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一盏的灯读书心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1:57:41 小学作文
篇一: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我愿做最亮的一盏灯
——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倪娟
最近,手捧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细品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心情澎湃,受益匪浅。书中收录了十多个省市各学段教师的六十个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他们用自己的真情,讲述了自己从教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节课、一个案例、一段经历。读着这一个个故事,仿佛置身于其中,许多故事又似曾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仿佛就看到一
盏盏的灯在逐次点亮,温暖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着教育工作的幸福。 整本书,看似零散的一个个小故事,其实却是浑然一体的。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每一个故事都有发人深省的地方,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又想到了:灯,要点在暗处,放在高处,光才能照射的又广大又深远。生命的灯也是这样,你要时时留意,你的灯还有没有油?有没有接上电源?不要让你的灯熄灭,不要让你的灯成为一种装饰品。想着点,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亮一盏灯。人间总有许多灯为我们每个人亮着,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赢得一份别人的关爱并不难,只是我们必须首先敞开真诚的心扉去爱别人。在六十个故事中,最能打动我的是保志明老师写的《 “低效率”的事》和张小兵老师写的《不一样的“阿慢”》这两篇文章都是反映现
代社会以分来衡量学生是非常不可取的。现在,许多教育新政部门和校长用分来衡量学生,也以分数来衡量教师,势必导致“一切向分看齐”,而那些“低效率”的事情恰恰是培养孩子能力必不可少的过程。就像保志明老师所讲的那样,如果只为分数,可以在几分钟内搞定一个化学定义或化学公式,要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来解决这些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最后一段话,摘抄下来让我们共勉: “很多教师教学中常常有种莫名的紧迫感,总是担心来不及,于是不舍得花时间做实验,不舍得花时间探究,不舍得花时间讨论问题。科学课上,很多老师特别重视那些掷地有声的科学结论,心急火燎地把这些 ‘真理’塞给学生。可是,比科学结论更重要的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掌握要通过体验,思维的形成要长期培养,这些都不是短期能见效的事。如果一味地追求高效率而直奔着结论而去,甚至以题代教,以考代教,那将与科学教育背道而驰。”现代是经济社会,无论什么都与经济挂钩。许多教师之所以有上面所说的紧迫感,究其原因还是与教育行政的评价体制有关。如果一个老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其所教学科就难以保证学生的分数一定会高,校长以分数来评价老师,评聘职称也以教学分数来衡量,难怪老师们会有莫名的紧迫感;难怪许多老师会走捷径,心急火燎地把这些 ‘真理’塞给学生;难怪许多老师会以题代教,以考代教。学生是家庭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是活生生的人,怎能被沦为学习的机器?《不一样的“阿慢”》讲的是一位凡事比别人慢一拍的“阿慢”,虽然慢一点,但总是能做到最好。运动会三千米比赛, “阿
慢”获得了第三名是他建立自信的一次契机,他的成功与张小兵老师“纵容”他的慢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啊,教育最像农业和林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经历必需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学校和教师不能违背教育教学的规律,拔苗助长;要尊重、保护、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并启迪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正是当年张小兵老师“纵容”他的慢,使他有了自信心,才有了他博士毕业和获得四项专利,到材料研究所去工作这样的结局。
每个教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你亮一点,孩子就能走的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孩子可能就不得不徘徊。作为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强大光源,坚持正确的教育观,恪守教育常识,具有人道精神,培育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教师要用自己挺直的腰杆和教育的光辉,照耀孩子们人生的道路,我愿做最亮的一盏灯。
