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诗意人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0:34:36 作文素材
篇一:林徽因的经典诗歌
情愿
林徽因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
去触遇没有着落的惆怅;
在黄昏,半夜,蹑着脚走,
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忘掉曾有着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
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深笑 林徽因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
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灿烂,
分散!
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飘过,
拂在端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百层塔高耸,
谁不知名雀来盘旋?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
风筝
林徽因 看,那一点美丽
会闪到天空!
几片颜色,
挟住双翅,
心,缀一串红。
飘摇,它高高的去,
逍遥在太阳边
太空里闪
一小片脸,
但是不,你别错看了
错看了它的力量,
天地间认得方向!
它只是
轻的一片,
一点子美
像是希望,又像是梦;
一长根丝牵住
天穹,渺茫——
高高推着它舞去,
白云般飞动,
它也猜透了不是自己,
它知道,知道是风!
无题
林徽因 什么时候再能有
那一片静;
溶溶在春风中立着,
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
什么时候还能那样
满掬着希望;
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
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
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
才真能懂得
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
昨天的静,钟声
昨天的人
怎样有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
十月独行
林徽因 像个灵魂失落在街边,
我望着十月天上十月的脸。
我向雾里黑影上涂热情
悄悄的看一团流动的月圆。
我也看人流着流着过去来回
虽影中冲着波浪翻星点
我数桥上栏杆龙祥头尾
像坐坐一条寂寞船,自己拉纤。
我像哭,像自语。我更自己抱歉!
自己焦心,同情,一把心紧似琴弦,—— 我说哑的,哑的琴我知道,一出曲子 未唱,幻望的手指终未来在上面?
篇二:人生若只如初见,林徽因的爱情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林徽因的诗意人生)人生若只如初见,林徽因的愛情
林徽因的爱情,徐志摩的追逐,金岳霖的守候,梁思成的包容!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讲了吗?”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有一件事,可以验证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徐志摩1931年11月19日在济南附近的党家庄飞机失事遇难,梁思成从北平赶去处理丧事,从现场捡了一块烧焦了的木头。那个时候的飞机不像现在的,有些部分是木头的。他捡了一块飞机残骸拿回去给了林徽因,林徽因非常悲痛,就把这块木头挂在卧室的床头。直到她1955年去世,一直就这么挂着。她觉着,她是爱徐志摩的,况且徐志摩又是为了赶回来听她的演讲而死的,她就要用这种方式纪念他。在我们现在,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这点上,我是说在感情的纯洁与执著上,在对崇高感情的理解上,我们是失败的。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比如说,一个男子,你的妻子爱着一个她过去的恋人,当然他们之间什么事也没有,就是喜欢他或感谢他,两人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你妻子的朋友因飞机失事而死,你会不会替她去处理他的丧事。而且因为你知道自己的妻子喜欢他,所以一定要在现场替她拣上一块飞机的残骸,然后送给你妻子保存,而你妻子呢,对他又特别地喜欢,虽然你是我的丈夫,虽然每天晚上和你都在这张床上躺着,还是要把这块飞机的残骸恭恭敬敬地挂在墙上。我相信我们中间极少有人能做到,但是他们确实做到了。 有人或许会说,反正徐志摩已经死了,她只是这样怀念他,又不会出别的什么事。这样优秀的女人,肯定对她的丈夫不会有二心的。其实,她对他的丈夫是有二心的,但是她做得非常光明磊落。
学者金岳霖,是中国第一流的哲学家。大概是1932年夏天,也就是徐志摩死了没多久,有一天,梁思成从河北宝坻考察古建筑回来,林徽因哭丧着脸说:思成,我痛苦极了,我现在同时爱上了两个人,我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梁思成一听就知道出了什么事,知道林徽因爱上了金岳霖,想跟他分手又舍不得。
