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关羽忠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00:49:54 字数作文
篇一: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复习之语句翻译
【课型】复习 【课时】1课时 【使用日期】10月16日 【学案序号】
【编写人】王亚绒 【审核人】魏玉强 【学科联系人签字】_傅强_
【学习目标】
1、明确高考文言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2、分析考卷中文言文语句翻译存在的问题。
3、掌握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自主学习】
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三、文言文翻译的考点
《考试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
【合作探究】
一、 病因分析:
(1) 吾方从仕,未能利物,乃先厉州里乎?
病句展示:①我刚刚做官,还没能使物产丰富,怎么能先搜刮州里的东西呢?
1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②我正要做官,不能够对百姓有好处,怎么能先严明州中法纪呢?
③我刚刚做官,还没能对事物有利,竟然要先对州里严厉盘剥吗?
病因总结:
(2) 因析产与侄,属以妾子。
病句展示:①周允文就分析计算遗产交给侄子,嘱托他给小妾的儿子。
②周允文于是收回了给侄子的财产,托付给妾的儿子。
③于是分出一部分财产给侄子,剩下的给了妾生的儿子。
病因总结:
(3) 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
病句展示:①这是上天用你们两个人帮助我啊。
②这是上天拿你们两人来协助我啊。
③这是上天用你们两人资助我啊。
病因总结:
(4)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病句展示:①况且我曾在伪朝做官,曾经担任郎中,本来想着通过做官让自己显达,不在乎名
声节操。
②况且臣年轻时在伪朝做官,多次在郎官的职署任职,本来希望做官能够发达,不
顾惜自己的名声节操。
病因总结:
(5)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病句展示:①我的妻子从娘家回来,有时到项脊轩中,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有时凭靠在几案上
学习写字。
②我妻子回来,时常到项脊轩中,向我询问古时的事,有时靠在几案旁学习书籍。 ③我的妻子嫁到家中来,经常到项脊轩中,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有时靠着桌子读书。 病因总结:
(6)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病句展示:①怀王由于不知道忠臣的缘故,所以在国内被郑袖迷惑,在国外被张仪欺骗。
②楚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的分别,所以在国内被郑袖迷惑,在国外被张仪欺骗。
2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③楚怀王因为不知道分辨忠臣,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
病因总结: 二、方法总结:
【实战演练】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
(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文言语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蕃)仲举言为士则,行为士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君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1)言为士则,行为士范。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文言语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①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②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终。
(1)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译文:
(2)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译文:
4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篇二:文言文短文翻译50篇(2)
文言文短文翻译(2)
51、石勒不计前嫌
后赵王勒悉召武乡耆旧诣襄国,与之共坐欢饮。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拜参军都尉。
【译文】
后赵王石勒请武乡有声望的老友前往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同他们一起欢会饮酒。当初,石勒出身贫贱,与李阳是邻居,多次为争夺沤麻池而相互殴打,所以只有李阳一个人不敢来。石勒说:“李阳是个壮士,争沤麻池一事,那是我当平民百姓时结下的怨恨。我现
在广纳人才,怎么能对一个普通百姓记恨呢?”于是急速传召李阳,同他一起饮酒,还拉着他的臂膀开玩笑说:“我从前挨够你的拳头,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随后任命李阳做参军都尉。
52、韩信袴下受辱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译文】
淮阴屠宰场里有侮辱韩信的年青人,对韩信说:“你即使长得高高大大,喜欢佩带刀剑,内心还是胆怯的。”他当众侮辱韩信说:“韩信如果不怕死,用刀刺我;如果怕死,从我裤裆下钻过去。”于是韩信仔细看着他,俯下身子
从他裤裆下匍匐钻过去。整个市场中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胆怯的。
53、世评华歆王朝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
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54、周处改过自新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与处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译文】
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打架斗欧,
为当地一大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三害当中属周处最为厉害。于是有人便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去杀死猛虎蛟龙,证明一下你的实力呢?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击毙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纷纷出来庆祝。结果周处杀死蛟龙,提着它的脑袋从岸边爬起。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实际上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不禁满面泪流,萌生悔改之意。遂往吴郡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恰巧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并说:“自己想改正错误,
篇三:2014年广西金麦播音主持培训考试1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Word版含答案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答案解析在广西金麦艺考网
专题检测(十一) 传记类文章阅读(一)
(时间:45分钟 满分:6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关木匠传
[明]袁中道
关木匠,名廷福,少与诸匠伍,无所知名。
予族有佣,病死。佣亦豪族也,啖佣儿为证,以诉于官。廷福方持斧凿为人架屋回,闻之,夜入城。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佣儿醉,夜乃卧之破庙中。是日晡,县官讯两家狱,佣家仓促失其儿。县官曰:“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佣家无以应。县官以为欺己,反得罪。明日佣儿还,事已定,无所用之。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里中乃始知有关廷福也。 ..