篇二:读《一盏一盏的灯》心得体会
点亮心中那盏灯
——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盲人点灯的故事:在漆黑的路上,一个盲人正打着灯笼前行。因为这盏灯光的照耀,夜行的人们看清了道路和方向。有人好奇地问,既然自己看不到一丝光亮,为什么还要打着灯笼呢?这位盲人说道:我在黑夜里行走,从来没有被人碰倒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盲人点亮的这盏灯,在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一盏一盏的灯读书心得)照亮别人的同时,更照亮了自己。
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收录了50位教师的六十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他们用自己的真情,讲述了自己从教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节课、一个案例、一段经历。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我仿佛看到一盏盏的灯在逐次点亮,温暖着人们的心灵,让人感受着教育工作的幸福。
一盏灯,温暖人心
教师像什么?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蜡烛,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赞美老师的这众多比喻之中,吴非老师认为“灯”这个比喻最为贴切。
当我们在黑夜里前行,如果有一盏灯在前方隐约地点亮,我们就会看到希望;当我们在辛勤的劳作之后返回家中,看到窗口那柔和的灯光,立刻就会品味到幸福的滋味??而教师,就应该成为学生心中的那盏灯,让学习的过程更加温馨,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温暖。
不拖堂是好习惯。但当一个孩子正在努力组织语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师该怎么办?是立刻打断孩子的发言,结束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坚持让孩子将要说的话说完?黄雅芸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而且还是在一次明确规定拖堂就扣分的大奖赛的课堂上。她坚定地选择了后者,继续给这个孩子一分钟的时间,鼓励他把话说完整。黄老师坚信,只有今天让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整,将来他的发言才会准确简练、既精彩又睿智。和是否获奖相比,给孩子足够的信心更加重要。
午休时间,周键老师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你是周老师吗?你的学生王露在我们超市偷东西,被我们抓住了。”赶紧跑过去,看到王露站在保安办公室的一角,面前放着一个叫不出名字的塑料玩具。看着保安气愤的样子,周老师赶紧说:“这玩具多少钱,我来付吧。”然后带着王露离开了超市。两人一前一后回到了学校办公室,周老师满肚子的怒气也慢慢地消失了,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周老师一下子还没有想好,只好瞪着王露。过了两分钟,王露憋不住了:“老师,我错了,我不该偷超市里的东西。”听到孩子嘴里说出“偷”字,周老师心里一震:“你??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把东西带出超市的时候竟没有付钱。”王露低着的头一下子抬了起来,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后在这些地方一定要小心谨慎,快上课了,你去吧。”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周老师再也没有提起过。直到毕业典礼之后,王露过来,将一支钢笔郑重地送到周老师的办公室,说了一声:“老师,谢谢您,这是送给你的。”
12月31日下午,一个毕业几年的学生到学校里来看望袁佳老师,让袁老师很感意外。这是一个自己中途接班的高三年级的学生,自己给他们上课的时间不长,对这个同学也没有很深刻的印象,他为什么会想到来看我?这位同学说,不如意的时候,会想起您的笑容,那是一种温暖的动力。“我的笑容竟有这等魔力?”那年您不是动了一次手术吗?但你只休息了两天就来给我们上课了,更奇怪的是,你始终微笑着,脸上丝毫看不出半点病容,全班同学都很佩服您!袁老师听了非常的感慨,一个小小的微笑竟有如此的魅力,并在若干年之后积淀成了一股催人勇往直前的力量。
教师,应该成为温暖学生心灵的一盏灯。让在成长旅途中跋涉的心灵有一个慰藉,让学生感到疲惫的时候有一个温暖的依靠。
一盏灯,指引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为了使他人幸福而奉献出自己的精神力量,并由此享受到高尚的、无私的欢乐——这种榜样是照耀青年一代生活道路的强大的光源。让学生在刚刚开始认识生活的时候,就能遇到一位可敬爱的老师,这种学校才会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
每个教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你亮一点,孩子就能走的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孩子可能就不得不徘徊。作为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强大光源,坚持正确的教育观,恪守教育常识,具有人道精神,培育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教师要有文化判断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在多元化的价值追求方面明辨是非,用自己挺直的腰杆和教育的光辉,照耀孩子人生的道路。
