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文明让座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1:25:48 体裁作文
文明让座ppt体裁作文

篇一:让座:文明的折射

让座:文明的折射

■主持人澎湃 周晓燕

公交车上:有人对上车的老人、残疾人、抱小孩视而不见、有和他们争抢座位,也有人主动把座位让出来(多是些小学生)。公交车是个小社会,也是一个“道德考场”,一言一行折射出道德冷暖。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我们都应继承和发扬。每个人都有父母、都有自己年老体衰的一天,如果当您需要别人帮助时,看到的却是一张张冷漠的面孔,您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温馨、友爱的氛围,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理解与支持。

肖长礼(71岁,退休干部):

一般来说,要想有个座位,我就坐到总站去,从那儿开始上车,不愿意一上车就有人给我让座,坐下了心里不踏实。因为也得考虑年轻人工作一天了,也想有个座儿,你要一站在旁边,人家是让还是不让?替他们想想有时确实也挺为难的。在公汽上,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年轻人,扭头看车窗外的风景,假装没看到站着的老弱病残,还有索性趴在椅背上假装睡觉的。我觉得学校、家庭、社区都要宣传公德,形成一种风气。经常坐车,我摸出个规律,老同志最好错过上下班的高峰期,免得上车挤,也挤不过年轻人。

石莉(30岁,职员):

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和带小孩的乘客让座,这体现了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想想我们也有变老的时候??在公交车上主动给别人让座,其实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希望有一天,乘务员再也不用一次次地广播,大家都能主动让座给需要的乘客。有时上车让不让座位也要看情况,岁数特别大的,我就让,我在商场上班,站了一天也怪累的。

朱明浩(35岁,律师):

有些人会说:座位在我屁股下面,让与不让,让给何人是我的权利。不让,谁能奈我何?让座问题本属道德范畴,法律不作规定,也不能要求每个人都道德高尚,但是倡导一种文明的道德倾向是必要的。愈是市场经济发达,愈要对公共道德进行规范,制定具体细则。法非万能,法能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而心理卫生、提高修养还得靠道德。

郭万申(60岁,退休干部):

有些年轻人坐车时,看见旁边站着老人,就假装睡觉,特别是外省来的年轻人。就拿排队这么小的事儿来说,他们都做不到。应当组织一些必要的学习和教育。

赵淑勤(40岁,售票员):

公交公司有规定:售票员必须积极为老、幼、病、残、孕找座位。每辆公交车上,也都为他们设有专座。城里乘车因为距离短,乘客让座并不难。但长途车一般路途较远,且车较少,很多乘客都不愿意让出座位,让座最多的往往是那些小学生。不少乘客认为,公交公司应

该增加相应规定,比如老弱病残孕专座必须专用,坐在专座的年轻人应立即起身让座等。能主动让出座位的乘客有一半,还有1/3经过提醒让出来的,另外一部分人就是死活不起来。一次,我对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说:“你能不能给这位抱小孩的让个座?”他却说:“你怎么不让?非得我让座,我离下车还远着呢!凭什么我就得给让啊?最后,还是一位50多岁的同志给让了座。”

佟志新(37岁,职员):

有些老人他们一天到晚锻炼身体,体格棒着呢!有时让了座儿他们连最起码的“谢谢”都不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其实想想,年轻人虽说是精力充沛,但也有累的时候啊!工作一整天了,还经常加班,回家路上就想找个座歇会儿。所以我得等个座上车,宁可不上,也不站着。有时遇上有老人站在座位旁边,心理真是挺矛盾的:让了吧,我坐到家门口还得1个小时呢;不让吧,人家那么大岁数了,实在是不落忍!

刘颖艺(13岁,中学生):

只要是老人或行动不便的人站在旁边,我就会主动让座儿,因为他们在社会当中是弱势群体。我们学校有思想品德课,想都不用想就把座位让给他们。有的小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给老大爷让座,就责骂孩子,我觉得家长太没水平!

编后点评

甄梅(20岁,大学生):

一次,我乘地铁,这时上来一位大妈领着一个大约5岁的孩子,

站在我座位边上。我说:您带小孩坐这儿吧。刚起身,就见旁边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蹭———一个健步就抢先坐在了这个位子上。我很生气地对他说:座儿是让给大妈的,你能不能起来?他就跟没听见似的,也不看我的表情,任我怎么说,他就是无动于衷。大妈说:算了,没几站我就到了。忙对我说:谢谢!这时,周围的人都向这位小伙子投来异样的眼光。

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这本来是一个不需要特别理论的事情,因为从古至今,从中到外,赡养、尊敬老人都是一种最起码的社会道德要求。如果尊老敬老这样的道德基本底线要求都做不到,我们社会的文明建设从何谈起。

人的社会行为分三种:本分的、损人的、利他的。让座、捐款、救人等都属于利他行为。让座属于高尚的、利他的行为,完全出于行为主体本人的自愿。

社会之所以要求人们必须尊老敬老,是因为老人是一个需要子女和社会去关怀照顾的对象群体,在一般生理意义上老人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汽车上,或社会其他公共场所,他们都应该得到年轻一代的敬养、尊重和礼让。古人所言“父之齿随行,??轻任并,重任分,斑白不提挈”,就是要求同老人同行时必须关顾老人,年少者应把年老者的担子并起来挑,头发花白的老人是不应该负重物走路的。在公共汽车上和老人同行,起码不应该让老人站着而年轻人坐着。

被尊敬被谦让的老人们呢?首先要尊敬自己,做道德的榜样。倚

老卖老,连最起码的“谢谢”都没有,那也称不上文明。礼貌总是相互的嘛!

