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栾城苏东坡祖籍纪念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5:25 高中作文
栾城苏东坡祖籍纪念馆高中作文

篇一:苏东坡纪念馆区文字版解说

苏东坡纪念馆区文字版解说

杭州市建兰中学 初二(14)班 高浙珉

苏堤拂晓

全堤穿越整个西湖水域空间,有人在堤上漫步,六桥起伏,湖山胜景如画图

般展开,是观赏西湖山光水色的最佳地带;全堤以“六桥烟柳”和桃柳相间的植

物景观特色著称,且历史悠久。当春日的拂晓晨光初启,宿雾还未散曲,苏堤上

垂柳轻拂、桃花绽放,满堤红绿间错、景色如画,洋溢着春机盎然的活泼景象;

堤上六桥各具景观特色——映波桥与“花港观鱼”景点相邻,垂柳带雨,烟波摇

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俶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于桥上望湖西诸山,峰

峦叠嶂,如水墨山水画,且近景有丁家山岚翠可挹,远景有“双峰插云”巍然入

目;压堤桥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

堤春晓”御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

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现在我们来到了苏堤的第一座桥——映波桥,和第二座桥---锁澜桥。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这“锁澜”二字和“映波”是对仗的。“映波”给人以起伏荡漾的感觉,而“锁澜”则有风平浪静的意思了。请看,东面的外西湖水域广,游船

多,动感强;而西面的西里湖则相对宁静多了。

我们已经来到了苏堤坝的第三座桥——望山桥。苏堤六桥中,此桥离岸边的山最近。请看西里湖对岸,那就是丁家山。山下沿湖,一片绿荫。绿荫丛中隐隐约

约的建筑物是西湖国宾馆。站在这桥上,环顾四周,我们能明显地看到三面青山

怀抱着一湖碧水。

各位,我们现在来到了苏堤坝的第四座桥——压堤桥。“压”字在这儿有使

其稳定、平静的含义。这座桥位于苏堤中段,桥名寓含着人们的希望。

现在我们过了曲院风荷公园在苏堤的入口处,来到了苏堤坝的第五座桥——东浦桥。我们在桥上看,西面是岳湖,东面是外西湖,两湖在此沟通,“东浦”

二字点出了岳湖水流东注的意思,而杭州话“东浦”和“东坡”发音也差不多。 各位团友,现在我闪来到了苏堤的第六座桥——跨虹桥。我们已经从苏堤南

端走完了2。8公里来到了北端。苏堤犹如长虹卧波,走完了这座桥,仿佛跨越

了长虹。这跨虹桥北堍是曲院风荷旧址。若逢夏日,能观赏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了。然而,苏堤更秀美的是春天。前面介绍过,苏堤特

多桃树、柳树,她们是奏的信使,率先告知人们春天的来临。所以,元代景名“六

桥烟柳”、“长虹跨湖”终究还是让位于“苏堤春晓”是。

苏东坡纪念馆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了苏东坡纪念馆,门口的这尊塑像就是苏东坡。瞧他,一卷诗文,两袖清风,既儒雅,又洒脱。他是四川眉山人,姓苏名轼,字子瞻,“东坡”是他的号。他生于公元1037年,卒于公元1101年,享年64岁。 各位都知道,苏东坡博学多才,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等方面,不但天赋高造诣深,而且颇有革新,成就卓著,被后人尊为一代文豪。杭州市民特别敬仰他,不仅是被他的才华所倾倒,更是被他的为官爱民所感动。苏东坡纪念馆的建立就是最好的明证。

各位请看,这座纪念馆紧邻苏堤南端的入口处,北临小南湖,是在原湖畔别墅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于1989年7月15日正式开放。

苏东坡于北宋后期两次来杭任职。他第一次来杭为官是在北宋神宗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公元1071—1074年),任了三年通判。通判的职位仅次于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第二次来杭任职是北宋哲宗元祐四年至元祐六年(公元1089—1091年),任知州两年。知州相当于市长。难怪杭州人喜欢说,苏东坡是杭州的老市长。

