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单纯胫骨平台塌陷图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3:24:35 体裁作文
单纯胫骨平台塌陷图片体裁作文

篇一:可吸收内植物治疗胫骨平台单纯中央塌陷型骨折探析

可吸收内植物治疗胫骨平台单纯中央塌陷型骨折探析

作者:郭瑞 吉喆 宁凯 李坤

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0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单纯中央塌陷型骨折采用可吸收内植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单纯中央塌陷型骨折的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单纯T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聚酰氨可吸收螺钉并加可吸收内植物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 结果 对两组患者行平均9个月的随访,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定,观察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可吸收内植物;胫骨平台;单纯中央塌陷型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a)-0007-02

目前,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社会活动的多元化,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工业不断发达,导致高能量创伤增多,胫骨平台骨折具有一定发生率,常造成胫骨平台劈裂、塌陷、压缩,对关节面的完整性造成影响,是负重关节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使关节功能受损严重,临床治疗必须恢复关节稳定性及软骨与骨的完整性,还需对其它伴随损伤加以治疗,以使关节功能得以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2]。为探讨胫骨平台单纯中央塌陷型骨折采用可吸收内植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单纯中央塌陷型骨折的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单纯T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聚酰氨可吸收螺钉并加可吸收内植物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6~70岁。平均(49±2.5)岁。术前均经膝关节正侧位片,膝关节CT扫描、MRI检查,三维重建等证实。依据Canpbell分类均属3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关节面复位,依据关节部位及类型行关节复位。观察组采用聚酰氨可吸收螺钉并加可吸收内植物治疗,具体操作为:选择

在膝关节前外侧或前内侧入路,切口只对胫骨平台侧方部分暴露。用骨凿在平台下方3~4 cm的位置凿开一个四边形骨窗,边长约1.5 cm,并保留凿下的皮质骨片,给予骨圆针伸入,于塌陷骨块的下面将塌陷的关节面轻顶并撬起,可用关节镜或C型臂透视机对关节面复位的情况进行观察。骨折块复位后,对骨缺损的形状和大小进行估计,取颗粒状或块状的磷酸三钙

(TCP)人工骨,于缺损处植入,并行压实操作,后骨窗采用凿下的胫骨皮质骨折填封。选择长度合适的2~3根可吸收螺钉经人工骨骨块穿过,于胫骨近端固定。嘱患者行四头肌收缩锻炼,手术结束后2周将线拆除,石膏在4周后拆除,并行膝关节CPM功能锻炼,避免负重,扶拐下地练习,3个月后渐加重。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行平均9个月的随访,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定,观察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胫骨平台单纯中央塌陷型骨折在中老年骨质疏松人群中较为常见。不同的胫骨平台对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并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和膝关节不稳定。相关研究报道,平台倾斜>5°,平台骨折呈>5 mm的移位,台阶征或塌陷>3 mm为手术指征,临床医师需严格把握,以达到关节面平整恢复效果。传统前内侧入路或前外侧入路均对膝关节滑膜组织有着严重的干扰,导致功能障碍及广泛粘连[3-4]。软组织的广泛剥离造成皮肤坏死或皮下组织坏死,有较高的感染不愈合发生率,在仅有的单纯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中不宜适用。该研究采用小切口,将需开窗的胫骨平台侧方位置暴露,关节囊不行切开操作[5]。若需对关节面整复情况进行监视,并想了解关节内情况,采用C型臂下监视和关节镜下监视即可,极大的降低了关节滑膜损伤发生率,提供了关节功能在术后康复的条件。

在固定早期,采用聚酰氨可吸收螺钉应用,可保持一定强度,对胫骨平台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且随着的骨折的愈合强度缓慢降低,不干扰影像,无金属腐蚀作用,不需二次手术取出,对松质骨骨折而言,具有较理想的内固定效果[6-7]。采用人工骨陶瓷进行植骨,其优点在于具有良好的生活相容性,与松质骨水平的机械强度接近,骨传导作用良好,但磷酸三钙脆性大,只具有骨传导作用,骨诱导作用尚不明显,相对较小的骨缺损修复使用效果较佳,为新骨提供支架。同时还需加强功能锻炼,但需晚点负重,以降低再塌陷的风险。

综上,胫骨平台单纯塌陷型骨折患者在采用聚酰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的同时加用可吸收内植物治疗,可促使骨折愈合,显著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艳刚,吕明,刘艳梅,等.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3):232-233.

