……

有时候,愁有很多种,愁云惨淡,苦脸愁眉,日暮客愁新,烟波江上使人愁,举杯销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家愁,离愁,情愁,亡国之愁,光阴之愁,生命之愁……

愁真是人类最丰富的情感。有时无端生愁,思绪翻飞,不关惆怅,不接风情,只是“秋之心”。莫名,无解,难以名状,无人倾诉。于是这种思绪变得澄澈,

飞扬,连自己都不懂何时改变,为何改变。也许,这就是人吧!也许,这就是生命和成长吧!

也许,这已经不再是我们叫做“愁”的那种思绪了。

而我所享受的,就是这种生命的真切体验。

有一些词总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比如岁月,比如青春。岁月悠悠,青春无悔。我们享受这些甜蜜美好,我们承受这些苦痛酸楚,我们欢笑、悲伤,我们渴望成长又不愿成长……成长的烦恼与破茧化蝶的蜕变,都是我们的。

而爱情,是其间最动人心弦的。爱情让我们真正开始去了解自己,探寻自己的灵魂深处;同时也让我们有意识地去了解别人,走进别人的内心世界。然后,在“我”与“你”之间寻找一种交集的无限可能性。两情相悦是一种美,劳燕分飞也是生命的一种真实体验。就像是很多人在受过感情的创伤之后,回忆起来,内心翻滚,五味杂陈。有喜悦,也有忧愁,这都是对生命历程的最真实的感受。而人们是不愿意删除这段记忆的。

相依时缱绻,相忆时默然。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人生上中下,悲欢贯穿之。“一任”二字,多么豁达,彻悟,似解脱超然。多么令人钦羡。然而,蒋捷写作此诗之时,内心要不是回忆起了这一生的悲喜交织的历程,又如何落笔?没有这种生命体验,又何来这传世经典?

有时真心羡慕古人能有如此的心境与阅历,在物质生活贫乏的时代里却拥有让今人慨叹惊羡的精神世界。可我也庆幸,虽然时代不同,阅历有限,我却能在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字遗产中捡拾那一颗颗或耀眼或埋没的珍珠,并且,在通向未知的人生旅途中,去活着,去生活。

我享受这一种生命的真切感受,我愿意称之为——美好。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