这时候梁家住在北平东总布胡同,金岳霖就住在梁家后院,另有旁门出入。起初也许只是好朋友住邻居,交往久了才爱上的。金岳霖受过西方教育,生活很讲究,他家的厨师做面包做得好,每天早上就给林徽因送过去,没事了就到梁家一起喝茶聊天。金岳霖喜欢林徽因,梁思成是知道的,但他不知道林徽因喜欢金岳霖到了这个地步。听了妻子的话,梁思成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全身的血液凝固住了,连呼吸都困难了。一面感到痛苦,一面又感欣慰,欣慰的是妻子很坦诚,没有把他当成个傻子。想了一夜,他把自己和金岳霖比了又比,觉得自己不如金岳霖,林徽因跟金岳霖结合会幸福的。第二天他跟林徽因说了自己的想法,同时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你们永远幸福。当时两个人都哭了。林徽因把梁思成的话告诉了金岳霖,说梁思成说这个事情一切由我来决定,我要是喜欢你的话,他是可以离婚的。金岳霖说,思成能说这个话,可见他是真正爱着你,不愿你受一点点委屈,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吧。
从此以后,金岳霖就成了“游牧民族”了。这是我的说法,叫“逐林木而居”。游牧民族不是“逐水草而居”吗?林徽因姓林,金岳霖总是住在林家后院或是隔壁,林徽因到了哪儿他就到哪儿,还不是“逐林木而居”,还不是成了“游牧民族”吗? 金岳霖此后终生未娶,一直到八十多岁去世,还是林徽因的两个儿子给他送
终的。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这种思想境界,咱们这些俗人,想都不敢想。只能说人家太完美太高尚,我们太庸俗太卑鄙了。当时他们三个人相处得非常好,甚至抗战以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四川李庄,金岳霖在昆明西南联大,放了假以后就住在梁家。有时候我认为,我们这代人对上一代人,尤其是那些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的感情是理解不了的。上一代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那些人物的感情,我自己只有佩服的份。人家就是受过文明教育的,是文明到骨头里的。而林微因,不仅没有离开梁思成,反而感动万分地对他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如果一百个人来问我完美女子的标准,那么我一百次都会回答说是林徽因,是的,她已经是个传奇,是只能仰望的女子。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他为她写下那样的诗句,可是最后她还是没有选择他。可是,比起徐志摩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更令人动情。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说是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
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篇三:读林徽因文集有感
——读林徽因文集有感
喜欢林徽因的作品,更多的是因为喜欢林徽因其人,带着欣赏一代才女的情怀来欣赏她的作品,品味的不仅是人间四月天的清新婉丽,更有那一树一树花开的诗意人生。
读林徽因的诗,感觉到的是轻盈、空灵、智慧、优雅,诗人眼见的景、身经的情全部转化成思想的跳动,如行云流水、风清月白;有人说林徽因是天上飘动的一朵白云,飘动着、俯视着大地及大地上的风景和人情。
读她的诗能深切地感受到,她就是一朵云,一朵纯洁无暇、变幻不息的白云;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她写到“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里早天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撒在花前……”在《灵感》中她写到“此刻像风在摇动着我/告诉日子重叠盘盘的山窝/清泉潺潺流动转狂放的河/孤僻林里闲开着鲜妍花/细香常伴着圆月静天里挂…直到灵魂舒展成条银河,长长流在天上一千首歌…”如果不是天上的云,怎能把天上的景、人间的情描述的如此轻盈漫动! 其实我更喜欢的是林徽因的散文,她的每一个句子都透彻着美,即便是描写最平凡不过甚至于我们看起来丑陋粗鄙的东西。如《蛛丝和梅花》中,她描写的蛛丝“真真地就是那么两根蛛丝,由门框边轻轻地牵到一支梅花上。就是那么两根细丝,迎着太阳光发亮…再多了,那还像样么”她写梅花:“拿梅花来说吧,一串串丹红的结蕊缀在秀劲的傲骨上,最可爱,最可赏,等半绽将开地错落在老枝上,你便会心跳!梅花最怕开;开了便没话说。索性残了,沁香拂散同夜里炉火都能成了一种温存的凄清。”这哪是散文,这分明就是诗。
她的散文又通透着艺术性、思想性,将人生的大美、大爱、大智慧都融入了她的文章中,如《一片阳光》中写道:“所谓人类文化?这人类文化到底又靠些什么?我们怀疑或许就是人身上那一撮精神同机体的感觉,生理心理所共起的情感,所激发出的一串行为,所聚敛的一点智慧—那么一点点人之所以为人的表现”
又如她在写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中“写诗,或又可说是自己情感的、主观的,所体验了解到的;和理智的客观的所体察辨别到的,同时达到一个程度,腾沸横溢,不分宾主地互相起了一种作用,由于本能的冲动,凭着一种天赋的兴趣和灵巧,驾驭一串有声音、有图画、有情感的言语,来表现着内心与外物息息相关的联系,及其所发生的悟理和境界”!