这纪念馆的一楼着重介绍了苏东坡在术五年的重大政绩及在杭活动行踪图,用大量的史实、具体的数据记载着苏东坡卖度牒(朝廷赐给僧人的可免赋役的凭书)、买米救济灾民、沿湖筑堤以工代赋、捐献黄金创办病坊、减免贡米缓解粮荒、治河浚湖抗旱排涝等方面的事例。纪念馆的二楼着重介绍了苏东坡文学艺术方面的杰出成就,尤其是在杭期间所作的散文、诗词、书法、绘画等大量作品中的精品。好,现在请各位随我进苏东坡纪念馆参观。

篇二:栾城遗迹

在民间流传着一个这么一句话:南京到北京,小县数栾城。栾城为什么这么有名呢?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刚走进的我们六中,你们在学校亭子了看到了什么?东边是李冶(可以让学生答)元代数学家。咱们以前了解过,西边是什么呢?有的学生说碑?谁知道写着什么字吗?

1. 眉山发迹说的是谁?三苏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2. 猜猜他们什么关系?

3. 各有什么文学贡献?诗歌、散文、词。

苏洵,北宋散文家。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其中有《送石昌言使北引》《张益州画像记》和《木假山记》。

诗《正月十五夜》历代元宵诗第一。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火树银花”至今被引用。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

代表作品有:

小学学过哪首苏轼的诗?1.题①西林②壁③

【北宋】苏轼

横看④成岭侧⑤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⑥。

不识⑦庐山真面目⑧,只缘⑨身在此山⑩中。

2.——《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著名的词是什么?1——《水调歌头》

2.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辙,苏轼的弟弟被宋朝授予栾城县伯的爵位,人们亲切的称他叫苏栾城。

代表作《栾城集》,》、《六国论》、

苏辙不仅在诗文创作方面才华横溢,而且其书法也颇有造诣。

唐宋时期是诗散文发展的鼎盛时期,他们父子三人在唐宋八大家中就占三个。可见三苏的文化成就很高。三苏家喻户晓,你们可曾知道苏轼的祖籍是哪里?(提问)苏东坡的元祖又是谁呢?(提问)苏味道。

关于苏味道你了解多少?唐朝宰相,又叫苏模棱。栾城人。那和他及三苏有关的栾城古迹有?(提问)清明桥,它在哪儿?北赵村有座始建于唐代的清明桥,传说为苏味道后代清明节到苏丘祭祖扫墓途经此桥,故名清明桥。谁去过清明桥?来描述一下清明桥清明桥?全长44.2米,宽5.08米,是1999年重新修复的,桥面板上部分栏杆和桥面板以下的建筑,均为原物。在桥南侧,两块桥栏板还是旧物,栏板上刻着花卉、动物图案,栏板顶端的龙头清晰可见。桥上还有一尊无脸石虎,站在桥下望去,宽阔的石拱气势十足。在每个拱的正中,都有精美的高浮雕吸水兽。在拱券上,还有飞马、雄狮、龙等图案的浮雕具有唐代风格,石头风化程度亦与赵州大石桥基本相同。

苏味道墓,苏邱,以前是丘陵的丘。苏东坡纪念馆等

无论苏味道还是眉州三苏,都给我们的小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出现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值得回味和津津乐道传奇故事。这个小小县城记载了千百年厚重的历史,让我们在感受历史传奇的同时,也品味着三苏文化。

篇三:惠州西湖之苏东坡故居

惠州西湖之苏东坡故居

学校: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姓名:曾金兰

班级:数学教育(1)班 学号:2011121399

几乎每一个土生土长的惠州人,都能对“东坡公”在惠州的事情说上几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话,更是流传至今。我也是一样,我为我生在惠州,而感到自豪,更为惠州与东坡先生的缘分而感到万分荣幸。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先生与绍圣元年(1094年)十月到绍圣四年(1097年)四月被贬至惠州。在惠州的两年多时间里,东坡先生居无定所,几次搬家。至绍圣三年四月时,东坡筹资买地建房,选址白鹤峰。绍圣四年二月,白鹤峰新居落成,后人为纪念东坡先生称此居所为“东坡故居”。

东坡故居定位于东江边白鹤峰上,景色优美,风云百变,户北观雪浪,墙头看青山,“送归帆与天来,挂落月于床头”。东坡先生的客厅称“德有邻堂”,取意“德不孤,必有邻”。书房称“思无邪斋”,取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翟夫子和林行婆是东坡先生的两位邻居。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是中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一生三次在朝廷做高官,三次遭受贬谪。