[2] Boldin C,Fankhauser F,Hofer HP,et al.Three-year results of proximal tibia fractures treated with the LIS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6,445(4):222-229.

[3] 卢伟,董明岩,梅晰凡.纳米人工骨混合自体骨治疗骨肿瘤及骨病43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意义,2010,14(25):4669-4672.

[4] Guo H,Su J,Wei J,et al.Biocompatibility and osteogenicity of degradable Ca-deficient hydroxyapatite scaffolds from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J].Acta Biomaterialia,2009,5:268-278.

[5] 卢珂恩,赵佳,谢谦,等.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法的临床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6):158-9.

[6] Collinge C,Merk B,Lautenschlager EP.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fracture fixation augmented with tricalcium phosphate bone cement in a porous osteoporotic cancellous bone model[J].J Orthop Trauma,2007,21(2):124-128.

[7] 孙勇,肖建德.纳米陶瓷人工骨复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修复完全性骨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34):6659-6662.

(收稿日期:2012-11-17)

篇二: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原则

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

发表者:袁锋 8131人已访问

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

1、单纯胫骨外髁劈裂骨折。( 一型)

2、外髁劈裂合并平台塌陷骨折。(二型)

3、单纯平台中央塌陷骨折。(三型)

4、内侧平台骨折,可表现为单纯胫骨内髁劈裂骨折或内侧平台塌陷骨折。(四型)

5、胫骨内、外髁骨折。(五型)

6、胫骨平台骨折同时有胫骨干骺端或胫骨干骨折。(六型)

基于 CT 的胫骨平台三柱分型:

取 CT 上胫骨平台横断面,以胫骨棘连线中点为中心,分别向胫骨结节、胫骨平台内侧嵴、腓骨头前缘做连线。3 条线将胫骨平台分割为 3 个部分,分别定义为外侧柱、内侧柱及后侧柱,将累及皮质破裂定义为柱骨折。

4. 不完全骨折、骨折无移位或移位 <3 mm、患者麻醉风险高或预后要求低、有手术禁忌证等适宜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骨牵引、石膏固定、膝关节支具等。

5. 手术适应证为关节塌陷和分离 >3 mm、干骺端明显移位或成角 > 50°、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出现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等。

6. 对于闭合性骨折,宜在皮肤肿胀和水泡明显消退后进行手术;

7. 如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可使用跨关节外固定支架,待软组织条件稳定后二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8. 根据三柱分型理论选择手术入路,可对外侧柱、内侧柱和后侧柱骨折的患者分别使用前外侧人路、内侧和后内侧人路,对于双柱和三柱骨折则采取联合入路进行手术。

9. 非锁定钢板适用于简单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适用于粉碎性复杂骨折或伴有严重骨质疏松骨折。

10. 目前临床上常根据 Schalzker 分型来选择内固定治疗方案。

Schatzker I 型骨折推荐使用小切口,2-3 枚直径为 6.5 或 7.0 mm 的松质骨拉力螺钉加垫圈同定;若外侧骨折块较大、较粉碎或骨质较疏松,则使用外侧支撑钢板或防滑钢板。 SchatzkerⅡ型骨折推荐采用前外侧切口、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使用多枚螺钉支撑塌陷的关节面。若骨折块完整且骨质较好,也可使用多枚拉力螺钉崮定。

SchalzkerⅢ型骨折推荐通过皮质骨开窗或关节镜辅助下复位,植入松质骨或骨替代物后钢板螺钉固定。

SchatzkerⅣ型骨折推荐经内侧或后内侧切口行内固定治疗。若骨折非粉碎,宜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固定,不推荐单独使用螺钉固定。若关节脱位、关节面塌陷或骨折累及髁问,外侧半月板嵌入骨折间隙影响骨折复位时,应切开显露关节直视下复位和固定,必要时增加外侧辅助切口。

