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放飞心灵看世界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29:50 初中作文
放飞心灵看世界的作文初中作文

篇一:放飞心灵作文400字

放飞心灵作文400字

我愿成为一个风筝,飘飘然然的在空中遨翔。望着风筝,我的心灵就可以放飞,我幻想着。

假如有一天,我真的成了一个风筝,我会望着人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望着大海的辽阔,幽静,此时此刻我的心灵已净化了!

微风轻轻的吹拂着我,我就缓缓升高,微风停了,我就飘然而落。一年四季我看着这些萧瑟的景色,陶醉在大自然中。

虽然我没有鸟儿飞得高,但是我很快活,我能让人们感到开心,感到欣慰。望着广阔的大地,我已把烦恼抛向九霄云了,心灵已自然融为一体,这是我才发现生活是那么多姿多彩。

真正的快乐,来自心灵的平静。我真正体会到它的含义。人啊!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烦恼呢?为什么不能活得洒脱点呢?我望着窗外的风筝,看它自由的飞翔着,我向往,我追寻!

风筝啊!请你告诉我,怎样才能让自己没有烦恼呢?就像你一样洒脱快活呢?

篇三:放飞心灵作文800字

“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有梦就飞远吧”曾几何时,被歌词中的话语深深感动;曾几何时,浮躁的心被它安抚平静;曾几何时,受伤的心灵与那双翅膀一起飞向天空。

当一颗心刻下的只是失望的伤痕,当一朵怒放的鲜花渐渐枯萎,当一个个美好的回忆转眼间苍老了轮廓,当身心在机械的生活中感到疲惫,这时的我们不妨给自己找一片自由的天空,一份宁静的恬然,让我们的心灵自由翱翔在属于自己那片晴空。这时,你会发现沉闷的生活其实到处洋溢这生机,灰暗的人生其实就是铺洒着美丽。

放飞心灵,是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是李白那驭一骑白鹿“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洒脱,是陆游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大气;更是岳飞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旷达。也许你没有陶渊明的淡泊,也没有李白的洒脱,但你可以拥有名利之外的另一片天空,让心翱翔在自由的天空,驰骋于梦想的草原,在天空中关山望月,在草原上揽山赏草,这时的你将拥有一片心灵的净土。

放飞心灵,你可以沿着曲曲折折的山路,一路收藏露珠的点点滴滴,你可以散步在柔软的沙滩上,一路捡起海贝零零星星,你亦可以在万籁俱静的夜空下看那流星划过,许愿的瞬间便是永恒,你可以。。。太多太多的路可以走,太多太多的方式可以选择,只要你愿意,花落水流山红,不是无情是有情。

放飞心灵,不需要大把大把的钞票,不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也不需要冥思苦想,你就可以独倚在窗边,尽情聆听雨点美妙的韵律,品味人生无限的永恒,在“月明星自稀,日出月亦微”的境界中咀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这时的你没有俗世的纷扰,不必为俗事所累。这一刻相信你的心灵早已展翅飞翔在那有梦的天空。

黄沙吹落了岁月的沧桑,驼铃依旧响在游子的心头。但吹落的是泪的苦涩,是心的忧郁,而驼铃荡出的是涤净的心灵的气息!

篇四:放飞心灵作文800字

当我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时,总会想起童年的那段时光:在沙滩上散步,在河里捉鱼,享受阳光的沐浴,欣赏大自然的一切一切。

不管现在我是否快乐,可至少那时是快乐的。

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也会慢慢改变,无论你怎样去遮掩,可有一点:事实无法改变。

我不敢奢望自己能够完美无缺,拥有一片宁静的天空,只希望能够快乐,就算只有几秒钟也足够了。

不知是自己已经长大还是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我不再爱笑了,有时甚至沉默无语。看着同学们的一张张笑脸,听着银铃般的笑声,我好想放声大笑,却无法做到。天空依然那么蔚蓝,世界依然那么绚丽多姿,只是我已经无法回到从前,享受快乐,品味忧伤。