年老长者对养育儿女后代、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贡献,他们付出过,年迈之时理应受到后代社会的敬养、尊重和礼让。羔羊尚知“返哺”、“跪乳”,何况我们人类!

篇二:大班礼仪《让座》

大班礼仪《让座》

大班礼仪《让座》

活动目标:

1、知道让座是一种文明礼貌,并能在游戏中体会文明礼貌带来的愉快;

2、知道关爱他人,并体验到互敬互爱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3、知道坐车要讲秩序,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让座视频、公共汽车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教师:宝贝们,你们坐过公共汽车吗?你去坐车的时候人多不多呀? (重点引导幼儿讲出公交车上拥挤的情况及所见所闻)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哦,坐车的时候呀,有的时候人很多,有的时候人更少,人多时候呢就没有位置坐,那怎么办呢?

莉莉和小明周末的时候去郊游,也要坐公共汽车去,可是呢再车上发生了一些事情,宝贝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莉莉和小明又做了什么呢?(让幼儿观看视频)

教师:莉莉做了什么事?那小明他是怎么做的?你们说他们两做的对吗?(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让座是一种文明礼貌,我们给老奶奶老爷爷让座,老奶奶老爷爷开心,我们也很开心。帮助别人,别人开心我们自己也很快乐。

教师:那我们除了应该给老人让座,那还有什么情况我们也应该要让座呢?(幼儿自由回答)

二:教师小结:对了,我们在遇到病人、抱娃娃的阿姨、残疾人也应该让座。好了,现在呀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好吗?运用儿歌让宝贝更形象的记忆。(儿歌:嘟嘟嘟……,飞跑的汽车到站啦;上来一位老爷爷,爷爷您请坐;上来一位老奶奶,奶奶您请坐;上来一位孕妈妈,阿姨您请坐;哇…﹌…,全都有做了,人人夸我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师:宝贝们真能干,老师现在呀要带你们一起坐公共汽车去公园玩啦,请一位宝贝来扮演司机,几位小朋友来扮演老奶奶、老爷爷、孕妈妈、抱娃娃的妈妈、病人,其他小朋友边念儿歌。(可以互换角色,让幼儿体会不同时候的感受。)

活动结束:宝贝们,那我们以后呀就要做一个讲秩序、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哟,同时也要教育你的爸爸、妈妈亲戚朋友讲礼貌哦!

篇三:(2014秋第30期)作文训练:“让座”话题

高二试验班专用 高二上期第30期 2014、12、6 编 审 邱 军

作文评析: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训练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一年半来,在綦江公交车上,给一位80多岁的老人让过座位的人,都会收到老人回赠的一个红包。红包里除了2元崭新的纸币,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印有感谢的话语:“你高风格让座和帮助,感谢您!綦江代正兴。”本月1日,一名让座者在网上发帖公开了此事,贴出了老人送出的红包和卡片,引起了人们的热议。(9月5日《重庆晨报》)

日前,在郑州发生的两件与公交车上“让座“相关的事情,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其中,3月13日,在郑州某公交车上,一年轻女孩因未给一名60岁左右老人让座,被其拽住头发暴打,后被其他乘客分开。3月15日至19日,一群老年人则走上郑州街头,举牌发出“给年轻人让座”的倡议。(3月21日 中新网)

针对上述报道的现象,请你发表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此两则材料现实意义强,均涉及公交车为老人让座,实为三则材料,侧重其影响,均为道德考量,联系社会现实评论。

第一则材料中老人为让座年轻人送红包表感谢,一方面体现其知恩感恩,表现出热心肠,另一方面也引人深思,反衬现实社会传统道德的缺失。

第二则材料中老人暴打女孩,实属为老不尊,戾气横行。而郑州老人走上街头,提倡为年轻人让座,一样颇具讽刺性,反映出现实中为老人让座之稀罕,更能激起对当前金钱观价值观的考量。

该不该为老人让座,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一个和谐的社会,公民道德水平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尊老爱幼永远是值得大力弘扬的传统美德。而这种以暴力裹挟强制性的让座恰是社会戾气的表现,极不文明。

进一步探究,此举的社会根源在哪里?社会道德的滑坡(小悦悦惨死,南京彭宇案,倒地老人扶不扶,旅游区刻字留念,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网络人肉搜索,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不法奸商制售地沟油等),为其根本。文章要能由表及里,透过现象反映实质。

【佳作展台】

公交车上的道德

高二(10班 高升

近日,因公交车上的让座问题而引发的纠纷时常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人们不由得发出疑问:公交车上的道德究竟怎么了?