Schatzker V 型骨折若存在并发症和严重软组织损伤,应首先处理血管、神经损伤,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待条件允许时行二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当内侧平台粉碎程度较轻且骨折块间骨皮质对合良好时,可采用前外侧单切口锁定钢板同定双髁骨折,同时使用拉力螺钉加压骨折块。

若使用非锁定钢板固定双髁骨折时,则应于内侧使用钢板或用外固定支架支撑胫骨内侧平台。若内外侧胫骨平台均为粉碎性骨折,可根据损伤机制,而暴力较重一侧使用主力支撑钢板固定,而另一侧复位、使用辅助钢板固定。

SchatzkerⅥ型骨折的软组织损伤通常比较严重,应予优先处理,早期行外固定治疗,待肿胀消退、出现皮纹征时行二期切开复位折。外固定架作临时固定使用时,多采用跨关节固定;作为确定性治疗时,多采用不跨关节固定。

11.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因骨骼粉碎严重.情况复杂,不推荐使用关节镜下手术。

12. 伴有半月板损伤,一期修复或保守治疗,但不推荐切除半月板。

13. 对于部位深、感染严重者,推荐使用负压引流装置。

14. 开放性骨折患者推荐根据伤口污染程度、医院耐药菌情况选择第 1、2 代头孢类抗生素。对于闭合性骨折,推荐使用第 1 代头孢类抗生素,从术前开始持续使用 24 h。

15. 骨折固定稳定时推荐术后尽早开始功能锻炼、鼓励患者进行膝关节主动活动。术后第 1 天即可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功能锻炼。

16. 8-12 周内应避免负重,之后根据患者情况,开始逐步拄拐负重以及其他功能锻炼活动

篇三: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原则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原则

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

发表者:袁锋

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

1、单纯胫骨外髁劈裂骨折。( 一型)

2、外髁劈裂合并平台塌陷骨折。(二型)

3、单纯平台中央塌陷骨折。(三型)

4、内侧平台骨折,可表现为单纯胫骨内髁劈裂骨折或内侧平台塌陷骨折。(四型)

5、胫骨内、外髁骨折。(五型)

6、胫骨平台骨折同时有胫骨干骺端或胫骨干骨折。(六型)

基于 CT 的胫骨平台三柱分型:

取 CT 上胫骨平台横断面,以胫骨棘连线中点为中心,分别向胫骨结节、胫骨平台内侧嵴、腓骨头前缘做连线。3条线将胫骨平台分割为 3 个部分,分别定义为外侧柱、内侧柱及后侧柱,将累及皮质破裂定义为柱骨折。

不完全骨折、骨折无移位或移位 <3 mm、患者麻醉风险高或预后要求低、有手术禁忌证等适宜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骨牵引、石膏固定、膝关节支具等。

手术适应证为关节塌陷和分离 >3 mm、干骺端明显移位或成角 > 50°、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出现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等。

对于闭合性骨折,宜在皮肤肿胀和水泡明显消退后进行手术;

如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可使用跨关节外固定支架,待软组织条件稳定后二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根据三柱分型理论选择手术入路,可对外侧柱、内侧柱和后侧柱骨折的患者分别使用前外侧人路、内侧和后内侧人路,对于双柱和三柱骨折则采取联合入路进行手术。

非锁定钢板适用于简单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适用于粉碎性复杂骨折或伴有严重骨质疏松骨折。

目前临床上常根据 Schalzker 分型来选择内固定治疗方案。

Schatzker I 型骨折推荐使用小切口,2-3 枚直径为 6.5 或 7.0 mm 的松质骨拉力螺钉加垫圈同定;若外侧骨折块较大、较粉碎或骨质较疏松,则使用外侧支撑钢板或防滑钢板。 SchatzkerⅡ型骨折推荐采用前外侧切口、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使用多枚螺钉支撑塌陷的关节面。若骨折块完整且骨质较好,也可使用多枚拉力螺钉崮定。

SchatzkerⅢ型骨折推荐通过皮质骨开窗或关节镜辅助下复位,植入松质骨或骨替代物后

钢板螺钉固定。

SchatzkerⅣ型骨折推荐经内侧或后内侧切口行内固定治疗。若骨折非粉碎,宜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固定,不推荐单独使用螺钉固定。若关节脱位、关节面塌陷或骨折累及髁问,外侧半月板嵌入骨折间隙影响骨折复位时,应切开显露关节直视下复位和固定,必要时增加外侧辅助切口。