对于她的文作,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她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的作品会不会长存下去,也就看它们会不会活在那一些我们从不认识的人,我们作品的读者,散在各时,各处互相不认识的孤单的人的心里的,这种事它自己有自已的定律”。
我想,其实所有人写的文章或其他艺术作品不都是一样吗,它们是否有价值,关键是看这些文字或画作能否引起那些我们不认识的人的心理共鸣?是否有生命力,就看它们能够走进多少时间段里的那些不认识的孤单的人的心里。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便成为了又一个互相不认识的孤单的人。
说林徽因是天上飘着的白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的旷世奇恋。她与徐志摩的恋情,使世人有幸欣赏到“悄悄地你走了,正如你悄悄地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精美诗篇!她与金岳霖的恋情让世人能够知道这世上还真有痴情到死的男人;她与梁思成的恋情让世人感受到了中外古今的建筑文化。在与三个男人的情感中她的理性、她的果敢决断,如果不是飘在天上又怎能如此把人世间的情感纷扰看得如此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我知道,即便是林徽因在世,我也成不了“太太的客厅”里的座上嘉宾,我辈观林徽因及其作品,就如同欣赏那变幻不息的朵朵白云!
篇四:浅析林徽因的精神世界及艺术世界
一身诗意四月天
——浅析林徽因的精神世界及艺术世界
内容摘要:林徽因是上个世纪的传奇,最令人怀念的才女,她的名字和她的人一样,传至今天,仍为后人所称道。评价徽因,仅说她的才艺、品学、美貌、佳话,都并非她的全部价值,她的特殊价值在于开风气之先,在于她在历史局限中尽一个女子所做的努力和探索。她,在较之男人所处的特殊历史时代的夹缝中坦然地做着自己,竭尽所能地去努力争取,终于为自己争得一片天空。
关键词:徽因 才女 康桥 建筑 诗歌
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颜色,遗世独立、一缕诗魂,纯然为了美与爱而生。她,犹如一颗珍贵的珠玉,暗自发出无人能及的光彩,就像一枝出水的白莲,带着浓浓的暖意迎风摇曳。走进她,仿佛看到一袭白衣的女子,立在柳下花前,看世景流转。我们把她看成清风,看成我们理想中所能想象到的美丽女子,唯独,我们遗忘了她的真实。听她的故事,读她的诗,去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一、一身诗意千寻瀑---林徽因其人
时间女子,纷丽多姿。唯独有她,哀艳如诗。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一个传奇。 她是林徽因,最令人怀念的民国女子。
少女时代的徽因因受书香门第家庭的熏陶,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父亲林长民思想开明,把自己的掌上明珠送进教会学校读书,使她接触西方文化,学会一口相当流利的英语。
她十六岁花一般妙龄的时候,随父亲旅居英伦,游历欧陆,开拓了自由的视野。徽因进入社会时,正是中国文坛才俊辈出的时代,若干文学家的洋溢热情和独立不羁的性格呵护她,嘘拂她,铸炼了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由的性格。
她自由地动用各种文体来表达自己,也能自由地运用两种文字来思考和写作,她承认自己是受双文化教育长大的,英语对于她是一种内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一种美感、一个完整的文化世界。中西文化的撞击融合,造就了一个“文化林徽因”。
她是诗人,是建筑学家,但又不完全是诗人,不完全是建筑学家,因为她是多方位多侧面的“文化林徽因”。她以完美的情感和人格,丰富的知识和阅历,
在文化领域中发挥她的创作才能。
她是美丽与智慧的代名词。作为女儿,她一直都是父亲的掌上明珠;作为女人,她受到中国三位天之骄子的青睐;作为作家,她的不多的作品让我们传咏至今;作为女建筑师,她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
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机智幽默的谈吐,优雅迷人的气质。她以真诚与宽容,像磁铁一般站立磁场的中央,吸引大家到她“太太的客厅”里赴那“精神的盛宴”。她以绝美的姿态倾听朋友的高谈阔论,又时常对朋友的观点给予热情的回应??