里中柞林潭边,有麦田数百亩,初为予家有,有周姓者云是己产,连年构讼。予家厌讼,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于是两家大争,麦熟时,周乃觅勇士数十人往刈,周人刀梃备至,.
颠踣满野。正困苦时,廷福为人伐木回,过见之不平。大怒,持手中斧向之。周人皆走,立杀其魁一人。霍氏惧,知周必诉于官,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乃急呼与饮。既至,霍楔其..
门,廷福笑曰:“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 .
周果讼霍于官,不及廷福。县官讯两家狱,廷福从旁出曰:“杀人者关廷福也,周强霍弱,廷福一时见不平,提斧杀之。大丈夫自杀自当,岂以祸及平人,霍氏无罪。”县官壮而.
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廷福不易辞。县官不得已,定如律。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
廷福不识一字,亦不知何者为义侠,然其抱不平,至死不挠,大有男子气。今世士大夫,遇小小利害,即推诿他人,以宽己责,况生死之际乎!彼所谓读天下之书者也!乡人曰:“囚耳,乌足道?”予曰:“士大夫慷慨就义,即呼之曰忠臣,曰义士。惟曰‘囚耳,囚耳’。此所谓真意气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 德:感激 .
B.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 .直:价值
C.度廷福且走,已当独罪 度:估计 .
D.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竟:竟然 .
( )
解析:竟:最终。
答案: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始知有关廷福也?里中乃.?A.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官?知周必诉于.B.??周郎者乎?此非孟德之困于.( )
?公抱不平?我为.?C.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祸及平人?岂以.?D. ?利晋,惟君图之?阙秦以.
解析:A副词,才/副词,却,竟然;B介词,向/介词,表被动;C均为介词,替;D介词,把/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记叙一个普通木匠路见不平挺身相助,以及自作自担当、至死不挠的大丈夫行为。
B.关廷福持斧相救以解霍氏之困,而霍氏为求自保,欲借饮酒之名不让关廷福离开霍家。
C.关廷福锄强扶弱的义举感动了县官,他本想借关廷福报复私愤,但关廷福不改供词。
D.文末批评了当世士大夫见义不为和乡人不明大义,称赞了普通百姓真正的慷慨意气。 解析:C“借关廷福报复私愤”无据。
答案:C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人曰:“囚耳,乌足道?”(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若”“有子可证者”定语后臵、“安在”宾语前臵,各1分。(2)“壮”词类活用、“授以意”状语后臵、“令”后兼语省略、“归”,各1分。(3)“囚耳”主谓省略、“乌”“道”,各1分。
答案:(1)你们诉状上说有个可以作证的佣人的儿子,现在他在哪里?(2)县官佩服他胆气
豪壮并且同情他,(暗中)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他,让他将主谋推给霍氏。(3)乡人们说:“(关廷福只是个)囚犯罢了,哪里值得称道?” 【参考译文】
关木匠,名叫关廷福,年轻时与众工匠为伍,没有什么人知道他。
我们袁氏家族有个佣工,生病死了。佣工家也是大族,(家族)唆使佣人的儿子作证,告到官府。关廷福正提着木匠工具给人家架屋回来,听说此事,连夜进城。天亮时分,私下喊佣工的儿子饮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带他走出城大约四五里地,又喝起来。佣工的儿子醉了,晚上(廷福)就让他睡在破庙里。这天申时(下午三点钟至五点钟的时间),县官审理两家的官司,佣工家仓促间找不到那个儿子。县官说:“你们诉状上说有个可以作证的佣人的儿子,现在他在哪里?”他们无法回答。县官认为佣人家欺骗他,原告反而获罪。过了一天,佣工儿子才回来,可是事情结局已定,他的作证用不上(没有地方可以用上它)。得知此事是关廷福所为,我们袁氏家族十分感激他。同乡的人这才知道关廷福。
老家柞林潭附近,有几百亩麦田,当初是我们家的,有个姓周的硬说是他家的,(为此)长期打官司。我家厌烦(这无休止的)诉讼,就压低价钱将它卖给了一个姓霍的。于是(周霍)两家起了严重冲突,这年麦子成熟时,周家纠集了几十个壮汉前来割麦,周家的人还带齐了刀棍,在整个田间横冲直撞。正当霍家窘迫时,关廷福给人家砍树回来,路过这里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不平。他勃然大怒,提着斧头走向地头。周家人都吓跑了,关廷福杀死了其中一个为首的人。霍家害怕了,知道周家肯定会向官府告状,估计关廷福要逃跑,(到时候)自己独自承担全部罪责。于是,他急忙喊关廷福过来跟自己饮酒。关廷福到了以后,霍家用木头把门扛紧(以防他轻易跑掉),关廷福笑着说:“我替您打抱不平,杀死了人,罪责自然由我承担,假如独自跑了,不是男子汉。”