Schatzker V 型骨折若存在并发症和严重软组织损伤,应首先处理血管、神经损伤,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待条件允许时行二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当内侧平台粉碎程度较轻且骨折块间骨皮质对合良好时,可采用前外侧单切口锁定钢板同定双髁骨折,同时使用拉力螺钉加压骨折块。

若使用非锁定钢板固定双髁骨折时,则应于内侧使用钢板或用外固定支架支撑胫骨内侧平台。若内外侧胫骨平台均为粉碎性骨折,可根据损伤机制,而暴力较重一侧使用主力支撑钢板固定,而另一侧复位、使用辅助钢板固定。

SchatzkerⅥ型骨折的软组织损伤通常比较严重,应予优先处理,早期行外固定治疗,待肿胀消退、出现皮纹征时行二期切开复位折。外固定架作临时固定使用时,多采用跨关节固定;作为确定性治疗时,多采用不跨关节固定。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因骨骼粉碎严重.情况复杂,不推荐使用关节镜下手术。伴有半月板损伤,一期修复或保守治疗,但不推荐切除半月板。对于部位深、感染严重者,推荐使用负压引流装置。

开放性骨折患者推荐根据伤口污染程度、医院耐药菌情况选择第 1、2 代头孢类抗生素。对于闭合性骨折,推荐使用第 1 代头孢类抗生素,从术前开始持续使用 24 h。

骨折固定稳定时推荐术后尽早开始功能锻炼、鼓励患者进行膝关节主动活动。术后第 1 天即可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功能锻炼。

8-12 周内应避免负重,之后根据患者情况,开始逐步拄拐负重以及其他功能锻炼活动

篇四:骨科答案

骨折概论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单纯胫骨平台塌陷图片)

2、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

3、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4、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

5、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二、判断改错题

1、错 改为开放性骨折

2、错 肿胀改为异常活动

3、对

4、对

三、选择题

1、E 2、B 3、C 4、E 5、C 6、E 7、A 8、B 9、B 10、C

11、B 12、B 13、C 14、D 15、C 16、D 17、C 18、A 19、ACD

20、ACE 21、ABCDE 22、ABCDE

四、名词解释

1、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2、疲劳性骨折: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称为疲劳性骨折。

3、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4、骨筋膜室综合征:因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征候群。

5、损伤性骨折:又称骨化性肌炎。由于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使血肿扩大、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造成严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6、关节僵硬:指患肢长时间固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囊和周围肌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

7、急性骨萎缩: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痛性骨质疏松,亦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

8、缺血性骨坏死:骨折使某一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破坏,而发生该骨折段缺血性坏死。

9、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和对线完全良好时,称解剖复位。

10、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

称功能复位。

11、骨折延迟愈合:骨折经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所需要的时间,骨折端仍未出现骨折连接,称骨折延迟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端骨痂少,轻度脱钙,骨折线仍明显,但无骨硬化表现。

12、骨折不愈合: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且经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仍达不到骨性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端骨痂少,骨端分离,两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被致密硬化的骨质所封闭。

五、问答题

1、答:①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②局部无异常活动。③X线片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④拆除外固定后,如为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物持续达1分钟,如为下肢不扶拐能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2、答:①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②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③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的向前或向前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复位。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④长骨干横行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左右,干骨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

3、答:①骨折端之间有肌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②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影响关节内功能者。③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④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⑤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行切开复位。

4、答:①休克②脂肪栓塞③重要内脏器官损伤:A.肝、脾破裂 B.肺损伤 C.膀胱和尿道损伤 D.直肠损伤

④重要周围组织损伤:A.重要血管损伤 B.周围神经损伤 C.脊髓损伤 ⑤骨筋膜室综合征。

5、答:①坠积性肺炎②褥疮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④感染⑤损伤性骨化⑥创伤性关节炎⑦关节僵硬⑧急性骨萎缩⑨缺血性骨坏死⑩缺血性肌挛缩。