在郑州某公交车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年轻女孩因未给一名60岁的老人让座而被其拽住头发暴打。此事一经报道,便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议:到底是谁做的不对呢?女孩没有给老人让座固然不

对,可老人也不应该对女孩拳打脚踢。由此可见,此事虽小,却是一滴水里见世界。折射出潜藏在人们心中的一场道德危机。

众人皆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弟子规》、《论语》中更是有许多强调道德的至理名言。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心中的道德却是日渐式微。究其原因,正是现代社会的功利教育给人们的传统道德观与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就像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一样,以为老大爷颤颤巍巍地登上了一辆公交车,满座年轻人却无一人愿为老大爷让座,每个人心中都打着自己的算盘,凭什么让自己让座,自己不让总会有别人让的??于是老大爷只能摇摇晃晃地站在公交车内。让人们不禁感叹,让一下座为什么如此困难?孰不知古语有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下座,虽然给自己一份劳累,可是却能换来别人的一份舒适与感激的话语。人生在世,总要学会为别人,而为他人付出的前提便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诗人雪莱曾说过,当道德渐渐死去,人心不过是活着的墓穴。总有一份力量让我们的目光变得柔软,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温暖,这一份力量叫做道德。雷锋同志一生的所作所为便是对道德的最好诠释,他并未很伟大的事,但却做了很多不平凡的小事,让世人知道了风险的真正含义。道德并不一定要惊天动地,涓涓溪流亦是一种力量,道德可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出来,譬如为老弱病残让座,事情虽小,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亦能温暖一个世界。

今天你“让”了吗?

礼仪之邦?鄙夷之邦?

高二(10班 潘浩鹏

说道中国文化,人选一个凡受过期教化的人来说,回答绝对是如出一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泱泱大国”??充满自信的回答中也洋溢着自豪,的确,在古代,中国绝对是个礼仪之邦,对外自命天朝,可见其享誉。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是这样做的吗?在外人眼里,我们的形象还值多少分呢?祖国会以我们这样的花朵为骄傲么?

“礼仪之邦”秒变“鄙夷之邦”,令人大跌眼镜。公交车上,因为让座一由导致口角,最终引发公车打架事件。六十多岁的老人与年轻女孩扭打在一起,这是一个老人该有的风范吗?年轻女孩出口脏言,这是一个现代人该有的节操吗?看完这些,顿时让人感到汗颜,自己曾引以为傲的”礼仪之邦“去哪了?我们可亲可敬的老人和文明有礼的国人去哪了?

这哪还是个礼仪之邦啊,无非就是吃着“名誉簿”的鄙夷之邦。在外国,可以见到用中文写下的“不要践踏草坪”,“不要随地吐痰”等标语,你还能高傲的起来吗?

找回礼仪之邦的风范,扶起眼镜。古有孔融让梨,黄香温席,今有众多“XX哥”、“最美XX”。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称谓也随处可闻,随处可见。难道他们就是伟人吗?不是。他们不也做出了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事情吗?我们也可以跻身这样的行列,以高尚的道德品质为荣,抬起头,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国人以礼仪之邦自称,自然是心中充溢着热血。可当类似于青丝白发扭打在一起,摔倒老人无人扶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也不能只是感到无奈,要直视病根,采取相应措施。纵然别人没有做好,自己也要做好,去感染周围的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在于此了。否则当礼仪之邦秒变鄙夷之邦是,我们也不会有多大的感觉落差。

任何人都向往五柳先生眼前的桃花源,唐朝盛世的路不拾遗,究其原因在于道德素质高,转看现在,官员醉驾爆粗口,土豪违规肆无忌惮的现象层出不穷。地位、文化再高,没有品行的人充其量也只是个“假绅士”。

接受挑战的时刻到了,礼仪之邦?还是鄙夷之邦?你准备好了吗?

热“让座”,冷思考

高二(10)班 李金忞

近年来,“年轻人该不该让座”又掀起社会舆论大波。报纸上频出年轻人不让座遭暴打之类的新闻,“让座与不让座”的针锋评论也不绝如缕。就像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社会问题一样,让座风波不单单反映现代人的心理,更是对中华美德的一种冲击。什么是中华美德,他就一定得是年轻的孝敬老人,事无巨细的听从老人,而老人们只是这些行为的受益者吗?热让座冷思考就此展开。

首先,年轻人不让座的行为应该批评。中华美德自古传承下来,有一个部分是尊老爱幼,当我们看见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公交车上时,怎能不让座?我们年轻的一代应担负起社会的责任,将美德传承下来,而尊重老人是我们该做的,让座冲这个角度上来讲也理所应当。但是,报纸上出现“女孩不让座遭老人暴打”的新闻又该如何解释?

且不说女孩在言语方面上的不当,老人暴打女孩的行为也大失妥当。从这件事来说,老人给我的慈祥和蔼的形象有所动摇。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也应是我们必备的品质之一,而这位老人所反映出的,却是现代都市居民急躁,冲动的心理。尊重与理解是相互的,更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要求年轻人做到尊老爱幼,尊重他人时,是否以身作则,将尊重与理解的接力棒交给他们,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再说郑州老人走上街头发出“给年轻人让座”的倡议一事。这些老人的行为虽不是惊天动地,但他传播给我们的是一种微力量,一种正能量。并不是仅仅停留于给年轻人让座这一事,而是呼吁社会百姓能够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多为对方想想,这样才能让某些不良的行为得到抑制。

多一些理解,也许他人并非是故意做出让你不愉快的事;多一些宽容,也许他人只是不小心做错了什么;多一些尊重,也许你不会再那么冲动。这就是热“让座”让我们拥有的冷思考。愿天下人都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与尊重的心态,世间才会少一些不愉快!