魏洁老师接手这个小学毕业班之后,发现班级里有一个留过三级的15岁的孩子,数学成绩极差,应用题不会分析数量关系。魏老师找他聊天,他的一句话让老师格外酸楚:“老师,我笨,我学不会应用题。”魏老师去家访,才知道该同学的父母在菜场的旁边开了一个小面店,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孩子正帮着父母算账收钱。顾客报出所消费的类型,他很快就通过心算报出钱数,而且正确无误。能连续做出如此复杂的运算,为什么不会算应用题?魏老师尝试用孩子熟悉的生活背景作题材,编成各类应用题,结合不同的“卖面条”的场景, 帮助他学习。孩子逐渐有了兴趣,后来遇到难题的时候自己还知道先转换成“卖面条”的情境,然后解答??终于有一天,孩子说出这样的话:“老师,原来应用题并不难啊。”
周五下午放学的路上,李刚老师上街买东西时看到一个学生站在路边在翻自己的口袋,还原地打转,好像在找什么。李老师过去询问才知道,这位同学掉了一元钱,无法乘车回家。李老师给了他一元钱,让他早点回家,他非常感激地说,老师,我会还你的。一个多星期之后,李老师在校园里再次看到了这个学生,但他丝毫也没有还钱的意思。找到一个没有他人的地方,李老师问他是否忘记了什么事情,提问了几次,他才说忘了还老师的一元钱了。李老师对他说,老师知道你不在意这一元钱,老师也不在乎,但自己既然承诺要还,就一定要说话算数,同时,要知道感激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读李老师讲述的这个故事,我很有感触。一个老师追着学生去讨一元钱,是否显得太小家子气?恰恰相反,这正是对孩子爱的表现,
是在给孩子指引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我们都在痛斥今天的社会缺乏诚信、很多商家违背诺言等等,为什么不在孩子成长的阶段就让他们保有诚信的品格,让他们能庄重地履行自己的诺言呢?当我们将一盏盏灯点亮,讲诚信、守德的光辉播撒在每个孩子的心田的时候,我们还会为未来的社会担心吗?
一盏灯,照亮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这行职业和劳动工艺的精神基础和哲学基础就是这样: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吴非老师也说:教师比学生善于学习,他才有资格“教”,因而才可能是“师”;也只有比学生更清楚学习的作用,他的“教”才可能是有价值的。
随着孩子们离开学校,和任课教师渐行渐远,那些所教过的课程会逐渐被学生所淡忘,但老师们的职业精神,对学科的热爱和好奇心,在教育领域的进取心和学习态度,不断反思的专业习惯等等,都会放射着永恒的光芒,照耀着学子们前行的道路。这是因为,每一盏灯,照亮的首先是自己。教师自身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因为车祸,王平在六岁的时候就剩下了一条腿。在艰难的求学过程中,她有一个梦想挥之不去,那就是做一名教师。她刻苦学习,并积极争取,终于在老校长那里找到了一份代课教师的活儿。课上得很好,学生也爱听,可是右手拄着拐杖,左手往黑板上写字实在是别扭,于是就自己尝试用残下肢压住拐杖,用右胳膊夹住拐杖移动,在身子
篇三: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自古以来,我们给了老师太多的定义,也用了数不清的意向来比喻老师。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鞠躬尽瘁的蜡烛、是睿智的领路人... 如此种种,与吴非老师有异曲同工之妙。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教书是必尽的职责,但最难的是育人。如何给学生提供一盏明灯,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信念,学习合理的处事解决方法,或许比试卷上的100分对于学生一生的影响更为实际,也更为深远。
在序言中,吴非老师这样写道,“教师是一盏灯,人的能力也许有差异,但我们多多少少能照亮一个学生一点点路,仅此而已。一个学生在基础阶段可能会遇到很多个老师,你就是其中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他可能不得不徘徊。”很明显,吴菲老师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成长中的精神标杆,是一盏指引他们前进的灯。
那么,教师应该是一盏什么样的灯呢?书中提到,“教师先得照亮自己,审视自己走过的路,让心中充满光明。”在这六十多个平凡朴实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盏盏闪烁着智慧和希望的灯。如同寂静的黑夜里,那盏盏昏黄却倔强地照亮小路的灯光,给予人的不仅仅是光明,更多的是心安,一种被小心呵护着的幸福和感动。比如,在《我想听你把话说完》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主动放弃了比赛名次的教师;在《每个儿童都是珍贵的唯一》的中,我们看到了为剥夺九名学生参加骨干教师展示课的资格而自责难受的教师。也许,吴非老师就是想用这些故事来告诉我们: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心中的那盏灯,不仅让学习的过程更加温馨,也要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温暖。