59岁高龄的东坡被贬谪到惠州,当时他是一个被严谴的罪臣:不得签书公事,被安置在惠州。按宋朝法律,贬令中有“安置”两字的贬官,其行动是受到监视限制的,并不能擅自出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受到管制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垂老投荒再被严谴”。但苏东坡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

平日无事他便到处走走,了解惠州的民情风俗。经过一段间的调查研究之后,他发现惠州风景虽美,但惠州城四面环水交通不便;天气燥热雨水较少,疾病流行;农业耕种技术落后。

对于这些问题,苏东坡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有机会便争取去解决它。其实,东坡垂老投荒,已经没有权了,更没有钱了。于是,他想出了两个办法:一是由自己提出建议,请和自己友好的官员牵头来办;二是靠自己的影响力,交由他人办或亲自办。由于方法得当,所以苏东坡都办得很成功,并先后为惠州人民办了好几件好事。

如今著名的“苏堤”,即是东坡当年所建。据史料记载,为了解决惠州西湖两岸的交通往来,东坡倡议在西村与西山之间筑堤建桥。他带头“助施犀带”,还动员弟妇史氏捐出“黄金钱数千助施”。工程由栖禅院僧希固主持,先“筑进两岸”为堤,再用“坚若铁石”的石盐木在堤上建桥,取名西新桥。绍圣三年(1096年)6月,堤桥落成,东坡写诗描述了营造过程,还与百姓共同庆祝:“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后人为了纪念东坡的功绩,命名为苏公堤,简称苏堤。于是,才有了西湖八景之一的“苏堤玩月”。 提及苏东坡、惠州,还有一人不得不说,那便是王朝云。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所言,苏东坡在惠州的生活,谁都知道是和王朝云的爱情相关联的。

因家境清寒,朝云自幼沦为歌妓,却独具一种清新、高雅的气质。一次偶然的机会,苏东坡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被她的气质所打动,娶她为妾,备加宠爱。而后,朝云一路始终伴随在东坡身边,和他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谪贬惠州后,朝云更是伴其左右,共同带给了当地百姓农耕的新技术。没有想到的是,造化弄人,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年轻女人于绍圣二年7月5日突然得了一种瘟疫,不治身亡。8月3日,按照朝云的心愿,苏东坡把

她安葬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

如今,苏东坡离开惠州已经900多年了。虽然他在惠州只住了2年7个月,可是,他对惠州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东坡文化现象:惠州的山水与东坡结下了不解之缘,好多建筑物和商店名称都取名为“东坡”。如东坡纪念馆、东坡公园、东坡亭等。而苏堤、朝云墓,则更是后人纪念苏东坡的文化载体,900多年来历代政府都对它们不断维修和美化,使之成为惠州市的重要历史文物。可谓“一自东坡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东坡先生为惠州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民生方面,他请建军营,解决了军队占用民房、滋事扰民的问题;请准改税赋为“钱米两便”,解决了老百姓缺钱的困难;协助做好博罗大火的善后工作;向广州太守王古建议用竹筒引蒲涧水入城,并亲自参加总体规划,解决了广州城居民的饮水卫生问题,广州也因此成为全国最早有“自来水”的城市;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教惠州人民使用“秧马”“水碓”;经常施医赠药,解除百姓的疾病痛苦;资助修建东新、西新二桥——东新桥是联结惠州县城和府城的重要纽带,对惠州城的繁荣和发展至关重要;西新桥位于苏堤中段,不仅为人民的生产作息提供了方便,还对西湖风景区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

在文学方面,在寓惠期间,苏东坡写下了100多首诗词。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更是成为流芳千古的名句。

在饮食方面, 苏东坡还是个美食家,东坡酿造的“罗浮春”和“岭南万户春”酒,汲江煎茶的心得乃至首创的“盘游饭”(煲仔饭)、“谷董羹”(惠州火锅),已成为惠州文化底蕴的组成部分。

东坡诗文中提及很多美食、美酒、美茗,为惠州产品作了绝好的宣传广告,反映出东坡对生命、大自然充满了热爱,对美好生活充满追求。正因为这样,如今的惠州才会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