你让,理让,礼让

高二(9)班 林凯

今日,某高校一大二学生在公交车上为一位老人当“人肉靠垫”的图片在网络上热传。有消息称,这名男孩在老人上车后主动让座给他,半路上老人睡着倒在男孩身上,男孩并未离开,而是主动靠近给老人当“人肉靠垫”,直到老人醒来??

男孩的事迹流传开来,至今许多人为之点赞。他让出了实实在在的“理让之座”,尽管他一路站着,还当起了“靠垫”。但他收获的是无形的“礼让之座”。

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然而近些年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符号。

“中国式过马路”曾一度引起热议。“只要凑足一拨人,不管红灯绿灯直接横行马路。”这一事件集中反映了民众素质低下,“礼让”的匮乏已从人与人之间上升到人没给车“让路”这一层面,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古有孔融让梨之佳话,而今我们却吝于给车“让路”。岂不是笑话?

綦江公交车上的那位老人,在得到他人让座后,回赠给让座人的红包及卡片上的话,带给让座人的是精神上的慰藉,这一举动有利于“让座”这一美德充分在社会涌流。另一方面,郑州公交车的那位老人,用暴力这一不合法手段去维护正当权益,不正是不理智的体现吗?年轻人不让座固然有错,但更需要的是理其让,然后才能获得别人的礼让。

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里有这样一个场景:公交车上人们蜂拥相聚,大家都互相抱怨太拥挤,一位老人就站了出来说了一句令在场人无语以对的话:“心放宽,就不挤了。”

的确,礼让源于我们将自己的心放宽,让座本就一件小事,但它却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众多“不礼让”的小事汇聚起来也便成为了不文明的代名词。如果我们不反思自我,那么这些“文明颠倒”的现象势必威胁社会文明阶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让座,让出的是有形的“理让之座”,得到的是无形的“礼让之座”。而这一无形之座必将是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宝座。

留一份美德在身边

高二(10)班 胡澳

中国素来就是一个文明礼仪之邦。漫漫《诗经》传唱了“投桃报李”的高尚品质;朗朗《三字经》讲述了“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美好德操。反观今日社社会,老人倒地无人扶,公交车上遇见老弱病残不让座的现象屡屡发生,成为大众议论的焦点,也确实值得我们反思更正。

从婴幼儿时期开始,父母便对我们进行礼仪教育,乐于助人的的品质也都牢记在心。那么,公交车上不让座的行为又因何而起呢?

其主要原因在于公民的道德意识不高。即使各种美德都为我们熟知,但不付诸行动就只是纸上谈兵,而道德意识指引着行动的方向,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所迫切需要的基本思想。提高道德意识是我们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建设文明、民主、法制、和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础。

其次,责任意识浅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今时代的安逸生活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物质上的享受,更影响了我们的社会风气。那些不负责任的行为渐渐动摇了我们的社会责任心,形成恶性循环,使日益浅薄的责任意识引起了公交车上不为老弱病残让座、不扶起倒地老人等一系列行为。

对于不让座而引起的殴打事件,则反映出的是另一方面严重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竟是因为几句口角之争。首先是应让座而未让座之人的原因,本来不让座就罢了,反而说出诸如“我就不让座怎么了”一类话语,这就体现出了个人素质、教养的问题,而此类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教育来提高个人修养。然后是施暴者的原因,则显示出的是宽容的问题。俗话说:“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

空。”只要人人都学会宽容,那么世间就会少了许多纠纷,就会增添许许多多的爱,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无论是高尚的道德,还是强烈的责任心,不论是崇高的个人修养,抑或是海纳百川的宽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美德。任一种美德都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快乐。

留一份美德在身边,留一份快乐到永远!

让座这件小事

高二(10)班 胡琪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有哲人曾说过,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世界。的确如此,让座这件小事不仅仅只是一件小事。

让一次座,收获一份快乐,的确合算。但是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动作却能表现出个人的道德素质,能传播社会正能量。这件小事表现出的另有大道理。

然而,让座也仅仅是件小事。在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的乐谱上,它也只是一个小小的音符,不突出、不显眼,就是那么平凡。公共场合的谦让现象非常普遍,对于让座,许多有素质的公民早已习以为常。这件小事就像一颗糖,甜甜的,让受助者绽放笑容。

曾几何时,让座又不只是件小事。关于“让座”的话题已经成为热点。我们似乎已经习惯的让座最近“状况百出”:有人看见老弱病残不让座;有人因未被让座而使用暴力;有人认为自己被让座是理所当然的而不存一丝感激之情??这种现象无不让我们心寒:让座不仅仅是件小事啊!

这件小事变得不再“小”了。为何会如此?责任应是多方面的。首先,这些让人寒心的“让座”事件起因大概都相同,那就是有人没有为老弱病残让座。小学语文课本就已经提到“要助人为乐”而有些人连最基本的个人素质都抛下了,自私冷漠地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其次,部分老人道德素质较差,如果别人不为他让座,他就会大声辱骂甚至拳脚相加。这些都是让“让座”这件小事变“大”的原因。

让座这件小事真的那么难吗?不过是一个起身,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罢了。如果有一天让座只能靠发红包来维持,那么我们的社会公德何在?我想,这样的社会是可怕的。同时,受助者也应懂得感恩,不可以一味地索求别人的帮助,毕竟,那只是个座位,只是几十分钟的平稳。

让座本来就是一件小事,关键要看我们如何践行它,有没有把它变成习惯。一件小事体现出一个人的智慧与修养,而让座则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

让座这件小事,你做好了吗?