开心的时候,她一定要跟知心朋友一起分享;伤心难过的时候,她会从朋友身上汲取力量,以便快速走出人生的阴霾??
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的精神世界
爱情,是大多数女性存在的理由。所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卢隐嫁了有妇之夫,高傲的张爱玲在胡兰成面前,低到了尘埃里。
可是,爱情常常承受不起生命的重量,一些女子为了钟爱的男子,殉了情,殉了一生。
没有了爱情,生命的意义何在呢?
看到林徽因的名字,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她与徐志摩的康桥之恋。林徽因生命里的三个男人,一个是她深爱的徐志摩,一个是相濡以沫的梁思成,一个是甘愿终生相守的金岳霖。出身名门的她是幸福与幸运的,在五十一年的人生里,遇到真心爱她,和她爱的男人。何况,一个是英俊潇洒的新月派现代诗人,一个是建筑学家,一个是中国第一批院士。哪一个,都能与才女加美女的她般配。
三个出类拔萃的男人,林徽因更爱谁?她最爱的是徐志摩。徐志摩是她的初恋,深刻在她16岁的花季里。青春里的她,体会到爱情到来时的心跳与狂喜。初恋的记忆,永远的刻骨铭心。她与徐志摩论诗、写诗,两个人徜徉在诗歌的浪漫里。彼此的深情,彼此的懂得,彼此的心有灵犀。
生不逢时,相爱了,可是徐志摩已有婚约。他不爱张幼仪,他拒抗包办婚姻,但事实上的婚姻依然存在,挥之不去。即使徐志摩为爱情由此离婚,自由之身的徐志摩,也不可能与林徽因走到一起。传统教育中长大的林徽因,怎么可能嫁给曾有婚史的徐志摩,她不可能成为别人的第二任妻子。天生聪明的她,可能早已
预知初恋的短暂,珍惜了这份美好,毅然决然,向初恋告别,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她没有陆小曼为爱情抗争的勇气,不是不够多,只是活得清醒。她清楚地知道,爱未必要相互拥有。她冷静地经营自己的婚姻,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人看出她的痛苦,没有人看到她的眼泪。她把一切的疼痛,掩盖在安静的性格里。也许深夜独坐,她会想起志摩;也许,轻扶门窗,望月思君;也许,在桌前,流泻下一行行思念的诗句,写在内心某个角落。
时间,如果可以轮回,两个人初相识,徐志摩不是他人之夫,林徽因与梁思成也没有长辈盟约。红颜知己,诗歌的牵线,走到一起,过着红袖添香好读书的日子。民国时期的他们,仿佛回到宋朝,一对恩爱夫妻,宛若赵明诚和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缠绵与相思。缘,就在那里,林徽因与徐志摩没有相约,却在英国相遇、相爱。有缘无份,相爱的人,没有在正确的时间相遇,错失了一段美好姻缘。
如果,林徽因与徐志摩相爱,也许天才的徐志摩生命要长久。
如果,林徽因与徐志摩结合。也许,林徽因不是他最爱的唯一。
感谢林徽因的华丽转身,在中国诗歌里才出现《再别康桥》这样不朽的诗作。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1]
想起叶芝,他一生里最爱美丽、热情开朗的茅德·冈。茅德·冈却没有给诗人一丝机会。在无望中,诗人写下并被世人记住,在世界广泛传唱的,那首经典的爱情真言《当你老了》。
“多少人爱你年轻欢畅的时候,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的痛苦的皱纹。”
在叶芝去世之后,茅德·冈说,世人应因我没有嫁给他而应该感谢我。她的拒绝,成就了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叶芝渴望了茅德·冈一生,痛苦了一生。这痛苦,化作创作诗的动力。在悲伤中,诞生了这篇伟大的诗篇。
我们是否也要感谢林徽因,她的挥一挥衣袖,为中国诗坛留下精美的《再别康桥》。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荡漾。”
林徽因爱了建筑,这是她十六岁就认定的梦想。因而她选了一个学建筑的丈夫,一同在这个领域探索。作为一个女人,她对建筑是纯粹的爱,她帮助丈夫撰
[2]写了《中国建筑史》而没有署名。
梁思成爱林徽因么?我想,爱,肯定爱,十分爱。林徽因生命里的三个男人,梁思成最适合他,两家世交,社会名流。林徽因父亲去世,梁启超资助林徽因完成学业。在林徽因的浪漫情愫里,从不缺乏理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婚姻。她需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人生。这就是林徽因的选择,即使放弃最爱。