不仅仅这些,在寓惠的2年多时间里,苏东坡为惠州写下了近600篇(首)重要作品。目前,我市共公布了253处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苏迹只有东坡井、王朝云墓和嘉佑寺3处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都为惠州今后的发展垫下了坚实的基础。

“东坡故居是东坡一生唯一自己出资购地、亲自设计营建的居所,是目前全国唯一认可的东坡故居,成为我市申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特有的载体。”

苏东坡跟当时官场上很多人有两个不同,第一是他的观念不同,他认为当官的应爱民如爱子,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爱护;第二个是苏东坡尽量想办法以报灾的名义减少当地的税负,很多官员都是向朝廷报喜不报忧,他当官总是报忧不报喜。“他争取各种资源减轻百姓的负担无可厚非,而且他从来是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名和利都是后人加给他的。”

东坡寓惠文化是惠州传统文化长河里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东坡文化传承了九百多年,在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黄金记忆符号。

在东坡先生的身上,集中了中国知识分子最优秀的品格,可以说他是中华民族一种精神力量,代表中华民族文化最精髓的、最核心的内容,中华民族能够走到今天,确实是有一大批像东坡这样优秀的知识分子。” 惠州人民为了更好的纪念东坡先生在惠州的宏伟壮举,去年惠州还拨出专项资金修建苏东坡纪念馆,该馆已经正式开放。惠州西湖苏东坡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州西湖孤山上。孤山是西山湖东之小山,因四面环水,俨然杭州西湖之孤山而得称。宋时山有栖禅寺,时人称栖禅山,苏东坡侍妾王朝云葬于寺侧松林中。朝云墓、六如亭是孤山名迹,后世游者无不瞻临,广东省文史馆馆长胡希明有诗赞曰:“死士生王论未休,西湖歌哭亦千秋。钱塘苏小浑无迹,输与朝云葬惠州。”近年,在孤山建苏东坡纪念馆,塑东坡居士像,筑碑廊,收集与苏东坡有关的历史文物一百多件,供游人赏鉴。时人冠以“孤山苏迹”之景誉。馆旁有东坡妾朝云墓。如今朝云墓历经修复,保存状态非常好。

全国各地乃至其他外国朋友都因苏东坡这位伟人的英雄事迹而对惠州有了深刻的印象,都纷纷慕名而来到惠州旅游参观。据统计惠州市200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达521.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21亿元,这为惠州的经济发展增加了更多的动力,也促进了许多其他的产业在惠州蓬勃发展。惠州市还成立了苏东坡研究会,专门对苏东坡在惠州的壮举进行探讨,也有一些文人对苏学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好好研究苏轼的成果。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以最好的方法推崇东坡文化在惠州社会的博大影响力。

身为惠州人,我真的不得不感谢东坡先生,他的一生都为在会社会着想,就算被贬,也始终情系人民群众,他有才华,有胆识,风度,更有伟大的人格魅力。而惠州则是东坡先生晚年生活对社会所做的贡献的提供了最好的证据。惠州如今的飞黄腾达,东坡先生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如果没有当初的不解之缘,也不会有今天如此璀璨的惠州。

为了更好地保留好东坡先生在惠州的遗迹,我们不仅需要很好的保护我们现在所遗留下来的东坡故居等建筑,而且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历尽多年风雨的洗礼,如今的东坡故居存在不少的破会,所以我们不仅要有效的保留,更需要完美得修复。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大力弘扬东坡在惠州所做的伟大壮举。建议学校组织学生们到苏东坡故居参观,并加以教育,以发扬伟人的优良品质。身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学习东坡先生的伟大人格品质,努力做好我们应该做好的每一件事情,心里要常常记住自己的本分,多为他人找想,助人为乐,培养崇高的品质。

还要利用好现在的高科技产品,精心制作,加以推广,充分介绍,希望能够更好地吸引国内外的同胞前来参观,以达到更好、更快、更广得向全世界推广东坡先生在惠州遗留下来的财产 ---- 苏东坡故居。

篇四:擦亮石家庄

栾城苏东坡祖籍纪念馆

擦亮石家庄“三苏故里” 这张名片

最近,大家在讨论石家庄的文化历史品牌建设,这是一件很有有意的活动。有人说,石家庄是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我觉得这是个认识误区,极需要澄清。我们石家庄人极需要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我擦亮石家庄“三苏故里” 这张名片,以正视听。。