当礼让蔚然成风

高二(9)班 张昌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要让他们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出行,则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帮助。

公共交通工具因其廉价,覆盖面广而深受老年人的青睐。在公交车上,为年迈的老人让个座,本是一件普通的事,但近来发生的一系列“暴力让座”的事件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老人让个座,怎么就这么难呢?

对于不让座的原因,可能不能仅仅用“道德素质低下”来简单地说明。北京市一位记者在下班高峰期进入地铁进行调查,其中有一件事引起他的注意。一味老人徘徊在扶手之间,而他身边的年轻人竟熟视无睹。事后当记者问到时,这位年轻人说:“工作了一天太累了,于是就在座位上睡着了,没有看到老人。”

我们对于这位年轻人不能多加责怪,谁不想在工作一天之后能休息一下呢?电影《搜索》也为我们展现了类似的一幕:电影的女主人公在乘坐公交时没有给一位站在她身旁的老人让座,甚至说出“要坐,就坐在我腿上”的轻蔑话语,这显然是不对的。但在此之前,她刚刚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所以才情绪失控,说出这样一番话。

但对于不让座的人,就应该大打出手吗?公交车上没有规定说“一定要为老人让座”。因此有人借此说,我没有让座,又不违反法律,有什么错呢?要知道,法律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以社会公德与传统约束自己。如果一个人做事都要触碰到“法律”这根线,那么这个社会早已是矛盾重重了!

“我站在你左侧,却像隔着银河。”人与人之间愈来愈远的距离,是这些问题的根源。倘若我们多一些礼让与关怀,少一份冷淡与无视,怎么不会让一切纠纷的萌芽失去生长的土壤?

老人年轻时为我们的社会和国家尽力,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于祖国建设的洪流之中,而现在,年轻一代的我们更应多一份责任与担当,对老人多一份礼让与尊重。

让礼让蔚然成风,不会再有老人们举着“给年轻人让座”的牌子这令人痛心的一幕发生。 当礼让蔚然成风,公交车上的针锋相对,将变成谦虚礼让的美好图景!

篇四:文明礼仪篇

文明礼仪篇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文明公约

要遵规守纪,维护秩序,不违法违纪;

文明让座ppt

要尊敬师长,关爱同学,不骂人打架;

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不旷课迟到;

要自习安静,自觉自律,不大声喧哗;

要爱护公物,节水节电,不浪费资源;

要爱护花草,讲究卫生,不乱扔吐痰;

要文明住宿,安静有序,不私拉乱接;

要按序买饭,文明就餐,不浪费粮食;

要遵守秩序,公众集会,不说话走动;

要明礼诚信,用语文明,不脏话粗话;

要服饰整洁,举止大方,不坦胸露背;

要勤奋自强,节俭朴素,不吸烟酗酒;

要男女交往,有度得体,不勾肩搭背;

要团结和谐,助人为乐,不欺小凌弱;

要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不封建迷信。

校园文化建设“十要十不要”

1.要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烟头。

2.要讲普通话,不说脏话粗话、地方方言。

3.要爱护公物,不损害花草树木、公共设施。

4.要爱护环境,不乱贴乱刻、乱涂乱画。

5.要衣冠整洁,不赤身裸背、奇装怪发。

6.要遵规守法,不酗酒闹事,打架斗殴。

7.要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互相攀比。

8.要举止文明,不要大声喧哗、乱停放车辆。

9.要尊师爱生,不顶撞教师歧视学生。

10.要崇尚科学,不搞封建迷信、邪教活动。

大学生吸烟八告诫

大学生吸烟——助长的是个人的陋习

大学生吸烟——损害的是大家的健康

大学生吸烟——践踏的是大学生的形象

大学生吸烟——影响的是个人的评先进步

大学生吸烟——烧掉的是父母的血汗钱

大学生吸烟——突显的是校园的不文明

大学生吸烟——埋下的是宿舍的安全隐患

大学生吸烟——违背的是社会的主流

我院的校训:明德、励志、勤勉、精艺

我院的校风:文明、书香、和谐、创新

我院的教风:德高、业精、乐教、厚生

我院的学风:修身、践行、笃学、强能

给全体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谈偷盗的性质、危害及后果

同学们,最近学生宿舍先后发生了两三起,笔记本电脑被盗事件。经过一番侦察,破案两起。这两起盗窃案,均为学生所为,而且是同班、同寝室同学所为,彼此还是“好朋友”,也是老师们认为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乃至好学生。两起事件如出一辙。

通过这两个同学的事例,使我们感到很有必要在全体学生中讲一讲盗窃的性质、危害及严重后果。以便同学们对这一违纪违法行为有一个正确、深刻地认识;从此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这也是对同学们健康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希望同学们从中吸取教训,走好漫长的人生之路、成才之路、创业之路、幸福之路。