我想做一棵小草,就像白居易的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样,无论狂风暴雨,顽强不息。

我想做一只蜡烛,就像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样,点燃自己,照亮别人。

我想做一颗闪亮的星星,在深沉的长空,欣赏美丽的夜景,也为人们指引道路。

我想做一只展翅高飞的小鸟,飞越蓝天,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天地。

我知道这是无法实现的,可我还是要这样想,因为它能给我带来希望,带来心灵的慰藉。可能这种想法很幼稚,但在我的心里它是无(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放飞心灵看世界的作文)价宝,是它陪伴我走过了这么多的日子,使我不断成长,经受住了挫折的考验。

篇五:放飞心灵作文500字

没有风的轻拂,只有硕大的烟囱在吐着浓痰;没有流水的季动,只有一条条浓黑的臭水沟在招引着它的朋友;毒列的太阳仿佛要把一切都变为撒哈拉,天空也不再蔚蓝,只留下令人作呕的灰蒙??

大街上的钢铁怪物横冲直撞,林立的楼群象被考干的耶稣,就连旁边的大山也变成了刚被枪杀的企鹅??

一只鸟从我头上飞过,我想它是否会从天上掉落;一只猫从我眼前窜过,我想它是否会暴毙街头;走过一个拿着棒棒糖的小孩,我认为他正在舔食着青春的毒药。枯萎的柏树在哭泣,凋零的花朵在流泪,垂死的鱼儿在诉说??

心灵被禁锢,巨大的枷锁套住了通道。你给我一把钥匙还是一把大锤?你要把枷锁带走还是就此把它毁灭?你要让心儿轻松逃离还是带伤归去?你可能主宰一切还是被一切主宰??

命运是一把阶梯让你见到上帝,也许你是耶稣,也许你是撒旦,可是你有什么,我有什么。命运其实是一切,其实什么也不是。唯一的秘密只有心灵的飞翔,唯一的愿望只是一切都平安??

看见你翱翔一切都归于自然,看见你翱翔一切都通顺流畅。也许辨别里是你对我的抛弃,也许抛弃才是最后的结局,所以让我们来吧,把一切都忘掉放飞心灵。

篇六:放飞心灵作文600字

黄沙漫漫,驼铃声声,满目萧瑟的荒原上,沙驼追逐着夕阳,沙海何惧,溯风何惧,再大的沙尘也阻挡不住昭君的盈步,因为她的心早已没有任何惧怕和负担,心也早已迎向大漠。因为卸下了心里的包袱,历史成就了昭君的忠浩刚烈,她的心灵也飞上了人性的至高点。

寒风凛冽,哀草丛生,万物垂暮的田野里,小草亲吻着大地,枯黄何惧,酷寒何惧,只因心中珍藏一缕春风。十八年的艰辛历程和那惆怅的孤寂并没有磨灭苏武的爱国意志和民族意识,当苏武心中的郁结已然打开,心中的一切孤苦、愁闷都已随一阵阵寒风飘然逝去,而一颗志于大汉的忠心早已越过长城,飞向中原。所以他的名字背后是历史的伤疤,他的名字的正面是民族的勋章。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当心灵的包袱钳制了我的心时,飞翔便成了一个虚幻的泡影,最多有只有梦想在空中轻眠。要飞得更高,行得更远,首先必须卸下包袱,让心灵减肥,灵魂的翅膀才会让你遨游于空,遨游于世。

顾城曾经说过:“我想在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夜的眼睛,都习惯光明。”其实顾城又何尝不是想打开心灵的窗户卸下尘世的纷繁杂扰,让那颗独居已久的心驰骋于蓝天白云、风卷云舒的超凡脱俗的忘我境界之中呢?