2007年初,我来到栾城县的南赵村,寻访三苏故里。“南京到北京,小县数栾城”,在石家庄近郊这个面积仅345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城里,繁华落尽后依然名动四方的,却是这里的南赵村和苏邱村。

苏邱村,位于栾城县城西北九公里处。在这个民风淳厚的小村庄里,民宅环抱中一座硕大的坟茔平地凸起,里面安葬的是北宋文坛大家“三苏”的先祖,一位1300多年前叱咤中国古代政坛,并位居初唐“文章四友”之冠的文学家、诗人苏味道。

苏味道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栾城南赵村人,九岁能诗文,十九岁进士及第。在武则天时期,苏味道三度拜相,居相位九年。他与同时代的李峤、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其诗作《正月十五夜》被誉为“古今写元宵节诗之首”。

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苏味道既有三度位居宰相执掌朝政的显赫阅历,又有数番被贬遭禁的窘境;既有《正月十五夜》中“火树银花”的绝唱鸣世,又有援笔成文、辞理精密的谢表惊人。

据考证,苏味道于公元705年被贬谪四川眉山任刺史,不久病故,归葬栾城。其次子苏份留眉,形成眉山苏氏。到了宋代,苏味道迁川子孙中出现了三位文坛大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即“三苏”。

“三苏”父子亦对祖籍栾城念念不忘,经常在文章、诗词、书画作品署名时署作“赵郡苏洵”、“赵郡苏轼”、“赵郡苏氏”。称“赵郡”皆因栾城于南北朝至唐初曾数度隶属赵郡(今河北赵县)管辖。

近年来,栾城县重修了与苏氏有关的“苏味道墓”、“清明桥”等历史遗迹,并新建了苏东坡祖籍纪念馆,主办了第十二届苏轼学术研讨会和纪念苏味道逝世1300周年座谈会。以上举措吸引了大批来自海内外的苏氏后人赴栾城寻根问祖!

我在另篇博文中又提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这是唐代诗人苏味道广为传诵的两句诗。说起苏味道,喜欢古典文学的人大多知道他是唐代的著名诗人,是苏洵、苏轼、苏辙的高祖。

苏味道与里人李峤俱以文翰显,时人谓之苏李。弱冠擢进士第,累转咸阳尉。裴行俭引管书记,延载中,历凤阁舍人、检校侍郎。证圣元年,出为集州刺史,俄召拜天官侍郎。圣历初,迁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前后居相位数载,多识台阁故事。神龙时,坐张易之党贬眉州刺史,还为益州长史卒。

苏味道入阁擅长章奏。但为相数年以阿谀圆滑而自营,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此称其为“苏模棱”或“模棱手”,成语“模棱两可”亦源出于此,著作有《苏味道集》,已佚。

苏味道诗风清正挺秀,绮而不艳。多咏物诗。代表作为《正月十五夜》、《咏虹》、《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等,其中《正月十五夜》写元宵夜景,火树银花加之秾李游伎,更有明月行歌,令人不禁悠然神往,不愧佳作。

另外《咏虹》诗对彩虹的描写刻划亦颇值得称道。有集十五卷,今编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六十五)。

苏味道这位大名鼎鼎的诗人是河北栾城(今属石家庄市)人,苏味道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栾城南赵村人,九岁能诗文,十九岁进士及第。栾城县苏邱村有苏味道墓,栾城县志记载:“苏邱村置自唐代,因唐代宰相苏味道墓而得名苏丘,清雍正初改为苏邱。” “唐苏鸾台味道墓在城西北十八里苏邱村。”

据考证,苏味道于公元705年57岁时被贬谪四川眉山任刺史,不久病故,归葬栾城。其次子苏份留眉,形成眉山苏氏。到了宋代,苏味道迁川子孙中出现了三位文坛大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即“三苏”。

史学家称,经考证“三苏”父子乃苏味道嫡传后裔,分别为其第十和第十一代后人。苏洵在《族谱后录上篇》中记“古眉之苏,皆宗益州长史味道”。明清两代所修、现存的三部《栾城县志》中,均有“三苏”“源于栾,兴于眉”的记载。