盗窃,俗称“小偷”、“三只手”、“贼”、“窃贼”、“暗鬼”等。盗窃,是将别人的钱物偷偷盗走,据为已有的一种违法行为。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东方到西方,人们都痛恨这种卑贱的行为,各国法律也都对此严厉惩罚。因此,盗窃、小偷,让人痛恨谩骂、让人诅咒唾弃、让人厌恶恐惧;

偷窃,不仅是违纪违法的犯罪行为,而且又是既丢人又无德的卑贱行为。偷窃的祸根是私欲、是贪婪;是私欲的膨胀,是贪婪的放纵;是做人操守的缺失,是做人品行的堕落;是做人良知的腐化,是做人道德底线的崩溃;是对做人法律准绳的冲撞,是对自己前途的断送。

偷窃,表面上是偷走了别人的钱物,实质上是丢失了自己的良心,丢失了自己的品德,丢失了自己的名声,丢失了自己的尊严,丢失了自己的脸面。而且又用偷窃来的钱物给自己戴上了一顶“小偷”、“窃贼”、“三只手”的帽子。

偷窃,是一种是非、对错、黑白十分清楚而又分明的违法行为,而且家喻户晓,妇乳皆知。而我们堂堂大学生,则利令智昏,财迷心窍。明知是火坑,偏要往下跳;明知是深渊,偏要向下滑;明知是违法,偏要以身试。金钱和物欲,使聪明人变成傻子,使文明的学子变成卑贱小人,使堂堂大学生变成小偷、窃贼,使人变成了鬼。

同学们,我们是堂堂正正的大学生,我们是父母的骄傲、家庭的自豪,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的栋梁;我们是同学眼中的好人,朋友心

中的知己,老师面前的优秀学生。我们怎么能因为一时之私欲,一念之差错,一事之智昏,而使自己好人变小偷,知己成窃贼,优秀生成了“三只手”;大学生成了卑贱者,父母的骄傲变成了耻辱,社会的栋梁成了歪脖子树。

这真正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次偷成终生耻”。

以上所述,只是从道义上讲,那么从法律上分析,后果更可怕、更严重、更发人深省、更令人触目惊心。

如果盗窃钱物事件,由公安局刑警队侦破,那将是警车进校,手铐加身,警察羁押,投进监狱,等候法院开庭审判。偷一台笔记本电脑,轻则判刑两年,重则判刑三年。这是多么严重、多么可怕的后果。同学们,钱物尽管好,脸面价更高;心迷一伸手,名声全毁掉。

盗窃,还有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对父母亲人的深深伤害。它是让父母和亲人丢了脸面,抬不起头,张不开口的一种带有耻辱性的伤害。事发后,学生家长到校捶胸顿足,悲恨交加,泪流满面,苦苦哀求,甚至双膝跪地,非常可怜,令人心碎,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个学生的家长哭诉: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是全家人的指望和未来,是父母的全部希望之所在;另一位学生家长说:我们兄弟四人,四个家庭只有他这一个男孩,他是四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父辈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一个人的身上,都指望他上了大学,有了出息,将来有所作为,家门有荣,光宗耀祖。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为了一点私欲,为了一台电脑,竟然做出了这等违法之事、卑贱之事,让我们当家长的也跟着丢尽了脸面,无地自容。一位家长说:为了供孩子上大学,自己五十岁了,还不得不外出打工,由于没有技术,只能在建筑工地干粗活累活。自己和家人一分钱也舍不得花,都为了供儿子读书,尽管家庭经济困难,但孩子要钱从来没有少给过,也没有延迟过。我这个当父亲的自己连一件出门的衣服都没有,他说,我穿的羽绒服是孩子他大伯的,皮鞋是他叔叔的。他伸出双手满是劳茧,多处缠着胶布,伤痕累累,说着话时,声泪俱下,泣不成声。

这两名同学给父母和家庭造成的伤害是深刻的,惨痛的。同学们,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啊!

盗窃,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对自己今后的学业、就业和前途造成深远影响。犯有盗窃行为的学生,一律开除学籍。如经公安局派出所和刑警队侦破的还将入狱、判刑。

篇五:针对让座问题的调查及看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社会观察

题 目: 针对让座问题及其看法的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分工)

学院:旅游学院 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班级:旅游会管1201B 成员: 刘歌、王羽凝、杨哲、吴清源

2013 年 5 月

一、调查目的

在现如今的北京,公共交通越来越便利,公共交通的服务越来越人性化,对老、幼、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是否让座问题也越越来越关注。公交车的让座情况,体现了北京的文明程度。一辆公交车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公交车让座折射的是公民的素质与道德。去年推出的北京精神,在这里也有所体现。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可以看到北京越来越好的一面。

二、调查时间:2013年4月1日——2013年5月1日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际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1、调查问卷:

⑴ 您经常出门是用什么交通工具?

A、步行 B、自行车 C、私家车 D、出租车 E、公交车 F、搭车

⑵ 您一般乘坐公交的时间是?

A、周末 B、上下班时间 C、非上下班时间 D、不确定

⑶ 您对年轻人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看法是?

A、理所当然 B、有权利不让,但还是应该让 C、不应该让

⑷ 您认为年轻人不愿意让座的原因是?