只有我们轻轻卸下心灵的包袱,亮出一颗轻盈的心,有谁能证明,我们只是颗星星,永远不成太阳。成功,永远都不止有虚荣名利这件外衣,它还有一双能让心灵飞翔的翅膀。

篇二:放飞心灵作文讲评

《放飞心灵》作文讲评

讲评形式:互评、交流、探究、评比

具体流程:

1.互评:每4—6人为一小组,参照评分标准,互相打分。(每人评3份作文,各自保密,独立完成)

2.交流:评分者相互亮分,比较差距,展开交流、辩论,分差在5分以上的且难以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的,提交班级讨论。(被评分者也可质疑,与评分者展开辩论,为自己申辩)

3.探究:

(1)有争议的,全班共同讨论,裁决不下的由老师仲裁;(本人也可主动提出重判申请)

(2)佳作推荐: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佳作,供全班交流、赏析。

4.评比优秀小组:

规则:(1)互评过程做好保密、交流、争鸣工作;

(2)效率高,严肃认真,不说不做与作文互评无关的事;

(3)有佳作推荐,且确实称得上是佳作的;

(4)团队配合好,有合作、有主动站出来参与全班讨论的。

评分标准 基本标准

(1)由头——为什么要放飞心灵?——心中有阻碍自我健康发展的“困境”“约束”,即心灵被监禁。 什么是心灵的监禁?(心灵被束缚住,没有自由,无法正常地面对人生等)

(2)具体——是什么监禁了心灵 ?(面对压力、劳累、贫穷、残疾、挫折、失败、名利等,产生怯懦、自卑、嫉妒、忧郁、空虚、贪欲、过于执着等情绪或性格,使自己的心灵被束缚,陷入困境,十分痛苦,无法积极面对人生和社会。) 此时的境况如何?

(3)重点——该怎么办?——必须把重心落在“放飞”上,即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是什么原因想要释放心灵?——触发点 解除监禁、打开枷锁、挣脱羁绊、卸下包袱、获得自由(赦免)

(4) 具体——怎样解除心灵的束缚?——放飞心灵后的境况怎样?(从心理调节上,要乐观、积极、豁达、坚强、勇敢、宽容、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有毅力,自强不息。从具体做法上,借助艺术 、事业、交往、旅游、锻炼等来使自己解除心灵的监禁。)需要一定的内在条件,需要体现以自我的价值观、有品位的精神追求为动力。

具体评分标准:

1.54分—60分——写清楚以上所说的,做到“三基本”:内容基本切题、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2.60分—70分——54分的基础上,能由具体事情升华到一定的人生感悟、人生哲理的

3.42—54分——以上4个环节,在54的基础上,每少一个扣5分,第三点少的扣10分;

4.30—42分——只是空洞地写“放飞心灵”的,又少了基本标准(1)(4)

5.30分以下 ——只是提到题目,实际内容与此无关的;不完篇的最高30分

6.文体:能辨清的不扣分,不能辨清的扣10分,每少50字扣1分。

错别字、病句:每错1个扣1分,扣完5分为止。

互评后再思考

放飞心灵——重点是怎样放飞

由头:

各种禁锢心灵的原因——即某种原因使自己自卑、孤独、空虚、痛苦、难以自拔等等,就是写清楚什么原因使自己不能释放心灵

参考思路:

生理的缺陷(特殊的痕迹)、自己的位置、别人的目光、家庭的贫穷??的自卑 学习、事业、友谊、家庭、某个具体事件??的失败

身在异乡、不被理解、特殊的身份处境??的孤独

重点:

怎样使受到禁锢的心灵得到释放——即找到放飞心灵的触发点

特别注意要写清楚具体过程

最好是由外到内——外在的情景使自己的内心受到触动,引发感想、感悟,使自己豁然开朗,释放心灵

参考思路:

一个具体的情景、画面(类似于自己、比自己还 “惨”,但是阳光、开朗、积极的人事) 自然界的启示

童真的感悟

游历的感触(登高、旅程的见闻)

书信、赠言、QQ聊天

写作技巧:

理清思路后,要融入具体的描述,可以运用对比手法,写出文学味来,最后最好适当提升,升华到对人生的感悟、对今后生活的指引。

篇三:放飞心灵,快乐作文

放飞心灵,快乐作文

作者:余毅欣

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5期

摘 要:针对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激发学生写作的乐趣,从写作动机和兴趣、情感与表达的以及知识构成与写作能力的关系三点尝试让快乐伴随学生写作的始终。

关键词:写作动机;兴趣;情感表达;知识视野

通过具体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越来越相信,作文教学对学生学好语文以及掌握其他的文化知识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对作文失去信心,甚至厌弃、逃避作文。我们要想使学生热衷于写作活动,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出生动形象、观点明确的作文来,必须首先排除学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本文将就如何排除学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这一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明确动机,培养兴趣

普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由某种需要引起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但可实现的行动倾向。它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目的的内在动因。”人的各种活动皆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动机支配着人的活动。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动机都处于一种游离状态,这种游离性主要表现为:或者为了实现童年就以孕育的作家梦,或者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及老师、家长的检查,或者是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是仅仅为了博得老师、家长的好评。如果把这些写作动机用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来衡量,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都具有片面性,他们分别属于正确动机的某一方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有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分。“假如一个人认为他自己主要是出于他对活动的兴趣而参加某项活动,那么他是为内部动机所使;假如他参加活动是为了获得某个外部目标,那么他是为外部动机所迫。”仅仅为外部动机驱使,往往使活动失之于偏颇,走向片面。要想使高中学生在作文方面保持持久的热情,具有明确的动机,就必须培养学生写作的内部动机。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这种新需要的意识,不要使他们总是徘徊在可写和不可写之间,让他们在作文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写作的动机和热爱作文的情感。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所说:“把学生的作文和做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作文认识人生,认识他人。”同时使他们明白“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他们逐步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重要的一分子,对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因此学生对作文的学习自然就成为一种离不开的需要而存在了,而这种需要久而久之将会表现为一种潜意识的兴趣和热情。

二、开启心扉,良好表达

作文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以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愈好”。所以要排除高中学生的封闭性心理障碍,就必须把作文建立在学生的内在需要上,“就叫学生把干的、玩的、想的写出来,他们决不会感到没有什么可写。在加上恰当的鼓动,引起他们非写不可的强烈欲望,那么他们虽然按教师的题目作文,同时也是为了实际的需要而作文了”。作文教学如果离开了向说话靠拢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需要的原则,强硬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怎么写,学生只好服从,说一番空话、套话、假话和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的话,去拼凑三段论式的作文,结果使作文训练反而成为自由倾吐的障碍。为了使学生尽情地在作文当中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必须做正确的引导工作。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养成观察生活、反省生活和积极主动地评价生活的习惯。有了这种良好持久的习惯,作文便由被动变为主动,作文时也就能够贴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掌握这种规律的教师常常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日记,甚至不作任何干预,逐渐培养学生用书面语言倾吐内心世界的习惯,并在课堂上巧妙地设题让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让学生形成不吐不快的切身体验。

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下水”也是非常重要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真诚地表白内心与学生共同交流,会使学生消除顾虑,解除心理防范,开启心扉。这种做法不仅使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的思考习惯,启发了他们学习的能动性,而且使学生愈来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弥补的心理。

三、提高认知,洞察世界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虽然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但对现实的判断仍然会出现茫然现象或走向极端。因为他们毕竟由于知识阅历的限制,对眼前的事物和现象缺乏辨证思维,很容易走向偏激。加之心理承受能力低,易激动,易自卑,因而亦很容易产生困惑感。这种心理特征具体表现就是观点不深刻、不新颖,甚至前后矛盾;论据无说服力;结论往往出现悲观调子,诸如把师长的教育言行归咎于“代沟”,将偶尔受委屈和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做人难”等等。这就无疑会造成了某种“贫血症”。作文要反映生活、评价生活,高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只能与他们的切身生活紧密相联系。教师要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概括、分析,逐渐确立真、善、美的正确标准,对客观世界作出合理正确的评价。