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同出国留学,一同学习建筑,一同在清华大学任教,一同参与国内建筑设计,志同道合,可是总感觉,她们的婚姻缺少了什么?梁思成是理智的,徐志摩是浪漫的。哪个女人不渴望浪漫?这浪漫,只有徐志摩才能够寻来。两个在外人看来的相濡以沫,在林徽因心里,总有那么一点点的遗憾。这遗憾,藏在林徽因内心深处不让人察觉的角落。
总以为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界,乃至诗坛的地位。其实,在中国建筑史上,林徽因才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参与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景泰蓝的改造设计,胡适曾称她为中国第一代才女。
林徽因,熟悉她的人首先想到她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其次是她的四月天,很少人想到她在我国建筑史上的贡献。实际上,林徽因性格的安静里,有着对事业的执着。她和梁思成在国内行走,观看建筑,在建筑领域,比翼齐飞。她肺病严重,几次住院,稍有好转,就投入工作中。骨子里,她是女强人。文学是她的命,建筑是她的魂。诗意的文字,诗意的女人,写进她诗意的人生里。不得不承认,她是当之无愧的才女。无论文学,还是建筑,她都做出很大的贡献。
我时常在想,林徽因最爱徐志摩。
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爱,最执着,最稳妥。为了他心中的女神,一生未娶。林徽因去世,金岳霖和她的孩子们在一起。她的生日,金岳霖招来好友为林徽因庆生。这,是怎样的坚守,怎样深刻的爱。林徽因让金岳霖爱了一辈子,牵挂了一辈子。
梁思成爱林徽因,林徽因去世,他却娶了自己的学生林洙。
嫁给志摩,嫁给了最爱。嫁给思成,嫁给了安稳。嫁给岳霖,嫁给了幸福。如果,梁思成在林徽因死后,仍坚守孤独。我不得不说,嫁给他,是林徽因最正确的选择。不是我的苛刻,是我内心对爱情最完美的祝愿。
婚姻的完美,只是相对而言。人的完美也是如此。林徽因身边的三个男人,浪漫,安稳,忠诚,各有千秋,各有值得爱的地方。
三个男人,都是谦谦君子。梁思成知道徐志摩与林徽因相爱过,知道徐志摩还在爱着林徽因,两个男人依然友好相处。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失事,梁思成亲自前去打理。
金岳霖爱林徽因。当林徽因告诉梁思成,她很痛苦,同时深爱两个人。梁思成告诉她,你是自由的。金岳霖一直追随着林徽因,一直与她毗邻而居,两个家庭友好相处。
男人之间的友情,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爱情,彼此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信任,使爱情长久,令友情永恒。信任,让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之间的故事,成为不老的神话。
对于女子来说,爱情就是手中的沙粒,你拽的越紧,就流失的越彻底。你必须要寻找到另外的理由来充实生命,比如一份职业,一种爱好,一种生活状态。
当爱情不是生命的唯一,爱情之花,反而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次第开放。人们都认为理智是爱情的天敌,其实他们是亲密的朋友。爱情是花,理智是阳光,没有阳光的沐浴,花儿会很快萎谢。林徽因理智地选择了梁思成,爱情的鲜花变成了婚姻的硕果,一生一世。陆小曼不理智地嫁给了徐志摩,爱情的鲜花残酷地萎靡在无聊的鸦片床上。
女性常常夸大自己的脆弱,认为自己是一株藤蔓,必须缠绕在一颗树上。其实如果内心强大,女性本身就是一棵树。林徽因用脚去丈量,用心去写作,用病体去工作,在忙碌中她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不管身边是什么样的男性,都不必
篇五:林徽因,你选了此生最不该选的人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谁的,或许至今仍然是个谜,众说纷纭。我多么希望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
又到了莺飞草长的季节,柳条开始发芽,露出鹅黄色的嫩叶,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连阳光似乎也带着新春泥草的清新味道。想起了林徽因,想起了她的爱情,想起了她的人间四月天。