周家果然将霍氏告到官府,(诉状中)没有提到关廷福。县官审理两家的官司,关廷福从人群中走出来说:“杀人的是我关廷福,周家人强横霍氏弱小,我一时路见不平,提起斧头杀了那个人。大丈夫自己杀了人自己承担,怎么会将罪责转嫁给无罪之人?霍氏没有罪。”县官佩服他胆气豪壮并且同情他,(暗中)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他,让他将主谋推给霍氏。关廷福不改变供词。县官没办法,依照法律判他死罪。每年审查案件,郡府都怀疑此案(有冤情),一共经历了十多次审理,(关廷福)始终不改变供词,最后死在监狱中。
关廷福目不识丁,也不知道什么叫仗义任侠,然而他见他人受不公平待遇而愤慨,至死不渝,很有大丈夫气概。当今的士大夫,遇到一丁点儿损害,(就将损害)推卸给别人,以原谅自己的过错,更何况(处在)生死关头呢!他们是人们所说的读天下书的人啊!乡人们说:“(关廷福只是个)囚犯罢了,哪里值得称道?”我说:“士大夫慷慨就义,(人们)就称赞他为忠臣,为义士。(而关廷福仗义而死)只说他是一个囚犯罢了。关廷福这种行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气概啊!”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21分)
是仪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遂改焉。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常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 谢:辞让 .
B.入阙省尚书事 .省:省略、减少
C.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舍:安置住宿 .
D.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戚:亲戚 .( )
解析:B省:审察,考察。C舍:放过。D戚:忧心。
答案:A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是仪“为人谨慎”的一组是(3分)
①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
( )
②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
③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④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
⑤在刁嘉案件中,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⑥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③④
解析:①指肯定吕蒙计策,④言清廉好施,⑤言刚直、正直。可排除①④⑤。③“以恩为戚”意为把恩惠当做忧虑,可看出其谨慎。
答案:C
7.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是仪本姓“氏”,因为郡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正。
D.是仪经常提出建议,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
解析:“他心中无百姓”不妥,文中“无上”是目无尊上的意思。
答案:A 8.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答案: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企图,谋划;善,认为好,赞同;整体通顺,。(2)诬白,诬告。谤讪,诽谤诋毁。收,抓捕。验问,调查审问。(3)省略了主语——是仪;句意之间形成的转折关系,却。
答案:(1)吕蒙企图偷袭关羽,孙权向是仪咨询,是仪很赞同吕蒙的主张,就劝孙权予以采纳。(2)典校郎吕壹诬告前江夏郡太守刁嘉诽谤诋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刁嘉逮捕入狱,彻底调查审问。(3)(是仪)穿的衣服不精美,吃的饭菜不丰盛,却热心救济穷困,家中没有积蓄。
【参考译文】
篇四:文言文翻译1
文言文复习之语句翻译
【课型】复习 【课时】1课时 【使用日期】10月16日 【学案序号】
【编写人】王亚绒 【审核人】魏玉强 【学科联系人签字】_傅强_【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语句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2.明确考卷中翻译存在的问题,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3.感受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法导航】
结合例句,分析病因,总结方法,实战训练。
【自主学习】
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合作探究】
1.分析下列语句的翻译存在的问题。
(1) 吾方从仕,未能利物,乃先厉州里乎?