首先在课堂结合选文阅读和分析,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大胆质疑,培养好思考的习惯,提高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因为课文本身是社会的位移,所以我们不能忽视选文教学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作用。

另外,在课外活动中要重视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欣赏习惯,通过举办中外音乐、名画欣赏评论会,潜移默化式地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健康的思想情趣。也可以利用学生的逆反心理多找一些反面材料与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作对比,使他们找到差别和谬误,明确真、善、美的真正含义,并在作文中体现出较为正确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政治修养和道德情感,让学生首先明白“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教育他们热爱生活,辨证地看待人生、社会。

总之,站在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设法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机,开启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巧妙地、富有兴趣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心灵在作文中放飞。 参考文献:

[1]见《简明心理学辞典》第95页.杨清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转引自《写作心理学》第175页.刘雨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篇四:放飞心灵,快乐作文

放飞心灵,快乐作文

作者:余毅欣

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5期

摘 要:针对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激发学生写作的乐趣,从写作动机和兴趣、情感与表达的以及知识构成与写作能力的关系三点尝试让快乐伴随学生写作的始终。

关键词:写作动机;兴趣;情感表达;知识视野

通过具体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越来越相信,作文教学对学生学好语文以及掌握其他的文化知识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对作文失去信心,甚至厌弃、逃避作文。我们要想使学生热衷于写作活动,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出生动形象、观点明确的作文来,必须首先排除学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本文将就如何排除学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这一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明确动机,培养兴趣

普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由某种需要引起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但可实现的行动倾向。它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目的的内在动因。”人的各种活动皆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动机支配着人的活动。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动机都处于一种游离状态,这种游离性主要表现为:或者为了实现童年就以孕育的作家梦,或者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及老师、家长的检查,或者是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是仅仅为了博得老师、家长的好评。如果把这些写作动机用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来衡量,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都具有片面性,他们分别属于正确动机的某一方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有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分。“假如一个人认为他自己主要是出于他对活动的兴趣而参加某项活动,那么他是为内部动机所使;假如他参加活动是为了获得某个外部目标,那么他是为外部动机所迫。”仅仅为外部动机驱使,往往使活动失之于偏颇,走向片面。要想使高中学生在作文方面保持持久的热情,具有明确的动机,就必须培养学生写作的内部动机。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这种新需要的意识,不要使他们总是徘徊在可写和不可写之间,让他们在作文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写作的动机和热爱作文的情感。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所说:“把学生的作文和做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作文认识人生,认识他人。”同时使他们明白“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他们逐步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重要的一分子,对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因此学生对作文的学习自然就成为一种离不开的需要而存在了,而这种需要久而久之将会表现为一种潜意识的兴趣和热情。

二、开启心扉,良好表达

作文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以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愈好”。所以要排除高中学生的封闭性心理障碍,就必须把作文建立在学生的内在需要上,“就叫学生把干的、玩的、想的写出来,他们决不会感到没有什么可写。在加上恰当的鼓动,引起他们非写不可的强烈欲望,那么他们虽然按教师的题目作文,同时也是为了实际的需要而作文了”。作文教学如果离开了向说话靠拢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需要的原则,强硬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怎么写,学生只好服从,说一番空话、套话、假话和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的话,去拼凑三段论式的作文,结果使作文训练反而成为自由倾吐的障碍。为了使学生尽情地在作文当中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必须做正确的引导工作。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养成观察生活、反省生活和积极主动地评价生活的习惯。有了这种良好持久的习惯,作文便由被动变为主动,作文时也就能够贴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掌握这种规律的教师常常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日记,甚至不作任何干预,逐渐培养学生用书面语言倾吐内心世界的习惯,并在课堂上巧妙地设题让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让学生形成不吐不快的切身体验。

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下水”也是非常重要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真诚地表白内心与学生共同交流,会使学生消除顾虑,解除心理防范,开启心扉。这种做法不仅使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的思考习惯,启发了他们学习的能动性,而且使学生愈来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弥补的心理。