这六十多个故事是那么的贴近教学,从这些故事当中,也能够很清晰地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什么样的教师会被称为一个好教师?他一定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热爱这门学科,不断地研究这门学科,永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一生都在为上好一节课而准备着;他对学生怀着真挚诚恳的感情,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成为温暖学生心灵的一盏灯。让学生在成
长旅途中跋涉的心灵有一个慰藉,让学生感到疲惫的时候有一个温暖的依靠。
篇四:《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用慈爱呵护纯真
———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礼嘉小学 曾晨
我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读完了从别的老师手中借来的《一盏一盏的灯》,书中讲述了六十多个朴实感人的教育教学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展现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在序言中,吴非老师这样写道,“教师是一盏灯,人的能力也许有差异,但我们多多少少能照亮一个学生一点点路,仅此而已。一个学生在基础阶段可能会遇到很多个老师,你就是其中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他可能不得不徘徊。”
深思的同时让我想到了之前在书上看到的这样一段文字: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古往今来,多少哲学家、诗人饱含深情地讴歌教师,他们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园丁”、“人梯”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也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然而,教师却是清贫的。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两袖清风和一室“蜗居”,更意味着选择了责任和奉献。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
孩子们的笑脸就是绽放的花朵,鲜艳的红领巾就是跳动的火苗,他们的声音如风铃般清脆,渴望知识的眼睛就是夜空中闪亮的明珠。谁能说我们不幸福呢 ?我想拥有天使般的心灵正是衡量优秀教师的最高标准。因为立德树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又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的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爱。爱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世上有很多的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是越分越多,这就是爱,爱是什么?“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爱。爱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
记得去年年刚接班时,我的目光就被一个男孩吸引住了。他长得很清秀,穿着也很讲究,特别是一双眼睛充满智慧,一看就知道肯定很聪明,应该是属于那种思维敏捷,见多识广的学生。果然,一节课下来,就证实了我的猜测。以后的几天,我一直注意观察,情况也正如我想的那样,都没有不正常的地方。
没想到两周后,他终于暴露出了许多缺点,人也越来越傲慢,甚至不把你老师放在眼里,上课自顾吃东西,跟同学关系也很紧张,后来发展到和同学打架,甚至和别的班级的同学打架,同学对他意见多起来,任课老师的话也多了,就是连我自己也开始有点厌烦了。但我深知,为人师的职责,是不允许我这样做的,决不能就这样放弃。我开始找他谈话,这时我才了解到,他的爸妈离婚好多年了,他一直被寄养在大伯家里,父母也只是一年看他一次,这时我心里已经有底了,是特殊的环境造成了他这个样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有时间就会找他谈心,就这样好了差不多两个月,情况已经有所缓和,原以为他已经变了,没想到一个月后,他又固态萌发,并且比以前还要严重,甚至已经发展到去同学文具盒里拿钱。这个时候我已经认识到事态已经很严重了,当天我就找他家长,可他父亲远在外省,想找他大妈,但是他大妈平时对他也很冷漠,没有办法之下,我选择再次耐心教育他。这一次我答应帮他瞒下拿钱的事,因为这件事他是在办公室向我承认的,所以,学生都不知道,我帮他把钱还给那位同学,说是别人捡到的,为此他很感激我,我趁这次机会,对他好好教育了一番,告诉他做人的道理,和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友爱,而且不能随便拿人家东西,这一次他很坚决地答应我,以后会遵守纪律,认真听课,和同学处好关系。这件事从此成了我们的小秘密,虽然接下来的日子,他还会有些小意外,但明显有很大的改变,我真心希望他能彻底改变,成为人们心中的好孩子。
和这个特殊的孩子一起成长的这段时间,让我更加懂得了什么是爱,让我学会了该怎么去爱我的孩子们。爱是用春天般的温暖感化迷途的精灵,用春风般的柔情唤醒孩子沉睡的心灵,用春雨般的情怀滋润干涸的心田,用春草般柔韧的力量守望生命的成长! 爱是可以传递的,爱可以产生信赖,爱可以点亮心灯??