或许林徽因是幸福的,有三个男人为她辗转反侧,甚至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但是,在我看来,林徽因却是不幸的,她选了此生最不该选的人,在一场错爱中,在悠悠岁月中,使自己繁华落尽,悄悄离去。
林徽因最先遇到的是徐志摩,这位为了她抛妻弃子,最终不幸坠机身亡的风流才子。或许他们是相爱的,但那时林徽因只有16岁,徐志摩也早已是一位父亲,一个丈夫。他不惜为了这场发生在错误时间里的爱情,放弃自己的家庭。用他的话来说,他和张幼仪之间没有爱情,所以他不想自己的幸福被一场名存实亡的婚姻牵绊住。在此我不禁崇拜起了张幼仪,她端庄大方,尊夫教子,孝敬公婆,在那个男人是天的年代,她能毅然同意徐志摩的离婚要求,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堕胎,如果这不是因为爱,又是什么让她做出如此多的牺牲。她说过,“在徐志摩的众多女人中,或许我是最爱他的吧。”爱一个人就要爱到极致,如果彼此的心已不在,又何必牵挂,何必眷恋,于是她倔强的选择了离开。就在徐志摩拿着离婚协议书兴高采烈地去找寻梦中的女神时,却发现林徽因早已不辞而别,空留徐志摩一地的遗憾
与无奈。林徽因拒绝甚至逃离是明智的,一个男人肯如此不负责任的对待自己的结发妻子,终归不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再者,林徽因当时所处的位置,放在当今来看,只不过是一个第三者,是被人们所不屑的一种身份。徐志摩就是千般好,他也是别人的丈夫,他不属于你这个事实,是你无法改变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离开。如果只有破坏一个家庭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美满,那么这份代价似乎有点沉重。毕竟大家都是女人,你林徽因是,她张幼仪同样也是。徐志摩与林徽因是精神上的影子,互相慰藉,距离太近,看的太清,反而会忽视幸福。林徽因放弃徐志摩,使我不得不拍手称快。徐志摩爱上的是林徽因的诗句,爱上的是他自己想象绘画出的林徽因,所以她选择了逃避。 逃离了徐志摩的影子,林徽因接受了家人的安排,结实了梁思成,于是她这一生的悲剧命运拉开了帷幕。有人会认为,他们夫妻二人共同研究建筑,共同游离祖国的河山,共同著书写作,都乐此不疲,何来悲剧之谈?她最大的悲哀就在于和一个不懂自己,不爱自己的人虚度了一生,和真正爱自己的人擦肩而过。
当林徽因很沮丧的告诉梁思成:“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第二天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或许在很多人看来,甚至在金岳霖看来,都是因为梁思成爱林徽因,所以才做出如此回答。其实不然,在我看来,梁思成根本就不爱林徽因。爱一个人是自私的占有,会把她作为掌上明珠般握紧,抓牢,生怕把这个稀世珍宝弄丢,或者被别人窃取。爱情自古是自私的代言,唐玄宗作为一代
天子,会不惜颜面去得到杨玉环,他梁思成主动放弃林徽因何来珍爱可言?最后林徽因去世,仅仅七年,梁思成便同自己的学生,也是林徽因曾经的学生-----林洙,一个小他27岁的女子结婚,当时梁思成已经61岁,而林洙只有34岁。后来梁思成被批判为右派,林洙跟着他受尽了委屈和诘难,却始终对他不离不弃,72岁的时候梁思成逝世,只有44岁的林洙带着两个孩子过着艰难的日子,直到终老。梁思成是一个害怕寂寞的人,他用他的一生没有读懂林徽因,也读错了林洙。在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曾跟林洙说,“作为徽因的丈夫,确实有点累。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因为她的思想太活跃,和她在一起必须和她同样地反应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梁思成欣赏不了林徽因的诗意之美,无法感受诗意般那种栖息在大地上的乐趣。可惜了徐志摩这一精神伴侣,始终无法走进林徽因的人间烟火。 七年的寂寞与身后的孤寂梁思成都无法忍受,那金岳霖一生默默的等待又是什么?金岳霖是一位十分理智的哲人,远远地观望着林徽因,终身不曾碰触别的女子。直到他晚年,林徽因去世多年之后,他看到林徽因的照片还会像小孩求情似地对人说:“给我吧!”。还会紧紧地捏着照片仔细端详。
感情的事终究解释不清,一场暧昧,一场错爱,一场一生一世的爱情,仅此而已。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