三、提高认知,洞察世界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虽然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但对现实的判断仍然会出现茫然现象或走向极端。因为他们毕竟由于知识阅历的限制,对眼前的事物和现象缺乏辨证思维,很容易走向偏激。加之心理承受能力低,易激动,易自卑,因而亦很容易产生困惑感。这种心理特征具体表现就是观点不深刻、不新颖,甚至前后矛盾;论据无说服力;结论往往出现悲观调子,诸如把师长的教育言行归咎于“代沟”,将偶尔受委屈和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做人难”等等。这就无疑会造成了某种“贫血症”。作文要反映生活、评价生活,高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只能与他们的切身生活紧密相联系。教师要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概括、分析,逐渐确立真、善、美的正确标准,对客观世界作出合理正确的评价。

首先在课堂结合选文阅读和分析,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大胆质疑,培养好思考的习惯,提高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因为课文本身是社会的位移,所以我们不能忽视选文教学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作用。

另外,在课外活动中要重视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欣赏习惯,通过举办中外音乐、名画欣赏评论会,潜移默化式地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健康的思想情趣。也可以利用学生的逆反心理多找一些反面材料与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作对比,使他们找到差别和谬误,明确真、善、美的真正含义,并在作文中体现出较为正确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政治修养和道德情感,让学生首先明白“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教育他们热爱生活,辨证地看待人生、社会。

总之,站在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设法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机,开启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巧妙地、富有兴趣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心灵在作文中放飞。 参考文献:

[1]见《简明心理学辞典》第95页.杨清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转引自《写作心理学》第175页.刘雨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篇五:“用心灵看世界”作文导写及例文

“用心灵看世界”作文导写及例文

一、题目回放: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台湾诗人周梦蝶的《菩提树下》中有这样一句诗:“所有的眼都给眼蒙住了。”有人说这一句不得了,真要把世人一声喝醒。原来有时候欺骗我们的,不是世界,而是我们自己的眼睛。我们太相信眼见为实了,太相信自己脸上这一双眼睛了,而我们心之眼、灵魂之眼,可能一辈子都没睁开过,所以看世界,看人生,乃至看我们自己,从来都没有看得真切。

根据上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抄袭。

二、审题指导:

新材料作文审题的要害是抓住材料的内涵和主旨来立意和行文。对高中学生而言,本次作文在审题上并没有太大的障碍,学生只要抓住“有时候欺骗我们的,不是世界,而是我们自己的眼睛”这句话,就能准确理解周梦蝶“所有的眼都给眼蒙住了”这句诗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我们太相信眼见为实了”可以启发学生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心之眼、灵魂之眼,可能一辈子都没睁开过”可以启发学生看世界、看人生乃至看我们自己要睁开心灵之眼,灵魂之眼;其次,运用原因分析法,为什么我们容易被双眼蒙蔽呢?那是因为我们常常被事物的假象迷惑;为什么我们的心灵之眼、灵魂之眼从未睁开过呢?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唤醒心灵,在世俗社会中迷失了自我以致让心灵的窗户蒙上了金钱、名利的尘埃??沿着这种思维深入下去,学生不仅解决了审题立论的问题,自拟标题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三、写作素材:

(1)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

人固不易矣。——孔子

(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3)如果眼皮遮住了你的觉醒,就撕去眼皮——眼皮不只是眼皮,是象征蒙蔽当下觉醒的一个障碍。——林清玄

(4)真正能看懂这世界的,不是眼睛,而是自己的心。——龙应台

(5)真实并不在我的心灵之外,在我的心灵之外并没有一种叫作真实的东西原原本本地呆在那儿。真实,有时候是一个传说甚至一个谣言,有时候是一种猜测,有时候是一片梦想,它们在心灵里鬼斧神工地雕铸我的印象。——史铁生