6、答:①全身因素:A.年龄 B.健康状况 ②局部因素:A.骨折的类型和数量 B.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 C.软组织损伤程度 D.软组织嵌入 E.感染③治疗方法的影响:A.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 B.切开复位时,软组织和骨膜剥离过多 C.开放性骨折清创时,过多地摘除碎骨片 D.骨折行持续骨牵引治疗时牵引力过大 E.骨折固定不牢固,骨折处仍可受到剪力和旋转力的影响 F、过早和不恰当的功能锻炼。

上肢骨、关节损伤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向下 向上 喙锁韧带

2、切开复位和张力带固定法 锁骨喙突拉力螺钉固定法

3、喙突下脱位 盂下脱位、锁骨下脱位

4、无移位骨折 外展型骨折、内收型骨折、粉碎型骨折

5、三角肌 前 外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6、屈曲型 伸直型

7、后脱位 外侧方脱位 内侧方脱位 前脱位 后脱位

8、重叠 成角 旋转 侧方 畸形 旋转

9、银叉样 枪刺样

二、判断改错题

1、错 应为锁骨上方

2、错 应为前脱位

3、错 应为挠神经损伤

4、对

5、错 应为90°

6、错 中立位时最紧张旋转位时最松弛

7、错 由尺侧下方斜向桡侧上方

三、选择题

1、B 2、C 3、A 4、C 5、B 6、C 7、B 8、BE 9、ABDE

四、名词解释

1、方肩畸形:肩关切脱位时,肱骨头脱出于喙突下,肩部失去圆浑的轮廓时出现方肩畸形。

2、Dugas征阳性:肩关节脱位时,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紧贴胸壁,称为Dugas征阳性。

3、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外科颈是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是松质骨密质骨的交接处,位于解剖颈下2~3cm,此部位发生骨折则称为肱骨外科颈骨折。

4、肱骨干骨折: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段内的骨折称为肱骨干骨折。

5、肱骨髁上骨折:指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

6、5P征:指Painless无痛,Pulselessness脉搏消失,Pallor皮肤苍白,Paresthesia感觉异常,Paralysis肌肉

7、孟氏骨折:尺骨上1/3骨干骨折可合并桡骨小脱位,称为孟氏骨折。

8、.盖氏骨折: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称为盖氏骨折。

9、、桡骨下端骨折:是指距桡骨下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这个部位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为解剖薄弱处,一旦遭受外力,容易骨折。

10、Smith 骨折:桡骨下端屈曲型骨折近折端向背侧移位,远折端向掌、桡侧移位,与伸直型骨折移位相反,称为反Colles骨折或Smith骨折。

五、问答题

1、答:

①病人不能忍受8字绷带固定的痛苦;②复位后再移位,影响外观;③合并神经、血管损伤;④开放性骨折;⑤陈旧性骨折不愈合;⑥锁骨外端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断裂

2、答:

①第一型:肩锁关节囊与韧带扭伤,并无确切的韧带断裂;②第二型:肩锁关节囊与韧带破裂,锁骨外侧端“半脱位”;③第三型:肩锁韧带与喙锁韧带已破裂,锁骨外侧端“真性脱位”

3、答:

①前脱位:又分为喙突下脱位、盂下脱位和锁骨下脱位;②后脱位:有肩峰下脱位、盂下脱位和冈下脱位;③盂下脱位;④盂上脱位

4、答:病人仰卧位,术者站在患侧床边,腋窝处垫棉垫,以同侧足跟置于病人腋下靠胸壁处,双手握住患肢于外展位作徒手牵引,以足跟顶住腋部作为反牵引力。左肩脱位时术者用左足,右肩部脱位时则用右足。牵引须持续,用力须均匀,牵引一段时间后肩部肌逐渐松弛,此时内收、内旋上肢,肱骨头便会经前方关节囊的破口滑入肩胛盂内,可感到有响声,提示复位成功,再作Dugas征检查,应由阳性转为阴性。