A、工作(学习)太累

B、道德素质太差

C、部分老年人倚老卖老

D、其他

⑸ 如果您需要座位时有人给让座,您的想法是?

A、表示感激 B、认为理所当然 C、觉得不好意思 D、其他

⑹ 如果您需要座位却没有人让座,您会怎样对待旁边坐着的年轻人?

A、白眼或谩骂

B、找售票员帮忙

C、不好意思开口,暗自忍受

D、认为年轻人同样买票,有权利坐着

⑺ 您对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由于让座而引起的社会问题的看法是?

A、社会普遍的道德沦丧

B、没有什么,不应该小题大做

C、人与人应该自觉地和谐相处

⑻ 您会主动让座吗?

A、经常会 B、看情况偶尔会 C、不会

⑼ 如果您不让座,您的原因是什么?

A、自己身体不舒服

B、自己就想坐着,不想站着

C、有人已经让座了

D、总会有人让座的

E、人人生来平等,没必要让座给他人

⑽ 您怎样看待别人的让座问题?

A、值得赞扬 B、很正常 C、没什么感觉 D、多此一举

⑾ 您通常会给什么人让座?

A、老人 B、小孩 C、孕妇及抱婴儿乘客 D、残疾人士 E、病人 F、其他

- 2 -

⑿ 您认为社会需要发扬让座精神吗?

A、需要 B、不需要 C、顺其自然

⒀ 您觉得当今人们的让座意识如何?

A、很好 B、较好 C、还行 D、不好 E、很差

⒁ 您觉得当今我国大学生的让座意识如何?

A、很好 B、较好 C、还行 D、不好 E、很差

⒂ 如果要发扬让座精神您认为个人、学校、社会应该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问卷可以看出,认为有必要将此行为推广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占了半数以上,大多数人有给人让座的经历,同时,选择让座的对象主要集中在老人,残疾人,孕妇和抱小孩的。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让座意识变强,调查还发现,一般情况下,乘客上车会选择靠后的座位就坐,如果自己没有座位,帮老弱病残弱找座位的意识相对就薄弱。如今非常支持大学生让座,这反应一个人善良、尊老爱幼,是有教养和助人为乐的体现。所以,非常有必要向大家宣传这一美德,这折射的是人的品德高尚、社会的和谐融洽以及社会素质的提升。绝大部分的群众认为应通过电视等媒介去宣扬“公车让座”这种道德风尚。不过在主动提醒别人让座给那些老弱妇孺问题上犹豫的人不少。通过调查,可见大学生的让座意识较好,受到了“八荣八耻”的影响。

一提到“公交车上让座”就必然要引出“文明”、“雷锋精神”等话题。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元的状态下,也不能一味的用“雷锋精神”来衡量现代的复杂多元。“公交让座”也应该与时俱进。

一方面,有的人确实需要得到座位。比如孕妇,他们本来就行动不便,应该得到特殊的关照。况且,一个挺着肚子的孕妇不可能有事没事去挤公交车。不管是为了将来的家庭生活,还是为了现在的工作,一个母亲不畏艰辛的奋斗形象,有理由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更何况区区一个座位。同样的,那些为社会奉献余热的老年人,也应该得到年轻人让来的座位。另一方面,有的人不应该得到座位。比如面对压力十足、身心俱疲的中学生的那些红光满面的老人,赶早场买便宜鸡蛋或者干脆就是为了获得“早场奖励”的那些人。再者,有些比较倔强,不服老的老人。他们年事已高,但是依然可以以硬汉的形象挺立在这个时代。如果给他们让座,有可能不仅得不到感激,还有可能被埋怨。在这个时候,我们对他们的景仰与爱戴,应该驻留于理解与欣慰的眼神、简单而默契的动作中。

在公交车上提倡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没错的,但是也应该同时提倡一下,让那些被让座的人,向给他们让座的人予以适当的感谢。接受让座别接受的太理所应当,互相之间本来就没有长辈晚辈的关系,人家只是在公交车上不期而遇的陌生人,年轻人没有必然的、照顾陌生老人的义务,让座只是一种道德的具体体现。因此,哪怕只是接受了一个让出来的座位,也是受了他人的恩惠,向给自己恩惠的人,向有道德的人表示感谢,对社会道德的提升,是一定能起到积极作用的。话又说回来,向给自己恩惠的人表示感谢,这何尝不是个人道德的另一种体现呢?只有以德报德,公交车上,才会更有德。

2、实际考察:

在周一的清晨,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美好的一周即将开始。而这美好的清晨却是大家最害怕的周一早高峰,7:30分我乘坐的419路刚刚经过亮马桥站,就上来了,两位

- 3 -

老人,结伴而行,看样子像是要去中日友好医院的,但是车上的乘客都假装没看见的样子,玩手机的把头低得更深的、没完全睡着的赶紧把眼闭紧了、望向窗外看风景的看见两位老人后继续看着窗外的风景。这时售票员赶紧冲着座位的方向说道:“有哪位年轻的乘客给这两位老人让个座啊。”虽然两位老人急忙说不用座、不用座,出于安全原因,售票员还在给两位老人找座位。7:30上班早高峰来没到,大家却还是对两位老人的到来感到不满,最终一位中学生和一位玩手机的乘客分别给两位老人让了个座位。