(6)平凡的人睁着两眼看世界,经常看错。不平凡的人闭一只眼睁一只眼看世界,一目了然。超凡的人闭着双眼用心看世界,所向无敌。——佚名

(7)孔子的一位学生颜回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就连忙用汤勺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就把它吃了。恰巧这时孔子走进厨房,还以为颜回在偷食,就把他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经过解释,孔子才恍然大悟。孔子非常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8)博登纳夫是法国一位年轻的企业家、艺术家。他所经营的公司历来就是发展美术业,但始终不太景气。一天,他在徒步回家的路上,突然,感到脚下有什么绊了一下,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破旧皮鞋,他刚想抬起脚将它踢开,却又发现这只鞋有几分像一张皱纹满布的人脸。一个艺术的灵感刹那间在他脑海里闪现,他如获至宝,于是赶忙将破旧皮鞋拾起,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将其改头换面,变成了一件有鼻有眼有表情的人像艺术品。以后,博登纳夫又陆续捡回一些残旧破皮鞋,经过他那丰富的想象力和神奇的艺术之手再加工,一双双被遗忘的“废物”先后变成奇妙谐趣的皮鞋脸谱艺术品。后来,博登纳夫在巴黎开设了皮鞋人像艺术馆,引起了轰动,生意异常兴隆。看来,在现实生活中,在许多人不屑一顾的小小事情里,往往都隐藏着成功的契机。当然,要获得成功,得靠用心发掘。博登纳夫的这一成功,无疑就在于他比别人多了一个“艺术”心眼。

四、优秀范文:

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真实

周梦碟面对着霓虹世界,不禁感叹“所有的眼都被眼蒙住了”。身处这个杂色浊目、乱想迷心的世界,万事皆虚,万事皆允。如今我们瞬息间可以了解世上发生的众多事件,但却愈发看不清这个世界。

我们需要的,便只是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真实。

何为世界的中心,并不是平铺的世界地图中心。其实追根溯源,每个人的自身便是自己世界的中心。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易受蒙蔽。

被心理学界广泛认可的投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个中缘由。我们所了解的他人,往往是经过了一系列自身的评估猜测而得到的,其实已不是他人,而是被投射了自身的影子。像是你极憎恶的一个人,认为他自私冷漠,也许正因为你自身有着一些自私冷漠的阴影,而又全然不希望自己成为这种人,便夸大对方身上隐含的因素,通过憎恶他人而安慰自己。

由此看来,身处世界中心的我们,是极易被自我蒙蔽,急需呼唤真实了。我们所需要的真实,并不是详实的数据,权威的分析,而是对生活真诚的体验。佛教传说中的宗师龙树曾宣讲前往净土的法门,有人质疑他没有去过净土,法门怎么会正确呢?他冥思苦想五日五夜,疲惫中揉眼,揉下睫毛,大彻大悟。我们平时看不到睫毛,正如没有人看得到净土,只因它就在我们身边,常常被忽略。所以获得真实的途径便是细心生活,用心去感受每一分每一秒发生在周身的小事。佛教传说中的得道高人皆修得神通,达到大自在境界。我们只需要修得自己的“心眼神通”,用心灵去看,去感受周遭事物。

心眼神通,便是要我们睁开心之眼,灵魂之眼。草长莺飞,柳絮浮沉,我们便醒悟:阳春三月,万物生长,应走出住所拥抱自然。社会冷漠,人情淡薄,我们便醒悟:应以笑语待人,送出温暖,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坚冰。懈怠潦倒,自暴自弃,我们便醒悟:何不振奋精神,勇往直前地击败困难。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心浮动。目睹周遭一切,我们不禁蠢蠢欲动。对于一个普通人,切忌好高骛远,追求虚妄,强求自己只会带来烦恼。但也不是指我们甘于平庸,而是指不能疲于奔命,难以获得幸福。

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真实的降临,与其说是呼唤,不如说是自己睁开眼去寻求身边的真实。

拭去眼上的尘埃

在咖啡店中,往往用漂亮的杯子装的咖啡更受人欢迎,人们总是在看到美丽的杯子后便欢天喜地地付钱,常常忘记杯中装的是一样的咖啡。

人生得一双眼来观世间万物。世间一切皆由眼入脑,相信眼中所见是人的内在本能,这无可厚非。但是,在世间行走总免不了有尘埃落在脸上,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这就要我们及时拭去眼上的尘埃。