苏辙曾被宋朝廷授予“栾城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并把个人文集命作《栾城集》。苏辙为苏轼所撰墓志铭中开篇即题:“苏自栾城,西宅于眉”,足见苏氏后裔对栾城及苏味道的仰慕之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苏邱村的发展以及居民住宅的扩建,苏味道墓早已被村子包围了。苏味道墓原封土高约4米,直径约10米,四角有四座井亭,墓台周围有翠柏和白玉栏杆环绕。墓前立有3通石碑,正中的石碑上书“大唐苏味道之墓”,左右两块碑上书“三苏发祥”、“眉山发迹”字样,还有一块《苏味道墓修复碑记》卧碑。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苏味道墓为一黄土堆起的高大坟墓,墓底直径约15-20米,高约7-8米(1947年前后)。墓周围有4眼水井,砖砌,井边有一小凉亭。后来村人开始逐渐从墓上挖土,墓体缩小。三四十年代对苏味道墓破坏极大,在取土时,出土了大批陶器、瓷器和其他随葬品。1998年,栾城县委、县政府听取相关专家学者建议,开始对苏味道墓进行修复。

斗转星移,一代文豪已经在里面睡了1300多年。而苏味道墓从始建至今历经千余年,特别是经过五代纷争、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元末红巾军起义、明初靖难之役等大事变最终得以保存下来,不能不说得益于这里的人们民风淳厚,崇尚文化。

离苏邱村不到1公里有一座石拱桥,此桥是苏味道后人清明祭祖的必经之路,因此得名“清明桥”。清明桥座落于洨河故道上,为洨河上建造年代久远的一座规模较大的石拱桥,全长44.2米,宽5.08米,桥栏雕刻古拙俊美,年代久远,栏板已损,后经修复已恢复原貌,远远望去仍不失宏伟壮观,可与赵州桥媲美。

苏邱村有3000多口人,主要靠种地为生,也有年轻人出去打工。虽说村子叫苏邱村,但是没有一户姓苏的,村里大部分人姓崔。

为什么苏邱村没有姓苏的?学者认为该村的早期居民应是苏味道墓的守墓人,后来慢慢繁衍形成村落。但是村中人并不认可这种说法。据村里的老人介绍,崔家祖上是从石家庄市郊的东简良迁过来的。数百年前,东简良有一位崔督堂,为官正直,为了避免遭到迫害,崔督堂把家搬到苏邱村,他的后代便在这里繁衍生息,所以苏邱村居民崔姓最多。

以前东简良过庙会的时候,苏邱村的好多崔姓村民都会去赶庙。东简良的人们待他们非常热情,几天下来管吃管住。可见苏邱和东简良的历史渊源。

崔家人宗族观念比较强烈, 家族中年岁最大、辈分最高的人被尊为“族长”,族长并不处理村中行政事务,其职责是每年过年祭祖的时候把祖宗案挂出来,祖宗案上画着崔督堂夫妻二人以及其八个儿子的画像。村中崔姓人便在族长的带领下面向祖宗案虔诚地烧香磕头。

这几年每逢清明都有来自四川、江苏、河南、上海等地的苏氏后裔和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寻访故地、回乡祭祖。

“世界苏姓宗亲总会”理事长、菲律宾华裔苏世庆先生赴栾城祭祖时题词:“扬天声于海表,叙宗谊于栾邑”;“世界苏姓宗亲总会”名誉理事长苏岳章先生题词为“溯本崇源,承先启后,弘扬祖德,光我华族”。

目前座落在栾城城区风景秀丽的文化公园内的苏东坡祖籍纪念馆二期工程正在积极筹建中,一个包括苏氏源流厅、三苏诗词书画厅、苏祠等在内的集官衙、富宅、村居建筑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即将落成,已被共青团河北省委命名为首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更好地接纳国内外苏氏后裔寻根谒祖。

相关链接:

三苏故里的大年初四(组图)

苏东坡的祖籍及高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ef66f0010008w4.html

篇五:苏东坡有关资料

苏东坡有关资料

苏东坡: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

1.年少轻狂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委婉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

2.苏堤由来

杭州苏堤是北宋元祐五年(1090),诗人苏轼(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 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

3.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4.苏轼退房

苏轼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孝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

5.赴宴吟诗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

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6.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7.主要作品

建议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赠刘景文》等 建议诵读:《水调歌头》、《蝶恋花》等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