就像书的题记说道:我们都希望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发觉身外的成就再高,灯再亮,也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惟有——点一盏心灯。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希冀放飞理想!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地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篇五:《一盏一盏灯》读书笔记2014.11.3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路灯
——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1
廖亮
从古至今,人们对教师的歌颂有许多美好的赞美。如把教师比喻成春蚕,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赞美教师像辛勤的园丁一样,用智慧、爱心和汗水浇灌、培育、呵护着园子里的每一株幼苗,使他们枝繁叶茂,姹紫嫣红,茁壮成长;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或灯,赞美教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给学生照亮前进的航程…在各种赞美教师的比喻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书中的作者比较接受的是“灯”,而我也一样。
书中提到“每个来到学校的孩子,都希望在这里找到朋友,找到精神标杆。教师是一盏灯,人的能力也许有差异,但我们多多少少能照亮一个学生一点点路,仅此而已。”我们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会遇到不同科目许多位老师,不同老师因所教科目、教学风格及个性等因素的不同而受不同学生的喜爱程度会有差异,然而往往一位受欢迎的老师,总会得到大多数学生的爱戴,是否这样的老师散发的光芒要更多一些呢?每一位孩子都想在学业或心灵上得到老师的指引,如果教师作为路灯可以用心地点亮自己,让心中充满光明,并平等地照亮身边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是否可以走得更远一些呢?
回顾我学生时代教过自己的老师,不乏涌现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小学,四年级起,语数英老师分别是林、曹、龚三位老师。我们学校是几所单位合办的职工子弟学校,现在看来其实可算是民办学校,由于地处郊区及当时不少人都在市区买房,所以学校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少,每个年级就一个班,每班也就十几个学生(现在看来,算是奢侈的小班教学啊)。人数虽少,但我们班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团结,基本上我们到过每位同学家里做客吃饭,也去过老师家里拜访。三位老师的教学都很棒,大家都喜欢,只是语文林老师更富有亲和力及幽默力,因此更受大家的欢迎。记得有一次教师节,我们不约而同都亲自制作了风铃、贺卡等礼物送给林老师,也许在办公室里老师们对比明显,在随后一堂数学课上,数学曹老师严厉地责骂批评我们,言语犀利、语气粗重,整整训斥了一节课。后来我们当然都亲自到办公室给曹老师补送礼物,但是发现从此以后,语数两位老师的关系不再那么融洽,而我们竟然也不敢太过于明目张胆地表现与林老师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好几次的集体活动,林老师都不参加,甚至还将班主任工作让给曹老师做。 我们都知道,林老师并不在意他人的嫉妒,她只是想让更多的机会给我们与曹老师相处。后来,我们跟曹老师也相处得非常好,师生关系可以跟与林老师间的关系媲美。
这个例子并不是教师单独对一位学生所起的教育事例,也许不符合书中的主题,但是这在我成长道路上却是难忘的故事。虽然我不是故事中的直接主角,但是里面主角两位教师发生的故事是我亲身经历的,这让现在为人之师的我从中学会了:要平和地、真心地对待学生,哪怕学生起初并不喜欢你,也要努力尝试去帮助他们并让他们接纳你;此外,还要和善地、热心地对待同事,以和为贵,教师间融洽的关系将是师生间、生生间关系融洽的源泉!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