周二,我们9:55上课,来时的路上正好赶上了上班的高峰,但是在来的路上却没有看到老年人、孕妇、抱小孩的乘客们,看来“有需要的乘客”还是会错过高峰时期的,并不会故意和上学、上班的乘客抢座位。

下午回家的时候我们一去坐地铁5号线回家,虽然人并不多,而且也没有售票员时时监督要给有需要的乘客让座,在这里更能真正的看出来北京城中的素质与道德。我们在惠新西街北口上车,过了两站,遇到一批小学生放学回家,车上的乘客并没有理会,更没人让座,东四站,下去了一批乘客,空出了部分座位,大多数人,并没有着急坐下,而是招呼小学生们先坐。

周三,在718路公交车上,在十里堡站上来了2位老人和以为抱小孩的乘客有一位年轻人主动起身让出了座位,随后他后面的两个学生也主动起来让座。看来人们还是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的,只要一辆车上有一个人让座了,其他的人也会随之效仿。

北京市一个开放的城市,在北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不仅是北京人,还有很多外地人及外国人,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大家对来京务工的年老的农民工人并没有让座的情况发生,乘务人员也并没有为年老的农民工人找座位,我认为这一点很值得人们重视,让座是一种道德的体现,让座并不会因人而异,被让座者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

看过了人们对有需要的乘客的让座情况,再看看被让座的人的表现。

通过一周的观察,能够发现,大多数老年人对让座位的人都会说声谢谢,并报以微笑,更有一部分会主动和让座位的人交谈,其中大多数下车前还会把座位让给之前的让座者。但是有极少数的人只是理所当然的坐下。而带小孩的家长态度多数都非常好,不但自己会对让作者表达感谢,还会让小孩谢谢让座者,想必这对小孩也是一种教育吧。对于之前在网络上一直被大家热议的一位农民工给一位老年人让座后,老年人拿出手绢将座位擦拭一遍后才坐下,而身旁的农民工已经羞愧难当了。对于这件事情多数人都在指责这位老人,我认为是社会中一直存在的一种错误,把农民工看成社会中的底层人,并没有认真对待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城市的建设者,这也是这次调查中的另外的收获。

三、关于让座问题的反思

近段时间,网上频频爆出年轻人在公交车上不为老人、抱小孩的乘客让座的图片,引发了全社会对这样的年轻人的谩骂,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道德品质的热议,真的是“人心冷淡”还是“社会冷漠”。

助人为乐,尊老爱幼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常带着冷淡的面具,匆匆忙忙的在繁华的水泥方墩间穿梭着。“来无影,去无踪”,人们彼此之间没有交流,甚至连一个眼神的交汇都没有,在社会的人流中彼此都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还是会对那些身处在困境的人们送去温暖,送去援助之手,这就是美德,助人为乐的美德。在公交车上,人们主动为老人、孩子、孕妇和抱小孩的乘客让座,这是美德,这是我们应该大倡导和学习的美德。

然而,正是社会大力倡导美德,就使得我们所说的美德变质了。老人们仗着自己是老人,在公交车上就应该得到座位,对于那些热情为老人们让座的年轻人反而没有表示谢意,却有着一种理直气壮。而对于那些没有为老人们让座的年轻人,老人们就对其指

- 4 -

指点点,用“素质低”来谩骂。有的则拍成视频或照片发布在网络上,邀集其他网友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当我们热情的大力倡导所谓的美德时,却做着这种诋毁别人名誉的事情,难道这也算是一种“美德”。工作劳累了一天的上班族们,好不容易挤上公交车有了个位置可以暂时放松一下疲劳的身体,却被老人用着“可怜”的眼神凝望着,很想站起来给老人让座,可是疲惫的身体却反射给大脑让其有心而无力。老人们并没有同情他们,而是谩骂,而是理直气壮的让其为他让座,难道这就是我们应该发扬的传统美德。为老人们让座这只是属于个人行为,是基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但是,那些没有为老人让座的人难道就是素质低下,没有道德的人吗,回答是否定的。社会很大,人心却很小。人们总是急功近利,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当人们都在对某一人因没有为老人让座而对其进行人身攻击,谩骂或者殴打时,可否想过他为什么没有让座,有没有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电影《搜索》中女主角由于不给老人让座的问题引发了轩然大波,最后自杀而死。现实生活中同样因为“让座问题”出现了很多让人震惊的事情,要求让座者理直气壮,被要求者却难言委屈。前段时间在网上疯传在某一公交车上一年轻男子看到一妇女抱着孩子上车一脸“冷漠”未给她让座时,该妇女的丈夫就对该年轻男子大打出手,狂扇巴掌。也许现在都还有很多人认为这男子是罪有应得,事后该男子的朋友在网上为其辩解称道,男子性格很内向很怕羞,怕与陌生人说话,当时他很想给那名抱小孩的妇女让座,就是因为性格极其内向才没有让座。社会需要美德,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和理解。

不要让“让座”问题化,我们应该大力倡导文明,倡导美德,可是在倡导文明美德的同时不可过激,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在公交车上必须为老人等让座,公民也没有义务必须让座,而老人等也没有权利强制别人为其让座,让座只是出于公民的道德,爱心,切不可将道德法律化,应该分清道德与法律的界限,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真正实现和谐与美好。

- 5 -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