5、答:骨折近端呈内收位,肱骨大结节与肩峰的间隙增宽,肱骨头旋转;远折端肱骨的外侧骨皮质插入近端髓腔,呈外展位成角畸形;也可能远折端向内、上移位而呈重叠移位。

6、答:第一型:单一外科颈骨折,或合并有大结节骨折,移位大于1cm,成角小于45度,骨折稳定又称为“一部分骨折”。

第二型:骨折位于解剖颈,移位大于1cm或成角畸形大于45度,肱骨头与肱骨干成为分离的两部分,又称为“二部分骨折”。

第三型:在第二型的基础上,合并有大结节或小结节骨折,又称为“三部分骨折”。如果合并大结节和小结节同时骨折,又称为“四部分骨折”。

第四型:在第一型的基础上,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伴有明显移位,或大结节的一个面骨折。常伴有肩袖损

第五型:有小结节骨折并有移位。

第六型:肱骨上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

7、答:肱骨干骨折的移位取决于外力作用的大小、方向、骨折部位和肌肉牵拉方向等。在三角肌止点以上的骨折,近折端受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的牵拉而向内向前移位,远折端因三角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外、向近端移位。当骨折线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下时,近折端由于三角肌的牵拉而向前、外移位;远折端因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近端移位。肱骨干下1/3骨折的移位方向与暴力作用的方向、前臂和肘关节所处的位置有关,大多数有成角、短缩及旋转畸形。

8、答:?反复手法复位失败,骨折端对位对线不良,估计愈合后影响功能。

?骨折有分离移位,或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

?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陈旧骨折不愈合

?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

?同一肢体有多发性骨折

?8-12小时以内的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

9、答:?有外伤史,以跌倒手掌撑地最常见。

?患处肿、痛,不能活动,患者以健手托住患侧前臂,肘关节处于半伸直位,被动运动时不能伸直肘关节。 ?肘后空虚感,可摸到凹陷处。

?肘部三点关系完全破坏,失去正常关系。

?X线检查显示肘关节脱位。

10、答: 前臂双骨折中由于尺骨位置比较浅,肌肉附着少,移位多不严重,主要是桡骨骨折端移位。 ?若桡骨骨折线在旋前圆肌止点以上,近折端由于旋后肌和肱二头肌的牵拉而呈屈曲、旋后位,远折端因旋前圆肌及旋前方肌的牵拉旋前移位。

?若骨折线在旋前圆肌止点以下,近折端因旋后肌和旋前圆肌力量平衡而处于中产位,骨折端略旋前。 ?若骨折在下1/3,由于旋前方肌的牵拉,桡骨远端多处于旋前位。

11、答: ?手法复位失败。

?受伤时间较短、伤口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

?合并神经、血管、肌腱损伤。

?同侧肢体有多发性损伤。

篇五:胫骨平台三柱理论

胫骨平台三柱理论

胫骨平台三柱分型示意图见图1 。取胫骨平台俯面观, A 点为胫骨结节, 0 点为胫骨棘连线中点, c 点为腓骨头前缘, B 点为胫骨平台内侧嵴。胫骨平台被0 A 、O C 、0 B 三条线分割为三个部分, 分别定义为外侧柱、内侧柱及后侧柱,将累及皮质破裂定义为柱骨折。

胫骨平台面俯视后外侧髁骨折塌陷、劈裂、向后移位

:

选用后外侧入路,切口可以直,可以“L”:

上海六院骨科罗从风教授对三柱理论的认识已经有很深的造诣,根据的实践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对于后柱骨折均选择入路解剖相对简单的后内侧入路,应用解剖如下图:

“后内侧倒L形切口”:沿腓肠肌内侧头内侧进入,将半腱半膜肌及肌腱向内侧牵开,向外牵开腓肠肌内侧头,紧贴胫骨平台后侧骨面向外侧分离,实践证明只要肌松充分,术中可充分显露后外侧柱骨折块。该切口且胫后血管神经束被小腿三头肌包绕保护,损伤风险低,

避免

了传统后外侧入路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

后内侧入路之术中图引用上海六院罗教授高清图片:

当然对于后柱的显露可以选择后外侧入路,但外侧入路时有腓总神经经过,所以入路时需游离神经避免损伤。从股二头肌及肌腱与腓肠肌外侧头间隙分离进入。

后外侧入路: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