雷抒雁写过一首小诗:“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谢谢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仙霞/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有关月亮的美好传说,然而,当人类正真踏上月球时,却没有发现传说中的美好。人总是太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所以会被蒙蔽。当有天眼上的尘埃被拭去,才会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柴静,这个清瘦的女子,内心似一片深海,波澜不惊,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她有双清明的眼。面对华南虎事件,面对学术造假,面对上海倒楼,她用那双眼,抽丝剥茧,还我们一个个真实的事件,让我们看清社会。

有人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所以,在柯震东吸食大麻后,被他的粉丝们无下限地原谅,这有有别于其他艺人吸毒被抓后网友憎之恶之奚落之的待遇,只因他是帅哥。长得好看,连触犯法律都可以被原谅,道德的界限被模糊了,眼上附了尘埃,便只能看到一副皮囊,丧失对是非黑白的判断。拭去尘埃,才会看到明星们身上的正能量,用心去感受那些美好,才会使自己更加美好。

而今的世界,灯红酒绿,蒙上尘埃的眼睛使而今的人迷失在这钢精水泥铸成的社会。于是有了教授的虚假论文来使被蒙蔽的人盲目崇拜;有了一波又一波的网上骂战;有了一个又一个的官员落马......我们只有拭去眼上的尘埃,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谱写自己的人生。

不要再被美丽的咖啡杯迷惑了。用心去感受,才能找到香醇的咖啡,感受到那在齿间萦绕的香。

看见

打开心窗看世界,看人性的褶皱,你会发现活得坦率,才会活得自由而心安,不卑不亢,即使不完美,也是最美。

有这样一句话:“人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我曾深以为然,并且佩服它把人的心理表述得如此轻松到位。但仔细玩味,觉得人应该透过心窗看世界、看

人生。

很多事情的真相可能远不止一个,也不是非对即错的简单的二元对立。人们看见的,大多是名利上的收获:看见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却没看见大师内心的淡泊宁静;看见了阿里巴巴的辉煌,却没看见马云背后的英雄蔡崇信;看见明星吸毒的过错,却没看见他们事后反思悔改的真心??对与错,本就是相对的。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当你试图相信眼见为实时,请等一等,去看看是否有你未看见的真相。

我一直相信,记者是最崇高的职业,他们日日夜夜与真相打交道,他们把不为人知的善与恶一一呈现在世界面前。如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所赞扬的,正是记者这样“真相的化身”。但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虚假新闻层见错出。不论是“桔子树上结南瓜”的新奇,“深圳最美女孩给流浪老人喂饭”的炒作,还是“斯诺登爆料美国登月造假”的讽刺都折射出人们是追踪表面新闻热点而忽略潜在新闻热点的浮躁心理。虚假新闻的背后是职业道德的沦丧,是社会价值观的扭曲。这不尽警示我们有图未必有真相,也让我们意识到:坚守真相的生命线,不仅需要记者全面准确的报道,更离不开读者的理智与成熟。我们的社会缺少像柴静那样冷静的“白鹤”,所以人与人越来越陌生,世界也越来越模糊。没有人愿意活在一个真相被淹没的世界里。

活到通透,用灵魂之眼,才会把自己看得真切。今人重名利者实繁,活得通透者盖寡。通透,就是隔着前尘,把后世看得寥朗;就是隔着喧嚣,把自我沉到阒寂;就是把自己打通了,把自己说透了。赏一番春花,看几弯瘦月。一切对错与荣辱,来则宁静,去则泰然。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就如表面柔弱的水珠一旦汇聚到一起,便能以冰、霜、雨、雪、雹等各种形式出现,其力量不可小视。通透的人,未必活得繁花似锦,但一定能看得真切,过得平和。

当热烈包围世界,若能以冷静的姿态飞渡,定能看得真切。

初中作文