① 我刚刚做官,还没能使物产丰富,怎么能先搜刮州里的东西呢?
② 我正要做官,不能够对百姓有好处,怎么能先严明州中法纪呢?
③ 我刚刚做官,还没能对事物有利,竟然要先对州里严厉盘剥吗?
(2) 因析产与侄,属以妾子。
①周允文就分析计算遗产交给侄子,嘱托他给小妾的儿子。
②周允文于是收回了给侄子的财产,托付给妾的儿子。
③于是分出一部分财产给侄子,剩下的给了妾生的儿子。
(3)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1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②我妻子回来,时常到项脊轩中,向我询问古时的事,有时靠在几案旁学习书籍。 ③我的妻子嫁到家中来,经常到项脊轩中,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有时靠着桌子读书。 ①我的妻子从娘家回来,有时到项脊轩中,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有时凭靠在几案上学习写字。
2.总结文言语句翻译的方法:
【实战演练】
1.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①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②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
(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文言语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蕃)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士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君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②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篇五:高中必修一文言文重点翻译
《劝学》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头用墨绳量过就能变得笔直,金属(做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就能变得锋利。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变得智慧明达,在行为上没有过失了。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间的学习(收获多);我曾经踮起脚跟向远处眺望,不如登上高处见到的范围广。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资质、禀性)不是和一般人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凭借外物罢了。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雕刻(一下)就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一直不停,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在地上吃到尘土,在地下喝到泉水,因为(它)用心专一。
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螯,如果没有蛇、鳝鱼的洞穴就没有能藏身的地方,因为(它)用心浮躁。 《师说》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学习道理,哪里要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以不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不论年长还是年轻,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跟从老师学习的风气不流传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很困难了。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知道句读,不理解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请教,有的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学习而大的方面丢掉,我看不出他聪明。 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老师)就感到很耻辱,以地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认为是谄媚讨好。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所以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在学问和技能上各有专门的研究,如此而已。
8、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他)喜欢古文,六艺经传全都学习过,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束缚,向我请教学习。 9、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我称赞他能够发扬古人从师求学的精神,写了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烛之武退秦师》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如果你放弃围攻郑国而把他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害处。
若:如果;行李:出使的人。共:通“供”;乏困:缺少的东西。 2.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呢? 厌:满足。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他所贪求的土地呢?
既:已经;封:疆界,这里作使动;阙:侵损、削减;焉:哪里。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 微:如果没有;夫人:那人,秦穆公。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所结交的国家,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因:依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附;知:通“智”;其:表婉商语气,还是。
《赤壁之战》
1.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译:荆州跟我国相邻接壤,江山险要牢固,田野肥沃广阔,人民众多而富裕,如果占据并拥有它,这是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啊。
2.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译:孙权聪明仁爱,敬重礼遇贤能之士,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他。
3.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译:何况刘备是是汉朝王室的后代,英才超越当世,众人思慕敬仰他,好像水流归大海一样,如果事情不能够成功,这是天意啊,怎么能够再处于他之下呢! 4. 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译:孙权愤激的说:“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十多万的将士,被别人控制。我的主意已经定了。”
5.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译:这就是所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的尽头,力量不能穿透鲁地的薄绢”啊。所
以兵法很忌讳这种情况,说‘这种情况下一定会使主帅受挫。’
6.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译:曹操虽然假托名义是汉朝的宰相,他实际上是汉朝的奸贼。将军凭着英雄才干,同时又凭借着父兄的功业,占据江东,土地方圆几千里,军队精锐,物资充足,英雄们乐意为您效劳,您应当打遍天下,替汉朝除去坏人。
7.今肃迎曹,曹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译:现在我鲁肃投降曹操,曹操应当把我交给乡里,评定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个低级的从事,我可以坐着牛车,使兵士跟从着,同士大夫们交往,逐步升官,仍然少不了个州郡的长官。
8.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译:况且将军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优势,是长江。 9.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译:霎时间,烟和火焰布满天空,被烧死和淹死的人马很多。 10.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译:现在归队回来的士兵和关羽的水军,精兵还有一万人。 11.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译:荆州的归附曹操的老百姓,是被武力逼迫罢了,不是真心降服。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